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把自己的发辫从牛牛手里抢救过来,“他是跟我讲了,可我不是不放心吗?要不我先带一会,等会再把他送过来,路口有家馄饨摊,我去下碗馄饨喂给他吃,娘,我也给你带碗回来吧!”

田氏直摇头,她站起来道:“我想吃稀饭,你爹早上起来现熬的,你俩要不也一起吃些,省得到外面去买。”

麦芽拿着起围嘴,准备待会吃饭的时候给他垫着下巴的,“不要了,还是给他换换口味,我还没给他吃过馄饨呢,去试试,要是他喜欢吃,以后也能自己在家做。”

田氏也不再说啥,看着天气不错,便回屋抱被子出来晒。她现在胎气也稳定了,也不用像先前那般小心翼翼,除了重活累活不能干之外,一般的家务活还是能自己料理的。

县城里面馆很多,但馄饨摊却不是很多,一来做馄饨较为麻烦,主要是擀面皮很麻烦,馄饨皮不像饺子皮,擀厚一点也没事。馄饨皮必须薄如纸,里面包上一点肉馅,这样下锅之后,才很容易煮熟。若是皮太厚,那煮出来的就不叫馄饨了。

麦芽看见的那家馄饨馆子,先前路过的时候看见客人还挺多的,不知是不是快到晌午了,客人少了许多,店老板正在厨下刷锅。麦芽跟他要了碗馄饨,便抱着牛牛坐下等着。

她也不清楚这家的馄饨皮究竟有多薄,想来大概也只能跟饺子皮相媲美了。

店老板热情的跟她唠起家常,又问牛牛多大了,又问孩子叫什么。

听他熟悉的客套声,倒让麦芽想起前一世的那些日子,也是同样的清晨,也是同样的坐在馄饨摊前,也是同样的闲话家常。只是时空不同,物是人非,那一世的过往在她记忆里已经渐渐淡去,这一世的人和事,也越发清晰起来。想到此处,她低头在牛牛的额头亲了亲,虽说这副皮囊不是她的,可是牛牛却也是她生命里真实的存在,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呢!

“丫头,你要的馄饨来了,我给您拿个小碗,放凉了好喂孩子,”店老板热情的招呼道。

麦芽点头谢过,看了看大瓷碗里,色白圆润的馄饨。还好,跟她前世吃过的馄饨差不多,皮也薄的很,而且馄饨个头都差不多,均匀饱满。她好奇的跟店主讨教起来,“大叔,您这馄饨皮是咋做的,我平时在家里也包饺子,可那饺子皮要么擀不圆,要么就是厚薄不一,下了锅之后,有的熟了,有的还是生的。”

当店主就喜欢听客人的夸赞,看着现在也没啥客人,他便跟麦芽谈论起自己的经验来,“自己手工搓的,再怎么细致的去做,也做不得一样的,我有这个,”他走到锅台边,拿出一个铁皮制成的方形盒子,宽度大小跟馄饨皮一模一样。

麦芽也不笨,当下便猜到他拿的铁皮子有作何用的。她原先做饺子皮时,都是把面团搓成长条,再揪成一小团一小团,用擀面杖,擀成薄面皮。如此一来,面皮擀成什么样,可就全取决于擀面者的手艺,也难免参差不齐。

看麦芽很有兴趣的样子,店主便把做法细细讲给她听。这店主所谓做馄饨皮的法子,是用铁皮盒子做模子,将整块擀薄的面皮摊开,再将盒子口朝下用力按压下去,好像做切糕似的,将四方的皮子剜下,如此一来,馄饨皮想不成形都难。

麦芽一边用小碗喂牛牛吃馄饨皮,一边听他讲话。其实很多密方密法,就好比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但是这样做出来的馄饨皮,确实又好看,又容易烧。牛牛吃的可香了,一小碗的馄饨皮,被他吃了个干干净净。馅太干,麦芽怕他吃的时候噎着,便只给他皮子吃。

那店主看牛牛吃的香,他也高兴,“给小娃喝些汤吧,这汤是用大骨头熬出来的,鲜着呢!”

麦芽刚才也尝了口他的汤,的确很鲜,这里可没有味精鸡精,所以这鲜味绝对是大骨头里面原汁原味的鲜香。想着以后店里的客人可能也要吃早点,她便对店主道:“大叔,我家是开客栈的,那个新开的同福客栈就是,我看您这路口也没啥生意,要不挪到我们那个路去,那里正靠着城门,来往的客人也多,您要是怕没地方,可以在我们家墙边搭个棚子,您做馄饨的手艺没话说,这馄饨摊子要是开起来,生意肯定好,到时我家店里的客人也能随时到您那里去吃饭,或者叫外卖也很方便。”

店主听她前面讲的话,欣喜不已。庄县街道不宽敞,他这馄饨摊也是新开的,也就是自己挑个担子,随时准备挪地方,因为你做生意不能防碍别人的开门做生意。特别是像他这种早点摊位,有时早上客人多,闹哄哄的,扰的人家生意做不好。

可听到后面就又不明白了,啥叫外卖啊?

他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姑娘,你说的那个外卖是啥,是不是还有什么其他的卖法呀?”

麦芽搁下勺子,边给牛牛擦嘴巴,边道:“外卖,就是可以到处送着去卖,我建议您请个小伙计,也备些带盖的瓷碗,要是有客人需要送货上门,也好有个人能给您跑跑腿,而且送出去卖的话,价钱可以收贵一些,只当做收个跑腿费。”

“哎哟,丫头,你做生意可真有一套,跟咱们以往做生意都不一样呢,若是生意好的话,我一定去请个小伙计,可是…在您家客栈边上搭棚子,会不会影响你家的生意啊?”

麦芽笑道:“没事,我家另一边的围墙连着后院,那里没人住,围墙下边原本是块荒地,最近我们收拾了下,做了菜园子,种些小葱小蒜啥的,也好做菜吃,所以您把摊子开在那,不会防碍我们。”她伸手要去掏钱。

那店主正喜不自胜,看见要给钱忙摆手,“姑娘,你给了我这么大一个人情,我哪还能收这馄饨钱,今天这顿算是我给孩子吃的,一分钱都不要。”

麦芽道:“这怎么成,您这本来就是小本生意,不要钱可不行,大叔,钱您拿着,等中午的时候,您收了馄饨摊就去同福客栈找我们,我会跟孩子他爹讲清楚,到时候让他帮着你一块弄。”其实这样做也不全是为了别人,也是相辅相成嘛!她的客栈也不能孤零零的开在那,要是周边渐渐热闹起来,客人吃饭喝酒或是买东西都很方便的话,人家也就更愿意往这边来了。原本同福客栈所在的巷子不算太繁华,可是大河道已经修好,小小的庄县县城,一定得往周边扩大。如此一来,才能满足繁华的需要。

“不用不用,我儿子也在家,到时候让他帮着弄就成了,姑娘,这事我得好好谢谢你,以后要是想吃馄饨了,只管招呼一声啊,钱就别给了,只当报答你们了。”

麦芽见他执意不肯收钱,便也不再说什么,她现在还得去一趟花娘那边,便让店主中午再去。店主自称姓林,大家都叫他林老三,因为在家排行老三嘛!在乡下同姓的人家多,五百年前可能都是一家,所以遇见几个姓林的人,也不奇怪。

林老三对着麦芽千谢万谢,这回生意有了着落,他自然是高兴万分。

麦芽抱着牛牛从县城这头走到那一头,牛牛长的结实,换句话说,牛牛很重,一路抱下来,她真有些顶不住。

花娘昨晚淋了一场雨,加上心情郁闷,当夜便发高烧,看样子,像是得了伤风。麦芽走到花坊门口时,王妈妈正准备去请郎中过来瞧瞧的,就在门口遇上正要进门的麦芽,“哟,是麦芽姑娘啊!”

麦芽冲她笑了笑,“我过来看看花姐姐怎么样了,她昨晚刚走没多久就下雨了,也不知她淋着雨没?”其实她是完全不晓得昨夜下雨,醉成那样,她连昨晚把李元青咋样,都不记得了。

见她提起自己的烦心事,王妈妈满脸的愁容,又都上来了,“唉,小姐昨夜就病了,我本想夜里就去请郎中,可是小姐不让,非让我等到天亮,也不准去请秦大夫,您说说看,咱们家看病一向都是请他的,要是换个不相熟的,就是看了也不放心哪!”

麦芽也着急了,忙安抚她道:“您先别急,这样,还是去请秦大夫过来给姐姐看病,若是她怪罪起来,您就说是我说的,秦大夫跟姐姐的关系您也清楚,她之所以这样说,可能只是赌气罢了,并不真心的。”

王妈妈叹气道:“我也是这样想的,那我就去了,小姐就在里屋呢,不过小姐得的是风寒,牛牛就别带进去的,省得给传染了,我老头子在花圃呢,你让他看会牛牛,我马上就回来了。”

“嗳,我知道了。”

一进花坊,扑面而来的就是满满的花香。牛牛拍着手,啊呜啊呜的唱着歌。麦芽在花圃里把牛牛交给王妈妈的老伴之后,才穿过堂屋,进了花娘的屋子。

花娘是养花的,她自己也爱花,所以她的卧室内,装饰的,摆着的,都是色彩鲜艳的花卉。卧室的正中间,则摆着富贵牡丹的大屏风,而花娘的床榻就在这屏风之后。

麦芽绕过屏风,走到床榻前,看见花娘一脸病容的躺在榻上,担忧的问道:“花姐,你还好吗?”她还是头一次瞧见花娘这副模样,以往她总是满面笑容,带着几分妩媚,几分妖娆。可这会却是病怏怏的,连抬眼看她都颇费力气。

听见她的声音,花娘慢慢挑起眼帘,脸上蕴开一个笑容,“这么早,你咋过来了,我头还疼着,你倒一点事都没有,下次不跟你喝酒了,你根本就是深藏不漏嘛!”

麦芽坐到她床边,笑道:“哪有,我也醉了,连自己怎么回屋的都不晓得,早上起来头也疼着,吃了些馄饨,这才好了点,我倒是没想到昨晚你们走了之后,会下那么大的雨,害你被雨淋着了,这医药费非得我出不可了。”

花娘默然的摇摇头,“这跟下雨无关,该病的时候自然就病了,你只管看好你的客栈,那里面还有我的本钱呢,可不能亏了,”她看了下,见牛牛没跟来,便问了她,牛牛在哪。麦芽也不怕她介意,就直言怕牛牛被她的伤风传染,让外面的老仆看着,不等她病好,可不准备她亲近牛牛。

花娘倒也不生气,只佯怒道:“那我要是一辈子病都不好,岂不是一辈子都见不着他了吗?”

麦芽白他一眼,“胡说什么,你离死还远着呢,不过是伤风罢了,吃几副药,发发汗,病也就好了,你真以为死是那么容易的事呢!”

花娘眼神暗淡下来,喃喃道:“可是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不过是每日的徒增烦恼罢了。”

麦芽有些气急败坏的道:“你呀,你知道你现在属于什么阶段吗?”

花娘本来就病着,脑子反应也慢了些,一时没明白她讲的是啥意思。麦芽看她一脸迷惑的模样,又忍不住笑了,“你现在就属于全场都踢完了,只剩临门一脚,却又要放弃,你说亏不亏?”

“踢?踢什么?我什么也没踢啊?”这下花娘是真不明白了。

麦芽自觉口误,忙改口道:“我的意思是啊,你追了这么久,眼看着就要得手了,却又想着放弃,你说亏不亏?”

花娘垂下卷翘的眼睫,有些伤感的道:“我永远都得不到,再等一个十年也是一样,还说什么亏不亏的,我只觉着我这一生真是失败,先是家境败落,之后又只剩了我一个人,不过是想嫁个自己喜欢的男人,我更知道这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所以我一直很努力的追着他,也许我永远不是他喜欢的那一个人吧!”

听着她的诉说,麦芽心里也觉着鼻子酸酸的,但她脑子里灵光一闪,昨晚不是还想着让花娘扮柔弱,使点苦肉计吗?这下可好,不用装,现成的苦肉计。其实秦语堂也不是无情无义的那种男人,可能…也许…只是因为还没有一个能走进他心里的人出现,没有触动他内必的那根心弦而已。

想到此处,麦芽忽然惊喜的抓住花娘的手,再一看她病容娇弱的模样,是个男人都会心疼,都会动心,她就不相信秦语堂看过之后会没感觉,“花姐姐,你听我说,先前我来的时候在门外遇上王妈妈,她要去请郎中,我擅自做主,让她去请了秦语堂过来,待会你就保持这个表情,记着,不要多说话只管这样看着他就好了,听见没?”

花娘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啊?你让我扮什么?”

等不得麦芽解释,就听见院门外有动静,有王妈妈说话的声音,想来是她请了郎中回来。麦芽走出内室,朝客厅迎了过去,就见着秦语堂背着药箱,眉眼之间也略显疲惫之色。见着她也在,秦语堂眼神愣了下,随即道:“你怎么来了,牛牛呢?”

麦芽微笑着道:“牛牛在外面玩,你还是赶紧进去看看花姐姐吧,她昨儿淋了雨,病的不轻,头也烫的很。”

秦语堂的眉头,微不可见的皱了下,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麦芽跟着他进了内室,在屏风处瞧了会,便转回身拉着王妈妈一块出去了,这点空间还是留给他俩单独相处去吧!

王妈妈站在院子里,眼神看着远方,略带埋怨的道:“小姐现在弄成这样,我真是没脸下地见老夫人哪!”

麦芽想起头一次见到王妈妈时,还觉着她是个精明中略带严厉的婆婆,可是此时,她却在陡然间苍老了许多,原本也只是个垂暮之年的老人罢了。

王妈妈的老伴这时抱着牛牛过来了,看见麦芽也在,笑呵呵的道:“这娃在院子里玩腻了,给他啥也不行,我琢磨着他可能想找他娘了,便把他抱了过来。”

麦芽赶忙上去将牛牛抱过来,“谢谢王叔了,我自己抱着就成,您去忙您的吧!”她回到院子里又跟王妈妈聊天了,“您老也别尽往坏处想,缘分这种事,强求也没用,可一旦要是来了,挡都挡不住,我总觉着花姐这回肯定能因祸得福,感情的事,哪能说的这样绝对,您就等着瞧吧!”

王妈妈笑道:“姑娘,借你吉言,要是真有进展,我可真得好好谢谢你,唉,我就盼着小姐能早日嫁个好婆家,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也就是了,一个女娃,钱赚的再多,又有什么用,还不如嫁个好男人,守着她一生,就像你现在这样就最好了,元青是个好男娃,你嫁了他,真是一辈子享福,他娶了你,也是他的福气,总之,你们俩都是有福气之人。”

麦芽道:“婆婆过奖了,我跟元青就是属于王八看绿豆,看对了眼,也就在一起了,哪有想那么多,不过花姐姐为了这样好,老天爷一定不会薄待她的。”

“但愿吧,”说起花娘跟秦语堂的事,王妈妈自己都没底气。关键还是秦语堂此人,性子太冷淡了,属于油盐不进的类型。

麦芽一直陪着王妈妈说话,直到秦语堂看完病出来,她顺便好好观察了下他的表情,想看看有没有哪里不一样了,却只瞧见他低垂的眉睫。

他一出来便对王妈妈嘱咐道:“药方我已经写好了,待会麻烦你老跟我去拿下药,到时我再跟您细说煎药的法子,她现在受不得风,所以这门跟窗子尽量不要开,她得的是重度伤寒,若是不仔细调整,日后可能要留下病根,晚上我全再过来一趟,到时再瞧瞧她的情况。”

“嗳,好好,我这就跟您去拿药,老头子,你在家看着小姐,也把门看好了,”王妈妈急忙答应下来。

秦语堂见麦芽跟牛牛还在门口站着,便道:“你带着孩子也别去看她了,牛牛还小,体质弱,这边我会照应着。”

麦芽点头,“嗯,那我跟你们一块走,花姐那边我就去不打扰了,明日我一个人再来瞧她。”

她上前,秦语堂走在后面,王妈妈也跟着一块出了花坊。

阳光明媚,却有些晒人,毕竟已是夏天,人站在太阳底下,还是有些热意的。牛牛被太阳一晒,就有些昏昏欲睡,头趴在麦芽肩上,小眼睛都快睁不动了。

秦语堂摸了摸牛牛的额头,从药箱里拿了副药,“这个你拿回去,用大锅熬煮了,让他们都喝些,最近得伤风的人挺多,这药不治病,但是可以防病,多喝些没坏处,也尽量别带牛牛到人多的地方,免得被传染了。”

听他这意思,是伤风之病有扩散加重的迹象,要是传染的人数,到了一定的数量,就会演变成瘟疫。在医疗卫生条件都极度匮乏的古代,瘟疫是仅次于战争的灾难。

麦芽对他的医术又一次刮目相看了,做为一个医者,适当的高瞻远瞩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不是疫情到了跟前才去做补救。她收下药包,闻了下,有股板蓝根和金鱼草的香气,“我知道了,你自己也多注意些,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到客栈去找我。”

秦语堂轻点了下头,目送他们母子俩慢慢走远。他在门口站了许久,直到再看不见他们的身影,才带着王妈妈往自己的店铺去了。

麦芽回到客栈时,要趁早赶路的客人,已经收拾好行装,准备起程了。麦芽绕道去了趟田氏那里,把牛牛交给她带着,店里有好多事要忙,牛牛正好在断奶期间,她还是得跟他多分开些才成。

李元青跟李远帮着给客人装货上货,林翠一早喂过冬冬,已经在整理厢房,把客人换下来的床单被罩准备拆洗。见她回来了,便问起花娘的状况,当得知花娘得了风寒时,她有些自责,“唉,都怪我昨晚走的太早了,要不花娘也不会被雨淋着,不过看她身子骨挺好的,淋一下雨,也不至于生病吧!”

麦芽卷了袖子,坐下来搓洗床单,“她那是心病,也不全是因为淋了雨,这生病也不一定是坏事,我让王妈妈去请了秦大哥,我就不信他看见花娘病成那样,就能无动无衷,花姐姐对他是一百个真心,我瞧着花姐姐现在的模样,真是让人心疼。”花娘是属于敢爱敢恨的人,爱的轰轰烈烈,无畏无惧和往前冲,根本不会先去考虑会不会受伤的问题。

林翠道:“她这般执着,老天爷一定会眷顾她的,说不准这一次就是个契机呢!”

麦芽洗的床单又多又大,看着后院也没别人,她便脱了鞋袜,光脚上去踩,要不然也搓不动,“哦对了,秦大哥给了我一副草药,让咱们回来熬煮成水,每个人都喝些,预防伤风,有病治病,没病防病嘛!”

林翠点头,“成,那我待会就去熬。”

李元青在前院送走了一批客人,跟槐子和小二一起把客房都收拾了一遍,小二把账目也捋了出来,李远不认字,李元青便细细的算了一遍,好歹也得知道他们这两天有没有赚钱。

槐子到后院,帮着麦芽她们把床单拧干,再晾到绳子上。

麦芽最关心的还是客人们的反应,便问他道:“今儿早上走的几个客人,有没有对咱们客栈提出啥意见?他们有没有哪些地方不满意的?”

槐子认真想了想,之后又摇头,“客人们都说这里住着舒服,货物也有地方可放。”槐子嘴笨,说不好。可是从他的话里,还是可以听出客人们似乎都很满意。

麦芽放下心来,“小翠,我明儿想回家看看,牛牛他奶奶腿脚不好,我怕她一个人在家照顾不过来,明儿正好也是秦大哥要去给我婆婆针灸的日子,我们驾马车过去,也省得他走路跑一趟。”

林翠自然没意见,“行哪,你要回去随时回去就是了,现在客栈的生意有小二跟槐子看着,我跟李远只要照顾好后院也就是了,你要想多住几日也只管住,回头我去买些东西,你帮我带回去给我娘,她在家带小娟肯定也挺累的,你告诉她,让她担心林虎,他这里念书挺好,等下个月我让他搬过来跟咱们一起住,也省得他住在外面不放心。”林虎在县城的私塾里念学堂,起初一直住在私塾里,可他性子野,林翠怕他在外面惹事,便想着把他也带到客栈这边住,反正后院有空屋子,她能天天看到林虎,她也能放心。

麦芽拿着细竹竿拍打被面,把有褶皱的地方抹平,“给林婶的东西,你不用另外去买,我一并买了就是,另外也给小娟买些花布,给她做几身衣服,林虎我一早就说让他过来住,你还不肯,现在咋又想通了。”

第169章 回家

更新时间:2014-10-19 0:57:38 本章字数:11340

林翠苦笑道:“这也是没办法,他以前在村里,就是小娃们的头,现在到了县城,跟私塾里小娃又处不来,住的别扭,前天我去瞧他,都瘦了一圈,也不爱笑了,整天板着个脸,跟私塾的老先生简直是一个模样。”

槐子一直面带笑容的听着她们讲话,听到这里,也跟着笑了起来。那私塾老生生,他是见过的。一副老古板的模样,不说话也就罢了,只要一开口,不是之乎者也,就是子曰。要是再修练几年,怕是都得成仙了。

中午的时候,客栈里又陆陆续续的来了几拨客人,都是带着货物,要从庄县经过,有的是从大河道拉完货,要回家去。有些是要将货送到大河道。像他们这样赶路的商人,对于吃住只要简单方便就成。

林老三下午的时候带着儿子一块过来了,还背着自家地里刚刚成熟的一筐桃子,还有好些蔬菜,当作谢礼送给麦芽他们。

麦芽中午饭正好做多,便留他们一并下来吃饭,这你俩也是实在人,跟李元青他们倒是很谈得来。说起摆馄饨摊的事,李元青也觉着这法子不错,以后早上他们也不用为客人的早饭犯愁了。因为他们毕竟不做早点生意,顶多烧一锅稀饭,或是蒸几个包子,除此之外,真的做不出其他东西来了,林老三这馄饨摊正好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吃饭的时候麦芽提议道:“大叔,其实你还可以再烧些其他花样的早点,比如胡辣汤,豆腐脑,要不炸些油条,糍粑,韭菜盒子也成,这些东西做起来也不麻烦,要是你们父子俩一起做早点生意,也能忙的过来。”这些小吃她平日里在家也能做,他们要是多做几样,品种一多,客人能选的自然也就多。

林老三的儿子叫林强,身材跟小二他们差不多,年纪也跟他们相仿,也爱笑爱说话,就是牙长的不好看,有一边的门牙豁了,说话的时候直露风,连带着讲话也不清楚,那模样,说不出的搞笑。若不是这颗坏门牙,林强看上去倒也挺周正的。

林强咧着嘴笑道:“这下有地方给我们做生意了,俺们一定好好干,到时候也跟你们似的,开个小饭馆…”

“还得给他娶房媳妇,”林老三把他没讲完的话,接了下去。他这一说林强倒脸红了。

小二蹲在厨房门口吃饭,略带不屑的道:“你才多大,就想着娶媳妇了,娶回来干啥呀?也没房子也没钱的,到时候媳妇还不得跟人跑喽!”

槐子这几天跟小二混熟了,加上小二嘴皮子利索,能说会道的,槐子每每都吃亏,时间一久,就对小二很是崇拜,“不错,我爹说,婆娘也是花钱货,娶回来,还得供她吃,供她喝,完了又生一堆赔钱货,不划算!”

他的话把吃饭的人都逗笑了,特别是李元青跟李远,他俩笑的意味深长。这娶媳妇,其中的甜蜜与幸福,只有当事者自己才知道。

林老三也笑道:“小兄弟,这话说的可不对,娶媳妇的好处可多着呢!你现在还小,等你再大些,就能懂了,别净胡咧咧,这会只管好好挣钱,回老家把房子修好,娶个贤惠媳妇,生几个像牛牛这般可爱的小娃,这一辈子才不算白过,知道不?”

小二自认说不过他,很不服气的把头一扭,朝着外面了。

林老三酒量不错,但此时是中午,又不是晚上,哪能喝那样多的酒,下午还有好些活要干,他们家的棚子也得赶快搭起来,乘着天好嘛!省得夜长梦多。

麦芽得准备着回老家的东西,客栈里的事情有小二跟槐子,还有李远他们打理,虽然她跟李元青才是掌柜的,但就在客栈开始盈利的时候,麦芽把小二他们的月钱,从死钱转变成活钱,也就是除了每个月固定的工钱之外,还有额外的分红,至少这分红的多少,取决于每天有多少的客人,按着一定的比例算。

这个法子她之前跟陈二顺也说过,他的酒楼也用分红的方法鼓励员工的积极性,效果很不错,所以她便照搬来用上。小二虽不是见钱眼开的人,但相较固定的月钱,这种分红的方式,无疑更具诱惑力。

槐子原先不太懂她所谓的分红法子,他是大字不识一个,连基本的数字都认不得,但一听钱可以越拿越多,也兴奋的不行,干活也更卖力了。招呼客人这种事,都不用麦芽他们插手。客栈的厢房价格都是固定的,拢共也就那几十个房间,除了换下的床单被褥需要人清洗之外,其他的都是琐碎小事。

麦芽想着上回建议二妞请了个钟点工,其实她这里也应该请个勤杂工,不然什么事都亲力亲为,便把人都困住了,或者还有个法子也可以试试。像打包给洗衣坊一样,按着每件多少文钱的价格,把洗床单被罩这些活承包给别人干,他们只需按着数量付钱,如此一来便又省下好多事。

店里的事情一一打点了之后,麦芽便一身轻松了。带着田氏跟牛牛,让李元青赶着马车,带着秦语堂,一早便回老家了。

地里的水稻长势正好,一片碧绿的色彩,景色美不胜收。

到了村里,他们先拐道去了趟林家。林娟一早就会走路了,他们到林家门口时,林娟正在院子里玩耍,会走路的小娃就再也干净不了,不是跌跤,就是喜欢坐在地上玩泥巴。林娟也不例外,这会还是早上呢,她身上的衣服就已经脏了一大片,特别是膝盖的部位,两个灰印子,特别显眼。

麦芽把牛牛交给田氏,她跳下马车,笑着唤了她了一声。林娟扔了东西就往厨房跑,她讲话还不是很清楚,麦芽只听见她对林氏嚷嚷着,“来人了来人了!”这小丫头可真管事,

林氏从厨房出来,正遇上进门的麦芽,“是麦芽啊,我一听小娟嚷嚷,还猜是谁一大早的到我家来了呢,没想到是你们回来了,你们咋这么早就回来了,牛牛跟元青呢?”

麦芽怀里抱了一堆东西,顾不得跟她说话,直把东西搁进堂屋,才回到院子,对她道:“他们都在院子外边呢,这些东西是小翠托我带回来给你们的,我担心牛牛他奶奶一个人在家,所以就把她留在那,自己回来了,等过日几我再去换她,到时让她也回来看看。”

林氏道:“哎哟,这有啥好换的,你该回来的时候就回来,她婆家那边小叔子小姑子也多,不缺他俩回去干那点活,先前她还跟我说呢,离了婆家倒也清静,省得跟他们搅合在一起。”林翠倒不是嫌弃李家人,只是他们家人多,转来转去的也不方便,加上房子也不大,也就更挤了。现在搬到同福客栈去,反而还宽敞了。他们为自己的事业奋斗,也更加干劲十足。

麦芽摸了摸林娟的头,笑着道:“话是这样说没错,可我走了,把事情都交给她,冬冬也还小,光她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回头我想把洗被单,洗衣服这些粗活,包给别人干,如此一来,我跟林翠都能轻松些,等客栈生意步入正轨,就不必忙这般忙了。”

林氏不懂她们做生意的道道,她听了会,便招呼他们进来坐坐。

秦语堂是不喜欢跟人闲话家常的,田氏全便把牛牛交给他抱着,她下了马车,让麦芽他们先回去,她跟林氏聊会天,等下再自己走回。看田氏急着赶人的模样,不想也知道,她跟林氏有悄悄话要说,是平日里不能讲给女儿听的。

麦芽也不强拉着她走,便让李元青赶着马车,他们先回家了。

还没到家,走在回家的大路上,远远的就能看见田家屋后成片的果树林,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景像,看的直叫人欢喜。

麦芽坐在李元青身边,跟着他一块赶马车,他们走了许久,之前也一直忙着开客栈的事,果园都交给哥哥打理,如今郑玉肚子也不方便了,哥哥肯定不能时常上山去年果树。麦芽便跟李元青商量着,下午有空的时候,一定得上山去瞧瞧,带上锯子跟砍刀,把横生的枝节,修剪一番。如今果树正是挂果的季节,村里老品种的梨树这会正结着梨子,但他们种的梨树品种不同,得等到秋天,收割水稻的时候,梨子才能上市。至于桃树跟杏树,都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柿子树也是等到秋末才能结出柿子来。

李元青也正挂心山上的果树,还有后面的水塘,乘着回来的这几天,都得全部收拾好了。

冬生在院子里收拾菜园,这菜园还是麦芽没出嫁之前,跟他一手弄起来的。可现在她跟田氏都不在,郑玉倒是想干,只可惜身体不允许,所以好多都荒废了。他便想乘着天气还不是太热的时候,都种上晚黄豆,到了冬天,也能有黄豆吃。

到了家门口,麦芽麻利的跳下马车,奔进门里,喊了声,“哥,嫂子!”

冬生从菜园里抬起头来,看见满脸笑意的妹妹站在门口,赶忙放下铁锹,快步走到院子里来,“妹,你们回来啦!”

郑玉在厨房听见动静,一手扶着腰,也出来了,见着麦芽,格外的欣喜,“我还以为你进了城就不回来了呢,害的我一个人在家急的不行,娘也不在,我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你要再不回来,我也准备去县城跟你们一块住了呢!”

麦芽握住她的手,笑道:“你咋会是一个人呢,不是还有哥跟婆婆在嘛,我是想接你去县城的,可就怕哥哥舍不得!”

田氏也从马车上下来了,“我这不是回来了吗?要是冬生肯答应,下回再走,就把你也带上,你在家,我确实不放心,怕冬生伺候的不好,他做活还行,可烧饭却不在行,上次刚一走,我就后悔了,恨不得回来再把你带着走。”

郑玉难掩激动之情,迫不及待的诉苦道:“我天天看着他,天天跟他说话,早都说完了,李婶最近也忙的很,我不想打扰她干活,便也不去烦她。”

秦语堂从马车上下来,李元青也准备把马车赶回家,给马儿喂些草料,便跟麦芽说了声,他们先回去了。

郑玉看样子是真寂寞坏了,拉着麦芽就不想撒手。麦芽好笑的对她道:“你先跟我娘说说话,我把牛牛也留这,等下我回去把饭做了,咱们中午边吃边聊,晚上还有的是时间呢!”

牛牛已经能扶着东西站立,也能试着走两步,这已经算很好了,他还不到十个月,两条腿便已经很有力气了,这也是得益于麦芽长期给他补钙。

郑玉一看见牛牛讨喜的模样,倒把诉苦的事放在一边,只顾逗着她玩了。冬生也有好些天没看见大外甥了,这会也疼的不行,带着他在院子里又是举高高,又是拿些小玩意逗他开心。

田氏颠了一路,麦芽担心她吃不消,便让她回屋睡会。她也抽着空,回家了。

一到家,便闻见浓重的中药味。秦语堂已经在屋里给李氏扎针,拔火罐的东西也都准备好了,就等着针灸完成,便开始燃草药,拔罐。

麦芽瞧见院子倒是很干净,菜园子收拾的也井井有条,没什么杂草,黄瓜秧、豇豆秧、番茄秧,还有好些菜秧都结了蔬菜。刚才经过院外的鸡笼时,看见又多了些小鸡,看样子也是李氏后来抓的小鸡仔,有好几十只呢!她也真是闲不住,身材才刚好些,便忍不住忙起来了。

李元青正在井边打水,见她回来了,便道:“咱们中午吃什么菜呀,要不我去后面的水塘打些鱼回来。”

麦芽看了看菜园里的蔬菜,“行吧,你去捞一网看看,也不知水塘里的鱼长多大了,挑大的捞,现在荷花应该也快开了,那菱角也不知长到什么程度,傍晚我一定得亲自去看看。”

“嗯,我把水缸挑满就去,”李元青从井里轻巧的拎着小水桶上来,先是把身边的大桶灌满,等会再一并拎到厨房去。

麦芽进了堂屋,先去李氏的屋子看了看,见她趴在炕上,秦语堂已经针灸完了,正在拔针。他手指修长,拔针的动作行云流水,煞是好看。麦芽也不敢去打扰他们,便回了自己屋,把带回来的包袱放在一边,先去厨房打了干净的水,拿了抹布,把炕擦了一遍,又想着几天没睡,土炕可能会受潮,便到厨房抱了些干柴,把炕烧热。

接着又开窗户透气,又是把大衣柜里的衣服跟被子统统抱出去晒晒,省得晚上睡的时候一股子霉味。

秦语堂给李氏做完一个疗程,李氏因为药物作用,在炕上睡着了。秦语堂轻手轻脚的出了屋子,把门带上。

李元青正往堂屋来,看他背着药箱,像是要走的模样。秦语堂见他来了,便嘱咐他几句,“干娘刚拔完火罐,别惊忧她,让她好睡一觉,中午也熬些鲜汤,给他补补身子,晚上也尽量煮些面食,好消化一些。”

“成,这些都好办,那娘的病,现在怎么样了,是不是还有治好的希望?”李元青仍旧抱有希望,要是能治好李氏,就再好不过了。

秦语堂面色不太轻松,“想根治是不大可能,这一点,我之前就跟干娘说过了,但是可以慢慢缓解症状,减少她的疼痛,如是加上适当的活动,我相信干娘的病会慢慢好起来的。”

李元青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能放下了,只要李氏不要时时忍受着关节的病痛,这就足够了。他看秦语堂背着药箱,便问道:“中午在这儿吃饭,下午的时候我再送你回去,我明儿早上再回来也成,哪有让你一个人走路回去的道理。”

秦语堂淡淡一笑,“你跟我还客气呢,我平日里给人看病也经常走路,这点路对我来说,可不算啥,不过回去之前,我得到后山采几味草药,也不用进山,就到后面水塘边转转就成了,草药也不是非得长在山里,中午我可是要回来吃饭的,你们在家先忙着,我先去了。”

他熟门熟路的从墙角边找到一把小铁铲,准备带着挖草药用的。这几天没下雨,地面干燥,也就不用换鞋了。

李元青把他送到门口,又指着几处地方告诉他,哪里草药比较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