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向着姑娘了,奴婢是绝对绝对向着姑娘的。”

知道姑娘那么多秘密,她不向着姑娘,她指不定会被灭口啊。

很好。

很机灵。

明澜很满意。

但是碧珠就惨了,但凡跟着姑娘出门,就格外的忐忑不安,总觉得要是被发现了,她这个丫鬟肯定要背怂恿主子的黑锅,会被活活打死的,她还有那么多钱没花完呢。

碧珠喜欢攒钱,还舍不得花,她突然就想开了,万一哪一天被姑娘牵连了,那些攒着舍不得用的钱最后还不知道便宜了谁,她会死不瞑目的。

这不,第二天出门,她破天荒的带了二两银子,打算买点喜欢的东西。

结果上了街,明澜恩威并施,打赏了车夫二两银子,让他嘴巴牢点,如果敢泄密,要他好看,把车夫吓的不轻。

在马车内换了小厮衣裳,明澜就和碧珠上了街,什么胭脂啊,水粉啊,簪花等小摊子,一个也没看,直奔京都最大的米铺。

买完了炭,姑娘又要对大米下手了么?姑娘到底想干嘛啊。

然而,很快,碧珠就发现她想的太简单了,她家姑娘不只是买米那么简单,她一来就问铺子一个月卖掉多少米。

铺子的管事的皱眉,“你问一个月卖多少米做什么?”

明澜笑道,“我要买贵铺子一个月的米。”

管事的愣住,随即喜笑颜开,这可是大生意啊,忙道,“铺子一个月差不多卖掉一万五千担左右的粮食,不同的米卖的数量不同,姑娘要哪一种?”

明澜看了看,挑了一种普通的,“就这种吧。”

“一万五千担?”管事问道。

“两万担,凑个整数,下个月的十六号来取。”

说着,她从怀里掏出玉佩,道,“这是我家主子的玉佩,我交两千两定钱,如果那日没有派人来取大米,你就差人送到府上。”

管事的一看到玉佩脸色都变了,忙道,“定钱就不用了,到时候一定把大米送上。”

明澜笑道,“那怎么行呢,做生意一码归一码,如果铺子毁约了,可是要按定钱五倍赔偿的。”

管事的连连笑道,“应该的,应该的。”

大米不是别的东西,不会卖不出去,就是离王世子不要了,也没关系的。

管事的写了合同,双方签了字,交了定钱,然后走人。

明澜换下一家,用同样的办法定了一个月的大米。

从第四家出来,她就感觉到身后有人跟踪她了,而且那种感觉很明显。

她拉着碧珠躲起来,没一会儿就看到一男子了,东张西望,明显是在找人,明澜愣住,怎么是护国公府三少爷跟踪她?

明澜瞪着他,李凌霄似乎察觉到了,转身回头,就看到一双闪着火花的眼睛,碧波秋水,美玉荧光。

“你为什么要跟踪我?”明澜没好气道。

李凌霄一脸尴尬,“我,我…。”

他没别的意思啊,他只是无意认出她了,一时惊住了,就看到她钻进了米铺,他只是好奇她为什么要买那么多米,而且还非得指定那一天要做什么。

“今天看到的事不许说出去!”明澜一脸凶狠道。

然而她的凶狠一点杀伤力都没有,只让人觉得可爱。

说完,明澜就拉着碧珠往前跑,进了一间米铺。

李凌霄,“…。”

她买的米都够靖宁伯府吃好多年的了,还继续买呢,她想做什么啊?

跑了五个米铺后,明澜轻呼一口气,如释重负。

虽然京都粮食铺子不少,但这几家是最大的,她没有能力每家都定一个月,而且小铺子也不一定认得离王世子的令牌,有这五家铺子,回头粮食价格不会涨的太厉害的,她已经尽力了。

回到马车里,明澜把衣裳换下来,碧珠害怕道,“姑娘,这样坑离王世子真的好吗?”

虽然那天离王世子是挺过分的,但都过去了啊,这样报复人家不好吧。

“哪里坑他了,只是他身份尊贵,我借用下而已,找机会,我就把玉佩还给他,”明澜对着铜镜,让碧珠给她梳妆。

第七十四章 红疹(三更)

很快,又换回刚出府时的样子了,貌婉心娴,端庄大方。

既然是借着拿颜料的由头出府的,不去沐阳侯府,肯定也不能空着手回去,得去买一份。

只是刚钻出马车,碧珠眼尖就看见了楚少爷,明澜正愁不知道怎么把玉佩还回去,便道,“你把玉佩拿去交给他。”

碧珠点头如捣蒜,那玉佩贵重,是离王世子身份的象征,丢了肯定心急,还是尽快还回去安心些。

明澜坐在马车里没动,碧珠拿了玉佩朝楚少爷走去,也不知道说了什么,楚少爷朝这边看了一眼,就骑马走了。

碧珠又转身回来了,把玉佩递给明澜,道,“楚少爷说玉佩贵重,他不便随身携带,先放在姑娘这里,他回头再找你拿。”

正因为玉佩贵重,所以放在她这里不安全啊,他是离王世子的表兄弟,不应该替他着急么?

想不通,明澜就没想了,把玉佩贴身收好,然后下了马车去挑颜料。

逛了会儿,便打道回府了。

伯府门前,碧珠扶着明澜下马车,那边一小厮领着大夫过来,疾步进府。

明澜眉头微动,问小厮道,“府里谁病了?”

小厮回道,“是方姨娘突然起了红疹,疼痛难忍,老夫人请大夫是给她治病的。”

方姨娘都快生了,这时候有个什么万一都凶险的很,她不是整日待在院子里吗,为什么会起红疹?

明澜去了长松院,走到屏风处,就听丫鬟禀告道,“大夫查出来了,方姨娘之所以起红疹是因为衣裳上被人下了药导致的。”

老夫人一听,勃然大怒,“去查!我看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在方姨娘衣裳上下药!”

丫鬟支支吾吾了,“那衣裳是绣坊新做的,早上拿到,方姨娘就穿了…。”

绣坊是沐氏管的,方姨娘穿了新做的衣裳起了红疹,说与沐氏无关都没人信。

先前是假动胎气,现在又起红疹,她们是不把她娘拖下水誓不罢休是吧!

明澜迈步进去,见丫鬟杵在那里,就道,“老夫人让你去查你就去,还傻站在这里做什么,既然衣裳是绣坊新做的,那就从绣坊查起!”

大太太坐在一旁,道,“现在查出是谁下药倒是其次,主要还是帮方姨娘保胎,丫鬟说她浑身难受想抓想挠,恐会动胎气早产啊,她也快临盆了,二弟妹也没请稳婆进府,到时候一发作,一时间上哪里找人去?”

大太太一脸关心,只是在她的衬托下,沐氏就太不尽职尽责了,身为嫡母,还不及她一个隔房的太太心细,生产又是女人过鬼门关的事,其心可诛啊。

老夫人脸阴了两分,明澜走上前,道,“娘亲不是不给方姨娘请稳婆,而是不敢请,从方姨娘怀了身孕起,娘亲就一直在避嫌,内宅里有太多嫡母不愿妾室生下孩子耍阴私手段的。

哪怕是给方姨娘请平安脉保胎药,娘亲一律都不插手,不然也不至于方姨娘假动胎气欺瞒这么久,请稳婆而已,多大的事,只要娘亲愿意,请十个八个进府很难吗,一点都不难!怕的是女人生孩子,凶险万分,到时候一个弄不好,我娘就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大太太拧眉头,“避嫌是对的,可也不能为了避嫌,什么都不做吧,难道真生了,也不给她请稳婆?”

明澜挨着老夫人坐着,朝大太太一笑,“怎么会呢,方姨娘自打怀了身孕起,就要这要那,她一个姨娘生孩子,比我娘当初生九妹妹还要讲究,怎么到临盆了,反倒记不得要请稳婆呢,就算她忘记了,不是还有大伯母您呢,她还要好几天才生,你这不就提醒祖母要给她请稳婆了么?不过,我记得以前玉姨娘生孩子,是发作了再请稳婆进府的…。”

玉姨娘,是大老爷的妾室,生孩子难产死在了产床上,一尸两命。

而且那是个男孩,老夫人心疼了很久。

大太太对长房姨娘漫不经心,却对方姨娘关心的过了份,这就耐人寻味了,自己都没做好,就来对别人指手画脚!

大太太的脸隐隐发青,眸底有寒芒闪烁。

外面,丫鬟跑进来,道,“老夫人,方姨娘情况凶险,大夫说施针排毒方姨娘恐怕承受不住早产,怕会一尸两命,要是服药的话,方姨娘无碍,可能会伤及腹中胎儿,该怎么选?”

这还怎么能,当然是服药了。

但是老夫人犹豫不决,她不想方姨娘有事,更希望腹中胎儿平安落地。

大少奶奶宋媛就道,“要不再把王老太医请来一趟,他医术高超,没准儿能保方姨娘母子平安呢?”

明澜脸色难看,“上回王老太医几乎是被气走的,他都对舅舅生了气了,我…。”

宋媛就道,“二叔子嗣艰难,方姨娘这一胎十有八九是男孩,如果有什么闪失,你忍心二叔失望吗,比起两条人命,面子算得了什么?”

老夫人也望着明澜,显然,她赞同宋媛的话。

明澜气笑了,这么一顶不孝的帽子扣下来,要是她和沐阳侯府请不来王老太医,那就是不顾方姨娘母子死活了,只怕还会被认为是存心的!

王老太医她必须请来,必须确保方姨娘无恙。

明澜起了身,道,“大嫂这么说,我若是不去,要是方姨娘母子有什么万一,只怕还会记恨我和舅舅见死不救,说来真是可笑,当初我娘病了,都没有劳烦王老太医,也没见大伯母和大嫂这么心急如焚,如今却对方姨娘这般上心,一请再请,不知道感恩,还要埋怨我娘要抢她的孩子,我和我娘凭什么要救一个以死相逼算计我的人?!

往后是不是府里谁有个头痛脑热,大夫看不好,我就得去麻烦舅舅豁出脸去求王老太医来?事不过三!这是我最后一次去求舅舅!”

说完,明澜转身离开。

出了长松院,碧珠愤愤不平道,“姑娘真的要请王老太医来?”

“我请她个大头鬼!”明澜忍不住爆粗口了。

第七十五章 有惊无险(月票150加更)

别以为她不知道宋媛那点小心思,请了王老太医来府里,她正好请王老太医把脉给她开药方,说的那么冠冕堂皇,一半是给她出难题,一半是为了她自己。

她要是让她如了愿,她真的是白重生一回了。

明澜转头去九芝斋买了几样小点心,去了沐阳侯府,待了片刻就出来了。

明澜说是逛街到附近,就顺道来看看,沐阳侯惭愧,锦盒他还没有找到…

坐回马车,就回府了。

她独自回府,小厮连忙去禀告老夫人,再见到明澜时,老夫人脸上带了些失望,明澜拿着玉瓶进来,道,“祖母,舅舅虽然没能请来王老太医,但要了些解毒良药,王老太医说了,一点小红疹,屁大点事,用不着他亲自跑一趟,把这个给方姨娘喝下,保管她药到毒解。”

老夫人一听,脸上就带了喜色,忙让王妈妈接了玉瓶去给方姨娘服下。

宋媛坐在一旁,望着明澜道,“那,那我的药方呢?”

明澜一脸茫然,“什么药方?”

顾音澜就道,“就是治我大嫂那几日疼痛难忍的药方啊…。”

果然,她就猜准了,明澜笑道,“祖母不是说大嫂生了孩子就好了吗,我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的麻烦舅舅和王老太医了,我都快没脸再去沐阳侯府了,大嫂的药方我是无论如何都张不开口了,你还是早点给祖母添重孙吧,指望我那是不可能的了。”

她压根就没想过帮她,现在又给她出难题,还想她帮忙,脑袋被门挤了吧!

宋媛扭着手中绣着幽兰的帕子,巴巴的望着明澜,“你就真的不能帮帮大嫂…。”

她又不是大哥,跟她露出这样的神情是没有用的,明澜笑道,“我曾听说有人和大嫂一样疼痛难忍,后来抄了一千篇佛经供奉在菩萨跟前,诚心祈求,然后就好了,要不大嫂你试试?”

宋媛眸光一沉,“万一不管用呢。”

不管用,那就算了啊,还能怎么样,明澜笑道,“万一灵了呢,左右抄佛经是好事,大嫂就当是修身养性了,祖母,我说的对吧。”

老夫人看着明澜,她知道大太太和宋媛先前帮方姨娘说话,惹怒明澜了,而且,也的确麻烦沐阳侯很多次了,再不向着她,该连着她这个祖母一起恼了,便道,“明澜说的对,你就多抄佛经吧,修身养性不是坏事。”

宋媛脸都紫了,手中绣帕差点没扯烂掉。

过了一刻钟,王妈妈才回来,高兴道,“王老太医给的药当真是奇效,服下去没一会儿,方姨娘脸上的红疹就消了,大夫把脉说没事了。”

大太太眉头拧成麻花,随即松开,笑道,“那可真是有惊无险,不过方姨娘起红疹一事,还得查,这一次是有王老太医的药,下一次可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

明澜没走,她倒要看看这把火是怎么烧到她娘身上的。

不过,明澜没料到的是,这把火没先烧到沐氏身上,倒先烧到碧珠身上了。

衣裳从做好,到送到方姨娘手里,经过的丫鬟都被传来问话,一个个都叫冤枉,求老夫人明鉴。

但衣裳到了方姨娘手里,她就穿上了,难道她还能给自己下毒疼的死去活来?

这话,老夫人说出来,眉头几不可察的皱了下,上回方姨娘不就是自己落水假装动胎气的,难保不是她自己故技重施。

就算不是,难道沐氏真的蠢到让人在衣裳上动手脚,要动也该在别处下手才不动声色啊。

况且,这回二老爷高升,沐阳侯功不可没,为了方姨娘,明澜还去找了沐阳侯来帮忙…

就算真是沐氏下手的,她也不能罚她,算是功过相抵了,老夫人叹息一声,不知道怎么办好,然后一丫鬟就望着碧珠道,“昨天碧珠姐姐去绣坊了,刘妈妈就把我们都支开了…。”

当时绣坊就她们两个人,方姨娘的衣裳就在屋子里,指不定就是她们两个下的毒。

碧珠气鼓了腮帮子,跪下来道,“奴婢是去绣坊了,但我没有在方姨娘衣裳上动手脚!”

大太太笑道,“绣坊那么大,若是有什么话要和刘管事单独说在外面就行了,为什么要把其他人都支开?”

把人支开,明显就是有不轨企图。

碧珠跪在地上,一言不吭。

她不能说去拿小厮衣裳的事,否则姑娘要挨罚了。

她不说话,大太太就道,“从实招来,你去绣坊和刘管事把人支开是做什么,不招的话,总有办法让你开口!”

碧珠咬着唇瓣,望着明澜。

明澜豁然起身,道,“看来碧珠不说实话,在衣裳上下毒害方姨娘的黑锅我就要背定了!我顾明澜行的端做的正,没有什么不能对人说的,是我让碧珠去绣坊找刘管事的,我要两套小厮衣裳,仅此而已!”

外面,沐氏进来,正好听到这一句,眉头一拧,问道,“你要小厮衣裳做什么?”

明澜鼓了腮帮子,嗡了声音道,“我只能告诉祖母一个人。”

说着,她凑到老夫人耳边嘀咕了两句,老夫人眉头一拧,“胡闹!”

明澜低了头,一脸我也没办法啊。

老夫人揉太阳穴了,道,“好了,小厮衣裳的事不要再提了!”

明澜扭着绣帕,老夫人摆手道,“你和丫鬟回流霜苑吧,这两天给我待在屋子里好好反省。”

明澜不甘不愿的起了身,一步三回头的和碧珠走人了。

出了长松院,碧珠还一脸不敢置信,“姑娘,老夫人只罚你禁足两天吗?”

“不然呢,你还想禁足多久?”明澜反问道。

碧珠觉得偷偷打扮成小厮模样逛街,怎么也要禁足一个月才够吧,不然府里其他姑娘有样学样可怎么办?

碧珠觉得她家姑娘肯定是没和老夫人说实话,否则怎么可能这么轻松过关,她好奇道,“姑娘,你是怎么骗…。”

“嘘!”明澜要敲碧珠脑门了,懂什么叫看破不说破吗?

打扮成小厮逛街的事,她死都不能承认啊,但既然要了小厮衣裳,总有个理由吧,那就只能给那两套衣裳找个好去处了。

第七十六章 挑拨(书友1610156821和氏璧加更)

明澜骗老夫人说凌柔公主在宫里闷的慌,想偷偷出宫玩,李佩瑶能帮她打扮成丫鬟带出来,但是两个女孩子逛街太不安全了,所以要换成小厮打扮避人耳目,李佩瑶怕被护国公府发现,所以就托她帮忙。

她今天上街就是给人送衣裳去的,只是等了半天都没等到人,大概是没能混出来,她就回府了,衣裳还在马车里藏着呢。

这些事,老夫人敢说出来吗,这是败坏人家凌柔公主的名声,只能烂在肚子里头了。

至于她,人家公主要她帮忙,她有拒绝的余地吗?

她没有。

所以老夫人才没有追究到底,把她打发走了,也是免得顾音澜和大太太她们刨根问底。

只是她走了,娘能应付大太太发难吗?

明澜有些担心,她不知道,她前脚刚走,后脚顾音澜的表姐就派人送了封信来给她,信上写着她逛街时,无意发现明澜打扮成小厮模样逛街的事。

顾音澜看了信,顾雪澜凑过来问道,“朱姐姐又有什么好事和三姐姐你说?”

顾音澜连忙把信装好了,笑道,“表姐约我过几日去游湖。”

这信上的内容可不能让人瞧见,否则捅到老夫人耳朵里就是惹她不快,明澜都承认要了小厮衣裳了,祖母也罚她了,虽然罚的不重,甚至可以说很轻很轻了,但表姐看见了,还特地告诉她,这是挑拨她抖出这事,导致伯府姐妹不和,这样的事,就应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老夫人不喜外人手伸到靖宁伯府来,这封信送晚了些,要是早送来不就好了。

的确,要是早送来一会儿,明澜就惨了,她可是告诉老夫人那两套小厮衣裳是替别人要的,她没穿,这不就戳破她的谎言了么,欺骗老夫人,罪加一等啊。

回了流霜苑后,明澜就派雪梨去长松院打听消息,她回屋喝茶,一边琢磨到底会是谁下毒害方姨娘。

不论怎么看都是长房嫌疑最大,现在大房和二房旗鼓相当,可要是父亲没有子嗣,在祖父祖母心里肯定偏向大房三分,而且还顺带栽赃嫁祸给了娘亲,绣坊的管家权就交了出去,一举两得。

可既然算计了方姨娘,为何又要提王老太医来给方姨娘治红疹呢,虽然是为难她,可最后也帮了方姨娘啊,难道她们是晾准了她不会去,所以随口一说?

的确,明澜去沐阳侯府找王老太医帮方姨娘的确出人意料,就连老夫人都惊诧明澜的孝顺,也正因为如此,她才更相信不是沐氏下的毒。

下了毒,然后还回去求沐阳侯找王老太医来给方姨娘治病,这不是脑子有坑吗?

沐阳侯府虽然是她娘家,沐振是她嫡亲的兄长,但一有麻烦就回去求救,一而再再而三,娘家也该嫌弃她事多了,但凡有点脑子的都不会做这样的蠢事。

况且当初顾涉都答应方姨娘生了孩子给沐氏养,她要下毒,就不会退让了,再说了,完全可以等方姨娘把孩子生了,悄无声息的把她弄死,这孩子没了姨娘,顾涉还能不抱到她膝下养着?

现在害方姨娘,那是蠢到没边了。

不过,方姨娘起红疹一事,还是烧到沐氏身上了,明澜和碧珠没有了嫌疑,老夫人派人去绣坊搜查,把毒药包找了出来。

那丫鬟也被带到长松院,丫鬟一口咬定是赵妈妈把药包交给她的,让她下毒的,没差点把赵妈妈气死。

不过丫鬟咬定毒药是赵妈妈昨天上午给她的,的确,昨天赵妈妈去了前院,但她是去庄子上,从外院经过,当时长松院三等丫鬟柳儿就在后头跟着,一路上,赵妈妈只和人打了招呼,说笑了两句就直接出府了。

等她回来时,府里都吃过午饭的时辰了,她有不在场的证据,而且作证的就是老夫人的丫鬟。

那死咬着赵妈妈的丫鬟见没法拉赵妈妈下水,竟然一头撞死在了柱子上。

这案子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这些事,明澜都知道了,雪梨才回来,她是青梅扶着一瘸一拐的进来的,碧珠见了就道,“让你去打听消息,你怎么弄成这样回来?”

雪梨想哭,她这不是怕姑娘着急,所以一路狂奔,然后没注意脚下,踩了石头把脚给崴了么,她也不愿意啊。

不过她觉得她脚崴的值,她上前小声道,“奴婢坐在那里揉脚腕,正好大太太和四太太路过,两人聊姑娘给方姨娘请王老太医的事,四太太很火大,她说姑娘太蠢,大太太让她别心急…。”

“别心急什么?”碧珠问道。

雪梨摇头,“我就听到这么多,她们就走远了。”

两人说话声本来就不大,她是竖起耳朵才听到这么多的,又不敢追上去偷听。

别心急什么?自然是别心急管绣坊了,方姨娘起红疹一事,是二房的事,和四太太八竿子都打不着,她却发了火还骂她太蠢,显然有损她的利益了,才会这么愤怒。

要是方姨娘一事,娘亲背了黑锅,绣坊肯定是别想管了,大太太要接手,她娘不会同意,她会希望是三婶管,但三婶是庶媳,老夫人肯定偏向四太太,两相权宜,最后肯定会交给四太太管。

可以说,沐氏把管家权交出来,四太太受益最大,难道这件事背后是她捣鬼的?

她知道谁都想管家,管家权意味着油水,谁不想插上一手,但为了管家权算计她娘,明澜绝不允许!

“去查查,撞死的绣坊丫鬟和北院谁来往密切,”明澜吩咐道。

碧珠点点头,把雪梨扶了出去。

明澜喝了半杯茶后,就坐下来绣针线。

一个时辰后,碧珠上前道,“派去的丫鬟回来了,说是那死的丫鬟和北院没有什么往来,但她昨儿下午去北院送衣裳了。”

没有什么往来,明澜不信,无缘无故,那丫鬟凭什么为了四太太去做冒险的事,最后把小命都给搭上了,无利不起早,总会有原因的,只可惜丫鬟一头撞死了,死无对证了。

明澜继续落针,指尖碰到绣针疼的她倒吸了一口气,碧珠忙道,“姑娘手疼,明儿再绣吧。”

第七十七章 离谱(一更)

为了方姨娘放血,实在不值得,可又没有办法,碧珠叹息。

看着左手指尖上的伤口,明澜眸底闪过一抹冷芒。

被禁足两天,明澜一步都没有踏出流霜苑,绣了一天的针线后,才把送给凌柔公主的画画好,因为借着她的名头躲过一劫,明澜感恩,所以多画了一幅,第二天下午,让碧珠送护国公府去。

这一趟,碧珠得了三两银子的赏钱,高兴的合不拢嘴,好像自打姑娘被罚佛堂之后,她就财源滚滚了。

翌日,又是一个艳阳天,天气闷热,明澜还脱了件衣裳,这样燥热的天气,要不是经历过一次,她也不会相信会下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