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锦说:“恒郎果真如同狐狸般狡猾呀…”

谢五郎听罢,笑了笑。

入夜后,果真如华神医所说那般,珏草的毒性发挥了出来。榻上的谢五郎面色时青时紫,变得极其可怕,他浑身都在颤抖痉挛,看起来想当痛苦。

崔锦触目心惊,她看得眼眶发红,心疼极了。

“华神医,可有什么药物能让他减轻痛苦?”

华神医说道:“少夫人,只有郎君自己熬过去了才能解脱,并无药物可止。如今是第一夜。”

崔锦的脸色微白。

这才是第一夜,往后还有十四夜。若是哪一夜恒郎没有撑住的话…

不!

崔锦咬紧牙关。恒郎定能撑得过去的,她相信恒郎!

漫长的一夜过去了,谢五郎身下的床褥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而谢五郎的脸色渐渐好转,不过整个人却是浑身无力。

他阖着双眼,累得半句话也说不出来。

看着这样的谢五郎,崔锦哪敢去上早朝,只能日日夜夜陪着他度过这个难关。

.

太子被废后,朝堂中五皇子与九皇子的派别竞争更为激烈。不少大臣纷纷上奏请求皇帝早日立下太子,所有朝臣都在担忧,皇帝的身子每况愈下,就怕哪一日突然与世长辞了。

然而,皇帝却迟迟没有立下太子,任由朝臣如何游说,皇帝还是不立太子。一时半会的,五皇子也好,九皇子也罢,都没人看清皇帝心里头到底想什么。

外头形势如何,崔锦虽然闭门不出,但是自然也是知道的。然而,此时的她已经无暇多管,她整颗心都放在了谢五郎身上。

她拧干了帕子,仔细地擦着谢五郎额上的冷汗。

如今已是第八天了,那珏草的毒性比她想象中要强得多,竟是一夜比一夜辛苦难熬。昨天夜里她几乎以为谢五郎熬不过去了。

阿宇走了进来,她说道:“少夫人,大夫人过来了。”他打量着她的神色,问:“少夫人,小人帮你婉拒了?”

崔锦面无表情地说道:“不必,就让母亲进来。”

齐氏进来时,崔锦并未起身,她连清安礼也没有行,甚至没有转身,她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谢五郎,语气淡淡地道:“还有七天,若是熬过去了,恒郎便能重见天日。若是熬不过去,便会七窍流血而亡,”微微一顿,她哂笑道:“毕竟是三十年的毒素,想要清光,难免要铤而走险。”

齐氏面色大变。

“你…你知道了?”

崔锦说:“我们都知道了。”

齐氏的脚步登时踉跄了一下,鼻子一酸,泪水流了出来。她说道:“都是我这个当母亲的不好,我若有能耐一些,我便能阻止夫主与族长。我若能像你这般,我儿又怎会目不能视物三十年!”

齐氏哭得撕心裂肺。

“都是我这个当母亲的不好,是我没有能耐!我连我儿都护不住!”

齐氏奔到谢五郎的榻前,她不停地重复着那几句话。崔锦听着,不由心酸极了,对齐氏的那一丝怨此刻也消失殆尽。

她低声说道:“其实恒郎心底并不怨母亲,若说有怨,也只有怨自己出生的时机不对。”

齐氏浑身僵住了。

半晌,她转过头,第一次那么真心实意地对崔锦说道:“阿锦,多谢你陪在五郎身边。”崔锦没有多说什么,她对齐氏点了点头,轻手轻脚地离开了房间。

她晓得齐氏定然有许多话想对谢五郎说,而如今离入夜还有几个时辰。待时辰将到,她再回去陪着谢五郎。谢五郎痛苦的模样不宜让齐氏见到。

崔锦打了个哈欠。

阿宇说道:“少夫人,要不先歇一会吧。这几日你都没有好好地阖眼过…如今郎主昏迷,外头局势紧张,若是出了什么意外,只有少夫人才能主持大局呀。”

崔锦揉揉太阳穴,说道:“我明白,我心里也有分寸。我去歇一会,若是恒郎有任何事情,立马唤我,不得有片刻的延误。”

“是!”阿宇应声。

.

这几日崔锦极少歇息,如今一沾上床榻,便直接阖眼。她睡得极其不安稳,不过是小半个时辰,她就做了个噩梦。

梦中的谢五郎痛苦地扭曲着,嘴里唤着她的名字。

崔锦被吓醒了,一摸后背,全是冷汗。她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正准备去谢五郎那边时,月兰急匆匆地走来,神色也是慌慌张张的。

崔锦心中只觉不妙,但仍是冷静地问:“何事如此匆忙?”

月兰说道:“少夫人,外头来了一个太监,说是奉陛下旨意,召少夫人入宫。”

崔锦微微一愣,问道:“现在?”

月兰如小鸡啄米式地点头,说道:“那一位公公就在外头,说是等着少夫人一起进宫,陛下在宫里等着少夫人。”

此话一出,显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崔锦蹙起眉头。

她之前与皇帝说了,皇帝也同意她告假了,然而此时却忽然召她入宫,意图何在?若是她不去的话,便是抗旨了。

就在崔锦进退两难时,齐氏出现了。

她坚定地看着崔锦,说道:“陛下既然召你,你便入宫吧。五郎这儿有我看着,你不必担心。”

她犹豫了会,最终还是答应了。

“劳烦母亲了。”

齐氏拍拍崔锦的手背,说道:“我是五郎的亲娘。”崔锦对齐氏扯唇一笑,紧接着又仔细交待了照料谢五郎的几件事情,还将华神医唤来仔细吩咐了一通,如此她才跟着太监离开了。

齐氏看着崔锦远去的背影,感慨道:“五郎挑媳妇的眼光比我好,难怪他坚持了这么多年。”

.

皇宫。

以往皇帝召见崔锦时,不是在御书房便是在御花园,又或者是在议事殿里。而这一回太监带着她走向的显然不是这三个地方。

崔锦问:“陛下不在御书房里?”

太监毕恭毕敬地回答:“回巫女大人的话,陛下龙体欠佳,这几日卧病在床。”

崔锦心下更加捉摸不透皇帝的意思,她第一眼见到皇帝时,皇帝已然老矣,如今卧病在床,恐怕也是时日无多了。在这么紧要的关头,却要召见她,委实让人难以捉摸。

到了皇帝的寝宫后,太监没有再往前走,而是侧了侧身,让崔锦独自进去。

崔锦微微沉吟,走进了皇帝的寝宫。

现今已经是六月的天,正是炎炎夏季,可皇帝的寝宫却是密不透风的,角落里还烧着炭盆。崔锦一进去只觉整个人都热了起来。

穿过重重帷幕,崔锦见到了皇帝。

皇帝半躺在龙床之上,他身上盖着棉被,面上毫无血色的,看起来已有奄奄一息之态。听到脚步声响起,他抬起眼缓缓地看向了崔锦。

“陛下万福金安。”

皇帝咳了数声,极其缓慢地道:“起来吧。”

“谢陛下。”崔锦起身。

皇帝又咳了数声,他问:“五郎眼睛尚好?”此话一出,崔锦登时一惊。她倏然抬眼,皇帝充满血丝的双眼虽憔悴不已,但却充满睿智的光芒。

皇帝淡淡地道:“有些事寡人并非不知。”

崔锦目光灼灼地道:“陛下言下之意是早已知晓?”

皇帝坦诚道:“汾阳崔氏,青郡范氏,济城李氏还有秦州王氏,我朝四大名门望族,而三十年前寡人登基不过数年。”

崔锦登时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她惊愕地道:“所以陛下才默认了申原谢氏的崛起?还有与巫族联合?以此瓜分四大世家的势力?”

皇帝颔首道:“看来这一年多以来你在朝堂上的磨练并没有白费。”他又道:“寡人信巫,然,也并非全信,若凌驾于皇权之上,寡人自会动手,若能为寡人所用,那自是最好的。”话锋一转,皇帝忽然盯着崔锦:“寡人的几位皇子你最看好哪一位?”

崔锦微笑道:“想来陛下心中已有定夺。”

“都已经到这个时候了,你无需与寡人拐弯抹角,直说便是。”他问:“五皇子还是九皇子?亦或你还有其他看好的皇子?”

崔锦岂会不知她与谢五郎成亲后,她的意思便是谢五郎的意思,便是谢家与崔家的意思。这个问题委实不好直说呀。

崔锦说:“陛下又何必逼问阿锦呢?”

皇帝却道:“也罢,你想通了再来告诉寡人。”他摆摆手,有内侍上前,将崔锦请出了寝宫。崔锦正要往宫外走去,冷不丁的,有数个侍卫冒出,其中领头之人向崔锦抱拳。

“巫女大人这边请。”

她问:“去何处?”领头之人答道:“巫女大人去了便知。”

崔锦认得他是皇帝的心腹,也就是此事是皇帝授意的,她不得不从。片刻后,崔锦到了一座偏僻的殿宇,门口有四个守卫,仔细一看衣裳,是宫里的黑衣卫。

“陛下有令,着巫女在幽行宫闭关问鬼神,直到陛下首肯方能离去。期间任何人不得探视,违者杀之。”

崔锦心中一惊。

皇帝这是要将她幽禁了!她的恒郎还在生死徘徊的边缘之上!崔锦说:“我要见陛下,你且去告诉陛下。方才的问题我已有答案。”

那人道:“陛下之令不可违,还请巫女大人安心闭关,待时机一到,陛下自会放你出去。”

说罢,那人一挥手。

幽行宫的大门缓缓地关闭,偌大的殿宇里就剩下崔锦一人。

.

五日一过,崔锦还没有被放出去。

起初她着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在幽行宫里,她完全与世隔绝,而皇帝甚至连纸墨都没有给她,她想作画也没有办法。

然而,崔锦知道着急是没有办法的。

皇帝此时蓦然将她幽禁,必然是有预谋的。

崔锦努力冷静下来,她想方设法与自己的暗卫联系。只可惜幽行宫太过森严,她连送饭的宫人都见不到。第六日的时候,崔锦见到了闵恭。

她第一句便问:“恒郎如何了?”

闵恭说道:“齐氏说情况虽险,但尚有希望,还让我转告于你,府中有她担当你在宫中不必担心。”

听到此话,崔锦稍微安心了些。她皱眉又道:“如今局势如何了?”

闵恭说道:“陛下已经陷入昏迷,朝中…所有大臣都以为这些日子只有你一人陪在陛下身边。五皇子和九皇子的争斗已从暗中转到了明面上。我实在猜不透陛下到底想什么。你可知?”

崔锦跌坐在椅上,只听她喃喃道:“陛下当真是…老奸巨猾。”

闵恭问:“此话何解?”

崔锦苦笑道:“如今的形势你安心当你的驸马,莫要与五皇子和九皇子扯上牵连,剩余之事必须自有安排。”想来闵恭能过来探望她,也是皇帝为了安抚她。

若说谢五郎是狐狸,皇帝必然是成精千年的老狐狸!

又过了几日,正值早晨,夏日的阳光落在了幽行宫的庭院里。崔锦看着斑驳的树影发怔,而就在此时,宫中响起了钟声,九九八十一声。

崔锦浑身一颤。

这是皇帝归天的钟声!

她猛地站起,与此同时,幽行宫的宫门缓缓打开,半月之前所见到的黑衣卫再次出现在她的面前。他说道:“陛下临终旨意,由巫女亲自向文武百官,向天下宣读遗诏。”

.

文武百官皆着缟素,跪在议事殿之外。所有人静默在地,丧钟之声不绝于耳。而此时,内侍高唱:“宣陛下遗诏——”

梳洗过后的崔锦在众人瞩目之下行到高台之上。

遗诏缓缓展开。

只听崔锦清丽的声音响起。

“寡人即位四十有三年矣,天下太平,吏治清明…十二皇子司马彦,深肖朕躬,寡人欲传位于十二皇子,文武百官自当悉心辅佐,其余皇子当齐心同力共戴新君,另封谢恒为摄政王,匡扶社稷,创大晋盛世,钦此。”

几乎所有大臣都愣住了,完全没有想到这帝位最终竟然落到了十二皇子的手中。而一直站在五皇子阵营的谢五郎竟被封了摄政王,辅佐新君!

先帝的意思此刻再了然不过。

五皇子与九皇子皆是震惊不已,他们斗来斗去最终竟然给别人做了嫁衣裳,且先帝如此安排,显然是让崔谢以及巫族给十二皇子护航,香宁公主又与忠义王成婚,此时的十二皇子帝位牢不可破。

崔锦跪在十二皇子的面前,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紧接着,所有在场之人陆续跪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时隔半月,崔锦终于可以离开皇宫了。她的心早已飞向了谢五郎。她催促着抬轿子的宫人。一到宫门,她便急急地跳下轿子。

马车早已在外头备着。

她飞也似的冲上马车,催促驭夫。然而,就在此时,一道她再思念不过的声音响起。

“阿锦?”

崔锦一怔,面上登时有了狂喜之色。

她掀开车帘,只见不远处的合欢树下,站了一道素白的人影。有风拂来,合欢花飘,墨发与白衣飞扬,像是一幅永恒的画卷。

他的眼神明亮,宛若石头中雕琢出来的黑玉。

崔锦飞奔而去。

“恒郎!”

他轻轻地揽住她的腰肢,眼神里充满了温柔。

崔锦看着他的眼睛,半是惊喜半是紧张地问:“你…能看见了?”谢五郎说道:“唯一的遗憾是睁眼时不能第一个见到你。”

他摸着她的脸,又道:“若我不曾昏迷,断不会让你在宫里受了半月的苦。”

崔锦说道:“先帝只是将我幽禁,我并没有受苦。”

提及先帝,谢五郎咬牙切齿地道:“先帝果真是个老奸巨猾的,临终前还摆了我一道,生怕我会反悔,另择其主,所以才召你入宫,让你当众宣读遗诏。如此一来,我们崔谢两家此生也只能效忠于新帝。”

崔锦说:“我前几日还在想我的恒郎是狐狸,先帝便是成精多年的老狐狸。这十多年来,你假装效忠五皇子,实则给十二皇子打掩护。五皇子只要细想,定会恨你入骨。”

谢五郎轻笑一声。

“怕什么?先帝封我为摄政王,吾妻乃巫女,义兄又握有兵权,崔谢两家已是固不可破,对于五皇子又何惧之有?”

他牵起她的手,两人十指相扣。

“今日日头好,我们走回去吧。”

“好。”

“我知你眷恋朝堂,以后我们夫妇同上早朝,辅佐新君,夜里恩爱缠绵,早生儿女,想必也是一段千古佳话。”

崔锦含笑道:“再过十年,或是二十年,我们便辞官隐退,隐于山林或桃源,含饴弄孙,颐养天年。”

“又或是游山玩水,看遍世间繁华…”

两人渐行渐远,天边的日落渐沉,地上两人相互依偎的影子拉得极长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