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了他!”顾音澜声音冰冷如刀。

刑部尚书脸色一变。

结果这时候那边一个冷硬的声音传来,“是不是连本太子也要一起杀掉?!”

熟悉的声音,仿佛来自地狱的魔咒,顾音澜背脊颤栗,一股寒气从脚底心直达头发稍,她的双脚就像是被钉子钉在地上一帮动弹不得。

她缓缓挪过来,就看到太子走过来,一张脸黑的就像漆黑的夜,充满了戾气。

他在折桂楼和几位大臣谈事情,有人给他送了封信,让他来行宫捉奸。

他没打算管,他约几位大臣不容易,尤其行宫住的是北凉使臣,他们在行宫里做什么,他管不住。

可是那封信让他心情莫名的烦躁不安,正好太子妃也派人去找他,说行宫出了事,让他去一趟。

他就离了桌,带了护卫来行宫,刚走到行宫,就看到行宫冒浓烟,有宫女太监高呼走水了。

行宫里乱成一团,也顾不上通报,或者说守行宫的是大周将士,太子畅行无阻。

可是太子怎么也没想到他最宠爱的侧妃会在行宫,还是从上官鸿的屋子里跑出来!

她不是动了胎气,要好好养胎吗?!

太子想活活掐死顾音澜的心都有了。

顾音澜知道自己大祸临头,她在偏殿待的好好的,门窗关的严实,大白天也没人点蜡烛,可是屋子就是着火了,她想跑出来,一块木头砸下来,挡住了她的路,她只能绕道走。

结果一出来,就被刑部尚书和太子逮了个正着!

这是天要亡她啊!

顾音澜扑倒太子的脚边,哭道,“太子,你别误会,我只是来行宫找国师拿药膏的…。”

太子气笑了,“你给清柔,给母妃拿药膏,我不会不让你出宫,你用得着穿成这样吗?!”

那句质问她在上官鸿屋子里的话,太子都说不出口,他心如刀绞,他给她的宠爱还不够吗,虽然给不了她太子妃的位置,可是太子妃也压不住她,她腹中怀着他的骨肉,太子妃碰到她都格外的小心翼翼。

若生下来的是个儿子,那就是他的长子,没准儿将来他可以学着父皇让她母凭子贵。

想到赵淑妃…

太子的脸青成茄子了。

看到上官鸿,太子拳头攒紧,顾音澜腹中的孩子还是不是他的都不一定。

北凉国师在北凉地位显赫,他唯一的儿子要娶什么大家闺秀没有,顾音澜一个身怀六甲的女人,就算姿色还不错,他也下不去手,除非那孩子本就是他的。

只要顾音澜把孩子生下来,他将来立为太子,不费一兵一卒,就能颠覆大周!

太子妃和母妃闲聊时说过,当初他去大禅寺祈福,有人打听他的行踪,太子妃怀疑他被顾音澜所救是一场她精心策划的阴谋,母妃说她怀疑的在情在理,但是凡事要讲证据,他被顾音澜迷魂了头,别说心里,就是眼里也没有太子妃,让她拿到确凿证据了再说话,免得说出来惹他不快。

太子妃乖乖听了,没有在他跟前吭一个字。

他事后想想,也觉得这事可疑,如果真对他动了杀意,为什么不直接杀了他,而是给他下催情药。

以前想不通的事,他现在全明白了。

顾音澜百口莫辩,她千不该万不该从上官鸿房间里出来,还没太子抓了个现行,她死到临头了。

上官鸿也没料到事情会这样,这里是行宫,高手如云,还有他父亲北凉国师在,没人有那胆量纵火,也没有那本事。

可偏偏北凉行宫着火了,上官鸿拳头握紧,手背青筋暴起。

玉阙!

只有玉阙有这样的本事!

玉阙躺在屋顶看热闹:没错,就是我放的火。

反正它砸不碎,烧不坏,干脆裹了一层火油,点了火到处飞。

那些纱窗和纱幔都容易着火,再加上他速度极快,然后偏殿就熊熊大火了。

北凉国师只说不能杀人,但是没说不能放火啊,怕气头上杀人,玉阙也不到处溜达了,干脆在行宫盯梢,小小的碎玉阙,存心想躲人,北凉国师都不一定抓的住它。

它就是想听听关于神女和清州雪山的事,它容易么?

上官鸿望着太子道,“太子侧妃偷入行宫纵火,这是想烧死谁?”

这一棍子倒打的不错,纵火怎么也比戴绿帽子好听,可本来是上官鸿和顾音澜的错,现在成太子和顾音澜的错了。

北凉来京都给太后贺寿,住在行宫里,太子侧妃纵火,完全有可能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刑部尚书站在一旁,他什么也没说,但脑袋转的飞快。

离王怀疑之前偷潜入离王府陵墓的是北凉国师的人,目的是偷取碎玉阙,之前东宫有人打斗导致失火,其中一拨是离王府暗卫,另外一拨最后挟持清柔公主出京,莫非就是上官鸿?

他潜入东宫私会太子侧妃?

这完全有可能。

再那颗玉扣,厉郡王说上官鸿也有一件锦袍有这样的玉扣。

当初长乐郡主嫁给三皇子,等于带着太后一党的势力做嫁妆,三皇子会压的太子喘不过气来,几乎可以说,废太子是毫无悬念的事。

太子侧妃请上官鸿帮她杀长乐郡主,就等于是稳固了太子的地位,她腹中胎儿将来才有继承皇位的可能。

这一招,当真是妙绝。

刑部尚书望向太子道,“侧妃和行宫失火一案有脱不掉的干系,臣要带她回刑部问案。”

顾音澜脸色一冷,“我没有纵火,我只是不小心打翻的灯烛!我是太子侧妃,腹中还怀着太子的骨肉,在大牢里出点什么意外,你担待的起吗?!”

刑部尚书没见过这么恬不知耻的女人,难怪离王世子妃一定要和她断绝关系。

她犯的是株连九族的死罪!

刑部尚书冷冷道,“连离王和离王妃都进过打牢,太子侧妃以为自己能例外?”

顾音澜求太子,太子一脚将她拂开,“带走!”

第七百四十九章 灭口

太子宠爱顾音澜是因为她舍命相救,是基于救命之恩,如果所谓的救命全是欺骗,别说宠爱了,太子将她碎尸万段的心都有。

顾音澜扑倒在地,娇嫩的掌心从青石地面划过,磨掉一层皮,疼的龇牙咧嘴。

连这么点小伤她都忍受不了,何况是刑部大牢。

赵淑妃和太子妃本就想弄死她,只是太子袒护,她们怕和太子离心,所以一忍再忍,现在太子气头上,她进了刑部大牢,连太子的面都见不到,何况是劝他回心转意。

到时候太子妃再吹吹枕边风,她可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而且,赵淑妃就是因为被关进大理寺大牢,才被废掉后位的,她不要进刑部大牢。

衙差过来请顾音澜,她不起身,也不许衙差抓他,衙差一伸手,她就叫肚子疼。

太子脸绿的发光了。

就算顾音澜和上官鸿之间没什么,就她死活不愿意去刑部,哪有半点大家闺秀的样子,脸都被她给丢尽了,要是她是无辜的,刑部尚书还敢冤枉她不成?!

刑部尚书摆手,两衙差就把顾音澜太子侧妃的身份抛掉,当成一般的犯人从地上拖了起来。

只是走了没几步,北凉国师从大殿内走出来,道,“慢走!”

两衙差挺住脚步,回头看着北凉国师,不知道他要做什么。

太子望着他,道,“国师要说什么?”

“她不能去刑部大牢,”北凉国师的声音缥缈的仿佛从远山吹来的一阵风。

刑部尚书看了太子侧妃一眼,然后望着北凉国师道,“为何?”

就算太子侧妃与行宫被烧有关,但也只是可能,北凉带了那么多高手来,太子侧妃能在他们眼皮子底下烧掉行宫,那些高手都是酒囊饭袋不成?

那边,王爷走了过来,行宫着火,虽然宫女太监一直在扑灭火势,但是一点都不管用,火势依旧很大。

“出什么事了?”王爷问道。

刑部尚书望着王爷,看了太子侧妃一眼道,“太子侧妃在纵火当场,我要带他回刑部审问,北凉国师不同意。”

王爷望着北凉国师,“国师既然这么说,一定有理由。”

北凉国师一句话没说,他手一抬,就像是一把匕首朝顾音澜射过去,快的来不及反应,顾音澜一只胳膊就被销断了。

血溅到衙差身上,衙差都吓呆住了。

顾音澜疼的歇斯底里的吼叫。

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

顾音澜就算再有错,她也是大周太子侧妃,太子还在这里,当着太子的面,北凉国师就敢断太子侧妃一条臂膀,未免也太不将大周放在眼里了。

太子正要发怒,这时候有丫鬟惊叫出声,太子为眼前一幕惊的头皮发麻。

屋顶上,某个看热闹的玉阙也吓得直接从屋顶上滚了下来。

在北凉国师望过来的瞬间,使出吃奶的力气跑了。

玉阙受惊不小,直奔回锦华轩,一头扎进明澜怀里,从她衣领子里钻了进去。

正巧,楚离就在明澜身边坐着,当时脸就黑了,“你给我出来!”

不止楚离脸黑,明澜的脸不比他好哪里去,她闻到一股火油的味道…

行宫着火,不会是玉阙干的好事吧?

可它烧了行宫就算了,为什么要躲她身上,就算北凉国师追它,他也不至于追到离王府来啊。

火油味,熏得明澜胃里翻江倒海。

“碧珠,准备热水,我要沐浴!”

碧珠和青杏准备了热水,明澜脱掉衣裳,楚离把玉阙丢湖里凉快去了。

在浴桶里泡了两刻钟,刚穿了一件里衣,外面四儿跑进来,急道,“世子妃,太子侧妃死了。”

碧珠帮明澜穿衣,听到这话,手一滞,抬头问道,“太子侧妃是怎么死的?”

四儿斟酌了下,回道,“听说是被北凉国师一掌打的只剩下一口气,太子于心不忍,一剑杀了她。”

雪梨走过来道,“好好的,北凉国师打太子侧妃做什么?”

四儿搓着胳膊上爬起来的鸡皮疙瘩道,“听说太子侧妃被人下了蛊毒,之前吸引蝴蝶就是蛊毒发作导致的,亏得被大家传的沸沸扬扬,还以为她真的是什么神女呢。

北凉国师说太子侧妃被人挑中养蛊,现在所作所为完全受蛊虫控制,北凉国师先砍掉太子侧妃一条胳膊,流出来的血里都有蛊虫,未免蛊虫到处乱爬,伤及无辜,北凉国师一掌将太子侧妃体内的蛊虫都给震死了。”

即便没能亲眼见到,但仅仅是在脑海里想一想,都觉得可怕。

碧珠想到她随明澜进宫,顾音澜给明澜下蛊,结果蛊虫看到明澜就吓的往她身体里跑,最后引发蝴蝶蛊,吸引蝴蝶的事。

要不是世子妃的血百毒不侵,是蛊虫的克星,还不得被太子侧妃给活活害死。

这么心肠歹毒的人,死不足惜!

四儿禀告行宫的事,明澜觉得胃里泛呕,但北凉国师的话,她并不信。

他不过是借着蛊虫杀了顾音澜,大周和太子非但不能怪他,还得谢谢他,其实他就是怕顾音澜受不了刑部惩罚,到时候招出上官鸿,联手算计太子,给太子戴绿帽子,想不费一兵一卒颠覆大周,以及杀长乐郡主的事。

每一件都是死罪,就算上官鸿是北凉国师唯一的儿子,他也休想轻易离开大周。

行宫内,所有人都被顾音澜体内的蛊虫给惊的不轻,尤其是太子。

他可是顾音澜朝夕相处的枕边人,哪一天不见面,不扑在他怀里,坐在他大腿上撒娇?

想到这些,太子就呕吐不止。

王爷望着北凉国师道,“太子体内有没有蛊虫?”

北凉国师淡淡道,“太子应该庆幸侧妃来了行宫,否则再过一个月,太子侧妃养不了这些蛊虫了,就会破体而出。”

北凉国师说的时候,刑部尚书多看了顾音澜一眼。

刑部尚书见惯了尸体,除了开始有点震惊,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北凉国师的话,他也不信。

太子侧妃体内是有蛊虫,但是这些蛊虫一掉到地上,血液一凝固,蛊虫也就死了,根本就没有到处乱爬,又怎么会祸害太子?

只是害不了人,又为什么在太子侧妃体内养蛊虫,这一点刑部尚书想不明白。

但北凉国师肯定没有那么好心,他一掌要太子侧妃大半条命,分明是替儿子掩盖罪行,公然杀人灭口。

王爷道,“送太子回宫,太子侧妃的尸体送去刑部验尸。”

第七百五十章 欺君

王爷怀疑蛊虫是北凉国师捣鬼的,掌风里什么都没有,但既然是国师,又被北凉皇帝那么敬重,一定有独特之处。

就像老王爷,能用一块石头加明澜一滴血,就能让鞭子挥动,北凉国师要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做点什么,谁也防不住。

刑部尚书让衙差把太子侧妃的尸体抬走,那些衙差都不敢碰她。

一来是蛊虫吓人,而来是一个鲜活的人挨了北凉国师一掌,身体都萎缩了一半,太诡异了。

但是刑部尚书发话了,他们衙差不做,难道要刑部尚书自己动手吗?

少不得忍着恶心见顾音澜的尸体扶到担架上,蒙上一层白绸抬走。

太子脸色苍白,肚子里先前吃的早饭全吐出来了,被护卫扶着走了。

等他们都走了,王爷望着北凉国师道,“让国师受惊了,行宫起火,还请国师一行移驾。”

京都行宫不止这一处,着火的行宫肯定不能再住了。

这边,王爷安顿好北凉使臣,那边皇上传召他进宫。

太子侧妃被杀,而且是怀了身孕的侧妃,这不是小事,大周怕北凉挑起战乱,殃及无辜百姓,但不惧怕打仗。

只是王爷进御书房的时候,好几位太医跪在地上,王爷见了就道,“这是怎么了?”

皇上没说话,刑部尚书道,“王爷,太子侧妃的尸体,刑部仵作验尸,她体内的确有不少的蛊虫,但太子侧妃并未怀身孕。”

刑部尚书还记得知道太子侧妃怀身孕那天,离王世子妃就在宫里,太子侧妃还和离王世子妃闹出不愉快出来。

这些太医都给世子妃把过脉,假怀身孕这么大的事,没有一人禀告皇上,这是欺君之罪。

太医们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诚惶诚恐道,“皇上,借臣等几个胆子,也不敢帮太子侧妃撒谎说怀了身孕骗人啊,十月怀胎,到时候瓜熟蒂落没有孩子,这事根本骗不了人,这些天我们轮流给太子侧妃请平安脉,和赵淑妃禀告过,太子侧妃脉象有异,以前还能把出喜脉,最近一段时间,几乎就把不出来,但要说小产,太子侧妃确实没有小产迹象,这事东宫的人都知道,龙子龙孙,臣等不敢马虎,一直在翻阅医书,尽力帮太子侧妃保胎,还请皇上明察。”

太医们心里苦啊,他们几品小官,谁都能欺负,太子侧妃不止救过太子,还是太子的心尖儿,太子妃都不敢给她脸色看,他们还哪敢不听话。

谁想到太子侧妃的胎儿早没了,孩子怎么可能会没有呢,太医望着皇上道,“太子侧妃腹中胎儿一定和蛊虫有关。”

只要太子侧妃怀过身孕,他们就没有欺君,太医们一口咬定胎儿是因为蛊虫没的。

王爷摆摆手,让太医们退下。

太医们像是得了特赦令,麻溜的爬起来告退了。

东宫内,太子在审问顾音澜的贴身丫鬟。

丫鬟跪在地上,身子因为害怕和恐惧抖的就跟筛糠似的,太子重重的拍桌子,眼神冷的叫人骨头发寒,“说还是不说?!”

“奴婢,奴婢什么都不知道啊,”丫鬟声音颤栗。

外面,太子妃娉娉袅袅的走进来,太子侧妃死了,还是死在行宫,心头大患已除,她浑身松快,至于什么蛊虫蛊毒,她并不关心,只道,“这些丫鬟嘴硬着呢,以为什么都不说,就能逃过一死,老实招认,还能留一条贱命,死活不说,如此忠心耿耿,不如送她们下去伺候她们主子吧。”

太子脸色冰冷,道,“拖出去杖毙!”

公公过来拖丫鬟,丫鬟吓得爬到太子脚边,太子没等丫鬟靠近,一脚就把丫鬟踹翻了。

丫鬟滚了一圈,赶紧跪好道,“奴婢说,奴婢知道的都说。”

丫鬟是顾音澜从靖宁伯府带进宫的,一直贴身伺候,对她的事自然了解。

事情要从红缨帮顾绍业偷寒玉瓶说起,红缨知道明澜手里有碎玉阙,正好那是北凉人要找的东西,顾绍业就和北凉勾搭上。

顾绍业坠崖“死”后,顾音澜找到了上官鸿,希望他能看在顾绍业的面子上帮她进宫,作为回报,她会帮他拿到他想要的,不只是玉阙,还有大周江山。

上官鸿觉得帮忙不是什么难事,对他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就帮顾音澜打听太子行踪,给太子下毒,让他们滚到一起。

丫鬟说这些往事,太子牙呲欲裂,有多愤怒可想而知。

进宫之后,赵皇后不喜欢顾音澜,太子妃给她下避子药,顾音澜没有母家相助,她只能自己站稳脚跟,而最快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怀身孕。

她不是不帮太子生孩子,是赵皇后和太子妃不给她机会,逼她去找上官鸿的。

丫鬟说她也不知道太子侧妃腹中孩子是谁的,那一天侧妃和太子在花园里…也没有吃避子药,那几天和上官鸿也滚到一起,丫鬟问过顾音澜。

顾音澜并不在意孩子是谁的,总归都是她大周太子侧妃生的,只要生下来就是太子的长子,将来可以效仿赵皇后,以侧妃之位母凭子贵。

一边是太子的宠爱,再加上上官鸿暗中相助,她一定能达成所愿。

本来计划周密,天衣无缝,谁想到腹中胎儿会出事,太子侧妃怕胎儿保不住,去行宫找上官鸿想办法,结果这一去把自己的小命给搭上了…

太子猜到顾音澜和上官鸿可能勾搭到一起了,现在听丫鬟亲口承认,那种愤怒几乎可以席卷一切。

对男人来说,绿帽子就和杀父之仇一般无法容忍,何况孩子还可能不是他的。

丫鬟说完,求太子饶命,她只是丫鬟,只能听吩咐办事,她没有的选择。

就如同太子要她死,她也别无选择。

护卫手起剑过,丫鬟就被一剑封喉了。

知道太子这么大的丑闻,还想活着出东宫?

太子坐在那里,太子妃握着他的手,道,“殿下,太子侧妃已经得到报应了,您别气坏了身子,都过去了。”

过去了吗?

不亲身经历,他永远都无法体会被人戴绿帽子是什么样的愤怒。

他尚且如此,高高在上的父皇呢?

太子侧妃腹中的孩子好歹还有一点可能是他的,赵翌是先太子的骨肉!

太子不敢想象,赵家和赵淑妃的事情走漏一点风声,皇上会是怎样的暴怒。

第七百五十一章 密道

顾音澜死了,赵淑妃被禁足,也不忘过问此事。

听太子妃说了经过,赵淑妃冷道,“离王世子妃倒是聪明,知道太子侧妃犯的是诛九族的死罪,早早的就要靖宁伯府和她断绝了关系,她知情不报,亦是死罪!”

太子妃没说什么,她知道赵淑妃憎恶明澜,可以说赵淑妃有今日,明澜要付一半的责任。

但太子侧妃的事,牵连到她,太子妃都觉得无辜,要不是她提醒,她压根就不会怀疑顾音澜算计太子。

太子妃不敢帮明澜说好话,免得惹怒赵淑妃。

太子望着赵淑妃,一字一顿的问,“母妃是想儿子被人戴绿帽子的事人尽皆知吗?”

一个被枕边人戴了绿帽子的储君,怎么君临天下,背后还不知道被多少人笑话。

他要顾音澜死,也要上官鸿的命。

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他是储君,一个摇摇欲坠的储君,没有什么比名声更重要的了。

赵淑妃被太子顶撞,脸上有些挂不住,她道,“当初母后就叮嘱过你,太子侧妃不是什么好人,太子偏要宠着她,要不是母妃拦在前头,太子妃的位置你都要给她!”

要是早听她的,何来这么多的事?

太子心情郁结,母妃数落起太子侧妃来振振有词,那她自己呢?!

她就一点羞愧之心都没有吗?!

太子懒得听赵淑妃说话,他觉得恶心,他豁然起身,一声招呼都没打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