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工部督造的一处救济所已经基本完工了。

欧阳庄用力跺了两下冻得冰冷的脚,觑着个空档。往霸着唯一火盆的山羊胡子顶头上司佟大人跟着凑去。

“大人,这房子虽是修好了,可接下来火盆火炭那些还要准备吧?”

“那是当然。”佟大人斜睨他一眼,瘦小的身板不悦的往他过来的方向挡了一挡,似是责怪他的靠近分走了火盆的热量,不冷不热的道。“还有赈灾的米粥棉被,都会预备着,你跟着看好就是。”

欧阳庄识趣的退了半步,往手心里哈了口气,赔笑着道。“我兄长倒是琢磨了一个新样子的火炉,又好烧又省炭,还不易中炭毒。大人要是有兴趣,我拿一个您来看看?”

嘁!佟大人顿时嗤之以鼻,老气横秋的道,“年轻人,别还没干三天的活就想着那些歪门邪道的发财勾当了。要用什么,自有上头安排,哪里轮得到你来操心?”

欧阳庄涨红了脸,“大人,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兄长是真的…”

“行了行了。”佟大人不高兴的将山头胡子往外一指,“这边的房子是修好了,可城南的还没呢。你赶紧的,带几个人过去盯着。”

欧阳庄见说不通,窝着一肚子火走了,心想这要是报上去,不也是你的功劳?这样目光短浅,活该一辈子做个小小的八品主事!

而此时,已经到了北市购物的念福正在奋力的跟老板杀价,“我都买这么多东西了,这块皮子就便宜点卖我吧。”

在北市混得熟了,所以购物也首选这里。

家里的冬天虽然没有京城来得早,但那样的阴冷也是要冻到人骨头缝里去的。这时代又没有轻便保暖的羽绒服,普通的大棉袄无论穿多厚都挡不住那寒气,念福盘算着这些时卖水晶卷赚的钱,就想给姥姥姥爷和娘一人置一身皮袄好过冬。

却没想到这一下雪,各种皮货顿时涨价,她算计了半天,也只好跟蕙娘她们买三件羊皮大袄。不过试穿时,保暖性倒是都还不错,念福很满意,已经让人包起来了。可要走时,她无意瞧见还有一块暗红色的狐狸围脖非常漂亮,围起来也特别舒服,便起了心思给蕙娘买一条。

不是她偏心,她知道自己不在家,肯定是娘挡风淋雨的撑起整个家,她往外头跑的时候多,确实需要一条好围脖。

可老板却不肯还价,“别看这条围脖是老货,可你看这针脚有多精细?沐姐儿,你也是这条街上做买卖的,大家都是街坊,我蒙你做什么?十二两银子,真没得少的。要不是你,旁人我开价至少得要二十两。你眼下就嫌贵,可过些天还得涨呢。”

十二两银子,几乎是那三件皮袄的总价了,念福有心想买,却觉得实在是有些贵,便想跟那老板再磨一磨,“老板,我知道你不蒙我,可你看这块皮子,明显就是有伤的,你就再便宜点吧。”

可下雪了生意好,客人也多,那老板说了半天,也有些不耐烦再磨嘴皮子了,“若是能少,我早就卖了,何苦等到如今?这样的好皮子不是我吹,只要细心打理,少说可以用个四五十年。若不是伤口大了些,这整条的狐狸围脖起码得卖到四五十两。你要嫌它不好,尽管去拿那边的。或者沐姐儿你再想想吧,反正要拿就是这个价了,真没得少的。我先去招呼旁人,你决定了再叫我或伙计都行。”

话都说到这地步,念福真没办法了,拿着那条狐狸围脖是左右为难。当然,她硬要咬牙买下也可以。她没钱,欧阳康那儿还有钱。

可是,马上就要过年了,家里花钱的地方多,虽说修房子苏澄替他们张罗去了,可茶饭总要管人家几顿吧?还有他们自己也要置办年货。等到年底,国子监也要正式开学了。别的不说,欧阳康起码得置两身大毛衣裳吧?

念福方才已经看过价钱了,真心是贵。别看欧阳慕兰给他们留了一千两,真要是豁出去买,两件衣服就能花个干净。

再次抚过那温暖的暗红色皮毛,念福狠下心要把它摆回货架上,可想着蕙娘,又实在不舍。

正为难着,冷不丁的,有人跟她打起招呼。

“沐姐儿?”

“陆姑娘?”

念福转过头来,就见陆滢依旧背着筐儿出来买食材。她的外衣虽然朴素低调,但领口袖口却露出来一圈毛边,念福刚刚看皮货时被伙计普及过,认得那是上等皮货。

看她手中拿着狐狸围脖,陆滢大方笑笑,“真巧,你也来买东西?”

“是啊。”扯扯自己棉衣的袖口,不知为何,念福忽觉有些局促。

正好伙计走来,把她购的皮袄包好送来,“三件羊皮大袄,姐儿您瞧瞧。要是没错,这三件就是十五两。”

念福道谢接过,陆滢随口问了一句,“你买这些是给下人穿的?可你家下人那么多,也三件也不够分啊。”

念福脸上笑容顿时僵住,此时另一个伙计把陆滢要的皮货递上了,“姑娘您的,上等银灰色狐狸围脖一条,六十两。”

“哦,谢谢。”陆滢爽快付了银票,象是在买一颗普通的白菜。看念福不作声,还自己解释,“我娘最是怕冷,去年给她买了条黑貂的,她嫌太厚,有些烧得慌,也不怎么爱戴,今天出来就给她买一条薄些的。你看,漂亮吗?”

“漂…漂亮。”念福脸上的笑容快要挂不住了,看着陆滢送到面前来的狐狸围脖,目光复杂。

陆滢到底是个聪颖的女子,再看她藏在身后的那条围脖,忽地意识到了什么,略觉尴尬,却又不好说破,只得岔开话题,“对了,你上回做的那个豆腐花挺好的,平国公夫人还特意打赏了东西来,大概也值二十两银子吧。是我现在给你,还是回头给你把东西送来?”

“不…好吧。”念福忽地重又笑了,似是全然无所谓般如实道,“不瞒你说,我现在正打点送回家的年礼呢,你要送就赶紧些。到底是贵人家给的,我也送回乡下给家里人瞧瞧。”

看她如此大方,陆滢也放下心来,可到底不好意思再呆下去,“那我先走了,等到年下有空再聚吧。”

她拿着自己的狐狸围脖走了,招呼念福的伙计才厚道的上前问,“姑娘,你这围脖还要不要?那边有个客人也想看看了。”

“那你跟他说一声,这条我买了。”爽快的付了钱,拿着东西出门的念福故作轻松的小脸才垮了下来,捧着那条暗红色的狐狸围脖,有点想哭。

第156章 停业

等欧阳康找来的时候,就见他家的沐姐儿正在约定的茶楼里,捧着一张小脸发呆。眼圈微红,带着一股子浓浓的委屈,看得他心疼不已。这是怎么了?

“怎么就在大堂坐着?也不上楼要个雅间暖和暖和。”

说完话,念福才似猛地回过神来,再看他一眼,怏怏回了一句,“也不是很冷。”

“你怎么看起来不太高兴?”

“没事。”

“还说没事,明明就有事。”欧阳康一早上跑来跑去的也是又冷又乏,让伙计上了两碗羊杂汤,眼看着她捧在手心里热乎乎的喝下去,才问,“到底怎么了?”

“没什么。”念福还是不肯说,这又有什么好说的?

陆滢有本事,有钱,她给她娘买好东西有什么不对吗?要是自己也有钱,何至于要给蕙娘买那样的便宜货还要讨价还价?

看她心情不好,欧阳康想想跟她说起个好消息。

“我才到先生那儿去,你猜怎么着?听说咱们要送年礼回乡下老家,杜叔给我找出好些好东西来。有衣裳布匹,茶叶补品,都是从前皇上赏先生的。许多他们都没用,就都存了起来,这回全送我们了,可是省了好大一笔钱呢!”

可念福听着依旧兴致不高,“再好也是别人的东西,又不是自己挣的,拿着又有什么意思?”

欧阳康一下子脸涨得通红,窘得连头也抬不起来。

念福见他如此,也自悔失言,“我不是有意要说你的…”

“不,我知道,是我没用。你还有本事赚钱,我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念福忽地也不想再装了,垮着小肩膀嘟囔。“我哪有什么本事呀?连条围脖还要买折价的,恐怕人家家里的下人都穿得比我家强!”

她这是受刺激了?欧阳康再次抬起眼来,却是认真的道,“可是,我们不会一直都这样的,对不对?”

“那当然!”念福心中豪气顿生。凭什么人家做得到的,她就做不到?

高爷爷说得对,她还年轻,只要肯努力,难道会一辈子输给陆滢?她眼下是只能给蕙娘买品质不太好的狐狸围脖,可谁敢保证有一天。她不能给蕙娘买最好的东西?让她躺在皮货堆里打滚?

一条狐狸围脖,让迷茫中的女孩终于找到了奋斗的动力。

为了让深爱自己的家人生活得更好,值得付出一切努力。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等到傍晚,念福迎来又一波打击。

墨云提着剩下的大半桶米浆回来,很是羞愧,“对不起。今儿实在是生意不好,没卖完。”

“怎么回事?”念福没急,欧阳康先急了。这钱他不会用,可他知道,这对念福很重要。

来喜在旁边哑着声音解释,“天太冷了,大伙儿都不愿意上摊子上来吃东西。我们嗓子都喊哑了,可还是只卖了两桶,姐儿。这再往后天越来越冷。咱们这水晶卷可就越发难卖了。”

欧阳康张着嘴,说不出话来了。是啊,水晶卷原属小吃,天一冷,就连他自己出门都想吃碗羊杂汤那样热热乎乎又有油水的东西。谁愿意顶着寒风吃吹吹就凉的米做的粉?

犹豫一时,他才试探着给出建议,“那咱们是不是得租个铺面下来?”

可念福迅速给否认了,“一份水晶卷才多少钱?一月铺面又得多少钱?做不起的。从明儿开始收摊吧,越干越赔,还不如不干,等想出做什么新东西再说。对了,一会儿去跟徐大婶也说一声,让她也收摊吧。”

那这就算停业了?

别说欧阳康,就连墨云来喜几个都不舍得。好容易有条正经做生意的路子,说关就关了,这让大家怎么接受得了?可不接受又有什么办法?

全家人都开始发愁,比起这个,那闹鬼的传说似乎都没那么让人上心了。

生存,永远是比鬼怪更加迫切且严峻的课题。

两日后,欧阳家送礼下乡车队终于出发了。

亲自送出城去,眼看着满载着自己心意的大车离开,念福有种冲动,她很想就这么跟着车一起回去算了。

她好想老妈,也好想姥姥姥爷。

这是她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三个人,不管她是谁,她们都对她付出了最无私的关爱。

可念福知道,她不能。

且不说她还欠了欧阳康一个三千两的破园,无法走得心安理得,就算没有这事,她也知道,逃避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她在京城,遇到这点困难就退却了,那么就算是她回到乡下,又能有什么出息?

相比之下,留在京城反而机会更多。

你可以的。

攥紧拳头,念福逼迫自己转过头,把思乡的眼泪全部咽回去,拼命给自己鼓劲。

可是,她现在究竟还能做什么?

本小利薄的吃食就那些,城中基本已经是遍地开花了。自己还能做出什么来跟大家竞争?

火锅倒是容易好做,可是场地怎么办?还有火炉火盆那些,前期投入可不是个小数目。

煲仔饭倒是投资不大,又不怕冷,可火候的掌控太要技术了。火候不到米是夹生的,过了就会糊,或者煮得太过软烂,也会失去了那种颗粒晶莹的口感。就算自己做得出来,可她一个人,又能做出多少份?

有过一次创业经验的念福,已经开始明白,做餐饮,尤其她这样的大众餐饮,不是单打独斗就行的,你必须能让墨云这样的人也轻松掌握,才有做起来的可能。

那得怎么办?

看着女孩倔强的眉眼,欧阳康很心疼,他有没有办法能帮到她?

晚上,钟山提醒他一事,“后儿就是十五了,少爷要不要回家祭祀?”

哟,欧阳康猛地记起,杜川还管他要豆腐呢。可如今念福这情形。有心情做么?

“可以呀。”反正也想不出好点子来,倒不如干上老本行。况且家里还一大帮子人能帮忙呢,想做多少都行。念福想想,主动道,“横竖是做,做好之后你给各家各户都送一些。东西是小,也是咱们个心意。”

她虽犯愁,却也知道欧阳康结交那些朋友不易。他们又没什么钱送礼,只能在这些细节上下功夫。

钟山熟悉京城风俗,闻言便道,“那能不能麻烦姐儿再做些豆沙包、糯米饼和炸团子?这四样是京城下元节必备的点心。做起来一份份送出去也更好看些,再有多的,就是拿外头去卖也是行的。”

“那你把京城的做法大致说来听听,我看要怎么弄。”有了正经事做的念福不再那么忧心忡忡了,欧阳康看着也放心不少。

十四日一早,王许氏正分派下人去准备糯米红豆等物,准备明天的祭祀之事。忽地有人来报,“欧阳大爷打发人送点心来了。”

宝儿闻言顿时扔了玩具,从火炉围栏边蹦起来,“是沐姐姐送吃的来了?给我给我!”

王许氏见状失笑,“你慢着些,没人跟你抢。”

下人们凑趣的笑道,“这也是哥儿跟人投了缘,否则旁人也常有送东西来的,怎不见宝哥儿这么高兴?那是他命中的贵人呢。宝哥儿这么机灵。自然知道要跟人交好。”

贵人?王许氏听得心中一动,是啊,当日要不是有念福和欧阳康,自家儿子只怕是凶多吉少不说,自己肯定也绝没有好日子过了。

原本王粲上京赶考带她们母子同行。就给家里长辈诟病,说她这个做媳妇的躲懒,不在家孝敬公婆,只想着跟相公到处跑,王许氏假作不知,一概装聋作哑混了过去。可要是折了王家血脉,那她这做媳妇的还能这么安稳的坐在这儿当她的少夫人?

这样说来,念福和欧阳康当真是她们母子的贵人。

很快下人接进供果,却见是整整齐齐的四样。雪白柔韧的豆腐、裹着酸菜的糯米饼、炸得金黄的团子,还有小巧可爱的豆沙包。又精致又好看,一看就是下了功夫的。

宝儿顿时就闹着要吃,可那下人却笑着另打开一只小食盒,“哥儿莫急,这是沐姐儿单给你做的。”

“哇,娘您看,小兔子!”宝儿兴高采烈的取出一只才只得他小巴掌大的兔形豆沙包,咧开的小嘴怎么也合不拢了。

看那雪白白胖的小身子,修长的大耳朵,红红的小嘴和红红的眼睛,可不是一只活灵活现的小兔子?

王许氏也会心笑了,“娘看到了,真漂亮是不是?不过这个有些凉了,放炉上热热再吃可好?”

虽然嘴馋,但宝儿还是乖巧的答应了。

家里下人忙接了这几样吃食,摆到屋子里的铁炉上。王许氏目光追随着儿子,看着那几样做得格外精巧的小点心放在烧得满屋子都暖洋洋的铁皮炉子上,心里越发念起沐姐儿和欧阳康的好,和气的问起欧阳家的下人,“你们大少爷和姐儿可好?这样冷的天,家里的炭火可够?生意还忙不忙?”

“谢少夫人关心,大少爷和姐儿都好,家里炭火也是够的,只是生意却没做了。”

“怎么?”王许氏一惊。

“天太冷,水晶卷不好卖,姐儿索性就停了,眼下正在想再还能做点什么呢。”

王许氏也跟着犯起愁来,可她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便让人把早上家里才买的羊肉分了一半给那下人带回去还礼,坐下又开始替念福操起心来。

这样冷天,到底还有什么生意是他们能做的?

正琢磨着,忽地王粲匆匆回来了。

(头顶锅盖弱问:唔,这两章不会太虐吧?只是小小的刺激一下,福娃很快会触底反弹的。)

第157章 送礼

看着早归的王粲,王许氏一愣,“怎么今儿回来得这么早?”

王粲连叫倒茶的工夫都没有,径直抓起她的茶杯喝了一口,“快把人把这只炉子拆了,我要立刻送进宫里去,马上就得走!”

拆炉子?王许氏有些摸不着头脑。倒是宝儿蹦蹦跳跳的上前献宝,“爹,你快来看看我的小兔子。沐姐姐给我做的,可好吃啦!”

念福一共给他做了四只小兔子,他吃了一个,剩下三只舍不得吃,摆在那里过起了家家。还分明命名为兔爹、兔娘和兔宝儿。

王粲摸摸儿子脑袋,却没空听他讲这兔子的一家,“小兔子真可爱,不过爹爹现在有正经事做,等晚上回来爹再陪你玩。”

奶娘识趣的上前抱开宝儿,王粲抓紧时间告诉王许氏,“昨儿夜里,宫里有那值守的小太监生火盆取暖时不当心,中了炭毒,等发现时,一屋子四个已经死了三个,剩下那一个还不知救不救得过来。这事情闹得皇上夜里没睡好,早朝一散就召了钦天监的大人来问,说是看星象,今年冬天可能比往年还得要冷一些。皇上一听,心情就更差了。这才入冬就这样,往后还了得?看皇上犯愁,我就想起康弟给咱们送来的这个了,略提了一提,皇上倒起了兴致,要看一看。我本打发人让康弟赶紧送一个来,偏生说他和沐姐儿都不在家,连管家都不在…”

“应是送礼去了。”聪明的王许氏已经明白了。忙道,“一早就给咱们家送了明日祭祀的供果来,这会子肯定都在外头忙。那就先把咱家的火炉拆去给皇上看看,要是可以。也给他家拉点营生。沐姐儿的生意黄了,眼下肯定正发愁呢。”

“不是做得好好的,怎么就黄了?”王粲一面等下人们拆炉子,一面听许氏细说。

等到抬炉走人时,该怎么说,他心里已经基本有谱了。

镇远侯府。

欧阳康的礼物一早也送到了。本来这份礼他是不打算送的,又不是什么好物,王粲之流送送也就算了,可专程送上侯府是不是有些巴结之嫌?

可念福力主要送,“东西厚薄倒在其次。主要是个心意。你又不是送给侯爷侯爷夫人。不过是送给同窗好友。就是简慢些又怕什么?”

钟山非常赞同,这份礼由他自告奋勇去送了。

正好关耀祖在家跟他娘磨唧帮欧阳康修园子之事,关夫人原本是有些不乐意的。觉得欧阳康也太会占便宜了,虽是把那个玉石屏风送了回来,可让他们修园子,还哄着自己这个傻儿子打头阵,这是不是也太精明了?

可关耀祖不乐意自己的好朋友被人这样说,“这事又不是阿康提出来的,是苏先生提出来的。”

“那你怎么知道人家师徒没有背后核计过?”

“阿康不是那样人。再说他那园子破得四面漏风,确实该修一修了。娘,我都当众答应了,咱家现在不带头表个态。让他后面可怎么做?”

“那就不做呗。你不说他师父那里也安排了人弄吗?那边长辈还没动静呢,你慌个什么劲?”

正僵持着,就听欧阳康打发人送东西来了。关公子顿时觉得好兄弟又给自己长了脸,立马叫人进来。

钟山也是官宦世家长大的,又在官奴所里呆了那么多年,惯会看人眼色,两下子就猜出是个什么情形,上前恭顺回话。

“…我们少爷备的这些糕点原也没打算送人,怕贻笑大方。却又想着若不是有这些长辈朋友照应着,他如今还不知是何等模样。故此虽然礼物寒微,却仍打发小的把东西送来,略表我家少爷一番心意。若是夫人允许,肯拿这些东西远远摆着敬上一敬,也就当是我家少爷谢过府上先人关照,肯让贵府公子与他交好的一番同窗之情了。”

听听听听!关耀祖再看向老娘,那嘴撅得可以挂油壶了。

关夫人听着心中也略有所动,礼轻情义重,难得的不是这些东西,而是人家这番心意。可想想修房子的花销,关夫人又小气了一起,“谢你家公子想着我们了,对了,你家那修房子之事有动静没?”

觑她神色,钟山心思急转,忙忙道,“我家少爷让我来,还有件事想解释一下。就是上回宴客之时,苏先生曾经提到要诸位公子帮忙修缮房屋之事,我们少爷回头想想,觉得实在不妥。诸位同窗都未出仕,仍是靠父兄供养,让他们出资,岂不是麻烦诸位父兄?这可万万不可,于是特来让我说一声,此事不如就此作罢吧。”

“谁说作罢的?”

关耀祖越发梗着脖子叫嚷起来,关夫人才一皱眉,关老夫人忽地进来了,“是不能作罢。就算他们年纪还小,可也都是堂堂男儿,哪有当众说过的话不算数的道理?你这小管事回去,跟你们少爷说,这点小事不必客气,既是同窗好友,理当守望相助。”

钟山使命达成,道谢退下。

关夫人起身给婆婆见礼,关老夫人当中坐下,不客气的道,“你们的话我都听见了,你的考虑虽然也有道理,但切莫忘了,莫欺少年穷。那欧阳家的大少爷虽然眼下不得势,可瞧他行事,倒是个孝顺有礼的好孩子。咱们便是帮他一帮,又能如何?”

关耀祖喜得一把扑过去,亲了祖母满是皱纹的老脸一口,“谢谢奶奶!”

关夫人只得也应下,心中却微撇了撇嘴,现在会做好人了,之前拦着不让跟欧阳康过度交往的是谁?此时一套,彼时又是一套,不就是处处显摆自己年纪大了有见识?尤其想讨孙子欢心。哼,谁又看不出来呢?

可既然答应了,关夫人总得安排下去,略有些不悦的回房理事。却有跟随多年的管事妈妈上前回道,“夫人您看,这欧阳大爷送来的节礼还当真做得很不错呢,咱们家里厨子也未必能有这样手艺。一个没娘的孩子,孤身在外的,还能细心的置办起这样一份礼来,实在是不容易。”

将东西检视一番,关夫人心里的气顺了大半,再想想钟山的话,替欧阳康想一想。尤其想到他没了娘。关夫人不由又有些同情。

没有女人不怕丈夫移情别恋的。更没有女人不怕自己孩子被后母虐待。要不是怕与关天骁长久别离,弄出狐狸精,关夫人怎会顶着这么多年的骂名也要死活跟丈夫在一起?幸好她活着。到底也终于生出了儿子,还守到了一家富贵荣华的好时候。可欧阳康呢?想想他那个薄命的娘,有心护儿却又阴阳两隔…

管事妈妈的话不多,却一下扎中关夫人作为母亲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她再不犹豫了,“去把当初给咱家修房子的那帮子泥瓦匠找来。既然答应了,就务必要好好的跟人家把房子修起来。花多少钱倒是其次,一定要做得结实坚固。”

管事妈妈应了,出来冲躲一旁的关耀祖点头一笑,示意事成。关公子大喜。恨不得捧着管事妈妈的老脸再亲一口。

可管事妈妈却忙忙躲了,没见老太太给亲的一脸口水么?这样谢意她可消受不起。

不过正经说起来,帮人修屋也是积德行善的好事,这个家又迟早是关耀祖的,他想花钱做点好事又有什么不可以?

这样两份礼都不需要欧阳康亲自出马,可的苏澄是长辈,他的礼非得欧阳康亲自去送不可。

看他送来四样分量十足的点心,当家理事的杜川很满意。

苏澄更是不会客气的,一样抓了一个,先尝为快,“正好早上没吃饱,再垫补垫补。”

豆腐自不必说,他们早试过念福的水准。那豆沙包皮薄馅大,咬一口里面全是炒得绵烂细软的红豆沙,极是香甜。炸团子外酥里嫩,可尤其让苏澄喜欢的,是那个糯米饼。

吃起来并不象寻常的糯米饼那样过于粘糯难以消化,里面好象兑了些别的东西,口感在绵糯里又多了几分劲道,尤其当中包了许多剁碎的酸菜,一面吃就一面解了那份油腻。

他们家现在也生着欧阳康孝敬的大火炉,苏澄一连吃了三个糯米饼还觉不过瘾,正想伸手去抓第四个,杜川不乐意了。这也太馋了吧?好意思么?

才要说他两句,忽地门外有人娇滴滴的问,“这是在吃什么东西?老远就闻着香了。”

这声音真是很好听,就连欧阳康这样还不太懂风情的人都有种骨头酥了一半的感觉,再转头去看,眼珠子也定住了。

因为天冷了,那人穿了件貂皮斗篷,那是纯墨一样的黑,不沾半点雪珠,端的是上品,也更衬得他那巴掌大的白皙小脸精致无比。

一走进这温暖如春的房间,他便很随意的解下斗篷,露出里面一件艾绿色的精致大袄,底下是藏青色的裤,腰间紧紧束一根秋香色的丝带,越发显得蜂腰鹤背,气质不俗。虽然没有半点妆容,可就是生生显出绮丽二字。就算是站在俊美不凡的欧阳康跟前,也不会逊色太多。

这谁呀?

第158章 找

欧阳康瞧着那人,那人也瞧着他。

看清他的长相,那人也似吃了一惊,不过他比欧阳康多点出息,先一步回过神来,挑起眉峰,露出似讥非讥,似笑非笑,似纯情又似撩人的表情道,“姓苏的,这就是你收的那个貌比天仙的徒弟?瞧着跟只呆头鹅似的,也不怎么样嘛!”

欧阳康给说得脸红,而一向伶牙利齿的苏澄瞧见此人也是苦了脸,似是见着债主般,不敢还嘴。

只有杜川笑着上前,“你今日怎么有空来了?阿康,过来见过寄生,他姓梅,比你也大不了两岁,你就叫声生哥吧。”

“不必了。”梅寄生斜睨着踯躅不前的欧阳康,眼神微有些冷,“我就一个唱戏的,还是京城那个最风流也最下作的戏子小菊仙,凭什么跟人家公子哥攀亲带故?没得辱没了人家的好名好姓!”

欧阳康脸更红了。他方才的犹豫并不是瞧不起人,而是觉得此人气势太过逼人,有些不敢靠前。见人家误会,他即刻上前赔礼,恭恭敬敬道了声,“生哥好。”

梅寄生撇了撇嘴,似是还想说几句什么,却给杜川拦住了,“旁人你要得罪也就算了,但他却是万万不能得罪的。你上回说爱吃的那个月饼,还有水晶凤爪可都是他家沐姐儿做的。喏,今儿又送了这些东西来,你要不要尝尝?”

梅寄生再看欧阳康一眼,眼神闪了闪。总算是放过他了,只是老实不客气的走到炉子跟前,堵着想偷偷开溜的苏澄问,“我要的东西呢?”

苏澄一副痛苦模样,“我这就去弄。”

梅寄生甩了个老大白眼,“成天磨磨蹭蹭要人催,会不会是未老先衰啊!阿川,这老头子要是不中用了,你可别心软,赶紧甩了。我再给你介绍个好的。”

欧阳康就见他那个京城人人敬畏的毒舌先生。青着一张脸,却是半句不敢反驳的去书房了。欧阳康也想跟上,却被此人叫住,“嗳。听说你家要修园子还缺点钱。我帮你出点。让你家那个沐姐儿以后时常做点吃的给我可好?”

这…欧阳康不敢答应啊。此人看起来就难伺候得很,万一招惹回去,念福骂他怎么办?

杜川嗔怪的望着寄生道。“你的那点钱来得不容易,别成天胡花海撒的,攒着置些田地早为将来做打算是正经。寄生喜欢你家做的甜辣食物,往后你家做了,给我送来,我分些他就是了。你去书房,看看有什么能帮得上你先生的。”

这后头两句是对欧阳康说的,他如闻大赦,顿时溜了。

梅寄生的嗤笑透过门帘传来,“就这点子出息,姓苏的还指望他养老?怕是眼睛掉酒壶里了吧。”

“别胡说!阿康可是个好孩子,温和宽厚又肯顾家…”

看来自己的人品还说得过去,欧阳大少怀着喜忧掺半的心情去书房了。

苏澄正伏在案上写着什么,见他进来,先伸长脖子往他身后看一眼。欧阳康赶紧道,“没人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