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宁伯府没有那么大的胆量,他更没有活的不耐烦去和长公主和魏国公府作对。

扪心自问,他们也不会这么蠢,没那胆量得罪长公主。

老太爷将几只箭呈上,道,“明州山匪横行,这是射杀臣孙儿的箭,其中一只是在坠崖马匹上拔下来的,区区山匪,用的竟然是军队用的箭,臣怀疑山匪曾经劫过军饷物资,今儿是臣的孙儿遭难,如若不除,将来还不知道有多少人遭殃,臣恳请皇上派兵剿匪,还明州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福公公接了箭,递给皇上过目。

皇上眉头拧成一团,眸光冰冷,道,“准了!”

那些大臣则面面相觑。

第四百零二章 糊涂

山匪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最近一两年,也没有听说有军饷物资在明州一带被劫,山匪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的箭?

难道街上的流言蜚语并非是空穴来风?

幽兰苑内,明澜喂茂哥儿吃饭,米粒粘在了他脸上,明澜帮他擦掉。

外面,珍珠进来,见明澜在给茂哥儿喂饭,便站在了一旁。

一勺子饭喂下去,明澜抽空望着她道,“你怎么先回来了,我娘呢?”

珍珠这才道,“方才大太太身边的丫鬟来见老夫人,说长房要办大少爷的丧事,晦气太重,三姑娘出嫁之日定下了,宫里头不会更改,一边办丧事,一边办喜事,太不吉利了,问老夫人能不能让三姑娘从伯府大宅出嫁。”

这还用问吗?

老夫人铁定一口答应了。

她娘若是不同意,倒是她娘心太狠了。

而且以娘亲的性子,也不会拒绝,只是从伯府出嫁而已,就算长房分家了,在别人看来,还是靖宁伯府一份子,这是斩不断的关系。

不过珍珠这会儿回来,肯定和她想的不一样,便道,“我娘还没有答应?”

珍珠点头,“太太答应让三姑娘回伯府出嫁,但丫鬟说长房来不及给三姑娘准备陪嫁…。”

顾音澜从伯府出嫁,三太太没有理由拒绝。

可大太太还想伯府贴顾音澜一份陪嫁,老夫人正心疼长房,便让沐氏把绣房准备的陪嫁匀一半给顾音澜,这一点,沐氏就不同意了。

她女儿的陪嫁,都是用了最好的绸缎料子,其中一大半是离王府送来的,让绣娘精心绣制的,凭什么要让给顾音澜?

长房来不及准备陪嫁,那是长房的事,与旁人无关!

只是老夫人病歪歪的躺在床上,沐氏也不敢把话说的太重,万一让老夫人病情加重,她可担待不起。

王妈妈借着吃药把话题岔开,沐氏不知道怎么办,珍珠机灵,就赶紧来找明澜了。

明澜听了,心底冷笑连连。

看来顾绍业死了,大太太没她想的那么伤心。

若是真心疼,哪还能想到那么多,都到这份上了,还不忘记给女儿争陪嫁。

不得不说,大太太把老夫人的性子拿捏的死死的,在老夫人伤心头上,这一哭一叫一委屈,老夫人就满心满眼只有长房了。

明澜冷哼一声,“只分一半陪嫁给三妹妹哪够,去告诉老夫人,把绣房给我准备的所有陪嫁都让给她,让她风光大嫁!”

“都给了三姑娘,那姑娘你呢?”雪梨呐呐。

明澜嘲讽一笑,“我只是离王世子妃而已,哪里比得上太子侧妃风光,寒酸一点不算什么,对了,告诉老夫人,如果还嫌不够,我还可以请离王世子出面去找皇上说说,再多送几十抬来,将来三妹妹母仪天下了,让她多照应我一些,陪嫁只是些身外之物不重要,只要她高兴就好。”

珍珠笑了笑,就福身走了。

进了内院,老夫人靠在大迎枕上,神情凄哀。

珍珠上前,道,“太太,二姑娘说只让一半给三姑娘不够,让你把绣房给她准备的陪嫁,包括锦绣坊准备的衣裳都给三姑娘,让她风光大嫁。”

沐氏皱眉,“都给三姑娘?”

珍珠点头,温和道,“是啊,二姑娘是这么说的,她说她只是离王世子妃而已,远不及太子侧妃风光,出嫁寒酸一点没事,只盼着将来三姑娘母仪天下了,能照应她一二,这些身外之物,她不在乎,如果不够,她还可以请离王世子去找皇上再给三姑娘要几十抬聘礼,老夫人病了,养好身子最重要,不必为这点小事操心,她最好说话了,让太太您也事事依着老夫人,老夫人长命百岁,就是伯府的福气了…。”

“倒是我忤逆老夫人了,”沐氏脸色平淡的望向老夫人,道,“老夫人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语气温和的,像是湖畔青柳拂过水面,带起的点点涟漪。

老夫人脸青红紫轮换了变,沐氏一请罪,她一口血就喷了出来。

然后,屋子里就乱成一团了。

老夫人吐血的事,传到明澜耳朵里,她一脸无辜,诚惶诚恐道,“我都这么好说话了,还不满意呢,要不再装我几斤血给她做陪嫁?”

丫鬟,“…。”

幸好这些话只是丫鬟转述的,要是姑娘亲口对老夫人说的,只怕要将她气的中风不可。

姑娘温温和和的说话,杀伤力太强了,她们听得都心肝乱颤了。

再说丫鬟去请太医,结果太医还没来,老太爷回府了。

他一再叮嘱不得惹老夫人伤心动怒,结果她还是吐血了,老太爷问到底怎么回事。

王妈妈叹息一声,把丫鬟的话转述给老太爷听。

这一回,老太爷的脸也紫了。

生生给气紫的。

真的,要不是老夫人还躺在病床上,他真的要劈头盖脸的骂她一顿的。

简直就是猪脑子。

上回话都说的那么重了,她还没有听进去,这一回,业哥儿没了,她心疼长房,这不过分,可她心疼归心疼,凭什么要明澜把陪嫁让一部分给音澜?!

以前她偏着长房,明澜不说什么,这一回是真动怒了。

要让就全部让,让一半她不干!

到时候她出嫁那么寒酸,满京都都看着呢,那时候伯府就是没有把离王府放在眼里!

离王世子什么脾气,还不得暴跳如雷,以后有什么事,也别找明澜了,她只是小小离王世子妃,有事找顾音澜,她本事她,她是太子侧妃,没有她办不了的事。

糊涂至此,也不怪明澜和她离心了。

老太爷甩袖就走,亲自到了幽兰苑,沐氏正拿陪嫁礼单呢,拿给老夫人过目,要什么拿什么,万事都依她。

老太爷知道她们的怒气,可以说,怒到极致就看淡了。

等老夫人真把礼单接了,以后她们对老夫人再不会有半点敬重,从此桥归桥路归路。

这伯府,她们也不要了,一个伯爵之位,谁要谁拿去。

老太爷看着递过来的礼单,眉头拧着,道,“老夫人病糊涂了,你也这么糊涂?”

第四百零三章 打劫(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和氏璧加更)

沐氏笑了一声,“老太爷言重了,老夫人虽然吐了几口血,但人清明的很,不然不会躺在病榻上,还关心三姑娘能不能风光大嫁,我看要不了几天,老夫人就活蹦乱跳了,这伯府我只是代为管家,等大嫂回来了,我就脱手了。”

沐氏一脸管家太累,只希望大太太能早日回伯府,她也好卸下肩上重担。

老太爷见了,一脸疲惫。

他知道,这一回,老夫人是伤透二房的心了。

至少明澜的心凉透了。

明知道老太爷来了,还是来找她的,她就待在屋子里不出来。

她知道老太爷不糊涂,拎不清的是老夫人,但她心里存着气,谁也不想见。

大概是之前退让惯了,这一回,只让一小步怎么够,要让就让到底,让到她心满意足为止。

屋外,老太爷的声音传来,“音澜不会从伯府出嫁,二房也不需要让谁,往后老夫人再说这样的糊涂话,你们谁也不用搭理她,这是我说的。”

说完,老太爷看了内屋一眼,仿佛隔着窗户,他都能看到明澜。

明澜没有应声,老太爷转身离开。

很快,丫鬟就禀告明澜和沐氏,长房都吩咐小厮把陪嫁送来伯府,都送了半条街了,老太爷亲自去了,要小厮把陪嫁又原样抬了回去。

顾音澜没几天出嫁了,老太爷做主在顾音澜出嫁前一天让顾绍业入土为安。

一晚上时间足够长房将白绸换成红纱了。

灵堂前,大老爷指责老太爷心太狠,顾绍业是他的长子,就这样匆匆让他下葬,明明就能让顾音澜从伯府出嫁的!

老太爷瞥了眼大太太,冷道,“求的越多,失去的就越多,一而再,再而三,还不够长房吸取教训吗?”

本来让顾音澜从伯府出嫁,沐氏没有反对。

可她为什么要多说一句顾音澜陪嫁不够,这么匆忙出嫁,陪嫁不够没人会说什么,为什么一定要借老夫人之手打明澜的主意。

这么久,她们什么时候从明澜手里讨到过便宜,为什么还如此执着,孜孜不倦。

这一刻,老太爷只盼望长房早日离京,离二房越远越好。

老太爷没有在长房多待,小厮禀告了一件事,他就急匆匆回府了。

在朝堂上,老太爷跪请皇上派人剿匪,皇上答应了,但没有及时作出安排,还不知道山匪盘踞在哪里,有多少人,便让左相安排带兵领将。

就刚刚,宫里派人来传话,让顾涉去。

顾涉出身行伍,武功不错,如今在兵部挂职,死在山匪手里的又是他的侄儿,让他带兵去剿匪,他一定尽心尽力,鞠躬尽瘁。

这边老太爷希望长房和二房不要搅合到一起去了,结果,皇上一道旨意,硬是把二房和长房凑到了一起。

顾绍业的死绝非山匪劫道那么简单,分明是暗杀。

顾涉去剿匪,应该没有什么性命之忧,可怕的是羊入虎口。

万一顾绍业一条人命熄不了那些人的怒气,要灭顾涉呢?

老太爷怕了。

如果可以,他希望顾涉能不去。

这边,老太爷这么希望,那边,明澜望着顾涉道,“爹爹能不能不去?”

顾涉摇头,抱着茂哥儿逗着,一边道,“皇上下的命令,我没有理由不去。”

一般这样的命令,只有两种情况不用去。

一是他断手断脚,没法带兵剿匪,自然不用去了,再一个就是父死母亡,他守孝。

顾涉完好无损,老太爷身子硬朗,老夫人虽然吐了几口血,但从她事情管的多来看,明澜觉得她至少还能活三五年。

沐氏眼眶红着,她知道别无选择,但是她害怕,从来没有这么怕过。

顾涉倒看的开的多,他是上过战场的人,几次死里逃生,不惧生死,他甚至笑道,“虽然不知道是谁举荐的我,但皇上让我去,说明我可以,若是能立下战功,我在兵部就站稳脚跟了,将来没准儿能和沐阳侯一起带兵打仗,你知道,这一直是我最想做的事。”

沐氏恼道,“大哥上战场,就够我担心的了,再添一个你,你们是存心让我坐立不安,日夜难眠吧。”

沐氏只是一个妇道人家,没有那么大的雄心抱负,只求安稳过日子。

但每一个上过战场的,都想做将军。

当年顾涉是偷偷离家去的战场,那种建功立业的心情就更迫切了。

他发了疯似的杀敌,只为立功,让老太爷和老夫人看看,他完全可以不依靠伯府,他自己就能建功立业,光耀门楣。

只是后来伯府被贬,他的战功让伯府封了爵,老太爷成了伯爷,再加上他娶了沐氏,皇家又惦记沐阳侯府的兵权,再加上太平之年,没有了战乱,卸下战甲,久而久之,就被人给遗忘了。

能再次带兵打仗,虽然只是剿匪,顾涉内心其实是激动的。

这一天,他盼望很久了。

只是比起他上战场,他去剿匪,更叫妻儿担忧。

沐氏知道的不多,明澜怕顾绍业没有真死,不敢掉以轻心。

顾涉带兵剿匪,像是一块巨石压在她心口,沉甸甸的,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

她坐在书桌前发呆,连楚离什么时候进来的都不知道。

他手撑着明澜眼前,道,“想什么,想的这么入神?”

明澜拧眉,道,“我从来没听说过明州一带有山匪。”

楚离笑道,“那一带确实有山匪。”

“真的有山匪?”明澜不敢置信。

前世,她从来没听说过这事啊,明州可是入京的必经之路。

楚离点头道,“确实有,还曾打劫过我。”

明澜,“…。”

她噘了嘴,呲牙道,“我和你说正经事,你却和我开玩笑!”

打劫他,什么山匪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打劫他?

只怕没打劫到几两银子,最后连着老巢都给一锅端了。

楚离双手环胸,笑道,“离了京都,在穷乡僻壤,谁知道我是楚大少爷,该打劫还得打劫,只是一群莽夫,太平时,务农为生,食不果腹时就上山为寇,抢几两银子糊口度日,倒也不会害人性命。

朝廷让岳父大人去剿匪,这在我看来,就是给他送战功的,这是偷着乐的事了,你还不闷闷不乐?”

第四百零四章 解释

明澜一脸黑线,她都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了,还偷着乐?

她只差没被内心焦灼之火给焖熟了!

“一般的山匪,我当然不担心,可杀顾绍业的山匪见人就杀,哪里是你说的不会害人性命,”明澜闷气道。

她知道楚离武功高强,遇到敌人,就算杀不了,逃走完全不成问题,可她爹没那么大的本事,哪能以己度人。

“那说明那些不是山匪。”

“…我就是怕他们啊。”

“可岳父大人是去剿匪的,又不是去抓他们,灭了山匪,就是大功一件。”

“…谁是你岳父大人!”

“还能不能正经说事了?”他凤眸严肃道,“我们在说岳父大人剿山匪的事,你不要转移话题。”

明澜,“…。”

到底是谁不正经说事的?!

没见过这么倒打一耙的!

不过他这一打岔,她那点担忧之情消散了不少。

她望着他,满怀希翼道,“你确定我爹不会有性命之忧?”

楚离摇头,“这我倒不敢肯定。”

明澜心口一紧。

结果楚离一脸正经道,“这世上的事充满了意外,喝口水都能呛死,怕死就不应该生做男儿身。”

明澜噎住,无话可说。

楚离知道她的担忧,捏着她的脸道,“你要真不放心,我让赵明陪你爹一起去。”

明澜脸上绽放一抹笑来,比昙花还要绚烂。

她本来就犹豫要不要请他帮忙,但不好开口,毕竟父亲想做将军,她能让楚离护他一时,总不能一直护着吧。

嫁给赵翌那么多年,她知道培养一个武功高强的暗卫有多辛苦,不能总使唤他的暗卫。

不过赵明…

明澜望着他,清澈明净的眸子秋水盈盈,如一弯清泉,“你的暗卫不都姓褚吗,也有姓赵的?”

楚离,“…。”

他扶额,直勾勾的望着明澜,“你不知道赵明是谁?”

明澜摇头,“不知道。”

“真不知道?”他再问。

明澜脸上有黑线掉落,她要是知道,还用得着问他么?

楚离见她神情不像是在作假,她是真的不知道,可就是这样,才更叫他好奇,他道,“就是上回脖子上挂着断木剑的男子…。”

明澜,“…。”

天可怜见,她真的不知道他叫赵明。

她只知道大家叫他赵将军。

突然提到他,她怎么反应的过来,见楚离一脸审度和质疑,明澜巴巴的看着他,“你把他从牢里救出来了?”

这好像是句废话。

不救出来,能陪她爹一起去剿匪么?

而且,以离王世子的身份,想从死牢里捞一个没有得罪过什么权贵的死刑犯易如反掌。

楚离看着他,妖冶凤眸带着探究,道,“你是不是该给我一个解释?”

明澜心咯噔一下跳了,装傻道,“什么解释?”

这女人,装傻装的太明显了,他是那么好糊弄的吗,她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记得,她上回曾口误前世,后改为做梦,他觉得这应该不是简单的口误,是情急之下来不及多想便脱口而出的话,如同酒后吐真言。

只是他当时什么都没说,但是心底的震撼,至今未消。

前世…

这两个字,他琢磨了好些天了,这世上有人记得前世的事吗?

而且她的前世似乎和别人不一样。

如果她将前世借口做梦说出来,那就是真实发生过的事,重头再来了一回。

这样闻所未闻的事,发生在别人身上,楚离决计不信的。

可明澜不同,她得天独厚,是上天的宠儿,一身骨血,能消百毒,而且对伤口的愈合有奇效。

之前是伤口,如今连后背上的伤痕都淡了很多。

还有玉阙对她的喜欢,非她不可,那可是刺客苦苦寻找的神玉。

一桩桩,一件件都在告诉他,明澜和一般人不同,她有秘密。

被楚离盯的有些心虚,明澜不敢看他,她知道楚离聪慧,不过是凭着几笔临摹和一份锦盒,他就能猜到赵老太傅手里有什么,没有什么能瞒的过他的眼睛。

但她死后重生的事,太过惊骇了,他未必就能接受,万一将她当成了妖魔鬼怪怎么办?

她虽然庆幸太夫人疼爱她,能让她不惧百毒,但心底里,她还是恐惧这样的独特,她更想做一个普通的大家闺秀,生活在一个和睦的家族里,没有阴谋,没有算计。

她偷偷的拿了镇纸,仿佛捏在手里,心能安静两分,但似乎用处不大,她依然很紧张,“我见过赵将军,但我不知道他真名是什么,你方才突然提到他,我一时没能反应过来。”

“希望有一天,你能将你的过去都告诉我,”他道。

明澜猛然抬头,就看到楚离漂亮的凤眸里一抹闪亮,隐隐藏着几分失望。

明澜不告诉他,就代表着她还不够信任他。

明澜心口一窒,她没有不信任他,怕楚离误会,她脱口道,“要不,成亲之夜,我们再促膝长谈?”

楚离眉梢一挑,眸底失望之色尽去,带了些不赞同道,“洞房花烛夜聊这些事,会不会大煞风景了?”

“促膝长谈总比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发呆好,”她咕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