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锦搁下酒杯。

“此乃巫曲,乃谢家五郎所创,至今还未取名字。”其中一人见崔锦感兴趣,便开口介绍。另一人又笑说:“不知巫女可知‘一曲千金’的故事?”

崔锦含笑道:“愿闻其详。”

那人便娓娓道来,将谢五郎与琴技高超的秦郎之间的故事说了出来。末了,那人感慨地道:“其实秦郎琴技的确高超,可惜了。谢家五郎…”

说到此处,那人蓦然醒悟。

巫女与巫子之间似乎有不寻常的关系,他这般大咧咧地说出倒是不妥了。思及此,那人不禁想道,险些忘了,巫女是个姑娘家。

而此时崔锦不以为意地道:“五郎曾为我弹奏巫曲。”

她轻描淡写地又道:“年少时与五郎相遇,五郎容貌俊朗,高洁如莲,我一见倾心,倒是有过一段美好的时日。不过后来因各自脾性的缘故,也分开了。”

她的表情很是惆怅。

“经此一事,我方发觉自个儿还是欢喜那种乖巧听话的儿郎,不必有什么身份,生得好看,又懂得贴心便足矣了。”

她这一番话按理而言是极其大逆不道的。

一个区区女子竟敢如此挑剔,还一副理所当然地说出这样的话来。尤其是燕阳城那么多贵女盼着嫁为夫婿的谢家五郎,她也敢这么胆大包天地说出他们过往的事情,且不以为耻,还以一种风流韵事的口气说出。

几位官员登时有些迷糊了。

明明是该大声呵斥的,你一个女子怎么能如此说?

可她手持酒杯,倚在坐地屏风前,姿态慵懒,模样却是漫不经心,仿佛她说的都是天经地义。由此一来,他们一时半会竟想不出话语反驳。

她又低低一笑。

“如今我可是巫女呢,鬼神庇佑之人,知天事,通鬼事。鬼神如此庇佑于我,不正是要让我活得称心如意么?”

他们仔细想想,还真的说得挺对的…

她斟满酒杯,举杯一饮而尽。

她笑眯眯地道:“几位同僚若是有认识这样的儿郎,不妨与我一说。”

闵恭重重地哼了声。

崔锦哈哈大笑:“好好好,义兄,是义妹不好。几位同僚若是为我挑了人,我一定让义兄过目。义兄觉得不好的,义妹一定不要。”

在场的几位官员你看我我看你的,晓得崔锦不是说笑后,陆续应了。

闵恭又是哼了声。

而与此同时,在崔锦与闵恭都不晓得的隔壁雅间里,同时响起了一道不轻不重的哼声。阿墨看了看自家郎主的脸色,心里发愁得很。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菌:昨天在小黑屋里关的字数太多,一时半会出不来所以昨晚没更新。今天三更补回,只是第一更。

第九十八章

阿墨是晓得的。

今天那几个四品五品隶属奉常的官员,约了崔氏在醉仙居饮酒作乐。他起初听到的时候,心中颇为诧异。在此之前,他都不太能相信崔氏当真要以女子之身进入官场了。

而如今得以相约,他才渐渐反应过来。

郎主晓得这消息时,半点反应都没有。他起初以为郎主是就此作罢了,毕竟崔氏那样的姑娘娶回来的确是个麻烦。所以在郎主沉默了几日后,他便真的以为郎主不再搭理崔氏了。

他跟了郎主这么多年,心思还是能猜一些的。

不过这么多年下来,唯独跟崔氏有关的事情,他一件也猜不准,从樊城到洛丰,再从洛丰到燕阳,每一次的意外之举都是因崔氏而起。

在崔氏去醉仙居的前一日,郎主暗中让人将醉仙居的九个雅间给包下了。

醉仙居生意相当红火,前去吃饭也好喝酒也罢,雅间必定是要预定的,不然当天去的话,雅间肯定没有了。而醉仙居恰好有十个雅间。

阿墨正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郎主让人暗中把第十个没包下的雅间的墙给换了。

醉仙居的雅间之所以出名,正因为是雅间的墙相当隔音,隔墙有耳之事绝对不会发生在醉仙居里头,所以许多人都极爱去醉仙居谈事。

墙壁给换了后,郎主在崔氏去醉仙居前便坐在了雅间里。

崔氏与那几个官员的谈话,一字不落地传入郎主的耳中。听到义兄义妹之言,阿墨发现郎主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仔细一看,似乎还有几分欢喜之意。

然而,莫说阿墨了,连谢五郎本人也不曾料想到崔锦会如此胆大包天地在外人面前谈论起他们过往的事情,而且还说得那么轻描淡写,仿佛于她而言,都是不足挂齿的小事。

谢五郎乍听之下,胸口处头一回有点疼,疼得那么莫名其妙。

他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胸腔。

这样的感觉前所未有。

而在他还没理清自己的感受之时,吃了豹子胆的崔锦又开始大放厥词了--

“经此一事,我方发觉自个儿还是欢喜那种乖巧听话的儿郎,不必有什么身份,生得好看,又懂得贴心便足矣了。”

谢五郎这下不仅仅是心尖疼得莫名其妙,而且脑仁也疼得无以复加。

她竟然有这样的心思!竟然有这样的心思!

孰不可忍!孰不可忍也!

她竟然要养面首!养面首!好学不学学长公主那样的作风!简直是胡闹!胡闹!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谢五郎只觉自己要气疯了。

“拿酒来。”

阿墨咽了口唾沫,赶忙斟满了一杯酒。

谢五郎如同牛饮一般,灌了几杯烈酒后,心里头那股气方消了一丁点。此时此刻,他只觉胸口火辣辣的,不知是酒的作用,还是自己气出来的。

阿墨小心翼翼地道:“郎主,酒喝多了…伤身。”

谢五郎搁下酒杯。

他咬牙道:“回府。”再听下去,十壶烈酒都不够。

谢五郎回了谢家府邸。

因着巫子的身份,谢五郎是谢家唯一一个单独开了府的。府邸也是皇帝赏赐的,规格堪比亲王。谢五郎走在平日里熟悉的羊肠小道上,步履如风。

他甩袖走进屋里,命令道:“取我的琴来。”

“是。”

阿墨赶紧取了谢五郎的五弦琴。

谢五郎一碰琴,便是一曲《十面埋伏》,其杀气腾腾的,听得阿墨这个不太懂音律的人都寒气顿生,心中不由默默地为崔锦默哀了下。

崔氏让郎主的怒气一次比一次高,每次他都以为是郎主最怒的时候了,没想到还有下一次更怒的。

谢五郎连着弹了五曲《十面埋伏》。

足足半个时辰后,他才让阿墨取走了五弦琴。

他踱步到窗边,脸上表情很是落寞。

在他自己强烈地发泄了自己的情绪后,谢五郎发现了一点。而这一点让他自己很是无措,很是心慌。明明崔氏都那么不要脸地对自己了,他怒得想将她大卸八块以泄心头只恨,可是到头来他却不舍得那么对她。

在她说了要养面首那些话后,他生气大怒之余,是心慌。

他意识到了一点。

他一直觉得会一辈子都倾心于自己,为自己所沉迷的崔锦,不再喜欢他了。这段时日以来,她不是欲擒故纵,也不是与他置气,她是真的不喜欢他了。

崔锦不再倾心于谢恒了。

所以她才会那么轻而易举地说出要过往之事,还说要找一个乖巧听话的夫婿。他此时此刻意识到,崔锦她不是在开玩笑,她是说真的。

谢五郎的心疼了起来,心尖上像是掉了一根针,不偏不倚地扎在上头。

.

打从那一日过后,谢五郎便没有离开过谢家府邸。

阿墨只觉奇怪,以郎主对崔氏的执着,理应会找崔氏算账才对的。他也做好了要去掳崔氏的准备了,可是连着几日,郎主一点动静也没有。不仅仅如此,而且他没有再生气了。

这一次,阿墨没有再次揣摩谢五郎的心思。

经过以往数次的经验,他已经决定了以后事关崔氏,他就不再多加揣摩,横竖都猜不准。

到了用午饭的时间,阿墨捧着红木雕花托盘走进屋里。

屏风前的谢五郎正在听着阿白禀报事情。

他悄无声息地放下托盘,走在一旁。待阿白禀报完毕后,方将吃食一一摆开。谢五郎一声不吭地用着午饭,脸上半分表情也没有。

阿白给阿墨使了个眼色。

阿墨悄悄地走了出去。

阿白说道:“郎主不对劲,这几日太过沉默。”

阿墨说道:“是比以往沉默了些,想来是心里头是有事情的。”至于是什么事情,阿墨清楚得很。然,男女之间的事情,而对方又是崔氏,他们当下人的想帮郎主也帮不着呀,只能靠郎主自个儿想通了。

又过了两日,阿白禀报完事情后,出来时遇到了阿墨。

他疑惑地道:“郎主这两日也不对劲,虽然不沉默了,但是比以往多话了些。郎主平日里不是最不喜欢聒噪之人么?这两日郎主变得有些聒噪了。”

用上“聒噪”两字,可见谢恒太过反常了。

阿墨叹道:“我也晓得郎主这两日很是反常,只是我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终于,在第七日的时候,经历了太过沉默与太过聒噪的谢五郎将阿墨唤了进来。阿墨忐忑地打量着谢五郎,不知如今郎主又想如何反常。

只听谢五郎说道:“阿墨。”

“阿墨在。”

“开始吧,将你能想到骂崔锦的词语都用上,通通给我骂一遍。”

这么离奇的要求让阿墨怔楞了下,直到谢五郎皱了下眉头,他才连忙反应过来,说道:“是…是。”

他绞尽脑汁了好一会,方说:“崔氏就是个恶妇!刁蛮!任性!无理取闹!粗鲁无礼!不知分寸!不懂进退!”

过了会,阿墨只觉苦巴巴的,他其实颇有风度,从不与女子计较的。

此时,谢五郎沉声道:“比起宅内的大多妇人,她那点事情算不上是恶妇。她也不刁蛮任性,她一直很聪明,懂得察言观色。她也不无理取闹,相反她进退有度,那两年里她可以无数次提出让我带她回燕阳,可她没有提。她也不粗鲁无礼,她若粗鲁无礼,陛下也不会赞赏她。她也不会不知分寸,更不会不懂进退,虽是出生不好,但放眼燕阳城,放眼整个晋国,又有谁能及得上她…”

谢五郎一点一点地反驳了阿墨所说的话。

阿墨的嘴角抖了下,心想,郎主你若想要阿墨夸崔氏便直说,比起骂人,他能眼睛眨也不眨地夸上崔氏一整天,保证郎主满意!

谢五郎呢喃道:“我竟无法容忍别人说她的不好了…”

话音一落,他开始沉下脸色。

此时他心情相当复杂。

意识到这一点的他,只觉大受打击。在她说了那样的话后,他明明应该生气才对的,甚至要狠狠地惩罚她,如此才是他谢恒应该做的事情。

可是遇上了崔锦,他通通都推翻了,甚至觉得自己不再是以前的谢恒。

这样的认知,让谢五郎相当矛盾。

因为区区一个女人而变得反复无常,这样的人应该值得鄙夷的。可偏偏自己成了这样的人,谢五郎不想承认的同时,又舍不得崔锦。

他忽然不知该如何是好了,头一回心中如此无措。

谢五郎想:索性眼不见为净好了。

可是逃避真相的做法也不是他的作风。

谢五郎此时此刻恨不得把崔锦抓来,自己拿藤条在她臀部打一顿,想到她嗷嗷叫的模样,他又想算了,小小地惩戒一顿便好。

谢五郎叹了声,他又开始吃不下饭了。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菌:第二更~~~~谢五郎开始忧伤了╮(╯▽╰)╭

第九十九章

醉仙居那一日过后,崔锦在朝中遇过谢五郎两次。出乎崔锦意料的是,他竟半点怒气也没有,甚至没有拦下她,又开始说些趾高气昂的话。

而是仿若未见地忽视了她,就像是两个陌生人一样。

她知道阿墨告诉了他,可他依旧纹丝不动。

崔锦心中松了口气。

那一日在醉仙居,她也是借着酒劲上来,才说了那么一通话。她回去后仔细想了想,自个儿确实曾经有这样的想法,找个乖巧听话的夫婿,她便足矣了。

即便在沙场摸爬打滚两年,她始终有一点不曾变过,便是喜欢长得俊朗的郎君。

崔锦又想了想,若那几位同僚当真送来人选了,她未尝不可试一试,对着一张好脸皮,又是个乖巧温顺的,相处个十来日,莫说人了,猫猫狗狗也有感情了。

至于谢五郎,她那一番话想来当真伤了他。

他那么高傲的人,又怎么允许她说出那样的话来。不过这样也好,她伤了他,他不再理她,从此两人形同陌路,再无瓜葛,这样的结局也是不错的。

从小户之女一步一步走到巫女的身份,曾得过谢家五郎的垂怜,又潇洒地抛开,又在战场之上亲眼见识了生死离别,枯骨成堆,血流成河,想她崔锦这前半生作为女子而言,她自己是极其满意的。

只是眼下谢五郎一事是解决了,她还有另外一事颇为头疼。

.

下朝后,崔锦离开了议事殿。

如今将近初夏,天气是极好的,不热不冷的,春风和煦。崔锦不打算坐轿子离开,拢袖大步往宫门走去。路上已经没有几个大臣了,她离开得晚,下朝后皇帝还找她说了会话,遂走出议事殿的时候,大臣们都走得七七八八了。

将近宫门的时候,有道墨蓝身影从一棵参天大树后绕出。

此人正是闵恭。

崔锦微微一怔,心中有一丝窘迫。这段时日她烦恼的便是闵恭的事情。醉仙居那一日,她已将话挑明。闵家郎君喜欢她,她不是不知道的。这两年来,在战场上也好,回来了燕阳城也罢,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告诉她,他倾心于她。

其实闵恭长得不差,他的皮相与谢五郎差不了多少。

可是没由来的,她日对夜对,偏偏就起不了男女之情。明明在对谢五郎动心之前,她还曾有过那么一点的心动,可是对谢五郎心动后,她对闵恭就再也找不回那种感觉。

在洛丰他偷亲她的时候,她觉得他是个流氓。

在军营里他偷亲她的时候,她感觉到了厌恶与惊慌,那种感觉就像是大兄偷亲自己一样。有一回,她被自己这样的想法吓得不轻,对闵恭冷了好些时日的脸,自此闵恭方有收敛,也不再提倾心之事,也不再有那些轻薄的举动了。

她觉得自己实在不太会处理男女之间的感□□,谢五郎就罢了,就连闵恭,即便她三番四次挑明来说,他也不曾当真。

有时候,崔锦会认为谢五郎与闵恭有一点极为相似,就是他们都有些自我,只认定自己是对的,不受点挫折,绝对不会承认自己想错了。

思及此,崔锦收起心底的窘迫,弯眉一笑,喊了一声:“义兄。”

闵恭的眉头微不可见地皱了下,只是今日他却与前几日不一样,他走了过来,说:“今日我无差事在身,正好在这儿等你一起回去。”

崔锦说:“让义兄久等了。”

“还好,不是等了很长时间。北街有一家书画铺子,我不懂画,你眼光好,正好帮我挑几幅送人。”说着,不等崔锦开口,他便道:“走罢,马车已经在宫外候着了。”

崔锦却是没动,她看着他,说道:“义兄,我…”

闵恭责怪地道:“莫非义妹连这个忙也不帮义兄?”顿了下,见崔锦还是不动,他又说道:“以后你若要我帮你挑妹婿,我可不帮你了。”

话音落时,他还无声地哼了下。

崔锦一听,哪会不明闵恭的意思,当即笑靥如花地道:“帮,怎么不帮,义兄开口了,我一定帮你挑最好的几幅,定不会让义兄丢脸。”

.

两人坐上了同一辆马车。

马车里,崔锦一换上义妹身份,一张嘴便是滔滔不绝。闵恭偶尔附和一句,心情看起来似乎不太好。崔锦佯作不知,仍旧笑吟吟地与他谈笑风生。

到了北街后,马车停了下来。

无需下人的搀扶,崔锦就干脆利落地跳下马车,矫健的身姿博得周遭人好一阵喝彩。

崔锦笑道:“义兄,等会你给我说说要送什么人,我好着手挑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