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生笑的很灿烂,“是大米,整整二十斤!”

“啥?”麦芽赶紧掀开米袋子看,里面真是装了饱满莹白的大米,回过味来,她才对哥哥抱怨道:“这东西好贵的,你买它干嘛,我们吃白面不也挺好。”

冬生抱着坛子往院里去,头也不回的说道:“也没啥,也就二十斤,全当吃个新鲜,我看你最近吃饭都不香了,你这样瘦,怎么扛的过夏天。”

麦芽低头看看自己的身材,她其实并不瘦啊,最近吃的不香,也是因为天气热,又没有风扇可以降温,要不是山里昼夜温差大,夜里只怕连觉都睡不着。她心里明白,是哥哥跟娘心疼她,他们宁可自己饿着,自己省一些,也要给她最好的东西,不是有句话嘛,女孩要富着养,男孩要穷着养。

今天中午,麦芽还烧了个汤,昨天放在小河里的网子弄到不少的米虾,她便留着活的,中午用西红柿加米虾烧了个汤,味儿鲜的很。米虾去了头顶壳,搁鸡蛋里打散,再放进汤锅里,这样吃的时候不用费事捞虾子,直接舀鸡蛋就成。

麦芽把成块的鸡蛋大多舀进哥哥的碗里,冬生作势要不接,麦芽却执意要他吃,米虾可是补盖的好东西,哥哥正在长身体,应该多吃,补钙这种话,她当然不能跟他们说,他们会听不懂呢!

吃了午饭,冬生顾不上休息,扛着铁锹,拿了个破碗,去了屋后的粪堆挖蚯蚓。

麦芽瞧他干劲很足,也不拦他,收拾好的碗筷,见外头太阳大的很,便想着回屋睡一觉,田氏忙忙叨叨的也闲不下来,这么热的天,她也舍不得让闺女出去晒太阳,于是戴了顶草帽,跨着篮子下河去洗要用的卤肉去了。

可能是不太适应没有空调,没有风扇的夏天,麦芽最近总是有气无力,可就算再热,她也不出汗。

个人体质不同,可是不出汗,身体里的热毒排不出,人很容易中暑,也很容易生病。

她在锅里用小火熬着绿豆汤,黄豆也泡着,想着下午起来做些豆腐脑,放凉了之后加糖水吃。

元青傍晚的时候过来了,李氏也跟了来,她的风湿病在夏天要略好一些,只要不敢上刮风下雨都还好,加上天天泡花椒水,也能慢慢的走路。

他们来的时候,麦芽还在屋里睡觉,冬生挖好了蚯蚓,坐在院子里穿黄鳝笼,田氏也从河边回来了。

“他婶子,你等会啊,我把卤肉放下,洗个脸,咱们就去卖菜,”田氏招呼他们。

李氏直摆手,“你急啥哩,现在天黑的晚,出去晚点也没啥,傍晚出去都成。”

冬生手脏不方便,元青便去屋里搬了椅子,扭头朝房里瞅了一眼,没听到动静,又忙轻手轻脚的出去了。

田氏叫元青自己去端茶出来喝,早晚都是一家人,也没必要见外。

李氏见冬生鼓捣着竹编的篓子,好奇的问了,“冬生啊,你做的是啥,咋那么小个东西?”

冬生笑着道:“麦芽说这个能抓黄鳝,哦,就是长鱼,我想着反正也没啥事,就试着做几下试试。”

田氏道:“他们都是瞎折腾,咱们祖祖辈辈也没人抓那东西吃过,万一有毒可就坏了。”

李氏听了,不赞同她的话,“谁说不能吃,听老人们说,以前闹灾荒的时候,别说长鱼了,连蛇都吃过,人一饿,啥东西不能吃?”

元青蹲在冬生旁边,瞧了一会,也帮着他一起穿,他看着那个小洞问道:“这个要放哪里下?这么小的洞,黄鳝给钻进去吗?”

“就放稻田里,或者沟里都成,咱们小时候又不是没见过长鱼,不都在湿泥里打个洞,白天热它不出来,等到了晚上凉快了,它才会出来找食,至于这个洞嘛,麦芽说黄鳝最喜欢钻洞,小一点也没事,它身体软的很,挤挤就进去了,但这洞要想出来,可就不容易了,”冬生把妹妹的话,讲给他听。

元青一听是麦芽说的,当下也不怀疑了,两人低着头往笼子里穿蚯蚓,总共才十几个笼子,不要多大一会就能穿好了。

李氏左右看看,问田氏,“麦芽呢,怎么不见她出来。”

田氏脸上露出担扰的神情,“唉,这孩子怕热,又不像我们一热就出一大把汗,出了汗,人也就清爽了,她小时候也是,一到夏天就没精神,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一整天都没精神。”

“哎呀,那往后让她少干点活,别老晒着太阳,多熬点粥给她喝,”李氏听了她的话,也担心起来。

她们说的话,也传到元青耳朵里,他拢起了眉。冬生见他神色不对,忙跟他讲,“我今儿买了些大米回来,晚上给她熬些米粥,放心,没事的!”

元青点头,“往后,去县城里送菜,就我一个人去就行,你留家帮她多干些活。”

冬生很高兴他能这样说,有些人家会很在意女娃的身体,他们可不想娶个病秧子回家,元青能这样想,说明他是真的在意妹妹。冬生对元青越看越上眼了。

最后一个笼子穿好,冬生把所以黄鳝笼用草绳穿起来,背到身上,“行了,我去下笼子,元青你留下,待会帮麦芽干干活,我很快就回来了,李婶,你们在这儿坐着,我先出去了,”他打了个招呼,背着东西便往外去了。

田氏追出来,“这么早去干嘛,你迟些再下笼子不行吗?”

冬生回头对她道:“早些下完,我就能回来了。”

麦芽睡醒的时候,元青正在帮着田氏把装菜的坛子往车上搬,麦芽见她们就要走了,忙追上去,“娘,李婶,你们等会,我有话跟你们讲。”

李氏见她跑的急,小脸都白了,赶紧挥手叫她回去,“太阳还没落山,你出来干嘛,快回屋歇着去。”

麦芽柔柔的笑了,走到门廊下,跟元青并肩站着,“我没事,走几步还不至于晕倒呢。”

田氏道:“你回去吧,卤肉已经下锅了,你看着缺什么香料,再加进去,锅里的绿豆汤给你盛出来了,放在堂屋里凉着呢,别在这站着,回屋去。”

“哎呀,我就跟你们讲几句话,你们这回去其他村子的时候,跟卖卤肉的人讲,如果有人愿意,可以到家里来进货,再拿回去卖,我们按着批发价给他们,一斤能便宜两分钱,不过,每个村子只能来一个人批发,不能有两个卖的,我这样说,你们能听明白吗?”

其实她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在其他村子发展加盟商,当然不是把配方卖给他们,而是从这里进货去卖。这样一来,田氏她俩也不用赶着热天在外面跑,二来呢,也方便把小本生意做大。

田氏愣了,可李氏听明白了,不过,她没什么信心,“这样能行吗?人家能愿意到家里来买?”

麦芽笑了,“你们照着我的话去说就成,他们来也好,不来也罢,我们又没啥损失,我就是看你们天天往外跑,太辛苦,要是能让你们在家里也能做生意,这样不是更好吗?”

田氏应声,“成哪,我们就去说试试!”鞭子一甩,她赶着马车走了。

麦芽跟元青站在门口,一直目送她们走出去老远,才回了家。

绿豆汤已经放凉,麦芽加了些冰糖搅了搅,给元青盛了一碗。他正在院子里烧土锅,麦芽把绿豆汤端给他,“元青哥,先喝碗绿豆汤吧!”

“你先喝,等会我自己去盛就行。”

“哎呀,我都端来了,快点,现在放凉了,几口就下肚了,”麦芽也蹲到他身边。

“嗯,”元青放下木柴,接过碗,清凉甘甜的绿豆汤一下肚,从里到外都清爽不少,喝完了绿豆汤,他关心的问道:“你身体还好吗?要不要抓几副中药回来给你调理一下?”

麦芽拿过碗,嗔怪的瞪他一眼,“我哪有那么娇贵,就是热的有些难受,可还没到要吃药的地步,是药三分毒,好端端的,我吃它干嘛!”

元青不好意思的笑了,“我就是想着给你补补身子。”

“补身子简单,等明儿收了黄鳝笼子,做出了菜,你们就知道我没有瞎胡闹,保管这个比小龙虾还赚钱哩!”

“成,我等着!”

他跟冬生一样,都只穿着无袖马甲,露着两条粗壮的胳膊,马甲上的扣子也不是很密实,隐约还能看见里面古铜色的肌肉,跟胳膊的颜色一样,肌肉也是一块一块的,上面还沾着汗水。

麦芽离的近,能闻到从他身上散发出的汗味,一点都不难闻。

菜园里,先前种的白菜都老了,就得把它们都铲掉,再把土翻一遍,晒上两天,再种别的蔬菜,秋季也可以收很多菜。

元青在菜园子里,挥汗如雨,他挖菜地的速度很快,几乎手不停顿,每一锹下去都很深。

天快黑时,乌云飘了上来,像是要下雨了,也刮起了风,倒是凉快了不少。

麦芽窝在厨房里烧饭,冬生下黄鳝笼子很快就回来了,元青又替他去河边把网子收了一下,把收的鱼虾背回来。最近小河沟的水少了,鱼虾也不像之前那般多。

今儿麦芽煮了一大锅米饭,又从菜园子摘了青辣椒,茄子,韭菜,还有黄瓜。

黄瓜自然是凉拌,盐不放多,滴些醋就成,今在她不准备烧肉。

她家的辣椒,辣味很足,用来青炒茄子跟韭菜是最好不过的,虽然没有肉,烧不出鲜味,但蔬菜的鲜脆,加上辣椒,这样清炒出来下饭的很。另外,她切了些凉粉用黄豆酱拌拌,卤肉也切了些装盘,特别是猪蹄,因为最近生意卖的很好,猪蹄供不应求,她家也舍不得吃,今天托陈掌柜进的货,猪蹄比前几天多了一半。

麦芽捞了两只大的,猪蹄已经炖的很烂,稍稍用刀跺一下就成,上盆时淋上些卤汤,撒点蒜瓣跟自制的红椒油,啃起来可带劲了。

饭做好了,只等田氏她们回来。

他们三个做在院里等,鹅已经关进了笼子,鸡也自己上了笼,两头小猪仔吃饱了,趴在猪圈里呼呼睡觉,元青中间回了趟家,把自己家的猪也喂了。

麦芽没坐一会,就被蚊子盯的受不了。

“哎呀,好痒,”她抓的很辛苦,她身上也没多少地方露在外面。可蚊子还是很盯得着。

元青拿过她手里的扇子,帮她驱赶蚊子。

冬生道:“要不你到堂屋去等,堂屋门关着,蚊子少些。”

麦芽摇摇头,“不要,堂屋里面好热,”这会外面凉快,家里反而热的很。天哪!她真的快被蚊子咬死了,睡觉也是,虽然家里也有蚊帐,可那都是好几年前的,这里破一坏,然后打个补丁,那里破一块,又打个补丁,拢共有十几个补丁,晚上睡觉就听见蚊子耳边昂昂的叫唤。

她看了看哥哥跟元青,他俩好像一点都没感觉似的,就算坐那不动,蚊子也不盯。

“你俩怎么不招蚊子呢?”

她这一问,把他俩都逗笑了,冬生打趣道:“我们身上肉太硬,蚊子扎不动,谁叫你身上的肉香呢!”

他一说,元青也跟着笑,在朦胧的光亮下,他笑起来,很有魅力。

麦芽撅着嘴,不高兴了,“改天我往身上抹些耍大蒜汁,看它们还盯着我不,”她是讲着玩的,哪里会真的涂,别说蚊子受不了,她自己肯定一秒都闻不下去。不过,也不能坐以待毙,她得想想办法了,不然一个夏天过去,她还不得给蚊子吃了。

正想着,就听见外面的车轱辘声,还有田氏喝驴的声音。

三人都迎了出去,帮着她们卸货,田氏跟李氏洗了把脸,把身上的灰弹弹,几个人这才进堂屋吃饭,进了堂屋就得立刻把门关上。

冬生啃着猪蹄没啥形象了,倒是元青吃的比他优雅些。

李氏对麦芽的厨艺赞不绝口,又是难得吃到大米饭,加上麦芽菜烧的辣辣的,很下饭,满满的一锅饭,被吃的底朝天。元青听说麦芽喜欢吃米饭,便琢磨着明儿去县城,也买些回来给她。

这段时日,他们跟田家进账都是五五平分,他们要是拿的少了,别说麦芽不同意,冬生跟田氏也得吵吵,所以他也攒了些钱。

吃过饭,麦芽把碗收去厨房放大锅里泡着,给每人又盛了碗绿豆汤,下下油。

田氏把今儿卖菜遇到的情况跟大家讲了一遍,就是关于麦芽说的那事。

“我跟你李婶一到下塘村,就有人围过来买卤肉,还有些人到处吆喝,生怕有些人不知道,我挑着人多的时候,跟他们说,我家要在这里招一个合伙的,让他到我家进卤肉,然后拉到这里来卖,进货的话比在这儿买,每斤便宜两文钱,你们猜,我说完之后,那些人什么反应?”她神神叨叨的冲几个娃眨眨眼睛。

李氏道:“瞧把你乐的,当初要不是我攒动,你还不敢说呢!”

“是是,都是你的功劳!”田氏笑着直拍她肩。

冬生跟元青当然没猜出来,都问她后面是什么,只有麦芽淡笑着不吭声。

田氏自己把自己的话接下去,“他们都不相信这是真的,然后我说,每个村我们只招一个进货的,不少人就心痒痒了,都想试试哩!”

李氏也道:“就是,你们都没瞧见那场面,热闹着呢!”

麦芽笑道:“他们当然会争着要到家里进货,光是看着我们卖的这样火,他们也得心动,可他们又知道咱不会把配方卖出去,现在有这个机会跟咱进货,他们肯定得挤破头的往我家钻。”

田氏直点头,“是哩,后来我们又跑了几个村子,他们都是一样的反应,不过,我跟你李婶商量了,每个村选了一个老实又精明的人,让他们明儿到家里来先拿回去试着卖一天看看。”

麦芽想着,田氏最近越发会做生意了,也越发的精明。的确如此,他们要选加盟商,不光得老实本份,还得有商人的精明,这样才能有利于长远发展,

冬生跟元青也不笨,这一来一去,他们也听明白了。的确是个好路子,效果也一定不会差。

明儿一大早还有活,几人说了会话,便元青便跟李氏回家了,临走时,田氏开玩笑道:“以后你们干脆就在我家隔壁盖个新房,咱两家住的近些,多方便不是?”

也不晓得李氏到底听明白没有,她一个劲的笑,应声说:“那成,等过年卖了猪,就过来盖新房子,再把麦芽的亲事定下,双喜临门,是再好不过的。”

回家的路上,李氏语重心长的跟元青说:“娃啊,咱们真得想想盖房子的事,就算你田婶子不说,咱也得抓把紧,老房子咱俩娘俩住可以,可你要是成亲,是万万住不下的,如今咱也挣到了钱,好好把咱家的小猪仔养大,等过年卖个好价钱,就带着去买青砖!”

元青自然是明白的,他何尝不想天天见到麦芽,要是跟田家住的近些也好,两家有个照应,他家住的地方离村子还有好大一截,怪冷情的。

第二天一早,田氏跟麦芽还没起来,冬生就去收黄鳝笼了,等到太阳升上墙头,他才顶着满头汗水回来。

麦芽激动的凑上去看,她很想看到结果呢,“哥,怎么样,有收获吗?”

冬生嘿嘿的笑,把背上的笼子都搁在地上,虽然从外面看的不是很清楚,但他背在身上,却是沉的很,想来收获绝对不小。

麦芽去拿了大木盆,田氏也跟出来看,顺手帮忙把笼子倒过来,只要上面捆的绳子解开就成。

第一个笼子倒出来,田氏倒的,她吓了一跳,“哎哟,有两条哩!”

麦芽也蹲过去看,这两条黄鳝比她大母指要粗上圈,身体细长,有一尺多长呢!黄鳝本身就没有蛇长,依着粗细,就能判别出雌雄。

麦芽道:“这两只都是雄的。”

田氏被她说的愣住了,“你咋看出它是雄的还是雌的,我瞧着都一个模样啊!”

“呃,很好辨别呀,雄的体型比较细,雌的很粗,差不多有我两个手指那么粗,咱们要是捉到雌的,就拿去放生,反正雌的肉也不好吃,”她捡能听懂的,跟他们解释,不然难道要跟他们说,黄鳝是雌雄同体,幼年时是雄的,等成年了,它自己就能变成雌的,然后产子吗?这个时候的人,不会理解,也难以理解。

田氏半信半疑,不过对于麦芽说的捉到雌的就放生这话,她也很赞同。

娘三个把十几个笼子都倒了出来,粗略数了一下,有二十几条黄鳝,当然也有麦芽说的雌黄鳝,冬生便另外捉起来,背了出去,到小河沟里放生了。

瞧着一大盆不断扭动的东西,麦芽头发有些发麻,她很怕这种软软的东西,可她敢吃,嘿嘿,因为黄鳝肉真的很美味。

李元青收了些小龙虾,搬到田家门品,准备要去县城送货,一进门,见麦式跟田氏都围蹲在一块,便凑上去看,“你们在看什么?”

麦芽瞧见是他来了,便指给他看,“这是哥哥早上收的黄鳝,才十几个笼子,就收了这么多,晚上烧烧,叫林虎一家跟二妞他们都来吃,我要叫他们都尝尝这黄鳝的味!”

元青也是第一次瞧见这么的黄鳝,说实话,看看还可以,但一想到要把这软不溜丢,滑的跟蛇一样的东西拿来吃,他还是有些抵触的,不过既然麦芽都这么说,他自然也是没二话,“成啊,等我送货回来,再去跟他们讲。”

田氏道:“黄鳝要不要拿水养着,这样放着,不得晒死!”

关于这点,元青跟冬生比她们了解的多,都说加水量的水放在阴凉的地方搁着就成,要是水放多了,反而会把它淹死。

他俩把大木盆抬到墙角背阴的地方,冬生又帮着给元青装菜卤肉,都用因为坛子太重,便只能用水桶装。

等到把元青送走,麦芽看着今天太阳不大,便戴了顶草帽,跨了个小篮子,里面装了个小铲,就往河边去了。

冬生好奇的问道:“你去河边干啥?”

麦芽系着脖子上的绳子,笑着回道:“我去采些薄荷回来,就在门口采,也不走远。”

田氏也不问她采那干嘛,只叮嘱她,要是太阳露头,就早点回来,别跑远了。

以前的薄荷草都是野生的,随处可见,到处走走就能看见一大丛,摘回家之后,放在阴凉的地方阴干,然后装进绣好的香包里,摆在屋子里,就能起到驱蚊的效果,其实还有很多香料都可以,但谁让薄荷最便宜呢!

才走出家门口没多远,麦芽就瞧见好大一丛,碧绿的叶子,她摘下一片闻了闻,清凉中带着药香,香味浓的很。

“哈,不错,原来家门口有这么多薄荷呢,”她本来还带着小铁铲,准备挖一些回来放大门外栽的,现在看来,根本不用。

麦芽蹲下来,捡着新鲜的薄荷叶子摘,这项工作比较的耗时间,短时间之内是完不成的。

田氏跟冬生出来看了好几次,以为她跑远了呢。后来冬生实在不放心,就过来帮着她一块摘。

他很奇怪,妹妹摘这个干嘛,可她既然是顶着太阳摘,说明一定有用嘛!

麦芽告诉他只摘叶子,别摘根径,那玩意没有叶子效果来的好。

两人一直摘到李元青赶着驴车回来,麦芽带着的小篮子才算装满。

“哥,行了,等傍晚的时候再来摘,”她站起来,眼前有点黑,这是贫血的症状,等适应一会就好了。

冬生产接过她手里的篮子,其实也不重,“你赶紧回家喝口水,”他看麦芽小脸晒的通红,心疼坏了。

元青跳下马车,站在那,看见麦芽晒红的脸,他跟冬生的反应一样,“你去河边干啥了,这么热,不能傍晚再去吗?”

第一次被元青责备,麦芽却一点都不会生气,她冲元青甜甜的笑了,“今儿也没多大太阳,晒这么一会没事的,你这么快就从县城回来啦!”

“小驴子把路都跑熟了,走起来也快,下完货我就回来了,”元青瞧她没什么中暑的样子,才转身去搬空坛子,另外还有一袋大米,比冬生买的那袋还大,足足有五十斤。

麦芽惊讶道:“你买这么多大米干啥?贵死了。”

元青笑了,“我瞧你吃着香,也不贵,反正我们总也在这里蹭饭,就当做伙食好了。”

冬生听了他这话,故意扳着脸道:“要不是看在你跟麦芽快定亲的份上,你以为我会天天留你吃饭哩!”

麦芽噗嗤笑了,知道他俩都在开玩笑,忽然,她又听到一阵嘎嘎的叫声,这声音她怎会不认得。麦芽趴到驴车上去看,惊喜道:“哪来的鸭子?”

元青看她高兴的眉眼弯弯,也笑了,解释道:“今儿路过集市的时候看见有人在卖小鸭,就给你买了二十只,这些小鸭仔比春上的大些,也好养一点,到秋分时,就长的差不多了。”

冬生也凑上去看:“这鸭仔不便宜吧,多少钱一只?”

元青道:“别管多少钱一只,买都买回来了,明儿就在屋后的塘里放,傍晚的时候去捞些小虾小鱼回来,也不用多少粮食。”

冬生赞赏的拍了他肩膀,虽然他讲的似乎挺简单,但这会哪家会去这么大的小鸭仔。

麦芽欢喜坏了,好好养的话,到中秋就能吃到红烧鸭子,可惜没有啤酒,不然啤酒烧鸭也好吃的很,又或者米粉蒸鸭也成哩。

她越想越美,仿佛已经看到香喷喷的鸭肉端上桌了似的。

冬生把二十只小鸭,先赶到院子的水坑,最近不用储存小龙虾,也就养殖了几条小鱼,正好给小鸭们当临时游乐场,等它们适应了田家的气氛,就可以赶到后面放养了。

元青下完货,把驴子拉到河边饮了水,回来又给它喂了顿好料,犒劳犒劳它。

麦芽喜滋滋的回了家,先把薄荷叶,用清水洗干净,再用竹扁装好散开,摆到堂屋放着。

中午吃饭的时候,才跟他们解释起薄荷的作用,当然了,她是借用了某个老大夫的话。

听说这东西能驱蚊,田氏便叫麦芽多做些,大家都能用。麦芽自然也是这么想的,不然哪里用得着装那么些。

傍晚的时候,林虎第一个跑来,听说麦芽要做好菜,他哪里能忍的住。

林虎是跟他爹一块来的,二妞跟小翠随后也来了,黄年也记着麦芽做菜好吃,虽说不大好意思,但看着林德寿都来了,他哪有不来的道理,其次就是李氏,那两家的婆娘倒是没来,说家里好些活要做,也可能是觉着来的人多,不好意思。

他们来,也不能空着手来,林德寿拎了一大块牛肉,就是有家的牛生了病,便请人去宰杀了,可这天肉也不能放,就拿到集市上去便宜卖了,他家也买了些,便宜的很。麦芽见到牛肉,当然高兴了,可惜没有牛骨头,不然做出的牛肉汤一定很好吃。

林德寿听她念叨牛骨头,便立马叫林虎回家去拿,他们平时连猪骨头都不想炖,更别说牛骨头了,扔了又可惜,做又不会做,跟鸡肋差不多,他哪里好意思拿出来。

黄年也不甘落后,拎着两条大鲶鱼,这是他早上从自家门口抓的,现在还活蹦乱跳。

麦芽一早就在厨房里忙活开了,元青跟冬生蹲点在院子里,按着麦芽的方法,杀黄鳝。先是把头跟尾剪掉,手上抹一把青灰,再去划开黄鳝肚子就比较容易,不会那么粘滑。

元青负责宰杀,冬生负责清洗,他俩分工合作。林德寿跟黄年就在旁边看着,林虎也在那,他这个小娃胆子大,觉得好玩,便也去抓,林德寿也不拦着,他经常打猎上山下河,他知道黄鳝其实没有毒,吃倒是没吃过。

李氏本来坐在锅灶下烧火,田氏也在帮忙,二妞跟林翠进来,把她俩赶出去歇着了。知道她们女娃子在一起有话讲,田氏跟李氏也乐的清闲。

麦芽注意到今天的二妞似乎沉默了许多,她忽然想起她托自己问的事情,到现在还没问过呢,这一想,倒叫她对二妞感到很抱歉,“二妞,这几天一直忙着,我也忘记问了,要不今晚我就去问问?”

二妞坐在锅灶下烧火,对麦芽笑了笑,露出两排牙齿,也没吭声。

这叫麦芽奇怪了,林翠接过话茬子,跟她讲了原由,“她家亲戚给她讲了门亲事,好像就在你舅妈他们那个村,你舅妈那不是王家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