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傅家,她忍了很久,她以为进了宫,她就飞上了枝头,从前那隐忍的日子都过去了,没想,她大错特错了,比起在宫里,以前在家里的日子简直就是小儿科,根本不算难过。

可是她已经进宫了,后悔无益,她只能坚持下去,等正妃死了,她的好日子就来了。

傅卿璃先是不耐烦接着突然哭了,这令傅卿和很诧异,正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淮王走了过来,傅卿和一下子就明白了。

傅卿璃又在演戏了。

用到自己的时候,就一口一个好姐妹,用不到自己的时候,就摆出王妃的身份,傅卿和真的不想跟她周旋。

可是傅卿璃是傅家人,就为着她姓傅,自己就不能撒手不管。

傅卿和不由顿了顿,这个五妹妹是不是也是这样想的,就因为她们都姓傅,所以,她就吃定了自己?

傅卿和抬起双眸,定定地看着她,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她的眼神太过冷静,在她的注视下,傅卿璃渐渐慌乱起来。

就在傅卿璃心里七上八下的时候,傅卿和突然笑了笑,原来她也知道这样不对啊。

她还是握了傅卿璃的手轻声劝她:“老太太与三婶婶一切都好,你在宫里照顾好自己。现在在宫里的确不方便出去,不过淮王府已经在修建了,等淮王府修建好了,你就可以搬出去住,到时候,你回家一趟就方便了,我相信淮王殿下一定不会不答应的。”

说完之后,傅卿和凑近到傅卿璃耳边,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轻声说:“五妹妹,你待人没有真心,只有利用,当心聪明反被聪明误。”

就在傅卿璃发愣的当口,淮王缓步走过来,道:“是啊,我知道你们姐妹情深,也知道你很想家,只是身在宫中,处处都不能自专,你再等等,三小姐说得很对,等出了宫,本王就跟王妃说一声,让她在合适的时候,安排你回去一趟。”

傅卿璃这才装出刚刚看到淮王的样子,手忙脚乱地行礼:“臣妾无状,请殿下恕罪。”

她眼睛红红的,鼻子红红的,看上去有一股说不出来的娇弱,真是我见尤怜。

淮王就放软了声音:“思念家人是人之常情,本王又怎么会因为这种小事怪你,快别难过了。”

“是。”傅卿璃娇羞一笑,脸上染了红晕。

淮王追过来本来是想跟傅卿和说几句话,没想到傅卿璃会因为思念家人而难过。

他与傅卿璃也算是新婚燕尔,正是感情最浓厚的时候,此刻,他不能不顾及傅卿璃的心情,而且,有傅卿璃在,他也不方便跟傅卿和说话。

只是,错过今天,下次不知道又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淮王叹了一口气。

此时,一个小太监越走越近,淮王认了出来,他是乾清宫的内侍,不知道来这里做什么。

那小太监走到几人旁边,给淮王与傅卿璃见了礼,然后弯着腰道:“傅三小姐,皇上召见。”

傅卿和心里一惊,皇帝居然要召见自己。

她回想着自己今天的表现,并没有说什么不对的言语,心就稍稍放了下来。

“淮王殿下,次妃,既然皇上有命,那我就先过去了。”

说完,她冲淮王、傅卿璃稍稍欠身,然后跟着那个小太监走了。

淮王盯着她离去的背影看了很久,他也在想,到底皇帝要找傅卿和是为了什么事情。

傅卿璃见淮王的眼神十分专注,心里就觉得有些异样,她试探着问道:“殿下,您看什么?三姐姐帝前对答如流,不会有事的。”

“哦。”淮王收回心思,神色不变:“父皇找傅三小姐,一定跟母后有关,我很担心是不是母后的病情有了反复。”

说着,他皱了皱眉,显得忧心忡忡。

傅卿璃却松了一口气:“殿下不必担心,母后吉人自有天相,定会身体康泰。”

“希望如此吧。”淮王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依旧牵挂着傅卿和,不知道皇帝找她所为何事。

除了傅卿和说的那句悄悄话,令她不舒服,其他的傅卿璃都很满意,这一次,她在帝后以及淮王面前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她的目的达成了。

至于傅卿和那句话,她根本没有放在心上,真心?这世上哪有什么真心?三姐姐真是天真极了。

她攀着淮王的胳膊,嫣然一笑:“殿下,咱们回去吧。”

“好。”淮王轻轻点头,二人回了淮王的寝宫。

这一天晚上,淮王就歇在了傅卿璃房中。

第90章 下跪

乾清宫内,皇帝坐在御案后面的龙座上,傅卿和垂首退了出去。

她的心里捏了一把汗。

她没有想到,皇帝叫她来,居然是跟她闲聊,虽然是闲聊,那刚才那句话却令她心惊肉跳。

皇帝居然跟她说:“宫里孩子不多,皇后膝下空虚,你今天做得很好,以后你要多多进宫来陪伴皇后。”

多多陪伴皇后,怎么陪伴?难道要自己留在宫里?

傅卿和越想越惊,连忙止住了念头,她不能深想,也不敢深想。

她只能按照字面的意思去理解。

出了皇宫之后,她又觉得是自己想多了,皇帝说的很对,皇后是很喜欢她,如今皇后的确很寂寞,帝后情深,皇帝让自己进宫多陪陪皇后这也实属正常。

她这样想,心里就轻松了很多,

皇帝也在坤宁宫问皇后:“你这么喜欢她,干脆留了她在宫里,以后你身边也有个陪伴的人,你说好不好?”

这种小事,皇帝完全可以做主,但是他还是征询了皇后的意见,私下里没人的时候,帝后两人对话随意了很多,俨然就是普通的夫妻。

皇后听了就问:“留在宫里,怎么留?几位适龄的皇子都已经娶了正妃了,难不成要阿和做次妃?阿和是长相不如人,还是人品才华比人家差?凭什么要她屈居人下矮人一头?这样的事情,你舍得,我可舍不得!”

自己不过是说了一句话,结果皇后就噼里啪啦问了一大堆问题。平日里,她最是端庄贤淑,今天的她倒有些像当年她刚进宫时样子。

她这样护短,生怕傅家三小姐吃一丁点的亏,分明是把傅家三小姐当做自家孩子看待了,皇帝失笑道:“那怎么办?你这么喜欢她,总要想个主意让她多多陪着你才是,不如封她做公主?”

皇帝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好:“说起来,她治好了你的病,我还没有正式的封赏过她呢,正好借着这个由头封她做公主。”

“皇上,你以为我没有想过?”皇后叹了一口气:“早在我病情刚有起色的第二天,我就说了要认她做公主,结果,你猜怎么样?”

“她不想做公主?”皇帝有些诧异:“当公主不好吗?”

“是啊,当时我也很是吃惊,就问她:公主身份高贵,荣华富贵不绝,为什么她不愿意呢?”

“您猜她怎么说?”皇后问了皇帝一句,然后又自问自答道:“她说,当了公主就不能给人治病了,她的医术就要束之高阁了,她更喜欢给人治病。”

“这丫头,真是心眼实诚!”皇后嗔怪着,语气中却有着掩饰不住的赞赏:“为了行医治病,而推了公主之荣,天底下,恐怕也只有一个阿和会如此了。”

没有想到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情,此刻听了皇后的话,皇帝也点了点头道:“这世上聪明伶俐的人多,持之以恒的人少,傅家三小姐能坚持本心,不受浮华利禄所诱,的确是个心思通透有大智慧的姑娘。不怪她小小年纪就能医术这么好,将太医院那些老古董都比了下去。”

没有想到皇帝会给傅卿和这么高的评价,皇后心中一动,就道:“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才舍不得将她嫁进帝王家,可这样一个水晶一般的人若是嫁了凡夫俗子我心里头又着实舍不得。”

皇后微微一笑:“皇上,臣妾曾经答应过阿和,要给她找一个如意郎君,不如您帮臣妾好好相看,朝中若有青年才俊一定要跟臣妾说一声。”

没有想到端庄持重的皇后居然也做起了给人保媒的行当,皇帝忍俊不禁道:“好啊,知道你喜欢傅家丫头,朕一定会留心的。”

话虽然这么说,心里却觉得皇后如今这么喜欢傅卿和,恐怕什么样的儿郎都难入她的眼吧。

突然,他的脑海里面闪现出卫昭的样子,就觉得卫昭跟傅卿和郎才女貌倒是十分相配。

他正要开口说,又不由皱了眉头,卫昭那个人…唉,还是算了吧。

“皇上,您心里有人选了吗?”

“暂时没有,等想到了再说,反正傅家丫头年岁不大。”

傅卿和回到棉花胡同,已经是中午了。

她换了衣裳,陪傅太夫人用过午膳,就将今天见到傅卿璃的事情告诉了傅太夫人:“…淮王次妃气色还不错,托我向您跟三婶婶转达她的思念之情。”

自从傅卿璃自作主张攀上了淮王之后,傅太夫人对她就颇有微词,虽然后来湘王薨逝了,傅太夫人也没有那些争权夺势的心思了,但是对于傅卿璃她还是喜欢不起来。

听了傅卿和的话,她不置可否,只淡淡说了一句:“嗯,她如今已经得偿所愿了,家里的一切都不用她操心,至于她母亲,不过是青灯古佛日日为她祈福而已,你下次再见到她,让她在宫里好好的,家里不必她惦记。”

“好。”傅卿和微笑着应了,又服侍傅太夫人躺下午休了,才回了自己的院子。

木棉笑着迎了出来:“小姐,半夏,你们回来了。”

“家里可有什么事情?”傅卿和问道。

“小张太医一大早就来了,因为您不在,所以他又走了,他走的时候还挺失望。”木棉想起张晓那个样子,不由笑出了声:“小张太医还说了,今天下午他再来。小姐,您要不要先休息一下,要不然,等会他来了,您又要忙了。”

上午进宫来回坐马车,傅卿和的确感觉有点累,她就道:“好,我先睡会,如果小张太医来了,你们就叫我起来。”

傅卿和这一觉睡了足足大半个时辰,她醒的时候才知道张晓已经来了。

“你们怎么不叫我起来?”想到张晓上午扑个空,下午来了又要等自己,傅卿和赶紧坐了起来:“木棉,你赶紧来帮我梳头。”

木棉跟半夏却笑盈盈的:“小姐,您别着急,小张太医才来,他得知您在休息,再三叮嘱我们不要叫您,他现在在锦医堂喝茶呢。”

傅卿和点点头:“就算如此,以后也不能这样的,太失礼了。”

木棉道:“小姐,我们记下了,以后不会如此了。”

傅卿和去了锦医堂,满脸歉意地跟张晓说:“尧之,真是对不住,下人不懂事,怠慢了你。”

能见到傅卿和,张晓就已经非常高兴了,此刻听了傅卿和这么说,他赶紧站了起来殷勤道:“三小姐您说哪里话,能到锦医堂来我觉得荣幸得很,何来怠慢一说。”

他说得是实话,傅卿和的名声在同行之间已经传得很开了,很多人对于傅家三小姐既好奇又钦佩,只不过想着她是养在深闺的娇小姐,又跟皇后十分亲近,等闲人根本不敢来打扰她。

一想到自己今天登门拜访傅卿和的原因,张晓不由有些紧张,他此刻的心情又忐忑又激动,颇有几分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样子。

傅卿和见他脸红红的站在那里,感觉他有些异样,就招呼他坐下:“你喜欢喝什么茶?碧螺春还是老君眉?”

上茶!对,是应该上茶!

张晓顺势坐了下来:“对于茶水在下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解渴就好,解渴就好,不知道三小姐喜欢喝什么茶水?”

傅卿和就不由挑了挑眉头,张晓今天有些不对劲。

这是在傅家,傅卿和是主,张晓是客,傅卿和问张晓的喜好,然后招待他,这是人之常情,张晓反过来问傅卿和,这虽然也行,但是很少见,很少有客人打听主人爱喝什么茶的。

傅卿和心中就哂笑,这个张晓还真的醉心于医术,于人情世故上不通,他问我喜欢喝什么茶做什么,难不成他还能吩咐傅家的丫鬟沏我喜欢喝的茶不成?

这样想着,傅卿和就道:“我喜欢喝黄山毛尖1。”说着她又喊了半夏沏茶上来。

“毛尖好,毛尖好啊。”张晓坐在椅子上,心里思量开了,到底该怎么开口呢?

“咦?”傅卿和看到长案上放着几盒李记的糕点略略感觉到有些新鲜,刚说他不通人情世故,结果他就拎了东西登门了。

“你来便罢了,何必破费?”正说着,丫鬟奉了茶上来,傅卿和与张晓分别接了。

揭开茶盖清香浓郁的茶香就扑面而来,嫩绿明亮的茶汤,看着令人心情愉悦。

傅卿和轻轻啜了一小口,唇齿间满是茶香。

张晓却觉得这是绝佳的时机,他突然站了起来,正色道:“三小姐,在下今天来,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有求于您。”

见他如此郑重,傅卿和就放下茶盏,认真倾听:“你有什么事情,说来听听?”

没有想到,张晓却一撩衣服的下摆,跪了下来。

他突然下跪,下了傅卿和一大跳,她正想问他为什么,张晓却说了起来:“三小姐,张晓十分钦佩您的医术,诚心想拜您为师,还请三小姐收在下为徒,在下鞍前马后,执鞭随蹬,任您差遣,甘之如饴,请师傅收下我吧!”

第91章 收徒

前一世,傅卿和没有拜过师,她的医术是家传的,给她授业,教她医术的人是她的爷爷,而她自己也从来没有收过弟子。

所以,像张晓这样郑而重之跪在地上拜师的事情,她还是头一回遇到。

张晓下跪,何止吓到了傅卿和,连屋里的几个丫鬟都惊呆了。

傅卿和看了看面面相觑的木棉与半夏,不由抚了抚额,这个张晓,还真是不按常理出牌。

此刻,张晓跪在地上,目光热切地看着傅卿和,好像傅卿和能决定他的生死一般。这是跟病人完全不一样的眼神,这眼神里全是期盼、渴望,令傅卿和有些不敢直接面对。

“尧之,你先起来,有什么话起来再说。”

傅卿和的话刚落音,张晓却突然朝前一扑,直接趴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傅卿和大吃一惊,连忙蹲了下来:“尧之,你这是怎么了?”

张晓却哭着抬起头来,泪眼婆娑地望着傅卿和:“三小姐,您为什么不愿意收在下为徒?我虽然有医术,但是我的医术都是自学的,并没有拜过师父,所以您不用担心,我是真的想拜您为师的。您不答应,我觉得暗无天日,这日子没法过了。”

他边说边哭,好不难过,好像真的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似得。

傅卿和却头皮直发麻:“尧之,拜师这件事情,是两厢情愿的事情,你这样逼迫我,可不是君子所为。”

“在下逼迫您了吗?在下何曾逼迫三小姐了?”张晓一听傅卿和这么说,立马瞪大了眼睛反问傅卿和。

傅卿和哭笑不得地点点头。

张晓立马从地上爬了起来,用袖子一抹双眼,语气虔诚,小心翼翼道:“三小姐,您放心,跪不跪是我的事,收不收是您的事,在下是绝对不敢逼迫于您的。”

他这个样子,令傅卿和有些于心不忍。

她遇到的病患特别多,哭着跪着求她治病救命的人很多,可是哭着跪着求她教授医术还这么顾及她的情绪的人,她是头一回遇到。

她自己对医术感兴趣,她很幸运,生在了医药世家,只要她想学,爷爷就会倾囊相授;可是张晓却不一样,他的医术是自学的,一个自学的人居然能进了太医院,可见他用功之深。

为了学习医术,堂堂朝廷命官不惜给自己这样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下跪,这一点尤其令傅卿和动容。

“半夏,打水给张太医净面。”

等想张晓洗了脸之后,两人再次坐定。

张晓就问:“三小姐,您为什么不愿意收我为徒?是不是傅家医学不外传?”

听了张晓的话,傅卿和认真地回忆了她们家的家规,并没有医学不外传这一说。

她摇了摇头:“不是。”

“那是为什么?”张晓恍然大悟道:“我晓得了,贵门的医术不传男只传,是也不是?”

“哎呀。”他懊恼地拍了拍头:“原来如此,我竟现在才想到,天哪,我为什么是个男子,我为什么没有女儿身?哎呀,哎呀,这可如何是好?”

傅卿和知道,张晓一定以为自己的医术是跟生母尹氏所学,所以才会得出这个结论。

看着他因为性别而急的无可奈何,傅卿和真的很想笑,她生生地忍住了,再次摇头:“也不是,并不是只传女不传男?”

“难道是因为您觉得我这个人不可靠,不配给您做徒弟吗?”

一得出这个结论,张晓的脸色就变得刷白,整个人也像被戳破了的气球一下子瘪了。

“不是、不是。”傅卿和看他受了那么大的打击,深怕他做什么傻事,连忙解释道:“不是你的问题,是我从来就没有打算过收徒这件事情。”

“那您现在可以打算啊!”张晓立马道:“那次您帮程少爷治病的事情,我就已经跟您说了,我很想拜您为师,我看这样好了,您现在就考虑一下吧。”

收徒,给人做老师,傅卿和虽然从来没做过,但是也知道做为老师要一言一行都要注意,要不然学生就会有学有样。她很担心自己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师父。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师父当有一满缸,要论治病,傅卿和自然不怕的,可若要教别人治病,傅卿和还真的不知道从何处下手。

经过一番慎重的考虑,傅卿和觉定实话实说。

“尧之,我的年岁比你小,怎么能当你的师父?再说了,你现在已经在太医院当职了,说明你的医术已经非常不错了,我觉得你的理论知识非常扎实,你缺少的只是实践的机会,你根本不必拜我为师的。”

“三小姐,此言差矣。”张晓站起来,正色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之前程少爷得了小儿抽风,您用了一剂黄土汤治好了程少爷的病,不仅告诉我治病的原因,还跟我探讨脏腑辩证,令我茅塞顿开,当时我就觉得,您虽然不是我的老师,却做了老师应该做的事—传道授业解惑,所以,我心里已经当您是我的师父了。”

未等傅卿和说话,张晓又道:“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到了此刻,傅卿和才发现,张晓今天是有备而来的,他居然连韩愈的师说都用上了。

他走到傅卿和面前,深深一揖:“三小姐,我是真心想跟您学习医术的,您就收我为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