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双方皆大欢喜,迅速达成收购协议,本来,审核程序是很复杂的,就算一切顺利,没有一个半月,也不可能顺利地交割,一开始确实弄的秦卿一个头两个大,大呼受不了,还是找了沈莹专业人士出马,又动用了一点儿私人关系,这才搞定。

所以说,这个社会是人情社会,一点儿都没错。

既然交割完成,秦卿就把整改工作通通又扔给了全能的沈莹大姐,当然,沈莹想招收多少个助理,聘请什么职业经理人之类的,都悉听尊便,只要医药公司旗下制药厂,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工,就足以让秦卿觉得满意了。

这边儿工作移交,她便转头回医院,和沈国手继续有关戒毒方法,药物的研究工作,顺便还关心了一下,军训结束之后,启用新式教学方法上课的情况。

女生连队一个半小时的军姿站完,汪晓坐在操场旁边的篮球架下,往嘴里灌了一瓶矿泉水,滋润了一下干涸的嗓子。

幸亏现在是冬天,太阳不算厉害…怪不得总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会因为军训昏倒,那些在大夏天熬军训的,可都是文弱书生,和前面那一帮刚站完三个钟头的军姿,就拉开架势在操场上奔跑踢球的家伙们可完全不一样…

截止到今日,军训已经进行了两个月零三个星期,寥寥几个女学生只要再忍耐一周,严酷的军训便结束了。至于其他的大部分同学,一个个的都没把军训太当回事儿,自然也不会觉得很痛苦。

汪晓坐在篮球架下面,有些呆愣,到不是因为军训,而是昨天晚上那一次如梦似幻的学习经历…真的是如梦似幻。

军训的最后一个星期,学生们已经开始适应性地使用辅助仪器,进入潜意识学习,这样划时代的学习方法,真的是把大部分人都给吓到了,汪晓不知道其他同学怎么想,反正当自己于黎明时分,睁开眼睛,透过椭圆形的天蓝色钢玻璃,看到第一抹朝阳时,心里的激动,真的难以自已…

脑海里依旧充斥着知识的‘馨香’,那种满足感,几乎让人上瘾…她不自觉地想,拥有这样先进的技术,这个学校的教授们的医术,到底高明到了什么程度?会不会治疗父亲的绝症,也轻而易举。

不说学生们都是怎么想的,秦卿也对经过特种研究所修改的辅助仪器,非常满意,虽然还远远比不上自己进入潜意识学习的状态更有效果,但这种虚拟教学手段,已经算很成熟的。

说起自己的辅助仪器,似乎特种研究所那边儿又有了新的成果——通过辅助仪器的运用,他们以前研究出来的一种无法进入实用的仪器,也能起到一小部分作用了。

那是一种针对大脑中存储信息的部位,研制出的仪器。它能够模仿人的信息输入过程,对大脑里空白的区域进行信息写入,也就是将外部信息,转化成生物电信号,然后直接输入到相关的记忆单元里面。

本来由于技术不成熟,这种仪器并没有办法进入实用阶段,因为会造成信息冲突,根本不可能写入成功,可是,有了秦卿提供的这种辅助仪器,特种研究所的研究员们,又进入深入的研究,将两种仪器相结合,居然得到很好的成果,先通过辅助仪器进入人的潜意识,再利用‘写入仪’,在潜意识中向人们灌输知识…

当然,目前还属于实验阶段,技术不成熟,还不可能大规模应用,毕竟,人脑是复杂的,人的精神更复杂,可不能随意对待。

通过实验,现在只能大致确定,至少辅助仪器的运用,并不会大脑造成影响,可是,写入仪,也许是因为技术条件不成熟,大概还有一些轻微影响,通过改进,也许将来可以避免。

虽然还有缺陷,但是,这种技术,国家绝对不可能放弃,它的价值太大了,如果试验成功,那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让一个人,接受正常的教育里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才能获得的知识和经验…

把写入仪投入实用的事情,只能靠特种研究所的研究员们去努力,秦卿是外行,最多是把记忆中的理论知识拿出来共享,所以,她也就不多操心。

目前她的任务,最主要的还是和沈国手一起,把通过给孟轻戒毒,总结出来的戒毒方法,研究出的戒毒药物,加以研究整理,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

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办成的,秦卿也没有太着急,生活到还不算太忙碌,至少,和以前在羽林的时候相比,现在的日子清闲多了。

随着军训即将结束,学校里的学习气氛开始变得浓郁,秦卿很喜欢自己学校的学习环境,这里的每一个学生,无论是老的还是少的,每一个都非常非常的认真,和一般大学里动不动就逃课的学生们完全不一样…

大概是因为学生数量本来就不多,而且都是精挑细选来的,都很珍惜得来不易的机会,再加上新的学习方法,把学习难度大幅度降低了,有的时候,获取知识是会让人极度愉悦,甚至成瘾,一日不学就会浑身不自在,至少,秦卿现在就有这类的感觉——

虽然彻夜学习,清晨醒来,总会觉得有些疲倦,但若是一天没有‘入梦’学习,第二天一准儿会不舒坦,老是觉得少了点儿什么似的,一天都提不起劲儿来。

这日,秦卿从校园里溜达了一圈,就去自家医院‘看望’辛勤工作中的沈国手,她现在路熟了,开着自家的红旗从学校到医院还用不了一个钟头,方便许多。

进了医院,和医生护士们一边儿打招呼一边儿往沈国手的办公室走,如今为了自家小徒弟,沈国手从总院搬到第二分院常驻,当然,办公室没有另外准备,用的就是秦卿的。两个师徒呆在一起,还方便教学呢。

第一卷 归家 第一百六十四章 研讨会

第一百六十四章 研讨会

办公室门前的长椅上坐着两个男人,一个大约四十左右,长相平凡,衣着打扮都很寻常,手里拿着一张报纸。

另外一个,年纪很轻,大约只有二十多岁,还带着稚气,相貌算得上小英俊,手里拿着一次性水杯,低头喝水,似乎有点儿紧张。

两个人见到秦卿,第一个连头都没抬一下,第二个到是盯了他好几眼。

秦卿也多瞟了这二位两眼,都不是病人,其中一个,年长的那一个,秦卿认识,以前见过几面,虽然没有真正打过交道,他是总参二部的,另外一个到不熟,太年轻了,大概是才参加工作,秦卿正红的时候,工作涉及到国家各个部门,对其中不属于秘密人士的,就算不认识,也面熟。

没理会这两个人,秦卿径自进入自家办公室,沈国手坐在外间自己的位置上,桌上摆放着几份病例,老爷子眼睛上挂了一个很潮的老花镜,看到秦卿进来,笑了笑:“甜甜有点儿咳嗽,你今天接她回家的时候注意些,别着凉。”

“知道。”其实甜甜有点儿上火,虽然不严重,可对孩子来说,够难受的,这几天嗓子还哑的厉害,秦卿每天都给她准备一壶冰糖梨水喝。

“还有,大后天有一个医学研讨会,你去参加。”

秦卿一愣,大后天?那不是中华医学会主持的中华医学研讨会吗?以前只有沈国手那样的大国手才会被邀请,一般没有年轻人,当然,前辈们或许会带徒弟同往…

“趁着还有两天时间,你把‘戒毒药’的事情总结一下,写成论文。”沈国手的眼睛里闪过一抹笑意,“我们秦卿都能出师了,怎么也该走向前台才是。”其实,秦卿已经不算透明人,只不过,参加一下这样权威的研讨会,对她以后发展有好处。

秦卿无语,不过,对于这样的事儿到不怵头,这个讨论会她知道,还是很有权威的,像沈国手一个级别的大国手们,差不多都会参加,在会上论述自己近来的医学成果,互相学习讨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说完这件事儿,沈国手就低头继续工作,秦卿也搬了把椅子坐在他旁边,打开电脑开始炮制论文,里面那一扇关得严严实实的屋门,中午的时候才打开,孟轻和苏零一前一后出门,孟轻先走了,苏零又歪在旁边的软椅上闭目养神了好半天。

秦卿什么都没问,控制自己好奇心的能力,她还是的有的。只是,心中不免觉得有些不对劲儿,苏零和孟轻,这两个本来应该毫无交集的人凑在一起,感觉真是…不大好。

偏偏沈国手却像没事人似的,只说了一句:“孟轻返京做最后的身体检查,马上还要出国,等下你去帮我拿他的检查报告。”

检查报告上显示,孟轻的身体状况恢复的还不错,癌症和毒品,都不曾对他的身体,造成无可挽回的后遗症,一般情况下,应该不会有什么人发现不对的地方。

秦卿这一次和沈国手一起去,结果,坐车到首都天泉山会议中心的时候,还有人收报名费,连沈国手都得乖乖掏钱,一共一百三十八,到不多,可弄得秦卿哭笑不得。

不过也算挺值得,安排各位医学专家居住的是酒店式公寓,服务水准,饮食水准,都得有无星级酒店的标准,而且,费用还不必自理,当然,官方也不承担,都是同样受邀参加会议的一些医药公司负责人买单,这一次,沈莹也代表刚收购到手的医药公司——‘振华’前来参加了。

沈国手和秦卿,安顿好,这才一起去吃饭,还顺便熟悉了一下环境,路上遇见好多专家学者,好几个都是沈国手同一级别的老前辈,如果换了之前,秦卿肯定会飘飘然的厉害,可现在不一样,心态平稳得多,毕竟,她闯进这个圈子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该见的,早已经见过。

这帮老头们在她心里,已然就被拉下神坛,没有了那一层神秘的面纱,有的时候,急眼了都敢和她家老师红着眼睛呛声,更别说其他人

大会是在上午十点钟举行,充分照顾了专家学者需要休息交流的要求。秦卿由沈国手带着,连证件都没让人检查,就直接进了会场,座位还是第一排,绝对权威座位席,当然,这是因为沈国手,秦卿可没有这么大的面子。

主持人进行过简短的致辞之后,便开始介绍与会成员——

“中国解放一零五医院院长,沈卫国,沈院士,中国医科院,药物研究所的赵光华,赵院士,首都中医大学堂院长,王浩明,王院士…”

被念到的人,一个个都是名闻遐迩,下面的掌声一阵接着一阵。

到最后,才念到秦卿的名字,当她起身的时候,引起了相当不小的轰动。这并不奇怪,众人多是些国际知名的专家学者,而且,年纪都不小了,个个白发苍苍,一看就德高望重,谁能想到,居然还有个女娃娃冒出来,还是才拿到硕士学位的小硕士。

在这种地方,别说硕士了,就是博士,那也得老老实实地在后面呆着,可她呢,光明正大地坐在一堆元老级院士中间…一时间神情各异,议论纷纷,秦卿的听力敏锐,没少听见有人打听她是什么人,是不是后台很硬之类,在知道她是沈国手的弟子之后,目光里,多多少少更带了几分轻视。

之后,大会正式开始。第一天,先是由沈国手他们对当前的医学研究进行讨论,这时候,一般人只能听,只能拼命做记录学习,插不上口。

等第二天,才有人登台作报告。能够有资格在会议上作报告的,当然都是一些知名学者,水平很是不低,其中,秦卿的师兄师姐们就有不少,时不时地有人来给老爷子‘请安’,秦卿也不得不应酬一二。

这些医学报告,就差不多都属于中国医学研究,最先进的部分了,当然,重量级的必须压轴,等一个星期之后,沈国手才登台做了有关癌症方面的研究成果报告,现在,抗癌灵已经出到第三代,实现了完全无副作用治疗。

这一成果,绝对有希望稳定诺贝尔医学奖。

老爷子上台谈话,底下的人是鸦雀无声,许多人都连连感叹不虚此行。秦卿也对自家师傅的气场,佩服得很,这种风范,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就算将来有一天自己的医学水平比沈国手高了,大概也不会有他这样的气势。

等老爷子从台上下来,秦卿就忍不住开玩笑:“今天晚上肯定别想安生,我还是老老实实地躲出去吧,省得睡不好觉。”

他们的房子是两室一厅型的,秦卿和沈国手住一家公寓,如果有人登门拜访,秦卿肯定不好自己躲起来,必须得作陪才是。

沈国手苦笑,果然,当天晚上就有十几个人登门拜访,有拉关系的,有讨教问题的,还有愿意给沈国手的研究所提供资金赞助的,还有想和沈国手谈生意的…这要是一个个地都认真应付,一晚上就别想歇着了,幸亏沈国手经验丰富,端着架子,无论什么人进门,都是不咸不淡地应付,绝不答应任何事,也不做任何承诺,手里攥着一把他助手们的名片,一切都推给专业人士处理。

就是这样,也没有人觉得沈国手太傲气,做得不对。谁让人家名气够大,资历够高,能接待一下别人,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应酬这种事儿,从来不是老爷子喜欢的。

不过,到是有一个医药公司的小伙子,提出的有关抗癌药物的问题很专业,有几分自己的见解,引起了沈国手的几分兴趣,连在一边儿当背景的秦卿,也支棱起耳朵倾听。

沈国手好歹多和他说了几句话,甚至给了他一张私人名片。

等这个看起来最多才二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兴高采烈地走了,沈国手才摇头苦笑:“可惜了,小伙子挺有天分的,如果肯塌下心,专心做学问,不出十年年,说不定能赶上我现在的成就…”

他摇着头,转眼看到秦卿,又笑了,“当然,比不上我们家卿卿。”

秦卿对老爷子这种自卖自夸的表现,实在无话可说。不过,现在肯安心做学问的人确实是少了,秦卿的师兄们,沈国手的几个大弟子,就有一半以上,被各大医药企业高新挖走,虽然明面上沈国手不说什么,但是,偶尔还是会惋惜的。

他在收下秦卿之前,总会感叹自己后继无人,明面上,人们都以为那是因为沈家只有沈醉一根独苗,可是沈醉不肯从事医学,所以老爷子心里不痛快,才这么说。

可是,秦卿知道,沈醉从军,老爷子是支持的,也并没有任何不满,虽然对他不能继承自己的衣钵,稍微有点儿遗憾,但总不至于耿耿于怀,他之所以有些抑郁,恐怕除了沈醉的原因之外,更多还是因为,他的子弟虽众,却没有一个人能达到甚至超过他的水平。

除了很多弟子的天分不够之外,更多的是,这个世界太浮华,诱惑众多,年轻人心浮气躁,总是不自觉地浪费自己的青春和才华。

沈国手,只是为中医的衰微,医生的难为,而担心。

第一卷 归家 第一百六十五章 讨论

第一百六十五章 讨论

研讨会接下来应该请各位专家演讲的第一天,傍晚十分,就轮到了秦卿上台。

她年轻,威望不够,就算论文的质量够高的,也得老老实实地做出低姿态,首先上台,请各位专家前辈们指正,真正压轴的,只能是沈国手这般国家级别的老专家们。

她大大方方地登台,也没有什么紧张情绪,发表了自己临时炮制的那一篇论文——《二十一世纪‘戒毒’方法的研究》。

一开始,下面听的人都漫不经心,但随着时间过去,秦卿的论述越来越清晰,整个大礼堂几乎是鸦雀无声,恐怕和沈国手登台的气氛也差不太多了——论文中有一系列详实的数据,说明摧残人们身心几百年的毒品终于不再是‘毒蛇猛兽’。

秦卿登台演讲,台下有祖孙两个可是惊奇得很。

程昱和他家老爷子今天也来了,程家是医药起家的,集团旗下的医药公司,可以说是程家最主要的产业之一。

这么重要的研讨会,程家的当家和继承人,自然是会亲自到场。

秦卿一演讲完,台下顿时爆发出一阵掌声,数位专家激动地鼓着掌。

这一伙老家伙,完全不顾自己前辈的身份,不停地向秦卿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随着秦卿认认真真地,把这些问题,一个一个地解决掉,他们脸上越来越激动…

沈国手到由始至终,神态悠闲,一副就应该如此的样子。

坐在他身旁,我国国家戒毒所严风,严院士,看了他一眼,欣慰地笑了笑道:“哎,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老了。”

沈国手也笑眯眯地,“一个小辈,就算有些成绩,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罢了。”

严风失笑摇头:“你啊,有个得意弟子,你就偷着笑吧,装什么谦虚”

沈国手挑眉,脸上多多少少也带了几分得意。不过,他说得没错,中药戒毒其实自古有之。

早在十八世纪末,中国就已经开始了中药戒毒的运用,而且,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理论——健康的机体阴阳平衡、气血充盈。而毒品进入人体后,损耗脾肾的阴气,引起阴阳失调、气血亏损,造成湿浊内生,全身各通路堵塞,进而阻塞心窍,完全损害大脑,所以吸毒症表现为全身各种功能全部失调。

要达到成戒毒的目的,就要调节阴阳、通心窍。

戒毒药也是那时候就有了,当时应用广的有戒烟丸、忌酸丸和补正丸…不少到现在还在起着作用。

秦卿现在开发出来的‘戒毒药’,其实除了参考千年后的解毒药之外,以前老祖宗留下的医学理论和药方,也至关重要,所以说,她的这一中药戒毒的方法,并非首创。

其实,现在已经很多人看到中药戒毒的好处,比如说,中药戒毒重视整体治疗,在消除稽延性症状、康复期的全面调理等方面具较好的作用。

所以,在西药已被证明不能彻底戒毒后,医学界已逐渐转向中药戒毒研究,寻求戒毒解毒的新出路。

沈国手底下就有一个做这方面研究的团队,他本人也是专家,要不然,当初孟轻染上毒瘾,苏俊峰他们国安一伙人,也不至于直接就把沈国手请去了。

这一次与会的,正在做这方面研究的专家也有好几个,他们的研究,差不多都处在瓶颈期,看不到前路,甚至有不少专家学者都绝望了。

所以,秦卿的论文一面世,也就怪不得大家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不过,她这么小的年纪,就有如此大的成就,自然不可能所有人都心服口服,还是有许多说酸话的。尤其是眼高于顶的,也被人叫做天才的人们。

后面,程家祖孙带来的,出身医科院的研究员,脸色就不大好看。

他目前的课题是,目前国际上正热的戒毒方法——‘神经截断’,而且,已经出了不少的成果,在这方面的研究上,即使于整个中国来说,他也是最尖端的人才。

这个研究员本身也是医生,曾经做过十余例戒毒手术,无不成功,术后复吸的只占百分之三,这个比例,和其他人比起来,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在他心里,‘神经截断’这种戒毒方法,虽然还远远达不到成熟的地步,但总算是看到了一点儿曙光。

今天却让秦卿来了个当头棒喝——他这么多年的研究,恐怕要白费了。他心里怎么可能痛快?便忍不住暗暗嘀咕:“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就不信,凭什么中药丸子,就能戒得了毒?”

当然,他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这个研究员是西医出身,根本听不懂秦卿的论文,不过,他只要看到好多老前辈都对秦卿赞誉有加,不必想也应该知道,秦卿的‘戒毒药’,确实是成功了,至少,应该比他们现在那不成熟的技术要先进、安全、有效得多…

那‘神经截断’技术,虽然也算得上是未来可考虑的戒毒方法,发展下去,也许有完善的一天,但是现在,它显然还差的太远。

这种技术的副作用极大,就像秦卿说的,‘通过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技术,有选择性地破坏脑内某个或某几个核团神经纤维传导束,达到戒除毒瘾的目的’,这种想法不是不可能,但太恐怖了,那是人脑,是人体最精密的器官,对其动刀,副作用无法预料。

一旦截断神经,出现问题,再想恢复,那可就…难了。

就说技术水平相对成熟的现在,用手术戒毒,国外称一共叁佰叁拾伍例,百分之三十术后即能脱离毒品,百分之三十的患者术后两个月可以完全脱离毒品。我国,现也有二三十家医院都在做,大概有五百多人接受了这样的手术。根据医院方面的资料显示,全部都能脱离毒品…

但是,其中有很多患者术后都表现出**下降,对周围的人漠不关心,还有其它等等问题,而且,并不是说,术后短期内不吸毒,将来就不会复吸…

就因为打官司的多,有些省份才屡屡召开论证会,还做出暂停手术的决定。

也许,将来技术更成熟之后,手术戒毒还能够有发展,可是,依旧是中药戒毒对人体损害小,效果更好,虽然说,现在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复吸的可能。

秦卿下一步研究,就是想要研究出能让人体自动抵抗毒品的药物,最好是一旦接触毒品,就反射性痛苦,那样的话,毒品才有可能真正戒绝。

相对于手下,程老爷子就是一副很欣赏的表情,低声对他的宝贝孙子道:“…这姑娘看着眼熟…”

“爷爷,你忘了,她在医院曾经救过您一次呢。”程昱挑挑眉,笑道。

程老爷子一怔,好半天才想起来,不觉失笑:“哎,记性不好了,要是换了以前,怎么也不能把救命恩人给忘记…我记起来了,咱们公司代理销售的‘抗癌灵’,就是沈国手和她研制成功的吧?”

“对。”

“不可小觑,现在的年轻人,还真是不可小觑。”程老爷子道,“不说抗癌灵,今天她提出来的那种戒毒药,一样价值不菲…应该说,这姑娘的价值很大,不知道咱们有没有可能招揽她?”

程昱没有说话,老爷子自己便否决了:“糊涂了,人家是沈国手的小弟子,听说开着医院,开着学校,又才收购了一家医药公司…不可能为外人工作…”

程昱看了自家爷爷一眼,心道:不愧是老爷子,研讨会上一个小人物,都调查得这么清楚…看来,自己还有的学…他比老爷子熟悉秦卿,见过好几次面,还欠了人家不小的人情,可是,也没想着把人仔细调查清楚。

程昱把他爷爷看得太高了,秦卿这么年轻就参加研讨会,提前看到名单的一些人都免不了好奇,程老爷子也正是因此,才对她多了三分关注,并不是特意去调查。而程昱只是跟着爷爷来看热闹,再加上对秦卿早就熟悉,没了好奇心,又曾经在她身上碰壁了一次,自是想不到要提前去调查一番。

接下来整整一天,秦卿算是真正体会到沈国手的无奈。

数不清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甚至还有媒体记者,堵住她的大门不放。

专家学者们也就罢了,他们的问题难不住秦卿,和他们交流,也是互相学习。

可那一帮记者五花八门的问题就多了去了,闹得人头痛,甚至还有人问——无副作用的戒毒药的出现,会不会助长吸毒风气?

真是让秦卿彻底无语。

这样的问题要怎么回答?根本就是无解的问题。

这种药一旦出现,很多有钱有闲,又无聊,还不乏好奇心的家伙们,说不定真会因为好奇,想方设法地吸毒玩,反正真上了瘾,戒不了,可以吃药…

但是,她能因为这样的原因,就把发明出来的药物束置高阁,不拿出来,造福社会?那样的话,对那些被迫,被逼,染上毒瘾,弄到即将家破人亡的人,是不是公平?当然,秦卿不可能去纠结这些,她又不是社会学家,这样的社会问题,不归她管。

此外,还有很多代表直接开出高价儿,根本不顾沈国手的面子,企图聘请秦卿,虽然她婉言谢绝,还是挺自得的。

第一卷 归家 第一百六十六章

第一百六十六章

持续近半个月的医学研讨会,在各方面都很满意的情况下结束了。

把戒毒药接下来的生产工作,交给‘振华’医药公司,秦卿又重新回到以往的学习和生活里,昨日的喧嚣,已然消失在她的生命中,再引不起波澜。

戒毒药的生产,算是公司重整以来,第一个重要项目,公司原来的管理层都十分重视,用不着沈莹等人催促,公司上下,从高层到基层,都是‘枕戈待旦’,下决心要搏一个开门红,打出精彩漂亮的初战

一直折腾了这么久,到现在,秦卿才抽出时间去探望据说被刘峰队长打伤了的刘少杰刘公子。

他在解放军一零五总医院住院。

秦卿坐着车过去,从医院外面拎了一个水果篮儿,就进去了,在前台查了一下病房。刘少杰住的还是高级病房,单间儿的。

一路坐电梯上去,刚到门口,就传出刘峰队长的吼声——刘队在部队久了,习惯高声说话,就是平常的时候,一嗓子吼出,方圆两公里内都能听见他的回声儿。

这一次,更是把秦卿震得几乎要堵住耳朵。

“…你除了闯祸还会干什么?九岁的时候,你把人家祁红的裙子扒下来藏了,害得人家小姑娘躲在车库里面哭了三个多钟头,十岁的时候,你就敢放火烧你周叔叔家的阳台…这些也就算了,就当你年纪小,不懂事,可是呢,你小子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悔改,得寸进尺,无法无天,才十三岁,你就真敢胁迫唐一,陪你一起偷偷坐船去索马里…”

“你以为索马里是什么地方?是你家对门啊,想去就去去了也罢,还给我丢人,同样是遇上海盗抢劫,人家唐一在舱室里安安稳稳地睡了一宿,根本就不当一回事儿,可你呢,哭的差点儿上不来气儿,吓得直打哆嗦,你丢人不丢人,就为了这个,你爹我到现在,见了你吴叔叔还抬不起头”

病房里刘峰咆哮,刘少杰一语不发。

秦卿忍不住笑着摇头,看来刘队也才抽出空…刘队说的这件事儿,也是他们羽林流传好多年的‘故事’了,其实事实真相,除了长辈们之外,人人清楚。

当年唐一不知道从哪看了一部有关索马里海盗的电影,忽起好奇心,硬是拉着刘少杰,混上了一艘去往索马里的商船,说是想要见识见识海盗什么样

刘少杰根本就被骗了,上了船,出海之后,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懵懵懂懂…

等唐一真正得偿所愿,遇上了海盗,毫无心理准备的刘少杰,自然是惊慌无比,还能指望一个,猛然离开家,离开亲人,只有十来岁的小孩子能多镇定?

可唐一不一样,这小子虽然喜欢胡闹,可从小就精明,谋定而后动,当初选择商船的时候,就调查清楚了,知道这艘商船背景很深,船也是好船,上面还有武器装备。

再说,进入索马里海域之后,还有海军舰队护航呢,而且护航的人他还认识,就是经常到家里串门的,海军中校吴叔叔。

这小子躲在舱室里,蒙头大睡,根本没把外面几十条快艇当一回事儿,该怎么休息,还怎么休息,安乐得不得了。

可刘少杰呢,小小年纪心里害怕的厉害,哭的眼睛都肿了,就这样,还死死地抵着舱室的门,生怕有人进来把唐一给…‘抢走’…等到晚上,海盗的事情解决掉,吴晗撞开舱门的时候,刘少杰手脚都僵硬了,连续好几天,每到睡觉的时候就抽筋儿。

秦卿笑着敲门,打断刘队的咆哮:“刘队…”

“…卿卿来了。”刘峰一扭头,看见秦卿进门,紧紧皱起的眉头略微松缓了一些,笑道,“外面冷不冷?快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