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卿却不免失笑,苏零那样的打法,要是在一般的行家眼里,一准儿会说他下盘不稳,太飘,可要是沈醉在这儿,准会说这小子更难缠了。

是啊,不是高手,怎么可能用如此花里胡哨的手段,轻松自如地应付一个天赋不错,身体也不错的对手?

又过了二十多分钟,那个壮汉的体力已经跟不上了,出手的速度减慢,汗水湿透了衣衫,而苏零依旧气定神闲,清清爽爽,此时连下面的外行也能看出谁更厉害些,那些女人们一个个高声尖叫,热闹的不得了。

那个壮汉显然没想到会出这样的情况,忽然咬牙一发狠,猛地提速,开始下起黑手,银光闪烁的匕首一直在各种不应该碰的部位招呼,苏零挑了挑眉,一抬手,锁住他的手腕,往安全绳上一磕,匕首落地,他又就势一抖动胳膊,那个壮汉就趴一下,摔在擂台上,四肢着地,哎哎哟哟地开始呻吟…

秦卿笑了,也跳上擂台,推着苏零的背把他推下去,自己将那个壮汉拎起来,扔到下面的椅子上,然后给托起他的腿还有胳膊,敲击着做按摩。

壮汉下了擂台,又恢复成刚才懒懒散散的模样,秦卿一碰他的腿,他就开始吱呀:“啊,惨了,惨了…腿没知觉了,我不会瘸了吧 ,那可不好,我来这儿只是为了玩玩,顺便挣几个小钱,没打算赔上我可怜的腿啊”

他一边说,一边儿偷窥苏零,这会儿苏零正和小猫嘀嘀咕咕地,不知道说些什么,根本就没看他,还是秦卿厚道,笑眯眯地给他按摩完,道:“站起来,活动活动。”

那个壮汉坐在椅子上装死:“不行,疼死了,动不了”

秦卿摇摇头,一揪他的衣领,甩了下手,那个壮汉就被她甩了半米高,落地的时候一个踉跄,踱了好几步才站稳脚。

“这不是站起来了,放心,你的腿没事儿

秦卿这一连串的动作很漂亮也很快,她又是个年轻漂亮的女人,竟然能把一个壮汉玩得团团转,这种鲜明无比的对比,最吸引人的眼球…周围的观众们视线一下子集中到她身上。

王老板更乐了:“没想到,咱们这个草窝里今天竟来金凤凰,美女你是行家,比我们苏零不差啊,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在我这儿发财?只要你随便打上两场,多了不敢说,三万五万绝无问题哎呀,我越想这越是个好主意,我们场子里都是大男人,要有个漂亮姑娘,啧啧…”

正和小猫说话的苏零,耳朵很尖地听见王老板的话,一伸手,抓住秦卿的袖子,拉着他站到自己身旁,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就这么一个动作,王老板就遗憾地叹了口气,咕哝:“都什么年代了,现在女人能顶大半边天,我们这儿比赛既然是无规则,也没有限制男女性别的道理嘛,女人怎么就不能上擂台,迂腐,封建…”

苏零根本不理他。

秦卿到对这样的场合没有抵触,相反,要是真有不错的高手,她说不定也会手痒痒,现在高手难得,想找个不错的陪练,给钱都不大容易找,不过,这地方可不大合适,好手没几个。

苏零指了指秦卿,就对小猫道:“我说的就是她,他开了家学校,学杂费全免,成绩好有奖学金,贫困生还有很高的补助,让你妹妹试试,学点儿东西,总没有坏处。”

小猫的眼睛一亮。

秦卿不明所以,不过,容大妈都弄来二十五个‘关系户’了,再多几个也无所谓,想了想,干脆把容大妈刚给弄出来的学校宣传手册的样品从口袋里掏出来,递给小猫:“现在并没有公开招生,你妹妹要是有意,明天可以到我学校参观。”

小猫迟疑地看了一眼苏零,点点头。

秦卿心里一叹,看来是不用担心生源问题了,还没有正式招生,有意向入学的学生就已经超出了她的预计…

第一卷 归家 第一百五十四章 艰难

第一百五十四章 艰难

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夏去秋来,秋日的戴家村,本应该是硕果累累,此时却已经有了几分萧瑟。农田里没人做活,家家户户的壮劳力都进城打工去了。

都说秋天干爽,可最近一个月,却是阴雨连绵,今年的庄稼,不知道有多少要烂在地离…

湿气侵入骨髓,腰腿疼的厉害,汪周半躺在床上,看着闺女坐在台阶上把黑乎乎的药材捣碎,涂抹在纱布上面…

暮秋的秋风很冷,尤其是早晨,风寒露重,汪晓身上只穿了一件儿半新不旧的衬衫,衣服已经旧了,布料也被磨得很薄了,根本挡不住风,冷气呼呼地沿着领口、袖口灌进去,冻的皮肤发胀发酸,汪晓便忍不住瑟缩了一下,把肿的宛如胡萝卜的手指头含在嘴里咬了咬,好半天才感觉到疼痛,她叹了口气,努力地活动了活动手指…

汪周叹了口气:“二妮儿,歇歇吧,爹没事儿”

他生了重病,腿脚还不好,现在根本连床都下不了,才十七岁的闺女,一天天伺候他,把屎把尿,本来花骨朵一样的姑娘,现如今,却暮气沉沉…

汪晓摇摇头,回过头来笑道:“爹,马上就好了,这是那一天孙大夫给你开的方子,应该会管用的。”

这句话如果让苏零听见,说不定会招来一通讥讽,姓孙的那位,只是个兽医,不对,在苏零心里,就是兽医,也比他技术高明。

汪周闭上眼,过了好久,才小声道:“你哥哥又寄钱回来了,他挺能挣的,等咱们家还完债,二妮儿还去上学,要上学才行,要不然,没有出息…”

汪晓清清脆脆地应了一声,心里却挂念着她的兄长,眼睛里露出一抹忧色,其实,父女两个心里隐隐约约地明白,儿子挣钱不容易,好几次回家,身上都挂着伤…

汪晓用力地捣碎药材,咬了咬牙:虽然哥哥不欲让父亲和自己担心,总说是不小心摔的,可…哪里有人天天摔倒受伤,哥哥他,根本不会撒谎啊

汪家以前的生活,在戴家村还算是富裕的,虽然是外来户,可汪周为人憨厚老实,也有一把力气,会种地,汪周的老婆,戴春兰,也是乡里有名的漂亮姑娘,人贤惠,心灵手巧,两个子结了婚,日子过得和和美美,邻里关系也处的不错,还生了一双儿女。

农忙的时候汪周忙农活,农闲的时候,两口子也和这个村子里大多数人一样,去城里打工,找个活儿做,一开始在建筑工地做做体力活,后来,因为汪周踏实好学,虽然不聪明,但他愿意卖力气,愿意吃苦,那些工头们也喜欢这样的工人,就对他多方照顾,也教了他不少东西,就这样,汪周自学学会了装修,浅浅地,帮人家搞搞装修之类,几个月下来,拿两千块钱绝无问题…

家里的日子过得也算相当不错了。这就是身在中国农村的,最普通的一家人。

儿女渐渐长大,老人们逐渐衰老,生活虽然不说富足,但温饱总是可以达到的。

直到…汪周罹患白血病。

那时农村的老百姓们谁有事没事儿去做身体检查?汪周就算觉得不舒服,也只是找邻村的土郎中拿几副药喝一喝,等到去医院检查时,病情已经非常严重,必须住院治疗。

一家四口把所有的家业能卖的都卖了,挤出一点钱给汪周治病,可他们家能有多少钱,和治病需要的比较起,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戴春兰为了挣钱,就去给人家当司机。

别看她是个女人,可因为娘家父亲就是个司机,从小就跟着父亲学开始,技术相当不错,当初她家条件还好的时候,就考了证,现在正好靠这个贴补家用,要不然,一个农村女人上哪里去挣钱?

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戴春兰开车的时候,也许是因为太疲惫了,精神恍惚,竟然出了车祸,撞死了人

高额的赔偿金,对这个本来就破碎的家庭来说,就是雪上加霜,更无奈的是,戴春来伤心和后悔之下,一时想不开,竟然上吊自杀了

汪周身患重病,又失去爱妻,大受打击,病情加重…一度想要寻死,只是因为小女儿在身边苦苦哀求,为了两个孩子,总算是振奋精神,坚持活到现在。

说起孩子,汪家一双儿女都是很好的孩子,孝顺懂事。

二女儿汪晓,长得很漂亮,人不算聪明,但努力刻苦,老师都夸赞她,不是班里最聪明的学生,却绝对是最刻苦认真的,就凭她的认真劲儿,说不定哪一天能变成金凤凰飞出小乡村

因为家里原因,汪晓退学之后,她的班主任还好几次到家里劝说,只可惜,现在的情况,无论如何,汪晓也不能读书了。

汪家的大儿子汪成,初中毕业之后就去当了兵,复原之后,就留在了城里工作,因为他在部队里学过开车,一开始就给人当司机,干不错,小伙子很老实,老板喜欢老实人,工资一涨再涨,如果就这么下去,他应该有一个很好的前程。

如今这也成了泡影。

汪成开始白天给老板开车,晚上还要找活挣钱的日子,一开始他也只是在火车站给人拎拎包,到工地打打工,做些体力活,后来家里需要的钱越来越多,他就开始什么都做了,见只要能挣钱的,以前不肯做的也做。

他跟人家去偷过东西,帮人家看过场子,做过拆白党…可是,汪成这人天生就是个老实人,他根本就玩不转,偷人家的东西,结果看到苦主失声痛哭,就不由自主地又把钱包偷偷还给了人家,帮老板看场子,总是为了店里的服务员得罪客人,至于拆白党,就他那样的,被人骗了还给别人数钱,怎么可能做得来…

就在这时候,有一个大老板看重他的身板,也看重他从部队学到的那点儿功夫,绝对让他做个拳击手,当然,是地下黑拳。

不得不说,这种活,还算适合汪成。

虽然他只当了两年兵,在基层连队学到的并不多,但汪成好像在这方面很有天赋,而他的连长,也是家学渊源,很有能耐,看他好学,人品好,天赋还不错,就多多少少指点了他几下。

只用了不到一个月,汪成小猫的外号,也算是小有名气了,他敢打敢拼,从不喊累,只要是比赛,他都参加…不过,像他这样的新手,也只能参加一些低级别的比赛,他的老板看中他的潜力,也不可能现在就让他去参加那类高级别的赛事。

靠着比赛拿钱,每一次上擂台都拼命,汪成总算是攒了一些钱,也算缓解了家里的压力。

木头的大门忽然被推开,汪成大跨步地走进家门,汪晓一愣,脸上露出一抹灿烂的笑容,高声喊道:“哥…”

她扔下手里的东西,扭头看了汪周一眼,大声道,“爹,我哥回来了。”

汪成点点头,面无表情,看到妹妹的一瞬间,只在眸子深处,流露出一丝暖意,汪晓蹦蹦跳跳地又是端水,又是拿热毛巾给他擦脸,忙活不停。

汪成也不组织,乖乖让妹子伺候他,把一身的灰尘打理干净,这才将背在身上的布包打开,从里面掏出整整一叠钱,放在老父亲床头:“爹,这是这个月的,一共有六万块,把欠舅舅的钱还了吧,小雨还得置办嫁妆。”

汪周的手抖了抖,欲言又止。

汪成皱了皱眉,又道:“爹,你放心,我们老板是好人,给的钱多,我干活也认真,老板很器重我,这钱,不是偷的,也不是抢的,干干净净。”

“爹,等儿子联系好医院,你就去大医院住院吧,我跟孙医生谈过,他说你的病不是不能治,有很多人得了这种病,还是能活到七八十岁,健健康康的,什么事儿都没有…”

汪周怔了怔,目光落在儿子和女儿身上,嘴唇蠕动,到底一句话都没说,只是把钱小心翼翼地搁在床头柜的抽屉里面,锁好。他很想告诉儿子和女儿,他老了,不中用了,身体好不了,就由着他去吧,能活多久算多久,他不想再拖累自家的两个孩子…可他笨嘴拙舌,不会说话,以前说了几次,次次都是以儿子暴怒,女儿痛哭收场…

“哥,你能在家呆多久?”

汪成接过妹妹递过来的热水,喝了一口润喉,脸上的表情终于松缓一些,道:“呆一天…二妮儿,等后天你和爹跟我一块儿走。”

汪晓一怔:“一起走?咱们去哪儿?”城里租房很贵的,当初为了爹的病,他们在城里住了一阵子,短短一个月,租房花的钱,就够他们家以前用两年的…

汪周也瞪着自己的大儿子。

自从事情发生之后,汪成第一次露出笑容:“爹,我想送妹妹去读书,学医,妹妹不是喜欢学医吗?我知道一个学校,不要学费,什么钱都不用交,而且,学的好的话,还能拿奖学金…”

第一卷 归家 第一百五十五章 希望

第一百五十五章 希望

上学?

汪晓从床上爬起来,像这两年每个普通的早晨一样,先去被熏得发黑,阴暗潮湿的小厨房生火…

这里不是江南水乡,秋日的风寒凉的厉害,汪晓立在厨房前面,灶台里坐着大铁锅,热气沸腾,汪晓打开锅盖,见里面正烧着热水,一瞬间,她眉眼中的抑郁轻了许多,让火烧的小一些,端了盆子,兑好温水,这才走出厨房。

门口大水缸也是满的。

汪晓在厨房门前停步,她的大哥正满头大汗地在院子里跑步,赤着上身,身上伤痕累累,她看着看着,忍不住眼睛一红,拧了条热毛巾递过去。

汪成没在意,随手接下就揉搓自己的脸,好半天之后,见妹子还在眼前发呆,才皱眉道:“一会儿爹该起了,还不做早饭?”

“哦。”汪晓愣愣地应了一声,抓了一把棒子面,准备熬粥,却又忍不住趁着等锅开的几分钟,重新把好好地揣在怀里的那张‘考试通知书’拿出。

这张考试通知书并不是打印的,只是很平常的信纸,上面的字迹也属于手写,但汪晓却一遍又一遍地摩挲,望着大红的章,和小长条的签名章出神——这字真好看

她只是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儿,虽说上了学,但见识浅薄,并不能说出这信上是什么字体,好在什么地方,可她就是觉得好看,连王老师的字,也没有它好看

还有半个月,就要去参加入学考试,如果能通过的话,她就能继续读书了…

继续读书…在两年之前,她还不能理解读书有什么好,只是和许多与她同年纪的农村女孩儿一样,得过且过地过着同样的生活,甚至也想过,等高中毕业就去城里打工挣大钱…可忽然来临的灾难,让她失去了学习的机会,让她没有了选择的余地,苦难使她成长,也让她开始羡慕那些能够安安静静读书的普通的女孩子们

汪晓,咬咬牙,渴望的同时,脑海中思绪纷杂,一直在想,免费杂费,连住宿餐饮都不要钱的学校真的存在吗?一时又在想,她连高中都没有读完,真的可以上大学吗?这样的好事,真的会落到她这个普通的女孩儿头上?而且,她要是去上学,父亲要怎么办?父亲身边不能没有人啊,哥哥又得打工挣钱…

这几年,家里遇到的坏事太多太多,多到她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还有机会过上不同的生活,在汪晓的心里,以她家现在的状况,她的一生,大概就是那样了,照顾重病的父亲,拼命打工赚钱还债,将来,嫁给一个不嫌弃她,愿意和她一起承担家庭重担的男人…但无论如何,年仅十七岁的姑娘,眼睛里忽然有了一种名为希望的光芒。

“…别老煮粥,我不是拿回红枣和莲子了?煮一碗红枣莲子汤,给咱爹补补身子。”汪成不懂***的心思,皱着眉戳在厨房门口,看了一眼灶台上的棒子面饼,还有棒子面粥,道,“你也多吃点儿,长长肉,我听说你们学校学习很紧张,很累,要是身子不壮实,可熬不下来”

汪晓心里一热,咬咬牙,暂且把烦恼抛在脑后,大力地点了点头。最起码,事情不会比现在更坏了…如果能得到这个机会,她肯定会比以前更加努力一百倍,一千倍地去学习…

学校的招生的工作正式开始了。

事情的发展和秦卿以前预计的不同,因为是第一年,准备工组不是很足,学校学生的生源,主要来自容大妈他们这一帮熟人的推荐,并没有开始大规模的招生。

一是因为辅助仪器的数量不足,毕竟刚开始制造,造价高昂,连军队的需求都满足不了,要不是秦卿坚持,恐怕连现在给学校的配额,容大妈都不一定舍得拿出来。

而且,学校人手也不大够。

再说,秦卿的医院还在草创阶段,并不需要太多的人才。她建学校的初衷,不就是为了自己的医院做人才储备嘛。

这些有意向加入学校的准学生们,身世那是大不相同,其中一部分来自医学世家,家里条件好,也都是基础的,而且很多已经是达到甚至超过医学院学生的水准了,而另一部分,则是什么样的都有,有像汪晓那样机缘巧合得到这个机会的贫困学生,也有容大妈他们介绍的退伍军人,这一部分人有一些有基础,而更多的则是零起点,学医,只为了养家糊口。

两方人马泾渭分明,显然不适合一起学习。不得已,秦卿只能乖乖地花费心思,加班加点地来设计至少两套教学方案,不排除以后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作出修改的可能。

一个学校的建成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不是有了校舍就算完的。各种问题繁杂得厉害

师资到还好解决,有辅助仪器,有容大妈和沈国手的帮助,他们学校是绝对不会缺少大师的,实验器材,教学材料都容易解决。

但除此之外,因为秦卿想自己的学校实现完全免费,衣食住行,都想考虑到,那么,学生管理,后勤管理什么的,就成了麻烦事儿。

先说宿舍吧,学校占地面积够广,写字楼有五十多层,还有地下室,这么大的地方,分出一块儿来建宿舍,就是有几百个学生住宿,每人单独一个房间也没问题。可秦卿不想这么奢侈,她可以为学生提供好的条件,但却不乐意娇惯他们,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不是享受的地方。

考虑再三,和亲朋好友们商量许久,秦卿还是决定建成四人一间的宿舍,宿舍里安置四张上下铺的床,放四张桌子,四张椅子,四个书架,还有衣柜就行,改造简单,一个月就能搞好。

食物的话,有很多学生还在长身体的阶段,在这方面秦卿可不想俭省,让容大妈从羽林退伍的,后勤部炊事员里面选了四个手艺好的大师傅来掌勺,又资源利用,直接让羽林的营养师给学生们制定菜单,连米面油盐蔬菜等等的采办工作,也让后勤部的人给捎带着办了,反正只是顺带的小事儿,这点儿面子,用不着通过容大妈,秦卿也有,总之,必须保证学生们吃得又好又健康。

服装嘛,春夏秋冬四季,每一季两套衣服就可以,能轮换过来,也不算奢侈浪费,被褥什么的学生可以自己携带,学校里就不发了。

至于代步工具,秦卿选了一辆大巴车,聘请了两个司机。

其他教师职工什么的招聘,就都交给沈国手和容大妈了,他们介绍来的人,品格能力都有保障

办公桌上堆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草稿纸,小甜甜努力地在秦卿的怀里爬来爬去,小姑娘十个月,已经能磕磕绊绊地吐出些字儿来,也认得出母亲,被养得‘身强体壮’,活泼好动得很,一点儿也不像个小姑娘,力气到比寻常男孩儿还有大一些。

秦卿有时候想,是不是自家小女儿投错了胎,应该是个男儿身才对

和女儿玩了半个多小时,将张牙舞爪的小家伙哄得昏然欲睡,沈醉开着车来接人。

难得沈醉今天回来的早,秦卿的工作也完了,两口子加上小女儿开着车到闹市区,一起逛街。

三个人也是许久没有一块儿出来逛,今天的风大,秦卿穿的不薄,一个带帽儿的卫衣,牛仔裤,小女儿更是穿着暖暖哄哄的红色小棉袄,戴着羊绒小帽,在这样的秋日里,算不得冷。但沈醉还是把自己的风衣解开,罩着媳妇和女儿,修长的手臂把两个人都揽怀里。一家三口在闹市里慢慢走着,招来一大堆羡慕的目光

结果,好时光不长久,还没等仨人回到家,秦卿的电话响了,沈莹打来的。因为抗癌灵投产,第一笔资金回流,虽然不算特别多,可也有六百九十五万,比养肝灵差点儿有限。这一笔钱的安排,秦卿还没做决定,沈莹这是来电话催了,要知道,一直把资金搁在银行,也是一种浪费。

秦卿想了想,“嗯,最近不算缺钱,给账户里留百分之五,给学校追加百分之四十,可以建一个小型图书室,剩下的注入基金会,那边儿不是有点儿紧张了?”

沈莹听得很认真,甚至还把这些记在她的笔记本上。

基金会现在不只是做医疗方面的慈善工作,新近还涉及了退步军人安置,成立专门工作组,组织退伍军人进一步培训,帮忙和各企业沟通,调查社会上需要的专业人才,然后负责增帮助退伍军人学习,增加他们的资本。

这其实是个双赢的事儿,一般的企业公司也不会不喜欢纪律性强,好管理又有技术的军人。

现在秦卿的学校建成,基金会再次担负起贫困生补助的责任,今年还好,大部分要入学的学生家庭条件有保障,用不着学校帮忙,可将来就不好说了,毕竟,在秦卿的计划里,学校以后,主要还是要以接收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为主。

第一卷 归家 第一百五十六章 糊弄

第一百五十六章 糊弄

和沈莹通完电话,一家子这才上桌吃饭。

梅大姐手脚利落地帮忙摆放好碗筷,秦卿当然不能坐着干等,也去厨房搭了把手,帮着将米饭盛出。

菜不多,可是量比较大,都用小盆儿装着。秦卿和沈醉都是大饭量,就连小不点儿甜甜,也能吃得很。

不一会儿,桌子上就摆好菜——两只家养的小母鸡,清炖,一大盆子蘑菇炒肉,一小盆清炒菠菜,还打了一个紫菜鸡蛋汤,都是家常菜,可味道着实不错。

梅大姐这一身手艺,如果秦卿不用灵液提味儿作弊,恐怕是比不上的。

看着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秦卿笑了笑,忍不住赞了一句:“梅大姐,您不做厨师,不开饭店,真是可惜了。”

梅大姐一愣,局促地笑了笑。

本来,秦卿他们不大喜欢让外人涉及自家的空间,但最近沈醉和秦卿都忙,又有了孩子,再难像以前那般,两夫妻谁有时间谁做饭了,只好请了一个保姆帮忙。

反正已经请了个帮忙看孩子的小保姆,再加一个,也不是多大的事儿。

人是沈国手给选的,三十六岁,姓梅,家里以前是开饭馆的,后来生意不景气,饭店关了门,又没有孩子,前年还和她丈夫离了婚,所以就出来找个事情做。

“梅大姐,你别忙了,也坐下吃吧。”

秦卿接过梅大姐手里的筷子,递给沈醉,就招呼她坐下,对于家里这个保姆,秦卿还算满意,老实厚道,身上从来干干净净,就是做饭的时候,围裙上,套袖上也沾不上半点儿油光,一看就是个专业人士,再加上她对甜甜很好,虽然不大去亲近,可小孩子捣乱调皮,从来不觉得烦,要知道,小甜甜可是个安生不小来的孩子,一旦开始闹腾,可是连秦卿都得大呼受不了

梅大姐心里没多少弯弯绕绕,这会儿听秦卿让她吃饭,只是摆摆手推辞,并不说话,转身去厨房里吃饭了。虽然秦卿他们也说过几次,家里人少,一起吃饭还热闹些,但无论怎么说,她就是不肯上桌,非要自己到厨房里单吃不可。

对此,秦卿和沈醉都没办法,也只能算了,要真强迫人家上桌吃饭,岂不是会让人家更不自在?

盛了一碗米饭,秦卿一边吃,一边儿从鸡大腿上挑出几根很细的小肉丝来喂女儿,小甜甜吃的极为欢快,沈醉笑了笑,也不阻止。

小甜甜差不多要十个月了,已经能吃点儿别的东西。平时秦卿也开始给她喂一些水果泥,肉丝,米糊糊什么的补充营养,小家伙很爱吃,都变得不大喜欢喝奶。

给她喝点儿鸡汤,吃些鸡肉,对身体也是大有好处。

这鸡是用上好中药材喂养出来的,采用了最温和的配方,具有极强的温补效果,老幼咸宜,她一共养了五百只,但半年才养成了六十多只合格品,其它的都属于半成品,产量可以说是很低,秦卿默默计算了一下,看来好多配方还需要调整,现在的鸡仔和将来的鸡仔并不完全相同,方子也要有所改变才是。

沈醉自己塞了三两口米饭,填了填肚子,就把小甜甜从媳妇的怀里抱走,自己来喂。他还是心疼媳妇。

这下秦卿终于能安生吃饭,她白天忙了一整天,也确实是饿了,桌子上的饭菜迅速地消失,不一会儿,每一样菜都下去大半盆儿,肚子里才算稍微有点儿东西,有了谈性。

夫妻两个之间肯定没有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事实上,也只有吃饭、休息的时候,才有时间说说闲话。

“我听阿飞说,刘少杰被刘队给痛打了一顿,现在住了院?”秦卿想起前一阵子的事儿,眉心直跳,忍不住按了按额头。

一说到此,沈醉也头痛地板起脸,苦笑:“我也没想到,事情会闹大,还让刘队发现了是我行事不密…”

本来按照他们的计划,私人拍几张刘少杰和唐一比较亲密,还有争吵的照片,然后让秦卿,阿飞,沈醉一干人等分别找机会到唐一的奶奶面前吹吹耳边风,分工合作,比如说阿飞去抱怨——说他给唐一介绍了个好对象,可唐一那个混蛋小子愣是把人家女孩儿给气跑了,更让人生气的是,他去找刘少杰帮忙劝说,没想到,反而被姓刘的给冷嘲热讽了一番,让他少管闲事儿…

阿飞就只管抱怨刘少杰不够义气便罢了,之后轮到秦卿登场,她和唐奶奶的关系最好,相处时也最轻松,所以,她的戏份比较关键,也比较重大。

由秦卿去透露给唐奶奶,隐隐约约地说怀疑唐一的性取向有问题,以前喜欢女人的表象都是装出来的,当然,唐奶奶肯定不会就这么相信了,但以秦卿的能耐,让她老人家心里犯嘀咕,绝对能够做到,到时候唐奶奶能找什么人帮忙去查?

如果是唐老爷子,那什么都不用说,老头随便想想也能猜得出这里面有猫腻,他们一帮小辈加在一块儿,也玩不过那位老爷子,可唐奶奶就不一样了,她老人家想查点儿什么,只能找有限的几个人帮忙,其中沈醉,显然是最好的专业人选…

就算唐奶奶想不到沈醉,他们几个也能把她引着往这里想。

然后就容易了,沈醉把照片,连同录下来的‘戏词’往唐奶奶面前一摆…

唐奶奶那个人,沈醉和秦卿他们都了解,是个好人,善良宽和,也不是个特别死板的女人,平日里还能和二十多的小姑娘一起讨论讨论什么日剧韩剧之类的,现在在年轻人里流行的耽美什么的也不是不了解,对性取向不同的人绝不会有歧视心理,但,她毕竟是个老人,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孙子一辈子成不了家,没有孩子…

然后这时候,再由秦卿去告诉老太太,说可能唐一是个双的,除了刘少杰,又喜欢上一个姑娘

那之后的事情,就不用多想了,只要女方没有什么大毛病,别说只是家世不好,背着债务,还养着一个傻弟弟,就是一个比唐一年长,还离过婚的,唐奶奶也不会再挑了。

再说,人家女方都不嫌弃唐一双目失明,双方也不算不相称的。

这个计划别看有很大一部分玩笑整蛊的成分,可也不是不可行,所以,唐一提出来之后,刘少杰一群人虽然斥责他胡闹,可又都觉得有趣儿,也就刁难一番,提了几个无伤大雅的小条件,就都松口答应了他帮忙…

想到这近一个月的鸡飞狗跳,秦卿叹了口气,苦笑:哎,他们还是太孟浪了,以后可不能和长辈们随便开玩笑,闹不好,会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