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关渐进,傅家家学已经停课了。

傅瑾信就在家里看书,闲了,他就跟傅太夫人下围棋。

傅卿和要出诊,不能常常陪在傅太夫人身边,她无意间发现了傅瑾信会下围棋,就高兴得不得了。

因为傅太夫人会下棋,却没有人跟她对弈。

傅瑾信来了,傅太夫人就有了对手了。

傅瑾信每天上午看书,下午陪傅太夫人下棋,晚上就继续攻读。

这一天也是一样。

傅卿和到了傅太夫人的院子,院子里静悄悄的,丫鬟婆子都摒弃息声一言不发。

傅瑾信与傅太夫人对面坐着下围棋。

他穿着宝蓝色律紫团花茧绸袄,气度平和,带了几分清贵。

果然人是衣裳马是鞍。

傅卿和暗暗点了点头,一言不发地站在一边。

她不会下围棋,对围棋也不感兴趣,就在一旁看着。

三局终了,傅太夫人显得有些精神不济:“今天就到这吧。”

“那您歇歇。”傅卿和道:“正好我找大哥有点事情。”

出了傅太夫人的院子,傅瑾信就道:“妹妹,你找我有什么事情?”

“眼下不是快过年了吗?我想让你写几幅对联,等过年的时候我们贴到门上去。”

“好,我这几天翻翻楹联集,然后数数家里有多少门。”

“不用翻,你先写一幅我看看。”傅卿和道:“就写:入世须才更须节,传家积德还积书

这一副吧。”

她并没有告诉傅瑾信自己真正的目的,如果得知他写的对联居然是要给蒋翰林看的,恐怕傅瑾信会紧张。就这样,在他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写,最好。

傅瑾信一气呵成地写好了对联。

字体遒劲有力中带着雄健洒脱,虽然傅卿和之前看过一次,但仍然觉得有些吃惊。

“大哥,你这字写得很好。”傅卿和赞道:“你当初怎么会想去做账房先生呢?不说其他,就凭着这一手字你就能挣得一碗饭啊。”

傅瑾信微微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是啊,他当初怎么就没有想过去卖字呢。

他的字虽然不是顶好的,但写写对子,给人代笔润墨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我当初还真的没有想到,妹妹你真聪明。”

傅卿和就笑:“不是我聪明,而是哥哥你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一手字有多宝贵。”

拿到了对联,傅卿和就去了延平郡王府。

延平郡王老太妃很高兴,亲热地招呼傅卿和喝茶吃点心。

傅卿和将对联交给延平郡王老太妃:“太妃,能不能拜托您一件事?”

延平郡王老太妃听了,脸上的笑容就顿了顿。

她哥哥蒋翰林名冠天下,能得到他的青眼得他一句夸赞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跟哥哥接触的,所以,一些有心人就找到了她,或是旁敲侧击、或是直接送银子,就为了能将名号传到她哥哥耳中。

延平郡王老太妃觉得,她答应将对联转交给蒋翰林,这个情面已经够大了,怎么傅卿和还要提要求?

这世上的人,贪得无厌的多,知足常乐的少。

可傅卿和看着并不像是那种得寸进尺的人啊!

第130章 提亲

延平郡王老太妃神色不动道:“是什么事?”

傅卿和道:“您将这对联交给蒋翰林的时候,如果他老人家没有主动问起,您能不能不要告诉他这是我哥哥写的?”

“这是为什么?”延平郡王老太妃难掩惊疑,多少人求到她面前,不就是为了让哥哥知道他的名字吗?

她不明白傅卿和此举的用意。

“我虽然希望哥哥能得的蒋翰林的青眼,但是也明白很多事□□速则不达。如果蒋翰林觉得我哥哥字写得好,他肯定就会问的。如果我哥哥写的字,入不了蒋翰林的眼,您就是一天说上八百遍,蒋翰林也还是不会喜欢的。”傅卿和推心置腹道:“您能帮我转交对联,我已经十分感激了。其他的,就看哥哥的运气吧。”

这个要求合情合理,延平郡王老太妃断然没有拒绝的份。

傅卿和高兴地回了家。

刚进家门,就被告知镇国公夫人来了。

镇国公夫人来看望傅太夫人,并送了节礼过来。

看到傅卿和她就笑着拉了她的手,无不欣慰感叹地说道:“阿和如今也是大姑娘了。”

傅卿和低头看了看自己,然后摸了摸脸道:“嗯,最近是又长高了不少。”

镇国公夫人听了就笑得弯了腰。

傅卿和不明所以地望着傅太夫人。

等镇国公夫人走了,傅太夫人才对她说:“你大姑姑来透了个口风,说镇国公府二夫人看上了你,想让你做她们家的长媳!”

这句话直惊得傅卿和魂飞天外,她根本没有见过镇国公二夫人的长子啊,就是镇国公二夫人她也只见了几面而已。

再说了,她也不想嫁到镇国公府啊,她心里已经有喜欢的人了。

她几乎是脱口而出:“老太太,我不想嫁到镇国公府去。”

傅太夫人就拍了拍她的手道:“我也不想你嫁过去。虽说是镇国公府,但毕竟已经分了家了,他家大少爷一无功名在身,二无功勋在手。你若配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可惜了。”

“只是她叫了你大姑姑来试探,我们该怎么回绝她呢?”

傅卿和听着,一颗心就放到了肚子里,心思也转得飞快:“之前我给皇后娘娘治病的时候,她曾经说过会帮我挑一门合适的亲事,我们只管拿这件事情去搪塞她。”

“也好。”傅太夫人道:“不是我们不愿意,而是皇后有言在先,我们不能抗旨。这样一来,就不怕你大姑姑不好说了。”

这件事情解决了,没想到又有人登门。

这次登门的是牛夫人。

她来的目的跟镇国公夫人一样,也是来问亲事的。

她提的不是旁人,正是她的亲生儿子牛盛圭。

牛盛圭那天跟卫昭单挑,没想到成为卫昭的手下败将,在傅卿和面前丢了脸面。

他气得一整天都没有出门,不吃不喝不睡,吓坏了牛夫人。

得知牛盛圭是为傅卿和害了相思病之后,牛夫人又是气又是笑。

她一直觉得自家儿子是个小孩心性,没想到他居然脑子开窍,知道喜欢姑娘了。

为着儿子情窦初开的第一次,她决定上门提亲。

她提亲的话刚开了个头,就被神色匆匆的下人打断了。

牛夫人听了来人的禀报之后更是脸色一紧,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傅太夫人见了就问:“牛夫人,是不是贵府有什么急事?”

牛夫人没想到这不过一眨眼的功夫,女儿就给自己闯出这么大的祸来。

这要是传了出去,他们牛家的名声是不能要了。

“太夫人,是小女出了事。”她望着傅卿和,面露担忧道:“芷馨这孩子不知道发什么疯,居然跑到卫大人家里去了。”

傅卿和听了不由一惊,牛芷馨居然跑到卫昭家里去了,她去做什么?对了,自己上次说要帮她引荐卫昭的,结果给忘得一干二净。

就算是跑到卫昭家里也没事啊,卫昭又不是坏人,牛夫人至于这么担心吗?

“傅小姐,芷馨没有走正门,是翻墙去的。”牛夫人越说越担心:“她去了有一顿饭的时候了,到现在还没有出来。”

傅卿和听了,彻底傻了眼。

牛芷馨翻墙到卫昭家里,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牛夫人的心却掉了冰窟窿里面。

她与牛尚书都不是世家豪门出身,能有今天都是牛尚书一步一个脚印争取来的。

她出身武学之家,女儿牛芷馨从小学习武,所以就养成了她坐不住的性子。

丈夫曾经阻止过,她却觉得女孩子学点武艺防身没什么不好的。

可这一刻,牛夫人是真的后悔了。

这丫头该不会是看上卫昭身上佩戴的宝剑了吧?

芷馨的胆子也太大了。那卫昭翻脸无情,面冷心狠,岂是他们这样的人家能惹得起的?

她心里惶然极了,若是此时让老爷知道了,芷馨定然要受家法处置之了。

之前就是怕老爷给女儿气受,她才将女儿留在山东老家的,如今看来,是她错了。如果当初她将女儿带在身边好好约束,她恐怕也不会闯出这么大的祸事来。

“傅小姐,那卫大人平日鲜少与人来往,我家老爷此刻又不在家,你能不能帮忙陪我到卫大人家里走一趟?”

“牛夫人,你不要担心。”傅卿和就道:“我陪你去看看。”

卫昭今天不休沐,他应该不在府里,牛芷馨去卫昭家里到底要做什么呢?

有了傅卿和这句话,牛夫人就像找到了主心骨:“多谢你了,傅小姐。”

等她们走了,太夫人就失笑连连,牛尚书家的这个女儿可真是太淘气了,这样的性子,在京城恐怕要吃亏。

到了卫府,韩竟笑逐颜开地迎了过来:“傅小姐,您怎么来了,大人不在家。”

“我不是来找你家大人的。我问你,你家刚才有没有来什么人?”

“您是怎么知道的?”韩竟听了脸上就露出惊讶的表情,他凑到傅卿和身边,压低了声音,无不得意地说:“来了一个不长眼的小毛贼,居然想偷大人的明月,被我给抓了起来。”

明月,是卫昭坐骑的名字。

“她人在哪里?快带我去看看。”

不会真的是牛芷馨吧。

“好是好,就是…”韩竟说着,眼睛瞟向了牛夫人。

牛夫人一脸的急切。

傅卿和介绍道:“她是隔壁牛夫人,不是旁人。你快带我去看看。”

“好。”既然傅卿和这么说来,韩竟就带了傅卿和去了。

“我把那小子关在柴房了,等大人跟穆九哥回来了,再做处置。”韩竟有些洋洋得意地打开了柴房的门。

一个身穿浅灰色夹棉棉袄,做小厮打扮的人被捆上了手脚丢在一堆干柴上。

她皮肤白皙,双目紧闭,人事不知,不是牛芷馨还是哪个?

牛夫人已经扑上去抱着她了:“芷馨,芷馨呐,你快醒醒。”

傅卿和心里捏了一把冷汗:“韩竟,你把她怎么样了?”

“没怎么样啊。”韩竟已经意识到这个小子可能跟傅卿和认识了,他嘀咕道:“他想偷大人的明月,被我从后脑勺敲了一闷棍,这小子不禁打,晕了。”

“哎呦,这是牛大人家的千金。”傅卿和瞪了他一眼,然后上去跟牛夫人一起解牛芷馨身上的绳子。

她查看了牛芷馨的情况,心就放了下来。还好,只是晕过去了,没什么大碍。

安慰了牛夫人几句,傅卿和就让韩竟找了一顶小轿,抬着昏迷的牛芷馨回了牛家。

真没有想到牛芷馨居然会去偷卫昭的马,而且是翻墙去的,难道牛芷馨跟她哥哥牛盛圭一样都是习武之人?

用过午饭之后,傅卿和让半夏去看牛芷馨醒了没有。

她原本是想自己去的,可牛夫人已经透露了想让自己嫁到牛家的口风,这个时候再跑过去,牛夫人肯定以为自己对牛盛圭有意。

她不能去。

半夏回来了:“小姐,牛小姐已经醒了。”

“那她头疼不疼,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半夏想起牛芷馨哇哇大叫对守门的婆子破口大骂的场景,就道:“应该不疼了吧,牛小姐虽然被看管起来了,但是她依旧生龙活虎,没有一点病人的样子。就是见到我她很失望,问小姐怎么不去看她。”

没想到牛芷馨居然被看管起来了。

不过她那个性子的确该磨一磨了,要不然以后可能真的会闯出大祸也不一定。

她那么活泼,被看管起来一定很着急吧,傅卿和想了想,就提笔写了一封书信,让半夏拎了两盒糕点,又去了一趟牛府。

傅太夫人叫她去说话:“…一家有女百家求,今天一天,居然来了两拨人,这恐怕只是个开头。过了节之后,上门提亲的人,恐怕要咱们家的门槛踏破了。”

她说话的时候脸上带着笑容,颇有几分吾家有女初长成的骄傲。

“阿和,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傅太夫人道“虽然皇后有言在先,你心里也该有个想法才是。”

“老太太,我的想法很简单。不管嫁给谁,他都不能阻止我出去给人行医治病。”这是藏在傅卿和心底最强烈的想法。

她越来越意识到,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只有自己有了本事,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立足。

“这谈何容易?”傅太夫人吃惊道:“怎么可能会有人家同意?”

傅卿和脸上却露出几分坚定:“如果对方不同意,那我不嫁就是。大不了赖在家里一辈子,老太太,您不会赶我出去的吧?”

说到最后,她脸上就带了几分狡黠的笑。

那笑容眼波流转,如春天的绽放的花一样明艳动人。这样的笑容,也只有没有嫁人的小姑娘才有了,对于未来、对于婚姻的期待呼之欲出。

傅太夫人很想告诉她,世家豪门绝不允许女子出去抛头露面给人治病的,虽然尹氏出去给人治病,那也只是给几家有来往的人治病而已。大老爷人也开明,不管这些。要搁其他人家,恐怕早就翻天了。

可她最终只微微笑着说:“好呀,咱们阿和医术这么高明,要真的束之高阁那也太可惜了。咱们慢慢找,一定可能找到与你志同道合,支持你行医的人的。”

女人嫁人之后不仅要服侍丈夫,孝顺公婆;还要生儿育女,打理内宅。到时候,就算她想出去,恐怕也抽不出时间。

外面是男人的天下,内宅才是女人的主场。你不守卫自己的领地,很快就被人挤出去。

阿和这么聪明,等她成亲了,自然会慢慢明白这些道理。自己现在何必非要打破她的憧憬?

傅卿和跟傅老夫人说了一会话,又到锦医堂就让木棉帮着打下手制药。忙了一下午,在天擦黑的时候,终于将皇后需要的药做了出来,剩下的只要让木棉看着烘烤、晾干就行了。

喝了热茶,用了一些点心,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突然半夏来报,愉嫔宫里来人了。

********

六皇子病了,上吐下泻不止,太医院的老太医开了温热的药给他服用之后,不仅没有缓解病情,他吐得反而更严重了。

皇后就跟皇帝进言,请傅卿和进宫来看看。

傅卿和进宫了,也给六皇子看了,药方子也开了。没想到这病却没看成,反而跟愉嫔闹得很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