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一般东西也就算了,居然敢偷离王世子的玉佩,要是找不见,整个伯府都别想好过了。

一时间,整个长松院人人自危。

没人敢偷拿东西,更别提离王世子的玉佩了,但玉佩就是不见了,天知道玉佩会在哪里,万一是哪个丫鬟行的栽赃手段,可真就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 借用

王妈妈带了丫鬟从大丫鬟查起,毕竟老夫人内屋不是谁都能进的,然后是二等丫鬟,就连内堂都少进的粗使婆子都没能幸免。

只差没将长松院翻个底朝天了,可就是没有玉佩的踪影。

一通查下来,老夫人手足无措,派人把老太爷和顾涉他们都给叫了回来。

当初,老太爷看到那象征离王世子身份的玉佩,就知道这玉佩不是轻易能送人的,原来还有定亲之意,当初为何不明说,可别说什么性子含蓄腼腆这些话,传出府都能笑掉人大牙。

“今天赵大太太登门求亲的事,不许往外泄露一个字,否则严惩不贷!”

往常这话都是老夫人说的,这一次是老太爷亲自发话,可见有多严重了。

如果事情悄无声息的解决了,不会有损赵大少爷名声,可要是闹大了,他和离王世子争明澜而且失败了,总归丢脸,只怕明澜还得担一个红颜祸水之名。

老太爷一说,老夫人就道,“我都急糊涂了,把这么重要的事都给忘记了。”

顾涉有些坐不住了,“可那块玉佩能去哪儿?”

亲事先不提,玉佩总得先找到。

老夫人正为这事头疼呢,“长松院只差没撅地三尺了,可就是找不到那块玉佩。”

老太爷知道这事的严重性,几位老爷联手审丫鬟,尤其是能靠近梳妆台的丫鬟,无一幸免。

审来审去,丫鬟都没碰过玉佩,倒是王妈妈想起来一件事,犹犹豫豫,欲言又止。

明澜看见了,便道,“王妈妈有话不妨直说。”

老夫人看着她,眉头几不可察的紧皱了下,道,“有什么事让你犹豫的,玉佩事关重大,你知道什么就赶紧说。”

王妈妈自然知道玉佩重要,她犹豫的是,“先前,表姑娘曾翻过老夫人的梳妆台…。”

就因为表姑娘翻过老夫人的梳妆台就怀疑她手脚不干净偷拿玉佩,委实不应该,但那一次表姑娘神情略慌张,她看在眼里,只是老夫人疼她,表姑娘又说哭花了眼,扑些粉,当时蒋大老爷入狱,她心情不好,她还宽慰了她几句,便将这事抛诸脑后了,事后也没丢什么东西,方才想起这事,她犹豫自己是不是多心了。

王妈妈是老夫人的心腹,她能说这话,说明蒋嘉贞可疑。

老夫人不愿意相信外孙女偷东西,但大太太说了一句话,“当初,明澜就是拿离王世子的玉佩定了不少粮食,要真是表姑娘偷的玉佩,那蒋家恢复伯爵不会和离王世子的玉佩有关吧?”

听大太太提起买粮食,明澜心咯噔一下跳了,但好在大家的重点并不在粮食上,玉佩的事火烧眉毛,没人有闲工夫审问她。

大太太的话就像是一块大石头丢水里,就冒了个小水花,但却给老太爷提了个醒。

那天他派小厮去蒋家打听,二姑奶奶和文昌伯吵起来说他能恢复爵位全靠她和伯府,他当时还觉得她托大了,一吵架就口没遮拦,难怪惹文昌伯生气,伯府可没有这本事,难道这话背后指的是离王世子的玉佩?

老太爷心沉了几分,他望着顾涉道,“你亲自去蒋家一趟。”

顾涉没敢耽搁,快马加鞭去了蒋家。

不过他没能拿回玉佩,二姑奶奶一口否决,态度慌张且激烈,顾涉要再逼她,她就一头撞死。

顾涉气的不行,偏又拿她没辄,只能无功而返。

但是他前脚离开文昌伯府,后脚一队官兵就把文昌伯府围的水泄不通,官兵拿着搜查令搜查文昌伯府,从莲花池里将那块象征离王世子身份的玉佩捞了起来。

文昌伯及一干家眷悉数入狱。

这事传回伯府时,天边已经有了几缕晚霞了,老夫人脸色苍白,老太爷几乎就惊站了起来,脸色比老夫人好不了多少。

屋子里几位老爷、太太面面相觑,脑子里都闪着一句话。

蒋家完了。

只怕伯府都免不了要受到牵连。

仅凭一块玉佩,就能让六位权臣联名上奏皇上保蒋大老爷出狱,甚至恢复一半的爵位,可想那块玉佩有多重要,现在还没人知道二姑奶奶和表姑娘是怎么说服那六位权臣帮的忙。

偷拿玉佩,本就罪加一等了,顾涉登门拿回玉佩,二姑奶奶不给就算了,居然还敢沉湖,打算来个毁尸灭迹,这不明摆着告诉大家,玉佩是她们偷的吗?

本来老夫人想着,要是问题不大,还能说是她一时猪油蒙了心,老糊涂了,以为离王世子玉佩送给了明澜,就能借用一二,护女儿周全,没想到她死不悔改,不打自招了!

要真是伯府把离王世子玉佩交给她的,她用完了就该及时归还,而不是扔了!

明澜一直待在长松院,哪都没去,听到蒋家悉数入狱的消息,她又是愤怒又是高兴,愤怒二姑奶奶母女先斩后奏,在伯府里为所欲为,高兴的是她们总算是吃了大亏了。

第一次擅自帮伯府做决定,她们忍了,第二次替她应下送人炭火,她虽然没忍,却也只给了她一点小教训,大概是没能伤筋动骨,不然怎么会一点记性没长,反倒变本加厉了呢,居然敢偷玉佩,还是偷离王世子的。

不得不说,胆子够肥,可惜,老夫人能压着二房护着她,却压不住离王世子。

而且,她现在忍不住想大笑几声。

她们偷了离王世子的玉佩,借此谋划搭救蒋大老爷,计谋的很好很成功,她们都被蒙在鼓里,还以为蒋家真的是真人不露相,一鸣惊人,却没想到是一只纸老虎,偏这只纸老虎还真当自己有权有势了,不把伯府放在眼里,姨娘捧一两句就分不清东南西北,居然抬平妻了。

在伯府里横行霸道,谁都不能招惹,最后让一小妾爬到了她们头上作威作福,给她人做了嫁衣裳。

这一巴掌,打的当真是响亮。

真的,她都替她们觉得脸疼。

不过,这么快就将蒋家入狱,而且从湖里找到玉佩,这速度是不是忒快了一点儿?

就算杀伐果断,雷厉风行也没这么快的吧?

第一百七十三章 招惹

明澜在走神,老太爷已经迈步走了,离王世子直接将蒋家入狱,就知道这事不会轻易算了。

而且,蒋家如今正在风口浪尖上,六位大臣保举,从入狱到直接封伯,风光无限,登门道贺巴结讨好的不知道多少,现在又突然入狱,而且是一家悉数入狱,整个京都都看着呢。

只怕这会儿已经惊动皇上了。

出了这么大的事,老太爷知道伯府堵不了这窟窿,但他要知道事情的经过,到底是他女儿,总不能见死不救。

老太爷一走,明澜也坐不住了,但就在她起身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她歪着脑袋看着老夫人道,“离王世子送了块玉佩给我,祖母下令不许府里丫鬟随便议论,二姑母就算知道,也不可能猜到那块玉佩是离王世子身份的象征,偷拿玉佩就能救文昌伯,是谁告诉她们的?”

先前,大太太把祸水往她身上引,她只顾着担心,却没想起来她是怎么知道这事的,而且知道的这么一清二楚。

现在,明澜将这把火踢了回去,大太太登时坐不住了,她这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顾音澜脸色微白。

老夫人心情正不好,听了明澜这话,怒气就往外冒了,拍了桌子道,“是谁告诉她的!”

老夫人眸光横扫,胆小的比如顾雪澜就扛不住了,生怕替人背黑锅,抬手指着顾音澜道,“是三姐姐说的!”

顾音澜掐死她的心都有了,她不说话没人当她是哑巴,见老夫人投过来冰冷的眸光,她扑通一声跪下道,“是我说的,但我没让蒋表妹偷离王世子的玉佩啊,当时说的时候,蒋家好好的,我又没法料事如神,如果这能怪我,那二姐姐就更有错了,她谁不好招惹,偏要招惹离王世子!”

这怂恿之罪,她担待不起,别想往她头上摁。

明澜看着她,道,“要依三妹妹之言,是我招惹了离王世子,才有了后面这么多事?那你怎么不想想我是怎么遇到离王世子的,我不去大禅寺,就碰不到他表兄弟楚大少爷,可不是我要去大禅寺的,这样算下来,最后埋怨的还是祖母不该去大禅寺还愿了?”

不就是推卸责任,谁不会?

只是明澜这一推卸,老夫人就火冒三丈高了,王妈妈在一旁连着劝她息怒,念夏端了茶来,老夫人一怒之下直接将茶盏摔了,吓了屋子里众人一大跳。

但明澜可不怕,她觉得她现在有些有恃无恐,离王世子登门求亲,对她来说是一道护身符,有些话不现在说,往后不一定有这么好的机会了,她道,“说来说去,还是大伯母消息太灵通了,我拿离王世子玉佩定粮食的事,连爹爹娘亲都不知道,大伯母却了如指掌,大伯母如此关心我,我都不知道,除夕之夜,我和三妹妹她们走散了,还担心的不行,要是知道身后有小厮丫鬟看着,我就痛快玩了,总归丢不掉。”

三太太坐在一旁,听明澜的话,嘴角忍不住勾了勾,要不是强忍着,只怕会笑出声来。

顾音澜气攒紧了手,瞪了明澜道,“你偷偷摸摸,瞒着二叔二婶,你还有理了?!”

明澜赫然一笑,“我不想隐瞒任何人,我只是不想多事而已,这个冬天会下雪的事,我不止一次说过,没人信我,我多说两句,还嫌我聒噪,我问过父亲,父亲告诉我没有必要要别人相信我,做人但求问心无愧,我听父亲的话,何错之有?”

她借离王世子的名义买粮食,她做的是好事,最后粮食都送到离王府跟前了,也没有闹大,最后不了了之,说明他并不责怪,这就足够了。

怕她们听不懂,明澜直白道,“大概正因为我捡到离王世子玉佩做了好事,他才将玉佩送给了我。”

顾音澜昂着脖子,根本就不服气。

老夫人本就烦躁了,见了她跋扈样子就更烦躁了,冷声道,“回去抄三百篇家规,不抄完,不许出院子半步!”

顾音澜眼眶一红,她又没有做错什么,凭什么要罚她,她要质问,大太太朝她摇头,不要在老夫人气头上忤逆,那样只会惩罚加倍,她怎么就不长记性呢。

“快回去。”

顾音澜死死的揪着裙摆,愤然转身离开。

她走后,丫鬟蹲下收拾地上的茶水和碎茶盏片。

老夫人脸色一沉阴沉,就像是六月狂风骤雨来临前的天空,沉闷闷的叫人透不过气来。

屋子里,没人敢说话,明澜就起身告退了。

沐氏已经三次派人来传话了,她再不去,娘亲该着急上火了。

幽兰苑,内屋。

沐氏靠在床上,明澜远远的就看到她眉头紧锁的模样,她有些心虚,娘亲不止一次说过不要她和离王世子有瓜葛,还一而再再而三的叮嘱如果她和离王世子往来密切,一定要禀告她。

她们主仆把娘亲的话当成耳旁风,娘亲不高兴了。

碧珠更干脆,直接就不来了,她身后跟着的是雪梨。

明澜故意脚步一下轻一下重,沐氏都没瞥头看过来,就知道生气了,明澜坐到床边,唤道,“娘?”

沐氏没说话,明澜凑近了些,像狗皮膏药粘着她,“娘要是不理我,我就赖这里不走了。”

赵妈妈站在一旁,无奈摇头,望着沐氏道,“太太,离王世子要娶二姑娘,她也没法拒绝啊,这不能怪她,要怪就怪您把姑娘生的太讨人喜欢了些。”

闻言,明澜朝赵妈妈投去一记感激的眼神。

“这还怪我起来了?”沐氏觉得自己没法教训女儿了。

明澜撒娇道,“当然怪娘亲了,爹爹都说我像娘亲,娘亲别想叫爹爹背黑锅。”

沐氏无奈,绷紧的脸也崩不下去了,她望着明澜,谨慎道,“娘说过,离王府不是好去处,你怎么就不听呢。”

明澜觉得自己挺无辜的,她怎么就没听了,可是离王世子有事没事就路过流霜苑,她又不能轰他走,她能怎么办?

第一百七十四章 说笑(月票900加更)

沐氏握着她的手,道,“离王和离王妃和离几次了,他们不在乎名声,满京都都看着呢,离王世子从小耳濡目染,他八岁时,皇上就逗他,将来娶的世子妃不喜欢了怎么办,他脱口就是一句和离啊。”

当时,这句话从宫里头传出来,大家都笃定将来离王世子不会比他父王和离次数少。

而女人,有几个能做到让夫婿从一而终的?

贫穷人家,那是没钱纳妾,世家大族,从来都是妻妾成群,左拥右抱,当年顾涉娶她时,承诺她,承诺沐阳侯好好待她,绝不会委屈了她,可老夫人要他以子嗣为重,在孝道跟前,什么承诺都算不了数的。

离王妃有楚大将军府做靠山,都一再和离,仅仅一个靖宁伯府能约束的了离王世子?

男人多贪新鲜,过了这劲头,日子就全靠熬啊。

当初义安侯世子娶容澜,好的蜜里调油,可结果呢!

她已经有一个女儿葬送在内宅了,她希望明澜活的好好的,她不求她大富大贵,她只想她一辈子安稳快乐。

这是沐氏的肺腑之言,明澜知道,但她不知道离王世子早有和离之心,早到还是个熊孩子的时候就安排好了,这对别人来说,或许不是什么好事,却正中她下怀。

虽然她不想嫁人,却知道伯府不会允许她留在府里蹉跎一辈子的,就算她想青灯古佛,伯府还不乐意她坏了伯府名声。

她迟早要嫁人,哪怕她再抵触。

可嫁人之后呢,在内宅里和小妾斗,天天想着办法哄夫君开心,万一夫君对她没了兴致,把小妾捧在手心里,她还得担心小妾想扶正弄死她,整日勾心斗角太累了。

如果离王世子嫌弃她了,给她一纸和离书放她离开,多美好的事啊。

她有丰厚的嫁妆,一辈子吃喝不愁,和离之后,她也不用搬回伯府来,要么住在陪嫁庄子上,不喜欢的话,还能买个大庄子,侍弄花草,过闲云野鹤的日子…想想就心里美的冒泡了。

不过,这些和她有什么关系?

她和离王世子的亲事是子虚乌有,是她拜托楚大少爷搅局才闹出来的,又不是真的。

现在玉佩被偷了,正好可以以此为借口让亲事不了了之,她再拜托离王世子多拖些时日,等赵翌定亲了再说出来,最好能拖个两三年,拖到她嫁不出去最好。

不过这好像不大可能,她不嫁人,离王世子还得娶世子妃呢,这一世,离王妃不一定会早死,他不一定要守孝。

一切计划都很完美,唯一不好的大概只有让娘亲白担心一场了,偏她还不能解释,但愿娘亲不会忧思过重,影响胎气。

明澜有些担心,挨着沐氏道,“娘,虽然离王和离王妃和离多次,但最后不还是在一起吗,又没有真分开。”

沐氏见明澜没把她的话放在心上,还说的这么轻松,处处维护离王世子,就知道女大不中留了,她望着她,问道,“你当真喜欢离王世子?”

明澜,“…。”

她能不能不回答这个问题?

明澜打算松手跑人了,但是沐氏却不放她走,一定要她给个答复,明澜能怎么办呢,她能回答说不喜欢吗?

不喜欢还嫁,她脑子有坑啊。

“喜欢。”

明澜回答的干脆,斩钉截铁,说完,趁着沐氏愣神的空档,她一溜烟起身跑了。

万一娘亲追问她喜欢离王世子什么怎么办?

难道她要说喜欢离王世子性子含蓄腼腆?

她说不出口啊。

出了幽兰苑,雪梨见四下无人,有些害怕道,“姑娘,咱们这样骗人是不是不大好?”

她都没法想象将来东窗事发了,会有什么下场,她们这些帮凶会死无葬身之地啊。

明澜看着她道,“护卫演的挺好的,没人会发现是假的。”

这倒是,那种气势,如果不是她亲自跑去静园找楚大少爷帮的忙,她都要以为是真的了,不过楚大少爷对姑娘可真好,姑娘有事相求,他都不带犹豫的。

不过楚大少爷怎么不借自己的名义搅黄亲事呢,楚大将军府大少爷的身份可不比赵大少爷差。

明澜轻松了脚步回流霜苑,碧珠守在书房前,看到她回来,喊道,“姑娘,你回来了。”

她手指着书房,眼睛眨巴两下,明澜就知道书房内有人,碧珠在守门。

明澜不大确定来的是谁,内心有点忐忑,千万别是离王世子来兴师问罪才好。

仿佛知道明澜的不安,碧珠高兴道,“是楚大少爷。”

明澜心情就放松了,推门进屋,就见楚离站在书桌前看她新画的画,明澜上前,福身道,“今天之事,多谢楚大少爷出手相助。”

楚离回头看着明澜,见她一脸笑容,他挑眉道,“你似乎很讨厌赵大少爷?”

明澜眨眼,“何出此言?”

“那日…。”

说了两个字,他的声音戛然而止,顿了一瞬,又笑道,“前几次,离王世子搅黄你亲事,你还生气,这一次,你可是主动找我帮忙。”

这样的差别是明显了点儿,明澜眼珠子一转,就想到理由了,“我不喜欢赵嫣。”

这勉强算是个理由,但直觉告诉他,这不是真正的理由。

只是明澜不想说,他就不追问了,离赵翌远点没坏处。

他没说话,明澜则道,“这一次,真是多谢谢你了,只是你假借离王世子的名义搅黄我的亲事,他或许不在意,但你说他含蓄腼腆,他不会恼你吧?”

若是为了帮她把自己搭上了,倒是他们兄弟起矛盾,这恩情她没法偿还啊。

楚离嘴角微弧,道,“你不觉得他含蓄腼腆?”

“…你是在和我说笑?”明澜扯着嘴角反问。

不是戴着面具就含蓄腼腆啊。

想到什么,明澜一脸八卦道,“难道他一和女孩子说话就脸红,所以才终日戴着面具?”

要是这样,那就是真含蓄腼腆了,虽然她觉得不大可能。

楚离,“…。”

他轻咳一声,明澜挠额头,后知后觉不应该和他聊离王世子的八卦,不过对于他终日戴面具,她是真的挺好奇的。

第一百七十五章 破费(月票930加更)

不过现在不是好奇的时候,她得和他商量下接下来该怎么办才好,“赵大太太虽然走了,但赵大少爷为了兵权,肯定不会放弃的,我该怎么办?”

楚离望着明澜,道,“你知道赵大少爷是为了兵权娶你的?”

明澜失笑,“这一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其实,前来求亲的哪个不是为了舅舅手里的兵权,又有谁是单纯的只是因为我?”

本来婚姻大事就是两个家族之间的事,她也没什么好失落的。

楚离看着她娇媚的脸上,一双眸子清澈灵动,他道,“改日,离王府会送纳采礼来。”

明澜错愕,“假的而已,不用真送纳采礼吧?”

楚离摸着鼻子,明澜就看着他的手,他就放下了,道,“赵大太太没那么好打发,何况赵皇后对赵大少爷的亲事一直很上心,戏不做足了,赵家不会死心的。”

明澜觉得说的有理,她打开抽屉,拿出银票来,递给楚离。

楚离皱眉,不接。

明澜就道,“离王世子又不是真娶我,我怎么能让他破费呢,这些钱是置办纳采礼的。”

窗外,暗卫笑出了声。

这一笑声不大,明澜听不见,但楚离听的真切,他轻咳一声道,“不用了,你借他的名义采买粮食,他挣了不少,还有一万两的定钱也在他那里,让他出份纳采礼不过分。”

“…这样不大好吧?”明澜犹豫。

都把人未来世子妃的名义给霸占了,耽误人家娶世子妃了,还让人破费,太过分了些,再说了,她又不缺钱。

明澜把银票塞楚离怀里,然后道,“我最多只借他世子妃名义半年,三个月也行,不会耽误他娶世子妃的。”

楚离看着她,妖冶凤眸闪着光泽,“在你梦里,他不是二十二岁都没娶世子妃吗,你慢慢耽误,他又不急。”

“话虽如此,但他和离王府又不知道…。”

再说了,离王世子几次帮她,离王妃又那么美,她也不希望她出事。

正想着要不要提醒楚离一声,让他委婉的转告离王世子,这些话,几次到嘴边,她都说不出来,离王世子可比楚离难缠多了,不容易打发,就听他问道,“你上回说他二十二岁还没有娶王妃,是口误,还是因为他需要守孝才没有娶亲?”

明澜错愕的看着他,她都没注意她说的是王妃,他却留意到了?

明澜嗯了一声,轻点了下头。

那一瞬间,楚离的脸就凝结成了冰块。

明澜见了有些害怕,她声音颤抖道,“这一世和前世,不是,是和梦里大不相同了,我娘都比梦里提前怀了身孕,离王妃不一定会出事。”

不一定…

他要的是万无一失。

楚离望着明澜,努力克制不让自己太冲动,他问道,“她好端端的怎么会离逝,谁杀的?”

明澜摇头,“我不知道…。”

楚离盯着她眼睛,想知道她是故意隐瞒还是真不知道,见明澜眼神没有躲闪,她是真的不知道,但这件事一直就像根刺卡在他喉咙里,他几次想来问了,只是问不出口,他告诉自己一定是明澜说错了话,绝不是他理解的那般。

“那离王世子呢,他后来都做了些什么?”

明澜摇头,那时候的她身怀六甲,连门都出不了,知道的消息都是丫鬟说的,离王世子向来神出鬼没,丫鬟怎么会知道那么多。

她知道楚离是想从离王世子的所作所为中寻找些蛛丝马迹,但是她真的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安慰道,“你知道了离王妃可能会遇害,让离王世子多留心一些,肯定不会有事的。”

她的声音温和婉转,像是清泉在月夜下缓缓流淌,让人莫名的觉得安心。

外面,有敲窗户声传来,护卫道,“爷,有事需要回府一趟。”

楚离看了明澜一眼,纵身一跃就出了窗外,就这样走了,银票却还在书桌上。

风一吹,银票就被吹到地上了。

明澜捡起来,叹息一声,她就是怕楚离会来书房,所以特地放在书里夹着给他,结果都塞他手里了,还不收,这是银票,不是烫手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