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不早说?我不是让你好好照顾大人的吗?”穆九气急败坏地训斥了他一句,见韩竟更加害怕了,就无奈地叹了一口长气。

韩竟倒了一杯热茶端过来,一脸的担忧:“大人,先喝口热水吧。”

穆九连忙接过来,递给卫昭:“对、对,先喝口热水缓缓。”

“不用,不能喝茶水。”卫昭脸色苍白地说道。

“对、对。”穆九又忙不迭地点头:“瞧我,都忘了。大人,你之前不是好了很多吗?看来,那个小大夫医术的确不错,你赶紧去秀水庄找她拿药。”

他想了想说道:“要不然,还是我替您跑一趟吧。”

他说着,就要出去。

“穆九回来!”卫昭叫住了他,额上沁出了细细密密的汗珠子:“那小傅大夫不在秀水庄了,你去了也是枉然。”

“那她在哪?你跟我说,我这就去找她。”

“那地方你我都不好去的。”卫昭顿了顿,脑海中闪过她明亮的双眸与乌黑曲卷的头发,声音放软了几分:“她在武定侯府,你去了恐怕也只能扑个空。”

“那怎么办?”穆九急的直挠头:“难道就任由您这样疼下去吗?大人,要不然您亲自去一趟吧,你现在可是锦衣卫镇抚,凭你现在的身份,武定侯也不敢不给您面子的。”

“那怎么行?”卫昭咬了咬牙关,一口拒绝:“她是侯府千金小姐,岂能抛头露面出来为人治病?”

“为别人恐怕不行,但是为了大人应该是可以的,难道您忘了,她之前说过让您去复诊的吗?”穆九越说越起劲:“她是说过的,大人您当时也默认了。既然是之前约好的,为什么不能去?”

“不管行不行,您总要试试才知道啊!”穆九急的团团转,恨不能拖着卫昭去。

卫昭没有说话,眉头却皱的更紧了。

“大人,你身子已经这样了,就别再忍着了,我瞧那小傅大夫是个仁心仁术的大夫,她要是知道您这样,恐怕也会责怪您的。”穆九继续劝说道:“原来的武定侯已经被撸了爵位,新封了他们家四老爷做武定侯,您现在过去,就当拜访了,行就行,不行就拉倒,这样总可以吧?”

他说着,冲韩竟使了一个眼色。

“大人!”韩竟也劝道:“穆九哥说的有道理,您还是去吧。”

“好!”卫昭霍然起身,对韩竟说道:“小韩子,备马。”

“好嘞!”韩竟一跳而起,高高兴兴地去了。

穆九则狠狠地松了一口气:“大人,我跟你一起去吧。”

“不必了。”卫昭拒绝道:“你晚上还要当职,下午就在家歇着吧。”

骑在马上,卫昭心里想得都是傅卿和,那天去武定侯府自己有公务在身,所以并没有跟她说上话,这一次见了面,无论如何也要跟她道谢才是。

这才有了卫昭武定侯府一行。

只不过,相较于秀水庄的随意,这一次复诊形式要拘谨的多,她不仅仅是傅大夫,还是武定侯府的三小姐,至于那位新封的武定侯傅恩沐,坐在一旁更是虎视眈眈。

这位侯爷虽然是个战场上的男人,谁知道言语中却处处含着警惕,不仅如此,居然还检查她送来的药匣子。

原本以为他是个磊落的汉子,没想到,他说话做事居然这么鬼祟,连武定侯府的太夫人这个女流之辈都不如,怪不得人人都赞太夫人有手腕。

原本的二老爷是个酒囊饭袋,一事无成,眼下的新侯爷又是这般,亏得太夫人有手腕,要不然这看似光鲜亮丽的武定侯府,恐怕早就倒了。

不管怎么样,他拿到了药,这一趟也还算顺利。

出了武定侯府的大门,他坐在马背上,只感觉到握着马缰的那只手的手腕隐隐有些做痛,低头一看,发现那地方隐隐有些发红,甚至还有指甲的掐痕。

他不由眉头一皱。

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他脑海中闪过武定侯忌惮的眼神,闪过傅卿和言语中的机锋,还有武定侯特意打开药匣子检查…

突然,他想起了之前打探到的消息。

电光火石之间,他立马明白了什么。

他二话不说,坐在马上就打开了药匣子。

十几个药瓶都一模一样,只有一个药瓶,外面没有贴药名与服用说明,他毫不犹豫,拔下了瓶塞,不出所料,果然看见一个小小的纸条。

卫昭打开纸条,匆匆扫了一眼,意识到事情要紧,立马将纸条揣到怀中,双腿用力一夹马肚子,胯|下的白马立马撒开蹄子跑了起来。

镇国公夫人并不在家,得知她去了湘王府,他又调转马头去了湘王府上。

在湘王府,他找到了镇国公夫人,当他递上纸条,说明情况之后,镇国公夫人神色冷峻地跟他道谢,然后就急匆匆就走了。

卫昭看着镇国公夫人的马车渐行渐远,眸中的焦虑也渐渐散去。

湘王邀请他进府坐坐,却被他婉言拒绝了。

回去的时候,他缓辔而行,坐在马上,他心中有些庆幸,本以为再也不会与她有交集,没想到今天还是见到了,也多亏了胃突然疼了起来,他这才去了侯府。

脑海中闪过她那双水汪汪的眼睛,他不由抬起手腕,见上面的红色已经消散,那指甲印也变得若有若无,心里头竟突然涌起一股怅惘。

*************

得知镇国公夫人到了,傅卿和大喜过望,她二话不说,就跟杜妈妈、绿芜、碧螺一起去了泰和院。

四老爷与四夫人已经不在了,原本在门口看守的婆子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傅卿和这才相信,镇国公夫人是真的到了。

进了上房,杜妈妈先一步走进去,傅卿和落后一步,在中堂等着。

杜妈妈进去没过多久,就神情轻松地走了出来:“三小姐,老太太让你进去。”

傅卿和跟着杜妈妈进了赵氏的起居室。

见赵氏正和衣趟在床上,镇国公府人坐在床边跟她说话。

“快过来,快过来。”镇国公府一把拉住傅卿和,满脸的赞叹:“你这孩子,平日里不声不响的,今天可是立了大功了,我要好好地谢你。”

傅卿和听了,连忙说道:“大姑姑您千万这么说,您这样可真是折煞我了。”

赵氏也一脸的欣慰地望着她:“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家里的几个丫头,你跟在我身边时间最短,没想到关键时刻还是你靠得住。”

她不胜唏嘘道:“好孩子,你的好处,我都记下了。”

说着,她拍了拍傅卿和的手。

傅卿和道:“老太太,快别这么说,这不光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杜妈妈,还有绿芜与碧螺也出了不少力。这个家里我们能依靠的就只有您了,您要是倒下了,我们这些人可就真的没有活路了。”

这话,傅卿和从前说了很多次,赵氏虽然意动却从来没有真正相信过,可是今天,傅卿和再说的同样的话,赵氏却是深信不疑。

第50章 退亲

襄诚伯大败安南,凯旋而归令朝堂上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皇长子楚王自小养在皇后膝下充作嫡子,本就占了嫡长的名头的他,在朝中历来备受推崇,此番襄诚伯大胜而归,令他如虎添翼。

皇帝虽然没有表态,可是朝堂上请立楚王为太子的呼声却多了起来。

相较于朝堂上的变化,武定侯傅家的变化也令人不容忽视,二老爷被夺爵,四老爷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有侯位在手,终于有了与继嫡母赵氏抗衡的力量。

得到侯位的第二天晚上,武定侯在奕知院设宴,款待那些前来恭贺的同僚。

如今人人都知道,新晋的武定侯是襄诚伯的人,而襄诚伯身后又站着楚王,这样一个巴结的好机会,岂能错过了?

能到这里来的,个个都是人精,觥筹交错,推杯换盏间,奉承的话好似不要钱一般,流水一样涌了出来。

武定侯满面荣光,笑呵呵的,十分的自得。

直折腾到快宵禁时分,喧闹的人群才散去了。

回到院内,武定侯傅恩沐脸上还残留着未完全退去的兴奋。

夫荣妻贵这句话在四夫人身上也体现的很彻底,她穿着打扮异常隆重。

只不过若是细细打量,就能从她脸上看出一丝端倪来。

见四老爷满脸红光地进来,身上还带着一股刺鼻的酒味,她几不可见地皱了皱眉:“老爷,人都走了?”

“嗯。”四老爷点了点头,揉了揉眉心:“都走了。”

四夫人叫了丫鬟:“去给老爷端醒酒汤来。”

等丫鬟退出去了,她才忧心忡忡道:“老爷,虽然你如今袭了爵位,可那一位毕竟还好好的,她在一日,我就一日不踏实。”

“呵!”四老爷朝椅背上一仰,面带嘲讽道:“赵氏不过是拔了牙的老虎,蹦跶不了几天了,昨天要不是镇国公夫人来了,对牌早就是我们的了。”

“我心里与你一样,恨不能杀之而后快,可是眼下却不是时候。”说着,他冷冷一笑:“夫人,你且等着,这侯府迟早是我们的天下。”

早料到四老爷会这么说,四夫人点了点头道:“老爷说的是,我们如今是动不得老太太,只不过,三丫头狡诈的很,有她在老太太身边,对我们可是大大的不利。虽然扳不倒老太太,也要折了她的臂膀才是,老爷,您说呢?”

她说完这句话,一双眼睛就直勾勾地盯着傅恩沐,心里头就盼着他能点头。

傅恩沐半眯着眼睛仰倒在椅子上,看上去好似睡着了一样,听了她的话,就不以为意道:“不过是个十几岁的丫头,就算有些谋略却也有限,夫人,你不用将她放在心上。”

四夫人闻言,暗暗憋了一口气,一想到在傅卿和那边受到的羞辱,一想到从前的那些事,四夫人的心里就像烧了一把火一样,令她全身都焦灼地难受。

“老爷每天不在家,自然眼不见心不烦,我在家里不仅要防着老太太还要防着她,这难免就有些顾不过来,依我看,还是早早将她打发出去,也省的费心。”她话说得很是随意,丝毫没有刻意为之的痕迹。

四老爷眯着的双眼却突然睁开,露出鹰一般阴鸷的光:“夫人,我知道你心里打的那些小九九,你恨大房的人,老大死了,你就弄死了尹氏,连三丫头也不想放过。

按说将三丫头交给你处置也没有什么,只不过,那丫头长得花容月貌,好好利用是能派上大用场的。不管是送给楚王,还是送给别的权贵,都是一门得力的联姻工具。”

前面几句话四夫人听在耳中只觉得惊魂动魄,脸色也变了又变,听到最后心就渐渐放了下来。

再加上听四老爷言下之意,傅卿和总逃不掉给人做玩物的命,既然如此,那自己就不用插手了。

只不过,四老爷怎么凭白无故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她牙关咬得紧紧的,当即就说道:“老爷说得是什么话?我与大房的人无冤无仇,干什么要赶尽杀绝?我之前对尹氏下手,也不过是为了老爷而已。若真让尹氏诞下男婴,到最后还不是老爷您的祸患?”

四老爷闻言,就道:“嗯,我知道夫人一心向着我,既然你这么厌恶三丫头,那我就将她聘出去好了。”

他虽然这样说,脸上的表情却非常诡异,四夫人也不知道他到底相不相信自己刚才的说辞。

她还欲再问,丫鬟却端着醒酒汤进来了。

她亲自将醒酒汤端给四老爷,提醒道:“如今有老太太护着,三丫头的婚事恐怕不是那么好插手的吧?老爷您准备怎么办?”

“这个不消你过问。”四老爷接过醒酒汤一饮而尽,将汤碗搁在茶几上,起身道:“过两日我休沐,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说完这句话,他抬腿就出了门。

“老爷去哪里?”

“去书房!”四老爷头也不回道。

见他走了,四夫人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眨眼就到了四老爷休沐的当天,这天刚用过早饭,四老爷就到了泰和院。

“老太太,下个月二十,是黄道吉日,我跟襄诚伯府上定了那一天过小定。”他说着,意味深长地瞥了一眼傅卿和,然后又低下头道:“特来知会老太太一声。”

经过前几天夺权一事,赵氏再也不敢轻敌了,面对这个庶子,她也能压制住自己的脾气了。

“嗯,这事情我知道了。”赵氏点点头,脸上神色不变。

四老爷抬起头来,等待着赵氏发问,谁知道老太太却一改常态,不再说话了。

四老爷心中冷哼一声,继续说道:“五丫头的婚事已经定下了,四丫头下个月初九就要进,三丫头的婚事也该抬上日程才是,总不能这样一直拖下去。”

傅卿和也好,赵氏也罢,闻言都吃了一惊,两人却都不动声色,好似没有听到一般,只冷冷地看着他,好像看猴一般。

四老爷碰了个软钉子,还要忍受赵氏轻蔑的眼神,心里头的火气就涌了上来,几天前,受制于人的明明是赵氏,要是自己当初再逼迫的紧一些,今天怎么可能还有赵氏说话的地方?

不过,赵氏的猖狂也只是暂时的,等一下自己就要送她一个大礼。

想到这里,四老爷忍着心中的不快道:“老太太,我刚回来的那天就说过,我有不少袍泽都想跟咱们家做亲,这里头不乏大好青年,我今天来,是想给三丫头保个媒。”

“不用了!”赵氏目光像月光一样清冷,声音也没有一丁点的温度:“我那天就跟你说过了,三丫头的婚事自然有我做主,这些内宅的事情,本就不是爷们该插手的,你如今做了侯爷,手里事情更多了,居然还要操心这样的事情,传出去,恐怕别人还会笑话我们武定侯府内外不分,一团乱呢!”

四老爷傅恩沐听了脸上不见怒色,他好像早就料到赵氏会这么说一般,微微笑了起来:“老太太说得对,这内宅的事情我的确不该插手,我想你一定不会亏待三丫头的。毕竟你将三丫头的婚事换给了大丫头,无论如何也要好好补偿她一番才是。”

赵氏闻言,顿觉咬牙切齿,她双手不由攥成了拳,面色沉郁地望着四老爷。

四老爷却无所畏惧,他冲着傅卿和道:“三丫头,你尽管放心,老太太一定会给你挑一个如意郎君的,就算老太太不疼你,还有我这个四叔呢,你五妹妹嫁到了襄诚伯府,你的婚事绝不会比她差。”

说完,他也不管赵氏与傅卿和,说了句衙门里还有事,就扬长而去。

赵氏脸阴得像快要下雨,如今她是将傅卿和当做心腹来对待的,四老爷这样挑拨离间令她愤恨不已。

傅卿和担心的同时,更多的是疑惑,四老爷这一趟过来,到底是做什么来了?

自打四老爷回了京城,总共才跟赵氏见了几次面,可是每一次都不是无的放矢,每一次见面之后,都会有后招。

傅卿和感觉这一次也是如此,不知道这次又要出什么事情。

她将心中的疑虑说给赵氏听,赵氏听了,也不由一脸郑重地思索起来。

她们还没有想出个头绪,杜妈妈过来禀报:“老太太,荣昌伯夫人来了。”

怎么这个时候来了?该不会与四老爷有什么关系吧?

赵氏与傅卿和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都看到了一丝警惕,赵氏觉得这个孙女聪明,心中添了几许安慰,然后问道:“可知道是为了什么事?”

杜妈妈神色轻松道:“说是过来商量大小姐与荣昌伯世子的婚事。”

傅卿和闻言,有些了然,下个月傅家四小姐出阁,五小姐的婚事也定下了,大小姐在几个女孩子里面年龄最长,这个时候荣昌伯夫人的确到了登门商议亲事的时候。

“嗯。”赵氏神色轻松了不少,点了点头道:“将荣昌伯夫人请过来,叫二夫人也来。”

荣昌伯夫人来了,面色平静无波,看不出喜色,言语更是很少。

二夫人很是高兴,神色亲昵地跟荣昌伯夫人说着话,因为荣昌伯夫人娘家姓付,她就直接称呼荣昌伯夫人为付姐姐,她满脸笑容地付姐姐长、付姐姐短地叫着,丝毫没有感觉到荣昌伯夫人情绪的异样。

抬头嫁女儿,低头娶媳妇。

荣昌伯夫人这个样子根本没有低头娶媳妇的样子,她与二夫人好像掉了个一般。

傅卿和觉得不对劲,却也只在心中嘀咕,说不定荣昌伯夫人本身就是个寡言少语的人呢。

寒暄过后,几人分宾主坐下,丫鬟奉上了茶盏。

荣昌伯夫人接过来,喝也不喝就放到了茶几上,开门见山地说道:“太夫人,我们荣昌伯府与贵府大小姐的这门亲事,恐怕是做不成了。”

第51章 挑明

荣昌伯夫人的话刚落音,赵氏的眸中迅速闪过一丝寒光。

傅卿和心中也是一个咯噔,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二夫人则好像被人打了一棒子似的,彻底懵了头:“付姐姐,你说什么?”

她长大了嘴巴,一脸的不敢置信。

荣昌伯夫人神色不变,将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太夫人,二夫人,我们两家的亲事做不成了,我这一次来,是来跟贵府商量退亲事宜的。”

二夫人这下子反应了过来,她勃然变色站起来大声质问荣昌伯夫人:“付氏,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你我两家连庚帖都换了,凭什么你说退亲就退亲?”

荣昌伯夫人没有回答,只转过头望向太夫人赵氏。

果然是虎落平阳被犬欺吗?如今连荣昌伯府都骑到自己头上来了。

赵氏眉头一挑,一脸沉重地看向了荣昌伯夫人:“这门亲事原是我那已经过世的大儿媳定下的,后来你说更喜欢我们家大小姐,我想着横竖都是我的孙女,大丫头年纪长些,我也想将三丫头在我身边多留几年,就同意了夫人的提议。”

说到这里赵氏的声音不由一提,眸中也带了几分凛冽:“荣昌伯夫人,这婚事当初可是你极力促成的,交换庚帖的时候,你也是没有二话,怎么如今就嚷嚷着要退亲?

这般出尔反尔可不是你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