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玉起兵以来,从来没有公开过自己的身份。外人只知道马贼帮的老大姓容,叫容大。没有人会想到容大就是容玉。

整个朝堂,唯有颜均知道容玉的真实身份。但是颜均保持了沉默,没有对外揭穿容玉的身份。

如今定国公周涵落在了容玉的身上,只能说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

容玉大马金刀的坐下来,居高临下的看着定国公周涵。冷漠地说道:“你完蛋了。”

周涵苦笑一声,他败光了京城三大营,他是罪人。就算他能活着回到京城,永泰帝也会处死他。说不定这会,锦衣卫已经包围了周家。

周涵点点头,满脸苦涩,说道:“是,我完蛋了。不过你容玉也别得意。京城三大营是完了,但是颜均的西北军很快就会追来。我倒是想看看,究竟是你容玉强一点,还是颜宓的儿子更强悍。”

容玉轻蔑一笑,说道:“那是我和颜均之间的战斗,你不配评论。你也不会有机会看到我和颜均的最后一战。”

周涵脸色煞白,眼中满是绝望。他以为落到了容玉手上,或许有活命的机会。如今看来,是他天真,将容玉想得太善良。容玉这厮,向来都是杀人不眨眼,容玉怎么可能看在过去的交情上放过他。

再说了,他和容玉之间没多少交情。

定国公周涵一脸苦涩的笑起来,“看来我是必死无疑。”

容玉轻声一笑,说道:“看来你还有点自知之明。”

周涵深吸一口气,平静地问道:“什么时候动手?”

容玉说道:“不急。我们也算老相识。这么多年没见,正该趁着这个机会聊聊家常。”

周涵抬头,奇怪地看着容玉。“颜均的西北军就在你的身后,你现在还有心思同我聊天?莫非你以为,你一定能赢,一定能打进京城灭了萧氏皇族?”

容玉笑了笑,说道:“我的事情,就不劳烦你来操心。”

周涵心想,自己反正都要死了,何须顾虑。周涵顿时大笑起来,笑声中浓浓的嘲讽。

周涵盯着容玉,朗声说道:“容玉,你当年会诈死流落西北,就是因为你太过自大,总是小看天下英雄。我敢说,这一次你依旧会败在自大上面。你真以为灭了京城三大营就能攻入京城,坐上皇位吗?你做梦。京城城高墙厚,不缺粮食。里面还有两万战兵。靠着这两万战兵死守京城城墙,就能将你耗死在城门下。”

容玉笑了起来,“看来你对京城的情况很熟悉。那不妨告诉我京城的布防,说不定我一高兴,就能给你一个痛快。”

周涵大笑起来,“你要杀就杀。现在还玩这种把戏,容玉,你别让我看不起你。”

“你的想法,我会在乎吗?周涵,你要搞清楚,你现在可是阶下囚。做阶下囚就要有阶下囚的样子。”

话音一落,容玉手中就多了一把匕首。容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刀扎在周涵的大腿上。

周涵痛呼。

容玉拍拍周涵的脸颊,笑着说道:“今晚有的是时间,我们可以慢慢话家常。老朋友见面,你放心,我对你肯定不会客气的。”

周涵咬牙切齿,对容玉怒目而视,“乱成贼子,你不得好死。你想让我…啊…”

容玉很兴奋,他享受着周涵的痛苦。

而周涵却痛不欲生。

就如容玉所说,今晚有的是时间。

厢房内,惨叫声频频传出。待到东边发亮的时候,厢房内终于安静下来。

容玉一脸满足地从厢房走出来,挥挥手,让亲兵进入厢房收拾干净。

亲兵奉命进去,却差点吐出来。厢房内,说它是人间地狱也不为过。至于定国公周涵,已经没了人形,只剩下一堆肉块。人早就死得不能再死。

一个晚上的时间,容玉收获颇丰。他从周涵的嘴巴里掏出了很多消息。

朝廷的军力布置,粮食储存,朝堂局势。就连永泰帝的小习惯,周涵都老实交代。

现在,京城在容玉眼里,就像是一个脱光了衣服的少女,毫无遮拦。

容玉吹着口哨,心头很火热。报仇的日子就在眼前,他是要将萧氏皇族杀光了杀光了还是杀光。

不过很快,斥候就给容玉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颜均的西北军,离京城只剩下四天的路程。

同时,还有许多地方官军赶过来救驾。

对于那些地方官军,容玉没放在眼里。那群人根本就是土鸡瓦狗,不值一提。

真正让容玉紧张的人是颜均,还有西北军。

他以为颜均至少要半个月到一个月才能赶到京城。有这个时间,容玉打下京城的把握至少有五成。

可是现在斥候却告诉他,颜均的西北军还有四天的路程就能赶到京城。

这怎么可能?西北军难不成会飞?

西北军当然不会飞,但是西北军有船,大量的船。这些船都是四海商行的,平日里用来运载货物粮食,现在全部腾出来,运载西北军。

西北Juin全部上船,走水路进京。时间一下子就被缩短了。而且走水路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以逸待劳。到了京城,无需休整,直接就能上战场厮杀。

这个消息,对于容玉来说,犹如晴天霹雳。

好个颜均,好个宋安然。宋安然不搞四海商行,颜均哪里有钱养兵,哪里能动用这么多船只运送士兵。

容玉一拳头砸在桌子上。他忍辱负重二十年,难道要功亏一篑?

他不甘心,更不可能认输。西北军的确很强,可是他容玉也不弱。

容玉冷冷一笑,看来他和颜均之间必有一战。

接下来的时间,容玉没心思去理会京城那帮如同惊弓之鸟的朝臣和老百姓。他将全部心思,都投入到最后的大战。

他就要在这里,在京城郊外,同颜均决一死战。

此时的皇宫大内,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所有人脚步匆匆,却不敢发出一点点响动,甚至连呼吸,都要小心翼翼。

经过一天一夜的抢救,永泰帝终于从昏迷中醒过来。

刚刚醒过来的永泰帝,却化身霸王龙,怒吼声响彻皇宫。他要杀了定国公,杀了周家,诛周家九族。任何人都别想阻拦他。

月票榜厮杀得好厉害。元宝原先在第四,然后落到第五,第六,现在在第七。

这是元宝四年来第一次上月票榜,说实话,元宝不想输。不想努力了一个月,最后时刻却功败垂成。

如果没上月票榜,元宝不会去奢望。如今已经站在月票榜上,元宝就想去争一争,拼一拼。

小伙伴们,最后一个星期,请你们助元宝一臂之力,让元宝能够在连载的最后一个月,一直站在月票榜上。

元宝鞠躬拜谢。

最后,推荐好友雨凉的新文。雨凉是乐文的银牌作者,品质有保证。

雨凉这次开了现言,《妈咪在上,爹地在下》

有对现言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一看,收藏一波。这文目前还在潜力榜上挂着,点击潜力榜就能看到。

第392章 颜均的谋

宋子期站在寝宫,面对异常暴怒的永泰帝,显得十分冷静。

等永泰帝怒吼完毕,宋子期才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定国公被反贼俘虏,只怕已经凶多吉少。”

永泰帝呵呵冷笑,笑声中充满变态的快感。

永泰帝说道:“他死了才好。他若是不死,朕也不会饶他。只死他一个,远远不够。他丧师辱国,朝廷军队就葬送在他的手里,连带着朕也跟着脸面尽失。死他一个,既不能平息朕的恨意,更不能给天下百姓交代。所以朕要诛定国公九族。不如此,不足以告慰几万将士的在天之灵。”

永泰帝动了真怒,要杀人泄愤。

宋子期身为周家的女婿,自然不能要让永泰帝大开杀戒。

宋子期微微躬身,说道:“陛下息怒。西北军最迟还有三天就能到达京城。届时西北军会替朝廷报仇雪恨,血洗反贼。”

永泰帝眼睛一亮,“西北军真的快到了?”

宋子期肯定地回答。

紧接着永泰帝脸色又变得晦暗不明。永泰帝一想到西北军就要到达京城,也就意味着颜均也快到达京城。颜均头生反骨,他会不会攻入京城篡位?

永泰帝猛地站起来,心中焦急无比。他希望西北军能和反贼杀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如此一来,朝廷就能渔翁得利,说不定还能趁机收编了西北军。

想象很美好,可是现实很残酷。

永泰帝停下脚步,死死地盯着宋子期,不怀好意地问道:“宋大人的消息好生灵通。竟然连西北军到达京城的准确时间都已经知晓。莫非宋大人同颜均之间一直有联系?”

宋子期早就料到永泰帝会怀疑他。

宋子期丝毫不惧,直面永泰帝,一脸坦荡。

宋子期掷地有声地说道:“颜均虽然是臣的外孙,但是臣首先是大周的官员,是陛下的臣子。任何时候,臣都是站在朝堂这边。若是陛下不信任臣,大可以将臣轰出皇宫,派锦衣卫调查宋家。臣不怕调查,因为宋家自臣以下,全都清清白白,忠君爱国。”

永泰帝冷哼一声,显然宋子期这番话没有打动他。

宋子期也不紧张,继续说道:“臣之所以能够知道西北军何时到达京城,是因为此事已经传遍了京城。陛下若是不信,现在可以派个人出去打听打听,全京城百姓都因为西北军即将到达而欢欣鼓舞。就连反贼也因为西北军即将到来,没有攻击京城,而是忙着做准备,要和西北军决一死战。”

永泰帝双眼睁圆,死死的盯着宋子期,“宋大人说的是真的?”

宋子期朗声说道:“臣不敢欺瞒陛下。”

永泰帝赶紧朝身边伺候的内侍看去。内侍是新提拔上来的,为人还算机灵,连忙点头,肯定宋子期的说法。

永泰帝一拳头砸在桌面上,心中又是兴奋又是恐惧。兴奋在于,西北军到来,反贼死期将到,朝廷也能一雪前耻。恐惧在于,万一颜均打完了反贼,又掉转头攻打京城,那该如何是好?

京城的两万官兵,能够抵挡西北军的攻势吗?

永泰帝没有信心。

永泰帝盯着宋子期,他想听听宋子期怎么说。

宋子期大声说道:“陛下,现在最要紧的是借西北军的到来,稳定京城人心。这个时候,不宜杀戮太多。既然定国公已经为国殉葬,何不饶了周家。最多将周家贬为庶民,算是对定国公丧师辱国的惩处。”

永泰帝呵呵冷笑,说了这么多,宋子期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替周家求情。

永泰帝居高临下地看着宋子期,“朕记得宋大人的夫人就是周家女。难怪宋大人不遗余力的替周家人求情。”

宋子期抬头直视永泰帝,说道:“陛下,臣这里有一封信,是写给陛下的。陛下看了后,或许会改变主意。”

宋子期将信件拿出来,双手呈上。

内侍赶紧从宋子期手里接过信件,放在案头。

永泰帝盯着信件,信封上面只有四个字:陛下亲启。没有署名,自然不知道这封信是谁写的。

永泰帝又看着宋子期。见宋子期镇定如初,丝毫不见慌乱。

永泰帝心中冷哼一声,隐约有点羡慕,又很是不满。为什么这遇到大事,朝臣们都能如此镇定。反倒是他这个当皇帝的惶惶不可终日。莫非朝臣都已经打算好要另投明主,所以才不慌乱吗?

永泰帝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戾气,问宋子期:“这是谁的信?”

宋子期没有揭穿谜底,直言道:“陛下看了信,一切都会明了。”

永泰呵呵冷笑,还敢在他面前故弄玄虚,真是岂有此理。

永泰帝不必担心信纸上有毒,没人会用这种手段来算计他这个皇帝。

永泰帝撕开信封,拿出里面的信件,快速的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永泰帝的脸色苍白如雪,几乎不能见人。

这封信是宋安然半年前写给永泰帝的。一想到半年前,宋安然就已经预料如今的局面,永泰帝只觉着浑身发寒。

好一个算无遗策的宋安然,竟然在半年前就已经看透了一切。这岂不是将他这个皇帝衬托地愚蠢无知。

宋安然在信件里面,很明确的告诉永泰帝。请永泰帝克制怒火,不要大开杀戒。只要永泰帝守规矩,西北军自然会守着规矩。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永泰帝几乎出离愤怒,恶狠狠地盯着宋子期。

宋子期凛然不惧,他在等待永泰帝的答案。

永泰帝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比起陌生的颜均,永泰帝更熟悉宋安然。永泰帝对宋安然的能力也了解几分,知道宋安然从不空口说白话。宋安然既然敢在信里面威胁,那就是有把握西北军能够打败反贼,对京城,对永泰帝的皇位带来直接的威胁。

永泰帝克制,西北军就克制。永泰帝大开杀戒,颜均也不介意采取武力手段。

面对这封措辞温和的威胁信,永泰帝却感到了千钧压力。他手心里冒汗,心跳加快,脸色潮红,看上去很不正常。

永泰帝猛地抬起头,死死的盯着宋子期,“宋爱卿打算看朕的笑话?”

宋子期微微躬身,说道:“陛下误解了。臣只是负责传信,至于信中的内容,臣一无所知。”

永泰帝嘲讽一笑,宋子期这番话,他根本不相信。

永泰帝算是看明白了,宋家和颜家已经好得穿一条裤子。

永泰帝咬牙切齿地说道:“宋大人,朕会克制。朕不会诛杀定国公九族。但是朕要宋大人即刻辞官,因为朕再也不想看到宋大人这张脸。”

宋子期微蹙眉头。

永泰帝态度坚定地说道:“只要宋大人辞官,朕就会选择克制,绝对不会在京城大开杀戒。如果宋大人执意不肯辞官,那么也就别怪朕在京城大开杀戒。反正朕已经穷途末路,注定要做一个亡国之君。在亡国之前,朕不介意疯狂一把。至于身后名声,朕不在乎。”

永泰帝这是在威胁宋子期,用京城百姓的性命威胁宋子期。

宋子期笑了笑,很干脆地说道:“如陛下所愿,臣明日就辞官归隐,从今以后不再过问朝政。”

永泰帝大笑起来,“好,宋大人好魄力。宋大人放心,朕会信守承诺。朕既然答应了宋大人,就一定会做到。”

宋子期笑了笑,“陛下保重,臣告辞。”

宋子期转身离去,走得干脆利落。

永泰帝浑身的劲瞬间泄掉,浑身软绵绵,提不起一点力气。

直到此刻,永泰帝才发现自己出了一身的冷汗,将衣服都湿透了。

永泰帝大口的喘气,心里头很憋闷,很难受。宋子期辞官,只能让他畅快片刻,却不能真正的平息他心头的怒火和慌张。

永泰帝想要知道外面的情况,他猛地起身,急匆匆地朝外面走去。走不了几步,脚步一软,差点跌倒在地上。

内侍扶着永泰帝,小声劝解永泰帝。

永泰帝呵呵一笑,没想到朕竟然如此弱小。宋安然的一封信,就将他吓到如斯地步。如果颜均带兵闯进皇宫,他会不会吓到尿裤子?

永泰帝一想到自己的狼狈处境,心中就充满了恨意。国朝有难,乱臣贼子不思报国,却趁机扩张势力,想要取大周而代之。这些人统统该死。

永泰和双眼发红,他若是有能力,真的想将所有乱臣贼子全杀光。

永泰帝对内侍说道:“去,去将刘树叫来。朕有话要问他。”

内侍领命。内侍心里头在想,刘公公运气真好,已经被冷落的人,竟然还能被陛下惦记。看来刘公公马上就要翻身了。

刘小七宠辱不惊,在皇宫几十年,已经让他修炼出强大的心脏。永泰帝冷落刘小七的那一天,刘小七半点不见慌张。因为刘小七知道,永泰帝离不开他。

宫里有人比刘小七更会伺候人,有人比刘小七说话更动听,有人比刘小七更会揣摩上意。但是没有人比刘小七更了解朝堂,也没人比刘小七更了解天下大势。

永泰帝不信任文臣,只能靠宦官。宦官当中,唯有刘小七一人能够替永泰帝出谋划策,共商朝政。这就是留小七的底气。

刘小七奉命来到寝宫,先是给永泰帝介绍外面的情况。接着帮永泰帝分析当前的局势。

永泰帝心慌意乱,别的话都没有听进去,唯独听进去的一句话,就是颜均不会攻打京城。

永泰帝惊讶地看着刘小七,“为何确定颜均不会攻打京城?”

刘小七躬身说道:“启禀陛下,观晋国公以往的行事,晋国公这人其实很爱惜羽毛,也很爱惜手下兵将。陛下是天子,是正统,晋国公若是敢攻打京城,那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再有,京城城高墙厚,粮食充足。晋国公若是攻打京城,没有半年一年时间,不可能将京城打下来。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西北军伤筋动骨,死伤无数。晋国公爱惜手下兵将,自然不会让西北军白白的牺牲在京城城墙下。”

永泰帝连连点头,刘小七说的有道理。

不过永泰帝还是不放心地问道:“万一颜均下令攻城,那该如何是好?”

刘小七说道:“陛下不用担心。除非晋国公肯牺牲十万西北军,才可能攻打京城。据奴才所知,西北军号称二十万,实际上也就是十万兵马左右。若是十万西北军都折损在京城城墙下,说起来对陛下还是一件好事。”

永泰帝哈哈大笑起来,“你说的不错。颜均只有十万兵马,肯定不舍得十万兵马都折损在京城城墙下。如此说来,京城无忧?”

刘小七笑着点头,顺便还拍了永泰帝的马屁。

永泰帝哈哈大笑,畅快无比。

刘小七低头,冷冷一笑。颜均的确不可能直接攻打京城。但是颜均完全可以围而不攻,光是消耗,就能将京城拖垮。届时,京城不战而降,颜均也显得名正言顺。

当然,这些话刘小七不会告诉永泰帝。就让永泰帝高兴一会吧。毕竟永泰帝高兴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宋子期如约辞官,朝臣惊诧莫名。不明白宋子期为何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辞官。

更让人惊诧的是,永泰帝没有按照规矩挽留,当场批了宋子期辞官的请求。

联想到京城外的局势,不少人都明白过来。永泰帝这是在防备宋子期。

不少人替宋子期感到不值,不过宋子期却走得很潇洒。驰骋宦海几十年,是时候停下来休整一番。

至于朝政,他已经不是官员,自然不用再操心。

京城外,气氛肃杀。

颜均率领的西北军已经来到京城地界,与容玉率领的反贼隔山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