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儿深吸了口气,正想说什么,门边突然传来一个响动。

她看过去,才发现太子站在门口,不光有他,还有苏大田、苏江和苏海。

太子眼神深邃地看着她,苏大田似乎很尴尬,道:“瞧瞧,你们说这些干什么,这真是……”

“快走!这个也还给你,还有你买的那些东西,我之前说话算话,你欠我的已经还清了,就当我没养你这一场。”

姚金枝站起来,将那两个小红包塞给盘儿,又赶所有人出去,一直去了堂屋,她把案几上盘儿带来几样年礼都拿过来,一股脑塞给了太子。

“走吧,赶紧走!”

太子看了盘儿一眼,用另一只手牵着她,走了。

等人走出了院门,堂屋里还是一片寂静。

苏海道:“娘你这是干什么呢?!”

这话点燃了炮仗。

“干什么?干我应该干的事,你想让你老娘干什么?别说她不是我亲生的,就算是亲生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少把注意往她身上打,你可别忘了卖她的银子可一大半都被你这败家玩意儿给败没有了!”

苏海也恼了,又是恼又是羞:“娘,你还提这事做什么,我不也是被人……”被人下了圈套。

“我不提你不长记性!有多大的碗吃多少饭!老娘说你这一辈子就是个不成器的,你还不服气,你数数你从小到大干过什么能让人拿来夸赞的事?还有你苏大田,若不是你不中用,养不活这一家人,我至于去把她给卖了……我亏良心,我姚金枝这一辈子穷是穷了点,从不干亏良心的事,可我不光把良心亏了,我还把自己的女儿给卖了……”

这段话前半段让人气得咬牙切齿,不光语气呛人,而且严重损伤了两个苏家男人的颜面,可后半段却因为姚金枝声音里的低落与哽咽,让人无端就局促起来。

姚金枝又回了里屋,将门从里面紧紧地关上。

苏大田对苏海做了个眼色,又对他摇了摇头,苏海颓丧地叹了口气,甩门走了。

大过年的,却闹成这样,苏江和苗翠香两口子面面相觑,却都不知该说什么。

*

马车上,盘儿埋在太子怀里。

打从上车后她就这样,也不说话,也不起来。

太子轻拍着她的背,很轻很轻,动作也隐隐透出一种笨拙。

感觉到胸口的湿润已经透过棉袍沁入到里面来,他安抚的动作快了也略微有些急促,又用另一只手去摸她的脸。

“别哭了。既然有东西留下,肯定能找到,孤命人去找。”

盘儿在他怀里揉了揉脸,瓮声道:“我不是想找亲生父母,我只是、只是……心里有些难受。我也说不上来自己为什么要哭……她平时是个挺凶的人,街坊邻居都说她是个泼妇,小时候我跟巷子里的小孩在一起玩耍,从来没吃过亏,有人打我了,大哥比我们都大,不跟我们一处玩,二哥知道了,都会帮我打回去,二哥打不过,她就领着我去上人家家里找,非要让我打回去才罢休……

“……我记得有一回,有个比我跟二哥都大的小胖子把我推了,二哥去跟人家打没打赢反而被打了,回去被她知道了。那小胖子的爹是个屠户,长得也高壮,附近的人都不敢惹他,她拎了个烧火棍就去了,站在人家门外骂了整整一天,硬逼着人家出来道歉赔礼……”

“……所以那时她把我寄养到那户人家,我真以为就是寄养……爹的腰伤了,家里没米了,说不定就是让我在那家吃几天饭就能回去……我就等啊等……爹那段时间不能干活,我怕哥他们没饭吃,还偷偷把饭偷出去往家里送……她把我硬赶了回去,让我好好在那里待着……

“我是真没想到她会把我卖了,也许是不敢相信……来之前我就做好了准备,就当是个告别,他们若不提什么也罢,若是提了我定要狠狠地损他们一顿,却没想到她跟我说我不是她亲生的……”

太子就一直静静地听着,听她说着憋在心里已久的话。直到马车停下了许久,她也安静不言了许久,他才拍了拍她肩膀:“好了,不哭了吧,再哭等会被下人看见了,你这个做主子的该没面子了。”

盘儿这才坐直起身,眼睛红红的,还有点肿,脸也红红的,这是被闷的。

“哪有你这么安慰人的?”

“把眼泪擦一擦,先进去,等会让人给你煮两个鸡蛋,在眼睛下面滚一滚。”

盘儿就好奇了,“你怎么知道这个?”

难道说太子也偷偷哭过?

太子从她表情洞悉了她想的,瞥了她一眼:“你在想什么!”

他不过是看他母后经常这样,才会知道。宫里的奴才不允许哭,其实主子们又有几个会哭的?人前人后都不允许的,因为这是示弱,主子一旦示弱了,下面的奴才都会人心浮躁。

盘儿顿时不敢说了。

太子看她这样,颇有些无奈。

你说她胆子大吧,她有时候胆大的让人瞠目结舌,但有时候她又会极为胆小,太子总有一种她其实怕他的感觉。平时的话,她怕他其实也好,免得被他惯得无法无天,所以太子都是坐视不管的。而这个时候,小姑娘刚经历了一场人生颠覆,哭成那个样子,太子不免就心软了。

就把傅皇后的一些事告诉了她,就当是交换吧。

其实傅皇后不得宠在宫里不是什么秘密,必然有背后神伤的时候,但以前盘儿都是猜测,这次通过太子寥寥几句描述,一个人前端庄秀丽,人后会因丈夫冷漠而黯然神伤的皇后的形象才立体饱满起来。

那太子对太子妃的容忍和容让,是不是就是因为傅皇后?盘儿有一种洞悉了什么的明悟。

之后回去了,两人午睡时,盘儿把那枚玉珏拿给太子看。

玉珏没有任何奇特之处,玉质也很普通,只上面刻着一个‘媛’字。

“这么说来,你的名字应该是叫媛儿?”

盘儿皱眉想了想,道:“应该算是吧。”

“媛,婵媛,女嬃之婵媛兮,寓意着美丽的意思。”

盘儿当然知道媛其中的寓意,但没想到太子信口就来了一句……反正她也听不懂,但知道是极好的话。

“以后孤就叫你媛媛吧,就当是个小字。”

盘儿怎么听怎么觉得怪,但看太子一副‘孤觉得极好’的样子,只能摸摸鼻子什么也不说。

想着,她又道:“殿下都给我取小字了,那我平时叫殿下什么?总觉得你呀殿下什么的,一个不端,一个太生硬。”

太子瞥了她一眼:“你不是叫过?”

“什么时候的事?”盘儿有点懵。

转瞬反应过来,她似乎叫过他——琮哥?

难道他觉得这个称呼好?又有点感叹太子取名的审美真是有点一言难尽。不过既然他不嫌弃,她是媛媛,他就是琮哥,公平了!

☆、第54章

54

太子说帮盘儿寻找亲生父母, 盘儿没拒绝。

那块玉珏实在太普通了,光凭着这个可不好找, 若不是上辈子机缘巧合, 她其实也不会知道自己的身世,只能说一切都是上天注定。

不过既然太子愿意帮她找, 她也不会拒绝, 就当是提前打个伏笔吧,若是事情的走向和前世重合了呢。

这个月盘儿的月事推迟了, 晴姑姑隐隐有些兴奋,盘儿与她说让她别想太多, 说不定就是推迟了, 以前也不是没有过, 推迟个几天很正常。

她觉得有些事还是躲不过,前世她因太子妃的缘故,直到太子妃怀上第二胎又夭折, 才与胡良娣同时怀上,胡良娣生得比她早, 诞下了二皇子,她迟了些日子,所以钺儿排行为三。

她想着事情还会照着前世的轨迹进行, 她应该是跟前世差不多的日子怀上,哪知推迟了整整十日,月事还是没来。晴姑姑嘴上没说,却吩咐香蒲和青黛平日里的仔细些, 吃食上也更仔细了。

三人牢牢地守着这个秘密,但平时看盘儿的眼神里都带着一种狂热,让盘儿有种错觉,自己怀上的不是个孩子,而是个金疙瘩。

同时晴姑姑也建议盘儿跟太子分房睡,这事让盘儿纠结了几日,不过还没在她这里通过,就被太子知道了。

“延了多少天?”

盘儿说有半个月了,她和太子说这种私密事,总有一种羞窘的感觉。

“这个时候把脉应该把不出来吧?”这话是问晴姑姑的,晴姑姑毕竟年长些,盘儿说白了还是个小丫头,哪里懂得妇人怀胎这种事。

“回殿下的话,应该再过些日子脉象上才会有所反应,不过若是医术高明行医年代久的大夫,可能能看出来。”

太子点点头,对盘儿道:“再过几日,南巡的队伍就到扬州了,随行中有个姓王的太医医术还不错,到时候让他来给你请脉。”

盘儿点头的同时,也有些错愕,这么快就到扬州了?

转念想想,也是该来了,毕竟南巡队伍的任务是南巡,总不能一直停留在某个地方。

不过如此一来,他们就要搬离这里了。

盘儿环顾四周,明明房子不过尔尔,她却有一种不舍感。

晚上用了晚饭,太子陪了盘儿一会儿,就打算去前头的书房。

他这行径以前可从来没有过,盘儿拉着他的衣袖就问道:“殿下,你要走了?”

太子拍了拍她的手,道:“我去书房睡。”

“你去书房睡做什么?”

看着太子意味深长的眼神,她才反应过来,她疑似有身子了,为了胎儿稳妥,自然分房最好。

可盘儿恰恰觉得这样不成,这也是她纠结这么多天的原因。

如今他们南巡在外,太子身边就她一个人,本来那些人就喜欢给太子送美人什么的,多亏她看得紧,才没让那些人得逞,如果她真跟太子分房了,不是给人可趁之机?

“分房其实也是好的,可妾身……”她说着,犹豫地看了太子一眼,模样颇为柔弱可怜,“妾身夜里一个人睡在不熟悉的地方会害怕,以前刚进东宫的时候,妾身就经常一晚一晚的睡不着,还是殿下来了以后……”

就在盘儿说话的时候,张来顺已经在给香蒲她们做手势让她们下去了,包括他自己,也连忙退了出去,在外面猫着。

主子们的私密话可不能听,听多了不光掉耳朵,说不定还要掉脑袋。

太子点了点头,格外意味深长:“那你的意思?”

盘儿忙攀上他手臂,笑得讨好:“妾身就想,到底有没有怀上还说不准了,要不现在就不先分房了?”

太子考虑了下,考虑得时间有点长,盘儿有点紧张地看着他。

“那行吧,等太医来后请了脉再说。”

盘儿很高兴,心里暗忖,等太医来了,我还有别的法子,就不信你不就范。

之后两人洗漱了睡下,盘儿故态复萌,睡着睡着就往太子身上贴,其实她现在还没完全睡着,模模糊糊对外界还是有点意识。

就隐隐约约听见太子说了一句,“磨人精。”

*

南巡队伍的到来,让整个扬州城都沸腾了。

扬州的码头多,南巡船队停在东城门外的码头上,惹得无数平民百姓去看热闹,明明旁边有不少官兵把守戒严,依旧消除不掉他们的热情。

哪怕是远远隔着人群看一眼也好呢,以后说出去也能吹嘘下。

因为人手有限,手下衙役们都去挡热情的百姓了,扬州府知府陆平山就专门让人从码头上抽调了一批劳力,帮南巡队伍搬运随行之物。

这些大冬天只穿了身薄衫的劳力们,手扶着独轮车,其上放着一个又一个的箱笼,沿路两边都有兵卒把守,双目炯炯有神地巡视四周。

能让劳力们搬运的自然是随行官员的一些私人用物,太子的东西也不会让他们搬,自有人安排。就见偌大的码头上被分了两条路,一条路用来运物,另一条有更多的兵卒把守,是用来走的。

“那就是咱们大周的太子爷?”趁着卸货的过程中,劳力们一边擦着汗一边议论着。

其实从他们这个距离,根本看不清人脸,只能远远的看着有个穿着黄衫的人被一群人前呼后拥往外行去。

“天生金尊玉贵,你说咱们要是能托生成太子,不,哪怕是个皇子,现在也不用在这儿了。”有人钦羡道。

“赶紧干活儿吧你,尽瞎胡说,若是让工头听见,你就等着吃鞭子!”

“还不让人想想了真是!”

“你们快看,后面还有女人,这不会都是太子爷的妾吧?”随着一个粗嗓门刻意压低了的低嚷,一瞬间附近周遭的劳力们都纷纷抬头看去。

就见有一个带着帏帽的女子,让几个丫鬟拥簇着跟在后面徐徐缓行,有那些懂点门道的人嗤道:“就只有一个,看到那个用纱把脸遮着的了没?那个才是宫里的娘娘,其他都是侍候人的宫女。”

“就算是宫女,我瞧着身段也都不错……”

明明看不清楚,但只要在男人堆里看到那么点娇艳的色彩,就足够让这些娶不起媳妇,只能偶尔找个暗娼窑子纾解下欲望的劳力们,津津乐道许久了。

苏海有些烦躁地往那边看了一眼,又低下头来抹了一把汗。

他这动静让旁人看见,就有人调侃他:“怎么了海子?平时你聊起这个来最是热闹,今天怎么不吭声了?”

苏海搡了凑过来的那人一把:“你当老子跟你们一样,成天浑身的力气没地方使,就想女人裤/裆的事?”

“哎哟,说的好像你不想那点事似的……”

大智走过来道:“行了,徐子,赶紧干活吧,这要是让工头发现了,吃鞭子都是小事,那可是京城来的贵人。”

大智为人吃苦耐劳,人又仗义,平时别人有个什么事都是能帮一把就是一把,所以在这群人里还算有点威信。

见他都这么说了,几个劳力都不再说话了,忙起手下的事。

大智帮着苏海把车上的箱子搬下来,道:“海子你最近怎么了?成天看你魂不守舍的样子,可是有什么事?”

“能有什么事?没事!”苏海说道,将肩膀上的巾子往脖子上一搭,推着独轮车走远了。

大智看着他的背影,眼神里带着担忧。

*

太子带着盘儿等人,昨天就上了御船。

今天跟着队伍又从船上下来,尤其是太子还专门露了下脸。

出了码头,就有车队在一旁等着了。

上了车,车队缓缓前行,一路上就听见外面人声鼎沸,走了段路程才渐渐安静下来。

扬州没有专门的行宫,以前成安帝和先帝南巡都是住在江家的别院里,这次同样如此,早早的江家这边就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这是独属江家的荣光,谁不知道万岁爷和先帝爷每次南巡都是住在江家,就因为这个,江家才能一直稳坐扬州十大盐商之首的位置,同时还是两淮盐商的总商。

外人只道盐商就是盐商,殊不知盐商的分类极为繁杂,有场商、坝商、运商、散商、窝商,总商等。

其中总商权利最大,每年开纲滚总由总商带头汇集,朝廷的盐课由其代为催缴,一切与官府来往的公私浮费和摊补都由其摊派,有半官半商之身。

而江家更是世袭的总商,和朝廷的官府来往密切。江家的靠山不是某个官,某股势力,而是当今圣上。

早在江家数代之前,江家的家主便有‘以布衣结交天子’的名头,自那以后每次天子下江南,多数为江家接驾。更不用说朝廷但凡有事,江家都积极为朝廷筹措赈灾银与军饷等,江家历代家主都有朝廷加封的官衔在身,可谓荣耀至极。

所以每次只要圣上南巡,就是江家得意的时候了。

这不,其他人都想入门而不可得,江家人已经把太子奉为座上宾了。

到了后,盘儿和晴姑姑等人忙着安顿,太子已经被清走了,说是前去饮宴。也有丫鬟过来在门外禀报,说是已经给奉仪准备好席面了,问可是要传膳。

盘儿这会儿还不饿,就说等会儿再用。

太子的预计是在扬州待一个月,这期间会一直住在江园里,所以很多东西都得开了箱笼归置。

一直到午时都快过了,盘儿才让人传了膳,又让晴姑姑她们也赶紧去用饭,累了一上午。

用罢膳她就歇下了。

而与此同时,裴永昌正站在江园外头,跟门房以及江园的护院掰扯。

最终他还是没能入内,哪怕他扯破大天说这次侍奉太子南巡的苏奉仪是他妹子,门房也没让他进去。

平时以裴永昌的架子,哪里会跟个门房在这里掰扯,今儿倒是被个小鬼挡了路。他哪里知道每次这个时候,便有数不尽人想上门套近乎,或是各种走门路想入了圣眼,以此来取代江家的地位。

为此,江家早就有防范了。

这种时候上门,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能随便让人进。

裴永昌临走时,狠狠地呸了一口。

☆、第55章

55

恭恭敬敬将太子送回住处, 江城父子二人才转身往外走。

“看出什么了?”

江富摩挲了下鼻梁,道:“这位太子爷可比圣上的心思深沉多了。”

江城乃是现任江家的家主, 看他貌不其扬, 只是个干瘦的小老头,实则是位在扬州跺一跺脚扬州就要震三震的主儿。江富是他的长子, 深受其看重, 年纪不大就跟在父亲身边打理家中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