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慧看到李文的气色不错,暗暗放下心来,昨天她可是严密观察每一个进出新房的下人。屋里面的酒和食物全部经过严密的检查,没有毒。

“二姐,气色不错哦,不磨叽了,你要去给长辈们敬茶了!”云慧看看时辰,差不多到了,便提醒说道。

李文被云慧这么看着,面红耳赤,嗔道:“就知道笑话我!”

“云慧说的是,我们赶紧过去吧!”楚君杰看着一脸娇羞的美人儿,心里苏苏麻麻,舒服到心坎里。

到了大厅,楚老夫人坐在上位,紧接着是楚君杰的父母,之后就是楚君杰的叔叔婶婶。李文很是恭敬地香秀端过来的托盘里接过一杯茶,给楚老夫人敬上。楚老夫人很是老实地没有找麻烦,很是爽快地给李文一个红包。

紧接着是给楚君杰的父母敬茶,给楚老夫人,楚老爷,楚夫人敬茶楚君杰和李文都是下跪的。当给楚君杰的叔叔婶婶敬茶,李文只是行了一个晚辈屈膝里,楚君杰也只是弯腰作揖。

楚家二老爷是个庶子,没有什么地位,所以不在意这些虚礼,晚辈给他们敬茶,他们就借着,然后递上之前准备好的红包。当李文和楚君杰给三房老爷和楚吴氏敬茶的时候,三房老爷虽然觉得李文狂妄自大,不给他跪着地敬茶,他心里非常不舒服,但为了估计大面,没有当场发火,毕竟上面坐着长辈呢;而楚吴氏原本就因为楚君杰娶了一个有着强硬后台的媳妇,得了那么多嫁妆,最令她吐血的是,原本和老太太商量着要让大房出聘礼,结果还是从公中出。看着那么多聘礼从家里一箱箱的抬走,她心里那个气啊,这么多年了,夺得了管家的权利,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够得到整个楚家。那些抬走的聘礼,可都是被她看成自己的东西了。

楚吴氏在肚子里憋着一口气呢,所以李文端茶,没有给她跪下,她就眼看前方,像是没有看到李文的端茶一样。不接这茶,就是表示不认可她李文进楚家。楚君杰见三婶楚吴氏这么不给面子,心里非常火,刚想发火,只见李文把茶杯直接放在楚吴氏和三老爷坐着的两个椅子中间的小桌上,转身就走,茶已经端给你了,喝不喝是你的事情了,不喝拉倒。。连楚老夫人,公公婆婆都喝了她的茶,你一个婶娘摆什么谱啊。你越是让别人给你脸,我就偏不给你脸,李文心里恼火。

原本想给李文难堪的楚吴氏,在李文转身之后,气得面色铁青,翻被李文将了军,下不来台。

楚夫人原本看到楚吴氏为难儿媳妇李氏,就是不给她面子,刚想出声解围,就看到李文直接把茶水放在桌上,转身离开,干脆利落。再看看楚吴氏的难堪的脸色,心里更加爽快,给脸不要脸,活该。楚吴氏的意图,李文知道,不就是想做出不承认她的姿态,给她难堪嘛,李文才不怕。其他人都喝了茶,不差他们三房。

“你们几个小辈过来,你们大嫂给你准备礼物!”楚夫人见冷场,出声活跃气氛,毕竟今天可是长房的脸面。

二房的几个楚君杰同辈的弟弟妹妹过来,李文送出了事先准备好的见面礼;三房的人,因为楚吴氏当家,也把自己的位子抬得很高,见李文不给他们母亲的面子,便也不去要李文的见面礼。

楚夫人这次也难得硬气,不要拉倒,省了,直接叫道:“双双,你过来,给你母亲见礼!”

楚双双去了几次忠勇巾帼府,和李文已经很熟悉,加上身体好了很多,人也变得活泼很多,脆生生跪下说道:“给母亲磕头!”

李文大方地拿出一个厚重的红包,递给楚双双说道:“乖女儿,拿好了!”接着是二房的小辈,依次领了东西、三房孙子辈的孩子们眼馋,也不管父母的脸色,纷纷给李文磕头。毕竟是小孩子,李文不计前嫌,一视同仁,都给了厚重的红包。小孩子个个喜笑颜开,乐颠颠地比较他们谁的东西好,这可把楚吴氏夫妇气得鼻子差点歪了。

接下来的事情,李文也直接无视楚吴氏和三房。 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小鸡肚肠,只知道窝里斗,勾心斗角,李文懒得理她。

楚君杰看了李文今天的表现,知道她在楚家不会吃亏了。

三日回门,楚君杰和李文一起回忠勇巾帼府,铁幕青看到李文的起色非常好,就知道这家伙婚后生活不错,那就好。从李文进门,蔡明达就一直跟在李文身边,想多和母亲多待一会儿。

云慧在李文的房间里放了一些净化空气的香囊,里里外外检查了之后,才放心离开。好在李文身边有着好几个忠心的丫鬟,这样李文在楚家也能有使得上手的人。

“君杰,你现在也成亲了,估计启程的日子不远了。”铁幕青轻声说道,要谈论政事,两人已经到了书房里面。

楚君杰颔首道:“似的,估计还有一个月就启程!我离开的时间很长了,我们大宇朝和匈奴已经互市,还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我们派人去匈奴内部收集情报,难保那些匈奴人不派人到大宇朝来,不得不小心心。”

“嗯,君杰,你说的是。如果不是这个身份,我也可以和你们一起回去了。我还是比较喜欢青山县的气氛,没有那么多规矩和俗礼,肆意快活。”铁幕青略带遗憾说道,这辈子估计都不会有那样的生活了。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所以公主也不需要遗憾。今日公主把君杰叫过来,是否还有其他的事情?”楚君杰知道铁幕青绝不会专门说这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一定另有深意。

铁幕青笑笑:“呵呵,没错!你去青山县的路上,经过西北知州,去看看关浩锦,看看他试种的几种高产作物怎么样了。”

楚君杰了然,在青山县的时候,他就看出来铁幕青和关浩锦两人眉来眼去,暗生情愫。这公主这么说,想必是想在奏报里面提到关浩锦的几种高产作物,这样对于关浩锦的升迁非常有好处,毕竟他一个武官,都能赞许的事情,想必可以引起皇帝的重视。

☆、第两百五十章和亲?

楚君杰笑着点头说道:“只要情况属实,我会实话实说的。现在西北的边患不大,十年内应该不会有战事,倒是西南的局势非常复杂微妙。君杰无分身之术,还要公主多多关注。”

“西南?”铁幕青皱眉,“你是说西南的吐蕃?他们又蹦跶什么呢?这段时间光顾着追查倭人,加上你们的婚事,其他的我倒没注意!”

楚君杰看到铁幕青的房间里墙上挂了一张大宇朝的地图,便信步走过来,说道:“其实我们大宇朝地域很广,这样势必在周边有很多邻国。吐蕃在前朝曾经脱离中原统治,自立为王,但大宇朝立国十年之后,在我们的武力威慑之下,便成为大宇朝的藩王。但是他们每年以地形险恶,每年只送一点东西。原本朝廷没准备从这些藩国得到什么,所以一直没有注意。自从我们和匈奴的关系紧张,这吐蕃直接连那点东西也不送了。前几天突然进京,不知道这次所为何事?反正这些藩国,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事情,想必是想从大宇朝得到一些东西。只不过皇上还没有召见他们,暂且还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突然过来。”

“哦,我记下了。君杰,你继续给我讲讲我们大宇朝周边的国家,我想多了解一些,这样就能做出相对正确的判断。”铁幕青对这些了解不是很多,现在听着楚君杰提到西南吐蕃,东面隔海东瀛倭人,西北匈奴,东北女真,南部六韶,各个都是蠢蠢欲动,貌似没有一个安分的啊。

楚君杰指着地图,一一讲解:“西北匈奴我就不说了,你已经很是了解了;西南吐蕃地势险峻,而且地势较高,我们中原将士乍到那里很不适应,很多人会因为不适,丢掉性命,这也是我们迟迟不动吐蕃的最主要的原因;南部没有国家,只是十几个部落,有一个松散的联盟,不过据密探报,景部落势力越来越来大,已经打败了六个部落,已经统一了南部一半的势力,也要多加注意;然后就是你说的东瀛,弹丸小国,自古以来,染指我中原之心,不曾断过,借着大海,我们也没有好的办法去教训他们;在这就是东北的女真,虽说是少数民族,但善骑射,骁勇善战,甚过匈奴。”

“人人都把我们大宇朝当成一块肥美的肉啊,就算不能整个吞下,但咬一口也够他们消化很长时间的!他们就是大的这个注意。每次中原政权更迭或者大乱的时候,这些国家都是趁机占好处。”铁幕青做了一个比喻,十分恰当地反映了这些小国的嘴脸。你强它就弱,你若他就强,等鼻子上脸。

“是啊,我们强盛的时候,他们老老实实;一旦我们有点风吹草动,那些跳梁小丑就会站出来,捡便宜。”楚君杰咬牙说道,恨得不行,这时候一个武人的性情表现无疑。

铁幕青点点头说道:“哼,这些跳梁小丑就是这样,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诚信可言。要知道我们大宇朝的先进技术,他们拿去就用,但从不感恩,时时刻刻在想着怎么占好处。现在姑且让他们再高兴一段时间,等我们的国力达到一个程度,一个一个收拾他们,把他们打扁两人,打怕了。”

楚君杰知道铁幕青的话不是说说而已,也许从今天开始,铁幕青就会部署,等待时机,以待之后伺机而动,赚取先机。

几天之后,贤宗皇帝召见了几个吐蕃蛮子。不知是这吐蕃蛮子不知天高地厚,还是他们自信心爆满,居然向大宇朝提出和亲,促进两国友好,他们就恢复纳贡。别说那点供奉,贤宗皇帝和大宇朝官员看不上,就说这和亲那可是大发了。贤宗皇帝现在只五个女儿,只有最大的长公主宇文贤过了及笄之年,宇文乐还有半年及笄,宇文清还有一年及笄。这吐蕃蛮子现在提出和亲,不就是冲着铁幕青来的嘛。

文武朝臣都为吐蕃蛮子捏了一把汗,居然要和一品将军长公主成亲,不知道他齐赞干布有没有那福气消受啊。那哪是娶媳妇啊,简直就是放了一个冷面阎王女煞星在家里啊,简直是老虎头上打苍蝇,找死啊。

贤宗皇帝听到这吐蕃蛮子的请求,按理说应该生气的,但惊讶地忘了生气,还以为听错了,疑问道:“真没有听错吧?裕禄赞,你为齐赞干布求亲?你知不知道朕只有一位公主成年?”

“微臣知道,小臣就是想为干布求娶大宇朝长公主!还请皇上允许。”裕禄赞很是诚恳地说道,好像贤宗皇帝答应把长公主嫁到想吐蕃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岂不知他这话在朝堂上引起了朝臣非分开。

一些个武官对于和亲非常反感,他们认为这是他们男人没有能力保护家里人,当反应过来之后,当场卷袖子,要大干一场。文臣里面以礼部侍郎林大人率先跳出来,伸出干瘪的手指,直着吐蕃蛮子裕禄赞,呵斥说道:“我们大宇朝自建国以来,就没有让长公主和亲的前例,于朝纲不合。尔等出口狂言,是在侮辱我们大宇朝,还不速速俯首道歉,饶你不死之罪!”

平时朝堂上的武人对文臣很是不屑,但没想到今日礼部侍郎林大人居然雄起一把,率先跳出来骂战。其实林大人没有想那么多,他只是想到之前误会铁幕青,觉得亏欠铁幕青,人家铁幕青成为长公主之后,也没有去找林家麻烦,所以林大人也是投桃报李,不自觉想赎罪。更何况,这于理不合,国家也没有到必须要和亲的地步。

“我们齐赞干布天纵英才,正好和忠勇巾帼是天生一对,天作之合!”裕禄赞有恃无恐说道,反正在吐蕃边境已经集结了十五万大军,只等着贤宗皇帝不答应,他们好提下面的要求。

铁幕青今天没有上朝,在皇帝听到吐蕃蛮子这话,给夏公公使了个眼色,示意让长公主宇文贤上朝。虽然她是长公主,但也不能上朝,不过铁幕青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大宇朝的长公主啊,非一般公主。

夏公公得到示意,转身吩咐身后的小太监去芙蓉殿告知此事,让文贤长公主到大殿里来。

事关紧急,小太监没有半刻停留,飞快地往芙蓉殿跑去。当铁幕青听到这个无厘头的消息,下巴差点没掉到地上,干巴巴说道:“那些吐蕃蛮子不会套袋被驴踢了吧!让我去和亲?”

惠妃也没有立即反应过来,听铁幕青这么说,哭笑不得道:“你父皇既然叫人来送信,那你就过去看看吧,省得在这里瞎想。”

铁幕青想想也是,人家都叫到她头上了,不能做缩头乌龟啊!跟着小太监急冲冲去了大殿。

当铁幕青到了的时候,正好听到裕禄赞的话。铁幕青没来及叩拜皇帝,就一个晃身就到了裕禄赞对面,厉声问道:“如果我宇文贤不答应,不知裕禄赞大人,甚至是齐赞干布将会如何行事呢?”铁幕青这才看清楚眼前的这个人脸,黑黢黢的,头发上好像长时间没洗,打结在一起,身上不时散发出一种类似于狐臭的气味。铁幕青这时候顾不得气势了,后退两步,不想闻这人身上的难闻的气味。

裕禄赞只感觉一个华丽的身影飘过来,一眨眼的功夫已经到了眼前,这长公主宇文贤的功夫很高啊。不过他们吐蕃多得是勇士,这宇文贤算不得什么。

“如若不答应,那我们两个只能画地绝交,边陲十城五县划给我们吐蕃。”裕禄赞狮子大开口说道,有十五万精兵做后盾,他的底气很足啊!

裕禄赞的话,让朝堂上瞬间变得静悄悄,旋即又嗡嗡作响,明白过来,原来吐蕃是打着这个主意呢!

“哼!”铁幕青冷哼一声,“你今天是来宣战的嘛?”

“如果长公主要非要这么说,也可以这么理解。”裕禄赞洋洋得意说道,大宇朝刚和匈奴打过仗,国力还没有恢复,现在绝对没有能力进行下一步的战争。不管开不开战,他们吐蕃都能得到好处。吐蕃地势险要,多有丘陵,早就地大宇朝的平原垂涎已久。

铁幕青看着眼前愚蠢至极的裕禄赞,居然趁此机会威胁大宇朝,难道他们没有查清楚大宇朝并没有从上次和匈奴的战争中收到损伤,反而还大赚了一笔?既然人家送上门来,铁幕青当然不会客气,绝不能让这裕禄赞和吐蕃占了便宜。

既然想着要和吐蕃较量,那就摸清一些吐蕃的底细才是重中之重!铁幕青露出一个微笑,缓缓说道:“既然来求亲,那吐蕃的诚意是什么啊?”

文武朝臣,甚至是贤宗皇帝都惊讶地看着铁幕青,难道铁幕青真的同意?

贤宗皇帝从心里不同意,出声制止:“文贤,兹事体大,稍后再议!”

铁幕青没有看贤宗皇帝,而是注视着裕禄赞,等待着裕禄赞的回答。

☆、第两百五十一章釜底抽薪

裕禄赞见铁幕青服软,更加自信心膨胀,轻飘飘说道:“我们吐蕃的诚意就是驻守在边界的十五万将士退回城内,按兵不动。”

铁幕青真想问候裕禄赞家里的所有女性亲属,这叫诚意啊,根本就什么也没做,就想抱得美人归,所以她铁幕青不是顶级美女,但是也不能容许这样轻视啊。来提亲,不带聘礼,想娶什么媳妇儿啊。

“既然这样,那就劳烦之后和礼部侍郎谈论细节吧。”铁幕青转身面对贤宗皇帝,以退为进,商量下一步的行动。如果裕禄赞说的是真的,那铁幕青真有把驻守在西南边陲的将军头摘了的冲动。人家都大马上要打到家门口了,居然一点线索没有传过来,所以才有今天被动的局面。铁幕青因为这个,差点没有气得内伤。

贤宗皇帝见铁幕青急于结束朝会,便点点头说道:“裕禄赞,你先下去,我们商议一番,再做定夺。”

贤宗皇帝的话,更是让裕禄赞觉得他们此行不虚,这么快就能得到结果,这一次回去,干布一定会好好奖励他的,封王拜相,指日可待。

裕禄赞走了之后,朝堂上静悄悄的,最后还是李大人站出来,说道:“长公主,不知您刚才何意?”要说这文贤长公主去和亲,这朝堂上的所有人没有一个会相信。要知道之前铁幕青是最讨厌和亲的,一个需要牺牲女人来换取的和平的国家是可悲的,就是出自铁幕青之口。凭借着以往的战绩,她宇文贤回去乖乖去和亲。

铁幕青笑了笑,说道:“父皇,李大人,裕禄赞这次想必是有备而来。文贤不担心吐蕃,但是对我们大宇朝的兵部非常失望,人家都把军队摆在我们家门口了,到现在我们还没有收到半点消息,在这里干巴巴地被人羞辱,也不敢找回场子,因为我们是两眼一漆黑,什么情报都没有,自然不知道有一些有效的应急措施。”

兵部尚书袁大人赶紧站出来,跪在地上,说道:“是卑职失职,到目前还没有收到任何消息,请皇上和长公主赐罪!”

“袁爱卿平身,事关重大,也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朕也有错!”贤宗皇帝见德高望重的老臣跪下,赶紧让其平身。现在是团结的时候,而不是分裂。虽然袁大人不会和女儿宇文贤计较,但女儿的话的确很冲。

铁幕青虽然很生气,但想到现在不宜内斗,要抓紧想办法应对此次危机,上前说道:“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而且想对策。如果我们对吐蕃用兵,胜算不大。一是吐蕃特有的地理位置;二是吐蕃这次有备而来。文贤刚才那么说,只是为了争取时间,不是和真的要去和亲。我宇文贤虽不是国色天香,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随便求娶的。”

“那文贤,你有何妙计?”贤宗皇帝看了袁大人一眼,他和铁幕青的想法一致,觉得要立即弄出对策,以免再生事端。

铁幕青拱手抱拳说道:“父皇,此事既然把我卷进去了,那文贤绝不退缩。我们可以两手准备,双管齐下。首先让礼部侍郎林大人和裕禄赞谈论和亲的事宜,反正就是表面上答应,但内里扯皮,尽可能的拖延时间,给文贤赢取时间;其次,既然我们的大部队不好到吐蕃开战,那文贤自动请缨,愿意去吐蕃走一遭。”

“文贤,吐蕃蛮子,不讲道理,而且环境恶劣,一路凶险啊!”贤宗皇帝着急了,先不说这宇文贤的身份摆在那里了,后面还有个惠妃怀有身孕呢,要是知道女儿去了吐蕃,还不得跟他急眼啊,短时劝阻!

“父皇,国家危难,文贤当人不能坐视不理。还有就是文贤所学内功心法,能够抵御高原反应和寒冷天气,您刚才说的对我没有什么影响。”铁幕青掷地有声说道,早就没有大行动,铁幕青有点手痒,血液里的好战因子汹涌澎湃,叫嚣着要出来。

“可是你母妃那里......”贤宗皇帝为难说道,在皇帝面前,什么都没有皇家利益重要,所以他认为铁幕青的话很是正确,只不过绕不开惠妃啊。

铁幕青笑笑:“母妃那里我自会要说!”

“文贤,那父皇赐你镇西将军,统领西南所有将士,任意调遣!”贤宗皇帝见铁幕青这么说,放下心来,给她军队,让她有能力自保。

铁幕青摆摆手,不同意说道:“大军压境是下下之策,文贤一人前去吐蕃即可,但对于吐蕃的十五万大军,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要派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士统领西南将士,作为文贤的后盾。”

袁大人想了一下,出列说道:“现在西北战事以平,老陈举荐楚将军统领西北八万将士!而且之前楚将军和文贤长公主在西北战事上多有配合,想必两人和能够配合的好一点。”

贤宗皇帝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问铁幕青:“文贤,你孤身一人进入吐蕃,如何行事啊?”

“很简单,只要齐赞干布死了,想必有很多人争这个位置。到那时候,吐蕃内部大乱,由各个部落和贵族组成的所谓十五万精兵绝对没有精力再翻边,先去吐蕃国内,抢夺势力才是正事,其他的都得靠后,所以自然而然就可以解决这次危机了。”铁幕青冷隐隐地说道,让人感觉身上一冷。

“咝咝!”文武朝臣纷纷吸气,没想到铁幕青一上来就用釜底抽薪之计啊。虽然难度很大,但是效果立竿见影。

贤宗皇帝也是一愣,旋即笑笑说道:“文贤,也就是你敢如此想!你一个人过去我不放心,我会给你安排几个人,务必带上。”

铁幕青不好拒绝,如果那时候碍事,直接支走,让那些人干别的事情去吧。

“谢父皇恩典!”铁幕青顺势接下,跪拜感谢。

“刚才袁爱卿所言极是,朕命楚君杰为西南大将军配个文贤,里应外合,化解此次危机。”贤宗皇帝点头说道,“林爱卿,拖延时间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务必要给文贤留出......,文贤,你需要多长时间?”

铁幕青应声说道:“少则三个月,多则四个月!不知林大人能否做到?”

礼部侍郎林大人想了一下,不就是扯皮嘛,这个简单,每天带着那些吐蕃蛮子吃吃喝喝,游山玩水,别说三四个月,就是一年半载他能磨下来。当下保证说道:“回长公主,老臣可以做到。”

铁幕青郑重给礼部侍郎凌大人叩拜大礼,说道:“谢林大人以大局为重,国之幸事!”

“好,那此事就这么定了。”贤宗皇帝最后拍板,刚才被吐蕃弄得一肚子恶气没有出,心里窝火,等到女儿得手之后,一定要用齐赞干布的人头震慑那些不知所谓的和人。

楚君杰正和李文在家里好的蜜里调油,在花园赏花呢。李文还亲手炒了几个小菜,边赏花边饮酒,好不快活。好景不长,这两人的蜜月还没过呢,就等来了皇帝圣旨。

听到西南有战事,李文心里非常担心,说道:“君杰,我要跟你去!不管生死,我们都在一起。”

楚君杰轻抚李文的脸,眼里有着深深地眷恋,说道:“小文子,这不是西北青山县,没有什么危险。这次过去前景我预计不到,所以你不能跟着我去,一旦我出事了,你一定要帮助我照顾父母,双双,明达!”

“可是......”李文不同意摇摇头说道,这些道理她都懂,但是舍不得和楚君杰分开。

“没有什么可是!”楚君杰轻轻捂着李文的嘴巴,“我们现在去一趟忠勇巾帼府,找长公主商量此事。”

李文听到楚君杰这么说,点点头,还有老大的,老大绝对不会让楚君杰去送死,不会让她再次成为寡妇。

两人急急忙忙赶到忠勇巾帼府,正好在门口碰到了宇彦德的马车。

“楚兄,想必你收到圣旨了吧?”宇彦德拱手说道,“此番又要辛苦兄长了。”

楚君杰谦恭说道:“这是君杰应该做的,我们两个也不要在门口说话了,进去和长公主商量要事才是正事。”

“楚兄请!”宇彦德伸手,让楚君杰走在前面。

“彦德,虽然我比你年长,但理法不可废,还是你走在前面吧。”楚君杰谦让说道,宇彦德不是落魄皇子了, 现在身上有战功,手里面有权力,早晚会成为皇帝,他不能不敬。

宇彦德知道楚君杰是非常谨慎的一个人,也不多说,走在前面,一起进去。

铁幕青正在书房研究有关吐蕃的所有文献,了解更多吐蕃的风土人情,心里有所准备。

紫萱见宇彦德和楚君杰过来,就把他们带到书房,因为刚才铁幕青在进书房之前,有事交代,三皇子和楚将军来了,无需通报,直接带去书房。紫萱也知道长公主和楚君杰,宇彦德关系不错,也不觉得突兀。

☆、第两百五十二章釜底抽薪(二)

“我猜你们今天也会过来,坐下吧,紫萱上茶!”铁幕青笑着说道,紫菱在旁边伺候左右,磨墨拿纸。其实铁幕青另有深意,紫萱和紫菱是贤宗皇帝派来的,宇彦德和楚君杰过来,当着她们的面,这样皇帝也能知道他们谈论什么东西,这样皇帝也能安心不是。铁幕青时时刻刻记住,贤宗皇帝才是大宇朝最高的统治者。欺骗谁,都不能欺骗贤宗皇帝;被谁猜疑,都不要被贤宗皇帝猜疑。

李文上前说道:“老大,皇帝把君杰派到西南,对抗吐蕃,我担心,也想跟着过去。你们就带着我去吧,我还能给你们做帮手。”李文本就是闲不惯的主儿,自然想跟着去执行任务。

铁幕青嗔道:“国事当头,耽误了你们两人的蜜月,的确有点不尽人意啊!不过,你跟着去,君杰想必也不放心吧!要知道吐蕃那里情况不明,我们也不知道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老大,有什么不放心的,你忘了广华寺的老和尚说我将会有五个儿子,现在之后一个,那四个还没出来,我的命长着呢!”李文想起前段时间在广华寺老和尚解签,不管行不行,李文都拿出来和大家说一下。她不想一个人呆在这里,她想出去。

楚君杰没儿子,一听李文说的,惊讶地说道:“五个儿子?这话从何说起?”

李文噼里啪啦把之前在广华寺的事情,噼里啪啦说了一遍。楚君杰听了将来他有四个儿子,高兴地后槽牙都能看到,笑笑说道:“既然我们还有四个儿子没生呢,那就更不需要担心了。好好在家里,等我回来。”

“小文子,你就留在这里吧,我还有事交给你呢!”铁幕青不想让李文东奔西走的,虽然有师傅,胡半仙,但是他们都不是普通人。只要不是关系性命的事情,铁幕青是不希望让他们插手的。

李文一听说她也有事,急忙问道:“楚家和巾帼府里面,还有孩子们需要你的照料,你留下来我也能放心。”铁幕青安排说道,虽然她也希望李文能跟着她,但一想到李文已经成婚了,还是不要四处乱窜的好。楚君杰上前线,不好带家眷,影响士气。”

“那好吧!”原来是这样啊,原本还以为是什么艰巨的任务呢,李文心里有点失望,但老大既然这么安排了,她也不好再说什么,“你们放心把,我会照看家里的,在家里面等着你们安全回来。”

“至于彦德,听雨楼的倭人,就交给你了,一定不能让那些倭人趁此机会兴风作浪。如果有变,可以先抓住听雨楼的人,一一审问,绝不漏下任何有用线索,等我从吐蕃回来,就是集中精力对付那些倭人。”铁幕青最为不放心就是听雨楼,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倭人。

宇彦德知道这次出征,没有他的事情,但他知道京都的局势更为严峻,倭人已经隐藏在暗处太久,一旦出手,就不好收场,而且宫里宫外他都要帮助大姐照应,尤其是现在惠妃怀有身孕,不久之后就要分娩了。

“我知道了,老大,听雨楼那边,我会多家注意。你和楚大哥这次出征,放心好了,我在京都一定会给你们稳住后方,绝不会出现上次粮草不济的事情。”宇彦德沉声说道,“吐蕃蛮子,欺人太甚,维护我们大宇朝的脸面和利益就靠老大和楚兄了。”

“那是自然,我的任务就是让齐赞干布消失,剩下的就靠君杰了。”铁幕青轻飘飘地说道,“反正这次,吐蕃就是想来打劫,不像是真的要打仗。要不然他们现在已经打进来了,而不是派几个人过来要求和亲。”

楚君杰想想,感觉也是如此,点头说道:“确实如此啊!所以此行看似凶险,其实没有大碍,只要小心行事即可。”

“老大,楚兄,小弟恭候两位好消息。”宇彦德笑着说道,这样就好,真要是打仗,仓促应战,对大宇朝这样善于谋略的国家来说不是很有利。

四个人在书房里根据地图,一直聊到天黑,吃过晚饭之后,他们才离开。

晚上,铁幕青向静怡师太辞行,胡半仙没有说什么,证明这一次回去的确没有什么危险。

第二天一早,铁幕青带着云慧去了皇宫。坐在马车里,铁幕青说道:“云慧,我母妃就交给你了。家里有师傅,可以看顾孩子们,但是我母妃一个人在宫里,还怀有身孕,我最不放心的就是她了。”

“老大,你就放心好了,这次跟你进宫之后,我就不回来了,一直等到惠妃娘娘分娩,这样你不担心了吧。”云慧笑眯眯说道,老大在她心里就是无所不能的,她一定要尽自己最大努力保护老大。不为别的,就因为老大不遗余力地帮她们文家翻案,收集证据;还有就是为了能让她和宇彦德之间的差距缩小很多,在不停地努力。

“那就好!有你在母妃身边,我的确可以放心去吐蕃了。完成任务之后,我会尽快回来,不会做片刻耽搁的。”铁幕青深吸一口气,今天下午她就要启程了,留给她的时间不多。

到了皇宫里,惠妃一看到铁幕青,两眼就泪眼汪汪,拿着帕子擦眼泪,带着哭腔说道:“你这个坏孩子,你心里还有我这个娘亲吗?说走就走,根本就没有想起我这个娘亲。”惠妃抽噎着,很是伤心的样子,显然是知道铁幕青要去吐蕃的事情。

“母妃,没什么大事,我保证在你生产之前回来,行吗?”铁幕青不停赔不是,谁叫母妃现在是孕妇,情绪波动很大,要小心安抚。

惠妃微微一怔,疑问道:“真的?”

“当然是真的了,我把我师妹云慧也带来了,有她在你身边,我也放心。”铁幕青笑着说道,“云慧通晓医理,能保母妃在宫里平安无事。”

惠妃算算生产时间,还有不到两个月,时间不是很长,说道:“那你可要说话算话啊,不能出尔反尔!要不然不让你妹妹叫你姐姐,我也不认你这个女儿了。”

铁幕青擦擦脑门上的汗,讪讪说道:“那当然了,文贤说话一向算话,决不食言。”

“哈哈!”贤宗皇帝从外面进来,面带笑容,“文贤,你可来了,我都被你母妃念叨头都要爆炸了。”

“参见父皇!”铁幕青给皇帝请安。

“拜见皇上!”云慧作为一个民女,跪在地上。

“都平身吧!”贤宗皇帝爽朗说道,递给铁幕青一个折子,“文贤,知道你在这里,所以朕把兵部呈上来的奏折直接拿过来了,你仔细看看吧。”

铁幕青接过奏折,仔细看了一遍。虽然已经是属于黄花菜级别的文件,但有总比没有好。

“父皇,这上面的情况和昨天我和楚君杰,彦德碰头时商量的结果大同小异,我觉得这次打不起来,就是吐蕃蛮子,这样属于狗皮膏药的个性,就是不要脸的想要占便宜。这一次文贤过去,量力而行,最好能让吐蕃割据几城给我们,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吐蕃的地形,训练我们的军队,再也不能像现在这样被动,任人宰割。”铁幕青沉声说道,地理条件对大宇朝的战士要求很高,因为很多人不适山地作战,反而在平原上作战却有以一当十的战斗力。

贤宗皇帝听了,稍微思索一下,颔首说道:“慕青,你说的是,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但是却没有注意的,父皇现在才知道原来有很多应该做到的事情父皇没有做到,挺让人挫败的。原本想着在朕有生之年实现中兴的,但从现在的境况看来,貌似没有什么可能了。”

铁幕青虽然觉得贤宗皇帝做得不咋的,但总天来说还可以,最起码没有权臣当道,也没有宦官乱整,朝纲正常,之所以没有实现中兴,最主要的是因为很多传统的遗留问题没有解决。如果解决了,想必也差不多了。换句话说,如果是别人的话,说不定还做不到贤宗皇帝这样的地步。

“父皇,您的身子骨还好,经过我们的努力,一定可以实现的!”铁幕青安慰说道,“再说了,在朝堂里,父皇的威望很高,主持一些改革,想必压力也会小一些,所以父皇你不要担心,打起精神,一起开创我们大宇朝中兴之旅!”

“好!好!”贤宗皇帝哈哈大笑,很是爽朗,是啊,他现在有这么多帮手,害怕什么呀。

“你们两个就知道说政事,把我忘到脑勺后了!”惠妃见一老一少,你来我往,聊得不亦乐乎,“早就和你们说过,来到芙蓉殿,莫谈政事!”

“爱妃,朕得此一女,国之幸事啊!”贤宗皇帝笑呵呵说道,“你给朕生了一个好女儿!”

惠妃摆摆手说道:“不是一个,是两个!”指指自己的肚子,很是自豪的样子。

☆、第两百五十三章明修栈道

“哈哈!”贤宗皇帝大笑,“嗯,是两个!不谈国事!今天我们一家三口用膳,算是给文贤践行!”

“那好!我去让人准备膳食!”惠妃很是高兴,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在一起吃饭了。这次吃过,下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虽然心里舍不得,但惠妃知道这是阻止不了的,不管是贤宗皇帝,还是铁幕青,都不会因为她的不舍而留下来,因为他们都是做大事的。

等惠妃走出去,忙着张罗膳食,铁幕青轻声说道:“父皇,我明日准备易容离开,但我在家里找个人易成我的样子,代替我做障眼法。待会再让母妃和你一起演一出戏,就是不同意我去吐蕃,您在无可奈何之下,只要答应惠妃娘要求!当大家知道我不能去吐蕃的时候,其实我已经在前去吐蕃的路上了。至于楚君杰,他在明处,往吐蕃赶,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方便我行事。”

“文贤,既然你要偷偷摸摸去,为什么还要在朝阳上那么强硬的说呢,不说不是更好?”贤宗皇帝不解问道,觉得铁幕青这是在画蛇添足。

铁幕青真想翻翻白眼,这么简单的事情,这父皇居然还不理解,只好很是无奈地解释说道:“父皇,以我的性格,听到这么荒谬的事情,居然无动于衷,不是更加引人怀疑吗?”

贤宗皇帝微微一怔,露出笑容,点头说道:“的确,以你杀戮果断的性格,没有反应的确很奇怪。父皇知道明天该怎么做了,一定会严厉呵斥你昨天的提议,并且下旨让你在家里闭门思过!”

“嗯,就是这样!”铁幕青点头应和,“反正不管如何,要有多严厉,就有多严厉。”

中午用午膳的时候,惠妃听说了要演戏,来了兴致,哭得那个惨烈啊,几乎像是真的似的,几要是贤宗皇帝不答应,就好像是天理似的,连贤宗皇帝也被惠妃浩瀚的哭声吓到了,连连大叫御医,以防胎儿出现问题。

御医几乎是连滚带爬来到芙蓉殿,战战兢兢给惠妃把脉,然后很是小心翼翼说道:“惠妃的身子无大碍,微臣开两副安神安胎的药, 情绪不要波动,就没有大碍!”

仅仅一小会儿的事情,惠妃在后宫大发雷霆的消息,不胫而走,连贤宗皇帝都招架不住了,不得不把把铁幕青痛骂一顿。

第二天贤宗皇帝一道圣旨,把铁幕青关在忠勇巾帼府,面壁思过,禁足。就在所有人议论纷纷之时,铁幕青带着贤宗皇帝派过来的两个人跟着,乔装打扮,已经出现在赶往吐蕃的路上。

不过这只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家里面有铁幕青替身在家里面壁思过,连紫萱,紫菱,魏风魏云都没有跟着去,就是想让伪装更加逼真一些。

铁幕青临走之前,给关浩锦写了封信,拜托李文帮忙寄出去,说明现在朝廷和吐蕃谈论和亲的事情只是权宜之计,希望他不要误会多想。等解除了吐蕃危机,就没有什么大事了,她就有很多时间陪陪家人了。

贤宗皇帝派过来的一对五六十岁左右的一对夫妇,铁幕青扮成他们的女儿,组成一个去西南边境落霞镇去探亲家庭,马车上还到了一些大宇朝的特产。

三人只是普通家庭的,穿着很是简单,毫不起眼,不会引起众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