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锦对崔湛使了个眼色。

兄妹俩站在画前,崔湛佯作观赏画作,刻意压低声音,问:“怎么?”

崔锦轻声说道:“大兄,你可有察觉出古怪来?一路过来,竟见不到几个家仆侍婢。且这厅堂也不像是平日里会客之用,壁上这幅鸳鸯交颈图又岂能登大雅之堂?这个小厅堂反而更像是姑娘们集聚一起开茶话会的地方。”

崔湛点头道:“我也有注意到。一般而言,府邸的正厅应该位于东南,这里人的信风水,我曾在竹简上看到洛丰城位于秦州西北,与方向逆行,乃守财高升之位。可阿夏却领着我们走了相反的方向,且不说这个,阿爹递来的拜帖也写明了具体时间,这个时辰,三叔父与三婶母又怎会起晚了?”

崔锦说:“方才我瞧侍婢都往东南边走去,兴许是来了客人。”

崔湛道:“即便是来了客人,三叔父与三婶母也无需欺骗我们,明说便是,我们又不是不会体谅。”最多就心里有些不舒服罢了。

崔锦说:“许是来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人物吧。”

思及此,崔锦心中蓦然有了一个念头。

恰好此时,崔元的声音响起:“你们兄妹俩在那嘀嘀咕咕作甚,快些坐回来,免得失礼。”崔锦从崔湛身后探头出来,说道:“阿爹,想来三婶母也没这么快用完早饭,人有三急,女儿去去便回。”

崔元道:“好,速速回来。”

说罢,崔锦迈步离开了小厅堂。一走出去,刚好迎上了阿夏的目光。她弯了眉眼,说道:“郎君,不知茅厕在何处?”

崔锦容貌本就是上佳,而此时的她眉眼弯弯的,声音甜甜的,让阿夏的心险些跳漏了一拍。

“姑…姑娘,这边请。”

崔锦笑吟吟地道:“不劳烦郎君,我自己前去便可。我爹娘和大兄还在里头,若是有什么吩咐,怕是会延误了。我去去就便会,郎君给我指路即可。”

从未有人这般唤他,甜美清丽的一声“郎君”,阿夏只觉自己飘飘然的。

“这里直走,穿过游廊往东走数十步便能见到。”

“多谢郎君。”

崔湛在屋里听着外头的对话,眉头不由蹙起。阿妹还未及笄,美人计就用得如此娴熟,以后势必会招蜂引蝶呀。

.

崔锦避开阿夏的视线后,便径直往东南方向走去。一路上,她避开了几个家仆,走了许久,她终于停下了脚步,侧身躲到了树丛后。

前方站了不少侍婢,穿得姹紫嫣红的,在一道拱门前探头探脑的。

崔锦一看便知拱门内必然就是大厅。

此时,有一紫衣侍婢捧着端盘出来。那侍婢的衣裳质地显然要比拱门前的侍婢要好上些许。只见紫衣侍婢恼道:“都围在这儿作甚?”

其中一侍婢回道:“大夫人不是不是吩咐了让我们在门外候着么?好姐姐,你快说说欧阳小郎可是如传闻那般风流倜傥丰神俊朗?我也好想去侍候小郎!”

紫衣侍婢瞥她一眼,伸手敲了下她的头。

“里头都是大人物,瞧瞧你这副模样,进去了定给大夫人添乱,到时候大夫人可要赶你出府了。都站好了,里头随时都会有贵人出来。”

“是。”

紫衣侍婢往崔锦的方向走来。

崔锦连忙往里一躲。

她仔细回想紫衣侍婢所说的话。秦州洛丰只有一个欧阳家,便是前些年领兵击退胡人的欧阳将军欧阳明,也是去年闵恭所投奔的贵人。

想起闵恭,崔锦的脑海里冷不丁就回想起他那句放肆到极致的话。

“倘若我衣锦还乡,你若还未嫁人,我便以正妻之位娶你过门。”

思及此,崔锦不由失笑。

他想娶,她还未必愿意嫁呢。

就在此时,拱门里有脚步声响起。崔锦抬眼望去,只见里头出现了一位青衫郎君,约摸只有二十岁出头,面白唇红,倒是生得贵气,想来便是方才紫衣侍婢口中的欧阳小郎。

不过崔锦的注意力不在欧阳小郎身上。

她见到了一位熟人。

尽管一年未见,可她还是认出了闵恭。他与一年前有了很大的变化,浓眉凤眼的,不再是当初那个挖金山的黝黑郎君。

他不知与欧阳小郎在说些什么,但是崔锦看得出,闵恭与这一位欧阳小郎颇为亲近。

崔锦转过身,悄悄离去。

.

崔锦按着原路返回,不过这一回她却没有了之前的好运气。

在她穿过游廊的时候,身后忽然有人喊住了她。

“你站住。”

崔锦缓缓转身,镇定地看向来人。

只见十步开外的花丛间不知何时冒出了两个姑娘,一个着桃红衣裳,一个着湖蓝衣裳,不同的是桃红姑娘身上的料子流光溢彩的,看得出来是极好的缎子,且脖子戴着璎珞项圈,手腕上还有珊瑚手钏。

崔沁皱着眉头。

蓦然,她笑起来了。

“莫非你是锦堂姐?”她笑吟吟地上前,亲热地挽起崔锦的手,说道:“堂姐不说,我也知道你就是锦堂姐。阿娘说当初可是见过九叔的,九叔相貌佳,堂姐的容貌自是不会差。如今一见,果真是不同凡响。锦堂姐是要跟我们一起住了吗?太好了呢,我们崔府里姑娘少,大姐又嫁了出去,只剩下二姐姐陪我。现在锦堂姐来了,府里一定会更热闹了。”

她拍拍头,又道:“哎,差点忘记了。锦堂姐,我单名一个沁字。”

“沁…堂妹?”

崔沁又说道:“堂姐不必拘谨,以后这里便是你的家。我老早就听闻了堂姐的事迹,能被鬼神庇佑的人一定很了不起。二姐姐就在前面的竹林里,堂姐,我带你去见二姐姐。堂姐今年多大了?”

“还有一年及笄。”

崔沁说:“啊,跟二姐姐一样大。堂姐堂姐,你一定能跟二姐姐谈得来。二姐姐人可好了,特别擅长弹琴。以后堂姐有不会的还能请教二姐姐,我们三个人还能一起弹琴呢。”

崔锦没想到崔沁会如此热情。

她问道:“沁堂妹多大了?”

“我比堂姐小一岁。”

说着,两人已经迈入了竹林。崔沁又道:“堂姐,你定不知道,夏天在这儿弹琴极有意境。对了,前面还有个秋千,堂姐可以去坐坐。堂姐先在秋千上等着,我去唤二姐姐过来。”

崔锦说道:“这哪行,哪敢让二姐姐过来,我与堂妹去找二姐姐便好。”

崔沁说:“不行不行,今天堂姐是客人,哪有客人陪着我去找人的理由。若是阿娘晓得了,定要罚我的。堂姐也不想我被罚吧。”

见崔锦没吭声了,她又笑嘻嘻地道:“那堂姐在这儿等着,我和我的侍婢去唤二姐姐过来。二姐姐应该就在附近,堂姐等一会,我很快就回来了。”

“好。”

待崔沁与她的侍婢一离开,崔锦便开始环望四周。又过了会,她站得有些累了,便准备坐上秋千。岂料刚走近秋千,脚下蓦然一空。

她整个人登时重重地摔下,秋千前的空地竟有个陷阱!

她吃疼地倒吸了一口气,然而就在此时,手腕倏地一凉,似是有什么冰冷滑腻的东西缠了上来。她咽了口唾沫,往下一看。

手腕上竟是缠了一条小青蛇。

她尖叫了一声。

须臾,头顶出现一片阴影,是崔沁。她居高临下地看着洞里的崔锦,面上仍然挂着无辜的笑容,她说:“堂姐怎么这么不小心?啊,方才忘记告诉堂姐了,这儿不知什么时候挖了个洞,秋千是不能坐了。瞧瞧我这记性,比堂姐小,记性却这么差,实在不妙呀。”

崔锦皱眉道:“你是故意的。”

崔沁一下子就变了脸。

“我就是故意又怎么样了?你算得了什么?我们崔府是你想进就能进?真真是好笑,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重,唤你一声堂姐算是给你脸面。即便是汾阳崔氏里,我阿爹还是嫡出的。而你,不过是庶出的。崔锦,你若是进了我们崔府的门,我定让你以后的日子永无安宁。”

她瞥了眼崔锦手腕上的小青蛇,瞧到她苍白的脸色,她又笑吟吟地道:“堂姐怕蛇么?不怕是最好了,倘若你当真要跟我们一起住了,等着堂姐的可就不是小青蛇了。”

话音还未落,她看见崔锦露出古怪的表情。

紧接着,她一扬手腕,腕间的小青蛇竟然笔直地被抛了上来。她的动作快得不可思议,在崔沁还没有反应过来时,那条小青蛇准确无比地落到了崔沁的肩上。

崔沁整个人登时就僵住了。

青蛇冰冷滑腻的身躯从碰触到她的脸颊,令她好一阵恶寒。

“红柳!”

唤作红柳的侍婢也是个怕蛇的,她伸手想去抓那条青蛇,可是手掌刚伸前,她又害怕地缩了回去。“三姑娘,奴婢…怕呀。”

“再不弄走它,你…”她不敢说话了。一说话,胸腔便会振动,肩上的青蛇就会游动。她生怕小青蛇会滑进她的衣裳里,一想到那么恶心的东西要钻进她的衣裳里,崔沁急得快哭了。

她千想万想也没有料到崔锦竟然会有这样的举措!

而就在此时,洞里传来崔锦的声音。

“沁堂妹,你不妨让你的侍婢唤人来。我瞧着这条小青蛇似乎很喜欢你的脖子,虽说没有毒,但是万一它缠上你的脖子,兴许…兴许你明年今日便是你的忌日了。不过我方才走来,竹林里颇为幽深,想来也没有什么人在,沁堂妹的侍婢不走快一些的话,恐怕来不及了。”

她低笑一声,又道:“当然,沁堂妹还可以选择让你的侍婢拉我出来,我可以替你弄走青蛇。”

红柳不知该如何是好。

“三姑娘,这…”

崔沁此刻哪里还顾得上什么,一听到忌日两个字,她都快吓懵了,“拉她上来!”

红柳这才伸手将洞里的崔锦拉了出来。

崔锦出来后,她慢条斯理地整理了下衣裳,又拍了拍臀上的灰尘,方走到崔沁身边。她歪头瞅着小青蛇,又瞅了瞅崔沁。

“沁堂妹,今日之事我便不与你计较,好歹你也唤了我一声堂姐。只不过堂妹放心了,崔府这般高贵的地方,我们只是来拜访,而不是来入住的。”

说罢,她伸手捏住小青蛇的七寸。

小青蛇的尾巴一甩,重重地扫过崔沁的脸颊。她腿一软,整个人顿时跌落在地。崔锦放了小青蛇,扬长而去。

崔沁恼怒地脑袋都快冒烟了。

.

崔锦离开竹林,回到了游廊上。

她方才见到崔沁时,心中便有几分疑惑。她对她太热情了!正所谓反常必有妖,她可不认为三叔父都不重视他们崔家了,崔沁还会对自己这般热情。当然也有可能是她天性纯良。

直到她们走到秋千前,她试探地提出要跟她一起去寻找堂姐时,她方确认了崔沁不安好心。

不过…

她倒是高估了崔沁的本事。

原以为有什么大招要放过来,没想到只是小小的陷阱。

她便将计就计。

自小在樊城出生,又时常跟阿爹在外面游玩,她非娇滴滴的养在深闺的千金,又怎么会怕蛇?在外头游玩的时候,饿了,遇着拳头大的蛇,生火一烤,蛇皮比豆腐还香滑,添点油盐,蛇肉香喷喷的,肉香能飘好几里。

这般想着,崔锦也有些饿了。

她疾步走回。

阿夏惊诧地问:“姑娘怎么去了茅厕这么久?”

崔锦笑吟吟地道:“回来的时候不小心迷路了,闯进竹林里,幸好遇到一个好心的姑娘为我指了路,那姑娘穿着青色的衣裳,虽然年纪不大,但她很是热情。多亏了她,我才能回来呢。”

阿夏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崔锦口中的青衣姑娘是谁。

这个时间,大多侍婢都在迎松园里,又哪里来会有一个年纪不大的姑娘到这边的竹林里?当然阿夏想破脑袋都不会想明白崔锦口中穿着青色衣裳的姑娘是指一条小青蛇。

.

崔锦回到小厅堂里。

崔元的视线扫来,他问:“去哪儿了?”

崔锦垂下眼,低声说道:“不小心迷路了。”言讫,她沉默地在崔湛身边坐下来。崔湛不着痕迹地打量着崔锦,眼细地发现了自己阿妹袖口上的污迹。

他轻咳了一声。

崔锦迅速抬眼,给了崔湛一个狡黠的眼神,随即又迅速收回目光,垂着头。

崔湛随即了然。

此时,崔锦忽然问道:“阿爹,如今是什么时辰了?”

回答崔锦的是林氏,“刚过辰时,方才外面的家仆说你叔父与婶母快过来了。再等等,不着急,左右我们今日也没有什么事情。”

崔锦低低地应了声,便不再言语。

作者有话要说:

闵恭:谢天谢地,工资终于发了~\(≧▽≦)/~

谢五郎:不高兴!不高兴!╮(╯▽╰)╭

崔锦:其实作为女主我的压力很大的好吗,什么时候能通关呀(┳_┳)

作者菌:谢谢毅玖泠泠的地雷啦啦啦

第三十八章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小厅堂的外头终于有了动静。

崔元率先站起,往外一望。

只见外头出现了若干人,其中带头的是一位华衣妇人,她身后跟了三四个侍婢,还有一个阿嬷。侯在门外的阿夏连忙施礼。

“小人见过大夫人,几位客人已经在里头等候。”

华衣妇人方氏微微颔首。

崔元登时有些紧张。他年少离家,那会心高气傲,不愿受家族所束缚,然数十年已过,他的心境亦有所不同。虽仍然执拗于当初的想法,但心中已经开始想念家人了。

如今终于要见到血浓于水的亲人,崔元紧张得手心出了冷汗。

林氏哪会不知自家夫婿的紧张,悄悄地握住他的手,重重一捏,随后又迅速松开。崔元看了林氏一眼,紧张的心情不翼而飞。

林氏轻轻地对他点了点头。

底下的兄妹俩也各自交换了一个眼神。

.

方氏坐在主位上,一旁的阿嬷奉上一杯新茶。方氏缓缓地喝了几口,搁下茶杯后,才漫不经心地打量着崔元的一家四口。

她的目光先是落在崔元身上,随后迅速扫了林氏和崔湛一眼,最后落在了崔锦的身上。她看崔锦的目光似乎有一丝不寻常,但是很快的,她又敛去神情,重新回到了崔元身上。

终于,方氏开口了。

“妾身之前曾听父亲提起过九堂弟,没想到有朝一日能与九堂弟一家见上面。”

此话一出,崔元就怔住了。

他年少离家,唯一见过的人也就只有三叔,当时三叔还未娶妻。方才他以为华衣妇人会是三婶,不曾想到竟是三叔的媳妇。

仿佛知晓崔元心中所想,方氏又道:“前些时日九堂弟来了拜帖,当时父亲还说要亲自招待九堂弟你们一家的。不过自从父亲与母亲年事已高后便不再管家,喜爱四处游玩。恰好那一日父亲有友人相约,于是便吩咐妾身招待堂弟一家。”

说着,方氏又歉然道:“本来今日老爷也是要来的,不巧的是近来公事繁多,老爷实在抽不离身,还请九堂弟多多见谅。”

崔元说:“堂兄有官职在身,忙是应该的。此回我只是带上家人来拜见三叔,让孩子们也见见长辈。堂嫂如今管家,三叔也有所吩咐,我与拙荆拜见堂嫂也是一样的。”

方氏淡淡地道:“九堂弟能理解自是再好不过了。”

此时,崔元又说道:“此乃拙荆林氏,犬子崔湛,小女崔锦。”

方氏的目光落在了崔锦身上。

“哦?”她微微挑眉,问:“这便是传闻中被鬼神所庇佑的崔氏女?”

平日里崔锦是极有主意的,崔元以为堂嫂的问题女儿会回答的。未料崔锦却是低垂着眉眼,一声不吭的。小厅堂里顿时安静起来。

崔元清清嗓子,谦虚地道:“传闻而已。”

方氏盯着崔锦,眸色微深,似是在思量什么。片刻后,她说道:“抬起头来。”

崔锦缓缓地抬头。

方氏仔细地打量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