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苏德胜赶紧挪开几本奏章,玉璧顺势把圆盘放上去:“回陛下,婢子回了,这两天不在御前侍候劳陛下惦记,婢子有罪。”

“雪水乌龙,茶沏得不错,还是你肯用心思。”淳庆帝私下还是很和气的,也不摆帝王架子,不过帝王这工种很养气场,他就是再和气也不自然地会散发出帝王气象来。

玉璧见状又是请罪又是谢恩,添了两道茶水后,苏德胜捧了一堆奏章,看样子是要送到文渊阁去。苏德胜一走,西暖阁里就只剩下了玉璧和淳庆帝,玉璧就在下边纠结,自己要不要问问淳庆帝关于赐婚的事。

她现在已经算淳庆帝的近侍了,私底下问问也不算什么,可她还是有些问不出口。

上边勾画着奏章的淳庆帝抬头看了她一眼,又低头继续批奏章:“丫头,有事儿?”

“陛下,婢子…婢子斗胆问一句,陛下真的决定给晋城侯和婢子赐婚么?”玉璧小心翼翼地问道。

淳庆帝复又搁下朱笔,挺和气地点头:“嗯,赐婚的旨意已经拟好,只待春节后再发,怎么,朕观你脸上倒不见有喜色,难道是子云不够好?”

“不,陛下,恰恰是晋城侯很好,婢子怎敢高攀。婢子出身寒微见识浅薄,断不敢误晋城侯,还请陛下收回成命。”玉璧这两句话,就最后几个字是真的。

“收回成命,历朝历代,圣旨既下断无收回之理。丫头,收拾收拾等着嫁人吧!”

要死么,君臣怎么都一个样儿,再遥想一下侯府那后妈似的亲妈,狐狸似的老侯爷和据说文采斐然的萧二公子,玉璧觉得自己简直是出虎穴入狼窝!

第三十五章 诶,你也小心点

更新时间2013-1-18 11:54:52字数:3146

今天起点的定时发布程序肯定挂掉了,一看没更以为是自己出了乌龙事件,到后台一看明明是1月18号8点,可它就是没更出来。

——————————正文————————————————

冬天的第一场雪来得很急,午饭时分还是晴的,饭后便是一片乌云飘来,冷风吹了一阵儿就下起雪来。茶水房里一拨宫女太监们早就盼着下雪了,还不是玉璧那些窖藏雪水给闹的,淳庆帝那儿的雪水茶也早断了,因为她所藏的雪水就那么几罐,晚完就没了。

至于雨水,沉淀了好些天后,现在刚到能拿出来用,雨水沏茶远不如雪水。

“陈尚人,第一场雪真不能用吗?”宝梨捧着罐子取了一罐子雪进来问道。

“头场雪尘多味儿杂,用来沏茶体会不到妙处,反而会喝坏了味道。而且,那天你们喝的在地底埋了两年多,口感上更和融一些,没那么激烈。”玉璧也是现在才知道,自己有多么人品爆棚,她藏雪水的地方不远就是宫里的一处冰窖,这也使得她挖坑埋下的雪水不腐不坏。

当然了,储雪水也有窍门,那就是一定要在雪水里放洗净用开水煮过的石头。

“噢,好吧,那只好等下一场雪了。”宝梨说着又出去把雪给埋在花盆儿里。

此时,远处传来朝鼓声,这是下朝的朝鼓。玉璧起身安排人去收太和殿里收杯盏,然后又走到宝梨面前招招手,宝梨居然满脸“什么,我怎么不知道明天轮到我”的痴呆表情:“就知道你没准备,赶紧去。”

宝梨“蹭”一下站起来,手忙脚乱地沿着小院转圈,一边转一边嘴里嘀咕:“做点心,怎么又轮到我了,上回是红玉姐姐帮我的,上上回是丁香姐姐,上上上回是…陈尚人,我都不好意思请别人帮忙了。”

见状玉璧摇头笑道:“不好意思请别人帮忙,所以想让我帮忙是不是!好了,别这么看着我,我教你做莲蓉糕和豆沙酥饼。”

多亏曾经有傅定逢这么一男朋友,否则凭她那将将能吃不死人的厨艺,现在也得跟宝梨一样抓瞎。

萧庆之到茶水房里时,玉璧正在跟宝梨讲怎么做豆沙酥饼,宝梨问她:“明明是甜的为什么要放盐,又甜又咸的不是很奇怪吗?”

“就像做菜放一点糖提鲜味儿一样,做甜点放盐是为让口感更醇厚,让你冰糖砂糖红糖都放一点了是为了这个,只放砂糖和冰糖味道都会显得很单薄。”玉璧一边帮着宝梨配好应该放的糖和盐的份量,一边跟宝梨解释。

“噢,那是不是能放蜂蜜,放了蜂蜜味道会更好吧!”宝梨觉得自己这叫举一反三,在她看来蜂蜜比糖的味道要好得多。

闻言,玉璧没来由地叹了一口气,盯着宝梨道:“上回就跟你说过,蜂蜜不宜热饮,豆沙要入锅炒。再说,蜂蜜味道较杂,而且香气也和豆沙格格不入,要是放了蜂蜜这豆沙酥饼就不能吃了。如果你想拿蜂蜜做点心,下回教你做蜂糕。”

“蜂糕,蜂糕怎么做?是蒸是煮是烤是烘,是拿面粉米粉,还是杂粮粉…”

“等下次你要做了再说吧。”玉璧实在招架不住宝梨的求知欲,把配好的料推到宝梨面前,说道:“呐,快去把该泡的泡上,再耽搁下去,你明年都做不出来。”

一把端起托盘,宝梨脚下如飞地端着盘子向右侧的点心房走去,半道上还非常顺溜地跟萧庆之见了礼:“婢子拜见晋城侯。”

没回头的玉璧一听这句就没来由地也想脚底抹油溜掉,现在萧庆之越来越不避旁人了,茶水房里的人早有揣测,陈福安和舒万山把流言压在茶水房没往外传,不过宫里到底还是有了言语。萧庆之对流言的处理方式是,请淳庆帝提前下了旨意给她,只是没明旨颁告出去而已。

这消息彻底捅了马蜂窝,现在宫里说什么的都有,好在她了就在御茶房和淳庆帝身边转悠,没工夫到别人面前听闲言碎语去。当然,有萧庆之这靠山在,旁人最多在背后明嘲暗讽,当着她面儿都客客气气的。

“萧庆之,做为一个朝之重臣,你就没点正经事儿要干吗?”

“我这不正在干正经事!”萧庆之通常三言两语就能把玉璧逗得跳起来,而且他最近功力大有提升,每每看到玉璧咬牙切齿的样子,萧庆之特欢乐。

在心里暗暗说了三遍“不要因为别人的无耻而痛苦,这是不对的不以的”,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玉璧起身施礼,然后特规矩地问道:“侯爷可以饮茶,不过侯爷是外臣,在御茶房饮茶总是不好的,不若您先去侍卫所当值,稍候婢子把茶沏好送去。”

武将们会轮流值守宫禁,安排防务,当然,外臣是不夜宿宫禁的,他们只是在布防上做安排而已。这也就使得玉璧再不想见这位,都只能这不见那儿见,抬头不见低头见。

“行了,别摆这脸色,知道你不爱见我,天寒地冻的不着你送,把茶沏好我捎过去。侍卫所的茶包也给我,省得你们老远送过去。”萧庆之说罢看着玉璧,果然,这丫头一听他像是立马要走人,脸上瞬间就由阴转晴。

不过,萧庆之接下来一句话,让玉璧刚转晴的脸色立马阴得跟天气似的:“我在陈公公那儿给你排了明天后天的例休,令尊和令堂过些时候就该到京中了,该是大家坐下来互相认个脸了。明日你和修良都到家里去,该怎么安排谈出个章程来,这也不是我的意思,是长辈们发下话来了,我也只能听从。”

虽说白眼依旧,可玉璧已经认了,圣旨都接了,她敢不认,她要敢不认,淳庆帝分分钟灭了她都不带留骨灰给她入土为安的:“你怎么不跟我说就把我父亲和母亲接到京中来了,好好的这天气把人接来,连个安稳年都不让二老过,有你这么做人…”

有你这么做人女婿的嘛!

闻言,萧庆之挑眉看着她,眼里布满了戏谑的笑:“走水路来的,你放心,一路上都有人悉心照料。修良已经找了宅子正在收拾着,只等二老来住,什么叫安稳年,一家人和和乐乐在一块儿就是安稳年,你和修良都不在陈州,二老又能安稳到哪里去。再说,修良明年春闱科考,二老来了他也能更安心。”

仔细想想,萧庆之说得也在理,不过,这倒显得她无理取闹了似的:“行吧,明儿再说。”

待到茶沏好了,玉璧把茶汤放在小壶里,用保暖的匣子装好递给萧庆之,然后她就冲萧庆之挥手赶人。萧庆之迈步要走,却忽然又停下回头看着她说:“你就不送送我。”

“侯爷请。”

“这才像话。”

送到御茶房外的夹道上时,萧庆之忽然压低了声音说:“节前节后多长点心眼,那边儿平稳不了几天了,修良我已经关照他闭门读书,你也别瞎转悠。陛下那里,说什么你听着就行,别在心里瞎琢磨,有事让人去找我,别自做主张知道吗?”

点点头,玉璧还是知道好歹的,不至于萧庆之严肃无比地关照她,她还上赶着跟他拧着来:“明白。”

“行了,就送到这里,再过去路上有积水结成的冰。”萧庆之说着把伞递给玉璧,自己就向风雪中行去。

看着萧庆之卷入风雪里的背影,玉璧莫明地心头一动,然后不由自主地就扬声说了一句:“诶,你也小心点。”

风雪之中,萧庆之回转身冲她点点头,这回却没笑,他答应什么事儿时,脸上总是慎重而肃然的神情。但玉璧能看得到,他眼神里布满了温柔和暖,莫明地看着鼻子一酸,她有种说不出的惆怅。

“回去罢,别站在这里,风大。”萧庆之要是不持重点都能泪流满面了,要这丫头回应他一次真不容易。

“好。还有…待会儿我让人给你送茶,你提的茶还是别喝的好,我加了点料。”玉璧不太自在地说道。

不想,萧庆之无比柔和地扬起嘴角说:“我知道。”

回去的路上,玉璧一直在想一件事,为什么她要惆怅?撑着伞往回走在夹道里,风雪漫漫吹来,等她脸都吹木了才最终得出结论来。她之所以会惆怅,是因为她始终不知道,萧庆之深重的柔情是从哪里酝酿来的。她经常没事儿揽着镜子照,怎么也不觉得自己有勾搭上萧侯爷的资本,加上天天给人递冷脸,跟他针尖对麦芒,她一点也不觉得这样的自己会令人觉得可爱。

“好吧,连我最不好的一面他都受得了,我也就不嫌弃他那小身板儿了。”玉璧觉得自己这是吃了很大很大的亏呀!

至于萧庆之说的最近会不平稳,她倒不怎么担心,天天窝茶水房的人,跟朝堂上的纠葛真扯不上干系。

“不过,大公主最近很奇怪啊,居然真不来找我麻烦。”玉璧一直防着大公主,可大公主许久都没动静,她不觉得大公主任由她平平稳稳地占据晋城侯夫人宝座,要知道大公主早已把这个席位视为己由,容不得旁人有犯秋毫。

玉璧却忘了,最麻烦的应该是明天啊明天,侯认那锅乱粥正在向她伸出热情的双手呢!

第三十六章 侯府里,各有心思

更新时间2013-1-19 8:02:39字数:3121

近黄昏时,雪片如鹅毛般纷纷扬扬,看起来没个停的时候,茶水房里一干人等照例围坐在一块儿听玉璧讲沏茶的要点。连带着粗使宫女们也在一块儿听着,玉璧平时用水用炭用炉用壶也从不避着旁人,机灵的当然能领会一些,领会不到的,玉璧也尽心教,从不带藏私的。

起先芳琴和红玉她们几个还老大不乐意听,渐渐地每到这时候也都自发自动聚拢来,慢慢地也就对玉璧敬服起来。玉璧做人做事儿就是这样,我做了,你领受是你聪明,你不领受那就慢慢消受着我。

好在都不蠢,要真给她耍夭蛾子,她也自会找辄整治。

“要是明天还有雪,早上给诸位大人准备的点心便拿匣子储着,明儿是宝梨丁香值早,大人们的茶水就由芳琴和红玉来办,准备好一应物件上东厢去沏茶,让大人们喝口暖和的。明日,茶水房的事务便由芳琴来主理,陛下那儿的茶水多问曲公公。”玉璧说着又问起宝梨点心做得怎么样了,有没有事先做一点尝,宝梨捧了几块点心出来,大家一块儿尝了尝,味道还是很不错的。

正待众人要散去准备吃晚饭的时候,外边有人进来:“陈尚人,晋城侯差人给您送了东西来,您看是直接给您送到居所去,还是放这儿?”

“什么东西。”玉璧奇怪了,萧庆之不是个爱送东西的,今天没露脸儿的太阳难道是打西边出来的。

“用箱子装着,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您还是出去看看吧,送东西的人还在外边等着您的话儿呢。”

于是乎众人都走到门外,本来是打算去吃晚饭,结果就成了围观她了。玉璧看着那两只箱子,都不想去看里边是什么,在众人灼灼的眼光下她让人把东西送到居所去。然后又装得跟没事儿人似的,招呼大家一起吃饭去,路上,众人神色间愈发恭敬起来。

见成了这样儿,玉璧也不出声说什么,一是有心无力,二是这份恭敬她用得着。

等吃过晚饭回居所,她瞪着在屋里的那俩箱子,瞪眼好半天后才打开,一只箱子里装的是衣服,另一只半箱衣服半箱首饰和胭脂水粉。再细比对那些衣裳,都是照着她的身量去做的,淡粉鹅黄一片青春少艾的颜色,首饰也大多颜色粉嫩,拿了一件往头上比比坐到镜子前,粉色儿的玉花瓣簇成一朵朵海棠花,每朵或半开或盛放的花朵上都点缀着一颗莹润的珍珠。

“看来大叔果真爱粉嫩少女。”搁现代二十好几,打死她也不好意思穿戴这样的,可现在她才十四,不穿粉嫩点都对不起这年龄。

看看玉宫花,想想明天,玉璧觉得自己还是趁早睡吧,越多想越心里发毛。

次日早上醒来,雪深及小腿肚,早早就有各处的太监来铲雪,倒也只把道路铲开,雪虽然停了,天还是阴的,看来还是要继续下雪。退朝的朝鼓响起后不久,萧庆之就差人来喊她。

站在藻华门外的小亭里,萧庆之正在揣测着淳庆帝今天早朝上说的那番话时,就听“咯吱咯吱”的声音响起,侧脸望去,只见玉璧提着裙脚如临大敌似地走过来,见状不由得他不笑:“用不着这么紧张,就是大家互相认识一下,免得以后打招呼都不知名姓。陛下赐婚,圣旨明颁,虽说今年压着没发,但家中长辈心中有数,你难道还怕有人刁难你。没看出来啊,你不是天不怕地不怕吗?”

忍住瞪萧庆之的冲动,她不能让萧庆之从她的愤愤然里找到欺压小姑娘的快感,提着裙脚她干脆不走了:“我说我怕,你能放过我吗?”

向着她走过去,萧庆之压根不答她这个问题,只说:“修良现在应该在宫门口等着,还是快些,莫让你兄长久候。”

说话间,萧庆之递了个暖手炉给她,接过暖手炉在怀里,忽觉得这恶形恶色的侯爷骨子里还是体贴的。只看见过一回她被风吹着搓手,就天天让人给她备暖手炉,只要他得工夫,还会亲自来给她送,不过一般主要的目的是为来气她的。

到宫门口时,玉璧才发现不但她哥在,萧梁也在,陈玉琢执晚辈礼对萧梁神色之间充满敬仰。难得的是,萧梁居然也以陈玉琢面色温和,似乎挺高兴亲家门儿里有这么一少年郎:“玉璧拜见老侯爷,见过兄长。”

当着外人的面儿,玉璧的礼仪不会亏欠,萧梁点点头,冲她时神情也明显要和气得多,不再是从前那打量物件的眼神:“别紧张,一块坐着喝茶谈天罢了。”

“舍妹自小在家随意惯了,若有不周之处,还请老侯爷与萧兄见谅。”陈玉琢赶紧给玉璧背书,所以说有兄长在还是不一样的,有什么事儿陈玉琢会出面给她担待。

给陈玉琢一个大大的笑脸,玉璧心说有哥哥果然不一样,做独生女是享受不到这种待遇的。萧梁点头带笑,招呼三个晚辈上马车,萧庆之则在一边感叹自己待遇比大舅子差远了。

到侯府下马车时,玉璧还来不及打量门庭,就看到了那俩扎眼的大红灯笼,此时离年节还远,怎么也不可能就挂红灯笼。一进门,先看到的是忙进忙出的侯府下人,见了他们进来,纷纷躬身行礼。

与此同时,暖厅里的萧张氏正在和儿子媳妇说着话:“贞娘,你是大家里出身,该怎么做不用我多说。至于子和,为娘知道你的心思,女人家的事也不用你管,只是别只听你爹的。”

对萧张氏来说,长子娶个宫女,她心里别提多乐意了,旁人满以为她会嫌陈玉璧出身低微,她心里却自有计较。再看向儿子和儿媳妇时,萧张氏眼神里满是幸灾乐祸的味道,心里却在想:“萧梁真是老糊涂了,咬紧不松口要把侯府传给子云,却给他娶这么个撑不起门面的媳妇,到时候就算是我不说什么,族里的长辈也不会肯。陛下赐婚又如何,在京中,哪家的公子王孙会娶个宫女做正室,满京城的人现在都看着笑话,偏还大张旗鼓地从正门迎进来。”

但萧应之心里却对母亲不甚认同,虽说他对侯府确实有野望,但也孝悌在先,再说他是个读书人,将来自会有功名,侯府虽说要争,却也不是这样不要脸面,拉着全家上下一块丢脸的去争:“母亲,孩儿明白。”

一旁徐贞如却直苦笑,婆婆不明白就算了,连夫君也跟着起哄,他们也不想想,她那大伯不但名正言顺,能力人脉都远比刚从云州来的夫君要强。就算没这些,光凭大伯和太子一块长大,由陛下亲自教导这一条,那也是荣华富贵没顶儿的大好前途。这样的大树,不巴着攀着,还离心间意,简直就是自断阳关道。

徐贞如到底是大家里出身,弯弯绕绕的比萧张氏和萧应之都看得明白,但她是做人媳妇儿的,婆婆和夫君说什么,她也只能顺应着。

帘门挑起,萧梁先进来,接着是陈玉琢和萧庆之,然后才是玉璧。

双方互相认识过后,大家都落座了,萧梁这才让人前去请族里的长者。萧张氏不冷不热地和玉璧说了几句话就不开口了,徐贞如坐在玉璧旁边,看着玉璧端茶放盏,饮茶说话,处处透着漂亮干脆。

萧张氏偶尔话里有话,玉璧只笑着离题千万里,却又挑不出错的应和,她当自己什么也没听出来:“老夫人说得是,陈州地薄人贫,物产也不丰,不过倒有一桩好,是个赏秋的好去处。每逢着秋来,山林尽染,气象高旷,不过叶落尽后山林空旷,鸟儿都寻不着一只…”

坐在她对面的萧庆之有点意外,这真是那个每天被他一逗就气得要跳起来咬他的丫头,母亲明明是说陈州穷山恶水自然不可能地灵人杰,也是在指她出身低微,连带还顺手压了陈玉琢一头。她明明听出来了,却眼光闪闪笑容明晃晃地跟母亲说陈州秋天的光景,这让萧庆之不由想入非非:“看来在这丫头心里,本侯爷不同于其他人。”

不久,萧家的长辈列坐,就像萧庆之说的,没谁为难她,就连萧张氏也不过暗暗地刺她一两句。今天来一是认人,二是商量一下陈家二老来了怎么接待,各地风俗不同,萧家的长辈这是为了避免到时候因风俗不同而产生什么不愉快。

谈完事儿还不到中午,萧梁做主请萧家的长辈到静庐去饮茶,本来按规矩,接下来玉璧得去听听未来婆婆萧张氏的垂训,不过萧梁一句话就把玉璧给捞了出来:“夫人与子和贞娘也一道去,今日静庐外有雪淞,在家里待着可看不到。”

萧张氏虽然心里有些不愉,但面上和和气气的答应,玉璧大大松了一口气,她真没想好要怎么跟未来婆婆相处。

但是,她这气儿还没松多久,一到静庐她就后悔了,早知道还不如在侯府让萧张氏垂训她,因为大公主也在静庐!

淳庆帝倒是把君臣父女之间的矛盾解决了,她却和大公主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看着大公主冷冷盯着她的眼神,玉璧就知道自己就算不死也要脱层皮。

第三十七章 萧张氏的打算,大公主的计较

更新时间2013-1-20 8:01:55字数:3081

当时玉璧站在楼下,仰面看着大公主冰雪映脸不可方物,如同一株罂粟,美丽且致命。但对玉璧来说,这不是罂粟,是剧毒的黑寡妇,正用那双幻彩琉璃一般的眼睛琢磨着怎么下手毒死她。

这一刻,玉璧百分百肯定,大公主不捏死她是不会罢休的。

“有时候别人给的苦果还有个可埋怨的,可自己种下的苦果,不但苦而且恶心。”玉璧低声喃喃道。

她身边的萧庆之听到眼神微动,轻笑道:“倘若真是自己种下的,再苦再恶心也只能咽下去。”

说这句话时,萧庆之笑也如同罂粟,玉璧看了一抖,心里泪流成河,萧庆之和大公主才是天生的一对,看看这迷死人又吓死人的笑容,真正是如出一辙:“我要是咽下了不是自己种的苦果,一定会生生世世诅咒种苦果的人。”

“那意味着,你至少得先生生世世记着我,如此方能生生世世诅咒。”萧庆之冲玉璧招招手,示意玉璧走近点,没想到玉璧先看了眼楼上,然后像踩了狗屎一样跳了起码有三尺远。

“你别害我,多少表现得苦大愁深一点,我可不想惹麻烦。你能确定我在宫里你时时刻刻都能关照着吗,不能是吧,大公主就能,她生在宫禁长在宫禁,玩死人的法子没有一千也在八百,我可不想做掌下冤魂。”好在前后都没有人,只有大公主在三楼站着,她小声点说话倒也没人会听见。

到静庐里坐下,晚辈们一处,长者们则在另一处,这时萧应之的个人风格就体现出来了,处处都像是一个待兄长恭敬,待玉璧兄妹有礼。让玉璧另眼相看的是徐贞如,和和气气地说着话,语气软绵绵的,但几乎都在把萧应之的话头子往风花雪月上引。

“闻说玉璧妹妹深谙茶道,连陛下都交口称赞,我不如玉璧妹妹多矣,还望妹妹指点一二。”徐贞如一边手上倒着茶,一边笑靥如花的与玉璧说话,与此同时,徐贞如还在处处观察着玉璧的言行举止。

接过茶,玉璧尝了一口说:“贞姐姐说哪里话,陛下称赞那是陛下体恤,我瞧着贞姐姐沏茶才好呢,看起来像画儿一样,喝起来更是不凡。”

也不知道徐贞如怎么想的,挥退侍候的人后,本来玉璧要自告奋勇给大家伙儿泡茶,却被徐贞如接了过去,手起汤开的确实很好看。而萧应之则多是和陈玉琢谈着诗文词赋,因为萧应之还没行举试,所以他在应举方面重点请教了陈玉琢。

徐贞如听着陈玉琢的话,又看着陈家兄妹的言行,心里暗自有了计较:“看来老爷子才是最精明的,陈玉琢就算不是状元之才,也是进士之资,言谈间很显见地,是陛下所青睐的年青热血却又不激进,想必将来也有大前途。婆婆薄鄙她出身贫寒,却忘了她还有个这么能耐的兄长,比起夫君来更见通达。这么一家子,就算不亲近,也不能疏远,婆婆如此作态,哪是在替夫君计长远,明明是在断夫君一臂。”

其实吧,玉璧对萧张氏同样难以理解,放着萧庆之这样现成的荣华富贵不要,偏要去扶次子上位。又不是什么一品王公爵位,不过个从四品侯爵就这样营营以求,反而寒了萧庆之的心,这多划不来,萧张氏难道真不知道凭萧庆之在淳庆帝和太子那儿的关系,将来至少得是个一等公卿么。

只要萧张氏不傻,再不喜这个儿子,也得好言好语捧着笑脸对待,萧张氏是个傻的吗,当然不傻。玉璧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她再一次生出疑问来:“萧庆之难道是老侯爷在外边跟别的女人生的?”

她满怀疑问地看向萧庆之,萧庆之则面无表情地回看她一眼,什么也没说。这时,帘子外边响起了萧张氏的声音,听着语气都充满了讨好的味道:“您这边请,他们几个小辈儿都在这边喝茶。”

“萧老夫人,您别这般客套,您是长辈,这般客套可是要折我福德的。”居然是大公主的声音,不知道大公主怎么和萧张氏搭上了线,顷刻间玉璧觉得自己真是出师不利,冲太岁。

挑帘子进来,只见大公主热络又殷勤地扶着萧张氏的手臂,萧张氏脸上的笑就别提了,跟开了朵菊花儿似的。才一进来,大公主就嘴角含笑眼带冰雪地看向玉璧,萧张氏却引着萧应之见大公主:“大公主您瞧,这就是老身那不成器的儿子,子和还不快来给大公主行礼。”

见萧张氏态度殷勤,玉璧眼看着徐贞如原本还雪白雪白的脸蛋瞬间就黑了,萧应之也没好到哪里去,自家母亲自家知道,母亲这是看上大公主的出身了,一直以来母亲就对贞如出身不满,说到底是旁支,就算是嫡出也低了晋城侯府一头。在云州时没有什么出挑的世家闺秀,这一下到了京城,母亲还等得了,此刻见了公主更是心思活泛得不得了:“拜见大公主,公主安好。”

萧庆之和玉璧等也一一行礼,看着萧张氏面有得色,玉璧都不忍心点破。她刚才还觉得萧张氏不傻,这会儿看着傻到姥姥家去了。

“玉璧丫头,你得好好感谢我哟,要不是我,你怎么能与晋城侯结连理。”大公主心里别管多恶心,脸上的笑漂亮得令人惊艳。她再想掐死玉璧,那也不会在明面上,就像玉璧想的那样,玩死玉璧的法子海了去了,她怎么可能弄脏自己的手。

“公主的大恩大德,婢子永世难忘。”玉璧没露笑容,她可不敢在这当口上刺激大公主,再说她也有怨气好不好,她很无辜啊,分明是神仙打架小鬼儿遭殃,到头来神仙反而怪小鬼独占殃祸。

“记得就好,日后要好生替父皇办差,父皇舒心了,为人子女的自然舒心。”大公主这是在提醒萧张氏,玉璧就是个侍候人的宫女,出身低贱。

但是萧张氏和大公主在这事儿上完全不是一个频率,萧张氏正乐得如此:“公主说得是,玉璧啊,在宫里可要用心服侍。”

“是,玉璧明白。”

萧张氏点点头,转身请大公主坐下,又把萧应之安排在大公主抬头就能见着的座儿上。萧张氏是没看见大公主脸上那几乎看不出来的鄙夷与不屑,当然就算看见了,萧张氏也会认为这是给玉璧的:“老身瞧着大公主真是跟画中仙子一样,久在云州,哪里曾见过大公主这么品貌,真正是难得的出挑…”

大公主不动声色地听着,听完脸上略带点不好意思:“哪有老夫人说的这么好,我瞧着徐妹妹才真是好呢,徐氏代代书香,满门社稷良臣,有这么好的儿媳妇,您老真有福气。”

大公主的意思是,你次子都有正室了,你好意思把他往我身边推,你好意思我都替你觉得为老不羞。就算咱们都好意思吧,徐家也是我老顾家数得上号的忠臣,堂堂一公主没得还要跟自家臣子抢姑爷。

缩着脖子的玉璧尽量减低自己的存在看,对于萧张氏和大公主你来我往,她恨不能拍手叫好。有萧张氏和大公主打擂台,她就暂时是安全的。陈玉琢来京中有一段时日了,自然也听说过大公主的事,这会儿也不言不语地在一边当背景板,生恐自己被注意上。

“贞娘是个好媳妇儿,老身现在就盼着她早早生个大胖小子。”萧张氏最瞧不上徐贞如的还是徐贞如嫁进来两年了还没身孕,领着徐贞如看过大夫,大夫却说徐贞如身子骨好好的。萧张氏不爱听,徐贞如身子好好的,这意思不是在说自家儿子身子不成么。

这下徐贞如和萧应之的脸都黑了,黑得一模一样,萧应之私下里去看过大夫,说是自己子息不利,并不是说不能有孩子,只是需要调养。他当然没脸去跟母亲说,但夫妻二人心里都清楚,徐贞如替他担了这无子的名声,萧应之本就心里有愧,萧张氏这么说等于是在萧应之胸口扎刺:“母亲,儿子如今功名未举,子息之事自是日后再说。”

“子和就是忠厚,待他一分好,他恨不能还万分。”萧张氏完全忽略了萧庆之和玉璧的存在,陈玉琢当然就更不放在眼里。她现在满怀心思,要把大公主和萧应之送作堆,这可是公主啊,如果有公主下嫁,侯府的传承哪还用再谈。

听着萧张氏的话,大公主笑盈盈地夸了萧应之一句,顺带还褒奖了徐贞如。想起萧梁那狐狸一般深谋远虑,再比比萧张氏,这根本就不像一家人,只有萧庆之才像足了萧梁,大公主更加看不萧张氏了。

瞅着空当,大公主刺了玉璧一眼,心里已经有了计较,大公主这会儿已经在心里拿玉璧当死人看了。前两个是官宦之家,她还有心思去威胁,玉璧却是自家下人死了最干净,省得日后还要碍眼。

玉璧后脑勺生寒,侧脸就去瞪萧庆之,萧庆之回她一个安心的眼神,她心里却更不安了,这眉来眼去的样子全被大公主看在眼里了!

第三十八章 真惹急了,她都敢逆天

更新时间2013-1-21 14:32:38字数:3070

—————————我错了,又乌龙了,今天真不怪后台—————————————————

回到宫里时天尚早,萧庆之把她送到宫门口时,她就不让萧庆之送了,萧庆之知道她心里在担心什么,只温言安慰两句就不再多说。这事儿多说无益,萧庆之一边往金水桥折返,一边计划着摆出事实来给玉璧个安心,没道理因为这桩婚事,让那小丫头茶不思饭不想,这可不是他的初衷。

走过金水桥时,忽有一阵大风吹来,把夹道已冻成冰棱子的柳条吹得簌簌作响,萧庆之拧眉看向不远处,大公主的车驾正在那里静静停着。淡淡金红在冰天雪地里被衬托得极为庄重华丽,大公主贴身的宫女黄莺正在一旁跺着脚,那宫女看到萧庆之后,立马双眼睁圆带着笑地迎头跑过来。

“婢子拜见晋城侯,大公主让婢子请侯爷过去。”

同样是一句“婢子拜见晋城侯”,萧庆之总觉得玉璧说起这句来分外动人,尤其是咬牙切齿的时候,更是可爱极了。看着着那黄莺,萧庆之并不打算过去,站定了说道:“劳烦去回禀大公主,在下还有事情要去处理,风急雪冷,大公主还是早早回府为上。”

得了这么一句回复,黄莺也不意外,只苦着脸说:“侯爷,请您体谅,婢子若不将侯爷请过去,只怕婢子就要不好了。”

宫里宫外谁不知道萧庆之从来不为难底下办事的人,黄莺做为大公主身边得脸的,自然知道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