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却十分繁复。

要带两个孩子出门,且坤宁宫离东宫有些距离,抱孩子的人至少得带四个。还有襁褓中的婴孩随时会拉会尿,所以尿布也少不了,换的衣裳也得带两身,提防若是拉了尿了弄脏了衣裳。

宫里规矩大,自然讲究也多,在外头婴孩不小心尿湿了衣裳,隔一下甚至烤干了还能继续穿,在宫里这样就是腌臜主子。虽然以婉婤和钺儿的身份也算是主子之一,但主子上头还有那么多长辈呢。

还有盘儿身边也需要服侍的人,于是等出门的时候就是浩浩荡荡一大队人。

备了三抬暖轿,盘儿带着晴姑姑坐一辆,奶娘抱着孩子各带一个宫女,分别坐两抬。

盘儿把青黛和白术安排在暖轿里。

这些奶娘她还不是知根知底,只能用最简单的法子去防止发生任何意外,那就是奶娘每次和孩子独处的时候,身边必须要有至少不止一个宫女。就好像宫里不准奴才单独一人出所在的宫院,必须有一个人陪同,也算是个互相监视的意思。

为此盘儿还把青黛和白术暂时安排去了东厢,等那边调/教出可以放心的人后再回来。再有冯海和小德子在一旁看着,足够了。

很快就到了坤宁宫外,盘儿率先下了轿,让奶娘抱着孩子先在暖轿里等着,等会儿再出来。

等人进去通报后,很快念秋就从里面迎出来了。

“苏良娣今日怎么过来了?没说让人提前来说一声,轿子里可是两位小主子?快随奴婢进去吧。”

“我刚出月子,就想来坤宁宫谢恩,想着皇后娘娘也有阵子没见到两个孩子了,就顺便带了过来。也是出门前临时决定的,就忘了叫人提前来说。”

明摆着念秋这是客气话,哪有孙儿去见祖母,还要提前让人去通传一声的?

宫里可从来不少主动上门,被扔在外头吃闭门羹的。皇后娘娘乃一国之母,哪能随便一个人想见就能见的,不见你是正常,见你就是恩赏了,反正盘儿没有觉得自己的脸很大,所以还是保守些的好。

“娘娘早就在念叨呢,想着外面天冷,两位小主子还小,就没让人去请两位小主子过来。”

一边说话一边往里头走,后面晴姑姑陪着两个奶娘也跟着来了。

等进了殿中,一片暖意迎面扑来,盘儿在宫女的服侍下脱了外面的披风,又把手炉给了香蒲,才领着两个奶娘和晴姑姑往里面去了。

“参加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起来吧,把婉婤和钺儿也带过来了?怎么过来的,外面天这么冷,小心冻着孩子。”待盘儿坐下后,傅皇后道。

盘儿自然不会把这话曲解成责备,不过是当祖母的担心孩子,毕竟以当下这种环境,哪怕是宫里一场风寒夭折个七八岁的孩子,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更不用说这种襁褓里的孩子了。

“回娘娘的话,坐着暖轿来的,轿子四周都挡着厚帘子,只露了一条缝隙用来透气,轿子里还烧了暖炉。来了后,也没敢让下轿,等念秋姑姑来了,才让下轿,走这一路也没多大会儿时间,不怕着凉的。”

“那就好,下回若是来,天还冷的话,就让人把轿子抬进来。本宫虽然是皇后,但也是两个孩子的祖母,当着孙儿面不用摆皇后的架子。”

傅皇后这话算是真心实意了,盘儿也没推辞客气,而是应了句是。

因为这,不免让傅皇后又对她另眼相看几分。

本来就是个有福气的,当初她还怕她若是运气不好,生两个小郡主,或者生两个小皇孙可怎么办。

要是两个小郡主也就罢,若是两个长得一样的小皇孙,以前宫里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这样的孩子就算养大了,也没有一丝继承大统的可能,毕竟皇帝不能有个跟自己长得一样的人。

虽然这么说稍显早了些,但太子本就因为子嗣单薄受人攻讦,长子体弱,后面的次子就带点以示正听的意味,若两个都是男嗣,不免又受人非议,等于没有什么大用。

所以当听说苏奉仪生了一对龙凤胎,连傅皇后都不免感叹来得及时。

因为这对龙凤胎,最近给傅皇后长了不少脸,她也是真心实意希望这两个孩子好。若是换做一般人听了她说这话,怎么也要推辞一二,谁知这苏良娣什么也没说就应下了。

让人别人来看,未免有些狂妄,可让傅皇后此时来看就是通透。知道对孩子什么最好,不矫情,也不虚伪得弄那些虚套的。

“快抱来给皇祖母看看,婉婤似乎又吃胖了,瞧这小脸蛋吃得多好,白里透红的。”投桃报李,傅皇后就专门先抱了孙女来看。一旁念秋等人也纷纷附和,一片欢声笑语。

再之后就是钺儿了。

盘儿观察了下,傅皇后虽对钺儿格外另眼相看,但对婉婤也不差。也是婉婤沾了弟弟的光,太子的女儿也有好几个了,反正盘儿是没见过傅皇后对别的小郡主有多亲近。

“真好,钺儿虽然没有姐姐吃得胖,但是康健就好,身子骨也硬。方才本宫抱着他,见他脖子已经能支起来了,想必再过不久小人儿自己就能当事,你把孩子养得好。”傅皇后抱了一会儿,把孩子交给念秋,对盘儿道。

“谢娘娘夸赞,妾身当不得,平时多数都是奶娘看着的。”

傅皇后有些失笑:“你倒是个不居功的,奶娘再会看孩子,难道还能越过当娘的。能在宫里做奶娘的个个都不差,为何有的孩子养得好,有的孩子养得不好,所以这个还是得看亲娘。”

盘儿不好说什么,只能低头只笑不语。

“看着孩子好,本宫就放心了,现在这天一天比一天冷,你平日里要多上心两个孩子。奶娘们也要多上心,要知道小主子好,你们才能好,小主子若是不好,你们一家子老小都不能好。”

两个奶娘一听这话,忙跪了下来,又是表忠心又是谢教诲。

傅皇后满意地点点头,又对她们道:“多的本宫就不多说,苏良娣是个好性人儿,但两位小皇孙还有本宫这个皇祖母,有太子这个亲爹,你们若是侍候的好,以后晋了乳母,跟在小主子身边荣华富贵享用不尽,若是侍候的不好,本宫也定不饶她。”

“是,奴婢等必然尽心服侍小主子。”

“行吧,念慈你带她们下去歇歇脚,顺便看看孩子可是饿了或者尿了,本宫和苏良娣说说话。”

“是,娘娘。”

等两个奶娘跟着下去后,傅皇后才看着盘儿道:“你可别怪本宫越俎代庖,你年纪小,不知道宫里这些奴才们私下里的门道。本宫听说你就挑了四个奶娘?少是少了些,但少也有少的好处。这些个奴才们有时其实并没有什么坏心,就是彼此之间争风吃醋互相倾轧扯后腿,就是为了把自己显出来,好求那独一份。

“就因为这个,不知道坏了多少事,所以你平时也要注意这几个奶娘之间的关系,多敲打敲打她们,也让她们能尽心服侍。孩子太小,万事都得注意,提上一百二十颗心都不算少,本宫算是过来人,这也是肺腑之言。”

其实说白了,傅皇后说的这些话,不外乎传达一个意思。

她怕盘儿养不住两个孩子,所以宁愿自己做了恶人敲打奶娘,皇后的话总比一个太子良娣的话更有威慑力。可说一千道一万,皇后不能帮盘儿看着,凡事还得靠她自己。

☆、第77章

77

这是一份做长辈对孙儿的爱护之心, 哪怕对待的不是盘儿,也让她打心底的感激。

“谢娘娘, 妾身一定谨记娘娘的话, 好好的看着两个孩子。”

说完这句,她抬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其实当初选奶娘的时候, 妾身只打算选一个来着, 但身边的宫女说一般都是四个奶娘。人多有多的好处,妾身就想人少是非少, 而且妾身也不太会管人,能少找不少事, 没想到竟得了娘娘的夸赞。”

傅皇后前面说了场面话, 后面说了体己话, 若盘儿只说场面话,这天注定聊不下去了,此时她也说些体己话, 又是两个孩子的内容,傅皇后不免就听进去了。

为此, 傅皇后没少点拨她,等一通话说下来,外面时间也不早了。

盘儿忙出言告辞。

傅皇后又让人把两个孩子抱上来看了看, 才让盘儿领着走了。临走时,傅皇后把念秋使出来,让她送盘儿出去。

等把人送走后,念秋转回来就见傅皇后歪在炕上, 一脸若有所思的模样。

“娘娘,这苏奉仪倒是客气的,临走时还塞了奴婢一个荷包。”念秋笑着把荷包拿出来,给傅皇后看了看。

“给你你就收着,她人年纪小,心思倒是通透。”傅皇后笑着道。

顿了顿,她又有些叹息:“这样乖巧的人,总是难以让人硬下心肠。人有福气,也通透乖顺,即使讨好人也不让人厌恶,你们说我是站儿媳妇呢,还是站孙子?”

这话就有点让人不好接了,看似是说家常的话,却关系着东宫。

念秋和念慈面面相觑一番,还是念秋开了口:“娘娘喜欢谁,就多亲近谁,谁也说不得二字。”

傅皇后点点头:“理倒是这么个理,你们也知道我心软,总觉得太子妃可怜。不过她倒是个心思多的,也用不着我可怜。”

提起这话,念秋和念慈倒不敢再接话了。

太子妃之前做出的事,坤宁宫上下谁人不知,倒是一改态度待皇后娘娘越发恭敬,晨昏定省皆不拉,可也没少往慈宁宫跑,甚至还为太后摔伤了腿。

傅皇后倒和慈宁宫那位没什么恩怨,但一个儿媳妇亲近婆婆也就罢,还去亲近婆婆的婆婆,尤其再结合之前太子妃和傅皇后的一些私下矛盾,太子妃的意思再明白不过。

她是心知肚明讨不了傅皇后的喜欢,就往太后身上使劲呢。

按理说,这样做没错,聪明人都会这么考虑,可未免就是太聪明了,聪明的让人觉得心里不舒服,尤其是傅皇后本人。

“罢了,稚子无辜,聪明人有聪明人的活法,用不着我们这些蠢人多操心。倒是太子是个刻板的性子,以前胡良娣来亲近我,他嘴里不说我,却没少冷落人家,如今我那两个孙儿可经不起冷落,不然还不知冒出什么妖魔鬼怪,我得敲打敲打他,等下午命人去把太子叫来,本宫跟他说说体己话。”

念秋念慈忙应是,心里不免有些感叹,这大抵就是笨人有笨福吧?

*

太子被叫去坤宁宫,本以为傅皇后是与他商议什么事,没想到却受到一番敲打。

傅皇后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让他不要因为苏良娣来亲近自己,就冷落了人家。

哪怕太子觉得眼前这局面正好是他想看到的,也不禁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于是晚上的时候他又去了盘儿的院子。

去了后,用膳说话自是不提,也没少拿眼睛看盘儿。

看得盘儿都感觉出来了,问他怎么了?

太子能说他有点吃醋?傅皇后看似温和,其实极少维护什么人,太子的性子其实有一半都是随了傅皇后,还有另一半是宫里的环境养成。

这话肯定不能明说,于是千言万语化为一句——“没想到你还是个本事的,不过见了几回就讨了母后喜欢。”

太子这是在吃醋吗?

盘儿嗅到了酸味。

她自谦一把:“母后哪是喜欢我,不过是喜欢钺儿和丑丑,爱屋及乌的情况下,才对我另眼相看几分。”

太子挑了挑眉,明摆着不信。

“不信算了,不过能讨人喜欢也是我的本事啊,难道殿下不希望皇后娘娘喜欢我?”

“你就会胡搅蛮缠。”他捏了捏她脸颊。

盘儿反应有些大,当即就哎呦一声,捂着脸倒在炕上。太子有点没设防,本来觉得她是装的,但看她一直捂着脸也不起来,就俯身去看。

谁知道看到她从指缝里露出来,带着笑意的两只大眼睛。

“你骗人的本事倒是越来越好了啊。”

“谁让殿下捏我脸,我的脸那么嫩,哪里经得起殿下的手劲儿,你看都捏红了……”她歪在那儿,露出一点给他看。

一看苗头不对,福禄就赶紧做手势赶人,自己也猫着腰出去了。

“孤没看见红。”

“你看,好疼啊。”她凑近了给他看,装得似模似样。

“孤看你就是装的,孤又没使劲儿。”说是这么说,太子还是看了两眼。

“殿下的手劲儿自己不觉得,但我的脸又软又嫩,哪能相比。”

“那你说怎么办吧?”其实太子的意思就是我捏都捏了,难道你还想捏回来?谁知这人打蛇顺杆爬。

“殿下亲亲,亲亲就不疼了。”

她说了不算,还厚着脸皮往那边凑。可把太子给逗笑了,用薄唇在上面印了下,又捏了捏她鼻子。

“你老实交代,母后是不是就是这么被你哄住的?”

“不是我哄的,是丑丑哄的,你不知道这丫头可喜欢笑了,皇后娘娘一抱她,她就咧着嘴对皇后娘娘笑,可会讨人喜欢了。”

“是婉婤,小心被你叫丑了,你不是担心以后嫁不出去,还叫丑丑?”太子很正视这个问题,已经好几次出言纠正她了。

“可你不是说——孤的女儿还担心嫁不出去?”她直起脊背,单手负在身后,模仿太子平时说话的口气。

“还说你不是胡搅蛮缠。”

两人闹了一通,好不容易消停了。

“既然母后喜欢,你就多带孩子去,孤平日里忙,去坤宁宫多了也不好,二姐一大家子人,平时也不能总进宫,母后一个人也孤单。”太子说得颇为感慨。

于是等太子妃好不容易养了一个多月的伤,赶在过年前几天终于能出门了,突然就发现她的靠山还没落实,但苏盘儿已经给自己找了座靠山。

*

每到过年的时候,宫里总是最忙碌的。

奴才们忙,忙着侍候主子,忙着宫里大宴小宴。主子们也忙,忙着四处走动请安,忙着各处赴宴。

一通忙下来,都挺累的,不过今年倒是发生了件奇事——太后竟行走都把太子妃带在身边,对她也颇为另眼相看。

知道来龙去脉的自然明白是为何,不知道的不免四处打听,过年期间宫里的宴多,宴多人就多,如此一来太子妃至孝的名声就传了出去。

慈宁宫,每到这个时候通常也是最热闹的。

各宫的妃嫔,下面的孙子孙女乃至重孙们,还有京中一些王公勋贵大臣们家的女眷,都少不了来慈宁宫给太后请安。

不过一般下午太后是不见人的,成安帝这几日也忙,大宴小宴都得露露脸,想着有两日没来给太后请安了,便过来了一趟。

来的时候,太后午睡刚起没多久。

太后近七十年的年纪,早年的一头乌发早已变成了华发,梳得整整齐齐在脑后挽了个髻,也没戴凤冠,就穿了身家常的衣裳。只看她面相,慈眉善目,是个和蔼的老人,大抵是爱笑,眼角有着细细密密的纹路。

“这几日皇帝也忙,好不容易封了玺,却根本没闲下。玲珑快去把给皇帝熬的汤端过来,你这两日没来,我倒想让人给你送去,又怕送去的不是时候,正好你来了,喝一碗补补元气。”太后吩咐完宫女,又对成安帝说。

成安帝坐在她下首处,身上还穿着吉服,显然是刚忙完过来的。

“有劳母后挂念了,这几日也确实事挺多,想着母后这儿也热闹,就专门挑了下午来。”

母子俩正说着话,玲珑端着汤进来了。

显然成安帝也不是第一回喝了,接过来端着就喝了起来。

太后有些感叹:“你也得顾念自己的龙体,我这里你就不要挂心了,我上了年纪,有精神就多应付会儿,没精神就少应付就是。”

“儿子省得,母后也要多顾着自己的身体。”

太后点点头:“说起这事,我倒不免想起那次在御花园,多亏太子妃在我后面挡了一把,不然你母后这把年纪,恐怕就在凤床上起不来了,最后反倒她在床上养了一个多月的腿。人上了年纪,不免心就软,太子妃是个孝顺的,她愿意服侍在我身边,我也不好逐了她。”

看似闲话家常,太后却是在向成安帝解释过年这几日为何把太子妃带在身边的原因。

所谓投桃报李,哪怕是做主子的,面上也不能做得太绝情绝义,不然下面的人怎么想,太子妃为了太后摔断了腿,等好不容易养好伤,太后却对其冷淡,若真是这样,恐怕背后少不了有人非议。

成安帝也明白这个意思,倒是未多置一词。

“母后若是真喜欢,多带在身旁也没什么。”

之后母子俩又说了会儿话,成安帝说还有事,就告退了。等他走了以后,玲珑不免露出忧心之态道:“娘娘,这事陛下不会怪罪吧。”

“怪罪?”太后笑了笑,拍了拍腿道:“他能怪罪我什么?怎么说我也是他嫡母,若不是本宫儿子没了,若不是本宫将他记在名下,他也坐不上这个位置。人要知恩图报,不然是会被人戳脊梁骨的,他待本宫至孝,本宫自然要与他母慈子孝,不过皇帝这人心眼有点小,本宫已经与他解释过了,能不能听进去那就是他自己的事。”

说白了,再怎么样她也是皇太后,她是不想和皇帝闹矛盾,所以多顺着他的意思。可若是不想顺着意,皇帝也不能将她如何,尤其还是这样一件小事。

太后觉得若是皇帝连这点道理都想不明白,这皇帝也就白当了。

其实以太后的眼光,她是看不中成安帝的,可当时迫于无奈,只能矮子里头拔将军。这么多年相处下来,她对这个儿子也算有些了解,贤能算不上,不过占个老实不惹事,偏偏皇帝当久了,又养得有些自以为是,还狂妄自大。

就像当下,颇有贤名的中宫太子不看重,偏偏看重几个小妇养的儿子,让太后来看,这不是聪明人所为,就是乱国之兆。只是她到底上了年纪,儿子又不是亲生的,自然不好多说什么的,表面上也就罢,私下里言谈之间不免有些轻视。

玲珑听出太后话里的潜意词,只是这事就不是她能插上嘴的,只能默默不言。

“对了,听说那个叫什么苏良娣的,就是生了龙凤胎的那个,最近往坤宁宫去的勤?”太后突然问道。

慈宁宫自然也有慈宁宫的消息渠道,所以对坤宁宫的一些事也是知道的。玲珑点头道:“回娘娘的话,此人姓苏,刚册封了良娣没多久,她最近经常带着两位小皇孙去坤宁宫给皇后娘娘请安。”

太后点点头:“怪不得我说太子妃最近来我这儿来得勤,明明腿伤都还未全部康复。今天早上我见她站久了,转身下去时背后的衣裳都被汗打湿了,也是个可怜见的。”

太后的语气含糊不清,玲珑自然不好接话,主仆二人一人站着一人坐着,寒冬的暖阳透过槅窗洒射进来,为殿中增添了几分暖意。

☆、第78章

78

按理说, 以盘儿的位份,是到不了太后面前的。

也就是初一那日, 跟在傅皇后后面来慈宁宫对太后进行朝拜, 不过当时人很多,盘儿夹在人群里, 站位又偏靠后, 所以只是远远的瞧了太后一眼,只知道她是个挺慈眉善目的老人。

也不知是谁提起了太子家的龙凤胎, 太后竟宣盘儿带着龙凤胎去觐见。

去之前盘儿还是有些紧张的,众所周知太后对太子妃颇为另眼相看, 会不会因此对她看不顺眼?她当然知道太后不会当众为难她, 但宫里为难人的法子实在太多了, 多的是让你有苦说不出。

不过紧张也得去,这不是她所能抗衡的。

对于慈宁宫这地,盘儿还是较为熟悉的, 毕竟她做太后的时候,也在这里住了快一年的时间, 一砖一瓦乃至房梁上的藻井,都让她熟悉。本来盘儿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想着这难题是不是太子妃故意给她出的, 谁知进了殿里,不光太子妃在,高贵妃和周贤妃也在。

几乎是她走进去的一瞬间,殿中的目光就聚集在她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