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沈明珠和顾清池听到这番话,只怕要感动的泪流满面了:公道自在人心,大宅门中也有明眼人啊。

时光荏苒,转眼间就到了秋天。

西北南三面的战火似乎和大夏百姓没有什么关系,城郭依然繁华,人们依然在按部就班的生活,种田,务工,做生意,偶尔从南来北往的人口中打听一下边疆情况,知道大战依然胶着,战火还波及不到自己,也就放心了。

顾清池在官路上策马奔驰,两旁绿油油的原野从视线中一晃而过。今年风调雨顺,地里的庄稼长势都十分喜人,这让他的心里充满欣慰和喜悦,不仅仅是因为百姓们今年会有一个好收成,更是因为沈明珠的种植药材也会有一个好收成。

来到小河沟村,远远的就看见各种牛车马车络绎不绝,这让顾清池有些诧异,这样热闹的景象,只能是沈明珠的药坊造成的,却不知为何会如此?据他所知,药坊生产的药物远远不如京城制药厂,制药厂那边还没有这样门庭若市的景象呢。

好容易挤过人群来到院中,只见梁氏和妞妞忙进忙出,十几个高壮村民正从停在街门口的牛车上往下卸一捆一捆收割好的药材,看见他,梁氏便笑道:「二少爷怎么这个时候儿过来了?可顾不上你,妹子在后面作坊里,你自己去找她吧。」

「怎么这样忙碌?药材这个时候就能收割了吗?」

顾清池来到梁氏身边,大声问了一句。只见梁氏点头道:「这都是可以收的,药材这东西不比粮食,如今原料又少得很,所以即便没长到最大,妹子说也可以收了。」

顾清池点点头,来到后面作坊,连找了五六个房间,才在一口大锅前看到沈明珠,只见她身前身后围着二三十人,正在听她讲解道:「炮制药材的火候至关重要,要掌握住火候,就必须对药材的色泽变化观察入微…」

顾清池静静站在门口,没去打扰她,直到这一锅药材炮制成功,那二三十个大概是学徒的人七手八脚去捞药材,又有人凑在沈明珠耳边说了几句话,就见她猛然回过头来,看见顾清池,便笑得眉眼弯弯,走过来道:「你怎么来了?不是说这几个月在户部帮忙,忙得脚不沾地吗?」

顾清池静静看着她,目光中柔情满溢,好一会儿才轻声道:「我是来和你辞行的,明珠,我要去北疆了。」

第二百五十四章:我也要去北疆

「什么?」

沈明珠的笑容僵在了脸上,失神了好半晌,她才一把抓住顾清池,急切道:「怎么回事?你是文人,为什么要上战场?不是说那边的战况还好吗?不至于就到连文人都得披挂上阵的地步吧?」

「不是上战场。」顾清池摇摇头,想了想才沉声道:「你有时间吗?咱们回屋里说几句话。」

沈明珠就知道这里面大概是有事情,于是回头嘱咐了那些学徒一句,便和顾清池回到屋中,亲自倒了杯茶给他,看他一饮而尽,这才又急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先前的粮草出了问题。」顾清池面色凝重,沉声道:「目前皇上已经派人彻查,可还没有结果,现在由我接手督运粮草的任务,军情如火,后日便要启程,所以今日特地来向你辞行。」

「出了什么问题?竟然会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

沈明珠真的诧异了。她知道大战起时,粮草是重中之重,但押运粮草的,本该是皇帝最信任的臣子勋贵才对,怎么会出问题?而且看起来这么严重?不然皇帝绝对不会派顾清池这样一个年轻文臣负责押运粮草。之所以选他,大概就是因为英国公挂帅,在前方浴血奋战,父子连心之下,顾清池是怎也不会允许大军的粮草出任何问题,可以说,他是目前皇帝最信任的人。

「大军粮草药物分批次运往边疆,一批本来够三个月取用,可是十天前八百里军情急报,说是有一半的药物粮草被掉包了,都是杂草沙石。消息传来,皇上震怒,好不容易用这十天时间,又集结了一大批粮草,派我和凤鸣做监军,前往北疆。」

「凤鸣?」沈明珠惊诧道:「他不是去了北疆吗?怎么又回来了?」

「就是他回来禀报粮草掉包事件的。」顾清池说到这里,忍不住微微一笑:「这小子如今也出息了,他本就是个好勇斗狠的人,如今疆场历练,别说,身上还真有了些当兵的铁血气质,也不知清瑞怎么样了,听凤鸣说,他到如今还是有些畏首畏尾,不过比刚过去那会儿已经强了许多。」

顾清池时间紧迫,和沈明珠说了这几句话后,饭也顾不上吃,便要离开。沈明珠送他到村口,两人依依惜别,看着那在马上一步三回头,最终一狠心打马绝尘而去的身影,忽然之间,她的心就变得空落落的。

回到家,梁氏也总算是抽出了一点儿空,过来问她顾清池怎么这样的来去匆匆,听沈明珠说对方要上战场,她便猛地惊叫道:「啊哟,这怎么行?他一个文人,就算会点武艺,也到底没在战阵上冲杀过,一旦出事可怎么办?国公爷和国公夫人怎么就这样放心?」

沈明珠的心蓦然揪紧,梁氏的话让她努力控制着的惊恐瞬间就崩溃决堤:是啊,就算是文官,那里也是战场,战场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为什么心里总是这么不安呢?好像不跟着那个家伙,每天亲眼确定他平安,这颗心就始终没办法放下来似得。

这一夜沈明珠辗转反侧,竟是一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她将梁氏和几个平日管理作坊的妇人叫过来,这都是她最信任的人,本性淳朴善良,做事也严谨。因对她们道:「我决心和顾清池一起北上,地里的药材收割以及炮制,我会奏请皇上派一个御药房的老师傅过来,一旦有什么疑难,你们就向他请教,其实我们现在最重要的白药藿香正气以及抗炎消风散你们都是做熟了的,无论原材料炮制以及药物制作,都完全没问题。请老师傅过来,也只是以防万一,你们不用有什么压力。」

话音刚落,那几个妇人都叫道:「这怎么行?顾大人一个文官,去边疆已经够危险了,你一个女儿家,岂不是更危险?还会拖累他。」

梁氏也劝道:「是啊妹子,你虽然会做药,到底是女人,行动又不如男人方便,跟着二少爷去北疆,还要他为你分心,这不成了拖累?叫我说,你好好儿在这里,咱们把皇上分派下来的做药任务完成,就已经是为国尽忠了,就算你和二少爷的情意大家都明白,这会儿也着实不该去追求什么同生共死。」

「什么情意?什么同生共死?嫂子你想什么呢?」沈明珠跺脚,面红耳赤分辩道:「谁说我去了就一定是给他拖后腿?我昨夜认真考虑过了,我并不仅仅只是会做药而已,还有些东西,我感觉对战场或许会有些作用。所以才决意和二少爷一起北上,你们休要胡思乱想。」

「哦,原来是我们胡思乱想啊。」梁氏和几个妇人都笑了,接着又忧心忡忡道:「可那里到底是战场…」

「战场又如何?我又不用上马打仗冲锋陷阵,多说就在后面帮着军医们忙活忙活,能有什么危险?嫂子不用多想。」

梁氏道:「我怎能不多想?虽然是在后面,可万一那匈奴打过来了呢?偷袭大营呢?」

沈明珠哭笑不得,摇头道:「嫂子,你别把素日里听书的那些事儿往这上面套啊,我和你说,真要是匈奴打到了大后方,那就说明咱们大夏军队绝大多数将士都败亡了,到那时,就算不是在大后方,大夏也保不住…」

「这话可不能乱说。」梁氏吓了一跳,听沈明珠笑道:「不是乱说,我的意思就是说,大夏军队不可能这么窝囊,要真这么窝囊,也不可能挡住匈奴那么置之死地的冲击。至于偷袭,那更不可能了,谁偷袭军营还偷袭大后方啊?不怕被包了饺子?」

「这怎么还和包饺子扯上了呢?」

梁氏不解,却见沈明珠哭笑不得道:「嫂子你想啊,北匈那边派出一支军队,跑到咱们大后方孤军深入,然后咱们大军一看,好嘛,多好的关门打狗局面,于是左右一分包抄过去,这可不就像是包饺子呢?北匈军队就是那馅儿,分开包抄的大夏军队就是饺子皮,妥妥儿就把这美味馅儿给吃进肚里去了。」

众人自然不知战场上千军万马是什么模样,不过把人马想象成几队蚂蚁,发现沈明珠说的还真没错,被左右两支队伍一夹击,可不就是被包了饺子呢?于是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一来,总算紧张气氛被冲淡了些许,沈明珠决心已定,稍微安排收拾了一下,当天下午便坐了马车,和秋屏婉娘离了小河沟村,往青山县而去。

第二百五十五章:反对

罗林如今是被国公府安排在沈明珠身边服侍,专门为她赶车,彼此相处了大半年,沈明珠觉得这小伙子是真的很不错,虽然有些残疾,又不怎么爱说话,但人实诚,还不失精明,相貌也不错,尤其那手赶车绝活,简直出神入化,据说他当年在军中,也是出了名的驯马好手,骑术超群。没想到进了国公府,被安排做车夫后,竟然又练成了这样的本领,还真是干一行爱一行的典范。

进京前先来到回春药铺,如今谭老掌柜可也算是青山县的大名人,连县太爷买药,都要来走他的门路,每日里迎来送往络绎不绝。好容易这一天得了闲儿在家里喘口气,却又有小伙计报说沈明珠来了,那可不敢怠慢,于是连忙换了衣裳,往铺子而来。

待听说沈明珠要和顾清池一起北上,老掌柜和梁氏的反应如出一辙,都是极力阻止。沈明珠少不得将对梁氏等的理由又说一遍,老掌柜没有办法,也只好叹气道:「罢了,你既然心意已决,我料着阻止不了,既如此,你自己万事小心,千万记得性命重要。家里这边你放心,我这把老骨头撑得住。」

沈明珠道:「便是为了拜托您老人家这件事,梁嫂子她们到底没在这行当里做过,生意上的事情一窍不通,有老掌柜掌着边儿,我就放心了。」

谭老掌柜又命人赶紧算账,要把这一个月沈明珠的那份儿银子结给她,却听她道:「银子不急,如今我身上钱足够用了,这些钱你还是留着结给梁嫂子那边,一旦药材不够用,还得向四方收购。」

谭良道:「那么些地种的药材,还不够用?那就算收购也是杯水车薪了。」说完到底不由分说塞了两千两银票给沈明珠,如今药品供应军方,虽然利润要比散卖少一点,但银钱不会拖欠,靠着薄利多销,每个月的收入也足有几千银子,很是可观。

此时已经天近晌午,沈明珠心急之下,拒绝了谭掌柜的留饭,只在路旁饭馆里买了几张肉饼,几人就在马车上分食了,接着离开青山县,傍晚前到达京城。

沈明珠先去了顾家,一进门就见钟氏眼睛是肿的,她知道这是对方为顾清池担心。果然,看见她过来,钟氏便拉着她的手叫道:「你来的正好,快劝劝清池,那个死心眼儿的,非要去督运粮草,北疆那是什么地方?他一个文官去做什么?说是皇上差遣,皇上也不能不讲道理啊,如今英国公都在战场上挂帅,家里就剩下两个儿子,他还给派去了一个,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天啊我简直不敢想,从知道信儿,两宿没睡觉了…」

钟氏这一说就收不住,直说了小半个时辰,这才想起自己初衷,满怀希望看向沈明珠道:「他最听你的话,你去劝劝他,保准就好了,皇帝那里,他要是肯推辞,皇帝也不会逼他的,怎么说也是英国公府唯一的嫡子。」

沈明珠苦笑道:「婶子,这其中事情特别复杂,一时间也没办法和你解释,我料着这消息都不是顾清池和你说的吧?你怎么知道的?」

一旁陶乐芳正在奶孩子,闻言头也不抬道:「都是相公沉不住气,在街上听说了这个消息,回来后露出迹象,偏偏让娘发觉了,他正是忧心忡忡时候,让娘一诈就诈了出来。昨儿晚上把小叔叫回来,已经数落了一个时辰,后来小叔说许多事情都要准备,脚底抹油这才得以脱身,如今又轮到你了。」

钟氏扭头道:「我不也是担心?就不信我们所有人都劝他,那小子还会一意孤行?」说完又热切看向沈明珠道:「原本你今儿不来,我也要去找你,恰好你来了,这重担交给你再没有错的。如何?你快去好好劝劝那混小子。」

「婶子放心,一路上有我护着二少爷,保准他不会出事,我可不止会制药而已,寻常头痛脑热也不在话下。那个…我还要去英国公府…」

不等说完,钟氏已经反应过来,一双眼睛险些凸出来,结结巴巴道:「你…你这是什么意思?什么一路上?你…你也要跟着那混小子去北疆?」

最后一句话声音之尖厉,简直冲破云霄,沈明珠连忙捂了耳朵,等钟氏呼哧呼哧喘起粗气来了,这才忙着安抚,却见一旁陶乐芳也抱着孩子过来了,断然道:「二弟也就罢了,皇命不可违。明珠你一个女儿家,到那战场上怎么办?你做你的药就是,去了难道还能就地再办一个药厂?二弟也用不着你护着,到底你们谁保护谁都不好说呢。」

钟氏可就没有梁氏谭良那么好说话了,那两人已经习惯性的认为沈明珠无所不能,但凡她做出的决定,肯定有她的道理。但钟氏那是将沈明珠看成自己儿女一般,做父母的只看有没有危险,谁去管你有什么大道理?

所以最后沈明珠也只能使出顾清池那一招…走为上计,脚底抹油地溜了。这里钟氏就在家里哭叫道:「老天爷,我这是造了什么孽?一个一个都不听话,都要去那危险的地方,一点儿都不知道为我想一想…「

陶乐芳在旁边极力安抚,忽见钟氏跳起来叫道:「不行,我要去英国公府,我就不信,难道国公夫人真的就放心让清池上战场?现在连明珠也要去,我不信她还能坐得住。」

且说沈明珠,离开顾家后并没有去英国公府,而是来到了皇宫外,等了约莫半个时辰,才有太监出来宣她进去,两人沿着汉白玉石路往前走,沈明珠便诧异道:「这似乎不是往后宫去的路。」

那太监忙陪笑道:「皇上说了,沈娘子这会儿来找他,必然是有重要的事,您对江山社稷功不可没,在这方面,连许多重臣都比不上,所以不可当做寻常妇人看待,因此特地在御书房宣见。沈娘子,您可是第一个能够在御书房和皇上说话的女人,平日里就是皇后嫔妃,多说也只是在后宫书房伺候,可到不得这样军机重地呢。」

一句话说的沈明珠都有些惴惴不安了,喃喃道:「这合规矩吗?」

太监谄媚笑道:「合不合规矩,那还不是皇上说了算?皇上如今对沈娘子,也是当做一个重臣看待的呢,俗语说的巾帼不让须眉,便是指您这样的奇女子了。」

说话间已经到了御书房,沈明珠进去后,老老实实跪下参见,却听皇上沉声道:「平身吧。」她就站起来,偷偷抬头看了皇帝一眼,谁知这一眼看过去,竟再收不回目光。

第二百五十六章:请旨

不过半年未见,如今的皇帝却再没有了当日潇洒从容的神态风采,两只眼睛布满了红丝,嘴唇干裂,连刚才说话声音都是带了些沙哑。

「怎么?认不出朕了?虽然这些日子瘦了些,但还不至于憔悴到这个地步吧?」

皇帝竟难得笑了笑,只笑得沈明珠心中禁不住就是一酸,暗道皇帝也不好做啊。三面开战,平常百姓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只要战火没有来到自己身边,便心满意足,却不知为了筹划这几场战争,皇帝和朝臣们也是绞尽脑汁。

一念及此,不由得恳切道:「皇上,操劳之余还要注意保养,可不能让身体到这个地步啊。」

皇帝叹了口气,苦笑道:「你说的这些话,太后嫔妃天天念,朕耳朵都要起茧子了,不操劳又怎么成?三面开战,敌人都是凶悍强大之敌,就算朕不操劳,这心又哪里是说放就能放下的?唉!上火啊。」

一旁贴身太监李得禄听了这两人的话,眼泪都涌出来了,转头看向沈明珠道:「沈娘子,都说你是药香娘子,您就没有什么药能让皇上轻松轻松?太医院那些废物,只知道让皇上清火安神,可这半点儿用都没有。」

沈明珠沉吟道:「话不能这么说,皇上如今就是因为操心战事,虚火上升,清火安神本就没错。不过我看皇上这模样,当是眼睛嗓子干涩,有些难受,是不是?」

皇帝眼睛禁不住就是一亮,连声道:「没错,上火那是肯定要上的,朕也知道需要败火安神,只是这眼睛看奏章,又睡不着多少觉,实在干涩发疼的厉害,还有嗓子,怎么吃败火药也没用,且那些药也不能多吃,你可是有什么办法?」

沈明珠道:「待民妇配几味药方,给皇上用用看,论理医道讲究治本,可如今皇上这情况,战事不平这本就治不了,所以也只好退而求其次,来个治标不治本了,等将来战事平息,各方面传来大捷消息,那本也就无需治疗,自然不药而愈。」

皇帝喜上眉梢道:「正是这么说,你既有法子,快给朕用出来,这两日眼睛嗓子尤其疼痒得厉害,连带着朕的精神都受它影响,渐渐不济了。」

沈明珠答应下来,这才说出自己的目的,谁知皇帝一听说她要跟随顾清池北上,竟想也不想便断然拒绝,沉声道:「你只要老老实实呆在京城,好好制你的药,就是军队最有力的保障,将来三军大捷,少不了你那份儿功劳…」

不等说完,只见沈明珠竖起一根手指,严肃道:「一成。」

「什么一成?」

皇帝皱眉,却听沈明珠沉声道:「北疆士兵的死亡数目,我亲自前去,可以让其再下降一成。」

这话未免太过惊悚,只见皇帝豁然起身,不过很快他便又坐下,面上惊讶退去,沉声道:「你可不能因为自己是个妇人,便信口开河,死亡数目降低一成,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北疆现有四十万大军,再降一成,那就是四万,你的药让士兵死亡数下降了两成,这已经做到了极致,难道你还有什么杀手锏没有使用?这…朕料着你不至于如此混账吧?」

「皇上,民妇的确还有杀手锏未用,然而这杀手锏必须民妇亲自上战场才能使用。此前即便顾大人不北上,民妇也在琢磨此事,因为北匈凶悍超出民妇预料,即便有药,大夏将士的战损数目依然惊人。只是就如同皇上所说,那时民妇所有精力全部扑在制药上,要培训人才,收割药物等等,太多杂事需要民妇打理。好在现在两个药厂都上了轨道,其它几家大药铺也都能帮忙分担一二,可以说,民妇北上的机会已经成熟,正巧有顾大人督运粮草之事,民妇恰好和他同路。」

说完见皇帝仍在皱眉沉思,沈明珠便笑道:「皇上不会以为,民妇是舍不得什么儿女私情,才会提出这种任性要求吧?您该清楚民妇的为人。」

皇帝沉声道:「我自然知道你对清池并没有多少儿女情长,且你也不是这样人。可那毕竟是北疆,朕派清池北上,已经觉着对不起陆爱卿,只是非常时期,却也没有办法,如今你还要跟去,这万一…」

「有我大夏儿郎血肉筑成的长城,民妇怎会有万一?皇上应该相信前方将士们的战力。」说完又伸出一根手指晃了晃,轻声道:「一成,就是四万人,那可是四万条生命,哪怕残疾了,可他们都是健壮儿郎,就是从战场退下,难道就没有事情做了?务工,务农,搬运等等等等。将来解除了北匈和西夏的威胁,海上畅通无阻,大夏会迎来多大的发展机遇?会是怎样的空前盛世?那会儿哪一行哪一业不需要人?四万人啊,皇上您真能受得了这个诱惑吗?」

「你这个女人啊…」

皇帝终于忍不住笑了,一拍桌子:「行了,确实如你所说,朕让你诱惑了,也罢,为了四万儿郎能够平安归来和高堂妻儿相见,朕准你所奏。」

沈明珠大喜过望,连忙盈盈下拜,接着又提要求道:「谢皇上答应民妇,只是民妇若去北疆,还有两件事需要皇上首肯。」

「听听听听,朕以为清池就有够锱铢必较,他这未婚妻更厉害,寸功未立,就开始要条件了。」

李得禄连忙尽职地陪笑道:「皇上也不能这么说,顾大人在大事上是不含糊的,不然就是这督运粮草,有几个文官敢接下如此重担?沈娘子怕也是为了顾虑周全,皇上且听她怎么说。不看别的,看在四万儿郎的性命、看在她说要给陛下把眼睛和嗓子问题解决的份儿上,也该听听。」

皇帝笑道:「你说的没错,也罢,把条件说出来吧。」

沈明珠连忙道:「第一个条件,民妇北上之后,小河沟村那里,还望皇上能派御药房的于大人前往坐镇,于大人精通药理,有他掌握着种植药材的收割炮制做药,民妇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好嘛,瞧瞧把她给能耐的,一听这话,就是把朕的御药房摸得门儿清啊,御药房于大人是谁?」

皇帝说完,才想起自己压根儿不认识什么姓于的大人,忍不住问了一句,就听李得禄笑道:「于大人应该就是于尧,御药房的七品药监,听说是对药理极为精通的,素日黄阳和我说起他,也说过他对沈娘子极为敬佩。」

第二百五十七章:医女

「原来如此。」皇帝点点头:「既然药香娘子亲自点了他的名,那就让他去小河沟村住上几个月,照顾一二吧。制药之事乃是重中之重,不可耽误。」

「是。」

李得禄答应一声,皇帝就又转向沈明珠:「那你说的第二件事是什么?」

「回禀皇上,民妇想挑几十个医女随行北上。」

「几十个医女?挑她们做什么?虽然略通医道,但她们又怎能和经验丰富的军医相提并论?」皇帝皱眉:寻常医女和宫女也没什么两样,倒是不至于高贵的不能带去北疆,问题是,沈明珠要这么多累赘干什么?皇帝陛下实在不能理解。

为了避免皇帝想歪,沈明珠连忙解释道:「回皇上,民妇自有用处,虽然军医干练,精通医道,但有些事情,他们起的作用不如医女。」

她这一说,皇帝陛下还真想歪了,暗道莫非是要医女去做那些不能宣之于口的事?不过很快皇帝就否定了自己的猜测:军妓这种东西,边疆其实存在已久,即便沈明珠不知情,她也不可能会无耻放荡到这个地步,要真如此放荡,那也不会不知道军妓的事了。

沈明珠见皇帝沉吟,便明白自己还是解释的不够明白,皇帝陛下大概已经在往歪处想了,可是医女的作用又很难解释,不,并不是难解释,而是解释出来,很难令人相信,她总不能把二战时南丁格尔创造的奇迹——半年时间就将士兵死亡率由百分之几十下降到百分之二点二拿出来说话吧?

因思考了一会儿,总算被她想出了说辞,便沉声道:「皇上知道霸王别姬的故事吧?当日楚军被围在垓下,四面想起楚歌,这思念家乡的曲子慢慢瓦解消磨了楚军的斗志,终至项羽乌江自刎,强盛一时的楚军烟消云散。又有唐朝诗句写边疆见闻,云『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这便是精神的作用了。士兵们受伤,军医只负责急救,可是这急救后的护理其实同样重要,医女们怎么说都是女子,言语轻柔笑容甜美,很容易降低士兵们的恐惧绝望烦躁情绪,如此精神愉快,伤口又得到很好的护理,就多了几成活着的希望,不要小看这几成希望,有时候哪怕只有一成求生欲望,便可以活下来。民妇保证说上了战场可以降低一成死亡数,依据便是在此,求皇上准许民妇所请。」

「听着倒像是有几分道理。」

皇帝喃喃自语,其实心里仍是半信半疑,不过想一想,沈明珠身上实在是创造了不少奇迹,那就信她这一次又何妨?反正宫里有上百医女,平时也没见有什么事情做。

于是便点头道:「行,这第二个条件朕也答应了。」

沈明珠大喜过望,连忙再次谢恩,这才告退出宫。坐上马车后,先让罗林去京城的回春药铺。

秋屏疑惑道:「娘子之前不是去了回春药铺么?这京城中的回春药铺又没有谭掌柜,还去做什么?」

沈明珠道:「买几味药材…」不等说完,见秋屏婉娘齐齐愕然,她就笑道:「你们两个以为我傻了?放着自家药厂不去照顾生意,倒去别的药铺买药材?」

两人齐齐点头,不过想到既然沈明珠都这样说,那肯定不是真傻了,必定有个缘故,果然,就听她叹道:「京城和小河沟村两个药厂,如今为了军方供药,正全力以赴,除了白药藿香和抗炎消风散之外,再没有别的药,也没有别的药材,我如今却是要做点其它药物,自然要去回春药铺。」

两人这才明白,不一会儿,马车到了回春药铺,这里离沈氏制药厂很近,不过沈明珠时间紧急,买齐了薄荷冰片等药物后便离开了,也没顾上去厂子里看,反正那儿有顾清轩坐镇,她放心得很。

到了英国公府,先去了老太君的北院,恰好成国公夫人也过来了,姐妹俩正在老太君面前抹眼泪,愁云惨雾的模样,不为别的,自然是为褚凤鸣和顾清池两人即将北上,沈明珠看见这情景,就没敢说自己也要去边疆的事儿,不然被老太君和两位夫人围攻,这不是闹着玩的。

狄夫人到底是贵妇,比钟氏的见识强多了,她就没让沈明珠去劝皇帝收回成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只是这会儿也没心思多说话,于是彼此问候嘱咐了两句便各自分别。

回到暗香阁,陆芙陆蓉姐妹两个就过来了,拉着沈明珠的手道:「自从大哥哥要去北疆,家里就愁云惨淡的,也不怪太太和老太太担忧伤心,好不容易大哥哥认祖归宗,这还不到一年,就出了这样事,若他不认回来还好,这样活计怎也轮不到他的。」

沈明珠知道大家都在担心顾清池,可是见陆芙陆蓉也这么眉头紧皱的模样,她就有些奇怪了,这担心即便不是杞人忧天,可也未免太过头了吧?莫非这里还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

因便小心试探道:「你大哥哥是文官,不过押运粮草,就是到了边疆,也在大后方,不用如此担忧。」

陆芙摇头道:「难怪姐姐这样从容,你怕是不知道吧?如今京城盛传,说往边疆的路上,很有几段凶险的所在,那匈奴和西夏对这场战争筹谋已久,早在大战未起时,便先后派了许多奸细潜伏进来,如今汇聚成两三股响马盗,专门在大军后方图谋粮草辎重,偏偏大军应付战事,也不能大举出动剿灭,且他们来去如风,哪里那么好打杀?所以这一路上也是有危险呢。」

「我…我不知道啊,完全不知道。」沈明珠目瞪口呆,两个小姑娘也是目瞪口呆,知道自己说错话,连忙又安慰她道:「虽如此,不过哥哥是真正的文武双全,区区几个响马盗,想来也不在话下,除非不来,来就全灭掉,没得商量。」

沈明珠心想刚刚不知是谁愁眉苦脸的,这会儿倒充起好汉来了。不过她的确也不太担心,经历过这么些事,她对顾清池早已有了一种盲目的自信,只怕这份儿自信顾二少自己都没有。

陆芙和陆蓉见沈明珠带了许多药材回来,都是十分好奇,听说果然要做新药,陆芙的眼睛就亮起来了,摩拳擦掌地道:「做新药,那姐姐必定需要帮手,我来我来,秋屏和婉娘笨手笨脚的,姐姐用我,保准比她们强百倍。」

秋屏和婉娘互相看了一眼,暗道好嘛,二姑娘你抬高自己也就罢了,干什么说我们是笨手笨脚?你就是再伶俐,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小姐,在这方面哪里就比得上我们?

第二百五十八章:气急败坏

不过这话自然不敢说出来,却听沈明珠笑道:「不用急,都得用都得用。秋屏,你去厨房要几口锅来,再在后院弄几个简单的火灶,还有,上次我听说厨房有专门制香的蒸屉,也拿一个来,眼药水这种东西,就靠这个来提炼了。我得紧赶着把药做出来,不然…」

说到这里就不肯再说下去,她是怕耽搁的天数多,就追不上顾清池的人马,不过这话要让姐妹俩知道了,还不嚷得天下皆知?所以自然不肯说了。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沈明珠忘了钟氏,她也压根儿没想到钟氏真的会来找狄夫人说自己要和顾清池一起北上的事情,这一下,宛如一块巨石投进湖中,登时在国公府掀起了轩然大波。

「她一个女人家,跑去战场凑什么热闹?那毕竟是战场,不是闹着玩的。」

顾清池直到月亮出来才回到家,结果迎接他的就是这么一道晴天霹雳,当即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冲进了暗香阁,却见沈明珠正蹲在屋里多出的那个蒸屉前,似是在观察什么,一面还仔细讲解道:「这种靠蒸汽形成的水滴就叫蒸馏水,是最干净的,做眼药水离不开这个…」

「明珠。」

顾清池冲进屋中,打断了沈明珠的话,就见她站起身,转过头道:「回来了?吃饭了吗?这么晚了就不用特意来我这里报到了吧?不对啊,园门应该已经关了,你怎么走通和大娘门路的?」

顾清池不等说话,就让爱人一顿排比问句给问晕了头,不过他是什么人?很轻易就看穿爱人的「阴谋」,当下怒气冲冲道:「你少顾左右而言它,我问你,你要随我北上,这是真的吗?」

「当然不是了,我还要给皇上做两味药呢,你不是明天就出发吗?」沈明珠信誓旦旦道。

顾清池松了口气,刚要再问就听爱人接着道:「等我给皇上做完药,就坐罗林的车去追你,你押运粮草,速度肯定快不了,我们轻车简行…」

「胡闹。」

顾清池终于再也忍不住,大叫了一声:「你…」

只说出一个字,便见沈明珠扬起下巴微眯了眼,脆声道:「我怎么了?就因为我是女人家,我去战场就是凑热闹?就是闹着玩儿?怎么三军将士来和我订药的时候你不说这话呢?」

「明珠,你别强词夺理,这和你上战场根本就是两码事好不好?」

顾二少的气焰立刻就矮了下去,声调也降低了八度,只看得一旁陆芙和陆蓉啧啧称奇,陆芙就凑到妹妹耳边悄声道:「看大哥哥那模样,这将来他和沈姐姐成婚后,夫纲实在令人担忧啊。」

饶是陆蓉心事重重,也差点儿被姐姐逗笑了,连忙忍住,就见沈明珠这一次连眉毛都挑了起来,断然道:「没什么不一样的,我既然能做出那些药,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别的本事?这一次和你北上,我不是为了凑热闹闹着玩儿,我和皇上下了保证,将边疆将士的死亡数目再降低一成…」

「什么?」

顾清池忍不住跳了起来,一只手抚住胸口,颤声道:「你…你到底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做什么?一成?那可是四万人的性命,你的药已经很神奇了,你还要怎么做?难道还能研究出什么新药不成?就是研究出来,又去哪里就地取材制药?那可是草原,长得都是草,不是草药。」

「我难道就只能会制药?不能会别的了?你不用管那么多,反正我有我的办法。」

沈明珠一边说着,见顾清池气急败坏的模样,她便柔声道:「好了,总之你放心,我敢和皇上夸海口,自然有我的道理。你看我可是那种不知轻重的轻浮女人?不用一味担心,我相信你会护我周全,你总不会以为,我是不懂事去拖你后腿的吧?」

「可…可这终究不妥。」

顾清池叹了口气,知道自己改变不了沈明珠的决定,却见爱人微微一笑,轻声道:「若说不妥,难道你押运粮草就很妥当吗?你以为昨天你没和我说,我就不知道这一路有多危险?那几股响马盗,怕是有些不凡的手段呢。你自己是什么身份难道不清楚?要玩诱敌之策是吧?呵呵!我猜测一定是你向皇上主动请缨,不然他万万不会让你涉险…」

不等说完,就被顾清池一把捂住嘴,听他急切道:「这话可别乱说,让太太知道,我吃不了兜着走。」说完又回头看着二姑娘三姑娘,警告道:「不许说啊,不然休想我从北疆给你们带好吃好看的玩意儿。」

陆芙笑道:「这话还用哥哥吩咐?难道我们连点儿轻重都不知的?」说完又走上前,看着那蒸屉道:「姐姐,这可该好了吧?」

顾清池疑惑道:「明珠又做什么?既然要北上,你怎么也不赶紧收拾东西?」

沈明珠无奈道:「我不能和你一起,要晚两天再启程。皇上因为心忧战事,嗓子上火都哑了,眼睛也看奏折看得通红,他也是近五十岁的人了,这么操劳可不好,所以我给他做点含片和眼药水。」

「眼药水是什么东西?还有含片,这又是什么?」

「眼药水就是用珍珠液和冰片一起,据说滴在眼里清凉凉的很舒服,含片说是含在嘴里可以让嗓子清凉的,但不是用珍珠和冰片,而是用薄荷,罗汉果…」

陆芙抢着向顾清池现卖她刚从沈明珠那里学来的知识,只听得顾清池目瞪口呆,好半晌才道:「还有这样好东西?怎么我都没听说过?明珠你也太偏心了,看见皇上上火才想起做,怎么当日我苦读诗书时,也没见你给我做这两样东西?」

「你用得着这东西吗?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那眼睛晚上只凭着月光都能看见苇塘子里的鸭蛋,至于含片,我就没看见你有过着急上火的时候儿,哪里想的起来?」

「谁说我没有上火着急时候?当日我殿试完去找你,结果让你兜头一盆冰泼下来,那会儿我都上火成什么样了?整个人都要靠着借酒浇愁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