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嗖一下跑出去,先他一步出了花厅。

如意则显得有些犹豫。

裴羽俯身搂了搂它,“去玩儿吧。”

如意往她怀里拱了拱,这才翘着尾巴,步调不疾不徐的出门去。

裴羽强行敛起满脸的笑意,到了门外,吩咐丫鬟快去给他找出替换的衣服,心里则觉得这日子真是越来越舒心了。

成国公夫人这次过来,运气很差——在垂花门外与萧错不期而遇。

二人走近之前,已有小厮先一步飞跑着到了萧错面前,低声通禀两句。

萧错望向成国公夫人,多看了跟在她身侧的中年妇人两眼。

奉管家之命来传话的小厮说,那妇人姓吴,是个算卦、看风水的,被成国公夫人和几名贵妇捧出了个半仙儿的名声。

——成国公夫人勇气可嘉,耳目也真是不灵便——居然把这种人带到了他的府中。

要不是打心底把如意、吉祥当孩子,萧错真想让它们去把她撵走。

可终归是亲戚,给她留点儿颜面吧。

而这情形意味的是,二夫人没将成国公府与罗坤之事告诉她,成国公倒是已命人来传话,说晚间过来,要告诉他一件旧事。这样看来,二夫人还算个行事有分寸的。

萧错走向垂花门的时候,斟酌着:把这人交给裴羽,还是他打发掉?

想到裴羽前日见成国公夫人之前的忐忑与计较,按了按眉心。处置一个跟打发一双有什么差别?顺手给她减轻点儿负担吧。

他不动声色上前去,拱手行礼。

“侯爷也在家啊。”当着外人,成国公夫人对萧错再看不上,面上也是和颜悦色的。

“嗯。”萧错用下巴点了点吴氏,“您带她来做什么?”

这话里的意思,像是知道吴氏是什么人。成国公夫人不由微愣,随后笑容更深更和煦,“我请她来给你二弟妹看看,这段日子都不安生。你们小一辈人百无禁忌,可我们做长辈的却不敢如此,凡事都想图个心安。”

萧错牵了牵唇,视线锁住成国公夫人的面容。

那笑容煞是悦目,那视线却是冷飕飕的。片刻之后,成国公夫人只觉得后背凉飕飕的,心里暗恨这武夫着实可恼,这不就是当着下人给她脸色看么?

“您这几日是非缠身,先管好自己的事情为妙。”他笑意加深,眼神却更冷,“萧府是御赐的宅子,您觉得不好?萧府的门槛,什么乱七八糟的人都能进来?”

第030章

030

成国公夫人立时冷了脸,“你这话是怎么说的?我…”

一旁的吴氏却已看出苗头,战战兢兢上前两步,“国公夫人,侯爷说的有道理。御赐的宅院,怎么会风水不好。萧府的人,定然都有神明眷顾,您不需担心。这件事都怪妾身,不该张罗着陪您前来。您去与萧夫人和萧二夫人说说话吧。”她将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照顾了成国公夫人的颜面,语声微顿,对萧错深施一礼,“妾身这就离开。”

萧错投去淡漠一瞥,吩咐身边的小厮,“打发她走。”

小厮连忙上前去,客气地对吴氏一笑,“请。”

吴氏不由暗自苦笑。萧错这意思,分明是杜绝她在离开期间四处张望,这一趟可真是来得多余。常在富贵门庭中走,她对萧错精通奇门遁甲五行八卦早有耳闻。

今日应邀到了成国公府,听成国公夫人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她就奇怪——论起来,她那点儿道行,至多是给人算算近期的运道、看看屋宇陈设是否有不妥之处,男人擅长这些,则是用在排兵布阵、权谋争斗这类大事上,算命看风水这类事于萧错是微不足道,不屑为之。

她当时好一番推脱,成国公夫人却坚持己见,终究是不能断掉自己一条财路,也着实没料到会迎面遇见萧错,便仗着胆子跟着来了。

眼下一看,日后离成国公府和萧府越远越好,万一哪日惹得萧错不悦,别说再无立足之地,性命能否保住都难说。

她加快脚步,匆匆走远。

成国公夫人窝火不已,险些恼羞成怒。她瞪着萧错,“我只是担心自己女儿的安危,叫人来给她看看而已,你做的这叫什么事?!萧府能担保我的女儿日后无灾无难么?!”

萧错淡漠反问:“不能又如何?”哪家闺秀嫁进萧府,萧府便要保谁远离天灾*、一生平顺么?他要有那个本事,离成仙就不远了。

成国公夫人闻言,瞬间气得满脸通红,“说得好,说得好啊!我当初就知道,根本不该把掌上明珠送到萧府这样的火坑!那时你是有今日没明日的情形,叫人每日担心你被人寻仇暗杀或是自己玩儿命赔上性命。眼下你安稳了,便要把别人的性命搁在油锅里是不是?我们成国公府与你结亲,根本就是瞎了眼!…”

萧错见她很有喋喋不休的趋向,淡淡地打断她,“眼下我也不安稳,多少人做梦都想要我的命。”死在他手里的人可多了,关乎人命的仇恨,可不是三两年的光景就能淡化的。

“…”成国公夫人一时张口结舌,气得完全说不出话来。这到底是个什么人?怎么一说话就像是打定主意气死谁似的?这话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在告诉她,她的女儿仍然是随时会因为萧府没落而置身凄惨境地?

萧错微微一笑,目光如刀,“看着办。今日这类事,没有下次——除非您想看到带来的人在萧府血溅三尺。”他拱一拱手,扬长而去。

无聊了这些时候的如意、吉祥立刻精神一振,一左一右跟在他身边,兴高采烈地去往书房。它们最喜欢在书房的软榻上睡觉,更喜欢书房里多宝架上那些新奇的物件儿。

成国公夫人僵在原地半晌,不知何去何从。她要被气得头上冒烟了,第一反应是回府,把国公爷、儿女唤到面前,说说萧错是如何给她没脸的。可是,那一个个的,说话从来都是向着萧错,且总存着点儿忌惮,今日也大抵还是要劝她不要惹萧错。

她跟他们数落过萧府多少次,他们便跟她强调过多少次萧错的残酷绝情。

以前真没当回事,想着不论怎样,萧错一个大男人,总要顾及着颜面敬着成国公府。直到方才,她才隐隐地感觉到,那年轻男子很有可能做出六亲不认的事儿。

这让她心慌。

“去听风阁。”她快步向前。她要亲口问问女儿,在萧府的日子到底是怎么过的。真过得低三下四的话,那还是早些与萧锐分道扬镳吧。如今和离不算什么事,女儿要是过得实在不如意,那就和离。

**

裴羽听得成国公夫人进了府门的时候,便在花厅耐心等待。等了多时,也不见人来,倒是有小丫鬟来通禀:“成国公夫人在垂花门外遇见了侯爷,说了几句话,随后去了听风阁。”

“哦?”裴羽问道,“你可知原由?”

那小丫鬟在当时就在垂花门一旁,将二人的言辞听得一清二楚,听得裴羽询问,便如实禀明。

裴羽笑盈盈赏了小丫鬟一把铜钱,心里很是庆幸:这样再好不过。萧错不这样做的话,将吴氏强行逐出内宅的人便只能是她。

下人自然都会听命行事,可成国公夫人一定会按着她质问、数落一番,她便是有话答对,态度也只能是和颜悦色——对文安县主都没脾气,她可不敢指望自己能叫别人心生畏惧或忌惮。而以成国公夫人那个脑子,大抵不会打心底重视起来。要是那样,她见到二夫人的时候,便是对方再明理,也总会打心底生出几分不安。

不论怎么想,这件事情上,裴羽都要感谢萧错防微杜渐。

她回了正屋,换了身家常的衫裙,坐在东次间的大炕上,继续给萧错做衣服。

周妈妈、半夏、蔷薇几个却是忐忑不安的样子,一个一个上前来跟她说说闲话。

她起初一头雾水,斟酌多时,才明白她们因何而起。

她都知道文安县主曾钟情萧错的事儿,别人知道的怕是比她还多。而在之前,文安县主虽然被绑走了,可在寻常人看来,她心里总归会有些不是滋味。

怎么可能呢?

裴羽笑起来,摆了摆手,“你们不明就里,不要胡乱担心,快下去歇息一阵子,也让我安心做会儿针线。”

几个人这才神色一缓,笑着称是而去。

裴羽继续飞针走线,心里的笑意却更浓。

她怎么可能在意文安县主的事情呢?

对那个女子,她除了厌烦、好笑,再不会有别的情绪。

退一万步讲,就算萧错对文安县主以礼相待、百般忍让,她也不会因此忌惮、妒恨文安县主——她要担心的,只能是萧错的心迹。

说到底,这种事取决于男子,如果知道一个喜欢萧错的女子就要心里不快,她早就气死愁死了,哪能活到现在。

不管男女,喜欢一个人,都是身不由己。只是,有些人明白情缘无常,结果不由自己控制,将情意深藏于心,顺其自然;有些人则是偏执的性情,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不能如愿便要强人所难,甚至会因为对方的拒绝而生恨。

她属于前者,并且很幸运的如愿嫁给了萧错。文安县主属于后者,且是后一种人的翘楚,过于偏执,才有了疯狂的行径。

可不论是哪种情形,都需要付出一定的耐心、努力,并且是出于为彼此或为对方着想的前提下。

存着害人、歹毒的心思,在有些特殊的情形之下不是不可做,针对于儿女情长来讲,却绝对是不可为。

得到一个人的情意,半路因对方受伤、失望、历经磨难的事情并不少见,例如皇上皇后,例如韩国公和昭华长公主,如今是世人眼中的佳话,可哪一对不是在风雨之后才得了安稳的?隔岸观火的世人,往往会忽略局中人的苦,看重他们得到的甜。

她不会。

她从一开始就明白,自己所得的姻缘,是在机缘巧合的情形之下才如愿的,要自第一日便用心经营,努力得到萧错的认可,尽心做好分内事。

以前没有多少机会,至多给萧错一个“还算省心”的印象,现在却是不同。

了解他之后,才知道他是怎样的心性,才知道这男人比她想象中更值得托付。但她并不能因此完全放松下来,更不能认为自己所得到的好光景是该当的。

只是太幸运,才遇到了愿意发现自己优点、包容缺点的夫君而已。正因如此,才要更尽心地做好分内事,心智在他面前是摆设,无能为力,而不在他面前的时候,却一定要考虑周全。

得到善待,绝不是女子心里有底气恣意行事的理由,正相反,该因此愈发感恩、庆幸,更珍惜所拥有的当下。

好多话,前人已说尽,后人再不能说出更绝妙的;好多路,前人已铺就,后人用心揣摩便可得到宛若前人甚至更好的光景。

**

成国公夫人见到二夫人之后,说了自己在垂花门前的遭遇。

二夫人看着母亲义愤填膺的面容不由扶额,只一会儿,便又笑逐颜开。

这样也好啊。

只要她不与萧锐和离,母亲看重的那些法师、算命的便不能再进到萧府,她不会再因这些事在萧锐面前抬不起头来。而她与萧锐能否过下去,可不是母亲能左右的。

横竖侯爷就是那个性情、做派,母亲除了愤怒、抱怨几日,也没别的法子好想。

幸亏侯爷今日在家。若是这件事让大嫂来出面处理,以大嫂那个性情,便是手段强硬,态度上也不会让母亲畏惧。

说起来,大嫂这人也是奇了,真不是没心机没城府的,偏生面上丝毫不现端倪,加之如今还未及笄,便会叫很多人不能将她的言语、做派放在心里。到底还是没及笄的缘故吧。不过一岁的差别,她不觉得有差别,别人却不会如此,自己的母亲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动辄就说大嫂不过是一个小女孩儿。

说起来,大嫂及笄之日就快到了。眼下这情形,加上侯爷和大嫂的性情,绝对不会操办,但她不能小觑,要提前准备好像样的礼物才好。

大嫂不缺银钱。人家在闺阁的时候,可是被一家人当成宝贝来宠着的,出嫁时嫁妆分外丰厚,长辈们一定也私底下贴补了很多银钱。

那么,要送礼的话,雅致而有心意的物件儿最妥当,古籍、古玩之类该是上选。

二夫人胡思乱想着,成国公夫人絮絮叨叨不停,见女儿一直不搭腔,急起来,拔高了声音:“你倒是说话啊!”

“啊?”二夫人吓了一跳,“怎么了?您刚刚说什么来着?”

成国公夫人气得半死,缓了一阵子,才把自己的意思重新说了一遍,正色询问女儿在萧府到底过得好不好。

“搬进来之后,我过得特别舒心。侯爷大事小情上,都要二爷帮一把手慢慢历练。大嫂对我就更不需说了,事无巨细地照看着我。上次您平白无故地来质问大嫂,大嫂都没当回事,还说希望与您能够慢慢的亲近起来。您就说,我嫁到了这样的门第,能有什么不舒心的?我现在只后悔没早些搬过来。”二夫人娓娓说出心里话,不等母亲搭腔便继续道,“这些事情您跟我说也没用,我横竖都是认准了二爷,这辈子跟定他了,并且对侯爷也是打心底的敬重。我往后只盼着您能事事以和为贵,不要让我和大嫂都难做人。再说了,家里这几日也有不少事情,您回府见到爹爹之后,不妨细问几句,爹爹总会给您个解释的。我这会儿也说不清楚…等我过几日有了精神,再回家跟您好好儿说说话。”

成国公夫人满心失望,情绪毫无保留地到了眼底。

二夫人暗自叹一口气,终究是狠一狠心,没说以往那些模棱两可敷衍了事的话,做出冷然相对的样子。

她这样自然是造次了,可在现在看来,只能如此。

父亲从来是很尊重母亲的,这尊重里包括了母亲信佛、动辄招人算命看风水的行径,说谁这一辈子心里都要有个念想,如有些男子求的是杀敌报国、才名远扬,有些男子求的则是得过且过安享闲适光景,如愿与否,都会奔着那个念想行事。只是,念想因为人糊涂与否,不尽相同。他觉得,发妻多年行径虽然糊涂但是无可厚非,随她去就是了,横竖总比不知轻重干涉夫君门外是非的行径要好。

不论以前还是现在,母亲这样的行径都依旧会被众人包容,包括萧府在内——侯爷若是认真计较,今日可不是敲打几句了事的事态。

只是,如今她已太过疲惫。这些年了,母亲一直处处不认同她,到如今还要干涉她的事情,便是夫家无人管,她也受够了。

不是所有的父母恩情都是不可置疑的,不是所有长辈的善意都该是唯唯诺诺接受的——出嫁至今,母亲已经让她对这一点深信不疑。尤其当所谓的善意却害过她之后,她已不能控制自己有时候会与母亲拧着来。

失望了,恼火了,女儿却是视而不见。成国公夫人心头大怒,拂袖起身,“也好啊。日后你哭的时候,可不要回娘家哭哭啼啼!打我这儿,就容不得谁帮衬你,你给我记住了!”

二夫人不为所动,打个手势,示意绿梅代替自己相送。

**

萧锐眉飞色舞地回到萧府,身后的护卫,押着的是乔明萱。

待得清风通禀之后,他快步进到书房,“哥,我找到了乔明萱。真是没想到,你手里竟有那么多办事过于得力的人,再加上醉仙楼老板的帮衬…”

“把人带进来。”萧错没闲情听人夸奖自己的手下、朋友,径自吩咐益明。

“…”萧锐立时如霜打了的茄子,蔫儿了。他真是不明白,这个哥哥怎么就油盐不进呢?他夸奖他的人手,他怎么也好意思不高兴一下?真是…

气了片刻,萧锐索性大喇喇坐到萧错书案的对面,把心里的不满如实说了。虽然底气不足,还是想要个说法,“你这是什么意思?没听到还是不以为然?”

伏案看公文的萧错不由讶然,冷冷地看了萧锐一眼,“你这事情是办妥了,但我随便找个管事也能办妥。”

“…”萧锐又被噎了一下,心里是真有火气了,话就没经脑子的说出了口,“既然不愿意听我夸奖你的人,那我就贬低好了。他们还真是没我方才说的那么厉害。当初景先生怎么就能轻易地从你眼皮子底下把一个人犯盗走的?”

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且是萧错从没否认过的事情。

景先生,是先帝在位期间最信赖的人之一。先帝驾崩之前,景先生离开京城,袖手天涯,经他培养的人手,现在正是效命于帝后的暗卫。

说起来,景先生算是前任暗卫统领,输给他也真是不丢人。不然的话,打死他都不敢说这种话。

萧错睨了他一眼,不搭理他。

益明却忍不住了,小声咕哝道:“二爷这话说的可不对,您怎么知道景先生与侯爷没有交情?又怎么知道侯爷只是用那种手段暗地里帮衬景先生?”语毕,不满的撇了撇嘴。事情没过几年,他当初就是年纪小,现在回想起来,也能领会个中缘由。

在当初,他是跟别人一样,为侯爷受了窝囊气而不忿,后来见景先生偶尔来萧府,一来便与侯爷秉烛长谈,这才反应过来——两个人有交情,但是不欲被外人知晓。

至于两人如何成为朋友的,他是不得而知——没法子,他家侯爷那几年不是驰骋沙场就是辟蹊径出生入死,不外乎是办什么差事的时候与景先生有了交集。男人一旦惺惺相惜,成为挚友兴许只需朝夕光景。

萧锐听了,认真琢磨片刻,对萧错生出满腹敬重,“原来是这样啊,你怎么不告诉我呢?我一直以为…”

萧错继续忽略萧锐,瞥了益明一眼,“再记上二十板子的帐。”

益明不以为忤,笑嘻嘻的,“好嘞,等会儿就去!”

这一看就是只放话不会施行的惩戒。是因此,萧锐愈发确定益明的话属实。

萧错已扬声唤清风,“把人带进来。”又睨着益明道,“记四十板子。”这小混账害得他一句话说两遍,该从重惩罚。即便是不能落到实处,多记点儿打板子的帐也没坏处,总能让他日后行事更加谨慎。

“是!”清风、益明俱是高声称是。

萧锐心中大乐,坐到了东侧靠墙的太师椅上,便看到了挤在西北角软榻上的如意和吉祥,笑意更盛。

两个小家伙的头挤在大迎枕上,面对面躺着,前爪有一下没一下地扰着对方。不论哪个,身形被碰到的时候,总会有些不高兴,立时反击回去。

萧锐不由怀疑:它们是想睡觉,还是只为着喜欢软榻的舒适才在那儿耗时间。

乔明萱走进门来,神色木然地行礼。

萧错放下笔,从抽屉里寻到她的画像,比对一下,才能确定萧锐没抓错人。他对事关女子的事情忘性太大,这是想改但很难改的习性。

萧锐却是有些奇怪:大哥不是第一个看到画像的人么?他看一遍就记住了,怎么大哥在此刻又拿出来比对?或许,大哥是特别谨慎的做派?

应该是。不谨慎的话,怎么可能年纪轻轻便有如今的功绩。

萧错把画像收起来,对乔明萱道:“细说由来,或许可得一条生路。”

乔明萱却是愣怔片刻,随后才醒过神来,跪倒在地,望着萧错,语气急切地道:“敢问您是济宁侯么?若您是,千万不要为难我的娘亲,她与此事无关,只是我多嘴多舌,曾与她说过一些事情,她便是说过什么,也是将我的话重复一遍交差…”

萧错抬手,对她轻轻晃了晃食指,“不想你们母女不得团聚、身首异处的话,如实说出原委。”

乔明萱讶然片刻,之后连连磕头,“我明白!我什么都招,只求侯爷饶家母不死。”继而不等询问,便将过往是非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