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知趣让慕凌雪很喜欢,摆了摆手,让人退了下去,更重要的是,她这张脸还肿着,杨氏并没有像旁人一样抬起头来看,到是个知礼数的,不由得感叹起来,要是这府里的女人都这么知礼数就好了。

昨日让水竹将闻香阁里的女人都弄过来,不成想那些女人不感恩能因她能见到王爷一面,甚至埋怨起她来,说因为她与王爷吵架,才让王爷看都没有看她们一眼。

也不想想自己的身份,竟然还敢有怨言,慕凌雪也明白了,处在这个位置,你就得当恶人,所以今日就吩咐下去,为了能让品香阁里的女人修养秉性,直接改成了素食,听水竹说那些女人中午一看到饭食就傻眼了,哭闹了一阵子说要见王爷,水竹也同有拦着,可想而知,最后那几个带头闹事的被王爷赶出了王府,这下子也没有人敢闹了。

慕凌雪邪气的勾起唇角,那个男人还真是没有不利用的机会啊,一个也不放过,轻轻松松的打发掉了几个探子,到又便宜了他。

后院里,只剩下主仆二人后,杨氏才坐到软榻里,手摸着肚子,“只要能保住这个孩子,哪怕被关在这院子时一辈子也值了。”

静香道,“小姐放心吧,王爷不会看着小姐受苦的。”

只要生下这个孩子,不用想也知道小姐的好日子会好起来了,哪里会憋在这里,这事大家心知肚明,只是都不说出口罢了。

杨氏淡淡一笑,也不多说,真不知道现在皇后会气成什么样,能在闲王府里让人做出这种手脚的,除了皇后还会有谁呢?

她到想看看皇后还能使出什么招来,而王妃又怎么还击,不过她相信要是王妃没有这个能力,王爷也不可能将自己交到王妃的手里。

只是不知道王爷对王妃这般信任是出于感情还是交易。

第91章:发火

坤宁殿里,皇后铁青着脸,林嬷嬷清退了一殿的下人,才折身回了殿见,见到主子不开心,也不敢开口劝慰。

这里面的事情她是最明白的了,皇后之所以忍不住,还不是因为杨氏的背叛和皇上的态度,这些年来,在皇上那里皇后就一直不受待见,自然是因为宠妃的事情,可是也因此,皇后不能对闲王下手,心里自然也是顾念着一份与皇上之间的感情来,可偏偏皇上跟本没有看在眼里,这份委屈皇后只能自己咽下去。

说起来,宠妃顾氏与皇后未出阁时还是闺阁里的好姐妹,皇后先一步进宫,顾氏却一直没有想过入宫,而那时的主子当成了皇后以后,还不时的宣顾氏进宫说话呢。

哪成想正是因为这样,一次无意间让皇上看到了顾氏,眼前闲王是京城里出了名子的美男子,却不及当年顾氏的十分之一,那样美的倾诚的女子怎么能不让人动心呢。

只可惜皇后那时与皇上感情好,除了皇后,皇上连一个旁的女人也没有,可自从见过顾氏之后,皇上便总魂不守舍的,更是有一次顾氏进宫,皇上急冲冲的赶回来被皇后发现了,皇后这才隐隐猜出了什么,所以从那以后在也没有宣过顾氏进宫。

在说那顾氏也是个有志气的女子,暗下皇上也派人给她送过东西,可都被她给回绝回来,只说宁做穷**不做富人妾,皇上便在也没有做旁的事情。

对这样的女子,皇上心生佩服,自不会强硬的将人接进宫里,只想着借皇后可以远远的看一眼便罢了,哪里知道皇后善嫉,从发觉后便不在让顾氏进宫。

皇上知道后,心里对皇后也有了怨气,从那时起才开始纳妃,而且细心观察之下,皇上的妃子有些地方是偏似顾氏的,皇后原本就因为皇上纳妃而伤心,待发现这一点后心里吃醋不已,又怨恨起顾氏来。

哪里知道顾氏因此而受了牵连,皇后不念极姐妹情宜,将顾氏指婚给一官家老爷当填房,纵然顾氏不愿意,可是皇后的懿旨也不能抗,只能念恨的备嫁。

皇上知道后大怒,直接就派人将顾氏抬进了宫里,皇后知道时已经晚了,顾氏早就进了宫更被封了妃,皇上不惜被戴上与大臣抢女子的名声而将顾氏抬进宫,皇后没有料到。

可皇上对皇后的那点夫妻之情也没有了,只觉得皇后若不做的那么狠,好好给顾氏找一个婆家嫁了,他也不会这般做,更不会被戴上与臣子抢女人的名声。

两厢埋怨,顾氏却也从皇后的好姐妹变成了仇人,毕竟她从来没有想过与皇后抢男人,甚至还不惜被磕头而拒绝了皇上,可皇后不念及姐妹情谊,更是要害她嫁给那样的老男人,这样自私又狠毒的做法,怎么能不让顾氏恨。

先前进宫的妃子陆续有了身孕,甚至有先皇后有身孕的,皇上本就是一个不贪女色的男人,不然也不会当成皇上之后还一个近身的女子也没有了,只有皇后一个。

不成想却是个有福的,几个女人先后生下子嗣,全是男子,皇上心里也是高兴的,可是皇后一直咽不下这口气,暗下里靠着娘家人做着准备,然后数年后,宫里只剩下皇后生的二皇子睿王和顾氏生下的九皇子闲王。

那年闲王五岁的时候,与顾氏一起回家省亲,然后出了事,九皇子被找回来时已是半年之后,那时他太小又受了惊吓,什么也不记得了,而顾氏也是在那次出事,早早的就香消玉损了。

林嬷嬷不愿多想下去,因为他们都明白,顾氏是皇上的宠妃,人又温柔恬舒,对下人又好,从来没有恶名声传出去,更不会因为自己是皇上的宠妃而恃宠而娇,朝中大臣对此也没有非议,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有仇人呢,除了、、、

所以从顾氏没有了之后,皇上与皇后算是撕破脸了,不理朝政,只关在一个院子里炼丹,说起来也说明这是在乎顾氏的,可却对九皇子不管不问,别人旁人看在眼里,就是他们这些人看在眼里也不明白,皇上那么在乎顾氏又怎么会对九皇子这般呢。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有些人猜记皇上是恨为何死的是顾氏而不是九皇子,所以将这份恨意恨到了九皇子身上。

九皇子能长大成人,甚至被封为闲王,若不是皇后手下留情,念着皇上那面,这人早就不存在世上了。

“递消息过去,这阵子就先不要动手了。”皇后良久才开口,“如今打草惊蛇,人已经被送到了正妃的院子里,里外都被围了起来,什么人都进不去,不可能再派死士去,先放一放吧,不过是个侧妃,生下的孩子也不过是个庶子罢了。”

“奴婢醒得了”林嬷嬷心下叹了口气。

皇后在气的不是庶子,也不是杨氏怀孕,而是皇上的态度,竟然当着所有人的面落了皇后的面子,抬举杨氏,那说明了什么大家心里都清楚着呢。

皇后心里更过不去的坎是顾氏要有孙子了,皇后可以不让闲王死,因为闲王破乱的名声只能让皇后更加高兴,觉得是赢了顾氏,哪怕顾氏死也,她也一直在争这口气。

可是她决对不能忍受闲王有子嗣,甚至还得到了皇上的注意,这是皇后最不愿看到的,偏偏睿王却一直不肯纳妃,府里的女人肚子也是不争气的,这些年来一直没有动静。

却不成想被最没有能力的闲王先有了子嗣,皇后怎么能不气呢,皇上更是亲自出了院子,这些年来皇后去求见过多少次?可是皇上跟本就不出来。

林嬷嬷出来时偷偷看了一眼主子,也是个苦命的,心心的嫁给了心爱的男人,却不想到好日子只过了半年,便从此生活在痛苦里。

如今还一直盼着这个男人回心转意能多看看她一眼,可是却忘记了这个男人是九五之尊的皇上,并不是普通人。

如今主子也有后悔过吧?若不害死了顾氏,却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最起码能总看到皇上,如今却是见上一面都难。

林嬷嬷也一直在想,若不是主子当年太过小心眼,也不会害得自己的现在这样的境地,有因便有果,自己种下的因,果自然也是自己尝,就是这个道理吧。

路上正巧遇到睿王,林嬷嬷恭敬的退到一旁,凤谷然走到她面前时却停了下来,“母皇可还在生气?”

“皇后已经好的,正等着王爷呢”

凤谷然看了林嬷嬷一眼,这才抬步走了。

听到脚步声远了,林嬷嬷才抬起头来,眼里闪过一抹失落,快的任谁也没有发现,她虽是个下人,可在宫里呆这么些年,什么看不明白。

睿王与主子是一个秉性,两个都是生性善嫉又小心眼,若不是因此也不会弄出让闲王娶个破名在外的女子当王妃,更不会在大婚前一晚与弟妹同房。

这些满诚都传开了,不相信皇上不知道。

皇上虽然不喜九皇子,可却不容皇家名声这样被破坏,那样的心性若真是软的,也就不会有当年不顾名声抬顾氏进宫的事情了。

想起那天皇上寿辰的事情,旁人或许没有注意,她却注意到,皇上看向睿王的眼神多了厌恶,只是睿王和皇后只顾着针对闲王,哪里会注意到这些呢。

若是真惹恼了皇上,皇上将皇位传给闲王,哪怕闲王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林嬷嬷想到这里就有些害怕,特别那个闲王妃,看着也是个有心思的,不管怎么样,还是给自己多留条后路才行。

坤宁殿里,皇后见到儿子来了,很高兴,拉着打量好一番,“怎么还这么瘦?见你去江南都瘦了,回来这么些天怎么都没有补回来?府里的人是怎么服侍的?当初我就说不让你搬出皇宫去,这皇宫早晚还不是你的,可你偏要出去。”

睿王坐在吕氏旁边,“母后,儿子这不是挺好的吗?您就不要担心了,到是母后,为了那么一个溅人溅种,气坏了身子可不值得。”

皇后派去人在闲王府做的事情,虽然没有与睿王打招呼,可是除了皇后还有谁有这个能耐呢,不用多想也知道是谁了。

吕皇后的脸微悸一下,才淡淡笑道,“母后怎么会为那个溅人生气。”

吕氏突然想到了几年前那件事,那时儿子才八岁,看到她因为顾氏母子也常常落泪,就跑了,她没有放在心上,哪成想就惹下了那件事,也怪母家人竟然就这么没有心思,听偏了八孩子的话,而对顾氏母子动了手,却忘记了皇上的能耐。

皇上虽然震怒,没有把事情挑明,可是她也看的出来,皇上并不是什么也没有做,把她的娘家人调到了边关,一边是东晋,一边是蛮野之地,性命随时都有可能有危险,看着朝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她与睿王作主,可是不过是鸡皮蒜毛的小事,真正有大决策的时候,还是皇上。

她与儿子在这里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

想到了这些,所以她不敢在在儿子面前露了出伤心的神色,生怕儿子再对闲王做什么,而逼得皇上震怒,旁的不说,闲王不过是个闲散王爷,跟本不值得儿子为之失去圣心,所以也没有什么担心的,她恨只是不想让顾氏的儿子好过罢了。

睿王在也不是那八岁的孩童了,见母亲只淡淡一笑,心下明白了几分,到也不挑明,坐了一会儿才起身出宫。

第92章:前尘

睿王一出坤宁殿脸就沉了下来,母后不说什么,不表代着他心里不明白,这些年过去了,他知道当年是他太过冲动,以至于让母后和父皇变成了陌路。

可是他永远都不会后悔当初那样做,由记得那时他才八岁,走到哪里都被人拥着,可只有在顾氏母子面前,他总觉得自己是自卑的。

他那时还不是很懂,看到父皇不顾有外人在场,就细声的对着顾氏,那样的神情从来没有对过他与母后,如今他明白了,父皇是爱着那个女人的,所以才会用那样温柔的眼神看着顾氏母子。

每当看到那一幕时,他都会找下人撒气,让他的脾气越来越暴躁,而父皇看在眼里也就越发的不喜欢他,直到那天他跑回皇宫,看到母后在落泪,又抱着他说着过往的一切,从坤宁殿里出来后,他就直接去了舅舅家,把一切和舅舅说了。

他至今仍记得舅舅说过的话,他才是天子,才是父皇的亲儿子,那些不过是侍妾生的儿子罢了,所以父皇的江山是属于他的,而父皇的父爱也不该是被那双母子夺走,那个女人从母亲手里抢走了父皇,又从父皇手里,抢走了属于他的父爱。

所以在得知那个女人要回家省亲之事,舅舅就帮着他布置着一切,果然事情顺利的很,那对母子死的死没的没,终于在也没有人跟他抢了。

看着父皇发疯一样的让找人,甚至牵怒着身边的人,他只有心里痛快,因为父皇终于能感受到当初他和母亲的感受了。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才发现事情并没有往好的方面发展,父皇为了一个女人竟然连朝政也不管了,甚至连他们母子都不要了,看着母后伤心欲绝的样子,他恨不得在对那对母子狠狠的打杀一顿。

直到后来闲王找到了,为了解心里的恨,他并不急着直接要了闲王的命,他要一点点的折麻他,让他知道生不知死的滋味是什么样的。

只是今日看到母后又一副当年的样子,他知道母后是因为父皇的寿辰上想起了当年的事情,何况闲王又有了子嗣,母后竟又没有动了人,心里怎么会舒服呢。

睿王坐在马车上,回想起一切,冷的勾起唇角,闲王府吗?他到是有更好的办法。

睿王府里,李凝芙坐在铜陵镜前,完美的容颜,正是花一样的年岁,却要枯萎在这王府里,竟没有人怜惜,想着让人往家里送封,也近一个月了,一点消息也没有,怎么能不让她着急呢。

当初要被嫁到西晋来,她是高兴的,因为可以成为王妃,哪怕辜负沐然则的痴情,当初在东晋,明明她是丞相之女,权贵之家,好身份好学才却怎么也比不过慕然雪,只因为她的父亲是护国大将军,想起来都可笑,为了靠近那个女人,她放下自己的高高在上却与她交往,才发现世人眼里的第一才女,不过是在府里受尽姨娘欺负的大小姐,遇事只会躲到人身后又没有主见的人罢了。

看到这些后,只让她心里越发的不平衡起来,明明这样一个女人,为何要比她好,又处处得到人们的赞赏?她不甘心。

直到慕府出事,而她则收留了她们母女二人,果然在外人眼里,她成了重情宜之人,从将慕凌雪母女接到丞相府之后,她便羞辱的以母亲不愿之由,说是雇她们母女当下人,按月给银子。

看着当年的将军夫人和小姐,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当下人,她心里怎么能不解恨,可就是面对这样的羞辱,慕凌雪仍旧一张含笑的眸子,纯真的吸引人移不开眼。

她恨这双不知事而没有一切烦恼的眸子,所以她就一点点的去接受慕凌雪的订过亲的沐然则,在权势面上,她很快的就征服了那个男人,甚至让那个男人忘乎所以的在凯旋而归之日,还着她同骑一马在京城里招摇过市,巧合的也让出府的慕凌雪看在眼里。

回到府里之后,她楚楚可怜的去认错,诉说着一切都不是她有意的,她真的拒绝过沐然则的表白,可是那样的痴情,让她最后也忍不住沦陷,不过她决对不会和好朋友抢男人。

慕凌雪虽然一脸的失落,但是还是淡淡的劝慰她,并说不怪她,暗下她觉得这女人实在太好骗了,可是事后当看到府门口撞到的慕凌雪与沐然则之后,显然有些事情并不如她所愿一样。

她看得到沐然则在看到慕凌雪的容貌之后,眼里泛出来的爱慕之情,所以她不得不又收买了慕凌雪身边的丫头绿儿,两人合手陷害慕凌雪与人通奸被沐然则撞到,从那以后只要在沐然则面前提起慕凌雪,他眼里就会涌出厌恶来。

其实对于沐然则这种势力又虚荣的男人,她并没有看上眼,当初与他弄在一起,不过是为了自己的目地罢了。

果然,发她想着怎么甩掉沐然则的时候,西晋国的特使到了,而且那个特使竟然是西晋国的睿王,原本她跟本就不知道那是睿王,而是一次无竟间到了茶楼,见到兄长在与一男子喝茶,看着又陌生,可竟一眼就让她动心了,直到回家后问过兄长,她才知道那是西晋国的睿王,所以当知道皇上正愁着让哪家的女儿联姻过去之后,她就一直求着父亲。

可是父亲断然给她拒绝了,只是不想让她去西晋国受苦,跟本就没有把西晋国放在眼里,那不过是个巴掌大的国家罢了,一个王子府的王妃算什么,他跟本没有看上眼。

最后她只能求得兄长帮忙,甚至不惜用死威胁,兄长才背着父亲去了宫里请旨,当圣旨到府里那一刻,父亲才知道,待宫里的来人一走,父亲就勃然大怒,直接打了兄长,更是给她一个巴掌,只当没有她这个女儿。

直到她出嫁过来,她也没有再见到过父亲,甚至兄长也再没有见过。

眼下到了西晋这边,事情并不是如她料想的那样,慕凌雪那个女人嫁了,也办了大婚,虽然那只是个闲王,可是那也算是明媒正娶了,可是她呢?怎么可能不如那个烂名声的女人呢,如今妻不算妻,妾不算妾,她不可能就这样坐以待毙的等着。

原本还指望着闲王,可是王爷回来这么久了,一点动静也没有,闲王府又闹出那么多的事情,她知道她的事情算是白求了、

想到闲王,那个俊美的男人,李凝芙微微动了动眸子,温柔而不失文雅,若不是个没有实权的男人,到还真不错。

当听到下人说王爷回来后,李凝芙猛的站了起来,可又失落的坐下,没有王爷的招见,她怎么可能想见人就能见到的呢。

哪知不多时候就听到下人说王爷找她过去,李凝芙受宠若惊,心里暗叹早就打扮好了,又照了照镜子,这才出了屋。

前院李凝芙一次也没有来过,只见书房两边站立着侍卫把卫,李凝芙深吸一口气,才在侍卫打开门之后昂首挺胸的走了进去。

“见过王爷。”

半福着身子,得不到上面的回声,李凝芙不敢起来,直到快要蹲不住了,才听到头上传来淡淡的起来声音,她忍下腰的酸痛站起来,微抬下巴,将较好的容颜露在了外面。

睿王打量着眼前的女子,外面看着温柔,就连说话和做事也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美艳而娇弱,其不知不过是娇兔在外的女人罢了。

眼里闪过厌恶,睿王随手将桌前的信仍到她面前,封在半空中扬扬自得的落到了地上,李凝芙神情大变,搞不清怎么回事,还是本能的跪到了地上,这就是那个男人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压迫力。

“你让人往东晋国稍信了?怎么?本王让堂堂的东晋国丞相千金受苦了?才不得已向家里求救?”

“王爷恕罪,妾身不过是想家里人了,才让人给家里送封信。”

一听到是这事,和王爷的语气,李凝芙只觉得整个身体里的血都瞬间被冻住了,她决对相信眼前的男人值得她这么惧怕。

当初刚到睿王府来,她还报着侥幸心里,只以为她是东晋国来的,王爷多少会对自己有所忌讳,可是后来慢慢的她明白了,西晋国看着很小,不是东晋国的对手,可那些与她一个女人都无关,要弄死她也不过跟弄死一只蚂蚁没有什么区别。

“你信不信本王会让你这次通信变成丞相府与西晋国勾结,你说东晋国的皇帝得了这要的消息是相信丞相府,还是相信这传言?”睿王邪恶的勾起唇角。

做为帝王,向来都是多疑了,何况这种通敌卖国的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当初慕将军府不也是因为一封信而断受了世代留下的荣耀吗?

李凝芙当场一听就傻眼了,“王爷、、、王爷,都是妾身体错,妾身在也不敢了,求王爷饶了妾身这一次吧。”

李凝芙顾不得什么举指了,跪爬到桌前,哪里还有往日里一副谁也不如她的模样。

第93章:过往

睿王手指敲着书桌,眼睛眯成一条缝,看到这样的李凝芙,让他想到了那天晚上的那个女人,若是遇到这样的事情,那个女人定不会跪下求饶吧?

是啊,若真是那个女人,也不会做出向家里人求助的事情来,反而会长途跋涉的去见家人,甚至在家人闹上门来后,不会因为家人破坏了她的名声而不高兴不理会家人,还会给家人买房子,而且还是用卖了的首饰钱。

若不是手下的人调查的清楚,他也不会相信那样一个小女人,一个人在默默的承受着这些,而她在皇宫里挨打,老九竟然都会漠视,想来她的日子一定不好过吧?

李凝芙久久等不来声音,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睿王此时在怎么想,可知道睿王一定是生气了,若真因为她的举动而害的整个家族跟着受牵连,她将来还哪里有脸去面对家里人面对族里人。

她虽自私,却也不是个忘恩负义的人。

当年父亲没有高中时,只不过是族里旁枝的一族罢了,是族里人一起集了钱送着父亲去高考,高中之后,父亲也没有忘记族里的人,通过自己的能力,慢慢的把族扶了起来。

这样说起来,与慕府相比,人家是世代的官宦之家,而他们不过是突起的新秀罢了,不管怎么去努力,在气质上,她永远都带着一股的小家子气。

可当她灰心时,是兄长在一旁劝着她,她仍旧忘记不了,为了自己的任性,兄长没少受父亲的责打,直到最后一次,父亲甚至打的兄长两个月没有下床。

那时她恨父亲太狠心,让她知道兄长受伤,却不让她过去探望兄长,让她带着愧疚过一辈子,直到现在她才明白,她只会拖累兄长,跟本帮不了兄长什么。

而只能害兄长,当初慕凌雪一进府时,她就看出来兄长喜欢上了,甚至总找借口而到自己的院子里来,不就是为了能多看慕凌雪一眼吗?

她非但不帮着兄长,甚至还利用兄长对慕凌雪的心却做一切事情,虽然后来兄长没有说什么,可是她心里明白着,兄长也是对她很失望的吧?

可纵然如此,兄长也没有说过不帮着她,仍旧她说什么就是什么,就凭着这份心,她也不是一个好妹妹啊。

更糊涂的是,在这边无助时,竟然还想着娘家的人能帮忙,是啊,娘家的人怎么会帮忙呢,皇上不可能因为一个大臣之女而让两国起战事,父亲更不可能因为她这个不孝女失了圣心。

“你当初到西晋国时是以郡主的身份联姻的,只是你们二人并没有大婚,本王是有个好建议,到不如把你送到九皇弟府去,只要得到了九皇弟的宠爱,本妃自会想办法帮你坐上王妃的位置,你觉得如何?”

李凝芙猛的抬起头,看不清眼前的男人这样说有何目地,或者是试探,竟然将自己的女人送给弟弟,还指望着有朝一日能坐上王妃的位置,这跟本就不可能。

“怎么?你不愿意?或是说你想着看你家里的人、、、”

“妾身愿意”李凝芙怕了,一听到这个马上应下声来。

是的,如今她才明白,她一直在打交道的男人跟本不是她能摆弄的,想从他那里得到所谓的爱跟本就是空谈。

既然如此,没有了选择的余地,她不能做什么?让自己在这里过着人不是人的日子,让家人受牵连?不,她别无选择。

“你过去之后,只需帮本王看注意着府里的一切动静,不管任何事情,都要记在心里,只要是本王想知道的,定会派人去问你。”睿王站起身来,走到她身前扶起她,脸上带着温柔的笑,修长的手指滑过她的唇,感到她身子微微一颤,莞尔而笑,“相信本王,让你坐上闲王妃的位置绰绰有余。”

身子一晃,李凝芙就被抱起来,下一刻已被仍到了软榻上,来不及她反应,凤谷然已压了下来,邪气的脸上带着魅惑的笑,看呆了李凝芙。

一切是那么的自然,哪怕是下一刻她将要被送去当弟弟的女人,这一刻两个人还能成为最亲密无间的人,肌肤相对。

半个月后,皇宫里到了举行秋猎的日子,慕凌雪以身子不舒服为由不去了,让容妃带着董氏去了,原本王氏也要跟着去的,却不想在前几天竟闹起了肚子来,只一天人就拉的起不了床了,自然也就不能跟着去了。

董氏自然还去关心了一番,不过听说回到自己的院子后,却足足欢喜了半个时辰,这人、、、做的还真让人想不透,明明想装着关心去收拢人心,却最后又明目张胆的庆祝,这事还真只有董氏才做的出来。

想着凤谷秋那样一个精明的男人,竟然身边会有这样的女人,若不是因为董氏的娘家在东晋国是最大的倒卖药材的药商,哪里会让这种人进府。

从那天的事情发生以后,慕凌雪与凤谷秋就再也没有见过面,慕凌雪次日让蔷薇出府,也是让她去打听兄长的下落了。

只是她心里明白,若是凤谷秋不想让她找到了,凭着她的能力怎么可能寻得到人了,虽然没有希望,她还是让人去尽可能的打听消息,她就是那种不见黄河不死心的人。

凤谷秋走的前一天,杨氏竟然出了厢房来求见,慕凌雪让人进来了,只半个月杨氏已胖了一圈,“天色不早了,有话就直说吧。”

杨氏问安之后坐到椅子上,“妾身听说王爷要去狩猎,也想跟着去看看热闹。”

水竹听了皱皱眉,慕凌雪也是一愣,怎么也没有想到她来找自己竟然是的为了说这个话,杨氏这才又淡淡一笑,笑里又带着腼腆,“妾身在家里时也学过些拳脚,此时月份虽小,却也是不碍事的。”

你是不碍事,可是若你出了事,那我就有事,慕凌雪胸口升起一股怒气来,面上淡淡,“本妃会让人去告诉王爷,这事本妃也做不得主、”

也不客套了,直接说累,就让人出去了。

路上,静香也没有想到主子来见王妃竟然是这个理由,实在想不透是为了什么。

杨氏猜到了她的疑惑,淡淡的叹了口气,“王爷虽然在乎这个孩子,可是半个月来我一次也没有见到过王爷,或许等我生下孩子后,王爷早就不记得我长什么模样了,我不能因为这个孩子而与王爷生远了,这次狩猎就是一次机会,想来王爷看到我马背上的功夫,就在也不会忘记了。”

女子多是养在闺中,会骑马的实在太少,几乎没有,可杨氏的马上功夫却是了得,想起这些,杨氏的眸子也暗下来。

静香也不敢出声打扰,她知道主子想起了曹公子,曹公子与小姐是青梅竹马,曹公子从小就功夫好,所以两人出去游玩时,曹公子总会教小姐骑马,小姐的马背上功夫好也是这样由来的。

当小姐与曹公子的婚事不成之后,听说曹公子就离家出走了,曹家人也去寻了,可是一直也没有寻到,也不知道这人去了哪里。

虽然平日里小姐不说,可是她心里明白着,小姐惦记着也没有办法,什么也做不了。

另一边,慕凌雪让水竹给京八递过话去,不多时就来了人,却是紫依,往日里同在一个府里,慕凌雪与紫依却并没有见过几次面。

“王爷说人多了也热闹,就让王妃收拾一下,与杨侧妃也一同去散散心。”紫依垂着眼皮,却也能感受到上面传来的气压。

慕凌雪被气笑了,“可是怎么办呢?本妃到是想去凑那个热闹,可是杨侧妃有了身孕,到让人担心,既然有王爷在,想来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紫依不解王妃为何这样说,却也是又客套了几句退下去回话了。

慕凌雪冷笑,那个男人还真是相信她啊,那么个地方,竟然还让她带着那个大肚子的女人去,难不成自己真的那么厉害?

既然这样,想来他一定不会讨厌带着一个大肚子里的女人,何况那还是他未出世的孩子呢。

唤了水竹去告诉杨氏准备,晚上,慕凌雪为自己备了一味药,次日,一大早,整个王府就热闹了起来,慕凌雪以身子不舒服为由,当着杨氏的面去请示凤谷秋可否让杨侧妃与他同行,不多时京八跑来了,一额头的汗,片刻之后就扶着杨氏下了马车往前面去。

慕凌雪往马车里一倒,才从衣袖里翻出一味草药来,皱着眉头含在嘴里,凤谷秋,是你先不仁在先,老娘才不义在后。

大队人马晃悠了近两个时辰才到了京城外的皇家猎园,里面早就搭好了帐篷,其实不远处还盖着宅子的,只是为了符合老祖宗当年的场面,才弄了这么一出。

原来西晋国的祖辈当年是靠着马背上的功夫起身,自然是不希望后人马背上的功夫不行,偏这辈里凤谷秋这个闲王身子弱,跟本不可能骑马,或者骑也只是那片刻的功夫。

所以满朝大臣都是看向睿王的,还有一件事情,便是闲王妃一天猎园后就闹起了肚子,都惊动了太医,哪里还能狩猎。

第94章:隐见

凤谷秋正在大帐里与凤谷然及众大臣研究着狩猎的路线和范围,就见内侍急冲冲的走了进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凤谷秋玩世不恭的脸上就有了怒意。

睿王将一切看在眼里,一挥手让众大臣都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