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闺女不愿意,他也不勉强,现在闺女愿意了,那自然就是要最好的了。他陈文华的闺女,生来就是享福的。

作者有话要说:成绩不太好,大家不喜欢看这个类型吗?还是花开写崩了?

第 14 章

陈文华请的嬷嬷不到三天时间,就出现在陈宝珠的院子里了。她那会儿还在睡觉,被李嬷嬷叫醒之后,还有些迷迷瞪瞪的,然后就对上了一张略有些严厉的面孔。

“这会儿才起床?”有着严肃面孔的嬷嬷盯着她看了一会儿问道,陈宝珠眨眨眼,也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就觉得有点儿心虚,捏着帕子点点头,尴尬起身:“您是…”

“我姓白,她姓王,陈将军请我们来教导你规矩和管家理事。”白嬷嬷直接说道:“我擅长规矩礼仪,王嬷嬷擅长管家理事,从今儿开始,每天上午,你跟着王嬷嬷学习,每天下午,你跟着我学习,至于晚上,可以学一些针线活儿,你觉得如何?”

陈宝珠迟疑了一下:“每天都是如此?”

那岂不是一点儿自由时间都没有了吗?

“若是学得好,学得快,那我们会酌情给你一段休息时间的。”白嬷嬷说道,然后抬手:“你先起身走几步,让我看看你现在的礼仪是如何的。”

陈宝珠略有些紧张,起身走几步,根据白嬷嬷的要求,中间穿插落座,行礼,喝茶等等行为。然后,就见白嬷嬷微微摇头:“底子太差,不过,倒是有天赋。”

陈宝珠虽然并没有认真学过这些,但上辈子进了陆家之后,被陆大夫人为难了几次,她就自己暗自观察别人,胡乱学了一些。所以看着有些不伦不类,落到白嬷嬷眼里,就是从未学过,却能有个形似,就是有天赋了。

接下来轮到王嬷嬷的考核,先是打算盘,然后是看账本,最后问一些东西的市价。这些都是浅显的,问到最后,还有如何御下的问题,前两样陈宝珠是不会的,但后面这个市价,她多多少少还是知道点儿的。这个她是没机会学的,在闺中的时候没想起来,嫁人之后大夫人更不可能让她管家理事了。

剩下的,就回答的是乱七八糟了。

完全没给陈宝珠做准备的时间,考核完毕,就直接是开始学了。

王嬷嬷让人拿了府里的账本出来,先教导陈宝珠如何看账本,如何记账,账本里又有那些地方是很容易动手脚的。陈宝珠真是一点儿准备都没有,她昨天晚上睡觉之前,考虑的是该请哪个长辈出面给自己选个后娘,根本没料到今儿会学看账本。

那些个字,看在她眼里就跟天书一样。怎么刚开始是十两银子,怎么一转眼就变成了八两呢?

“嬷嬷,可以休息一下吗?”听了大半天,陈宝珠终于逮着个空出声,王嬷嬷顿了顿,点头:“也好,你喝口茶水,咱们继续。你父亲说,你想管家,所以这两天,我先将基本的教给你,日后你一边学一边打理将军府,有哪儿不会的,到时候再问,明白吧?”

陈宝珠赶紧点头,刚才升起的那些烦躁也被她给压下去了。是啊,既然是自己的要求,那就应该好好学才对,好不容易父亲请来了京里最好的嬷嬷,她若是还不好好学,可就浪费了父亲的一番苦心了。

哦,最重要的是浪费了她这还魂重生的机缘了。总不能这一辈子,还和上辈子一样过的浑浑噩噩吧?那些个人不就是瞧不起她没亲娘,没规矩吧?

若是她样样出色,爹就不会为了她的婚事为难吧?也不会再为了能让她在婆家过的好,就不顾身体,再次上战场了吧?

陈宝珠不是傻的,她虽然规矩学的不好,管家理事不懂,但她听陈文华说过朝堂上的事情,她知道陈文华的死,不仅仅是战败,而是一种政治搏斗。

她从来就不相信自己的父亲是自刎死的,战败这种事情,他又不是没经过,明知道她在京里过的艰难,他怎么可能会舍得丢下她去自尽呢?

她重生而来的首要目的,是保住父亲的性命,其次,要是能换个皇帝…哦,不是换现在这个,是换以后的那个,就更好了。

换皇帝和她学规矩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当然是大大的,君不见多少官员倒霉,都是从内宅上出现问题的吗?

她肯定不能撺掇着陈文华谋反啊,也不能有大动作被人发现啊,万一不成功,她还想保命呢,所以,得偷偷的来,暗地里来,也就是说,不能从明面上动手了。

陈宝珠想的出神,王嬷嬷歇够了就拍了一下账本:“那咱们继续吧。”

一直学到中午,陈宝珠才得了一个时辰的休息时间。趁着这功夫,她赶紧的叫了李嬷嬷过来,让李嬷嬷下午先带着小丫鬟将西厢收拾出来,让王嬷嬷和白嬷嬷住进去。

严格说起来,两位嬷嬷也算是先生,所以陈宝珠又让李嬷嬷挑选了四个小丫鬟,专门伺候两位嬷嬷。饭菜方面,也是要另外交代厨房一声的,照着两位嬷嬷的口味,每顿是四菜一汤。

陈宝珠要学习,院子里的事情,就暂且全权交给了李嬷嬷。

从此,陈宝珠就开始了艰苦的学习生涯。天不亮就要起床,要去给陈文华请安,陈文华还要上朝,她得赶在这之前去请安,回来还可以睡个回笼觉。

陈文华一开始看的心疼,可陈宝珠自己说要坚持,她当年在陆家,也是每天这时候起床的,已经是习惯了。

睡完回笼觉,起床听府里的管事嬷嬷们回报事情。这个阶段,还不需要她插手,她只要听着,知道每天府里都有多少事情要做,知道哪些事情是要她做主的,哪些事情只要听听就行了的。

然后才是吃早饭,吃完早饭就开始学打算盘。

中午一个时辰休息时间,包括吃饭午睡。下午是学规矩,白嬷嬷可比王嬷嬷严厉多了,走路不对那就一直走,坐姿不对那就来来回回的起身落座。

晚上也不停歇,一个合格的闺秀,不光是会管家理事,也不光是举止规矩,行动优雅,还要会一门技艺,要么是女红,要么是琴棋书画。

陈宝珠选的是女红,一看书就瞌睡,一弹琴就头晕,女红虽然扎手指,但扎多了也就皮厚了。

接连学了一个月,从原本的十分不适应,到现在的还能抽空做点儿别的,陈宝珠自己都能察觉出来,身上有了些改变。

然后,就收到了陆家的帖子,是陆亭玉送来的。沉香送进来的时候还有些战战兢兢地,她记得之前姑娘说过不喜欢陆家的。

“是谁送来的?”陈宝珠看了一眼问道,沉香赶忙答道:“还是赵嬷嬷。”

“回了,就说我正忙着。”陈宝珠说道,将帖子递给沉香,沉香忙点头,正要出门,又听陈宝珠问道:“这几天,外面都有什么事儿发生?”

沉香愣了一下,有些茫然:“外面?”

“嗯,比如说谁家定亲了之类的事情。”陈宝珠给了点儿提示,沉香不好意思的动了动身体:“这个,奴婢去打听一下?”

陈宝珠忍不住叹气,她自己不出门了,这些丫鬟们就不去听外面的消息了。说好听点儿是守规矩,可也是太死板了点儿。正想着是不是该提点一下李嬷嬷她们,就见木香拎着水壶进来。

“木香,最近外面可有什么事情发生?”陈宝珠又问道,木香一边泡茶,一边笑眯眯的点头:“有啊,大长公主府上的嫡长孙,和户部尚书家的嫡长女定亲了,说是赏花宴上孙公子看中了刘姑娘的一首赏菊诗。啊,对了,李家的姑娘,就是姑娘的手帕交,听说是和孟家要定亲…”

陈宝珠挑了挑眉,看了一眼沉香,沉香面色有些忐忑。

“陆家没什么消息吗?”陈宝珠问道,木香点头:“没有,何家也没人往陆家走动。”

陈宝珠摸了一下下巴,是没看中陆家?陆家这地位,应该不算太差吧?当年何家能求娶陆倚玉,现在换成了长房嫡女,何家还看不上?

想了一会儿想不明白,陈宝珠就暂且将这事儿给放下了,反正她就是为了出口气。这事儿就算是没成,陆亭玉的名声也肯定是受影响了,想要再和上辈子一样,那是不可能了。

至于陆倚玉,日后自己再提醒她一番好了。

“白嬷嬷过来了。”她这边刚想完,那边小丫鬟就掀开了门帘。陈宝珠慌忙起身,挺直腰背规规矩矩的站好。

“不过,这站姿,有几分能看了。”白嬷嬷进来扫了一眼,微微点头:“站一刻钟,然后学习下一个动作,今儿的内容是斟茶。”

陈宝珠忙点头,继续收腹挺胸,双手叠放在小腹前,视线放在门帘子上。白嬷嬷对眼神的要求也是很高的,要大大方方,不能畏畏缩缩只盯着眼前的一片地儿。等习惯看的远了,这眼神也就练出来了。不说灵动有神吧,至少明亮大气。

“姑娘,老宅那边来信了。”一下午快过完的时候,李嬷嬷带了信封进来:“是族长那边送来的,您看…”

陈宝珠伸手:“拿来我看看,我爹不是还没回来吗?等我看完了,自会和他说的。”

作者有话要说:祝亲爱的们假期愉快~~~~哈哈,漫长假期,亲爱的们是准备宅在家里还是去旅游啊?花开要回老家过节~~不造会不会堵车…

第 15 章

“姑娘,怎么了?”李嬷嬷在一边等着,看陈宝珠脸色不太对,就忍不住问道,陈宝珠叹口气,将信纸放回去:“大堂伯病重,族里的意思是让回去看看,指不定…”

就是最后一眼了,李嬷嬷很是吃惊:“大老爷也才四十多岁吧?”

“说是伤寒。”陈宝珠皱眉,好像上辈子没收到过这封信?也不对,是收到了她没看见吧?反正上辈子,她对陈家,实在是淡漠,几乎是问都不问的。

可现在,若是可能的话,还是要联系一下的,免得和上辈子一样,父亲一旦出事儿,自己连个将军府都守不住。至少,得有个人能保住他们家的财产,别便宜了那些白眼狼们。

“父亲回来了?”陈宝珠问道,李嬷嬷摇头:“金戈院那边还没说,要不然奴婢去问问?”

“不用,估计一会儿该回来了,嬷嬷先让厨房给白嬷嬷和王嬷嬷摆膳吧,两位嬷嬷劳累了一天,别耽误了饭点。”陈宝珠说道,趁着两位嬷嬷不在,很痛快的伸了个懒腰,然后没什么形象的倒在软榻上:“我就不吃了,有些没胃口。”

李嬷嬷慌忙拉她起来:“快些坐好,免得白嬷嬷一进来看见你这个样子,明天的功课就要加倍了。没胃口是怎么回事儿?身体不舒服?还是厨房的饭菜吃腻了?”

“就是有些不太舒服。”看李嬷嬷要说话,赶紧摆手:“不用请大夫,并没有生病,大约是天气转凉,有些不太适应,过两天就好了,这两天伺候两位嬷嬷的小丫鬟如何?”

“二丫她们表现的挺好的,人勤快,嘴巴甜,王嬷嬷昨儿还和我说,得了空也指点一下小丫鬟们的规矩呢。”虽然王嬷嬷的主要教育方向是管家理事,但同是宫中出来的嬷嬷,王嬷嬷在规矩礼仪这方面,绝对要超过京里许多别的嬷嬷的。

“真的?那你可得叮嘱那些个小丫鬟们一声,这种好事儿,她们可千万要把握好了机会。”陈宝珠笑着说道,李嬷嬷笑眯眯的点头:“老奴已经提点过她们了,就连木香这几天有了空也会往两位嬷嬷那边去呢。”

“只要没耽误了差事,谁想去就去吧,只是,可千万要伺候好了两位嬷嬷,人家好心,咱们可不能上杆子往上爬。”陈宝珠说道,丫鬟们要是有心,以后想要继续往上走,那规矩这方面就不能太差了。

说了几句话,就有小丫鬟来说,陈将军已经回府。陈宝珠略收拾了一下,就拿着信封亲自过去请安了。

陪着陈文华吃了晚饭,陈宝珠才将塞在袖子里的书信拿出来,陈华文一目十行,看完就扔在桌子上了:“病了就病了,难不成还指望咱们给请个太医吗?”

陈宝珠愣了一下,哎,她果然还是不太聪明啊,居然都没想到这一层。若只是让回去看一眼,就不会特意写是得了什么病症吧?

“父亲的意思是?”陈宝珠忙问道,陈文华摇头:“当做没收到这封信,咱们和陈家宗族,早已经是两部分了。”

“爹,族长这一支…”陈宝珠沉吟了一下:“也没个好人吗?”

陈文华皱了皱眉,陈宝珠将凳子往他那边拽了拽:“爹,若是…”说了几个字就又顿住了,她本来说想劝说一下陈文华,虽然宗族里有坏人,可也不是没好人的,看不上坏人那就和好人联络一下感情。

可又想到当年陈文华十一二岁单独上战场,她就有些说不出来话了。是有好人,可当年陈家老宅被陈文华的二叔抢占的时候,怎么那好人没出面保护一下一个小孩子呢?

陈文华一个小孩子,能吃用多少?可在整个宗族的眼皮子底下,他吃不饱穿不暖,不得不上了战场去求生,这种苦难,谁能给个公平?

她是陈文华捧在手心里的宝贝,所以,她应该不论如何,都只站在陈文华这边。陈文华若是不愿意亲近宗族,她就不能去用自己的考量来勉强陈文华。

若是她提出来和宗族走动,那陈文华是一定会愿意的。可愿意归愿意,陈文华心里就当真会高兴吗?会情愿将以往受过的苦楚放在一边,心无芥蒂的重新和那些个族人们走动起来吗?

她不能因为自己知道上辈子的事情,想要挽回一些,就随心所欲的差遣陈文华。陈文华现在三十多了,不是三岁多,他有自己的思想,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的爱恨情仇,陈宝珠是不能随便插手的。哪怕是以爱的名义,若是她真的尊敬爱护父亲,就该是维护他,而不是指使他。

“若是大堂伯没了,谁会是下一个族长?”陈宝珠话到了嘴边就又换了,想要拉拢几个族人,以待日后有用的事情,也可以想别的办法。

比如,从宗族里面挑选几个和自家父亲一样受过罪吃过苦的小孩子,或者是从军中挑选一些有出息的苗子,没必要非得看重一个血缘关系嘛,这年头,不孝的子孙多了去了。

“大约会是族长的二儿子吧。”陈文华沉吟了一下说道:“你大堂伯的小儿子才十来岁,撑不起一个宗族。”

陈宝珠忍不住啧了一声:“大堂伯比你还年长十多岁,现在儿子也才十来岁,可见父亲你要是愿意,也还是能生几个弟弟出来的,爹,你之前说要考虑一下的,现在可考虑好了?”

陈文华忍不住叹气,闺女这两天是抓住这件事情不放了,他绷着脸问道:“你规矩学的怎么样了?前两天不说学打算盘的吗?你现在打给我看看。”

陈宝珠笑嘻嘻的:“那我要是打的好了,爹有奖励吗?”

陈文华正要点头,又想到陈宝珠非得要个弟弟的牛劲,沉吟了一下才说道:“打的好的话,给你三百两银票,你明天可以自己出门逛街买衣服。”

陈宝珠有些无语,她爹就只剩下银子了。

不过,她也有点儿想显摆,就让丫鬟去拿了算盘过来,当着陈文华的面儿,将金戈院的账本翻找出来两本,噼里啪啦的一阵算,得出结论:“有十两银子的出入,不算多,水至清则无鱼,这个数字还是可以的。”

陈文华哈哈笑,伸手拍拍陈宝珠的脑袋,就像是拍皮球一样,幸好力气控制的不错,没给拍出去:“好,不愧是我陈文华的闺女,就是聪明,才学了一个月就能将算盘打的这样好!聪明绝顶!”

陈宝珠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学了一个月,学了个打算盘…

陈文华数出来好几张银票塞给陈宝珠,陈宝珠喜滋滋的拎着算盘回自己的院子,等洗漱完毕,就掏出荷包数银票,数来数去,觉得陈文华今儿估计是太高兴了,居然多给了好几张。本来说好是三百两的,现在足足有五百两!

五百两啊,在京郊可以买个小庄子了。

陈宝珠很大方的将银票给李嬷嬷:“让大成叔去买个小庄子。田地不用太好,沙田也行,十来亩或者二十多亩,也不用太大,若是有超出来的,就给大成叔当辛苦费。”

李嬷嬷又惊又喜,又赶紧推辞:“不用这么些,找那偏僻点儿的地方,三百两就足够了。”

上好的良田才要四两银子,再盖个院子顶天了一百两。

“没事儿,大成叔要是办得好,接下来还有他的差事呢。”陈宝珠笑着说道,将银票塞到李嬷嬷手里:“日后大成叔可就辛苦了,这银钱,就当是提前给的月例,嬷嬷就先收着吧。”

李嬷嬷这才收下来,又忙忙伺候陈宝珠躺下睡觉。

原以为宗族那边来信的事儿就算是过去了,没想到,过了几天,族长那边竟是亲自找上门来了,陈文华正好不在家,陈宝珠只好出面招待。

大堂伯都有四十多了,族长也就是六十多了,老当益壮,不光没有颤巍巍的,反而腰背挺直,很有几分气势。不过,一开口,语气倒是温和的很:“是宝珠吧?几年不见,长的越□□亮。还是你小时候,这么大…”

族长伸手比划了一下:“你爹去给你上族谱,我抱过你一次,小的时候就是玉雪可爱,现在也是亭亭玉立。”

“多谢族长夸张。”陈宝珠很不要脸,笑嘻嘻的受了这夸奖,亲自给族长斟茶,昨儿刚学的,只有个形在,不过,也得了族长的赞赏:“规矩学的不错,看起来很有样子了,你爹给你请的嬷嬷还是很不错的。”

陈宝珠笑着点头:“那是,我爹请的京城里最好的嬷嬷。”宗族那边的消息也是挺快的,哦,也不能算快吧,毕竟这都一个多月了,也该知道消息了。就算不知道,族长进京之前难道还不会打听一下吗?

第 16 章

“你要不要去族里住几天?”族长笑着问道,十分和蔼:“咱们族里的人都盼着你能回去呢,你大堂伯家的姐姐,比你大两岁,叫美心,早就念叨着想和你玩儿呢,她还给你做了几个小玩意儿,你要不要看看?”

陈宝珠嘴角抽了抽,点头,族长忙让人拿了一个包裹进来,当着陈宝珠的面儿打开。确实是小玩意儿,都是一些荷包,香囊,还有扇坠之类的女孩子做的东西。

陈宝珠深觉自己心胸宽广,要是换个那心眼小的,估计还要以为陈美心这是在侮辱自己呢——谁让陈宝珠名声在外,不光诗词是外行,连女红也是外行呢。

“喜欢吗?”族长笑盈盈的问道,陈宝珠忙点头,笑的牙疼:“喜欢,族长…”

族长摆手:“叫什么族长,又不是外人,叫大爷爷就行了。”

族长这一支是大房,陈宝珠捂了一下脸颊,叫到:“好,我很喜欢,大爷爷回去了帮我谢谢美心姐姐。”

“喜欢就好。”族长笑的开怀:“你美心姐姐做了好多天呢,你喜欢了才不白费她心思,对了,你那两个嬷嬷,可曾教你针线活儿?”

“嬷嬷只教导规矩和管家之类的事情,女红是另外找人教导的。”陈宝珠笑着说道,族长伸手摸摸胡子:“原来如此,难怪宝珠的言行看着有规矩多了,那你的两个嬷嬷,一年要多少束修啊?”

“这个,我爹也没说过。”陈宝珠眨眨眼,有些弄不明白族长的意思,要说是联络感情,好让陈文华给大堂伯请个太医吧,那不应该是问京城里哪个太医的医术好的吗?

若是想要陈文华和宗族走动起来,那也应该是说一些动人的亲情啊,问两个嬷嬷算怎么回事儿?

“京城里的好嬷嬷不好找啊。”族长感叹道,陈宝珠抿唇笑,要是好找那束修可就不会是现在这样高了,宫里原本才几个主子,一个主子身边顶多了四个嬷嬷吧,几十年来来回回的,大约能有十来个嬷嬷吧。这里面又有受重用的不受重用的,出宫之后被奉养起来的,或者是回老家的,反正,每年留在京城的,大概也就那么几个。

京城里多少闺秀?能上早朝的朝臣大约有一百多人,一家两个女孩子吧,那至少是要一个嬷嬷的。还有那些不上早朝的,加起来也有二十多个了,还有宗族里面的,那些个县主郡主,不光是要教养嬷嬷,还要各种嬷嬷。

这些加起来,宫里的嬷嬷根本就是不够用的。‘

有些嬷嬷呢,到了年纪,就会回老家开个女学什么的。有些嬷嬷呢,就是贵精不贵多,没两三年教导一两个学生,前者是不费心思,后者是赚钱多。

“你一个人学规矩,会不会觉得太孤单了点儿?”族长笑着问道:“要不然,让你美心姐姐来陪着你学几天?”

陈宝珠恍然大悟,陈家宗族是在京外的,说是京外,实际上还是顺天府管辖,不过是下面的县城。那边比较偏,地方也小,嬷嬷们开女学肯定是不会去那边的,自己请也是有难度的。

再想到陈美心的年纪,陈宝珠就更是不意外了:“不会,我忙着呢,每天光是学这些东西就耗费不少时间了,没别的空闲去想东想西的。”

族长被噎了一下,转头看外面:“你爹什么时候回来?”

“应该是快了。”陈宝珠说道,她爹肯定不放心让她来应对族长的。

果然,话音刚落,就听见外面小丫鬟的声音,说陈将军回来了。族长赶紧起身,然后,陈文华沉稳的脚步声就在门外响起来了,下一刻,那高大的人影就出现在门口了。

“族长可是稀客,什么风将你给吹来了?”陈文华笑着问道,只陈宝珠能看的出来,那笑容是不达眼底的。

看来,父亲对陈家宗族,还真是没好印象。

陈宝珠起身告辞,临出门,只听见族长说道:“你二叔这些年不成器,这几年家里越发困难,所以想将老宅子给卖掉…”

老宅子是陈文华祖父盖起来的,后来陈文华祖父过世,兄弟俩自然而然的分家,一个得了宅子,一个得了银钱。陈文华从出生到十二岁,一直是在老宅长大的。

十二岁之后,这宅子,就成了陈二叔的了。现在,陈二叔又打算将宅子卖掉。

若是陈文华舍不得,自然是要回宗族一趟的。陈宝珠垂下眼帘,若是不回,那就代表着彻底和宗族断了关系,连根都不要了。

难怪族长说想让陈美心和她一起学规矩呢,大约是笃定了陈文华会回去。或者,会让陈美心住进来。

族长年老,和陈文华说完事儿已经是下午了,再回去怕有些来不及,这会儿天气又冷,陈文华不太放心,就留了族长住一晚上,明天一早再走。

陈宝珠特意吩咐厨房,给族长送的吃食要软烂些。第二天再见的时候,族长就不停的夸赞陈宝珠,说她规矩学的好,那两个嬷嬷教的好。

陈宝珠不知道陈文华是怎么打算的,就只害羞的笑。随后,陈文华就让人将族长给送回去了。他自己要上朝,暂时不能离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