这日,溱州府衙外的鸣冤鼓被激烈地撞响了。

郡府大人正在府里郁闷着。

上午张公公过来,说两位皇子早已自行去凌霄峰了。狂喜之余,慌忙带了人马前去凌霄峰迎接,另外吩咐府里端正百味五俎、琼浆玉露,准备恭迎两位皇子下榻郡府。岂料才走到半道,前面有宫内侍卫回话,说二皇子突然没了狩猎的兴致,拉大皇子一起回京城了。

他当场就傻了,张公公当时还撂下一句安慰的话:“溱州好山好水,大人以后还是有机会的。”

郡府心里犯嘀咕着,好生泄气,哀叹升官的机会将遥遥无期。外面鼓声阵阵,懒散地令人升堂会审。进得堂内,见外面聚了一堆贫民,还不时传出悲恸的哭啼声,便唤过执事差役:“何事喧哗?无良刁民休得进来。”

差役大摇大摆出了公堂,看地面木板上横着人,全身用破布盖着,一男一女两少年跪在旁边哭个不停,另外中年男子被人搀扶着朝他摇晃而来,断定是死者的家属,吆喝道:“是不是死了人?”

冷成胜哭着回答:“是…请青天大老爷给孩子一个公断,赶快捉拿凶手。”

差役不耐烦道:“死了人,案情不轻,可有词状?”冷成胜一愣,回答没有,差役挥挥手,“没有就去找代书帮写,然后再呈上来请大人过目。”

冷成胜急了,跺脚哭喊:“人命关天,小民把孩子都带来了,还写什么状纸?”说完,回身掀了破布,抱起豆子往堂内冲,后面的一些帮忙的村民拉着凝天凝月拥了进去。差役拦不住,赶快禀告老爷,郡府一看这架势,一敲醒木板,两边的衙役用棍子敲击地面,齐声喊“威武”,冷成胜这才放下了豆子,双膝跪地,嚎啕大哭。旁人纷纷拱手哀告,场面显得混乱。

郡府大人喝道:“肃静!这里不是赶市集做买卖的,公堂之内休得喧哗吵杂!下面何人,报上名来,有何冤情,细细述来不得虚假。”

冷成胜报了姓名,哭诉:“小民家住凌霄峰下柳溪坞,今日一早小儿随几个孩子去山上耍玩,正遇到一帮骑马打猎的公子爷,将小儿当作豹子射杀而死。我家女儿上去理论,凶手竟下令放狼犬咬人…幸好小女滚下山才逃脱犬口,却也摔个伤痕累累…大人,凶手分明是仗势欺人,为虎作伥,请大人速速缉拿凶手归案,以告民慰!”

冷成胜失子痛切,只顾恸哭,哪里知道郡府大人的脸色此时变得青白,眼睛直直地盯着冷成胜,好半晌才缓过神来。

郡府终于明白二皇子急着回京城的原委了!这高贵的殿下想是闯了人命大祸,如今将烂摊子扔给了他这小官收拾,自己倒先跑了。转念一想,这烂摊子如若收拾得好,岂不是他升官建功的好时机?

当下眼珠转了转,问道:“可有目击证人?”

凝月出列,将自己亲眼所见的叙述一番。她是被闻讯赶来的村民唤醒的,心里的哀痛、身上的伤痛并存,却咬牙挺着,一心一意希望郡府大人抓到那个少年。

郡府自然不把一名小姑娘放在眼里,追问:“你可知对方都是些什么人?”凝月摇头不知,正要将怀里的玉佩拿出来,郡府已经不耐烦的传唤别的证人。冷成胜叫了两名年龄稍大的孩子出来,小孩见到堂内威武的架势已手脚发抖,加上豆子的死让他们丢了魂,回答了几句只会呜呜的哭。

郡府大人心下舒口气,想到自己曾经被这帮孩子吓唬过,不由冷笑:“大人们不加管教,任凭这些孩子胡作非为,披着豹皮吓唬人,被人误认所杀在所难免。你做父亲的管教不严,孩子之死,难逃其责。”

第1卷 第2章 山冥云阴重(三)

冷成胜喊起冤来:“大人,凌霄峰一带民风朴实,靠近柳溪坞附近更是鲜有虎豹狩猎出没,小民出于放心才让孩子上山的,请大人明鉴!”

郡府连头也不抬,嗖嗖落笔道:“你且去安葬你家小儿,本官出签派人究查,人跑了,又是荒山野岭的,此案棘手。等本官查到此人,再唤你另作道理。”

写毕,差役双手接了,让冷成胜画押。冷成胜看了上面的字,明知郡府大人是在敷衍他,书生的犟脾性一上来,愤恨道:“小的听说,国有道则贤人兴,中人用焉,百姓归焉。无道横命,天理不容。”

凝月伸进衣襟的手慢慢地放了下来,心底深处似乎有个声音在提醒她,这玉佩万万不能落到这个号称青天大老爷的郡府大人手中。

郡府闻言,一时还没领悟冷成胜话里有话,朝天拱手道:“本官受圣上恩德,判案谨慎,公正严明。你那些圣人之道本官比你读得多,退堂!”

冷成胜冷笑,强硬地继续絮说:“圣人是真,英明圣主也不假,但如此轻率判案,分明有草菅人命之嫌。这天下,官官相护,无道之官太多,哪有百姓说话之地?”

说完,将手里的文案甩在地上,转身想走。

郡府勃然大怒,阴沉了脸,猛拍醒木板:“大胆刁民一派胡言!你动辄击鼓喊冤,当众藐视公堂,辱没天威,来人!”

两边的衙役齐声喊:“有!”

“拉下去,重责四十大板!”

衙役们操起手中的水火棍,扭拽了冷成胜进堂内,冷成胜边死命地挣扎,边大骂:“无道之官,颠倒黑白,是非不分,天地可谴,天理不容!”

堂内的人都吓坏了,凝天、凝月惊骇地喊:“爹——”紧接着,堂内传来冷成胜惨叫声。那一声紧似一声的数棍声钟鼓般撞击着凝月的心。

后面有人暗中提醒兄妹俩:“用笞杖与死罪没什么两样,即使不死,也落重残。常言八字衙门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杀人者是皇亲国戚又如何,你告得了他们吗?郡府大人敢治他们的罪吗?孩子,赶快求大人开恩将你父亲放了,你弟弟这样死了算他命薄,活着的人还是好好活着吧。”

凝月二话没说,朝着郡府大人扑通跪下了,磕头哀求道:“大人开恩放过我爹吧,我爹糊涂,冒犯大人,请看在我家刚没了亲人的份上,饶过我们这一回吧…”堂内的百姓全都黑压压的跪下了,恳求声连连。

郡府自然不愿将事态扩大,见有台阶可下,也就缓了语气,下令停止笞杖,将冷成胜拖了出来。笞杖过的冷成胜已被打得皮开肉绽,血肉模糊,卧在地上昏厥过去了,凝天兄妹抱住父亲又是一阵大哭。执事差役过来按住冷成胜的手指画了押,文案由郡府重新写了,变成了冷成胜的罪状,罪案是“冷成胜聚众闹事,鼓吹邪说,淆乱是非”,豆子被人射杀之事一字也无记载。

就这样,柳溪坞的村民抬着豆子而去,抬了冷成胜父子而归。

凝天兄妹俩将豆子葬在他中箭的地方,坟头向着柳溪坞。

冷成胜足足躺了半年,终日与药罐子为伴,凝月的担子更重了。等冷成胜稍会拄着拐杖走路时,凝月将玉佩递给父亲看,冷成胜拿到太阳光下细细地端详了半天。

阳光下,系着明黄穗绦的玉佩晶莹剔透,纯净澄白,中间精雕细琢的“福”字彰显着慑人的贵气。冷成胜颤抖着,凹深的眼眶里抖出了泪水。

“这是皇家的东西,杀豆子的人分明是皇帝老儿家的…天子头上动土,凝月,那狗官想置我于死地啊!”他嚎哭着,无奈又酸楚地捶胸顿足。

凝月手捏着玉佩,想哭又哭不出声,最终重重地坐了下去。

这就是发生在凝月十四岁那年春天的故事,生活的平静就这样被突如其来的噩梦般的现实所击破,她脸上的快乐和浅笑荡然无存,随之代替的,是无尽的仇恨和哀伤。

每当她坐在厨房里烧饭干活时,隐约看见豆子的身影在房门口一闪而入,她仿佛看见他摸着肚子叫:“姐,我饿。”有时她在茶园里埋头采摘着,忽然的听到豆子的喊声:“姐,我来了。”她蓦然地抬头,睁着迷茫的双眼找寻着,想看到他从山上飞快跑下来的身影…

那一刻,她的眼泪簌簌地落了下来。

她不知道身在寒泉的豆子是不是依然饿着,只知道她从小带大的豆子已经永远永远地离她而去了。

射箭少年的脸清晰地印在自己的脑海中,那块玉佩,她好好地保藏着,这是罪证。

她相信,总有一日,她会亲手抓到凶手的。

第1卷 第2章 山冥云阴重(四)

光阴荏苒,转眼又是三年。

“二月山家谷雨天,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半坡芳茗露华鲜。冉冉绿丛园,初晴叫杜鹃,招邻院客煮花泉,无来又隔年。”

凌霄峰的采茶歌依然,有心唱的人已经很少了。又是一年最旺盛的采茶期,日丽风和,天色晴好,满山遍野的杜鹃花绽放。凝月默默地埋头摘着手中的嫩芽,耳听着时隐时现的采茶歌,灿烂的阳光照着她的脸,却再也看不到一丝无邪的笑意了。

“凝月,回家咯!”有人朝她打招呼。

她抬眼应了一声,继续着手里的活。

日子一天比一天难捱。随着“紫气东来”被朝廷指定贡茶,溱州各地贡茶额年年增加,而相当一部分是督造官吏层层加码之故。岁贡都有定额,有茶必贡,无可减免,而官府收茶又是百般挑剔,十不中一,茶家纵是饿着肚子采茶,也往往无法交够定额。

柳溪坞的茶农全年衣食无着,困苦不堪,凝月家也不例外。加之凝天乡试借了债,父亲的老伤又犯了,凝月必须付出比别人多倍的努力。

当山间渺无人迹,凝月终于摘下最后一枚嫩芽,提着茶笼回家了。

刚进院子,就听见屋子里有笑声。凝月一听是村子里孙媒婆的声音,并未推门,兀自在外面踯躅不前。

“冷先生有所不知,这郁家在方圆几十里少说也算大户人家,村口那十亩稻田还是他们的呢。虽说子孙满堂,小儿子是郁老太太最得宠的,天天念着要给小儿子娶个好媳妇。那孩子也是有心,特意来柳溪坞偷眼看凝月,回去就相思成灾了,再者凝月可是咱柳溪坞难得的好姑娘,你说郁老太太能有不答应之理?冷先生,好运当头,你该享女婿的福了。”

冷成胜迟疑道:“这要看凝月的意思,开春以来,已经有好几户人家托媒想娶她,都被她回绝了。”

“凝月傻你也跟着傻啊?这门亲事多少人家还巴不到呢。你看看你家这破家当,还有你这一身病体,凝天迟早也要娶媳妇,你想把凝月拖成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不成?”孙媒婆奚落他。

凝月开门进入,很快地打断了孙媒婆的话:“我说过不嫁人。”

孙媒婆讪笑,不急不慢回道:“凝月姑娘先别把话说绝了。常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郁家也等得住一年半载的,等老身下次来,凝月姑娘就不是这样回复了。”耐心地劝说几句,扭着腰肢出去了。

说亲的事情搁在一边,凝月进了厨房开始忙碌。等到出去唤父亲用午饭,见冷成胜拄着拐杖站在院门外,伸着脖子往村口张望。凝月也不禁顺着父亲的目光望去,村口还不见凝天的身影。正值放榜,昨日凝天与邻村几名参加乡试的后生去了稽阳城,冷成胜忐忑不安地等着消息。

第1卷 第3章 青梅细雨枝(一)

“爹,哥还在回来的路上呢,外面风冷,进屋里等吧。”凝月过去劝父亲。

“唉,你哥哥这么大人了,还是让人放心不下。”冷成胜由凝月扶着进去,边叹息道,“他要是能有你一半乖巧就好了。去年没考上,是他学得不精,今年应该有几分把握。”

说起哥哥的学业,凝月肯定地点了点头,脸上平添了一份暖色。

太阳偏西,凝天回来了,今年他又落榜了。更让冷成胜不堪忍受的,凝天还带来了一大帮吵吵闹闹要跟冷家算账的人。

出了稽阳城,凝天几位后生凑起马车钱回家。路上彼此的话语多了起来,有考生无意说了句什么笑话,血气方刚的凝天本就心情烦闷,一拳挥将过去,正中对方的鼻梁骨,顿时血流满面。

冷成胜痛恨交加,挥起拐杖朝凝天打去,一记打在凝天抬起的手臂上,凝天痛得嗷嗷直叫。凝月见状连忙上前阻拦:“爹,先别打哥哥,问清楚了再说。”

“好好的书不会读,出去乱闯祸,这小畜生算是白养,看我不打死你!”冷成胜追打着儿子,凝天抱着脑袋逃进了自己的房间。

被打的人家还在骂骂咧咧的,凝月无奈,进去取了家里最后一点银子,冷成胜一个劲地陪礼道歉,那人家看实在逼不出什么来,拿了银子散散地退了。

冷成胜在屋里直喘气,继续数落着儿子。凝月拿来药膏,悄悄进了凝天的房间。

“哥,你干吗打人家?”她往凝天手腕上涂着药膏,边轻声问他。

“能不揍他吗?那家伙故意说咱娘的坏话。”凝天咬着牙,提高了声音。

“他说娘什么了?”

“说娘扔下我们不管,跟野男人跑了。”

凝月擦药的动作一滞,朝凝天轻嘘道:“别让爹听见,那家伙活该,换了我也揍他。”说完心里又不免犯起愁来,凝天乡试落榜,只有指望明年了,可这一年来家里的日子怎么过?

凝天倒满不在乎,突然想起有趣的事来,凑近凝月,做神秘状:“今天我在稽阳看见宫里选秀呢,一大群的女子排队报名,我看来看去,没一个比得上你的。”

翼国的选秀两年一度,多在北方一带选,那里离京城近,每次选中的秀女并不多。而在诸如稽阳南方地区选秀更少,有时四年,有时八年。选中的秀女多半去皇家充实侍女之类,打杂的众多,朝廷另外给被选中人家一笔入宫费,秀女要是没受恩眷,二十几岁可以恢复自由身。因此对许多贫困人家来说,不失是个养家糊口的好去处。

凝月这方面懂得不多,山村消息闭塞,很多事情也是道听途说,不能做真。这回凝天亲眼目睹,凝月不免心念一动:“哥,我去。”

第1卷 第3章 青梅细雨枝(二)

凝天一听直摇头:“这念头千万使不得,皇宫有这么好玩的吗?若是进去,想出来就难了。还有,你若是被选中,家里怎么办,你可以扔下爹不管吗?再说,要是爹知道你去报名,非打死我不可。”

凝月点头表示顺从,可她的心里有了主意。

豆子的坟头朝着柳溪坞方向,冥冥中告诉她必须去京城。那块玉佩放了整整三年,映在眼前的,是那张松树林下傲气纵横的脸。而这次的选秀正是她入宫的大好时机,即使前面有坎坷荆棘,她甘愿赌这一把,为了死去的豆子。

一夜辗转难眠,东方刚露鱼肚白,凝月悄悄出了柳溪坞。

通往稽阳城方向的行人稀少,凝月等了良久,才拦住去稽阳做生意的马车。在乡野,经常有顺路搭便车的,车夫也没拒绝,载了凝月一路奔驰直往稽阳城。

稽阳城内行人如织,喧闹繁华,沿街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凝月一路望去,连绵几里长街,市人的脚步慢条斯理,甚至城头的王师老卒,抱着锈迹斑斑的斧钺矛戈相互间谈天聊地。

听父亲说过,稽阳城百余年前还是柬国的都城,后来被翼国一举吞并,翼军兵不血刃地接收了剩余土地,无一遗漏,柬国百姓自然归顺成了翼国臣民。翼国的京城在北方,离这里路途遥远,稽阳一带除了每年的岁赋岁贡,国人还是悠然且有条不紊的。

凝月沿路不敢怠慢,打探着直接去了城中心。但见前面巨大茂密的槐荫下,手持长矛的束甲兵士围了个百步方圆的大场子,闲人一律不得进入。场外围绕着一群看热闹的人,伸着脖子朝里面观望。

凝月刚过去,就有人高声笑喝:“兵爷,又来一个!”

凝月不知道如何选秀,外面的执事问明是选秀报名的,朝凝月打量一番,大概模样通过了,方挥挥手让她进去。

一进去,凝月才发现槐荫下里三层外三层排满了选秀的女子,粉粉绿绿的如同进了众香国,原来今日竟是报名的最后期限,就连百余里地的也赶来了。凝月暗自庆幸被自己赶上了,看排队的一个个报着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等,监审记录的执事官吏正提笔沾墨忙不停歇。便照着别人的指点,排在了队伍后面。

此时正值晌午,阳光透过斑驳的树荫撒入,看热闹的少了起来,空气中隐约有陈年花雕的香味。凝月顿感饥肠辘辘,不经意的朝前面张望,记录的执事官吏旁不知何时站了位中年人,一副绅士模样。他悠闲地背着手,眼光漫不经心地扫了扫从面前逐一而过的秀女。

总算轮到了凝月,凝月想着报名后自己有机会上京城了,紧绷的神经松弛开来。官吏瞥了凝月一眼,看似满意,执笔照例问:“叫什么?哪里过来的?”

“民女冷凝月,十七岁,家住溱州柳溪坞。”凝月回答得很清脆。

官吏提笔的手停顿了一下,好似不相信,皱了眉头又问:“姓什么?”

“姓冷。”凝月感觉好生奇怪,自己的姓怎么啦?

绅士模样的中年人起初只是随意地看,等到凝月报了自己的姓名,他的眉头霎那紧蹙,眼光落在她的脸上,不动声色地上下打量着她。

执笔官吏已经生气了,正要朝凝月发火,那人在旁边做了个制止的手势,朝凝月淡淡的问:“你会写字吗?”

凝月见那人面善,便肯定地点了点头。那人来了兴趣,或者突然发现贫民堆也有识字写字的女子,让他稍微抖擞起精神,脸上也有了微微的笑:“请。”旁边的官吏奉命将手中的毛笔交给了凝月。

对方如此和气,凝月定下心来,摊开麻纸,微沾砚墨认真地写了起来。那人微露讶意,等凝月端端楷楷写上自己的姓名,恭敬地递上,那人的脸上重新恢复了先前的平静。

“我朝严禁冷姓女子选秀入宫,百余年一贯如此,你不知道?”那人指了指纸上的“冷”字,还给了她。

凝月闻言,一下子就傻眼了。

第1卷 第3章 青梅细雨枝(三)

“我真的不知道…”她嗫嚅道,挣扎着问了一句,“为什么?”

官吏开始嘲笑她:“乡野小妞,不经世面,哪懂什么国体仪制?想入宫,下辈子别投胎到冷姓人家!”

后面传来窃窃私语声,秀女们怪异地瞧着她,凝月感到窘迫之极。

“为什么?为什么姓冷的不行?”她不甘心地又问。

官吏哪有耐心与她讲一番道理,扬手让她走开,不耐烦地喊:“下一个!”

凝月抬眼看那绅士,那人也只是淡淡朝她描了一眼,不再理会她,自顾端起茶樽呷起来。

悻悻然从场子里出来,凝月仰望天空,感觉天色是那么的晦暗。这种结果不是自己预料到的,她简直难以想象落选的原因竟是自己的姓,这有多可笑!街面上到处是雕车宝马,人来人往,每个人的神情都是满满的怡然,唯独她的脸上写满了疑问,她很想当场抓住一个人,大声地质问,难道她姓冷姓错了吗?

也不知道走了多少路,马车渐渐稀少,她竟然凭着记忆来到了幼年时生活过的地方。她看着眼前的小巷,巷子里树影萧萧,阴冷的凉气瞬时扑来,裹夹着霉烂的气息。她惘然地想,会有人出来吗?出来的人会认出她吗?她怅怅地叹气,幽怨地自问:“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我来告诉你吧。”

后面兀的一声,凝月急速地回过头去,那个绅士模样的中年人就站在后面,他背着手,一对阴晴不定的眸子望定她。

他慢条斯理走到凝月的面前,抬眼望着挂在屋角下任风摇摆的破牛皮灯笼,悠然叙说,他的声调时缓时急,抑扬顿挫,似有什么无法摆脱的魔力,很快地将凝月带进那段硝烟弥漫的往事。

“百余年前,翼国与柬国之间发生了一场旷古惨烈的战争。几番折冲,翼国的肖氏大军压顶柬国境内。那时柬国皇帝夜氏联合嫡系王族冷氏殊死抵抗,然而稽阳很快陷落,夜氏皇家一族被杀的消息迅速传开,几千里柬国崩溃了。

面对亡国大险,柬国百姓在稽阳一带做了最后的浴血护国。毕竟,举国离乱之时,皇族的存在就是邦国的希望。而如今,皇帝竟然被杀了,无人可以取代的大旗轰然倒地,柬国人如何不震惊万分?他们对战争的恐惧演化成对肖氏皇族的仇恨,战争貌似平息下来,活着的只要奋发立定抗翼大旗,万千柬人便会潮水般汇聚而来,安知不会一反危局?

肖氏却极是通达谙事,当着众柬国百姓的面宣布几道王书,擢升一班柬国旧大臣任朝中要职,参与日常国政,还鼓励有才之士相互帮衬提携;对原柬国百姓减免三年岁赋岁贡,抚民安帮,天下平静,柬国人渐渐变成了温柔敦厚的王化之民,尚武愤激的性格慢慢化进了这松软肥沃的广袤土地,纵然天塌地陷,也无法激起一丝动荡。

那时战争混乱,夜氏皇帝死了,一帮嫡系的夜氏、冷氏王族轰然如鸟兽散,开始大迁徙一般的举国逃亡,逃往他国,逃往一切没有被翼军占领的城堡山乡。百余年了,夜、冷两姓逐渐灭迹,即使有,也在庶民穷人之列了。”

那绅士感慨着。凝月恍悟,自己的祖先原来也是极盛,也许应了那句老话,盈缩之期不可测,到了父亲这一代,真的是穷苦潦倒,不堪一击了。父亲最多只是个秀才,永远不再有爬升之日,而哥哥凝天,两年来屡试不中,大概跟冷姓有很大的关联吧?

而自己想选秀入宫,真的是痴人痴梦了。她恍惚地笑了笑,周围的凉风吹得更紧了。

“肖氏明里暗里下了禁令,他们不会让冷姓有出头扬眉之日,对不对?”她幽幽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