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屁颠颠去拿纸鸢了,等她站到明澜跟前的时候,明澜道,“打赏四儿一两银子,过些日子升她做二等丫鬟,让她放机灵点儿。”

雪梨点头如捣蒜。

明澜起身去了花园,很快,雪梨就把纸鸢放了出来。

静园内,暗卫看着纸鸢并未做他想,倒是楚离见了,若有所思道,“去看看是不是她在放纸鸢,如果是,应该是找我有事。”

暗卫嘴角抽了下,风筝传信?

爷是不是想太多了点儿?

不过爷有吩咐,他又闲着没事,就翻墙进伯府了。

一看,还真是明澜在放风筝。

暗卫本打算转身禀告楚离的,想了想,还是决定先问问,万一爷跑来最后不是就太尴尬了,便丢了个石头到明澜脚边,明澜就起了身,雪梨打算把纸鸢收了,结果顾云澜看到放纸鸢,屁颠颠跑出来,雪梨就陪她玩了。

明澜回了书房,暗卫跳窗户进来,道,“世子妃放纸鸢真的是找爷有事啊?”

明澜脸微红,道,“找你也行。”

褚风虎躯一震,道,“世子妃让属下做什么?”

明澜把纸团递给他,道,“你想办法把这纸团丢给老太爷,不要露出马脚就行了。”

这么点小事,对褚风来说那就是举手之劳,他接了纸团就消失在书房内。

褚风走后,不到半个时辰,前院书房一小厮被杖毙,一丫鬟被发卖的消息就传到明澜耳朵里了。

明澜感慨褚风办事速度之快,然而她不知道褚风在外院书房等得有多心急如焚。

老太爷在书房一待半天,他又不能把纸团直接从窗户外直接丢进去,只能一等再等了。

不过那小厮也是倒霉,老太爷写奏折,本来就落笔困难,写的不好就胡乱一揉,本来是要烧掉的,结果碰巧有人找他有事,他就顺手把纸团放下拿东西,怕人着急就直接出府了。

事后想起来,他急忙回府,见桌子上纸团不见了,就问小厮有没有看到一纸团。

小厮忙说烧了,还跪下认错是不是烧掉了什么重要东西。

老太爷怎么会怪罪他呢,烧掉是最好的。

可是他在书房待了好一会儿,打算进内院了,在一小道上,赫然被一纸团给拦住了去路。

一般时候,老太爷是不会捡地上的东西的,可是走到纸团边时,他鬼使神差的弯腰了。

将纸团打开看到是他写了一半的奏折时,老太爷当时就愤怒了。

小厮说纸团被烧了,那这又是什么?

老太爷最容不得别人欺骗他了,他转身回了书房,审问小厮。

小厮也是嘴硬的,或者说他死不承认还有活路,要是认了罪,不但他完了,还会连累自己的妹妹,他抵死不认只叫冤枉。

但是今儿外院人多,其他人也知道那丫鬟就是他妹妹,就说丫鬟今儿撞到了大太太的贴身丫鬟玳瑁。

老太爷把小丫鬟抓来审问,小丫鬟胆子很小,看到自家大哥被打的皮开肉绽,生怕也挨打,都不用上板子就全招了,承认将纸团塞给了玳瑁。

老太爷一怒之下,就把小厮杖毙了,小丫鬟则叫了人牙子来卖了。

这么重的惩罚,是为了告诫其他丫鬟小厮,也是杀鸡儆猴,他的书房不留不忠之人。

大太太被罚在佛堂,再加上纸团丢在路边,大太太不一定看到了,老太爷就没找她来了,他杖毙小厮的事,她不可能没有耳闻。

佛堂内,大太太脸色铁青,玳瑁更是吓的魂不守舍,“纸团奴婢用心找了啊…。”

大太太拳头攒紧了,她相信玳瑁不会这么疏忽大意,定是四太太!

她一直受罚,她就能一直霸占大厨房的管家权捞够油水!

她还想着借小厮的手做件大事,都还没有来得及和大老爷商议,小厮就死了!

大太太一口银牙险些咬碎,她写了一封信递给玳瑁道,“去把大老爷请来,再将这封信送到朱家去。”

静园,书房。

楚离在看书,风吹进来,临窗高几上一盆花卉微微颤动。

一道身影闪进来,他修长如玉的手指翻了一页书,一旁跟着的另一暗卫就道,“怎么去了这么久,世子妃放纸鸢不是找世子爷吗?”

褚风正要点头,见楚离望过来,他轻咳一声道,“世子妃是找属下的。”

“出去扎三个时辰马步。”

褚风,“…。”

爷!属下错了!

一夜好眠。

翌日,又是一艳阳天。

天蓝云白,阳光普照,屋顶上的积雪几乎都看不见什么了,藏在瓦缝间的积雪融化沿着屋顶滴滴答答往下掉,像是一首欢快的乐曲。

天气好,人的心情就好,大太太收买外院书房小厮的事老太爷知道了,那纸团大太太肯定也看见了,老太爷要把伯府爵位传给二房的事也算是挑明了。

就算先前老太爷有所犹豫,这时候也只能一鼓作气了,不然岂不是给长房机会迫害二房?

有时候尘埃落定了,也就死心,不要闹幺蛾子了。

第二百一十八章 进宫(求月票)

明澜笃定老太爷今天会上奏折立父亲为世子,虽然人家府里的世子都年轻俊朗,风度翩翩,寒冬腊月还骑马打着玉扇过街,引的无数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芳心暗许,父亲虽然不算一把年纪了,模样儒雅中透着一股子坚韧,但毕竟是做了外祖父的年纪了,算起来可以说是京都最年长的世子了。

一般情况下,就不会称呼世子,直接称呼顾二老爷了,不然父亲的脸还不得红成猴屁股啊?

明澜从来没怀疑老太爷立顾涉做继承人的事会不成功,尤其在离王府送了纳采礼之后,她即将是离王世子妃,父亲是离王世子的泰山,巴结都来不及,怎么可能会帮大老爷?

这么蠢的事,那些人精似的大臣是不会做的。

明澜自信满满,偏偏事情出乎她意料,她小瞧了长房壮士断腕破釜沉舟的决心。

她高高兴兴去长松院给老夫人请安,还没坐一会儿,宫里就来人报喜,大老爷升官了。

听到这消息,明澜当时就懵了,老夫人喜不自胜,不敢置信道,“怎么就升官了?”

小厮急着来报喜,知道的并不多,李总管打赏了来报喜的公公,然后再来回禀老夫人。

大老爷的确是升官了,官升一级。

今儿议政殿上,上朝没一会儿,左相就呈上一份奏折,那份奏折是大老爷亲笔写的,奏请皇上立二老爷为靖宁伯府世子。

一般都是父亲上奏折立儿子为世子,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看兄长替弟弟请立世子的,这和离老王爷当年将太子之位拱手相让异曲同工。

皇上一听,龙心大悦,就传大老爷上朝,问他身为靖宁伯府长子,怎么就想到把世子之位让给弟弟。

议政殿上,大老爷一番慷慨激昂,当年伯府爵位早就被夺了,是顾涉在战场上立了功,虽然战功不足以封伯爵,但皇上对顾家宽厚,顾家一直感恩戴德,无一日敢忘。

这么多年,靖宁伯府一直没有立世子,老太爷左右为难,他做儿子的都看在眼里,昨天他下定决心主动放弃,怕老太爷不同意,所以写了奏折让左相代呈。

嗯,这么宽厚的兄长真是不多见了。

满朝文武对大老爷都夸赞有加,然后有大臣就说老太爷教子有方,伯府兄友弟恭,实在叫人羡慕,但自古爵位都是传给嫡长子,虽然伯府能恢复爵位有顾涉一半的功劳,但毕竟只有一半不是全部。

而且,最重要的是顾涉而立之年,还膝下无子,大老爷儿女成群都快要添孙儿了,从子孙绵延上考虑也应该以长房为先。

因为大老爷主动奏请让顾涉继承靖宁伯府,沐阳侯都没法帮顾涉讲话,人家都这么宽厚了,二房一点都不懂得谦让,只要一张嘴必定落了下乘。

大老爷用自己的谦让来逼顾涉谦让。

他除了跟着谦让,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了,大老爷在以退为进,他只能跟着退一步。

几位老大臣你一言我一言,大概的意思是靖宁伯府兄友弟恭,将来谁继承爵位都一样,顾涉如今膝下无子,但沐氏身怀有孕,生男生女还不一定,老太爷身强体壮,不急于一时半会儿立世子。

老太爷站在朝堂上,皇上问他意下如何,老太爷能怎么办,两个儿子都这么孝顺呢!

他知道大老爷恭谦的背后意味着什么,可他能拆自己儿子的台,说他是假谦让吗?

他要当场请立顾涉为世子,那就是赤果果的偏心了。

老太爷就说不着急,等沐氏将孩子生下来再决定也不迟,这事就算是揭过了。

当时,皇上并没有升大老爷的官,后来吏部尚书见一官职空缺要举荐谁,然后有大臣就乘机保举大老爷了。

靖宁伯府两位老爷关系这么好,顾涉又即将是离王世子的岳父,这个时候不巴结,送几份人情出去,往后想送都还没那机会呢。

就这样,大老爷升官了。

明澜坐在那里,听着大老爷升官的经过,没差点气出内伤来,她嫁给离王世子,就是想借他的势力打压的长房抬不起头来,可谁能想到第一个得到好处的竟然就是长房!

明澜气的心口一阵阵抽疼。

好一招釜底抽薪之计!

明澜气的坐不住了,欲起身离开,结果还没说话呢,又有丫鬟进来,道,“二姑娘,宫里派了马车接你进宫。”

年前,皇上就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等积雪消融了宣她进宫领赏,所以宫里派马车接她进宫,明澜一点都不诧异。

但诧异的是,并非只有她一个人进宫,顾音澜也一起。

伯府大门前,停着宫里来接她的马车,碧珠扶着她上去,然后坐后面的马车。

见马车迟迟不走,明澜掀开车帘,问道,“怎么还不走?”

车夫忙道,“府上三姑娘还没来,皇上宣她一起进宫。”

明澜正因大老爷升官一事心里头气不顺,现在皇上居然宣顾音澜一起进宫了,皇上不是因为下雪一事赏她吗,这事和顾音澜有半个铜板的关系吗,还是说大老爷这么谦逊,皇上想趁机见见他女儿?

这倒是有可能,反而一个是接,两个也是接。

明澜就靠着马车坐着,静静的等候顾音澜。

等了一刻钟,顾音澜才出来,她从桥上落水,受惊不轻,这两日气色不好,都待在屋子里没出来。

明澜有两天没瞧见她了,这会儿看她气色还不错,虽然还有些苍白,但抹了些胭脂,看不出来,再加上人逢喜事精神爽,大老爷升官,长房大喜,有什么小病小痛也冲没了。

顾音澜心情好,高兴的合不拢嘴,明澜见了诧异道,“三妹妹知道皇上为什么传召你进宫?”

顾音澜正对着铜镜看妆容,方才火急火燎的,总担心化的不好,明澜问话,她眸光闪了下,斜了她一眼,道,“我怎么知道皇上为什么传召我进宫,不过爹爹今儿升官,我这会儿进宫肯定不是什么坏事。”

不是坏事,那肯定就是好事了。

有好事就够她高兴了。

第二百一十九章 欺负

明澜再不说话,掀开车帘看着闹街走神。

很快,马车就进宫了,下了马车后,有公公领着她们往前走,御书房重地,她们肯定是没法去的,走了一会儿后,明澜就知道这是去御花园的路。

御花园内,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一点也看不出寒冬刚过的痕迹。

明澜眼睛横扫,就看到一凉亭外站了一堆宫娥太监,就只知道皇上在凉亭了。

翘角飞檐的凉亭内,不止皇上在,赵皇后和李贵妃都在,一左一右的坐着。

明澜和顾音澜上前,给皇上请安。

明澜低着头,恭敬谦顺,皇上笑道,“起身吧。”

明澜直起身子,但是没有抬头,一般人是不能直视龙颜的,只听皇上道,“抬起头来,朕要好好看看把离王世子迷的魂神颠倒的顾二姑娘长得是何模样?”

明澜脸颊绯红,缓缓抬头。

下雪前,她就曾进过宫,见过皇上,但显然,皇上并未仔细看过她。

这会儿从头看到脚,那不是看她,看的是未来的离王世子妃,换个人,皇上也会这样审夺的。

皇上越看,她脸颊越红,正不知道怎么办好,就听皇上笑道,“没少被离王世子欺负吧?”

明澜,“…。”

皇上,你这样子让我怎么接话?

离王世子好歹是她未婚夫婿,她敢当着外人的面说他的不是吗?

况且在外人眼里,离王世子对她恩宠有加,连象征身份的随身玉佩都送给她了,她说什么是什么,甚至为了她都被皇上罚去看守皇陵了,她要说他坏话,就太没良心了。

明澜摇头,羞涩道,“离王世子待我很好。”

皇上哈哈大笑,显然不信。

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侄儿,他还能不了解,好归好,该捉弄的也不会少了,而他捉弄起人来是会把人气的牙根痒痒的,这事骗不了他。

赵皇后则笑道,“皇上,你可别吓着顾二姑娘,不然离王世子知道了,保不准会跟你闹给他未过门的世子妃出气呢。”

皇上失笑,“都快要娶世子妃了,朕岂会跟他小时候似的一般惯着他?”

李贵妃捂嘴笑道,“臣妾听说昨儿离王妃亲自去靖宁伯府送的纳采礼,看来对顾二姑娘也是满意至极。”

皇上眉头轻挑,显然,这事他还不知道。

不过,他今儿找明澜来是询问下雪一事的,暖冬天气,她怎么就笃定一定会下雪,而且还说服离王世子相信她。

因为他们几个,这一场雪灾才没有损失惨重,街头那些流浪乞丐都没有冻死。

皇上把茶盏放下,望向明澜,问道,“你怎么就确信一定会下雪?”

明澜看了皇上一眼,嗡了声音道,“是臣女做梦梦到的…。”

皇上,“…。”

赵皇后,“…。”

李贵妃,“…。”

皇上幸亏自己没喝茶,不然非得呛着不可,做梦梦到下雪就坚信不疑了?

桓儿也跟着胡闹?

赵皇后哑然失笑,“大概正因为她是梦到的,所以大家都不相信她说的,只有顾三姑娘相信,并给她出了买炭屯炭的主意,看来她们姐妹感情深厚,实在是叫人羡慕。”

赵皇后一句话,明澜猛然抬头看着她,见她蹙眉,又赶紧把头低下了,内心风起云涌,脸色也难看了几分。

买炭屯炭的主意什么时候成顾音澜帮她出的了?!

本来还以为顾音澜和她一起进宫是因为大老爷恭谦的缘故,现在看来分明是因为雪灾一事!

大老爷刚占完便宜,现在又轮到他女儿了?

赵皇后说完,李贵妃也不落后,笑道,“靖宁伯府两位老爷兄友弟恭,兄弟怡怡,有他们言传身教,顾家小辈必定相处融洽。”

明澜胸腔一口老血没差点喷出来,身处皇宫为了争那至高的位置斗的头破血流,竟然相信大老爷会谦让,他若是真谦让,靖宁伯府至于现在还没有立下继承人吗?

明澜默不作声,她怕一个忍不住说这都是假象,顾音澜则趁机表现道,“爹娘常教导我们姐妹要相处融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二姐姐说暖冬会下雪,起初我也不信,只是她说的多了,二叔二婶都嫌烦了,她闷闷不乐,我才帮她出了这么个主意,没想到二姐姐真听了…。”

云袖下,明澜手攒紧了,顾音澜要抢功劳她可以忍让一步,可她千不该万不该夸赞大老爷大太太的同时踩顾涉和沐氏,大老爷大太太教女儿要和府里姐妹相处融洽,可她说下雪,顾涉和沐氏却嫌弃不耐烦,两相一比,就逊大老爷大太太太多了。

碰到明澜的底线,她就没那么好说话了,只是明着拆顾音澜的台,回去她指不定会挨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能不做还是别做,太蠢。

明澜脑袋转的飞快,想到什么,她站在那里,一脸惊讶。

那种神情很难叫人忽视,李贵妃好奇道,“顾二姑娘怎么这么吃惊?”

明澜这才将脸上的惊讶之色收了,道,“因为刚刚这一幕和我梦里的一模一样…。”

明澜这样说,李贵妃望向皇上,笑道,“竟有这等神奇之事?”

明澜点头如捣蒜,“三妹妹帮我出主意的时候,是悄悄将我拉到一旁说的,身边连个丫鬟都没有,她怕帮我出馊主意被大伯父大伯母数落,一再叮嘱我不能往外泄露一句,我一句都没敢往外说,可是方才皇后却知道了,我梦到这场景,就当是假的,三妹妹怎么可能会说漏嘴呢,她的嘴向来是最严的,现在这梦境成真了,那接下来的两个梦境…也会成真?”

她一脸不敢置信。

皇上笑道,“什么梦?”

明澜不好意思挠额头道,“就是宫里的柳妃怀了龙种,皇上龙心大悦,赏了我一匹明珠锦,还问我另外一个梦境是什么,我没说…。”

说完,明澜看了福公公一眼。

那一眼看的福公公一头雾水,莫名其妙,怎么感觉顾二姑娘认得他似的?

柳妃?

李贵妃失笑,“这宫里可没有什么柳妃。”

第二百二十章 进封(月票补三)

明澜扭帕子了,宫里的后妃封号经常变,将来是柳妃,这会儿还不知道叫什么呢,而且柳妃是八个月身孕早产一尸两命,追封柳妃的,追封之前叫什么,她一时间还真想不起来了,便讪笑道,“我经常做梦,有时候分的清梦是假的,有时候分不清,我恍惚记得柳妃嘴角处有颗美人痣,宫里真没有柳妃吗?”

“宫里长着美人痣的,近来又侍寝过的,那不是慧嫔吗?”

赵皇后说着,眼神一凝。

慧嫔姓柳!

皇上深深的看了明澜一眼,吩咐道,“去将慧嫔叫来,再请位太医过来。”

很快,太医就来了,倒是慧嫔迟迟没到。

等了好一会儿,她才姗姗来迟,赵皇后有些不耐烦了,“怎么这么久才来?”

慧嫔惶恐,跪下道,“臣妾这两日身子不大舒服,方才卧床歇息,不知道皇上会传召,稍微收拾了下就赶来了,让皇上和皇后久等了,臣妾有罪。”

不舒服?

李贵妃吃惊,不会真怀了身孕吧?

皇上让她起身,吩咐太医给她诊脉,慧嫔眼眶都红了,她不舒服,皇上都耳闻了,还特地给她请了太医,只是为什么太医不是直接去见她,而是她来?

慧嫔觉得哪里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

太医给慧嫔把脉,把了一只手,又换了一只手,才起身道,“皇上,慧嫔娘娘果真是有喜了,一月有余。”

皇上,“…。”

明澜嘴角一勾,修长的睫毛颤抖了好几下,懵懵懂懂的,仿佛诧异居然又成真了,我到底是何方神圣的模样。

慧嫔坐在那里高兴坏了,这宫里哪个女人不想怀上龙种,便是寻常人家怀了孩子也高兴啊,何况是宫里了。

慧嫔摸着平坦的小腹,高兴的眼泪都流出来了。

皇上也高兴,道,“送慧嫔回宫歇息,择日进封柳妃。”

要是一般时候,赵皇后和李贵妃都会站出来说现在就册封为时尚早,才一个月的身孕,天知道保不保的住,宫里小产的孩子不知道多少,一般都是等生下来看看是公主还是皇子再册封的,这叫母凭子贵。

可明澜方才都说了柳妃二字,说明册封是铁定的,既然更改不了,这时候何必说些不讨喜的话,毕竟是妃位,况且柳妃的姐姐正是魏国公府大太太。

怀了身孕就够慧嫔高兴的了,没想到皇上紧接着就册封为妃,她高兴的手足无措,跪下来谢恩。

皇上让丫鬟扶她回宫安胎,现在他更好奇的是明澜另外一个梦,正要问呢,结果皇后状似不经意问道,“那顾二姑娘梦里可知道柳妃这一胎是小皇子还是小公主?”

李贵妃也望着明澜,明澜则看着皇上,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干脆道,“是个小公主。”

皇上,你懂我这眼神的,这句话,我撒谎了。

皇上额心微陇,这丫头当真是大胆,她这样可是明着欺君了。

不过她这样明目张胆的撒谎,应该是为了保护柳妃,便顺势问道,“除此之外,还有呢?”

明澜歪着脑袋想了想道,“好像在梦里还有人害柳妃,万幸的是小公主没事,下毒之人倒了大霉,最后抄家灭族可惨了,这些都是我听丫鬟说的,还没听完,就被丫鬟给叫醒了…。”

至于是谁下毒害柳妃,她就不知道了,别再追问她,她是胡诌的。

为了扩大魏国公府长房的势力,她容易么!

明澜说这些,是为了保全柳妃能安然无恙的把孩子生下来,知道是小公主,又知道害她会引火烧身被抄家灭族,除非有不共戴天之仇,否则没人会下手害柳妃。

而她也不会成为众矢之的,公主可没有皇子金贵,就是生十个八个小公主也没有一个小皇子来的招人羡慕妒忌恨,指不定还会招来一大波同情呢。

她又和柳妃非亲非故,没有必要帮她遮掩什么,没人会怀疑她在撒谎。

赵皇后听是公主,便大松了一口气,要知道皇上正当壮年,太子虽然立了,但继位还早呢,甚至都不敢明着和大臣走的太近,怕皇上疑心他有早继位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