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了傍晚时分,外头的喧闹才一点点褪去,似乎听见流莺回来了,捧着在外头买来的糕点分给院子里的小丫鬟们吃,小丫鬟们欢呼雀跃的声音响起,白璎珞才回过神来。

“夫人,奴婢回来了。”

回屋去更衣净了手,流莺才来正屋回话。

白璎珞坐起身,一旁,流苏在她身后放了两个软枕让她靠着。

流莺摆出了一副“话说当年”的架势,自寻了小杌子坐在白璎珞脚边说道:“倾城公主是先帝的柔贵妃诞下的,因为自小就比旁的公主漂亮乖巧,所以最得先帝的喜欢,除了早夭的长公主以外,倾城公主是唯一得了先帝封号的公主。后来,先帝薨逝,柔贵妃一片痴心追随先帝去了,那时候,倾城公主才十岁,便被当时的皇后,也就是如今的太后娘娘带至寿康宫抚育。嘉元六年,倾城公主被许配给漠北大将军家的嫡子,嫁去了漠北。”

话锋一转,流莺颇有些唏嘘的说道:“不过倾城公主倒真是个可怜人,嫁去才十年,少将军便战死沙场,她便守了寡。听说,从前圣上和太后都多次派特使前去接公主回来呢,可惜她不肯。这不,为少将军守了三年的孝,如今孝期满了,又将漠北的事情都处理妥当了,她才回京来为太后娘娘贺寿。”

对这位倾城公主,白璎珞一无所知。

前世时,白家珞娘只是乡野的一个村姑,京城里的贵人,她连名字都记不住,唯有临死前,才看见她倾国倾城的绝世容颜。

粉红色的轿帘下,那高高在上的绝美中面孔透着一丝对生命的漠视,好似这一院子的人,还不如她脚边的几只蝼蚁。

而这一世,倾城公主出嫁时,白璎珞才两岁,谁又会在一个两岁的孩子跟前说起外头的人和事?

是故,只听流莺这样说,白璎珞险些要怀疑,当日害死了自己一家人的那个公主,是不是方才在街上被人争睹芳容,此刻进宫朝拜嘉元帝和太后的那位倾城公主了。

“先帝膝下有几位公主?如今都在何处?”

白璎珞转了话题问道。

流莺摇了摇头,“听说有十几位公主,不过最得先帝喜欢的,便只有早夭的大长公主,和这位倾城公主。其他的,不是远嫁去了邻国,就是分散至各地公主府,如今鲜少听闻了。”

确实,如今听到见到的这些公主,都是当今圣上的女儿,与嘉元帝同胞的公主们,白璎珞也甚少听闻。

那么,这位倾城公主,便确认是前世时害死珞娘一家人的仇人无疑。

白璎珞冷冷的想着。

第222章 打听

“祖母,您从前常进宫,对那位倾城公主,可有什么印象吗?听说那日京城里的大街小巷都围满了人呢。”

庆安堂里,白璎珞给白老太太试戴着新近缝好的暖帽,一边随口问道。

“倾城公主啊…我可是瞧着她从襁褓里粉嫩嫩的小婴儿,长成后来这般绝色倾城的模样的,她啊,怎么说呢?”

白老太太迟疑了一会儿,轻叹了口气道:“她的生母柔贵妃,宠绝六宫,倘若她是皇子不是公主,怕如今在寿康宫颐养天年的,就是柔贵妃,而不是如今的太后娘娘了。”

说罢,白老太太住了口,有些恼怒的瞪了白璎珞一眼,“不好好养胎,打听这些乱七八糟的做什么?”

“祖母…”

拖着白老太太的胳膊撒着娇,白璎珞讨好的笑道:“就是因为养胎,日子比从前无聊的多,这才找点趣事儿解解闷的,您就跟我说说吧。”

左右也无事,白老太太便跟白璎珞说起了陈年往事。

“柔贵妃是太后的表妹,先帝还是太子时,便相中了她,求娶她为太子妃,可太子是一国储君,他的亲事,怎可凭他的喜好而选择?后来,永乾帝便定下了太后。先帝登基时,柔贵妃已经十八岁了,初次选秀,便位列正二品的贵妃,这在大宋,可是独一份的荣宠。”

白老太太说着,似是想起了自己见到柔贵妃时的情形,回头看了白璎珞一眼,老太太继续说道:“要是换做旁的妃嫔这样独占圣宠,朝臣们也要不依不饶的说她是妖妃的,可偏偏柔贵妃除了一腔柔情对先帝,再什么都不干涉。人都说,柔贵妃诞下皇子,以先帝的性子,那位皇子怕就是将来的太子了,可柔贵妃一直服着避子的汤药,直到太后诞下当今圣上,又被立了太子,她才断了汤药,继而生下了倾城公主。”

千百年来,哪朝哪代,皇帝的后/宫里不是血雨腥风的,柔贵妃占据了先帝最多的宠爱,还能在宫中屹立不倒,等到有了太子才诞下子嗣,只这一点,她也绝对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白璎珞的心里,顿时对这位柔贵妃好奇起来,“祖母,您再多说些那位柔贵妃的事吧。”

白老太太呵呵笑着,抿了口茶道:“哪里有那么多的事可以说?柔贵妃性子清冷,与外命妇都不大走动,我也是逢年过节进宫朝拜时才见过她几面,只觉得是个绝色的美人儿罢了。后来,她诞下了倾城公主,倾城公主十岁的时候,先帝就薨了,她不愿先帝一人孤单,便自尽追随而去了,如今,她的陵寝便在帝陵先帝陵寝的右手边,紧挨着先帝呢。”

一个女子,能顶住及笄后还不出嫁的压力,以十八岁的年龄选秀入宫,继而宠绝六宫,这本身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之后,作为后/宫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贵妃,她又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储君已定的情况下诞下子嗣,这样的女子,本身就已经是一个传奇了。

白璎珞对祖母这样讲故事表示很不满意,“祖母,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被您一讲,就像白水一般寡然无味了。”

白老太太笑着反驳,“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样的结局,便是最圆满的,哪里有那么多的惊心动魄?”

也许,对世人而言,柔贵妃生死相随,与先帝在另一个世界朝朝暮暮,便是最大的圆满了吧?

暗自想着,白璎珞继续问道:“那倾城公主呢?柔贵妃追随先帝而去,她就不曾为自己的女儿打算过?”

白老太太没好气的剜了白璎珞一指头,轻叹了口气道:“不得不说,柔贵妃也是煞费苦心。倾城公主之前,先帝已经有五位公主了,除了太后诞下的大长公主,其他公主都是按着序齿排下来的,倾城公主出生后,刚过了百天,便已经粉嘟嘟的很可爱了,先帝心里欢喜,便起了‘倾城’二字做她的封号。柔贵妃想要阻止时,圣谕已经响彻六宫,之后,她便以身子不适不能亲自抚育倾城公主为由,将女儿养在了贤妃膝下。”

“贤妃?”

白璎珞有些不解。

若是怕有人算计自己的女儿,那柔贵妃也该把孩子托付给皇后才是,投鼠忌器,这样一来,倾城公主才更有保障。

“贤妃,是太后母族庞家的小姐。”

白老太太沉声说道。

白璎珞恍然大悟。

都是庞氏女,皇后抚养也好,贤妃看顾也罢,只要倾城公主出了什么问题,首当其冲的,都是庞氏一族的用心,先帝便是面上不显,对皇后也有了几分芥蒂,柔贵妃这一招,却远比直接托付给皇后要高明的多。

“那柔贵妃是自愿追随先帝而去的吗?”

白璎珞始终不相信,作为一个母亲,柔贵妃会把自己的女儿独自一人丢在宫里那样险恶的环境里。

白老太太斜了白璎珞一眼,“这种捕风捉影的事,少打听。”

一语带过,白老太太再不打算和白璎珞说那些已经尘封的往事了。

白璎珞也见好就收,陪着白老太太说起了旁的事。

用了午膳,白璎珞说要去看看贾氏,从庆安堂出来径直去了煦和轩。

前几日贾氏身子不适,请了大夫来看,诊出贾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如今,薛氏也不让她跟着自己理家了,贾氏每日便只在屋里歇着。

进屋的时候,贾氏正斜倚在暖炕上看着坤哥儿涂鸦,见白璎珞来了,贾氏唤了丫鬟过来带着坤哥儿去梢间的书桌,拉着白璎珞亲热的聊起了怀孕的事。

话题不一会儿就转到了白璎芸身上,贾氏颇有些神秘兮兮的说道:“二婶如今也急了,又是去庙里烧香拜佛,又是请了术士算卦看风水的,每日忙的什么似的。听说,前几日还从夔宁请了位擅长妇科的女大夫来,五妹妹偷偷摸摸的回来了一趟,兴高采烈的回去了,这一回,也不知道能不能怀上呢。”

若说从前对白璎芸还有诸多怨恨,嫁了人,有了自己甜蜜幸福的日子要过,白璎珞便不太把目光聚集在她身上了,至于她过的是好还是不好,白璎珞并不关心。

见状,贾氏自然的转了话题,“小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皮肤最是娇嫩,那些刚做好的新衣服倒不是最好的。我这儿有坤哥儿的旧衣服,那线头啊什么的都磨平了,婴儿穿最好的,我匀一半给你,等将来孩子出生了,你给他穿。”

白璎珞笑着道谢,贾氏打趣的说道:“有好些都是你做给坤哥儿的,我那时可是没谢你的。”

姑嫂二人历来亲厚,白璎珞便再未客气,两人翻看着坤哥儿的旧衣服,白璎珞各种颜色各挑了一套,吩咐小荷去包了起来。

贾氏却忽然提起了倾城公主。

“听说,这几年,皇上遣了好几次特使去漠北,诏倾城公主回来呢,可她都执意不肯,今年却不知怎么改了主意。”

贾氏的话说的平常,可眼中却带着几丝神秘,白璎珞顿时好奇起来。

人常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京城里哪家哪户出了什么事,要不了几日,满京城的人都知晓了,自然便是内宅中的妇人们口口相传散播出去的,人人都以为自己是个口紧的,孰不知,一传十十传百,已经路人皆知了。

而那些隐秘的传闻,更是比茶坊里说书人的段子还精彩,流传的更加广泛。

“都有什么传闻,嫂子说来听听?”

白璎珞笑着追问道。

见白璎珞一脸期待,贾氏顿时有了分享的兴趣,摆了摆手挥退了屋里伺候的人,贾氏低声说道:“听闻,圣上对这位倾城公主,也颇有几分情愫呢,也正是因为如此,倾城公主及笄后,太后才将她远嫁去了漠北。”

这已经算的上是宫闱秘闻了。

白璎珞一脸震惊,而贾氏还意犹未尽,“漠北大将军府的那位少将军,传闻有断袖之癖,所以,倾城公主嫁过去十年了都还没有子嗣。听说,两人的感情并不如外面所传的那么深厚,反而还有谣言说,那位少将军命丧沙场,也和倾城公主暗里使了手段有关。”

这样的说法,白璎珞并不相信,她摇了摇头道:“便是没有感情,那也是她名义上的夫婿,害死他,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再说了,战场上的事本就变幻莫测,她一个女子,能有什么能耐算计到那里去?”

露出了一副“你果然天真”的表情,贾氏的声音愈发低沉,“听说,倾城公主和那位少将军身边的副将有染,少将军命丧沙场,就是他们两个人的杰作。”

似是怕白璎珞不信,贾氏举证道:“若那位少将军果然有断袖之癖,他与倾城公主这夫妻做的便有名无实,他死了,倾城公主可以改嫁,大可以过得比从前好,怎么说,她也是先帝最疼爱的女儿,还有当今圣上护着她,何愁没有好日子?”

听贾氏这般说,白璎珞将信将疑,可贾氏接下来的话,却让白璎珞顿时白了脸。

“人都说,倾城公主在漠北不愿意回京,是因为那儿没人管她,她日子逍遥着呢。漠北的公主府里,据说养了十几个面首呢,清一色都是年轻英俊的少年郎,平日里与倾城公主同吃同宿呢。”

第223章 来客

贾氏的话,白璎珞无法分辨是真是假,毕竟,她也是道听途说来的,两个人私下说说,全当是解个闷儿罢了。

可那最后一句话,却如钟鼓一般敲在白璎珞心头,让她久久无法平息。

前世时,倾城公主便豢养了许多面首,而看中杜轩,还是因为杜轩与她最喜欢的一位郎君相貌相似。

说来也巧,倾城公主去小山寺祭拜完了那位郎君,下山就遇到了杜轩,所以,她便认定杜轩是那位郎君的化身,一心要杜轩随她入府。

“六妹妹,你怎么了?”

见白璎珞楞起了神,贾氏关切的问道。

“啊?”

回过神来,白璎珞掩饰一般的摇了摇头,“哦,没什么。只是觉得,她既然回了京里,从前那些事,怕是就不能再提了,要不然,太后也好,皇上也罢,怕是不会轻饶那些口舌之人。”

贾氏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旋即,她抿嘴偷笑道:“那日倾城公主回京,外头热闹的什么是的,我虽没去瞧,却也有人跟我说了外面的情形,据说,倾城公主的马车两旁,一溜烟儿的清秀郎君呢。”

言下之意,那些郎君,怕就是倾城公主豢养的面首。

听了贾氏讲述的那些事,此刻,白璎珞再也惊诧不起来了。

兴致勃勃的说了许多话,贾氏便有些倦了,白璎珞出了煦和轩,到兰心阁径自歇息了会儿。

一整日,白璎珞都沉浸在听来的那些传闻中,心绪一刻都不得安宁。

生怕被白老太太看出异状,午后醒来,白璎珞打了招呼,便回了状元府。

“夫人,晌午时分,有位夫人前来拜访,得知您不在府里,她便走了,说明日再来。”

进门时,门房的老伯出来回话道。

“夫人?可有说是哪家府里的夫人?”

白璎珞脚步一顿。

交好的夫人小姐若是要来拜访,要么就是提前送了帖子来,要么就是差家中的丫鬟婆子过来说一声,像这样不打招呼直接上门的,倒还是第一次。

老伯摇了摇头,“老奴上前问是哪家府上的,可那位夫人坐在马车里没开口,倒是那赶车的车夫,一脸不屑的斜了老奴一眼,掉转车头就那么走了。老奴本想着,兴许是找错了,可那夫人留了句话,说明日午后再来。”

白璎珞百思不得其解,索性不再去想,只等第二日那人再上门。

傍晚时分,杜轩从翰林院回来,也说这几日宫里热闹的紧,不止皇上特下旨为倾城公主接风,便连各宫的妃嫔也都私下设宴宴请倾城公主。

“倾城公主此次回来,是要住在宫里?”

白璎珞随口问道。

杜轩摇了摇头,面上顿时显出了几丝窘色,“听说,倾城公主还差人到内务府过问过公主府的事,得知已经变更成了状元府,还有些不虞呢。”

心内一顿,白璎珞已然知晓,下午来访的那位夫人是谁了。

想及第二日是杜轩沐休的日子,白璎珞顿时有些慌乱起来。

有关倾城公主的那些传闻真假难辨,可前世时她看中了杜轩却是确有此事,如今,还未打听清楚她回来的目的,也未想到要如何应对她,白璎珞不想杜轩就这么出现在她面前,引起她的注意。

“明日,你去白家庄看看干爹干娘,可好?”

白璎珞换上一副欢喜的笑容问道。

提及白家二老,杜轩脸上的表情渐渐的自然起来,迟疑了一下,他摇了摇头道:“难得休息一日,我想好好在家里陪陪你。”

临近年关,翰林院里的差事也多了起来,杜轩每每回来,天色都大黑了,陪着白璎珞用了晚膳,在院子里散会儿步,他就又要去书房看书整理汇编要用的资料,两人已经很久没有闲适的坐在一起说说话了。

而白璎珞,却急于让杜轩避开倾城公主。

“自从前次干娘回去,咱们也有一个多月没见过她和干爹了,虽捎回来的口信都说他们挺好的,可到底也有报喜不报忧的因素在里面,不如自己个儿亲眼瞧见的好。你亲自去瞧瞧,他们见了你也高兴。等下次你沐休时,咱们就哪儿都不去,留在府里赏雪,可好?”

白璎珞娇声说道。

眼见白璎珞对白家二老是不作伪的好,杜轩的心里十分高兴,点头应下,他柔声说道:“那我早去早回。”

去白家庄,便是快马也要一个多时辰,等杜轩到那儿,就已经是午膳的时辰了,去了就不可能只看望白家二老和白秀几人,依着杜轩的性子,村子里的每家每户都要去打个招呼,这一来一回,不到天擦黑,他是赶不回来的。

白璎珞心里松了一口气。

第二日一早,杜轩难得的没有睡懒觉,天还蒙蒙黑,他就起身了。

一起用了早膳,杜轩带着白璎珞准备好的礼物,带了两个小厮赶着马车出城了。

白璎珞则吩咐下人将院子内外都打扫的干干净净,连被寒风吹落的树叶,也都被清扫了出去。

午后刚过,便听管家来传话,白璎珞不敢耽误,带着屋里的人尽数迎了出去。

倘若真的是倾城公主,杜轩作为状元府的男主人,不来迎驾会被治罪,白璎珞虽心内已经确定是她,见面时,仍旧做出了一副惊诧之极的模样。

“妾身见过倾城公主,公主千岁…”

白璎珞俯身拜道。

“你见过本宫?”

面前响起了倾城公主清冷的话语声。

白璎珞摇了摇头,“妾身只是听人说起,公主倾国倾城,天下女子无人能出其右。”

恭维的话,谁都爱听,倾城公主也不例外,原本罩着一层寒霜的脸,便稍稍柔和了几分,“杜夫人平身吧。”

“谢公主。”

白璎珞起身,恭敬的迎着倾城公主朝怡心苑走去。

从大门处一路顺着游廊和垂花门朝二进的方向走,倾城公主的一双美眸,便四处打量着每一处的布局和景致,白璎珞也不敢贸然开口介绍,就那么跟在身后,不时的提醒她朝左或是朝右走。

待到进了怡心阁的院子,倾城公主站在门内,顿住了身形。

“正屋门上,原来有块匾额的,可对?”

倾城公主出声问道。

怔了一下,白璎珞摇了摇头,“圣上下旨赐了宅子后,内务府的公公曾带着宫人前来修缮过一段时间,妾身嫁进来后,只改动过这个院落和后院议事厅的名字,其他各处并未擅自更改过。”

倾城公主点了点头,转而走到树下,一旁,流苏忙取出松软的坐垫铺在了石凳上。

倾城公主就那么旁若无人的坐下,发起了呆。

一院子的人如石雕一般站在院中,情形说不出的诡异,白璎珞的心里,顿时浮起了一丝怪异的感觉。

很明显能感觉的到,这是倾城公主第一次进入这里,可怡心苑的布局,却又好像是她熟悉的,好像,她原本就住在怡心苑。

被这个想法吓了一大跳,白璎珞忙回过神,静静的看着面前的女子,等着她的问询。

这是白璎珞第一次仔细的打量倾城公主。

不得不说,倾城公主很配得上先帝给她的这个封号。

已经三十岁的她,撇开通身带着的那丝清冷,面容身段,看起来都像是只有二十出头。

肤如凝脂,乌发如墨,一双眼眸,欣喜时似娇似嗔,满含愁绪时,又楚楚可怜,像是会说话一般,透着无穷的情意。

看得出她极喜欢素雅的颜色,前次在苦寒寺见她,她穿了一件白色衣裙,今日,一身秋香色的长裙,依旧衬得她身材窈窕有致,增一分减一分,都失了美感。

最为特别的是,她浑身上下并无金银首饰,除了手腕上带着一对莹绿色的翡翠镯子,通身再无珠翠,便连头上,也只簪着一根羊脂玉簪和几个细碎的珍珠簪花。

可即便是这样淡雅,她都能吸引住人的目光,让人挪不开眼。

这样一个女子,身世高贵不说,还有着让天下女子都嫉妒的容颜,换了其他任何一个女子,见了她都会自惭形秽的吧?

心里有些莫名的感觉,白璎珞分辨不出,到底是羡慕,还是旁的什么。

怔忡间,倾城公主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

白璎珞回过神来,便见倾城公主轻声说道:“不进屋了,带本宫去后院走走吧。”

“是。”

柔声应诺,白璎珞看了流苏,引领着倾城公主朝后院去了,身后,流苏和流莺有条不紊的吩咐着小丫鬟们提着糕点茶果跟了上去。

一行人走的极慢,亭台楼阁,荷池假山,似是要把这一切都刻在心里,倾城公主看的极认真,及至到后院看到石阶一侧的断肠亭,倾城公主面色轻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