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了吧,让我背会儿..”看着身旁明显气喘吁吁的青丫,刘梅宝忙说道。

“不用,不用,小姐哪里背的动。”青丫笑这拒绝了,但同意了刘梅宝歇息一刻的要求。

两人就这样走走停停,刘梅宝不断问着各种不懂的事,青丫耐心的一一解释。

“你瞧,这些…”

走到一处明显人工修整过得田地时,青丫停下脚,伸手指了指,低声说道,“这些原本都是舅夫人家的地呢…..”

刘梅宝虽然不是农家出身,但因为中药学要涉及中药种植,对土地倒也不陌生,一眼看出这些都是上好的良田,但正是作物茂生的时候,里面空了一半多,余下的作物也都稀稀疏疏。

“那怎么不种?种地总比织布日子能好过多吧。”她不由问道,织布换钱,再拿钱去换粮食,中间这一转手,就多出了钱。

“小姐,舅老爷也获罪了…”青丫有些想笑,但这事真心的让人笑不出来。

刘梅宝哦了声,反应过来,获罪了,家产自然充公了。

这话题让气氛有些沉闷,二人说话也少了,习惯了现代代步工具,刘梅宝还是头一次走这么远的路,又要一手抱着沉甸甸的布,又要一手帮青丫扶着柴,就是要说话也没力气了。

路上行人不多,偶尔走过,都是些面目粗糙衣衫破旧,与曾经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古代电视剧完全不同。

日头正中时,终于看到青丫口中的解县县城的城门。

小小的城池带着明显刚刚修葺的痕迹,刘梅宝见到了真正的护城河,吊桥,河里还有水,这话引得青丫一阵笑,笑话,没水还叫什么护城河。

城门站着三四个士兵,穿着简单的灰扑扑的铠甲,拿着并不鲜艳的长矛,又引得刘梅宝瞪眼看了一时,她这等肆无忌惮的注视立刻引来兵士们的注意。

“哪里人,做什么的?”就有两个走过来,打量着问道。

“永安村的..”青丫微微低头,声音很小。

“大点声..”兵卫皱眉喝道。

“永安村的,我们姓刘..”青丫稍微提高一点声音道。

两个兵卫的脸色顿时一变。

“什么?”他们对视一眼,立刻站开几步,再没肆意打量二人,摆摆手,“进去吧。”

青丫不再说话,拉了拉刘梅宝快步进城。

刘梅宝忍不住好奇的回头看了眼,见那几个兵士正聚在一起说话,还向自己这边指指点点,见她看过来,都纷纷转开头。

“几位差哥说什么呢?”

一个声音突然打断了几个兵卫的说话。

“大爷们说什么碍你什么鸟事…”被打断说话,而且还是这等说辞,兵卫顿时拉下脸哼声说道,一抬眼,见面前站着个身形瘦削的年轻男子,那带着火气的话余音就瞬时变了调。

“是卢二爷啊,”他们脸上带着笑,纷纷答道,“没什么没什么,您今日进城送货啊。”

这年轻男子不过十八九岁,穿着跟一般的村民无疑,面容也淳朴憨厚,只一双眼比旁人要精神些,闻言一笑,点了点头算是回答。

在他身后还跟着七八个明显庄户人装扮的男人,或大或小,或推着独轮车,或担着担子,上面都是鼓涨涨的麻袋,瞪着眼看着这几个兵卫。

这些人所有的形容都表示是再普通不过的庄户人,但却让手拿长矛身披铠甲的兵卫打个寒战。

快走吧…兵卫们心里同时念叨着。

“方才刘家的人进城了…”一个兵卫忽的说道,“咱们弟兄们正在说这个…”

这是想起这位年轻人一开始的问话了,实指望答了让他们快走。

“哦?”年轻人有些好奇,“是刘知县家的?”

刘知县获罪,哪里还称的上知县,兵卫们都讪讪笑起来,要是换做别的人说这个,他们早就拉下脸一顿喝骂,但眼前这个人却不是他们敢骂的,只胡乱点头应声是。

好在年轻人没有再问什么,冲他们拱拱手迈步而行,伴着他的走动,那七八个男子也都跟着走了,一众略有些扎眼的人很快就消失在城门,兵卫们这才齐齐松了口气。

“听说了没,女盐池那边的盐丁一夜之间少了十七八人,连尸首都没找到…..”有个兵卫忽的压低声音说道。

“嘘!”其余人立刻抬手制止他,面皆带惊恐之色,“好好守咱们的城门,别多管闲事,你不想活了!”

立刻无人再言语,沉默中几人想到方才那过去的一行人,虽然皆是布衣草鞋,但那鼓囊囊的麻袋下不经意间露出刀把并没有逃过这些兵卫的眼,甚至似乎还看到那刀上还有未擦拭去的血迹…..兵卫们齐齐打个寒战。

刘梅宝第一次看见古代的城镇,好奇之后很是失望,城镇完全没有电视上演的那样光鲜,城中的房屋很多是破败的,来往的行人的衣着也多是简陋的,往城中走,便也能见到个别看上去富贵的人,不过衣着并不是那么光鲜,刘梅宝联想到这里遭过鞑子侵犯,生产力自然受了影响,民众的生活便要差很多。

跟着青丫走大街穿小街之后,在一处有些陈旧的店铺门前站住了。

刘梅宝抬眼打量,见着店铺是三间的瓦房,四扇木门敞开,两边挂着桃符,上写着寓意好运发财的对联,字迹虽然有些褪色,但是很苍劲有力,大门正上方挂着牌匾,上书“瑞祥”二字。

门里摆着一圈柜台,站着二三个人,正午时分,里外光线对比强烈,看不清具体摆设都是什么。

“小姐..”青丫已经举步迈过门槛,回头看刘梅宝不动,开口唤道,忽的又想起什么折了回来,伸手接刘梅宝手里的布,“小姐,我拿进去好了,你在这里等着。”

“不用,不用。”刘梅宝回过神忙抬脚跟过来。

“没事,小姐,让我去吧。”青丫却坚持。

二人这在门口一耽搁,就引来内里人的注意。

“做什么?”有人问道。

刘梅宝抬眼看去,见走出一个身形干瘦的老者,穿着一件不太合身的宽大灰袍子,须发灰白,一面走一面有些奇怪的抖动着身子。

第五章涨价

“路老板。”青丫忙打招呼道。

老者眯着眼打量青丫一刻,才认出她是谁。

“是你呀….布给我,柴背到后院…”他缓缓说道,目光落在青丫身旁的刘梅宝身上,微微一怔。

刘梅宝冲他微微一笑,算是打招呼,却见这老者小眼瞬时瞪圆了。

“是..刘大姑娘?”他微微有些磕巴。

想必古代的千金小姐都是养在深闺的,这老者不认得自己也很正常,刘梅宝便再次微微一笑点头,一面将手里的布递上去。

老者有些怔怔的接过来,态度多了几分郑重。

“那个,姑娘里面坐….顺子..”他一面说道,一面转头冲屋内喊。

一个小伙计立刻过来了。

“..将柴背进去…”老者吩咐道。

小伙计应了声,接过青丫的柴进去了。

刘梅宝并没有依言进去,事实上她虽然很好奇想看看古代的货栈里卖的都是什么,但青丫在一旁没有动,她便也没有迈步。

这落在老者眼里,神情中就多出几分了然,又有几分怜惜同情。

“这是钱,姑娘拿好。”他不在多说话,从袖子里拿出十个钱递过来。

刘梅宝伸手接过来,在手里反复的看,这是正在流通的铜钱,比现代那些展览柜里的多了几分生机。

见她盯着钱看,老者又误会了。

“是这样,柴的钱是月末一起算的….”他说道,一面似乎下定什么决心,干脆从袖子里又拿出两个钱,“..这个月已经送来两文钱的了..姑娘先拿去。”

刘梅宝抬头,看着老者面上的神情,便笑了。

“那就按老规矩来,月末再说柴钱。”她说道。

这笑容干净利落,丝毫不做作,半点没有强颜欢笑,倒让老者一愣,略有些尴尬的收回钱。

“那就依姑娘的话…”他点头说道,一面伸手在大腿上抓了抓,抓了几下,察觉自己动作失态,忙收回手。

“那我们走了。”刘梅宝含笑告辞。

老者被她的笑弄得有点愣神,反应慢了半拍,“姑娘走好。”

刘梅宝走出之后回头看了看,果然见那老者还站在门口冲自己这边张望,她不由笑了笑,做了个不雅的耸肩动作。

“小姐..”青丫看着她带着几分欣喜几分难过说道,“小姐真的变了..”

自己毕竟不是刘梅宝,就是再装也不像,这一点沈刘梅早就知道,听了青丫的话,她也没有惊慌。

“怎么变了?”她笑咪咪的问道,“不怕见人了?也敢出门了?不怕别人笑不怕别人瞧不起?”

刘知县毕竟是被朝廷定了罪的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朝廷官府在他们眼里是最权威的,可以想象罪官之女将要面临什么样的眼神。

“我以前很少出门吧?”刘梅宝接着笑道。

确切的说是自从出了事后,刘梅宝这是第一次踏出家门,青丫点点头,所以听到小姐主动说来卖布的时候,宋三娘子的神情跟见了鬼一般。

“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刘梅宝笑道,神情一片坦然,“我相信…恩不是罪人,所以我没必要怕见人,我如果怕了,岂不是不相信...父亲,如果我都不信他,还能指望别人去相信他的清白吗?”

“小姐…”青丫被她这一番话说的眼泪都掉出来了,如果不是在大街上,她都恨不得要跪下叩拜,“老爷夫人在天有灵,小姐的孝心天地可鉴….”

刘梅宝有些心虚的笑了笑,这些改变都是为了父母,再不会有人怀疑了吧。

“小姐,前面就是米面铺…”

走过一座关公庙,就看到一家跟方才的杂货店一般格局的店铺,不同的是门面要稍微光鲜些,也就意味着这家的生意要好些。

“十文钱只能买两升面啊?”刘梅宝想起宋三娘子的话,低声问道。

青丫点点头,“这些日子还好些,去年冬天的时候,只能买一升呢…”

前世里沈刘梅虽然也自己做饭,但对于物价真没什么具体概念,只知道买了多少钱的米面鸡蛋,要问这米面鸡蛋多少钱一斤,她可没注意过,因此也没什么对比转换概念,自然搞不清如今的货币的购买力。

“小姐你等着,别进去了。”青丫说道。

刘梅宝正是好奇宝宝的时候,哪里能错过,拒绝了青丫的提议,跟着她一起进去了。

店铺里是长长的柜台,柜台后有大大的瓮,盛着米面豆等等粮食,刘梅宝扫了一眼,对这些为精细加工的粮食几乎都认不住来,店里正有人排队等着两个小伙计盛卖。

这时候的人倒知道排队,刘梅宝点头赞叹,一面跟着青丫依次排在人后。

她的眼睛四处看来看去,引得一旁站着的两个正抱着胳膊说话的男人也看过来,视线对上,刘梅宝并没有如此时大多数女子一般带着惊羞垂头,而是淡然的移开视线。

看她的穿着是穷苦人家的,这等人家的女子都是当男人用的,没那么多讲究,两个男人并没有在意接着说话。

很快就轮到她们,青丫递上钱说要白面,那伙计利落的舀了一升倒入青丫撑开的布袋里,又舀了一升,最后一升小伙计的手狠狠一斗,原本满满的面便被都下去三分之一。

“哎,你这不够数啊。”青丫忙拦着他的手,急忙道。

宋三娘子的眼比秤砣还尖,面粉不够数,回去肯定要吃一顿好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