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妹妹们没有合适的,郡主总有合适的,人选好说,只要是咱们嫡亲姊妹便成,三皇姐家的女儿聪慧可人也到了年纪正合适。”怀柔公主说道,“如今最要紧的是…”

她话意到此便不说了,太子领会。他起身在桌案前写了一张纸,密封好唤人进来。

“将这个传与南边诸人。”他说道。

来人领命接过密封的文书退下了。

樊城的天气虽然没有下雪,但也冷了很多,赵家小饭店已经新翻修了,凭着赵老汉的手艺,虽然算不上多么红火,但在城里的生意也稳定下来,一家人欢欢喜喜的迎接新年。

“这个花儿我们丹丹带着最好看。”赵娘子将一朵扎绒花给卢舫戴上。左右端详笑眯眯的说道。

卢舫身上穿着一件新做的大红袄,挽双鬟,小孩子好养活。几天的好日子就让脸色好起来,粉嘟嘟的鲜亮。

“初三花灯游街,丹丹可敢去做玉女?”赵大娘问道。

樊城过年很热闹,尤其是今年为了安抚民众,展示朝廷的恩惠,官府一改宵禁,过年三天欢庆,举办灯会。

在灯会上有传统的扮演神仙送福的把戏,街坊上便有人请卢舫去扮作金童玉女中的玉女。

“可以拿红包吗?”卢舫问道。

会有富人家图个吉利给彩头,另有官府也给几个钱做赏。赵大娘笑着点头。

“我去。”卢舫说道。

刘梅宝知道了一口回绝。

“天又冷,晚上更冷,人多,又是灯又是炮仗又是火把的,太危险了。”她认真对卢舫说道。

卢舫低着头,玩着自己的手指头。

“挣了钱。就能回去找爹了。”他忽的低声说道。

刘梅宝一愣,旋即眼一酸。

“我们就在这里等着,你爹一定回来接我们的。”她蹲在卢舫面前认真的说道,“不是娘不带你回去找,而是我们不能乱走,外边到处都是坏人,我们不敢也不能信任何人,他一定回来的,如果我们乱走了,他可能就找不到我们了。”

“爹真的会来吗?”卢舫抬起头看着她问道。

刘梅宝点点头。

“会,一定会,说不定现在就在路上了。”她坚定的说道。

卢舫脸上浮现一丝浅笑,点了点头。

“那我不去了,我在家陪娘和妹妹。”他带着几分小大人的模样说道。

刘梅宝亲了亲他的额头。

床上传来孩子翻身的声音,母子二人忙过去看,见柔儿不知道什么时候醒了,正翻身滚到床边,所幸被子挡着没掉下来,正仰着身子瞪眼看过来。

三翻六坐八爬爬,如今的柔儿翻身很是利落。

母子二人守着柔儿逗玩一番,铁勺在外边喊丹丹。

“去跟哥哥玩去吧。”刘梅宝说道。

玩儿是孩子的天性,最初逃难的惶急时刻已经渐渐从记忆力退去,如今卢舫还是喜欢跟孩子们一起玩的。

“看好妹妹,别跟人打架。”刘梅宝抱着柔儿出来嘱咐道。

铁勺应声,先一步蹬蹬跑了出去,卢舫紧紧跟着,垂在两边的小辫子跳啊跳。

刘梅宝将柔儿背在身上,和赵娘子收拾大堂,卖阿胶抛去成本原料得得钱不少,一多半都花在房子修整上,余下的本着手中有钱心中不慌的原则,都被赵老汉夫妇好好的藏起来,雇了一个跑堂的伙计之后便再舍不得雇人了,杂七杂八的活便有他们三人一起干,卢舫和铁勺也可以做小工,完全应付的来。

此时过了饭点,又临近年关,吃饭的人很少也都散去了,刘梅宝和赵娘子一边收拾一边说话,忽的听得门外一阵脚步响。

“…也不用刻意找寻,就这里吃一口吧..”

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传进来。

“这等小门店,怎么好?”立刻有两三个声音反对。

“小门店也有小门店的好,大家走了一路也累了,咱们也不讲究什么,难道还有比飧饭更难吃的吗?”先头的年轻声音笑道。

飧饭这个词入耳,刘梅宝的手不由顿了下,下意识的向门口看去。

厚厚的门帘被掀开,走进一个身材高瘦的年轻男子,在他身后紧跟着进来三个人,都穿着普通的布衣棉袍,但却掩不住凶悍之气。

第二百七十六章不识

这几人是军中之人,刘梅宝再次确认了。

飧饭,是军营中兵丁外出行军打仗所带的伙食,就是将米煮熟后放到水中曝晒得出一些干米饭。

这种饭味道可不怎么好吃,但对于行军在外的将士来说却是救命的口粮。

能说出这个,再看他们的气势,刘梅宝很熟悉,她不由多看了两眼。

这四人察觉敏锐,立刻回看过来。

刘梅宝借着晃动后边的孩子移开了眼神。

“几位要点什么?”赵娘子放下手里的活热情的迎过去。

“酒打来一壶,热腾腾的菜随便来些,要有肉。”其中一个大汉大声说道,一面拉开凳子。

刘梅宝注意到,待那个年轻人先坐下后,他们三人才坐下来,显然这年轻人地位要比他们高。

那年轻人忽的撩眼看向她。

他面容瘦削棱角分明,唇边蓄了一圈的短须。

刘梅宝只看一眼便忙低下头,心里却是闪过一个念头,这个人倒似哪里见过一般。

这个念头闪过,她心里不由有些慌张。

如今除了卢岩以及他身边的那些亲近人,就是遇到认识的人她也不敢轻易搭话,人心隔肚皮。

要是被人认出来就糟了。

她转过身忙忙的收拾桌面,感觉身后视线灼灼。

“客官还要点什么?有茶汤来一碗暖暖身子吧?”赵娘子不动声色的挪了两步,遮挡着这年轻人的视线。

年轻人的异样落在其他三人眼里,大家便递了个男人之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眼神,露出笑容没说话。

年轻人收回视线,面色异样,低下头似乎有些神不守舍。

“几位稍等。”赵娘子点了菜忙向后院去。顺便喊了刘梅宝一声。

在客人多的时候,刘梅宝因为是年轻妇人一般都在后院帮忙,很少到前边来,赵娘子也警惕着只怕有人起了不良之心。从不放她一人在前边,此时要进去便招呼她跟着进去。

刘梅宝应了声,拎着木桶向内走,感觉身后好几束**裸打量的目光。

“这妇人身材不错..”一个汉子对旁边一个低声笑道。

汉子露出会心的笑,二人都看坐在正中的年轻人。

年轻人凝神看着那妇人的北影。

刘梅宝伸手掀通往后院的门帘,身后忽的响起一声喊。

“刘梅宝!”这声音中气十足。.

刘梅宝和赵娘子都一同回过头,二人的神色是一般的迷茫。

“客官说什么?”赵娘子问道。

陈清没有看她。只是看着这年轻背着孩子的妇人,见这妇人看自己一眼,眼中有不解有好奇,只是没有慌张。

认错人了?这一停顿,那年轻妇人掀帘子进去了。

“没事。”陈清说道。

赵娘子笑了笑再次让他们稍等自己也进去了。

陈清望着依旧晃动的门帘一脸疑惑不解。

“小爷。”旁边的大汉笑嘻嘻的用胳膊撞了撞他,“这女人不错。”

陈清被他一撞回神,瞪了他一眼。

“不可能啊。”他又喃喃自语。

“小爷要是喜欢,女人肯定扑过来..”另一个大汉哈哈笑道.

“是啊是啊。我可还记得咱们去赴宴时那些女人的眼神,恨不得吃了小爷..”一个大汉跟着笑道。

“少胡说八道。”陈清瞪了他们一眼。

店伙计从后院颠颠的拎着茶汤过来了,给他们逐一斟上。

陈清便状似无意的与他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从受了什么灾,日子可好过最终不动声色的转到这家店的人员身上。

“那是老板逃灾路上收养的义女,也是逃难的,男人死了,带着两个孩子。”店伙计乐呵呵的说道。

这不是什么秘密,赵老汉土生土长这里的人,他家几个孩子街坊四邻清楚的很,这世道流民逃难的人多了去了,刘梅宝这样的也不稀奇。

陈清眉头皱起来,摸着下颌的短须。

“哪里人?”他问道。

“山西的。”店伙计爽快的说道。

“山西的?”陈清忍不住站起来。

吓了其他人一跳。

“小爷。认得?”旁边的大汉反应过来了,迟疑问道。

“这不可能啊。”陈清紧紧皱着眉头又坐下来,“可是太像了…”

听到他喃喃自语,大汉们对视一眼。

“天下相似的人不少..”一个迟疑一下说道。

而另一个则一拍桌子。

“把人叫出来,问问不就得了,真要是熟人。还是一件喜事呢。”他大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