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舍不得我,可以跟我们一起去啊。反正云慧也要跟着去,这就算你怀着身孕也没有什么。”铁慕青不想听李文聒噪,建议说道。

李文听了铁慕青的话,眼睛一亮,说道:“嗯,这个注意好。我现在就回家收拾东西,明日一早在你家里汇合哈。”

“好,别忘了和你婆婆,还有楚君杰说清楚,省得他们心里面有想法。”铁慕青再次提醒说道,毕竟现在家庭问题,是李文要多多关注的。

李文笑眯眯说道:“老大,我省的,我会好好和婆婆说的,毕竟我肚子不小,不好好说,他们会担心。”

“呵呵,是的!如果你婆婆要是不放心,也可以跟着去。”铁慕青想了一下,便轻声建议说道,楚君杰好不容易有了子嗣。虽然现在是第二个,但也深受楚家关注,谁家嫌儿子孙子多呀,尤其是正室所出的孩子。多子多孙才是福啊,这是这个时代普遍的想法。

李文回到家,楚君杰正在书房里面看书。李文直接推门进去,笑嘻嘻说道:“相公啊,老大回来了,说要去皇庄住一段时间。呵呵,你也知道的,我好长时间没有见到老大了,所以想收拾东西,跟着一起去,行不行啊?”

楚君杰听了,点点头说道:“好!”

李文不相信地看着楚君杰,平时一说去什么地方,楚君杰就不高兴,今天这是怎么回事啊。

“相公,你是不是没听清楚我说什么呀?”李文不确定问道。

楚君杰看了看李文,想必她还不知道长公主受到皇帝处罚的事情。李文的性格毛躁暴躁,要是知道长公主受了这么重的处罚,一定会暴跳如雷,一时之间不知道该不该告诉李文。

李文虽然比较粗线条,但从楚君杰别有深意的表情,看出了一些什么,正色问道:“相公,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楚君杰微微惊讶,想想还是告诉李文吧。要不然她要是知道他有所隐瞒,就算是为她好,小文子估计也会气得食不下咽。

“的确发生了一些事情,但是小文子你现在有身孕,一定不能着急。”楚君杰先给李文做工作,不希望她影响到自己的身体。

李文急了,说道:“有事你就说,吞吞吐吐地,急死人了。”

楚君杰就知道李文会是这个样子,急忙说道:“长公主没有完成抓到或者杀死五毒教教主冷傲天,没有完成任务,受到皇帝的训斥和处罚。”

李文恍然大悟,不知所措地坐在椅子上,好一会儿才哭着说道:“我说老大怎么一回宫就要去皇庄小住,原来是去避风头呢!老大也真是的,受了这么大的委屈,也不说,我还尽给她添麻烦,我真是该死。”

楚君杰抓住李文的手,说道:“小文子,你也别自责,大臣们都为长公主求情,想必不会有什么大事。”

“哎,伴君如伴虎,就是这么回事。”李文叹息说道,这时候她一个怀孕的女人能有什么作用,“你要是这么说,我更是要去了,要不然我寝食难安。”

“嗯,你去吧,注意身子就好。走,我们两个一起去母亲那里说一下。我明日亲自给你送到那里,想必不会有什么不妥。”楚君杰揽着李文,小声说道,“我别的不求,只求我的小文子能快快乐乐,平平安安就好。”

李文抱着楚君杰说道:“我看你一点不担心,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事情?”

楚君杰想想,才缓缓说道:“其实表面上看皇帝是在训斥长公主,而且反而觉得皇上是在保护长公主。”

“为什么?”李文不明白,明明是处罚,有怎么会变成保护呢,李文不明所以。

楚君杰继续说道:“你想啊,长公主的功劳原本就超过三皇子了,如果五毒教的事情大获全胜,那么长公主在朝廷和民间的威望空前高涨。换成谁是将来要继承皇位的皇子,都会有想法。”

☆、第三百六十五章退路

“可是宇彦德和老大的关系很好啊,而且宇彦德也不像那些背信弃义的人啊。”李文反问道,还是不相信楚君杰的话。

楚君杰想想,说道:“傻丫头,你太天真了。现在三皇子毕竟是皇子,不是皇帝。一旦登基,长公主的风头这么大,百姓爱戴长公主比新皇帝还多,你说手握重权的皇帝会不会心里不舒服?换成你是皇帝又会有什么想法啊?”

李文听了,点点头,说道:“是啊,会有这种可能。良弓藏,兔狗烹,古人说的一向有道理啊。那老大被贬斥,从某种程度上讲,算是因祸得福了。”

“嗯,可以这么说。”楚君杰应道,

第二天一早,李文整装待发。皇宫里的太后惠妃两人带了不少东西和人,铁慕青的忠勇巾帼府,那不仅东西多,人更多,老人,孩子,大人,丫鬟小厮,侍卫,洋洋洒洒,浩浩荡荡,非常壮观。

孝义皇太后听到宇文贤带了很多人,不由惊讶,这孩子显然没有被昨天的处罚和训斥吓到,心性坚韧,不错的孩子。到皇庄不仅算是去散心,更像是去玩耍郊游。不计较得失,什么也不放在心上。

到了天黑,才到了皇庄。这里虽然没有皇宫的花团锦簇,雕龙画栋,但却多了一些乡间的气息。鸟叫声也比深宫大院好听,空气也非常清新。闻着空气中弥漫着青草香味,深深呼吸,仿佛要把身体里的废气全部呼出来一样。

因为昨天已经派人过来收拾一番,所以今天只要入住就好。简简单单吃点饭菜,就洗洗漱漱睡觉。坐了一天的马车,大家也都累了,很快入睡。

第二天一早,除了太后身子有些乏力,其他人都还好。尤其是那些孩子们,看到什么都觉得稀奇。宇文婉更是“哇哦,哇哦”叫个不停,非常吃惊的样子。

这也不能怪宇文婉,毕竟她从小在宫里长大,就只去过忠勇巾帼府和楚家,其他的地方都没去过。这次来到这里,自然兴奋地跑来跑去。

等到大家收拾妥当,太后坐在正位上,下面的静怡师太,胡半仙,惠妃,李文,楚君杰,铁慕青等人坐在下面的位子上。

大家要给孝义皇太后请安,但是被太后拦住了,说道:“现在不是在宫里,没那么大的规矩,不要行礼随意就好。”

今天大家穿的都是便服,顶多像是富户人家的家人。大人们笑容满面,孩子们笑声连连,四处跑跑,追追打打,好不热闹哦。

“谢母后厚爱。”惠妃代表众人感谢说道,原本阴郁的心情,现在好了很多。

“嗯,大家赶紧吃早饭,吃完饭,我们一起出去踏青。”孝义皇太后笑着说道,从宫里出来之后,她的心胸也跟着开阔很多。

众人回去吃饭,吃晚饭,便坐上马车,到庄子上逛逛。

到了一个靠山有个小瀑布的地方,停下来,坐在河边的石头上,歇息。

“哎呀,好长时间没出来了,这个地方还和以前一样,没有变。”孝义皇太后看着不停流下流下山泉的小瀑布,笑眯眯说道。

铁慕青上前说道:“祖母,以后我们可得要多出来逛逛,每天在深宫大院,心里也觉得沉闷。你看,这青山绿树,五颜六色的花朵,一望无际的麦田,菜地,看了心情也跟着好起来。

“嗯,是的,还是你母亲想的走到,要不然我们也想不起来带这里玩。你看,小婉儿皮的像个小猴子似的,拿着小网子,到处追蝴蝶呢。不时地会摔倒,但仿佛感觉不到疼痛似的,嘻嘻哈哈的笑声,也成功过逗笑了大家。

铁慕青看着远处的宇文婉,也跟着笑起来,说道:“小婉儿的性子本就活泼,这次出来,最高兴的就是她了。”铁慕青说的是实话,住在她家里的弟弟妹妹们,经常结伴出来玩以来本身他们身上有武功,而来还派了很多侍卫跟着,所以今天出来虽然高兴,但却不觉得新奇。

宇文婉玩累了,便走到孝义皇太后的身边,仰着小脸说道:“祖母,小婉儿渴了。”

“青梅,赶紧的,把带出来的水,倒一杯给我们的小婉儿,可不能渴着了我们的小乖乖。”孝义皇太后亲手给宇文婉端水,这让铁慕青也开了眼。

中午的时候,大家在地上铺了一层布,席地而坐,放上来带来的点心,好不自在呀。

下午,有一些农人下地除草。铁慕青领着宇文婉,说道:“小婉儿,你看农民正在辛勤的劳作,除草,这些庄稼才能长出粮食来,我们才会有粮食吃。”

宇文婉若有所思地看了看,想了想,说道:“大姐,我知道你说的意思了,之前让我背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当时我不了解这首诗的意思,现在我明白了,以后再也不浪费粮食了。那些农人的一直弯着腰,脸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掉在土里。辛勤额劳作,才种出粮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说的就是这样。”

铁慕青现场教育宇文婉,就是让她明白,她是因为生在皇家,所以不愁吃不愁喝。正因为正这样,所以更要珍惜。

“小婉儿能想到这个,也不枉大姐一番心思。”铁慕青摸着宇文婉的头。

晚上回去,吃晚饭,宇文婉第一次把饭碗里的饭菜吃完。

“哎呦,我们小婉儿真懂事,今天没有剩饭菜。”惠妃惊讶说道,以前总认为剩在碗底的饭菜不好吃,已经教育她好长时间了,但就是不听话。

宇文婉擦擦嘴巴,郑重说道:“今天我看到了农民很辛苦的劳作一年才能种出粮食,我们不能随意糟蹋。以前小婉儿做错了,以后再也不剩饭了。”

“好,好!”孝义皇太后连声说好,看到对与孩子的教育,不能光靠嘴巴,还要让她们亲自去体会,对宇文婉的喜欢又多了一分。

楚君杰还有公务,已经回去了。李文到了晚上才有机会找到铁慕青,想问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老大,听君杰说,皇帝惩罚你了?”李文小心翼翼地问道。

“呵呵,小文子,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是我故意的。有一句话说得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我要内敛一点。”铁慕青解释说道,脸上一点失意都没有,深情坦然。

李文见铁慕青没有不高兴,放下的心来,轻声说道:“老大,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准备一个退路,国外的海岛多着呢,我们去找一个。万一哪天,他们真的容不下我们了,我们就到国外的海岛上,照样可以安安稳稳过日子。我们两个本就是已经不存在的灵魂,能在这个朝代相遇,本就是上天的垂怜,所以老大,不管在什么地方生活,我都无所谓,活一天,赚一天。”

李文的话,让铁慕青多想了一些,是啊,世事无常,她不得不小心。宇彦德现在还好,如果以后容不下她,她还真不好收场,还是趁早打算才好。毕竟她身边有那么多弟弟妹妹,想跑也不能一下就跑完了。

“李文,你说得对,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啊。只能偷偷的派人,不能让人知道,连楚君杰也不行。”铁慕青提醒说道,事关重大,不得不小心。

“嗯,知道了,老大,你放心好了。”李文小声说道,“我们就当没事一样,继续吃吃喝喝,过好日子。”

“小文子,你一向乐观。”铁慕青笑着说道,“这只是最坏的打算,我觉得宇彦德也不会一点旧情不念。”

“呵呵,也许是吧。”李文轻声说道,“反正老大,我李文一定和老大共进退。”

铁慕青抱着李文,中间夹着李文圆圆的肚皮,说道:“嗯,有你陪伴真好。”

“我也是,老大。”李文笑着说道。

等李文走后,铁慕青一个人躺在床上,一步步推演以后的会出现的各种情况。李文说得对,如果宇彦德能容得下她,那她就在大宇朝过到老;如果容不下,那她就带着师傅,孩子们一起到岛上生活,建立一个世外桃源,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

孝义皇太后等一干众人在皇庄住的舒服,过了半个月,都没有回去的打算。贤宗皇帝趁着旬日的时候,过来看看。见每个人的气色都很好,心里感慨,就他一个人在家里劳心劳力啊。

“皇帝怎么有空来了?”孝义皇太后轻笑问道。

“儿臣想念母后,特来看看。不知道母后在皇庄住的可好?”贤宗皇帝笑着问道,不时看看坐在边上的惠妃。大半月没见,惠妃比以前胖了一些,气色好了很多。

“呵呵,好得很。哀家还想多住一段时间,这真是好地方。”孝义皇太后说道,“惠妃要是想回去了,可以先跟皇上一起回去,把小婉儿留下来就好。”

惠妃站起来了,做了个万福,说道:“母后说的哪里话,臣妾能陪着您,是臣妾的福分。母后住到什么时候,臣妾就陪您到什么时候。”

☆、第三百六十六章监国(一)

贤宗皇帝一听这话,就知道这惠妃不想回去,这是大女儿宇文贤认祖归宗之后,两人第一次分开这么长时间,心里一直感觉空空的。

到了晚上贤宗皇帝留了下来,只有惠妃一个妃嫔,自然惠妃一个人侍寝。

一阵亲热之后,逐渐平静下来。惠妃谁在皇帝的臂弯里,很是乖巧,不说话。

“惠儿,是不是怨朕?还在生气?”贤宗皇帝轻声问道,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哎!”惠妃叹气说道,“怨是怨,但想想,你是为了文贤好,我不是那么不识好歹的人。”

贤宗皇帝在惠妃的额头亲了一口,说道:“谢谢你,惠儿。”

“我们两个从相识到现在已经二三十年了,还说什么谢谢啊。”惠妃嗔道,“要怪就怪文贤能力太强,强到会让人顾忌,也不是一件好事。”

“呵呵,没事的,一切有我。”贤宗皇帝轻声说道,拍拍惠妃的后背,安慰说道。

“嗯,我一直相信你。你曾经答应我找到女儿,结果真的找到了我们的女儿。我没什么大的苛求,就是希望我们母女三人能够安安稳稳过日子就成。”惠妃笑着说道,手指在贤宗皇帝身上画着圈儿。那种痒痒的感觉,让宇彦德心里也跟着痒痒的。

贤宗皇帝笑着说道:“这点条件,朕还是能答应的。不过惠儿,朕不能在这里久留,不如你明日跟着朕一起回去吧?”一想到宫里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不得不回去。

惠妃皱皱鼻子,小声嘀咕说道:“我不想回宫呢,我觉得皇庄住着很舒服,反正比规矩森严的皇宫舒服多了。”

“呵呵!”贤宗皇帝笑笑,“这里是好,可是朕不能长久留在这里,看不到你,朕这心里空空的。”

“可是我觉得这里真的非常舒服,要不你也留下来。要说你年轻时候,为了做皇帝,费了那么多心思,而且还受了很多伤。现在年纪大了,你为什么就不能好好歇息呢。”惠妃看不惯贤宗皇帝一辈子劳碌命。有那么多大臣和孩子,自己还在那一个人拼命呢。

贤宗皇帝灵机一动,是啊,当年他登基,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兄弟之间的争斗,后宫女人的争斗,父皇给出的磨练,都让贤宗皇帝面对一次次的抉择和伤痛。不仅仅是身上,还有心上,身累心更累,还因此和女儿分离这么多年。

“对哦,为什么我不能让彦德处理政务,我在这里好好休息啊。”贤宗皇帝惊讶说道,反正现在他对宇彦德历练已经差不多了,可以让他监国。遇到抉择不断的事情,可以直接命人送到这里,他再看看,这样岂不是很好。

惠妃嗔道:“终于想明白了,早就应该这样做了。要我说啊,你就让彦德监国,觉得还不错,就赶紧立为太子吧。这样也能趁早熄了一些人不该有的心思,你自己也可以轻快一些。”

“嗯,惠儿说得对。明天我就不走了,直接下一道旨,让彦德监国。”贤宗皇帝越想约好越好,不想操劳了。

惠妃一咕噜做起来,说道:“不是我一个妇道人家搀和你们男人的政事,你说你不声不响地来到皇庄,不回去了,让彦德监国,那些朝臣还不知道怎么想呢。我劝你还是回宫,安排好一切,再过来。”

贤宗皇帝想了想,说道:“惠儿说的是,是我心急了。好,那朕明日就回去,把这件事情办了,来陪你。”

惠妃再一次趴在皇帝的怀里,轻声说道:“皇上,惠儿早就想着这一天了。我们就像普通的夫妻一样,你下棋写字,**持家务,一起教养小孩,每一天都过得非常舒坦。”

“呵呵,朕答应你。”贤宗皇帝沉声说道,想把和惠妃年轻时候丢失的时光一起找回来。

第二天一早,贤宗皇帝就到了太后那里,说道:“母后,儿臣最近觉得身子乏,累了,想让彦德监国,儿臣也过来和你们一起在皇庄上住下,可好?”

孝义皇太后知道贤宗皇帝以前受得苦,急忙问道:“皇帝是不是身子不适啊,赶紧要太医看看。”

“母后,您别着急,儿子年轻的的时候,身上有伤,上了年纪,总感觉身子很乏,其实也没什么大事。让彦德监国,如果他做得还可以的话,那么就封他为太子,把名分定下来,省得以后有麻烦。我不希望我的儿子,像我年轻的时候那样,东奔西顾,劳心劳力。”贤宗皇帝解释说道,“而且我不希望出现动荡,国家不稳,那样会让大宇朝后退十几年。好不容易有的大好局面,将因为权利更迭不顺利而毁于一点。”

孝义皇太后想了想,点点头说道:“皇帝说的是,当年因为这个皇位,多少人费尽心思,到后来一场空。大宇朝在你登基的时候,内忧外患,危机四伏。要不是李大人和袁大人这一文一武,大宇朝估计又是另一番光景。”

母子二人想起当年的事情,一阵唏嘘,时间过得真快。能够和平稳定地进行权利交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那儿臣今日就回去,处理好一些,儿臣在母亲身边尽孝。”贤宗皇帝红着眼睛说道,他知道母后为了他在后宫里面吃了很多苦。年轻的时候,没有时间孝顺母后,希望能在年老的时候,多多陪伴母后。

尤其是看着母后的满头乌黑的头发变成了满头白发,心里不是滋味,不是他一个人在变老,母后也老了。

“好,不要着急,慢慢来。”孝义皇太后轻轻拍着贤宗皇帝的手,原来年纪轻轻,风流倜傥的儿子现在头发已经有了白头发,的确是老了。

贤宗皇帝临走之前召来铁慕青,说了有关宇彦德监国的事情,问问铁慕青有什么意见。

铁慕青心里不以为然,你都决定了,还问我干嘛,这不是铁板钉钉的事情嘛。

“父皇,你考虑的很周全,作为子女,又是臣子,文贤觉得此举好处很多。一来父皇可以好好休养一番,二来也可以指点彦德,两全其美。”铁慕青保守地回答,反正她现在是个闲人,每天练功,指导弟弟妹妹练武,其他的没什么事情了。

不过这段时间,可能是心境上的突破,铁慕青觉得自己的武功隐隐有突破的可能。要知道她停留在第七层已经很长时间了,她也很着急。

师傅说得对,这种事情急不来,当境遇和心境达到一个境界,自然会有突破。如果生活一直一帆风顺,一点烦恼没有,那么也就失去了很多主动能力,致使人停滞不前。

“嗯,那朕现在就回宫了。”贤宗皇帝笑呵呵说道,“文贤,你做的,朕心里都清楚,定不会委屈了你的。”

“父皇,文贤已经很满足了,从来没觉得委屈。只不过生在帝王家,有时候受委屈,是为了之后的享福,算不得什么。”铁慕青不在意说道,“文贤只是个女子,所想所求很小,没有什么大的报复。如果以后彦德还需要我,文贤一定不会推辞,为他赴汤蹈火;如果不需要我,文贤就安分做个长公主,相夫教子,过平淡的日子也好。这么做,不仅仅是因为我是彦德的大姐,是他的好朋友,还是因为父皇您。您倾其一生想让大宇朝进入盛世,文贤这个做女儿的,一定会尽力协助,算是孝顺父皇了。”

“好,好!”不得不说,贤宗皇帝被宇文贤感动了一把,一个劲说好。

“而且之前母妃一直报怨,父皇一直忙于政事,没有时间保养身体,好好休息,趁此机会正好让云慧帮你调养身子,岂不是更好。”铁慕青笑呵呵说道,“想必母妃和皇祖母也都乐见其成的。”

“文贤说的是,我的确该好好休息了。”贤宗皇帝点点头说道,对宇文贤的话,非常满意。觉得这个女儿就是贴心,虽然没有多少暖人的话,但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情,出发点都是为了他这个做父皇的好。

铁慕青把贤宗皇帝亲自送到皇庄门口才回来,想想宇彦德给她写的信,暂时放心了。

宇彦德直接在信中写道:“大姐,彦德知道您这么做,是为了让我安心。其实彦德觉得没有必要,我,你,还有君杰,有过誓言,绝不背叛对方。从那时候起,彦德一直都是这样坚持的。彦德不希望大姐有所猜忌,坏了我们之间的情分......”

铁慕青看了信之后,觉得这宇彦德还是以前的宇彦德,对她,有什么说什么。如果对于她的处境,宇彦德假装不知道,什么也不说,或者说的很含蓄,铁慕青对宇彦德都会疏远很多。

铁慕青拿着笔,给宇彦德回信,顺便给宇彦德道歉,毕竟整件事情都是她主导的,贤宗皇帝和孝义皇太后只不过是顺水推舟。铁慕青相信,也愿意相信宇彦德人品,相信他会像贤宗皇帝那样善待曾经帮助过他的人。

☆、地三百六十七章监国(二)

贤宗皇帝回到皇宫之后,便找来宇彦德,两人不像以前都是在御书房,而是在宇彦德以前住在宫里的宫殿。这里有宇彦德童年时光和少年青涩岁月。这段时间,对于彦德来说,是晦暗的,但也是最磨练人的地方,在这里他学会了隐忍,学会了奋发图强,更学会了藏拙。

“彦德,知道我叫你来的原因吗?”贤宗皇帝轻声问道,眼睛看着宇彦德,看看他是什么反应。

这个问题,宇彦德想了一路,该说的,都在朝堂上说好了,父皇现在又叫他过来,想必不是朝堂上的事情。想到大姐还是待罪之身,宇彦德心里有了个大概。

“是不是有关大姐的事情啊?父皇,我给大姐也写了一封信,让她不要多想。我宇彦德从来没有过要手足相残的念头,尤其是像大姐这样有才能的人,更是我们大宇朝所缺少的。从战术战略上,大姐是大宇朝第一任啊。”宇彦德解释说道,“彦德虽然年轻,但这点胸襟和容人之量还是有的。惠妃娘娘,对彦德爱护有加,让儿臣想到了已故的母后。大姐虽然不是儿臣的胞姐,但如果谁要是要对儿臣不利,相信大姐会毫不顾身地为我挺身而出;同样,谁要是欺负大姐,儿臣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贤宗皇帝若有所思地看向宇彦德,好一会儿才点点头说道:“彦德,你今日说的话,朕记住了,希望你也记住今天的话。今天叫你来,还有另一件事情。就是朕最近感到疲乏,想休养一段时间。至于朝政,想让你临时监国,不知你有什么想法?”

“父皇,您身子是怎么回事啊?有没有找太医看看啊?”宇彦德急忙上前一步,急切问道,上下打量贤宗皇帝。

贤宗皇帝心里微微满意,这儿子还是最看重他的身子啊,一开口就问他的身体。

贤宗皇帝拍拍宇彦德的肩头,解释说道:“没有大碍,只是身体有点累,想休息一番。你好好做,相信你的母后也在天上看着你。彦德,你知道的,代表朕监国,做的很好的话,下一步就是皇位。朕年纪大了,年轻时受了很多伤,现在真心沉疴旧病都开始向朕讨债了,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你也大了,经过了这么多的磨难,成熟很多,朕深感欣慰。好好做,不要让朕和你天上的母后失望。”

宇彦德惊讶地看着贤宗皇帝,千想万想没有想到是这件事情。

“父皇,儿臣虽然已经比以前成熟很多,但毕竟朝政大事,儿臣怕做不好。”宇彦德躬身谦虚说道,虽然父皇有心,但他也不能急着应下。人不能贪心,吃相也不能太难看。

贤宗皇帝扶起宇彦德,轻声说道:“刚开始的时候是有点手忙脚乱,但朕平时上朝,你也去过,知道怎样的顺序。无非就是把事情拿出来,大家议论。如果一些事情不能让大家知道,那就找几个心腹大臣议事。开明兼听,各种想法说,都要想一想,总归能找到一个合理的。至于你不能决断的,可以快马加鞭送到朕那里,朕帮你参考一下。”

“啊?父皇,您不在宫里?”宇彦德惊讶问道。

“呵呵,是啊,朕想着去皇庄,孝敬你皇祖母,顺便调养自己的身体。”贤宗皇帝轻松说道,一想到以后额悠闲生活,心里觉得美。

宇彦德一听父皇主意已定,便应下说道:“父皇放心,儿臣一定尽力而为。儿臣还有个不情之请,还请父皇成全。”

“什么事情啊?”贤宗皇帝好奇。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儿臣想着对于奏折的批复,儿臣每次都命人抄誊一份,还望父皇给予指点。如果有不妥之处,父皇也能及时发现,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宇彦德请求说道,“父皇,你是儿臣最敬佩的人,这二十多年在父皇的治理下,大宇朝的百姓过了好日子。彦德一定不辱使命,一定好好做事,兢兢业业。”

贤宗皇帝点点头说道:“嗯,好,你能想得周全,不枉我们对你一番教导。”

“处理政事,一定要多听,多问。”贤宗皇帝再次强调这个问题,下面的大臣,哪一个都不是无用之人。经过大臣们的讨论,不同的意见,好的,坏的方面都能想到,这样能让人的思维变广,不容易出错。

“是,父皇,儿臣知道该怎样行事了。”宇彦德沉声应下。

贤宗皇帝突然想到前几天李大人给他提的一个有关宇彦德问题,今天既然想起来,那就直接问了吧。

“彦德,我听说你只有一个女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儿子。”贤宗皇帝若有所思问道,想知道这里面的原因。

宇彦德没想到贤宗皇帝突然问这个问题,愣了一下,说道:“父皇,儿臣希望自己的孩子由一个德才兼备的女子所出。”

“哦?”贤宗皇帝来了兴致,“闵氏,不好吗?”

“我现在只是个皇子,闵氏的娘家那边三天两头挑事儿,仗势欺人,为非作歹,在京都的名声非常差,这是其一;其二,闵氏心胸狭小,府里曾经有两个侍妾怀孕,都小产了。儿臣没用,一时间没有找到证据。虽然闵氏是正妃,但心术不正,儿臣不希望她孕育儿臣的孩子。”宇彦德轻声说道,这些事情,原本只有他自己承受,但既然父皇问了,他也不隐瞒。

闵氏是什么货色,贤宗皇帝之前不知道,但自从淑妃起了异心,他就派人调查,知道闵氏不是好东西。

“哦,彦德,你要记住,皇子子嗣,非常重要。文家姑娘,就是那个叫云慧的姑娘,朕觉得不错,那是你大姐的师妹。你们还有两个月大婚,到时候,其他事情可以放一放,先有了子嗣再说其他的。”贤宗皇帝提醒说道,宇彦德经常去忠勇巾帼府,大家都知道是去看云慧的,可见是个有心的。

宇彦德难得脸红,低着头,轻声说道:“呵呵,谢谢父皇提醒,儿臣一定谨记。”

“呵呵,人生难觅知己,你能找到心爱的女人,也算是一大幸事。朕当年娶了你母后,贤达仁厚,朕心甚慰,可是身子不好,早早走了,没有过一天好日子;后来又遇到了惠妃,心里才有了依托。男人爱江山也要爱美人,但爱美人,一定不能忘记江山。要知道你身上的担子,不仅仅是一个皇位继承人,更是将来为百姓谋福利的皇帝。”贤宗皇帝在教导宇彦德,可算是经验之谈吧。

宇彦德点点头,说道:“谢谢父皇教诲。”

“还有就是后宫女人不在多,在于精就好。太多了,男人的心就那么一点,分不过来。女人们就会争风吃醋,容易出事儿。之前的淑妃和德妃,不都是这样。朕很失败啊,所以只能给你说这么多。”贤宗皇帝叹息说道,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尤其是年轻气盛的年轻人,更是这样,希望儿子不要受到这样问题的困扰。

宇彦德深深鞠躬,轻声说道:“父皇,儿臣谨记您的教诲。”

“好了,天色不早了,你也该回去了。”贤宗皇帝看看沙漏,宫门快要关了,便让宇彦德回去了。

宇彦德坐在马车里,心情不能平静,监国,代表着他又往前进了一步。这次父皇还谈到了子嗣的问题,一想到还有两个月他就可以和云慧成亲,到时候他一定多多努力,早日生个儿子,也让父皇放心。

宇彦德回到家里,久久不能平静,在书房里坐到深夜。

第二天早朝,宇彦德也来了。因为没有官职,所以站得位置靠后。

大臣们看到三皇子也在,心里好奇,今天是不是有什么新鲜的事情?果不其然,贤宗皇帝身边的夏公公宣布了皇帝的圣旨,让宇彦德监国。

宇彦德能力朝堂上的大臣们都是知道的,没人反对。皇帝明着暗着已经定了宇彦德,有哪个不开眼的人敢现在出头,招惹下一任的皇帝啊。

李大人和袁大人相视一看,明白了一些事情,跟着其他大臣一样,跪在地上,算是接受了皇帝的命令,而且同时也对宇彦德示好。

一连三天,上朝的时候,贤宗皇帝坐在龙椅上,宇彦德坐在贤宗皇帝左手边的一个椅子上。大臣们什么事情都向宇彦德报告,贤宗皇帝只是在一边听着。

回到御书房,贤宗皇帝轻声说道:“彦德,就像这几天你做的很不错,以后还这样处理就行。明**自己去上朝,朕就不跟着你了。”

“谢谢父皇几日教导,儿臣一定兢兢业业做事,绝不含糊。”宇彦德保证说道,虽然每天批奏折很累,但宇彦德非常兴奋,目标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