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人都去靖宁伯府道贺了,他们混在人堆里,也不扎眼。

然后,来道贺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第六百四十九章 撒欢(求月票)

亏得三房离伯府近,帮着沐氏奔前跑后,不然就沐氏刚生产完的身子,就算恢复的再好,她也吃不消啊。

太子的人快马加鞭赶到靖宁伯府,见到了楚离,把来意道明,楚离斜了来人一眼,淡淡回了三个字,“轰出去。”

来拿药的公公知道会是这么个结果,倒也没有多难堪和失望,毕竟楚离是连太后和皇后的面子都不给的人,太子在他这里还真没多少脸面。

看着满堂宾客,座无虚席,赵公公有些唏嘘。

本来靖宁伯府能成为太子侧妃最大的助力,没想到竟然和她断绝了关系。

赵公公怎么来的又怎么回大禅寺了。

但是他的到来,让大家知道顾音澜中了剧毒,且情况凶险,非解百毒的药不能救命,而楚离见死不救,这在大家看来,太子侧妃是必死无疑了。

就连明澜也是这么认为的,老太爷更是暗暗松了一口气。

然而有句话叫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顾音澜怎么可能那么容易死呢。

她被下毒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她可是凶残到为了“招蜂引蝶”自己给自己服毒的人。

在大禅寺,太医是亲眼看见她那只被毒针穿过,黑了一半的掌心,在赵公公走后,黑血一点点往外滴,渐渐的,掌心黑色褪去,血液恢复红色。

他什么都没做,开的药方还没有煎好送来,太子侧妃就当着他的面,自己给自己解毒了…

他要做的只是帮昏睡的太子侧妃包扎好伤口就可以了,这样的事,丫鬟都能做。

太医一直处于震撼中,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打死他,他也不敢置信啊。

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看花了眼,方才太子侧妃白皙的胳膊血脉处有微微隆起,就是那隆起靠近掌心,把毒血逼出体外。

可是他在细看的时候,那隆起已经不见了。

之前太后让太医院给太子侧妃煎滑胎药,里面下了毒的事,他也有所耳闻,现在又亲眼见到这样一幕,太医直向太子道贺,“太子侧妃真乃神人,臣学医多年,还从未见过太子侧妃这样身中剧毒,还能给自己解毒的人。”

顾音澜给自己解毒,除了太医,太子和太子妃,甚至不少宫女和太监,甚至护卫都看见了。

太子妃脸色难看,道,“太医的意思是侧妃无恙?”

太医点头,“侧妃掌心被毒针穿过,但未伤及骨头,止血修养一段时日即可痊愈,绝无性命之忧。”

当真是命大。

太子妃恨的咬牙。

太后出手,两次都要不了她的命,靖宁伯府出来的到底都是些什么怪物,离王世子妃是,现在太子侧妃又是。

离王世子妃好歹和她没有利益纠缠,也没有太子侧妃这么离谱,身中剧毒,也能自己给自己解毒,还是人吗?

分明就是妖孽!

太子坐在床边,握着顾音澜的手,含情脉脉,恨不得替她受伤。

外面护卫进来,道,“殿下,审问出来了,刺客是太后派来杀侧妃的。”

太子脸色一冷。

太子妃就道,“殿下,刺客一定是栽赃!”

太子冷声道,“是不是栽赃,本太子心里有数!”

说完,袖子一甩,“回宫!”

太子亲自抱着宫女打扮的顾音澜上了马车,不得不说顾音澜的身体好,马车刚到宫门口,她就醒过来了,只是手一动,就疼的她直抽气。

她回过神来,第一件事就是摸小腹,问孩子有没有事。

太子心软成一团,道,“没事,孩子没事。”

顾音澜就扑在太子怀里哭,先前她是真吓住了,她长这么大,还没有受过这么严重的伤过,她哭着要太子给她做主。

太子也生气,他知道太后不喜欢顾音澜,但是太后明着赏赐一堆东西给顾音澜,要她去大禅寺给大周祈福,没想到背后却痛下杀手!

太子没那么傻,他能察觉太后和赵家关系不错,和赵皇后的关系没有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但太后并不喜欢他,现在又对他的子嗣下手,太子不知道太后到底想做什么。

回了宫,太子几乎刚下马车,皇后就派人来传他去凤鸾宫说话。

太子重情,他硬是先将顾音澜送回东宫,再去见皇后。

大禅寺发生的事,早传遍皇宫,顾音澜的宫女嘴甜,讨好道,“现在宫里都传遍了,说侧妃您将来一定能母凭子贵做皇后,您腹中怀的就是大周将来的小太子,而且是一代明君。”

历史上,凡是雄伟的君主,在出生时,都有一段让人仰望的传奇,要么梦到蛟龙入腹,要么出生百花盛开,百鸟同贺,要么有凤凰,梦到老神仙…

这些奉承之言,顾音澜听的很顺耳,没有娘家做靠山又如何,她肚子里这个就是最大的靠山。

剧毒都毒不死她,这后宫她还有什么可怕的?

只是宫女话锋一转,道,“也有些讨人厌的宫女太监在背后说侧妃您是妖孽,不然离王世子妃和靖宁伯府不会和您断绝关系,也不知道是谁在背后散播谣言的,居心叵测,好在太子爷心里头只有您,等您生下小世子,地位就更稳固了。”

妖孽两个字,深深的刺疼了顾音澜的心。

她身体里有两只蛊虫,而且是旗鼓相当的两只,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共存的,托明澜的洪福,它们相处的还不错,连养蛊虫的男子都惊叹。

她死,两只蛊虫死。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剧毒毒不死她的原因。

但是妖孽,这两个字太刺耳,她更喜欢另外一个。

顾音澜眸光一转,示意宫女附耳过来,在她耳畔嘀咕了两句,宫女眼睛睁大,连连点头,就转身下去了。

在靖宁伯府用了宴席,酒足饭饱后,明澜和楚离就回王府了。

刚进锦华轩,就?见四儿坐在花圃上,身边围着好几个丫鬟,叽叽喳喳说不停。

见明澜走过来,四儿忙起身,道,“世子妃,您回来了?”

明澜心情好,笑道,“聊的这么起劲,聊什么呢?”

四儿忙道,“奴婢们再聊太子侧妃,宫里宫外都说她是神女。”

听到神女两个字,明澜心咯噔一下跳了,跳的她莫名其妙,还隐隐不安。

“神女?”雪梨噗呲一笑,“什么神女?”

四儿耸肩摇头,淡淡的语气带着几分不屑和轻蔑,“我也不知道,街上都是这么传的,说太子侧妃百毒不侵,是神女。”

明澜摸着乱跳的胸口,迈步进屋。

刚聊起珠帘,随身带着的玉阙便钻出来,满屋子乱蹿,像是小狗儿撒欢似的。

哐当!

玉阙没头没脑的乱飞,撞到了博古架上摆的美人瓶,哗啦一声砸在了地上,瞬间碎成无数块。

许是知道错了。

玉阙安分下来。

像是犯错的孩子似的躲在博古架后,见明澜没有生气,才偷偷的挪过来。

见小几上有宣纸,玉阙往宣纸上一飞。

等明澜走过去,宣纸上已经多了不少字,看的她嘴角抽搐不止。

笨蛋、白痴、下流、无耻、不要脸、傻叉…

第六百五十章 忤逆

淡淡的字迹,清秀隽雅,还挺好看。

只是看的时候,不免在心中默念,雪梨杏眼圆凳,指着玉阙道,“它…它怎么能骂人呢!”

玉阙嗖的一下朝雪梨飞去,围绕雪梨飞快的转了几圈,转的雪梨头晕。

明澜忍俊不禁,碧珠捂嘴笑,笑的雪梨摸不着头脑,“你们笑什么呀。”

青杏指着她的脸道,“玉阙在你脑门上写了三个字。”

雪梨一点都没感觉到,她问道,“写什么了?”

没人告诉她,怕玉阙不高兴,回头在她们脸上写怎么办,雪梨跺着脚去照镜子,脑门上赫然三个字:傻丫头。

雪梨气鼓了腮帮子,赶紧拿帕子擦干净,回头瞪着玉阙。

又怕玉阙朝她飞过来,别提多郁闷了。

玉阙就停在明澜肩膀上,左边待会儿,再跑又边待会儿,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可惜没人听得懂,写字用的是明澜的血,它不心疼,明澜和丫鬟还心疼呢。

血书骂人。

不过骂的不是明澜,是顾音澜。

这玉阙脾气还挺暴躁,骂起人来一点都不含糊。

碧珠给明澜倒茶,见玉阙在屋子里逛来逛去,她笑道,“奴婢怎么觉得玉阙精神了许多?”就像是吃错药打了鸡血一般。

后面一句,碧珠只敢放在心里,明澜也觉得玉阙不大对劲,只是听到神女二字,就这么兴奋。

这两个字却是让她不安,仿佛心底有一角落隐隐惶恐。

百毒不侵,是神女。

顾音澜毒不死,应该和刺客有关,那些刺客称玉阙为神玉。

神女与神玉有什么关联?

现在神玉围着她打转,那是不是意味着她是神女?

这玉阙与明澜心意相通,明澜在心底一疑惑,玉阙嗖的一下就到她跟前了,玉阙一上一下,仿佛是人在点头,但明澜不敢确定,便道,“如果是的话,你就转几圈。”

玉阙就转圈了,转的飞快,最后的结果是把自己给转晕了,砸到桌子啪嗒一下摔地上,惹得丫鬟发笑。

她真的是神女。

明澜心底闪过一抹沉重。

长晖院,内屋。

老王妃跪在蒲团上,诚心礼佛,魏妈妈站在身后,把大禅寺和宫里传出来关于神女的流言说给老王妃听。

老王妃手中佛珠顿了下,微阖的双眸睁开,眸底闪过一抹意味不明的光芒,“神女?”

魏妈妈笑道,“可不是神女,真是小瞧了太子侧妃,竟给自己摁了这么好名头。”

人家说她是妖孽,她就说自己是神女。

但凡这样的名头,都是假的,魏妈妈嗤之以鼻,见老王妃神情凝重,她脸上的蔑笑收敛了几分,道,“不会真是神女吧?”

老王妃手中佛珠轻动,道,“我倒是从老王爷口中听过这两个字。”

那天夜里,老王爷在观景楼上,夜观天象。

她见夜风很大,怕他着凉,带着斗篷去找他。

也不知道看到了什么,老王爷激动道,“神女降世。”

显然,老王爷在找神女。

这么多年,老王爷在王府待的日子并不算多,至少有一半的日子,他都不在王府里住,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又去做什么。

但这四个字,她记得真切,老王爷极少激动,连皇位他都不放在眼里。

她走过去,问道,“王爷,神女是什么人?”

他神情淡淡,道,“没什么,楼上风大,回去吧。”

说完,他转身就走。

当时她打开披风,要给他披上,可是老王爷看都没看一眼。

那是她唯一一次见老王爷激动,也是唯一一次听到神女两个字。

既然是神女,自然与寻常人不同,太子侧妃…

能招蝴蝶,百毒不侵…的确不同凡响。

但再不同凡响,能比的上梦到没有发生过的事吗?

既然称之为神,自然要有几分未卜先知的本事。

还有世子手里解百毒的药,老王爷的仙鹤…

老王妃猛然抬头,有些浑浊的眸子迸发冷芒出来。

“去打听看看,世子妃和太子侧妃的生辰八字是哪一天。”

再说宫里,太子把刺客带进了宫,准备奏禀皇上。

在见皇上之前,赵皇后把太子叫了去,询问大禅寺发生的事,然后道,“虽然排除了离王世子和世子妃,但太后和侧妃无冤无仇,怎么会派人刺杀侧妃?我看十有八九是李贵妃的挑拨之计,太子莫要中了贼人的奸计。”

太子望着皇后,道,“母后,儿臣的记性没那么差。”

太子侧妃和太后果真是无冤无仇吗?

太后的宝贝外孙吃河豚鱼中毒身亡,沈大少爷救他不成,反把自己给搭了进去。

这事,他都没忘记,何况是太后和长公主,难道太后不担心将来侧妃得势,会替兄长报仇?

滑胎药的事,经离王世子提醒,他也去查了,只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太后一计不成,再施一计就太过分了!

她真的是在帮他吗?!

太子深深的怀疑。

赵皇后有些失望道,“就算太后要杀侧妃,难道大周江山在你心里还不及一个侧妃重要?”

顾音澜自然比不上江山社稷,可他怕的是陪了夫人又折兵。

那天,他说不可能时,离王世子那眼神,仿佛在说他够天真,居然相信太后是真心帮他。

难道离王世子在挑拨他和太后?

挑拨对他离王世子有什么好处,如果想把他从储君之位上拉下来,他大可以明着拥戴三皇子,有离王府相助,就算太后帮他,也不及三皇子胜算大,离王世子犯不着默默的替三皇子做好事还不邀功。

太子觉得赵皇后是病急乱投医,太后没有那么好心帮他。

赵皇后心惊,怕太子察觉端倪,但细看又不像,便道,“太后帮你,本就出于私心,有点私心,这不过分,至少她向着我,就不会脚踏两条船向着李贵妃,要是惹怒太后,她向着李贵妃,你可就一点胜算都没有了,现在侧妃安然无恙,这件事就到此为止,我会劝太后,以后和侧妃井水不犯河水。”

太子有些迟疑,赵皇后越发不快,她痛心道,“难道你连母后都信不过?还是打算为了一个女人,忤逆我?”

太子能怎么办,忤逆的结果是母子离心,到时候对顾音澜下手的就不止太后,要再加一个皇后了。

第六百五十一章 神女

太后可以不向着他,但决不能向着三皇子。

权衡利弊,太子最终点头应了。

他刚点头,外面就进来一公公,禀告说刺客死了。

赵皇后松了一口气,太子看了赵皇后一眼,拳头攒紧。

其实他答应还是不答应,赵皇后都会把这件事压下,他的意见一点都不重要。

从小到大,他的意见是最不重要的!

他是太子!是储君!

一个任人戳扁揉圆的储君,又怎么可能入得了父皇和百官的眼?!

母后总埋怨他被三皇子压一头,可她有给过他做主的机会吗?

没有!

从来都没有过!

她总担心他行差踏错,把好不容易到手的储君之位拱手送出去。

她和赵家只要他守着太子之位,其他的都不用他做。

他是人,不是傀儡。

将来父皇百年之后,就算他登上帝位,做主的还是母后和赵家,不是他。

太子憋着一股子怒气出了凤鸾宫。

但有些事,不是赵皇后想压就压的住的,宫里头最不缺的就是看热闹和煽风点火挑拨离间的。

太后计杀太子侧妃,这对李贵妃来说是极好的消息。

都不用她吩咐,昭阳宫的宫女太监就把这件事传遍了皇宫每一个角落。

刺客虽然死了,死无对证,可也正是因为他的死,把太后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不是宫里派人去杀太子侧妃的,又怎么一而再的被灭口,在大禅寺灭口时伤了太子侧妃,没能成功,在守卫严明的皇宫里,居然让人得手了,这是打皇家的脸,打皇上的脸。

事关重大,福公公听到传闻后,不敢不禀告皇上。

皇上把太子传来问话,赵皇后怕太子意气用事,看着点才放心,李贵妃存粹看热闹,本来三皇子娶长乐郡主,她高兴的夜里做梦都笑醒了,谁想到长乐郡主会被杀,胆敢杀长乐郡主,得罪太后,还得罪她。

怎么看,都只有赵家有这份胆量,只是做的滴水不漏,李贵妃逮不到什么把柄,这些天气的心肝脾肺都疼,现在太后刺杀太子侧妃被抓,一定要好好利用,让他们反目成仇。

皇上询问太子,“刺客到底怎么回事,怎么都在传刺客是太后的人?”

太子望着皇上,道,“刺客被抓后,先说是离王府派他刺杀侧妃,被我给拆穿,后又说是太后,只是后来侧妃受伤,儿臣急着回宫,就没有继续审问了。”

太子如实禀告,像是替太后澄清,又像是把太后推出来,模棱两可。

赵皇后就道,“刺客居心叵测,栽赃离王府不成,又咬上太后,这是想太子和离王府,和太后斗起来,好渔翁得利!”

这话虽然没有明着说谁,但不论太子和离王府还是和太后斗起来,都会损伤元气,得利最大的,自然就是李贵妃了。

李贵妃脸都青了,道,“皇后这话何意,我怎么听不明白?”

赵皇后冷淡的扫了她一眼,望着皇上,继续道,“臣妾想会不会是先前的刺客,放了翌儿后,又折返回京?听刺客的语气,不像是我大周人,刺客火烧东宫,现在宫里又传出太子侧妃是神女的流言,臣妾想刺客进宫的目的会不会就是针对太子侧妃的?”

不愧是赵皇后,这黑锅扔的麻溜。

刺客都成了帮她,帮太后背黑锅的了。

而且,这黑锅扔的还很合情合理,但是李贵妃不傻,她道,“如果刺客是要杀太子侧妃,那天侧妃去找离王世子妃的时候,她几条小命都没了,又怎么会挟持清柔公主出宫,刺客很清楚,他有清柔公主在手,杀了太子侧妃,还是会放他们走,又何必再舍近求远?”

李贵妃语笑嫣然,赵皇后暗咬牙,道,“刺客想做什么,谁知道,贵妃却帮刺客开脱。”

这是在暗指刺客是李贵妃的人,虽然刺客口口声声说大周,但没准儿是刺客用来蒙混人视线的。

李贵妃笑道,“我不是帮刺客开脱,我是怕皇后的话,干扰太子和皇上查案,有人要谋害太子侧妃和她腹中胎儿,太子身为储君,能不查出背后下手之人给天下人看看吗?一旦查案的方向弄错了,一年半载的都查不出来,皇后就不怕天下人耻笑太子无能,连妻儿都护不住,何况是泱泱天下?”

皇上最烦李贵妃和赵皇后碰到一起。

夹枪带棍,绵里藏针,说的人不累,听得人累,比看奏折还要费脑力。

三句话不到,就转到储君之位上,他还是皇帝,还没死呢,就想着继承皇位了。

皇上一人扫了一眼,问道,“神女是怎么回事?”

李贵妃笑一声,不说话,赵皇后气的咬牙,让她闭嘴,她比谁都能说,让她说,反倒不说了,赵皇后道,“太子侧妃体质异于常人,滑胎药和剧毒,旁人都躲不过,她却能安然无恙,宫里就传起了她是神女的流言。”

然后,李贵妃又开口了,“皇上问的是神女有什么显眼之处。”

鬼知道有什么显眼之处?

赵皇后眸底闪过一抹暗芒。

这时候,顾音澜扶着宫女绿翘的手进来,因受伤身子虚弱,脸色苍白,太子见了心疼道,“你怎么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