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城的人并不是有多温情,却还是好奇潘萍怎么一夜之间就消失了。

潘萍也不避讳,说是找到儿子了,所以跟儿子回家了。

大家都惊讶不已,潘萍有多可怜大家都知道,以前还以为她是无儿无女的人,没想到人家有儿子,还专程来找了她回去。

不管如何,潘萍算是在小县城留下了一点传说了,至于她离开后,县城也没人报警,那是因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报警也没有理由,更何况潘萍没有直系亲属,谁也不愿意跟这样的事儿沾边,所以自然没有立案了。

还了钱,潘萍算是了却了最后一个心事,准备安安心心过日子了。

捡了一段时间的豆子,眼看着天越来越冷,大家穿衣服也穿得多了,潘萍终于找到自己想干的事儿了,那就是织毛衣。

潘萍年轻的时候就能干手巧,织毛衣做鞋子都不在话下,在县城的时候,冬天出去捡不到什么废品,她就给人织毛衣做毛线鞋,计件赚钱,因为她不贪便宜,织出来的衣服勾出来鹅鞋子都好看得很,能穿好几年,县里那些手不巧的女人也喜欢花几块钱找她做,有时候还让她去家里做,潘萍还能烤烤火之类的。

如今,潘萍已经跟社会脱节许久,别的事情干不来,唯有这点手艺还拿得出手。

卫靖泽倒是不介意,带着她去市里挑了毛线之类的。

在买毛线的时候,潘萍就打算买点贵的买点便宜的,贵的是羊毛线,织出来的毛衣又轻又软,很舒服,便宜的自然就是化纤的,卫靖泽把化纤的放回去,全换成了羊毛的:“既然都是咱们家的人,就都用羊毛呗,穿着舒服又暖和,咱们又不是买不起。不然那么好的手艺用那么差的线,浪费了。”

潘萍说:“我天天在家里待着,又不出去,不需要穿那么好的。”

卫靖泽知道潘萍节约的老毛病犯了,故意说:“你是要让别人觉得我不孝嘛?自己穿羊毛毛衣,让老娘穿化纤的?那不行,不行,绝对不行,我还是校长呢,得以身作则。”

潘萍知道卫靖泽是故意的,心里开心又心酸,总是觉得亏欠了儿子的。

买了毛线还要买针和钩针之类的工具,潘萍又想买便宜的,卫靖泽全给换了:“买贵一点的,质量好,能用好多年呢,以后你每年都可以给天赐织点毛衣,说不得比厂子里做出来的还好看。”

潘萍无法反驳,为了孙子,也买好点的吧。

潘萍终于找到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了,心安了不少,卫靖泽也跟着放心了不少,他就是担心母亲回来以后没办法适应现在的生活,看样子她还是过得不错的。

卫靖泽还没高兴多久呢,没想到许久没来的潘舅舅竟然上门来了,而且是一家人来的。

潘舅舅一家人许久没来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老汉不关心,卫靖泽也就不管了,没想到此时,一家人竟然还上门来了,据说是看望许久没见的姐姐。

潘萍对于弟弟一家,感情有些复杂,潘老汉也跟她说了一些潘舅舅一家的作为,潘萍特别追问了过年被赶出家门的事儿,潘老汉虽然不想提,可是面对女儿,他也没啥好瞒的,事情的前前后后都说了。

说完,老汉还说:“幸亏老天爷还是有眼的,让我遇上了小泽,不然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对儿子失望之后,老汉也没打算替他瞒着什么了,做了还不让人说不成?

潘萍也没想到自己那聪明懂事的弟弟现在变成了这样子,想替他说些好话都不知道怎么说,毕竟三十年没见了。

再次见到弟弟,潘萍本想热情一些的,可是想起这一家人的所作所为,她又生生的忍了回去。

潘舅舅一家这次上门,也不知道有什么目的,不过态度是变了许多就是了,唯一不变的,可能是潘亿鑫吧,整个人散发着一种老子最屌,尔等凡人不配和老子说话的气息,远远地看着就让人觉得不舒服。倒是潘丽雯比较上道,一口一个姑姑的亲热地叫着,潘萍作为长辈,不好跟一个晚辈计较,也应了几声。

这次潘舅舅家一家人上门来的原因,还真是没法知道,不过舅妈的态度也变得谦逊了许多,看样子是打算收一收脾气了。

上次潘舅妈来的时候,还一副喊打喊杀的样子,说再也不来了,这不自己打自己的脸么?

卫靖泽一只陪着潘萍,就怕这夫妻两欺负潘萍不太了解家里的事情,占她便宜,不过这夫妻两个好像也没有什么要占便宜的意思,倒是让卫靖泽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一家人吃了顿饭,也没逗留的意思,知道潘老汉是不愿意留他们过夜的,所以就自己走了。

卫靖泽摸不着头脑,潘老汉也不明白,不过他也不想明白。以前看在孙子孙女的份上,对这小夫妻是多加照顾,自己不花钱,省下钱给他们,结果人家干了啥?现在潘亿鑫这个孙子他也看不上了,孙女虽然嘴上甜,可是心里不好说,潘老汉觉得大多是学了她妈的那一套了,只是她聪明一些,比她妈更会掩饰一些,别人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是个热情善心的好姑娘呢!

以前不觉得,现在有了卫靖泽和天赐宝宝以及江延宗这样的对照组,潘舅舅一家的所作所为就让老汉觉得无法忍受了。

这一家人老老实实地上门来,跟潘萍嘘寒问暖了一番,吃过饭之后,也没怎么样,就自觉地走了,让人感觉像是真的是普通的探亲的亲戚一样。

潘萍也意外,这一家人的表现跟自己想象中的不太符合啊,当然她还是选择相信自己的儿子和亲爹。

卫靖泽也没有那么多精力想这个事儿,这不除了秋收,学校还组织了一些活动,他这个校长,虽然不需要操作什么具体的事情,可是总要出现一下发个言的,代表学校去市里省里参赛的孩子,卫靖泽要去鼓励慰问一番,有时候,卫靖泽觉得自己就像是学校的吉祥物一样,也没有很大的作用嘛。

最近,市里举行了一个传统文化月的活动,孩子们也参加了,除了一些文化展示之外,比赛也是少不了的一部分。

这次,在音乐老师和舞蹈老师的配合下,连赵令齐也参与了此次活动,作为音乐指导,帮助编排节目的音乐。

既然大家是孩子,想弄什么有深度有技巧的节目也很难,所以干脆,来个本色演出,重现古代书塾的读书场景,孩子们扮演童子,请了位老先生扮作秀才先生,领着孩子们读书,再配上舞蹈和音乐,用以展现古代书塾读书的场景。

因为润泽小学氛围轻松,老师们也没有受到那么多的约束,所以他们在编排节目的时候,不是让所有的孩子都故意摇头晃脑认真读书,除了认真读书的,还有上课迟到的,有上课调皮捣蛋的,还有下课之后孩子们斗草抓子等玩游戏的场景,比起许多影视和舞台的展现,这个节目真的是要活泼生动多了。

不要说古代的孩子都读书很认真,都是头悬梁锥刺股的好学生,毕竟鲁迅先生这样的大文豪,小时候上学也迟到过呢!

这节目,卫靖泽这边支持,学校其他的人一般没什么意见,校长都是这画风了,别人也改变不了啊!

十一月份,传统文化展示周开始之后,孩子们果然去市区参加了比赛,每个学校都努力发挥聪明才智,从各种古代文学作品中吸取素材,进行创作,其中还有表演红楼梦的,难度之大,可以想象,结果没想到孩子们展现出来的效果还不错,毕竟红楼梦本来就是描写的从少儿时期到青少年时期大观园里男孩女孩的成长故事,如果对红楼梦理解到位,表现的也会很不错。

红楼梦的节目获得第一名,大家都很服气,润泽小学也获得了第二名,这个节目新颖,虽然有一些上课不认真听讲、迟到、不认真做学问等元素表现,但是节目中做了积极向上的引导,这让评委们眼前一亮,给的分数也挺不错的。

孩子们获奖是一个收获之外,赵令齐和吴淑雅的事儿,好像借此机会也有了不错的发展。只是赵令齐害羞,死活不肯透露到底发展的如何了,大家也只能好奇地围观一下了。

除了孩子们参赛的事儿,卫靖泽这不还要去帝都一趟,亲自去感谢一下陈少和帮忙的兄弟们,而天赐宝宝也要去帝都检查一下身体,尽管在今年的体检中,天赐宝宝都很健康,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夫夫两个人也一点都不敢放松,生怕因为一点小事就害了孩子。

听说带孩子去帝都做检查,潘萍还担心有什么意外,老汉跟她解释了一番之后,她才真的放下心来了。

第362章 到帝都

如今,潘萍对于家里的情况也有了一些了解了,知道了家里情况不错,卫靖泽不仅带着村里的人一起赚钱,附近十里八乡的人也跟着受益了,虽然有些事儿也是从外面的人口中得知的,潘萍还是十分为这个儿子自豪的,真是没想到,她的孩子,不仅好好地活着,还这样出色,她这个做娘的,这辈子都觉得够了。

计划着去帝都的事儿,卫靖泽想着,虽然已经带着潘萍在市里的医院做过检查了,因为这些年的辛苦,虽然有些营养不良,但身体还算健康,慢慢养还是能够养好的。不过,想到潘萍做的只是基础的身体检查,卫靖泽就想着,带潘萍去谢医生那里检查一下也好。

卫靖泽问了老汉,老汉觉得也好,女儿的身体是最重要的,花点钱倒是没什么。

卫靖泽去跟潘萍说,潘萍第一反应是:“去帝都?多贵啊!还是别了!”

潘萍这生在骨子里了的节约的毛病,这辈子是改不了了的,有时候真的是让卫靖泽哭笑不得。

“妈,万一您要是哪里不好,你觉得我和爷爷会不救你吗?那个时候住起院来,那就是几十万几十万的花,咱们现在花点小钱,要是有什么问题,就让医生早早地治,没毛病最好,心里也安稳。你说是不是?”

潘萍想了想,道理是这样的,可是想到要花那么多钱,她还是有些舍不得。

卫靖泽说:“这次是去给天赐接生的医生那里,你不想知道天赐身体的情况吗?”

潘萍确实是有些心动。

卫靖泽蹲在潘萍跟前,握住潘萍的手,说:“前些天有个事儿,没告诉你,是怕你一下子接受不来,现在,我觉得应该可以告诉你了。”

潘萍好奇道:“啥事儿?”儿子连自己是同性恋这个事儿都没有瞒着自己,还有啥时候会没说呢?

卫靖泽压低声音说:“您肯定不知道,天赐其实是我和延宗生的。”

“什么?”潘萍吓得一抖。

卫靖泽忙冲着潘萍嘘了一声:“这个事儿只有我、延宗和爷爷知道,现在再多一个你了,当然接生的医生也知道,您可千万要镇定一点,别让别人看出来了。”

这个事情比儿子是同性恋的事儿更让潘萍吃惊,两个男人能生儿子嘛?

卫靖泽声音压得更低了,几乎只剩下气声了:“您别不信,我可是陪着延宗怀上然后看着孩子生出来的。”

“难道…难道小江的身体…”

潘萍不懂什么科学,但是她听说过一些传言,比如说有些人看上去是男的,其实是女的,有些人看上去是女的,实际上是男的,还有人雌雄同体。

卫靖泽实在是佩服潘萍的脑洞,不过他的异能的事儿好像更难让人相信。

于是卫靖泽便把自己异能的事儿说了,潘萍不由自主地用手捂住了嘴,真是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事情,而且发生在自己儿子身上!

潘萍听后第一反应是追问:“那个对你的身体没有坏处吧?会不会影响你身体大脑之类的?”

卫靖泽耐心解释:“不会,这个对我身体反而很有好处,所以我比别人更健壮,更厉害,力气比别人也大。”

潘萍稍稍放心了,又说:“可是你小时候也没这个苗头啊。咱们家…咱们家…”

她想说自家人祖祖辈辈是农民,没什么特别的,可是想到卫靖泽父亲那边,想到自己不了解他们的事儿,所以又把后面的话咽了下去。

卫靖泽不想把以前那些非人的经历告诉第三个人了,所以他说:“我也不知道,是偶然间发现自己有了这样的能力的,原因我自己也不清楚,我倒是想知道,可是没处寻去,所以干脆学着好好用这个异能,多做点好事。”

潘萍说:“你做得对,人活在世,不能做亏心的事儿,要多做好事儿。”

尽管经历了那么多苦难,潘萍也没有改变自己善良的本质。

卫靖泽突然觉得,现在的母亲跟记忆中的母亲有了重合的影子了。

卫靖泽说:“跟您说这么多,也就是想告诉您,天赐是我亲生的孩子,也是延宗的孩子,但是因为他生出来的方式很特殊,所以我们经常要带他去检查身体,以防有什么问题。您要不要跟我们去?”

卫靖泽果然成功地勾起了潘萍对天赐宝宝的担心,她说:“去,我当然要去了。”

潘萍答应了,这事儿就没什么问题了。一家四口都准备着去帝都的事儿。

卫靖泽安排好家里的事儿以后,就带着家人到了帝都,第一件事自然还是跟谢医生的诊所进行预约。

“卫先生,江先生,您二位来了。”

卫靖泽点头回应:“之前已经预约了的,现在应该可以做检查吧?”

“当然可以,请跟我来。”

两个人还是被引到了谢医生的办公室,院长关心某个病例,大家也管不着,也没有人好奇或者意外谢医生为什么关心一个小孩子。

护士将一家四口请到沙发边上坐下,一边倒茶一边说:“您几位还真是好心呢,这孩子能够遇上你们,真的是十分幸运。”

大家以为卫靖泽和江延宗是担心孩子在刚生出来被冻过,会留下后遗症,所以不辞辛苦隔一段时间就要过来做检查。

卫靖泽笑了笑,说:“谢谢,我们也很幸运有这样一个孩子。”

潘萍在旁边看明白了,除了几个知情人意外,其他的人都以为孩子是两个人领养的,这个事情瞒的还真好呢!

要是卫靖泽不主动说,潘萍也会以为是领养的。

等了将近二十分钟,忙碌的谢医生终于来了,招呼过后,卫靖泽说明了要给潘萍检查身体的情况。

谢医生说:“原来这位就是阿姨啊,恭喜你们,母子团圆了。”

卫靖泽也高兴:“谢谢了。”

潘萍才知道自己的事儿有不少人知道。

谢医生按例给宝宝做了检查,天赐宝宝当然没什么问题,十分健康且健壮,不是一般的宝宝能够比的,而且此时,快一岁的天赐宝宝能够站起来了。

江延宗问谢医生:“我看别人说,孩子太小还不能老站,对腿的发育不好,可是他现在又活泼的很,稍不注意就站起来了,是不是要一直看着他,不让他经常站起来?”

这孩子翻身,做起来,站起来,学走路,学说话等,都是有固定的时间的,不是越早越好,太早了对孩子的身体也不好。

谢医生说:“这个事情不要太担心,宝宝的骨量我量过了,比同龄的孩子要好很多,他现在的腿能够承受得住身体的重量。我发现你们这孩子,比一般的孩子做什么都要早一点,所以你们别太担心了。”

三个人都表示受教了,看来养孩子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天赐宝宝没有任何问题,大家都很高兴,接下来就是轮到潘萍检查身体了。

潘萍此时的精神状态比刚和卫靖泽重逢的时候要好多了,只是依旧看得出,她的身体状况有些欠佳。

检查过后,谢医生说:“相对于同龄人来说,身体器官是有些亚健康的,应该是以前的生活状况不是很好吧?许多器官都是维持在最基本的运转上,最近虽然有些改善,但是起效还不是很明显。希望这位患者能够多吃一些,多活动活动。现在你的胃部可能还不能承受很大的消化工作,可以少食多餐,这个月可能只能吃一碗饭,下个月就多吃半碗,慢慢的增加一些食量。而且可以尽量吃好消化的食物,先把器官的状况恢复一些。”

潘萍乖乖的说:“我知道了,医生。”

对于这种权威人士,潘萍向来是十分听话的。

母亲的身体虽然有些虚弱,但是能够慢慢养回来,卫靖泽也放心多了。

他自己也能够感觉潘萍体内的生命力如涌泉一样,在慢慢增多,以前不过是维持着活着的状态,这段时间是明显在好转了。

在诊所了呆了大半天,一家人才回了家。

以前,潘萍只听说江延宗是做生意的好手,也很会赚钱,之前没啥概念,住到了江延宗的房子,才觉得真的是比自己想象的还厉害啊!

卫靖泽跟潘萍商量:“您想不想去哪里逛逛?比如咱们以前住的地方。”

“帝都变化这么大,以前的地方还在吗?”潘萍问。

卫靖泽说:“我去过,已经不在了,不过去感受一下也是好的嘛。”

潘萍想了想,说:“你要是有时间,方便的话,咱们母子去看看也可以。”

卫靖泽点头:“好!到时候咱们一家去逛街。得给爷爷买两件新棉袄了,延宗你也是,要是你不喜欢,咱们就定做两套。”

江延宗这人要求多,直接买衣服人家不一定穿着喜欢,定做的更能够满足他的要求,当然给的消费也更多,人家裁缝也不容易啊。

卫靖泽一家在开开心心的计划着去逛街,准备带着母亲去领略一下帝都的变化,顺便在天安门前合个影,小时候母子在天安门前留过影,只是母子两个辗转着,照片自然也没留住,潘萍还很遗憾。

这次也主要是为了满足潘萍这样一个愿望。

第363章 似故人

说起来,潘萍也没想到自己可以用这样的姿态回到帝都,她以为自己再也不会回来了。

当然,回到帝都,难免想起故人,心头不由得掠过一丝疑虑,会不会遇上以前的熟人啊?不过她很快马上又否定了,帝都这么大,哪里那么容易就遇上了熟人啊!一定是自己想太多了。

然而,事情真的不是那么容易想当然的。

第二天,一家人都起了个大早,连天赐宝宝都早早地就醒了,好像知道今天要出去玩一样,天赐宝宝一只咧着嘴笑。

潘萍也很高兴,忙活完了自己洗漱的事儿,就接过了照顾天赐宝宝的活儿,抱着宝宝给他喂奶,天赐宝宝的胃口着实很不错,现在能每次喝掉一大瓶奶,每天要吃四五次。

等这次回去之后,他们也打算开始给天赐宝宝吃辅食了,这事儿还得跟英奇师傅商量一下,看看他老人家有没有做的意思,如果他不想做,那就只好自己做了。

卫靖泽在楼下热早饭,弄好之后,全家人吃了早餐,就出门了。

如今已经是初冬,天气虽然不十分冷,可是也能够感受到一丝丝寒意的。

卫靖泽说:“今天咱们就尽量不在外头走了,多在商场逛逛。”

“也是,最近pm值有点高,户外呆久了也不好。”

一家人先到了天安门广场,潘萍还挺感慨的,三十多年前,自己来到帝都,什么都觉得很新鲜,感觉祖国大好河山,有的是自己努力奋斗的地方,没想到自己被乱花迷了眼。那个时候在这里,和朋友一起,朝气蓬勃,斗志昂扬,如今再来,已经是华发丛生了。当初陪着卫靖泽来这里,也是因为中国人都要在这里留个影。

为了满足潘萍的愿望尽快拿到照片,三个人便找了专门给人照相的人给照了几张,卫靖泽和江延宗、卫靖泽和潘萍、小家三口、一家四口,拍了好几张照,可把做生意的人给乐坏了,少有这样一次拍好多张的人,一张二十块,一次能赚百多块呢!

如今技术更高了,当场照当场拿,不像原先那样,还要等几天才能拿得到,潘萍拿着新洗出来的照片,摸了又摸,说:“这照片咱们得好好留着,以前那照片丢了,真是太可惜了。”

卫靖泽答应给她买个相册,把她喜欢的照片都装在里面,她想看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

照了相,然后四个人又去了母子两个以前住的地方,这地方卫靖泽还是几年前来过的,现在已经是高楼林立,完全不复以前的模样了。

潘萍有些怀疑:“这里真的是咱们以前住的地方嘛?”

卫靖泽说:“当然是的,这路的名字是没有变的,只是以前有些小巷子被改没了。这条大马路,以前是你去上班的路,我喜欢在路口等你,你就老生气,说怕人贩子把我抱走了。”

潘萍也想起来了,说:“我那个时候就不该这么说,真是乌鸦嘴给应验了。”

潘萍觉得卫靖泽被人贩子拐走,自己要负很大的责任,除了看护不利的责任,还有一语成谶的责任。

卫靖泽说:“那哪里是你的错?你那个时候要应付两张嘴,能够养活咱们娘俩已经很不容易了。”

那个时候潘萍每天担心的是自己会不会下岗,下岗就意味着娘俩没了生活来源了。

但是这个事儿一直是潘萍心里的一个结,她对卫靖泽的许多愧疚,也是来自于此,导致卫靖泽没有像别的孩子那样上学,正常长大,反而走了一条不寻常的路。

卫靖泽劝了一会儿,潘萍似乎还是想不开,认定是自己的原因,江延宗便推了推卫靖泽,示意他不要说了。

这种事,多说无益,潘萍心里自责了三十多年,不是卫靖泽一两句话能够扭转过来的。

不过,过去的事情,就像过去的巷子、街道、房屋那样,都已经拆掉了,不复存在,只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了。

于是卫靖泽干脆转移话题说:“延宗的朋友推荐了这附近一个地方,说是很有老帝都的风格,咱们去看看,坐一会儿,聊聊天,怎么样?”

众人都说好,于是大家就慢慢的走着去那个咖啡馆。

卫靖泽没直接说是咖啡馆,是因为潘萍一辈子都没有进过咖啡馆,他总觉得那是资本主义享受的地方,勤俭节约的人不该去。

这咖啡馆招牌就带着老帝都建筑匾额的风格,从外面看,要不是标明了是咖啡馆,外人不一定知道是个咖啡馆呢。

门口还有石墩儿,两扇门也是朱红色的,让人一下子就想到了老帝都的四合院门口。

现在帝都一个四合院要上亿的价格,但是在以前,还没有修那么多高楼大厦的时候,大家都是住在院子里的,一边厢房一家人,有时候一个院子住上七八户人家,十分热闹。

许多东西都让曾经在几十年前的帝都生活过的人觉得熟悉,潘萍也颇有记忆,因此难得没有反对来这种地方。

进了屋子,还能看到墙上挂着毛主席像,红色的五角星,贴着一些泛黄的报纸之类的,连灯的造型都是总理台灯的造型,一种复古的味道将大家包围了。

江延宗抱着宝宝坐了,卫靖泽帮着潘萍在沙发上坐下,轮椅靠边上收着,潘萍一下子就注意到了咖啡桌上的瓷娃娃,拿着跟卫靖泽说:“你以前缠着我买一个给你来着,一直没来得及给你买。”

卫靖泽接过来看,其实就是个普通的娃娃,连名字都没有,可是孩子们就是很喜欢,家家户户都摆着,卫靖泽捡了一个,是缺了角的,可宝贝的不行,一直摆在床头的。

以前总以为自己记得不少事儿,现在遇上这些东西,更多的记忆就纷至沓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