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琪从里面跑出来,激动说道:“惠妃娘娘和小公主,母女平安!”

皇帝推开门进去,铁幕青跟在后面,惠妃已经收拾好,躺在床上。因为之前云慧帮助惠妃调理的好,尽管生孩子很累,但没有晕倒,身体素质很好。

“惠儿,你还好吧?”贤宗皇帝紧张问道,伸手帮着惠妃擦擦额头上的汗。

惠妃虚弱地笑笑,轻声说道:“我们有两个女儿了,皇上给取个名字吧?”

贤宗皇帝抱起小包袱里面的孩子,皮肤红红的,像个皮猴子一样,不过不管是什么样子,但是在贤宗皇帝眼里,她的女儿是最好看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好,让朕想想!”贤宗皇帝说完,沉吟片刻,“就叫宇文婉吧,温婉可人,一定会是我们贴心小棉袄,想她的姐姐一样。”

“文婉?”惠妃嘴里念叨,旋即笑了笑,“温婉可人,这个名字好,那就这个吧!”

“娘亲,你要是累的话,现在先歇一会儿,待会再吃点东西。”铁幕青看着很是困倦的惠妃,安慰说道,“身体最重要。”

惠妃听到女儿宇文贤这么说,加上的确很困,就点点头,闭上眼睛睡一会儿。云慧和铁幕青两人照看着小孩子,贤宗皇帝继续去批改奏折。

铁幕青抱着妹妹宇文婉,和云慧说道:“我妹妹长得像我吗?”

“像!非常像,你看着嘴巴,小小的鼻子,还有这大大的眼睛,就是你的缩小翻版。”云慧今天也是非常兴奋,第一次协助别人生孩子,而且还亲手抱着孩子。今天可是她学医史上的一大进步,以前一直想学,但是那些稳婆不教她,家里的的人也不让她学,说是影响声誉。反倒是云慧不这么认为,医术是没有偏见的。女人生孩子是从鬼门关走一遭,很是凶险,更需要女大夫在边上帮衬,这样能够进可能快地帮助孕妇。

铁幕青心里也非常高兴,因为关浩锦的事情,原本有点沉闷的心情,因为新生命的到来,变得非常敞亮。

等到晚上,惠妃醒过来,抱着孩子不撒手,说道:“这是我的乖女儿,文贤,你小时候,也是这样,粉嘟嘟的小嘴,胖嘟嘟的笑脸,还有一双大大的眼睛,非常可爱。娘亲还给你做了很多衣服,吵着叫我教你练武功。”

铁幕青站起来,笑呵呵说道:“小时候的事情,我记不得了,但是我觉得一定很有趣,现在有了妹妹,你怎么疼爱她的,我就知道您是怎么疼爱我的。”

铁幕青这话,说的惠妃立即红了眼圈,眼里要掉下来,哽咽道:“文贤......”语气很是哀戚。

“母妃,您还在坐月子呢,不要哭了,会伤眼睛的。” 铁幕青连忙安慰,她现在可是明白了,不仅是怀孕的女人善变,坐月子的女人更加善变,眼泪说来就来。

惠妃继续哽咽着说道:“文贤,娘亲一想到我可怜的孩子在外面受苦,我这心里就想针扎一样,疼啊。”

“娘亲,你就不要难过了,铁匠老爹把我捡回去之后,对我很好,没让我饿着,也没让我渴着,也没有让我冻着,还教了我一身武艺,日子过得好着呢。这些话,我以前都和你说过了,根本就没有骗你,你就不要再内疚了。以后好好教导疼爱妹妹文婉,其他的不要多想了。”

惠妃擦擦眼泪,点点头说道:“是娘亲多愁善感了,以后不提了,好好过日子,把我们的小十三,培养成和姐姐一样的棒的小公主。美貌那是一定的,而且要可以保护自己,还可以保护亲人。”

☆、第两百六十一章批复

“没一会儿,贤宗皇帝回来了,铁幕青站起来请安。贤宗皇帝接过小女儿,很是慈爱的逗弄着,这是他最小的孩子,而且还是最宠爱的女人生的,心里自然非常疼爱怜惜。

铁幕青缓了口气,不再哭了就好。铁幕青是宁愿别人上去打仗,都不愿意面对亲人眼泪,这比伤在他的身上,还让他感觉到难受。

云慧一直在宫里伺候惠妃,铁幕青自然也寸步不离,悉心照料。惠妃身子底子不错,很快就能够走动,气色也很好。云慧每天都给惠妃把脉,这个月子做的非常好,没有留病根。

铁幕青每天抱着妹妹,心里的温情越来越浓,就看到自己从一点点长大一样,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贤宗皇帝趁着空,把铁幕青叫道御书房,说道:“文贤,我已经允了关浩锦的折子!”

“哦!”铁幕青叹息,“谢谢父皇,文贤知道了。上次匆匆见了关夫人一面吗,没想到在得到消息的时候,居然去世了,真是世事无常啊。”

“文贤,你是怎么想的?”贤宗皇帝站起来,走到铁幕青的身边,“孩子,别让自己太辛苦了。我是你的父皇,你要心愿或者要求,父皇都会尽力帮你实现的。”

铁幕青低下头,说道:“父皇,我和关浩锦之间的事情,就让我自己解决吧。父皇,文贤可以为您为国家,奋不顾身,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文贤只有两个请求,对我师父还有弟弟妹妹宽容一些;第二就是我想有决定自己亲事的权利。”

“呵呵,父皇对你没有别的要求,只要你继续坚持本心就行了,其他的都依你。父皇知道,依你的个性,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果我一味的拘束你,反驳你,只会让你更多更加逆反。我不管你,你不会做出逆天之事;我管你,你也不一定听我的话。只有你自己能够管好你自己,所以你的亲事,我不会多管;你的师父和师妹弟弟妹妹,只要不做违法的事情,我都会宽容以待。父皇是性格的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你应该了解的。”

铁幕青听了贤宗皇帝的话,心里赧然,原本以为惠妃娘亲比较了解她,现在才明白,原来真正了解她的是那个不怎么说话,但往往一语中的父皇,才是最了解她的,甚至把她的本性都摸得清清楚楚。更令人吃惊的是,贤宗皇帝在知道铁幕青的性格,并没有用惯有的思维去要求铁幕青,反而任由铁幕青发挥她最大的能量。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铁幕青轻笑说道:“谢谢你父皇,文贤绝不会辜负你的信任和宽容。”

“呵呵,对父皇永远不要说谢谢,这是我应该做的。”贤宗皇帝摸摸铁幕青的头,轻声说道,“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为我分忧解难,以后的事情放手去做,我都支持你。”

贤宗皇帝知道铁幕青是聪明人,所以也不藏着兜着。

铁幕青点点头,说道:“父皇,我去吐蕃之前曾经让我师妹帮我把信寄给关浩锦,但貌似他没有收到,所以这次我写的信,可不可以和你的批复一起送过去?”

“当然可以!你就在这里写吧。”贤宗皇帝函授笑道,“反正这边笔墨纸砚都有,还有就是这批复不能再拖延了,毕竟是母觞!”

铁幕青也不做作,夏公公已经准备好了笔墨纸砚。因为在贤宗皇帝的眼皮子地下,不好意思写东西,不是担心贤宗皇帝看到什么内容,而是担心别人看到她写得字。

最后铁幕青一咬牙,就在之上花了两株兰花。虽然铁幕青没有专门学习过绘画,但每次收到收到关浩锦的信,她总会有事没事的临摹,所以画的有模有样。

等画干了,铁幕青折好,装进信封,递给抚贤宗皇帝说道:“父皇,就这个吧!”

贤宗皇帝虽然好奇铁幕青心里写了什么,但也不好当面看,点点头说道:“你放心好了,我会把这些东西送到的。”

等铁幕青走后,夏公公边整理奏折,边轻轻说道:“皇上,这关浩锦发现并培育了高产作物作物,虽然没有证实,但有楚将军的附议,想必不是假的,而且之前协助西北边关将士征粮,立了大功。这次他的母亲去世,他连最后一眼都没有看过。这关浩锦的母亲也是要强的人,含辛茹苦把关浩锦培养成人,皇上您看,要不要封赏个诰命啊?”

贤宗皇帝想想,不管是不是看在铁幕青的面子,但关浩锦的确是个不可多得人才。封一个诰命,而且还是一个已逝之人算不得什么,就当时笼络人心了,、。毕竟关浩锦还在千里之外,不能第一时间在母亲身边尽孝,实属不易。文贤那里也好有个交代。贤宗皇帝大笔一挥,封了个四品诰命夫人,让人送到余杭关府。

那边的关浩锦,焦急等到朝廷的回复,当看到有着铁幕青熟悉字体的信封出现在他眼前的的时候,所有焦躁没了,他的慕青没有变,也在等着他。

连同圣旨一起来的是还有关夫人的诰命封赏消息。 关浩锦和皇帝亲自派过来的刘青松做了交接。

“刘兄,这西北今天高产作物取得成功,如果您能推广开了,那可是我们大宇朝百姓之福,也是您的一大政绩,也不枉长公主辛辛苦苦找来的种子。”关浩锦在交接工作的时候,慎重交代,今年用铁幕青那边手来的粮食做种,今年手上来几十万斤的玉米和土豆。原本等着明天好好推广,让更多百姓种上这样的作物,但母亲却突然去世。他不希望则惠及百姓的大好事停下来,所以拜托皇帝亲自派过来的少壮派的官员刘青松能够继续下去。

刘青松是皇帝派过来,自然是了解前前后后,点点头,说道:“关兄,放心吧!临来之时,皇上已经叮嘱在下,一定要继续完成高产作物的推广,而且长公主多有勉励。”刘青松想起临来之时,长公主宇文贤亲在到他府上,说了这次的事情,恩威并施,只有一个目的,一定要把推广继续加下去。原本他还 想不明白长公主为什么这么在意这些玉米,玉豆,现在明白了,原来是长公主找来的种子啊。不管是关浩锦继续推广,还是他做下去,将来都会有长公主的一分功劳。

“那就好!在下别的不说了,如有不详之处,可写信相询。”关浩锦站起来,告辞离开,他所有的行礼都收拾好了,就等着离开了。

坐在马车里,看着周围的食物,心里感慨,出来两年多了,就像做了一场跌宕起伏的梦一样。一路疾驰,终于到了余杭关家。

福伯代替铁幕青来关家吊念,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等关浩锦回来,安慰一番。

“关大人,长公主不能擅离京都,特派老奴过来吊念,人死不能复生,节哀顺变。”福伯站在关浩锦面前,轻声说道,要说这关夫人,他在青山县见过一面,是个不错的人。没想到在听到消息之时,就去世了。

关浩锦跪在灵堂,说道:“谢谢长公主垂爱,关某感激不尽。”

“真是长公主给你的信!老奴还要在京都呆几天,如果您有信,我再来拿。”福伯轻声说道,在别人看不到位置把信给关浩锦。

关浩锦看着熟悉的字体,满眼泪水,想到母亲的逝世,世上真心疼爱的他的人,又少了一个。

经过几天不眠不休,办完了丧事,关浩锦一身白衣,眼神清冷,在母亲生前的院子里落寞的看着。秋天来了,书上的落叶纷纷飘落,像是要把它们在世一秋的痕迹也抹去。

关浩锦这才有空闲拿出铁幕青的信,仔细看了一遍。信上没有浓情蜜意,没有花言巧语,但却又浓浓地隽永情谊。关浩锦的眼睛酸涩,眼里不由自主留下眼泪,也许现在只有慕青真心对待他。

这几天的丧事,要不是他回来了,要不是皇上的诰命封赏,母亲的丧事是不可以办的这么体面。家里人的冷言冷语,让他心再一次沉到了谷底。

关浩锦落寞地看着萧条的院子,榕树下的石桌,石凳,上面有了一层灰。小时候,他躺在躺椅上,母亲帮他扇风,给他讲故事,逗他开心。母亲的音容笑貌,犹如还在眼前,但现在却天人永隔,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地下,永远见不到了。

关浩锦捂着脸,暗暗后悔,为什么要让母亲回来呢,如果留在他身边,或许就不会出现这么早离开人世。自从父亲变心之后,要强的母亲就没有过一天好日子。在他小的时候,保护他,教导他;等他长大了,要出去,母亲要为他争取在关家的东西,死死守在关家,以至于现在丢了性命。他是个不孝之人,成年之后,考取功名,就一直在外做官,很少在母亲身边尽孝。

☆、第两百六十二章相聚

其实在之前,关浩锦就给关夫人说了,那些东西他不在意,只在意母亲的感受。关夫人厉声说着,那些都是她儿子赢得的,所以谁都抢不去,就算拼去老命,也要保住。那是她一辈子的目标,也是她的动力所在。

在院子里站到晚上,直到黑夜,关浩锦才回到自己的房间。没一会儿,关东,关西进来,低着头说道:“少爷,我们查到了一些线索。”

关浩锦心里一冷,沉声问道:“你们查到了什么?”

“最近老夫人硬是要给少爷您说亲,夫人不同意,而且在家里公然吵架,关家所有人都知道。老夫人甚至扬言,说要不是夫人生了个好儿子,早就把她赶出关家了。之后没过多久,夫人就染上了风寒,治不好了。”关西轻声说道,这是他这几天查探的消息。原本家里的下人,闭口不谈。他是偷偷找以前偷偷埋下的眼线,才和盘托出这些隐情。以前知道老夫人不待见夫人,但没想到居然到这种地步,居然不惜让其死亡。

根据关西的话,也就是说祖母和母亲的去世有关,不过这只是传言,没有证据。关浩锦睁开眼睛,轻声说道:“把母亲生前的替身婢女梅花叫过来,我有事要问她。”

“梅花?”关东撇撇嘴巴,说道:“少爷,梅花现在已经是大少爷的通房了。现在天色已晚,直接叫过来,传出去不好!”尽管梅花是通房,但那也是大少爷的通房,要是深夜来这里,还不被人说三道四啊。梅香不要什么名誉无所谓,但少爷不能啊,尤其还是守孝期间。

关浩锦紧紧捏住青瓷杯子,指节发白泛青,厉声说道:“梅花成了大哥的通房?这怎么可能?”之前梅花还对他念念不忘,关浩锦和母亲说了情况之后,关夫人保证说,将来给梅花找一个殷实的人家嫁了,算是全了主仆之情。

“属下原本也不相信,但刚才熟悉偷偷去看了一下,正在大少爷喝酒吃菜呢。”关东很是气愤说道,梅花,也算是和几个人一起长大的,没想到上次从青山县回来,没有死心,一直想做主子,不知道她能做什么样的主子呢。

关浩锦半天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儿,说道:“明天收拾东西,我们去祖坟那里,给我娘守灵!”

“少爷, 您不查夫人的事情了?”关东心里一急,怎么能放人夫人的仇不报,让那些人逍遥法外。

“不是不查,关北和关南留在这里。你和关西,两人在余杭查查,顺便把我母亲名下的房产和铺子都清理一遍。我带着关宝,去给我娘守灵。你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去那里直接找我。”关浩锦不想呆在这个满是污垢的地方,尤其是看着那个慈眉善目,但内心毒如蛇蝎的祖母,担心一时会忍不住,上去大骂。

关浩锦不想理会家里面的乌烟瘴气,反正现在要守孝三年,谁也不想提婚事。关浩锦也觉得自己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便想在母亲的坟前多待一些时间。

祖坟旁边有一个简单的院落,是关家专门给那些守坟的下人准备的。这次关浩锦过来,关宝收拾了里面最好的一间房子,让关浩锦住进去。买了一些日用品,放进去。这次来的匆忙,没有带厨娘,所以每顿饭都是关宝张罗的。

眼见着一天比一天冷,树上的树叶渐渐变得快枯黄,落下来。关浩锦每天起床之后,就会来到母亲的坟前,算是给母亲请安,对着母亲的坟头说说话,想弥补之前的不孝,但也没有办法。

有时候吃晚饭,没事的时候,关浩锦便坐在坟前的石阶上读书。萧索的寒风,吹动关浩锦翩翩白衣,更添了关浩锦的萧索之情之感。

这一天,外面微微下了点雪,外面一片白茫茫的,空中还飘散着一些雪粒,寒风很是肆虐肆,吹动树枝,弄出一些类似于鬼哭狼嚎的声音。

关浩锦仍是一件白色面袍,外面罩了一件黑色披风,拎着一个竹编的匣子。里面下面一层是点心,上一层是一本书。

关浩锦照例跪在母亲的坟前磕头,放了一盘点心,轻声笑着说道:“娘亲,你最喜欢的桂花糕,这个是我做的,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正说着,后面出来一个略微低沉但非常悦耳的声音,“不知道我能不能尝一下你亲手做的桂花糕?”

关浩锦拿着盘子的手,微微一怔,放下盘子转过头来,看了梦中才能看到的人儿。这是在做梦吗?关浩锦用力掐了自己的手心,感觉到疼,那就不是做梦了。

“我的慕青......”从关浩锦的唇间溢出一个魂牵梦绕的名字,露出了从听到母亲去世知道,第一个真心的微笑。

铁幕青越过关浩锦,站在关夫人的墓碑之前,七婆赶紧摆上祭拜的东西,还带了一瓶酒,拿出三个杯子。

铁幕青对着墓碑鞠躬行礼,好一会儿,站起来说道:“关伯母,慕青来看您了!”说着亲自蹲下,到了三杯酒,倒在地上。浓郁的酒水渗进泥土里,像关夫人接受了这个这杯酒似的。

祭拜好关夫人,铁幕青才转过脸来说道:“浩锦,非常抱歉,我没有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在你身边。你节哀顺变,关伯母一杯子就希望你有出息,日子过得高高兴兴。”

关浩锦当然知道铁幕青的话,母亲一直尽她最大的努力,为他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为他争取最大的利益,自然也是希望他能过得好。

“谢谢!”关浩锦轻声说道,长手一身,搂住那个心心念念的人儿,闭上眼睛,宣泄自己的脆弱和无奈。

铁幕青不是做作之人,任由着关浩锦紧紧的拥抱,反手抱着关浩锦,给这个是去母亲的男人一点安慰,一点温暖。

任由空中的雪花飘落在铁幕青和关浩锦的身上,两个孤单的人,互相从对方的身上得到温暖,两人之间的温情,几乎能够融化身上的雪花。

关宝想提醒两人雪下大了,不过看到两人抱在一起,觉得有伤风化。不过在看到少爷恋上的表情,红着眼睛离开了。关宝是从小和关浩锦一起长大,少爷吃的苦,受的累,被人欺负,他都知道。现在老夫人走了,所以关宝从内心深处希望少爷能有一个真心关心他的人。

好一会儿,关浩锦两手捧着铁幕青的脸,凝视着铁幕青的眼睛,逐渐靠近铁幕青的脸,轻轻吻上铁幕青的眼睛。关浩锦温热的嘴唇,扫过铁幕青的尝尝的睫毛,热热的呼吸,喷洒在铁幕青的脸上。

铁幕青顺势闭上眼睛,用心感受两人之间的亲昵。眼睛,鼻子,额头,脸颊,最后是温润粉嫩的嘴唇。关浩锦伸出舌头,凭着本能在铁幕青的嘴唇上厮磨,勾勒出铁幕青的唇形状,准备撬开铁幕青的牙关之时,铁幕青本能地反抗,差点咬到了关浩锦的舌头。

铁幕青讪讪笑着,有点不好意思,想到这是这关夫人的坟前,他们两人的举动非常不合适,讪讪说道:“雪很大,我们还是回去吧!”

“好!”关浩锦也觉得刚才的举动孟浪了,要知道他可是在孝期,不能有这样的举动。大手挽着铁幕青的手,面对关夫人的墓碑,“娘,我明天再来看您!”

铁幕青和关浩锦手拉手,并排走在白茫茫的天际中。

“慕青,你怎么来了?”关浩锦已经平复刚才激动的心情,好奇问道。

铁幕青皱着脸,轻声说道:“我应该来的,只是之前不方便,这次我和父皇说了,到江南办差,顺便过来看看你。”

关浩锦是知道铁幕青作为长公主,是不可以随便离京的。要不是铁幕青能为皇上分忧解难,也不可能出现在他的面前。

“呵呵,谢谢你!”关浩锦拉着铁幕青的手,又增加了一些力气,像是要把铁幕青揉进自己的身体里,一刻也不分离。

铁幕青笑笑,说道:“浩锦,你放心吧,你在西北做的政绩,父皇那里都知道,所以你和安心给伯母守孝,等孝期一过,相信父皇一定会重用你的,而且你的才华,正是大宇朝中兴需要的。”

关浩锦倒不担心这个,一来他相信贤宗皇帝不是昏庸之人,二来,他在青山县和楚君杰,宇彦德,都有良好的交往,他们也不会坐视他守孝之后碌碌无为的。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是他的慕青心里有他,也一定会为他忙碌的。虽然承认靠女人,很让人惭愧,但关浩锦已经想明白了,正视铁幕青的付出,不会对她的好,有所埋怨。

“好!”关浩锦眉眼弯弯,甜到心里。

两人走在白茫茫的雪天里,铁幕青调皮伸出两手,捧着从空中纷纷落下的雪花。刚开始雪花落在手上,一瞬即逝,化成一个露珠。 好不容易手里有几个没有融化的雪花,铁幕青抹到关浩锦的脸上。

☆、第两百六十三藏相聚(二)

关浩锦躲闪着,然后用也把雪花弄到铁幕青的脸上,两人嬉笑的声音,在寂静萧索的山林里,传出去好远,甚至惊动了树枝的积蓄,不情愿地簌簌往下掉。两个单纯的人,两个心心念念的人,因为这一刻,两个心靠的更近。

“慕青,你在这里能呆多长时间?我学了几样点心,可以做给你尝尝。”关浩锦摸摸铁幕青斄幕桼冰冰的手,“我做的不错的哦!”

铁幕青挑挑眉,有点不相信问道:“你们读书人不是有句话,君子远庖厨,你怎么违背圣人之言,学做点心啊?”

“我是读书人,不是圣人,再说了,我做东西是给最重要的人吃的,所以不受那句话拘束。”关浩锦的声音,突然变得低沉悠远,“可惜我的母亲已经吃不到了,能不能请我生命中另一个最重要的女人尝尝呢?”

铁幕青做出勉为其难地撅撅嘴巴,轻声说道:“那我就勉为其难尝尝吧!”

“呵呵呵!”铁幕青俏皮的样子,换来了关浩锦的闷笑声。好长时间没有这样畅快的笑了,铁幕青的身上总有一种他不由自主想亲近的感觉。这种感觉并没有因为成为长公主而消失,反而随着时间的增加越来越浓。

两人终于到了小院子里,关宝正在打扫房间,看到两个人进来,赶紧端茶倒水。关浩锦现在见到铁幕青,肃然起敬,没想到在见面,这铁幕青居然是长公主。不仅身有绝技,而且身份高贵。

“关宝,你给我准备一些材料,我要做点心。”关浩锦交代关宝,便拉着铁幕青的手,“慕青,你帮我烧火!”

“没有问题!”铁幕青做这个拿手,很是爽快点头,“今天中午就靠你了!”

关宝已经把材料准备好了,拿到厨房。关浩锦和面,配馅子,忙的不亦乐乎。铁幕青不停的烧火,旺旺的火,把铁幕青的脸映得亮亮的。

把弄好的点心块,放到蒸笼里面,大伙蒸。没一会儿,关浩锦说道:“慕青,火可以小一点了!”

铁幕青把灶膛里面的木柴拿出来,只剩下几个细细的树枝在里面,提供者细微的热能。

“可以熄火了!”关浩锦交代说道,脸上一直带着温润的笑容,混合着蒸汽里的香味,让人沉醉,铁幕青一时看眯了眼,这关浩锦真帅。

闷了有一分钟,关浩锦打开蒸笼,拿出夹子,把里面的桂花糕,菊花糕,一块块拿出来。铁幕青跑过来,伸手就要去拿。

“去洗手!”关浩锦打了一下铁幕青的小脏手,刚才烧火,手上都是灰尘,“小脏猫!”

铁幕青讪讪笑着,出去洗洗手,急忙跑进来,拿了一个刚出锅的桂花糕,咬了一口,一股桂花的香味充斥整个口腔,好好吃的东西哦,怪不得关浩锦人不足自夸。

“嗯嗯!”铁幕青含混地说道,“好吃!”

关浩锦也拿起一块点心,轻轻咬了一口,点点头说道:“你喜欢就好!”

“等我走到时候,你给我做一些呆着吧,路上可以当干粮。”铁幕青笑嘻嘻请求说道,“吃了你做的点心,我都不想吃别人做的了。”

关浩锦身形微微一愣,刚才欢快的心情,因为不久之后,面对两人的就是分离,“慕青,你什么时候启程?”略微干涩的声音,听得铁幕青心里一疼。

还有一个月就要过年了,铁幕青不得不回去,就连这次,也是铁幕青向贤宗皇帝撒泼闹脾气才被允许过来的,但是一定要在春节之前回来。

“我要在除夕之前回去,你知道的,那天有国宴,我不能不出场。”铁幕青轻声说道,“算算路程,我加快速度赶路的话,我可以在这里呆五天。”

关浩锦轻轻揽过铁幕青的肩膀,深情说道:“慕青,陪我一天,明天你就走吧!”

铁幕青猛地抬起头,不知道关浩锦为什么这么说,难道他不希望她陪着他吗?枉她专门跑一趟,看望他,安慰他。不过旋即一想,关浩锦应该不是不想和她多待,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看着铁幕青瞪大的双眼,关浩锦摸着铁幕青的脸,说道:“虽然我想和你多待一些时间。和你在一起,总会让我感到非常欢乐,但是这些快乐和你的安全相比,安全最重要!我希望我的慕青平平安安。你能来看我,安慰我,我已经很高兴了。”

铁幕青没有说话,而是紧紧反手抱着关浩锦,喃喃说道:“浩锦,你知道吗?这次分离之后,我们要有三年的时间见不到面。”

“你说的很对,我们会有很长时间见不到面,我珍惜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关浩锦的声音在铁幕青的头顶响起,“你给我的快乐,就算只一天,但足够支撑我见到下一次见到你。我唯一奢望的是,我的慕青能身体安泰,无忧无虑,快快乐乐。”

铁幕青微微抬起头,说道:“答应我,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如果你不爱惜你的身体,不光我这个活着的人担心,关伯母也不乐见。”

“我知道,我一直都知道,所以除了在母亲的丧礼上留了眼泪,我就没有再哭。因为我不能让我母亲地下不安心。”关浩锦轻声说道,“现在我有了你,我更会珍惜自己,爱心自己的身体。”

把点心端到建议的书房里,关宝送来两盆火炭,屋里面暖和很多。关浩锦坐在一个椅子上椅子上看书,铁幕青没事,就在那吃点心,随便翻着书房里的东西。

看到桌上有个小匣子,很是精致,铁幕青问道:“我能打开开看看嘛?”

关浩锦抬起头,笑了笑,说道:“当然可以啊,因为里面都是你写给我的书信!”铁幕青写给他的每一封信,他都妥善的收起来,不管去哪里,都带在身边。

铁幕青拿出来,一封一封地看,这可比看那些之乎者也的数好看多了。铁幕青看着心上自己的笔迹,里面的话,有时候让人忍俊不禁,有时候让人心里难过。铁幕青没想到有、她也能说出那些话,不像她的作为,但的的确确是她写得。

从头看到尾,心情愉悦,不过她也发现了,里面少了一封信,而且还是吐蕃提出和亲之后,她去吐蕃之前给关浩锦写得信。为什么会独独少了那封信,铁幕青百思不得其解。

“浩锦,这里面怎么少了一封信?”铁幕青压抑不住心里的好奇心,便急着问道。

关浩锦放下手里的书,轻笑说道:“不可能,里面总共有五十九封信,按照次序放好的,一分也不少。”

“但我给去吐蕃之前给你写的信,你没有收到。那里面是我听到吐蕃要和亲之后,担心担心你在西北多想,所以让李文帮我给你寄出的。后来收到你的信,知道你没有多想,还以为收到了,但今天翻你信件,发现没有。”铁幕青解释说道,“那我的那封信去了了呢?”

铁幕青说完,看着关浩锦,两人好像想到了一起,异口同声说道:“信被人截取了!”

两人这么有默契,铁幕青笑笑,冲淡了心里的气愤,“我猜想我在京都被人监视了,十有八九是倭人。”

“为什么这么想?”关浩锦凝眉。

“京都的那些人,没人敢对我动手,尤其是这种儿女情长的事情,所以可以排除他们。我们之前和李文,还有宇彦德发现了倭人的踪迹。我们在关注他们的时候, 相信他们也没有闲着。 之前在应泉县,京都都发现了,可见他们的组织有多严密,还有就是余杭作为南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我觉得倭人想必也会在这里有所动作。”铁幕青解释说道,“这些人一天不铲除,一天不让人安心。”

关浩锦站起来,走到铁幕青的身边,紧紧抱住她,说道:“慕青,我担心你。我能够帮你做点什么吗?”

“呵呵,在其位谋其政,我不仅是个将军,还是长公主,所以天生就注定了要做这些事情。面对这些困难,我不能躲起来,那不是我的风格,只能迎面而上。你在余杭,要小心。这次我回来,是告诉你,我在余杭发现了倭人的踪迹,其中有人还进了你们关家,成了你大哥的妾侍,所以我这次过来主要是查找你母亲的死因。”

“那慕青,你发现了什么?”关浩锦这么收到的所有的证据,显示都是祖母和二娘干的,但没想到还另有隐情。

铁幕青摇摇头,说道:“我只知道倭人的行踪,至于是不是和关伯母的死因有关,我也没有证据,但不可否认的是,那个叫做珠兰的女子曾经推波助澜。要知道你在青山县做官,曾经为了重创倭人出了很大的力,他们报复你,也是情理之中。”

“原来是这样啊!”关浩锦虚幻的声音传过来,母亲是被他连累的。

铁幕青注意到关浩锦的哀伤,只能拥抱他,给他更多安慰。

☆、弟两百六十四章安心

好一会儿,铁幕青从怀里拿出一个拿出一个玉佩,说道:“浩锦,我知道你现在守孝在身,不能随意走动,下面能用的能用的人手,也就四五个人。想要查清楚到底伯母的死因,的确很困难,所以请你收下这个徺个玉佩,去悦来客栈,是我朝廷在这里的情报点,专门收集各种情报。当然关家已经被列入重点调查对象了,你如果发现一些消息,也可以去告诉悦来客栈那里。相信在不久之后,一定可以找到真正原因的。”

对于铁幕青的好意,关浩锦没有拒绝,母亲的骤然去世,是他心里的一根无可拔出的刺儿,如鲠在喉。

关浩锦接下,轻声说道:“这个我就收下了,我一定会关注余杭的局势的。虽然我不能出面,但我还有几个忠心的属下,而且余杭是我从小带到大的地方,我比较熟悉,查探起来也比较容易。”

“那就好!”铁幕青放下心来,关浩锦并没有想象中的难过,更没有想象中的颓废,她一趟没有白来。

两人吃了午饭,晚饭,虽然都是粗茶淡饭,但因为是关浩锦做的,铁幕青烧火,所以两人吃的津津有味。

第二天一早起来,外面铺了一层薄薄的雪。关浩锦拉着铁幕青的手,走在雪地上,踩出沙沙的声音。前面的马车,缓缓前行,他们在后面,边走边享受两人之间难得的温情。

终于走到了一个岔道口,关浩锦帮助铁幕青紧紧铁幕青披风上的帽子,眼睛有点酸,轻声说道:“一路顺风,不要急着赶路,速度慢点,这样安全。”

“我知道了,浩锦,你也保重。”铁幕青笑眯眯说道,“我会给你写信的,昨天我给你说的别忘了,以后我们每封信都要有编号,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的编号。”

“嗯,我知道了。”关浩锦轻笑说道,摸索着散乱在外面的一撮碎发。

铁幕青上了马车,仍掀开马车帘子,不断给关浩锦摆摆手,实在是不想离开。不过他们都有各自的事情,不得不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