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就不能来见你吗?卫昭摸了摸鼻子道:”没什么,就是想见你了。”

他说着就笑了:”已经大半个月了都没见到你了,我心里实在是惦记得厉害。”

“油嘴滑舌!”傅卿和嗔怪地瞪了他一眼,脸上的笑却怎么也止不住。

“那你有没有想我?”卫昭靠近傅卿和,低声细语地问到。

傅卿和脸红红地笑:“当然…”

对于她的回答,卫昭显然不满意。

“当然什么?”卫昭笑着问:“怎么不继续说下去了?”

让傅卿和说出那几个字,她觉得异常艰难,她还从来没有说过呢。

她不愿意说,却对上了卫昭的双目,充满情思与期待。

傅卿和心中一动,既然自己想着他,惦记着他,告诉他又何妨?他们不是已经是男女朋友亲密的恋人了吗?

不对,如今他们的关系是未婚夫妻。

傅卿和点点头,声若蚊呐:“我当然也是惦记着你,想着你的。”

“阿和!”卫昭又惊又喜,将傅卿和搂在怀中:“我的小乖乖!”

傅卿和连忙推开他,嗔怪着瞪了他一眼:“你…”

她脸红红的,瞪向他的眼神充满了风情,卫昭不以为杵,拉着她的手道:“是我情不自禁了,你别生气。”

傅卿和“哼”了一声,掐了掐他的手掌心。

那苏苏麻麻的感觉令卫昭忍不住想再次拥她入怀。

他咳嗽了一声,开始说起正事来。

“阿和,你给我的药,我已经喂给四老爷了。也按照你说的,过几天就喂一粒。刚开始他很抗拒,现在看到我,他特别高兴。”

“看来那药已经起作用了。再喂几粒,就可以停药了。”

到时候四房夫妻自相残杀,四夫人自顾不暇,恐怕再也没时间来对付自己了。

傅卿和觉得以后四夫人都不足为虑了。

希望四老爷了千万别让自己失望啊!

那解药可是自己辛辛苦苦配出来的呢。

木棉来报:“小姐,二老爷来了,老太太让您去见见。”

“那我去了,你也回去吧!”傅卿和松开了卫昭的手。

好不容易见了一面,才这么短的时间又要分开了。卫昭贪婪地看了傅卿和一眼:“那我这就回去了,你有事就让人去跟我说。我要不在家就跟穆九或者韩竟说也可以。”

“嗯。我知道。”

送走卫昭,傅卿和去了傅太夫人的院子。

太夫人心情很好,一见到傅卿和就笑容满面:“阿和,你二叔说要帮你去江南采买嫁妆。”

二老爷会主动上门来,让傅卿和很是吃惊。但是从傅太夫人的神色与语气上,傅卿和知道,他们两个已经谈好了。

这一趟来回就要两个月的时间呢。

她就对二老爷褔了福身:“多谢二叔,江南一行,路途遥远,辛苦二叔了。”

“不辛苦。”二老爷道:“大哥大嫂不在了,我这个做长辈的,理应帮侄女操办婚事。阿和你很优秀,二叔能为你做的有限,这点小事理应我去做。”

没想到懦弱的二老爷居然也会说出这样一席话来,另傅卿和刮目相看。

傅太夫人道:“我已经跟你大姑姑说了,她说会从镇国公府安排两个得力的老人跟着你二叔一起去。”

这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采买嫁妆的人选找好,半夏与李护卫的亲事又尘埃落定。完成了这两件事,傅卿和觉得心里松了一口气。

她还有一件大事没有做,那就是关于哥哥傅瑾信。

傅瑾信现在是秀才之身,今年八月就要参加乡试。

通过乡试成为举人才能参加明天春天的礼部会试。

傅瑾信一直在傅家的家学里面读书,家学的老师虽然不错,但是跟卧虎藏龙的其他书院以及名师比就有些不够看了。

除了这些竞争对手只玩,还有从全国秀才里面挑选出来在国子监读书的监生,这些人也很厉害。

傅卿和前世经历过高考,自然知道考试的重要的性。师资力量、教学环境不同,教出来的学生就不一样。

眼下傅瑾信的情况,是不能做监生的。可如果有人举荐,那一切都好办了。

而举荐傅瑾信的最好人选,非延平郡王老太妃的兄长蒋翰林莫属。

第135章 送书

傅卿和就跟傅瑾信说了自己的打算:“…国子监名师云集,有很多世家子弟,还有很多是各地举荐上来的优秀学子。能得到名师的教导,或者与一些品学兼优的人做同窗共同学习,肯定比你在家学好。”

傅瑾信听了颇为吃惊:“妹妹,每年监生的名额都有限,我之前的成绩并不够进国子监的。”

“我知道。”傅卿和点点头说:“要成为国子监的学生除了通过考试这一条之外,还可以由别人举荐。我想让蒋翰林举荐你进国子监读书。”

“蒋翰林?”傅瑾信整个人都愣住了:“哪个蒋翰林?”

“在京城除了游龙先生之外还有谁能被称为蒋翰林?”傅卿和道:“我说的是自然蒋冕之蒋翰林。”

像傅瑾信这样得文人士子,能见将冕之一面都会欣喜若狂了。如今傅卿和告诉他,打算让游龙先生举荐自己入国子监,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惊喜。

“可是,妹妹,能得游龙先生举荐自然是极好的,只是此事谈何容易啊?”傅瑾信已经比刚开始平静了很多了。

“的确不容易,但不容易并不代表不可能。”傅卿和微微一笑:“特别是哥哥,你与旁人不同。游龙先生对你的字很是欣赏,明天你去游龙先生家走一趟吧。”

“游龙先生对我的字很欣赏!”傅瑾信简直要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问题:“妹妹,我没有听错吧?”

“没有听错。”傅卿和点点头:“年前我让你写的对联就是送给游龙先生的,游龙先生说你的字写得不错,让你有时间去当面写几个字给他看看。”

“真的吗?”傅瑾信又惊又喜,激动地说道:“游龙先生真的这样说了,那他有没有说我的字哪里有问题?妹妹你没有骗我吧?”

他的神情,就像小粉丝要见崇拜已久的偶像一样,既兴奋又忐忑。

傅卿和再三肯定地告诉他是真的,傅瑾信这才相信了。

“那我明天去穿什么衣服比较好?去了该说什么?”傅瑾信紧张的有些语无伦次。

第一次见他,他穿着洗的发白袖口破损的衣服当街拦下自己的马车,虽然有求于自己却非常的镇定。傅卿和当时就觉得他是个不错的少年。

没想到他居然也有如此紧张的时候。

傅卿和不由“噗呲”一声笑了。

她这一笑却让傅瑾信更加紧张了:“妹妹,是不是我哪里说错了?”

“没有,没有。”傅卿和摆摆手,收敛了玩笑的神色:“你明天只管去,去了只要报上你的名讳就行了。至于其他的,你就听从游龙先生的安排吧。”

“这是北宋精拓的《兰亭序》,你带过去。”

“不行、不行。”傅瑾信连连后退:“这是别人送给妹妹的,你应该留着作为嫁妆带到卫家去,我不能要,更不能拿这个当礼物送给游龙先生。”

“哥哥,你想到哪里去了?”傅卿和笑着道:“游龙先生那样脾气性格的人,怎么可能会收取别人的重礼。这字帖不是让你送给游龙先生的,而是让你拿去跟他一起欣赏的。”

游龙先生对书法颇有研究,如果能多一个志同道合的小友,想来他也会高兴的。

傅瑾信汗颜道:“多谢妹妹,是我想左了。”

傅卿和正色道:“既然是一家人,何必这么生分?以后我们家就要指望哥哥你支应门庭了。等我出嫁之后,太夫人还要你来照顾了,哥哥。”

傅瑾信听了,越发觉得自己要好好努力,否则对不起傅卿和对他这么好。

“妹妹,傅家交给我,你放心吧。”傅瑾信眼神坚定,信誓旦旦地保证道。

第二天下午,傅瑾信回来了。

他十分的兴奋,冲到锦医堂对傅卿和说:“妹妹,我跟游龙先生相谈甚欢,他不仅指点我写字,还跟我一起品评《兰亭集序》。游龙先生得知我在族学读书,主动说要举荐我去国子监读书。游龙先生真是太棒了。”

傅卿和见了,就笑着点了点头。

蒋冕之是什么人?那是给皇帝讲经将史的翰林院学士,恐怕傅瑾信拿着《兰亭集序》上门的时候他就知道傅瑾信所求何事了。

可他依然愿意举荐傅瑾信,可见他也是个妙人。

傅瑾信冲着傅卿和深深一个鞠躬:“妹妹,若不是你讲我写的春联交给游龙先生,恐怕我也没有机会与他见面,多谢妹妹举荐大恩。”

这个傅瑾信,样样都好,就是

“蒋翰林自己字写得好,能入他的法眼,并得到他的举荐,说明哥哥的字的确不错。”傅卿和由衷钦佩道:“哥哥好好加油,假以时日也整个惊鸿先生或者矫凤先生的名号回来。”

这一次傅瑾信没有说自己不行,而红着脸说:“我一定尽力。”

才去跟蒋翰林说话半天,就长进了不少嘛。

因为这一件事情,兄妹两个关系比以往亲近了不少。

傅瑾信院子里的丫鬟突然来报:“大少爷,卫大人来了,有事找你。”

两人闻言都是一愣,卫昭来了,怎么是来找傅瑾信而不是来找傅卿和的?

傅卿和当先反应了过来:“哥哥,你去吧,卫大人一定是有事情才来找你的。”

之前傅瑾信一直认为卫昭是个莽撞的武夫,可自打上次帮卫昭招待过同僚之后,傅瑾信就觉得他之前看错了。

卫昭接人待物很有一套,虽然话语不多但都能令人信服,他的那些下属对他十分爱戴。

像他这样的人,简直天生就是领兵打仗的料子。

妹妹能嫁给这样的人,他是打心里为她高兴。

“妹妹,你跟我一起去吧。”傅瑾信道:“有我在,别人也不能说什么的。”

“哥哥!”听到傅瑾信言下之意,傅卿和娇嗔地瞪了他一眼:“我不仅是傅家的小姐,还是锦医堂的大夫。若卫大人真要来见我,理由多的是。既然他来找你,应该是真的有事来找你。你快去吧,别让卫大人等急了。”

傅瑾信却以为傅卿和这是害羞了。

他点点头:“我先去了。”

卫昭坐在傅瑾信的书房里,案牍上摆放着笔架、笔洗,笔墨纸砚。

书架很多书,连空气里都充满了浓浓的墨香味。

他不由想起了自己小时候。

他自山东青州诗书大姓卫家,父亲又是两榜进士出身,家里自然少不了各式各样的书籍。父亲更是收集了很多古籍。

他扶着父亲的书案学走路,父亲亲自给他启蒙,教他写字,母亲就在一旁做针线。

可快乐的时光很短暂,父亲死后,族人的逼迫致使母亲不得不送他离家。

他离家的时候,除了银子,带的最多的,就是父亲留下来的古籍。

母亲指望他跟父亲一样金榜题名,还跟他约好等他高中状元了,就给母亲整个诰命回来。

恐怕母亲做梦也没有想到,他居然差点出家为道,更不会想到从小跟着父亲熟读诗书以高中状元为梦想的他居然学会了功夫。还入行伍为兵丁,成为人人害怕的锦衣卫,如今更是换了一个职位。

县令怀疑他母亲是被人迫害,于是就派了仵作去验尸,却验出母亲有三个月身孕的消息出来。

到如今他都不知道那消息是真是假。

如果是假的,那会是谁呢?是卫家的仇人,想要抹黑卫家?

如果是真的,那母亲究竟是被何人所迫?母亲当初送他离开卫家,并叮嘱他永远都不要回去,是不是因为这件事情太过难堪,所以母亲不知道如何面对他呢?

母亲一死,一切都没有答案了。时隔多年,他也不想再去纠缠这些事情了。真真假假有什么重要的呢?

总之欺负他们的长房已经倒了,失去了族长之位。他的仇已经报了,母亲泉下有知也可以瞑目了。

他没有完成父亲与母亲的心愿,没能继续读书,金榜高中。

母亲名声有损,他就是参加科举,这件事情要是被人捅出来,一样能随时夺了他的功名。

只可惜了父亲的这些藏书,自己带着它们走南闯北,如今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书,就要给真正需要它们的人。

他留下了其中两本里面有父亲的墨宝的书,其他的,他悉数带过来送给了傅瑾信。

傅瑾信得知卫昭的来意,有些不敢置信:“这些书,这些古籍,全都给我?”

“是的,大哥,比起我,你更需要这些书。”

自打赐婚之后,卫昭见到傅瑾信,就改口叫了大哥。

可傅瑾信却不敢要,这些古籍的价值太高,他不敢要。

“明朗,这些书我不能要。就算你现在不用,以后也可以留给外甥们啊。这可是可以作为传家之宝的古籍啊。”

卫昭愣了一下,才想明白他说的“外甥们”指的是谁,傅瑾信这句话让他心里乐了半天,这大舅哥真是太会说话了。

就为了他这句话,这些书送的也值了。

书已经送到了,他如今该去见一见孩子们的娘了。

第136章 亲近

“妹妹,你跟我一起去吧。”傅瑾信道:“有我在,别人也不能说什么的。”

“哥哥!”听到傅瑾信言下之意,傅卿和娇嗔地瞪了他一眼:“我不仅是傅家的小姐,还是锦医堂的大夫。若卫大人真要来见我,理由多的是。既然他来找你,应该是真的有事来找你。你快去吧,别让卫大人等急了。”

傅瑾信却以为傅卿和这是害羞了。

他点点头:“我先去了。”

卫昭坐在傅瑾信的书房里,案牍上摆放着笔架、笔洗,笔墨纸砚。

书架很多书,连空气里都充满了浓浓的墨香味。

他不由想起了自己小时候。

他自山东青州诗书大姓卫家,父亲又是两榜进士出身,家里自然少不了各式各样的书籍。父亲更是收集了很多古籍。

他扶着父亲的书案学走路,父亲亲自给他启蒙,教他写字,母亲就在一旁做针线。

可快乐的时光很短暂,父亲死后,族人的逼迫致使母亲不得不送他离家。

他离家的时候,除了银子,带的最多的,就是父亲留下来的古籍。

母亲指望他跟父亲一样金榜题名,还跟他约好等他高中状元了,就给母亲整个诰命回来。

恐怕母亲做梦也没有想到,他居然差点出家为道,更不会想到从小跟着父亲熟读诗书以高中状元为梦想的他居然学会了功夫。还入行伍为兵丁,成为人人害怕的锦衣卫,如今更是换了一个职位。

县令怀疑他母亲是被人迫害,于是就派了仵作去验尸,却验出母亲有三个月身孕的消息出来。

到如今他都不知道那消息是真是假。

如果是假的,那会是谁呢?是卫家的仇人,想要抹黑卫家?

如果是真的,那母亲究竟是被何人所迫?母亲当初送他离开卫家,并叮嘱他永远都不要回去,是不是因为这件事情太过难堪,所以母亲不知道如何面对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