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第二天请客的事儿,卫靖泽晚上都没有做什么的,只是亲亲摸摸,就睡觉了。

第二天一大早,卫靖泽起床,把门关好,免得鸡鸭出笼太吵了,把江延宗吵醒了。

一大早起来,刷了牙洗了脸之后,就去煮猪食,今天事情多,就先把猪食煮好,然后把牛和羊都放到站在门口能够看到河滩上去吃草,回来之后喂猪,打扫家里的卫生。

陈寒也起得挺早的,卫靖泽还问:“起这么早做什么,明天还要开张,多睡会儿。”

陈寒打了哈欠,说:“不行了,睡不着了,我还是起来做饭吧,一大早就听到你忙活的声音。”

“是我把你吵醒了。”

“也不是,昨晚睡得早,所以今天起得早。”

陈寒去洗漱做饭,卫靖泽忙着清扫门前的地坪,干干净净的,客人看到了才像回事儿。为了避免鸡鸭鹅又把便便拉在打扫了的家里,卫靖泽将他们赶到田里去了。

等卫靖泽把里里外外都扫干净了,大风正好从老汉的房子里出来,站在门口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卫靖泽知道,大风起来了,老汉肯定也跟着起来了。

陈寒忙着做早饭的时候,卫靖泽就说:“今天注意把门锁好,孩子挺多的,万一谁家不懂事的跑进房里乱翻,也挺讨厌的。”

陈寒答应了。

说起翻了房间的事儿,卫靖泽就想起上次潘舅舅夫妻两个来了,结果还偷偷跑进自己的房间翻了一通,真是十分厌恶。孩子可以说是不懂事,大人总不能也说是不懂事吧?若不是有别的目的,谁会无聊到翻别人的房间。

可是今天潘舅舅一家都要回来,也是挺惹人讨嫌的。

当初商量请客的时候,卫靖泽还问了一下老汉,老汉犹豫了半天,还说叫回来。虽然老汉不待见儿子,可是没有断了关系,家里请客当然也要叫回来招待客人的。而且,老汉也想见见一年未见的孙子。

卫靖泽理解老汉的心情,不过一想到潘舅舅一家要回来,心里就有些膈应,打定主意要把房间锁好,别的也就算了,他和江延宗用的东西,总不能被人翻出来了。

吃过早饭,要继续忙活。

卫靖泽忙着剖鱼,去地里摘菜,回来洗菜,切菜,还要择虾子给陈寒。老汉也帮忙,屋子里就十分热闹起来了。

江延宗起床后,卫靖泽把放在房间里的酒和吃的之类的,都拿了出来,就把门锁上了,让江延宗要进门的话,也记得出来的时候把门锁上。

这防贼的架势,还真是让人觉得有些奇怪。

自己的房间被人翻过的事儿,卫靖泽没告诉老汉,这次他只是说,房间里贵重东西多,怕小孩子进去乱翻,老汉也没有多想。

大概十点多,就有亲戚陆陆续续来拜年了。

孩子们一到门口,就开始喊:“姑老爷/舅老爷拜年了!”

卫靖泽和老汉便放下手里的活儿,去招呼客人。

老汉说:“这是你二姑奶奶。”

卫靖泽就喊二姑奶奶,给大家端茶倒水,给孩子分糖果,拿椅子。

因为卫靖泽是新冒出来的孙子,有些亲戚没见过他,十分好奇,所以一来就一直看着他,看的卫靖泽还有些不好意思了。

“三哥,你这孙子,长得可真俊啊!”有人夸奖说。

其他的亲戚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老汉听了十分高兴,说:“这个我就不谦虚了,这孙子,十里八乡也找不出一个这么俊俏的后生了。”

“难怪三舅对他这么好!”

又有人问起鉴定的事儿,毕竟农村人还是很少做dna鉴定的,所以比较好奇。

老汉又把鉴定结果拿出来给大家看,还给大家解释,每个人身体里有个东西,跟别人都不一样,代表着那就是你,但是如果是直系血缘关系,如父子、祖孙,就会很相像之类的,大家听得一愣一愣的,感叹说,现在的科技真发达。

有了鉴定书,倒是没什么人怀疑卫靖泽是不是老汉的亲孙子了,这政府用科学说了是,那肯定就是了。

大家见过了卫靖泽,卫靖泽就自己回厨房去帮忙了,而老汉就陪客人聊天,隐隐约约又听到说什么谷子买了三万块的事儿,果然如何赚钱才是大家永恒关注的话题。

除了外嫁的姐妹和已经故去的老伴那边的亲戚,老汉还叫了自己几个亲兄弟过来吃饭,也算是一大家子和乐团聚了。

到了十一点,卫靖泽端着火锅出来,一阵香味就这么一路飘过来,引得大家纷纷吸鼻子,说好香啊。

老汉略微得意的说:“今天在这里掌勺的是小泽的朋友,也就是食府的大厨,手艺特别好,这过年都吃得我胖了一圈。今天你们要多吃肉,多吃菜,好好尝尝这位大厨师的手艺。人家城里的有钱人都开着车来吃的。”

大家都表示十分期待。

还有人说:“三舅爷胖了倒是没看出来,就是看上去帅气了许多!”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老汉看上去确实是要好看多了,因为头发有些返青,而且精神很好,脸色红润,皱纹舒展,再加上心情舒畅,所以看上去整个人都是精神焕发,自然也就帅气多了。

“你这孩子,吃多了三舅爷家的糖吧?”

“对,三舅爷家的糖好吃!”扎着麻花辫的小姑娘大声说。

老汉也说:“都是小泽的朋友从帝都买来的,我们自己买的糖还放在那里呢。我听说这些糖都是上百块一斤的。”

大家对老汉的新孙子又有些不同的看法了,有这么有钱的朋友,也是不一般的人啊。听说以前是当兵的,说不定就是在部队里认识了什么厉害的人呢?

就在大家相谈甚欢的时候,一阵车喇叭的声音传来,大家扭过头一看,是潘舅舅的宝马车。

潘舅舅直接把车开到地坪上,结果江延宗的车就在旁边,平时看上去十分新鲜阔气的宝马,一下子被衬得十分村十分破落了。

一下车,潘舅舅就喊:“爹!给你拜年!”

车上下来四个人,正是潘舅舅一家,除了潘舅舅夫妇,这次潘舅舅的大女儿潘丽雯和小儿子潘亿鑫,也来了。

老汉对儿子没什么好脸色,但是挺期待看到孙子孙女的。

潘丽雯是个高挑的女孩子,跟她妈妈十分相像,如今已经读大学了,现在正是趁着寒假才有时间过来的,潘亿鑫还在读初中,长得也挺高大的,穿着十分漂亮,一家人的打扮就跟乡下的亲戚们很不一样。

潘丽雯先喊了老汉,然后扯了扯潘亿鑫,潘亿鑫手里捧着个游戏机,被姐姐扯了两下,才喊了一声:“爷爷,给您拜年。”

老汉点头说:“好,过来,爷爷给你们发红包。”

听到红包,潘亿鑫就抬起头来,快步跑过去,说:“爷爷,我之前还以为,你今年忘了给我发红包呢!”

以前,就算是没有一起过年,老汉也会把给孩子的红包捎过去的,但是今年没有,所以这孩子估计心里还有些计较。

老汉心里不太得劲,感觉这孙子是因为红包才亲近自己的,怎么跟他爹一样,只想着要钱。

潘丽雯跟在后面,忙给弟弟打圆场,说:“爷爷,过年的时候鑫鑫就说想要回来陪您过年,可是爸爸那边有很多朋友要招待,所以只能这个时候来给您拜年。”

孙女果然懂事多了,老汉心里想,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两个红包,一个递给孙女,一个递给孙子。

潘丽雯是乖乖地说了谢谢,潘亿鑫接过红包就直接打开了,从里面抽出几张红色纸币之后,才笑嘻嘻地说:“谢谢爷爷,比以前多。”

说完,把红包一扔,把钱揣进了自己的口袋,一屁股在空椅子上坐下,继续玩游戏。

而此时,潘舅舅和潘舅妈正跟亲戚们打招呼,亲戚们对他们倒也是客气,因为两个人现在在城里过得很好的样子。对于有钱有权的人,大家总是敬畏一些的。也想着以后可能需要人家帮什么忙,客气一点总是好的。

此时也已经是接近午饭时分了,所以老汉的几个亲兄弟也过来了,都是村里的,所以也方便。

几个人一来,大家都纷纷起身,给长辈打招呼拜年。

寒暄了一番之后,老汉的那个弟弟又问了:“牛蛋,你怎么没去厨房里帮忙?就让你侄子在那里忙?”

潘舅舅顿时脸微微发红,挤出笑容说:“这不是刚到么?还在跟姑妈姨妈他们打招呼呢!”

“来这么晚?从城里到咱们这儿,也就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吧?你还开着车,应该早到了啊!”

这位爷爷倒是得理不饶人的。因为老汉已经秘密写了字条,所以觉得如果哥哥不是太伤心,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来了。所以见到这个不孝的侄子,总要刺他几回。

潘舅舅心里恨得要死,面上却不敢露出一点来。

老汉说:“行了行了,刚刚小泽喊吃饭了,大家都入座吧!”

进了屋,大家发现,桌子上摆满了菜,火锅也正咕咚咕咚冒着热气,正是要下菜的时候了。于是大家纷纷入座。

卫靖泽端了新鲜的鱼出来,下到几张桌子的火锅里,很快鱼肉泛白,香味飘散出来,引得大家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这些天天天去亲戚家吃饭,大家都觉得一肚子油,没什么胃口,没想到今天竟然觉得肚子十分饿。

第60章 不高兴

很快大家就纷纷落座,准备吃饭。

卫靖泽让陈寒和江延宗也来吃饭,最后盛菜端菜的事儿,就自己来。

“几位爷爷,陈师傅和江先生在这里,就跟你们一桌,如何?”

几个老人家纷纷说好,当然没问题。

叉水村没什么女人不能上餐桌的规矩,但是桌位怎么坐,也是有讲究的。比如说上座,肯定是在场年纪最大或者是最德高望重的人,其他的年长的长辈就跟他一桌坐下来,贵客也是跟长辈们一桌,以示欢迎和重视。其他年轻一些的晚辈,就坐在下面的桌上,另外女人还带着孩子一桌或者两桌,年轻的孩子们跟他们穿插到一起,这样男人们可以喝酒,女人们可以自己吃自己的,也可以顺带照顾孩子。桌上的菜是没有什么分别的,只是男人们桌上的酒不一样。长辈们桌上是度数比较高的酒,年轻的小伙子们喜欢喝啤酒,孩子们喜欢喝饮料,这就是不同。

这个时候,一个爷爷招呼说:“小泽,你快忙,忙了也来这一桌吃,我们吃慢点,等你。”

卫靖泽乐呵呵地说:“行啊,我把几个菜端上来就过来。”

锅里炖了粉条炖猪脚,还有红枣炖鸡之类的,都要盛出来,端上桌。

这个时候,正要准备上桌陪长辈吃饭的潘舅舅就尴尬了,长辈们有五位,再加上陈寒和江延宗,就是七个人,加上卫靖泽,正好八个,长辈都这么旗帜鲜明地说了,不就是不要他上主桌么?跟上次请村里人吃饭一样!潘舅舅简直是要气死了。

旁边桌上的小年轻招呼说:“表舅,我们这桌还有位置,过来跟我们喝酒呗!”

潘舅舅才找到台阶下,说:“行,好久没跟你们好好喝一杯了。”

老汉对此没发一言,把儿子叫回来,是因为关系没有断,不能把他撇开,可是这儿子做的事儿,确实是令人心寒。别人父母家请客吃饭,做儿女的,都是早早到家里来帮忙了,就算是不下厨,也帮着招待客人什么的,至少把自己当成这一家里的人,可是这一副做客的姿态,看着也是不舒服,还是不要跟自己一桌吃饭了,免得看的糟心。

卫靖泽把菜端上桌,就有人问:“小泽啊,你家这鱼真好吃,哪买的?”

卫靖泽回答道:“不是买的,是我们家水库里的。送年礼的,也是水库里抓的。”

“真是难得!我能跟你买两条吗?”

卫靖泽乐呵呵地说:“大过年的,说什么买,抓两条给你就是了。”

其他的人便纷纷起哄说:“小泽,你不能厚此薄彼啊!”

卫靖泽便说:“那行,每家送两条,等会吃完饭就去抓!”

大家纷纷夸卫靖泽大方,这年头鱼也不是便宜货,更何况滋味这么好,卖出去肯定价格更好,人家说送就送,确实是大方的人。

这还是亲戚们第一次跟卫靖泽说不那么见外的话,气氛热闹起来了,距离也一下子拉近了。

送鱼,卫靖泽是没有一点意见的,反正水库里鱼多得很,只是现在因为冬天,长得比较慢,等到开了春,又要飞长起来,还要下鱼子生小鱼,水库里的鱼会更多。每个亲戚送上两条鱼,也不过十来斤二十斤,给食府供货一两天的事儿。

另一个,卫靖泽也考虑到,这些年,潘舅舅一家人在城里,爷爷没有什么人照看,要不是亲戚邻里总帮忙,日子恐怕更难,过去的事情也不好补救,送点礼,算是感谢人家了。

把菜都端上来了,卫靖泽也入了座,爷爷们纷纷叫他喝酒。

酒是江延宗带回来的,卫靖泽也买了啤酒,也摆出来了,可是显然不如江延宗带来的酒更上档次,大家喝着也觉得十分好喝。

陪长辈们喝酒,卫靖泽一点压力也没有,酒量已经练出来了。

和长辈们喝了酒,又去跟表舅表姑爷们喝酒,大家喝着酒,咂摸着味道,又问:“这酒哪来的?可真醇厚!比平时喝的好喝多了!”

卫靖泽说:“这酒也是江先生从帝都带来的,我这里可没多少了,还是留给爷爷喝吧!”

大家哈哈大笑,女人那边说:“你们就别想着要拿小泽的酒了,拿了人家的鱼,还拿酒,真不当自己是来做客的啊!”

于是大家笑得更欢了。

老汉在上座看着,心里也是十分舒坦,家里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以前都是自己去走亲戚,好多年没有请亲戚来自家吃饭了,这样和乐团圆,高声笑语的吃饭的日子,不是自己所一直都想要的么?

卫靖泽跟年轻一辈的男人们喝了酒,那边小孩子喊:“小泽哥哥,我要跟你喝!”

卫靖泽也不拒绝,端了酒过去,说:“行啊,咱们哥两喝一个!”

于是大家又笑起来,看一大一小两个人怎么玩。

小孩子自然是喝饮料的,卫靖泽端着酒杯,跟人碰了杯,那孩子可高兴了,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缝。

其他的孩子也要玩,卫靖泽十分有耐心,跟他们每个人都喝了一回,孩子们这才满意了。

潘舅舅在旁边看着,心里是妒火中烧,以前最受欢迎的是自己,现在倒变成卫靖泽了!

倒不是卫靖泽很善于交际,相反,卫靖泽在部队里呆久了,在处理人际关系的灵活上,还真不如别人,但是他就是这样,待人十分真诚,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跟他打交道都会觉得很舒服,感觉自己受到了重视,很快就会被他的人格魅力吸引了。孩子们表现尤为明显。

卫靖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装作无意的拍了一下江延宗的肩膀,江延宗抬头看他,两个人不由得相视一笑。

继续吃饭,每个菜都特别好吃,饭也特别香,不仅大人们觉得好吃,孩子们也十分喜欢,平时吃饭都要追着跑的孩子,难得自己说要吃这个要吃那个。

推杯置盏之间,就有人问:“舅爷,小泽有对象了没?”

卫靖泽不由得浑身一僵,忙转头看江延宗,果然看到江延宗的脸色也垮下来了。

卫靖泽也顾不上这周围还有许多人了,忙抓住江延宗放在腿上的手,一看江延宗皱眉,脸色难看,卫靖泽就觉得自己受不了,心疼。

老汉说:“还没呢!去年你姑妈还带了她二孙女来,没瞧对眼。”

有几个人明显惊讶了一下,那个跟老汉说话的人倒是没察觉,继续说:“那正好,我们那边还有几个不错的闺女,等下次,给小泽介绍介绍,处处看?”

老汉回答了一声好,其他的人也跟着起哄起来。卫靖泽外形条件没的说,而且人性格好,去年谷子也卖了那么多钱,眼看着三舅爷家的家底是越来越丰厚了,如果能把自己认识的姑娘,或者是沾亲带故的更好,介绍给卫靖泽,关系更近了,以后岂不是更好往来?

江延宗的脸色更加难看了,卫靖泽也握紧了他的手,这个场合,他还真不好直接拒绝。看来这事儿,还是要早些跟爷爷说,不然还不知道要惹出什么事儿来。而且,卫靖泽想让江延宗看到自己的心意,他是真心喜爱他,想跟他在一起,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心血来潮。

这事儿说了之后,大家又把话题转到别的事儿上去了,江延宗才慢慢放松下来。

吃饭也不过半个小时左右的事情,先是孩子们纷纷离席,紧接着,年轻的一辈们也吃完了,都在外面去抽烟去了,只剩下长辈们一桌还在慢慢吃着。

长辈们要喝酒,所以吃的也比较慢,而且长辈们十分热情,时不时招呼陈寒和江延宗不要客气。其实两个人也并没有客气啦。

长辈们还在吃,卫靖泽先离席,要给大家泡茶端果盘,也有表姑妈表舅妈之类的心疼卫靖泽吃饭都吃不好,说:“你去吃饭,我来泡茶,没关系的。”

连亲舅妈都没有来泡茶,倒是这些亲戚还知道照顾人一些。

老汉看在眼里,对儿子一家的印象越发的差了。

陪着长辈们吃完饭,又是半个小时过去了,长辈们也纷纷坐到了外面,散散酒气,喝杯茶。

趁着没人的功夫,卫靖泽拉着江延宗说:“你放心,我只要你一个。”

江延宗说:“我知道,只是还是觉得有些不舒服而已。”

卫靖泽叹了口气,说:“等亲戚们走了,我就跟爷爷说这个事儿。”

“别!”江延宗立马阻止,“别说,爷爷年纪大了,怕受不住这事儿。”

卫靖泽捏了捏他的手,说:“你放心,我有分寸的。”

看卫靖泽眼神坚定,江延宗决定还是随他去了。

听到外面有人喊自己,卫靖泽赶紧在江延宗的唇上亲了一下,说:“别担心,这事我会处理好的。”

说完,急匆匆出去了。

江延宗在身边的椅子上坐下来,摸了摸唇,忍不住露出一丝笑容,可是想想这个事儿,又觉得恐怕没那么容易,不由得叹出一口气。

卫靖泽匆匆跑出来,不好意思地说:“在里面收拾东西呢,不好意思啊。”

大家都说没什么,老汉说:“他们想去你的水库看看,顺便把鱼给他们捞了。”

卫靖泽说好,骑着三轮摩托出来,车上还放着几个大桶。

第61章 喜欢你

除此之外,还有一张大网。

孩子们一看这车,就想要往上爬,家长们不允许,还想哭,卫靖泽便说:“没事儿,上来吧,我骑慢一点。你们等会儿要抓紧了,颠下去了,掉田里吃一嘴泥,我可不管啊!”

想象一下一头栽进田里,一爬起来嘴里还含着一口泥,孩子们也忍不住笑了,忙答应说好。

于是三轮车就被挤得满满当当了。

卫靖泽说慢点开,确实是开得很慢,因为家长们跟在旁边就能够跟得上,能够找看到车上的孩子,倒是不用担心。

到了河边,大家一看,这片水域还真是宽广,懂行的便夸卫靖泽,还真是有胆量,竟然敢在这样一片流水中养鱼。普通人不敢活水养殖,只敢在水塘里养,主要是河水这样的活水养殖,有更多难以控制的因素,更容易赔个精光,一般人可没有这本事和胆量。

卫靖泽一边将水桶之类的拿下来,一边说:“我这也是在试着做,去年投了几万块下去,现在还没收回本,希望今年别出什么事儿,让我安安稳稳先把成本收回来。”

成本没收回,那是假的,每个月卖给食府的鱼,就有上万块了,还有卖给那些食客的。只是财不外露,卫靖泽不想让人觉得他靠这水库赚了许多钱,人的嫉妒心还是很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