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简氏打断了她。“那虎骨我全配了膏药,用郡主的名义分给从前一起征战过的老兄弟们了,都说很不错。不过这东西太难得,往后郡主要是再有,还是自己留着吧,不必再专程送来了。”

高绣茹的手心攥出了两把汗,尴尬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在她鼓足勇气想为当年的事情开口道歉时,简氏却要带着把完脉的媳妇走了。只留给她两个字。“告辞。”

高绣茹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脑子里乱得象一团麻,连大夫恭喜她有了孩子时,还茫茫然回不过神来。

她有孩子了?她和卫宜年的孩子?可她为什么一点也开心不起来,反而觉得有种说不出的烦闷与负累?

等到卫宜年打发下人找到她。让她来平王府做客时,她就更烦了。不过那时,她还没有想到不要这个孩子。

直到,她见到念福,看到她佩戴的一副红玉耳环,她一下就怔住了。

那副红玉耳环是公孙弘拜年那次送来的,蕙娘觉得好看,就给女儿戴了。念福压根连是谁家送来的都不知道,只觉得跟自己今天的衣裳很搭就戴上了。

可高绣茹认得,那对红玉耳环是简氏的爱物。

从前,连简氏的女儿几次想要她都没给,不过简氏倒是想送给高绣茹来着,那时的高绣茹隐约明白是什么意思,却又不敢确定和公孙弘的关系,于是拒绝了。

可如今,那副红玉耳环就这么自自然然的挂在了念福的耳朵上,这是什么意思?

高绣茹的心一下子乱了,随后做的事似乎都不在自己控制之中了。

然后,孩子就这么没有了。

是有一点故意的吧?

高绣茹不敢去想。她想哭,可眼窝却又干又涩,掉不出半滴眼泪。只是一颗心,象是被揉进了海盐里,又咸又苦。

隔日。

欧阳康大清早就换了身素净衣服,带着礼物登门赔罪了。

不过卫府的气氛有些古怪的压抑和沉闷,就连卫宜年,也似是一夜未睡般,显得苍白而憔悴。

这是出了什么事?

欧阳康也不好问,正想开口道歉,卫宜年却道,“我知道欧阳公子是为什么来的,可你能不能先听我说几句话?”

那你说吧。

卫宜年的神色严肃而认真,“如果欧阳家肯把欧阳小姐嫁来,郡主府会向皇上求一道诰封,允她以平妻之位。日后产下子女皆算嫡出,全由她自己抚养。我名下的田庄地产也会悉数归她所有。”

欧阳康听得目瞪口呆,这是怎么了?

这可是一般人家正妻也没有的待遇啊!就这样全都慷慨的给了欧阳慕兰,卫宜年究竟是受什么刺激了?

卫宜年忽地对他深深一拜,“我漂泊半生,诸亲全无,难得遇到欧阳小姐,虽是一面之缘,却肯为我慷慨陈词,仗义执言。此份情意,胜过万千黄金珠玉。奈何我已身有家室,无法允以妻位,但仍愿竭尽平生所能,善待于她,与她携手终老,望世兄成全!”

第360章 礼不可废【粉红680+】

听说郡马卫宜年要纳自己女儿为平妻,谭氏是坚决反对,可欧阳锦却喜出望外。

“这可是门天大的好亲事,又给名声又给钱,况且常国郡主有权有势,就算是一时受了贬谪,可保不定哪日就会起来,你可不要目光短浅,耽误了女儿。”

谭氏象是护崽的母鸡般,少见的发怒道,“真把她嫁去才是耽误了她!妾就是妾,就算打着个平妻的名号,给慕兰一个诰命,能压得过常国郡主吗?况且她家封地远在西南,等到她们哪日走了,女儿就得千里迢迢的跟过去,万一将来在那边发生什么事,有谁知道?”

欧阳锦嗤笑,“就是搁在眼皮子底下,要是在夫家受气,你还能天天跟过去吵闹不成?这卫宜年除了媳妇厉害了点,上头没有公婆,旁边没有大姑子小叔子,只要他把钱交到你女儿手上,她有什么不好过?况且都允她生的孩子算嫡出了,搞不好是那常国郡主有什么毛病不能生,日后你外孙说不定还能继承府里的爵位封地,这样好事上哪儿找去?”

不得不说,欧阳锦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谭氏想反驳,却找不出更好的理由,求助的看向老太太,可老太太却也保持着沉默。

直到欧阳康匆匆赶了回来,看一眼在座的诸位,隐晦的道,“太医院那边打听出来了,卫郡马虽然有些体虚,但其他…倒是无碍。”

这下欧阳锦更有话说了,“那他们成亲这么多年没孩子,肯定原因不在男方身上。咱们慕兰嫁去,一准儿腰杆硬得很!”

可欧阳康随即又告诉他一个消息,“听闻常国郡主刚刚小产了。”

这下子欧阳锦似是兜头泼了盆冷水,又没话了。

谭氏马上抓住这一点道,“既然郡主自己能生,那慕兰的孩子就算也是嫡出,可永远也要比郡主的孩子矮一头,咱们又不是什么得力人家。哪有法子照应?再说郡主的娘家人是谁?谁敢去争?”

呃…欧阳锦发热的大脑冷静下来,这才想起高绣茹的老爹可是皇上,难道他要去跟皇上争当老丈人?况且,女儿要是去做了这个小妾,可是会破坏他女儿女婿的感情,皇上能容得下他们一家?

欧阳锦忽地后怕起来,忙道,“这门亲事还是作罢吧,你再去卫府赔个不是,小心别得罪了人家。”

你自己的女儿你不出头。倒叫个过继的堂兄出头?连谭氏也看不下去了。“大侄子已经去过一回了。这回就由我去。到底我是妇道人家,就是丢些颜面也无妨。”

“若是要赔罪,也带我去吧。”忽地,欧阳慕兰闯了进来。

老太太根本没打算瞒她。故意把她放到隔间里听着,就是让她知道为了她的事,家里人是怎样的操心。

欧阳慕兰这回是真后悔了,“我闯的祸应该由我自己去补救,大哥都为我这么奔走了,我不能坐着什么也不干。”

谭氏还想说什么,可老太太发话了,“带她去。你们娘儿俩现在就去,给郡主带些补身子的东西。好好的跟人家道个歉。”

欧阳锦顿时撒手不管了。

老太太瞅他一眼,懒得跟他废话,只交待欧阳康,“你也再辛苦一趟,跟着过去。好好劝劝卫郡马,就算夫妻之间有些矛盾,好好谈谈,解开心结就是,可别伤了根本。孩子没了,将来总会有的。”

到底是老太太,人情世故看得老成通透,谭氏很是感激她的指点,当然也感谢欧阳康的义不容辞。

可一家子才商议定了要走,忽地归仁坊的下人来报,“老爷太太快回去吧,常国郡主亲自上门来提亲了!”

什么?

这下子谁也躲不掉了,老太太站起身来,肃然道,“给我更衣,一起过去!”

有她在,谭氏的心安定许多,至于欧阳锦又想耍滑头躲开来,她也不在意了。

归仁坊,欧阳家。

高绣茹脸色苍白,却强撑着自己坐在那里,见到他们一家回来,顿时道,“三日之约已到,今日特来履行承诺。”

“郡主快别如此!”老太太也不顾礼仪了,进门就抓着她的手,把她拉到里屋的软榻坐下。命人把火炉端到近前,又叫撤茶去换了姜糖红枣鸡蛋来,紧盯着着高绣茹滚滚的吃下一碗,这才开口说话,“恕老身说句托大的话,郡主年纪轻轻怎么就不知道保养自己呢?万一落下病根,可是一辈子的事。”

一碗热乎乎,又甜又辣的姜糖红枣鸡蛋下肚,高绣茹的胃暖了,身上也暖和过来,脸上慢慢有了三分血色,听着老太太和颜悦色的责备着自己,心中又暖又酸,想起小时候最疼她的老外婆,心也柔软下来。

“谢谢老太太。”

老太太慈爱的笑了笑,重新起身大礼参拜,高绣茹忙把她扶起,可老太太仍坚持着跪了下去,“郡主宽厚,但礼不可废。”

高绣茹心中一动,老太太这是何意?

等行过大礼,老太太才把欧阳慕兰叫上前来跪下,赔礼道歉,“我这孙女无知,出言无状,冒犯了郡主。郡主想要责罚,怎样都好。只别说什么提亲的话,那可真是羞煞我们全家了。”

可高绣茹却摇了摇头,“我虽是女子,却是行伍出身,岂有出尔反尔的道理?老太太放心,我既答应迎令孙女进门,必会善待于她,不教她受半点委屈。”

卫宜年并没有瞒她,他给欧阳康开的条件,也使人告诉高绣茹了。起初,高绣茹是有些难过的,可想来想去,她又觉得卫宜年做得没错。

自己嫁给他本就是个错误,可是现在又没办法反悔。如果说到和离,那基本不可能。她已经办砸了差事,不可能再给高显脸上抹黑。

而且,就算她和离了,也不可能再跟公孙弘怎么样了。难道还要再去找一个男人,继续过这种貌合神离的生活?

算了。

高绣茹不想再折腾了,既然卫宜年愿意娶欧阳慕兰,索性就把她娶进门算了。相信有她尽到妻子的职责,卫宜年会好过很多。而自己也不必成天那么纠结痛苦了。

她并不是属于内宅的女人,她有她的军队,她的将士,如果没有了后顾之忧,她可以更加全心全意的投入她的军队当中去,那又有什么不好呢?

高绣茹觉得自己想通了,大彻大悟了,所以她亲自上门来提亲,而且态度非常坚决。

可老太太是饱经世故的老人了,一眼就看出问题的根本。苦口婆心的劝着她。“一个女人。到底还是要有个丈夫,有个孩子,才算是真正安定下来。我相信郡主是个宽宏大度之人,我自己这个孙女也是个心直口快的。可不管两个女人有多么好,只要是共侍一夫,成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怎么可能没有矛盾?一天两天能忍,三年五年下来谁受得了?”

可高绣茹不听。

她是完全没有经过妻妾之争的,根本不知道此事的严酷。不管是从前当山大王之女,还是成婚之后的大将军,她永远是家中的核心人物,所以她根本不认为她跟欧阳慕兰会有什么处不来。更何况。她已经决定洒脱的放手了,就更加态度坚决的想早点把欧阳慕兰娶进门去。

“老太太,实不相瞒,我已经向皇上递折子说明此事了,只要府上同意。慕兰姑娘的诰封会立即下来,绝对不会委屈她的。”

这下子,老太太也无话可说了。事情已经闹到皇上跟前了,哪里还由得她们同不同意?算了,等皇上驳回此事吧。

老太太是以人以常情来推断,皇上绝对不可能同意此事。

可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皇上同意了。直接赐了一个七品诰封给欧阳慕兰,定下了婚事。

欧阳家当然不会知道,是高绣茹在折子上说自己小产之后生育不易,才请动皇上赐下这个恩典的。

高显的考虑很实际,也很男人。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算是他的亲闺女,要是生不出孩子来也得让人纳妾。况且高绣茹又不是他的亲闺女,她又没个亲生的兄弟姐妹,就更加需要孩子来承欢膝下,后继有人。

不管那妾室有多贵,但绝对不可能贵过他的闺女去,日后生了孩子也得管高绣茹叫一声母亲。这对于在登基前就有三妻四妾,登基后更有三宫六院的男人眼里,完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再说他才处罚了高绣茹,高绣茹就闹得小产了,这让皇上心里也很过意不去,所以这样的小小请求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就答应了。

至于女人们的日子要怎么过,那就不是高显操心的事情了。更何况这事是高绣茹自己主动提出来的,又能有什么说头?

这些全是后话。

在高绣菇离开欧阳家时,老太太最后只说了一句,“希望郡主将来不会有后悔的一日。”

高绣茹当时很笃定,觉得自己肯定不会后悔。

可是等到若干年后回想起来,她才明白,老太太当时劝她的,是怎样发自肺腑的一片好心。

礼不可废。

不仅是待人之礼,还有夫妻之礼。

是她先废了自己的夫妻之礼,再往后是苦是甜,都只能由她自己去承担了。

第361章 流言

皇上给欧阳慕兰的赐婚只是让京城中多了一份波澜不惊的小小谈资,只有欧阳锦喜得头发眉毛一起跳。觉得终于攀上皇亲国戚了,连走路都趾高气扬了三分。

他要如何卖弄宣扬自不必提,只是蕙娘听说此事后,很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念福,你怎么看?”

我能怎么看?念福撇撇嘴道,“卫郡马和常国郡主的人品似还都不坏,慕兰往后的日子不会太难过,不过磕磕碰碰是免不了的。”

这不说了不跟没说一样?蕙娘横女儿一眼,却是叹了口气,“要说人家订亲,算是喜事,应该去恭喜一声的,可我总觉得不大合适。嗳,要按辈份来说,你是常国郡马的姑姑,他眼下又娶了欧阳姑娘做小,那欧阳康岂不也要比你矮一辈?”

老妈,你难道一定要哪壶不开提哪壶吗?念福忿忿甩了记小白眼,“又不是亲生的,不过是义女,哪有这么多讲究?”

一面嘟囔,一面把锅盖揭开,把炒好的红豆沙均匀的抹在已经蒸了三层的米糕上。

那日听说九层糕之后,念福就上了心。祝四霖这回倒是愿意指点一二了,告诉了她几种米糕的做法,不过具体要怎么搭配,还得念福自己来摸索。眼下,这已经是她做的第七锅了。

要说慕兰这门婚事,念福是真心不太赞同。

她原以为,这样的一时气话肯定会很快打消,却没想到高绣茹竟把事情闹到这个地步。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虽然高绣茹心里可能还残留着公孙弘的影子,但念福却看得出来,她已经更加习惯卫宜年的存在了。所以她才敢在卫宜年面前各种任性,不讲道理。

可爱情不是可以任意挥霍的摇钱树,光索取没有付出,就是再深厚的感情也会被消耗殆尽。

眼下她亲手把自己的丈夫推进另一个女人的怀抱,只要慕兰懂得珍惜,跟着卫宜年这种会疼老婆的好男人。日子肯定不会差。到时高绣茹看着一对新人恩恩爱爱,她还能保持大度,保持这样无动于衷?

恐怕未必。

不过这世上的东西就是这样,在你没有失去之前,永远不会觉得它的珍贵。

念福挺同情高绣茹,但她更同情慕兰。

好好的一个姑娘这就得去做小三了,她到底是要祝福她幸福好呢,还是希望她不那么幸福好?

念福很纠结,一分神,加错了料。结果这第七锅也废掉了。

“算了。今天不做了。”把做砸的五层糕取出来晾凉切块。又把人把剩下的原料送厨房去做别的点心,念福洗了手,挽着蕙娘一起回房闲话。

今天老爹又进宫了,是去干什么?最近几天老爹着实有些怪异。有时看着看着她就会出神,也不知在想什么。

蕙娘不知道,“你爹对不想说的事,嘴巴可紧得很。你说康家人今天去见太后,会说什么?”

“告我们的状呗!不过娘你不用担心,到底爹才是太后的亲弟弟,康家人不会怎样的。”

可蕙娘还是有些放心不下,“怎么说,大姑姐都是你爹唯一的亲姐姐。老这么不讨她喜欢,我总觉得不大好。”

“没事!等你给爹生个弟弟,姑母肯定会喜欢你的。”

蕙娘耳根微红,嗔道,“又胡说!”

念福撇嘴。“我就不信,您不想的。”

“坏丫头,拿你娘开心是不是?”看把老妈惹急了,念福呵呵笑了,随手抓起那碟做失败的糕点来吃,却意外的发现一点不同的味道。

念福再吃一口,眼睛一亮,“我又有点新想法了,先去厨房了!”

蕙娘瞥了女儿背影一眼,嘀咕起来,“真是女大不中留,就是对你老娘也没见对人家奶奶这么巴结的!”

不过她转过身,却是喜孜孜的取出一双小小巧巧,精致之极的虎头棉鞋出来把玩着,要是能再生个儿子…就是个女儿也好呀!

皇宫,御书房。

皇上只有处理一些最机密和最*的事情时才会把人带来,眼下,平王在里面,而承平大公公亲自守在外头,稍有些眼力劲的都不会过来打扰了。

昌乐公主端着一盅汤,伸长了脖子瞧着,显得很是不耐,“父皇怎么还不出来?我胳膊都酸了。”

贤妃低低嗔道,“耐心点吧!才这么一点子工夫,你就忍不了了,真要把你嫁到番邦去,看你怎么办!”

“那就别让我嫁啊。”昌乐嘟着小嘴抱怨,“或者就在宗室之中选个人嫁了,嗳,母妃,你说父皇叫小舅舅来,会不会就是为了这事?小姑姑也到了适婚年纪呀。”

贤妃白了她一眼,“拜托你长点脑子好不好?你小姑姑是沐家唯一的女儿,从小又是在民间长大,这才回来几天呀,就把主意打人家身上去了,你好不好意思的?”

昌乐给训得颜面无光,强自辩解道,“就因为她是在民间长大的,没那么多规矩,去到番邦才好适应啊。顶多多给些嫁妆,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你还敢说?”

眼看贤妃火了,昌乐才不吭声。

而御书房里,高显跟沐劭勤的谈话总算告一段落了。

高显颇有几分赧颜,“真是让小舅舅费心了。”

沐劭勤淡笑,“食君之禄,忠君之忧。事关大粱朝,身为臣子,很应该尽一份力。只是让皇上为难了。”

高显忽地一笑,“可是表妹说的,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这是朕的职责,可不敢谈为难二字。”

提到女儿,沐劭勤笑得温暖起来,“这丫头也不知道成天哪来这么多奇奇怪怪的话,前儿我闻到她身上有股糊味,问她是不是什么菜做坏了。可她居然跟我说,上天给你关上了眼睛这扇窗,又给你打开鼻子这扇门,是让你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不是用来闻糊味的。这明明就是她烧糊了菜,还不肯让人说了。”

话虽抱怨,却满含宠溺。

高显听着也笑了,“别说,表妹这话细想想还挺有道理。”

“皇上快别纵着她了,她这性子我都发愁,眼下在家还好,日后出了门子可怎么得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舅舅也不必太担心了。”

沐劭勤一笑,躬身施了一礼,“陛下圣明,微臣也不必担心了。”

高显会过意来,不觉失笑,“好,朕就用此话,与舅舅共勉了。”

沐劭勤顺势告辞,高显却想起一事,“寿宁那丫头,择定后日入宝光寺,非让我来提醒一声,让表妹千万别忘了给她准备好吃的。要是方便的话,给朕也捎一份吧。”

沐劭勤忍俊不禁,“谨遵圣谕。”

高显也自笑了,命人送他出宫。转头心情大好的处理政务,贤妃母女进来了。

“皇上辛苦了,这是昌乐今儿下厨炖了盅杏仁百合鹧鸪汤,还请皇上赏脸尝尝。”

“好。”高显笑着伸手端起来尝,可眼神中却闪过一抹了然。这汤一吃就是贤妃的手艺,怎么可能是昌乐做的?她们母女前来,应该是为了另一桩事情。

可高显明显不想跟她们多说什么,喝了两口就放下道,“朕眼下还有正事要做,你们就先回去吧。这汤不错,承平,让人去取两匹新贡的锦缎来,给贤妃和公主都制身新衣。”

把母女二人打发走了,也不管她们心中揣测难安,到底那个要公主去和番的流言是不是真的?

玉华宫。

虽然此处也属于皇宫范畴,却离大正宫颇有一段距离,处在皇宫北面的一处半山腰上。虽有一条大路直达,可从平王府过来,也花了一个多时辰。

因是面见太后,所以只有康家老少三代女人来了。递上牌子,又等了一柱香的工夫,才得觐见。

沐太后看上去是比在宫中的时候瘦了一些,但还是保养得那么好,完全看不出吃了什么苦。可康老姑母一见她就抹着眼泪道,“太后娘娘怎么憔悴成这样了?”

她这一哭,康二婶也跟着哭,康洁蓉也不好不哭,弄得沐太后也心酸起来,顿时各种委屈涌上心头,觉得自己真是可怜。

善音看不下去了,这正月还没过完呢,哭哭啼啼的多不吉利?忙上前劝说一番,这才让人止住哭声。

沐太后心里只觉亲近,让人给康家祖孙赐坐,叹息着道,“其实你们来,不说哀家也知道是为了什么事。成冠这事,确实是劭勤有些过份了。可也不能完全怪他,毕竟他跟那对母女分别了十几年,心中难免愧疚。所以不论哀家怎么劝,他就是拗着性子不肯让步。他那媳妇更是个不懂事的,根本没办法讲道理,实在是让哀家也没有半点法子。”

康老姑母揣度着她的意思,忙道,“我们哪里敢怪平王?其实内宅之事,说穿了还是女人作主。只是平王妃如今身份尊贵,也不是我们能说的。”

沐太后瞧她们一眼,“你们如今是住在平王府上?招呼得如何?”

康老姑母假意不太好说的样子,康二婶只说,“一切都好,都好。”

沐太后把目光落在康洁蓉身上,“你说。”

第362章 念福的婚事【粉红760+ 4月债清!】

太后面前,康洁蓉显得比平时越发温柔可亲了些,柔柔道,“表舅舅把我们安排在一处临湖院子里,倒是清静得很,各方面炭火饮食都是好的,只是离主屋太远,我每天过去请安都得走一柱香的时间呢。”

沐太后脸一沉,“真是不象话!难道连个小轿也不给你派的么?”

康洁蓉嗫嚅道,“郡主倒是提过,不过…”

“好了,不用说了。”沐太后摆手打断了她,再看着亭亭玉立的康洁蓉一眼,忽地笑了笑,问起康氏婆媳,“你们这回上京,要不要给洁蓉也定个亲事?她也到了婚配的年纪,该操心了。”

康二婶听出话里的意思,顿时一喜,“要是太后娘娘肯赏这份脸面,那就是她的福气了。”

快速给婆婆使个眼色,康老姑母会意,忙道,“我们原本想着亲上加亲,让守靖和郡主配成一对,却是我们高攀不起…”

沐太后冷哼一声,“自家亲戚,有什么高攀的?何况还是乡下来的,就是名份高些也就这样了。”

康老姑母一喜,顿时忘形道,“那太后娘娘何不就赐婚下去?想必平王爷是会答应的吧?”

沐太后一哽,要是从前,她想也不想就做这个主了,可是在见识过弟弟对妻女的回护后,她却没了这份自信。要是万一她下了懿旨。可最后作不了数,那有多丢脸?

正想要怎么给自己找个台阶下来,康洁蓉忽地怯怯的插进一句,“祖母,那日表舅舅已经言明是不会让郡主表姐给人做长媳的。便是她如今跟着赵姑姑学得挺好,可也不一定能做好长媳。”

康老姑母心道,这孩子平时挺乖巧的,怎么突然拆起自家台来了?

可康二婶眼中却微露得意的看女儿一眼,再看沐太后,果然再看向康洁蓉的目光时有些不一样了。“这么聪明的孩子要是不嫁个好人家真是太可惜了。过来。跟哀家说说。郡主这些天都学了什么?”

康洁蓉老老实实开始交待,“其实,我有件事瞒了家里,那天哥哥被罚跪。我去替他求了郡主表姐,才知道哥哥竟然认得一位名叫欧阳康的公子,而表姐又说与他交好…”

善音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个女孩,只觉得遍体生寒。

虽然她一字是非不说,却比人家千言万语还厉害!这样温柔可亲的外表下,怎么会有这样一副深沉的心?这下子,平王府又要不得安宁了吧?

不过眼下,表面还是风平浪静的。

收到圣谕的念福不需要象老爹那样在宫中隐忍。格格直笑,“原来表哥也是个馋嘴的!”

“没大没小!”蕙娘瞪了女儿一眼,“皇上给你面子,你还不打起精神好好干?”

念福滚到她怀里撒娇,“最近正好没精神。要不娘替我做吧,我要吃娘做的卤豆干,还要吃卤鸡蛋和五香豆。”

蕙娘想把她推出去,到底没舍得。才念福去做第八锅九层糕时,小日子来了。连赵尚宫都体贴的顿时给她放了假,当娘的更加心疼,恨不得把她包成棉花团子热乎乎的焐起来才好。

想想下厨要见冷水,到底蕙娘自己去了。不过告诉她,“没有五香豆,这天寒地冻的,你倒是给我变出把新鲜蚕豆来试试?看厨房有没有什么鸡杂鸭杂,给你卤一点吧,反正你这丫头爱啃骨头。”

“那我要吃卤鸭头、卤鸭掌、卤鸡翅,嗯,还要加上卤猪脚、卤肥肠!”

蕙娘气得笑了,“你这丫头还好意思说人家嘴馋?我看你才是最嘴馋的。有多大个肚子啊,还想吃这想吃那的!”

可沐劭勤却道,“闺女想吃,就给她做吧,家里这么多人,肯定吃得了。蕙娘你做的卤菜最好吃了,我也喜欢。对了,别忘了还有——”

“卤藕!”父女二人同时说出来,相视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