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新奇,宫中见惯了各色瓜果做的摆盘,陈尚令直接以花围盘,真见心思。”周氏刚才觉得这才摆不上台面,现在一看,就真是宫中御宴也可以摆得上去了。再尝了尝小盘里另盛出来的鸡肉,果然像玉璧说的那样,口感香软滑嫩,滋味酸甜柔润,别说太子爱酸甜口,就是她平时不怎么爱酸甜口的,也觉得极好吃。

“娘娘,这样的做法还能做其他的菜肴,比如梅子红烧肉,比如梅子烧排骨,再比如把这些都磨成粉腌上羊排去烤,滋味也是可以的。”傅大厨说了,一个举一反N的才是合格的厨师,玉璧可不想成天耗在和周氏研究吃上,虽然她确实爱吃,可周氏做的…她敢吃嘛她,所以还是萧庆之好,光明正大支使完,再痛痛快快吃,多好!

教会了周氏做这道菜后,玉璧就告辞,周氏也不留她,只让她没事就常过来,临到玉璧的脚都跨出门院时,周氏却在她身后来了一句:“陈尚令,你也要小心提防,那可不是省油的灯!”

噢…

只怕今天周氏想学做菜是假,想拉拢她一块对付薛甘霖是真,切,她又不傻,坐享其成这样的美事当然是自己来做,扛大旗冲锋的事太子妃娘娘,您想做就做,不想做就等着满脑袋包吧!

第九十一章 无非是喜欢了那副好皮相

乱没趣味地从穿花门里走出来,玉璧恨死自己了,怎么能相信深宫里出来的周氏会简简单单地跟她讨教呢,傻了吧!满怀欢喜地以为自己能发展美食大业,结果到头来发现,人家正试图把她拉进水深火热的争斗大坑里。

要真细讲究起来,顾弘承反倒要比周氏少些弯弯绕绕的东西,毕竟顾弘承与萧庆之情谊深厚,两人自小一块长大,有时候不说都能互相明白,也没必要绕来绕去。

“俭书,庆之呢?”玉璧在太子起居的殿外看到俭书,他正在小亭子里静坐,看起来是在等萧庆之。

“回夫人,侯爷在书房里与太子殿下商谈,夫人若是要找侯爷,不妨等上一等,侯爷进去已经有多半个时辰,大约快出来了。”俭书起身让坐,又请外间侍候着的宫人去沏茶来。

端了茶坐下,玉璧还是在想薛甘霖的事,这姑娘怎么这么傻呢?跟萧庆之说一声吧,让他去规劝规劝薛甘霖,倒不是她心地善良,只是不想跟着瞎掺和。周氏明显想把她拉成同一条阵线,可她现在老大不乐意和周氏一块做什么,未免周氏让她扛大旗做恶人,还是让萧庆之去劝薛甘霖更划算。

仔细想想,薛甘霖难道真是脑子进水了,生在其间长在其间,家族之间的纷争难道不清楚。看薛甘霖现在这不要命的样子,玉璧真想切开薛甘霖的脑子看看怎么长的:“俭书,京中周氏是什么样的人家,你可否跟我说说?”

周家?俭书以为是打听太子妃的娘家。想着多亲近亲近什么的,当即也没多想,只答道:“回夫人,周氏一门诗礼传家。自前朝起就是北地大族,传到如今这年月弟子多有官位,且有不少身居高位的。周氏很讲究门风。自周氏出来的子弟,大都颇具风骨,鲜少有欺男霸女的纨绔子弟。至于周氏女,那是一家有女百家求,周氏女的贤名便是江南士子也仰慕有加。”

诗礼传家,讲究门风。薛家门户虽然略低于周氏,但也不是等闲的平常人家。一个家族到了周氏薛氏这样的份上,都可以称一句、诗礼传家。但经营得像周家一样令人交口称赞,足见周家上下都不是什么易与的。

“听说周氏与薛氏早些年就有不合?”

“这…回夫人,传闻未必是真,不过早些年互有龃龉。当年薛氏长女嫁入周氏后,两家已前尘恩怨尽消,哪里还有什么不合的说法。”俭书觉得自己这么说,夫人是能领会得到真正含义的。

玉璧确实领受到了,双眉一挑,原来周氏和薛氏早年就有积怨,虽然薛甘霖嫁到周家,但前尘恩怨尽消这样事情是完全不可能存在的。大概当年周氏长子和薛甘霖之间确有一段深情,否则周氏长子不会突破种种恩怨。非要娶薛甘霖不可:“明白了…庆之。”

刚迈步从门里出来,萧庆之就听到了玉璧喊她,今天这声音听起来怎么能听着渴盼来呢?抬眼看向玉璧,看来今天这丫头又有事需要他去解惑:“怎么在这里等着,不是听说你在太子妃那里吗?怎么,太子妃连午饭都不留你用。”

“那也得吃得下呀。”玉璧小声嘀咕了一句。然后又抬头说:“现在薛姑娘还在越州吗?”

萧庆之指了指一侧回起居殿的路,一边走一边说道:“没听说离开,应当还在,怎么了,和薛姑娘有关?”

一看萧庆之的面色就知道,他还以为她在吃着干醋,可她从头到尾就没酸过,心里不痛快那是正常的,她就不相信了,如果有一天萧庆之看到傅定逢能痛快得起来。尤其是,傅大厨做菜,直接就甩萧庆之几千里地:“在你心里我就这么小心眼,真是门缝里看人,把人都看扁了。”

看着玉璧戳在他手臂上的食指,萧庆之失笑道:“好好好,是我的不是,你说说看到底什么事。”

收回戳得有点疼的手指,顺手捏了一把,发现果然捏不起来,瘦子果然不靠谱,没手感。玉璧揉了揉手指,然后才看了一眼四周,发觉没外人时才无比纠结地道:“你去劝劝薛姑娘吧,别让她往浑水里淌,人这一辈子好不容易有点美好的记忆,没必要连人带记忆一块儿毁掉了。这里边的门道你们都比我清楚,我都看明白了,难道你还看不出来。”

“什么?”

“清早女眷们便来赴宴,结果下起雨来筵席就散了,那时候你在哪里?”

“在书房与道台衙门的官吏谈公务。”

“就是那会儿,薛姑娘和殿下在藻月阁前的花园里‘偶遇’了,看太子妃的语气,只怕殿下动了心思。”玉璧可不敢说自己去围观了,跟萧庆之也不能说,他非抽她不可,看八卦也不挑地方不挑主角的。

听着她的话,萧庆之果然皱着眉头沉默了良久,片刻后才说道:“大约真是魔症了,想当初多聪明的女子,如今怎地如此糊涂!”

伸手拽拽萧庆之的衣袖,萧庆之遂侧脸看着她,她小声说道:“这可是要命的事,你要赶紧去劝,迟了,谁也救不了她。”

萧庆之站定,就这么双眼毫无遮拦地看向玉璧,看了一会儿后忽地把玉璧抱个满怀,轻轻拍着她的肩背道:“傻丫头,你是真傻啊!”

靠,做好人还要挨骂。要不是为了怕沾染上这趟浑水,她才不做这好人,围观多欢喜。

“这世上傻子不多了,你逮着一个就认便宜吧。”玉璧讪讪地道。

她这干巴巴的一句话惹来萧庆之一阵笑声:“是,我占了天大的便宜。”

回到暂住的起居殿,萧庆之又拉着她进了灶房,说是要奖励她,给她做好吃的!虽然每回花的工夫不比她自己做少,可是萧庆之都这么主动了,她难道会去打击他的积极性。调好配料,看着萧庆之把手里的菜刀挥舞得一片寒光,玉璧遥想着,将来要真是落魄了,让萧庆之去开个饭馆,估计生意还是有的。

嗯,至少保准两人都饿不死了,这好!

“我写封书信去便是了,相见总是不便,更何况还有你这傻子闷头不痛快。”萧庆之还是很讲究的,这时候他们并不适合私底下单独会面,既是对玉璧的不尊重,也对薛甘霖的名节有碍。

自家小玉璧这么体谅着他,他就算不能涌泉相报,那也得投木瓜报琼琚。而且萧庆之觉得玉璧说得对,误会这东西,就是你只要做出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事,那误会就会产生。

“我才没有。”玉璧死都不会承认。

萧庆之挑着眼睛看她,这一瞬间,烛光照眼,仿若狐狸一般勾人:“真没有?”

“真没有!”典型的鸭子死了嘴还要继续硬。

“果真没有?”越笑越像狐狸,还是一双有桃花眼的狐狸。

“当然没有。”

“是吗?”

玉璧狠狠瞪萧庆之一眼,道:“好了好了,我就是不痛快怎么了,难道看着你为别的女人操心劳神,还不许我不痛快了。”

“很好,为夫很高兴。”

看着萧庆之半晌无语,玉璧最终败下阵来,心中暗叹,她果然不是萧庆之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