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青看了那滩呕吐物一眼,皱眉便走去了桌后,在多杰身旁蹲下身时道:“殿里桌上之物都不得动,拿只新碗来,盛上水。”

殿上却静悄悄的,宫人不知该不该听从。

“准奏。”这时,步惜欢淡淡开口,看了身边的范通一眼,范通眼皮子都没抬就明白了圣意,亲自到偏殿寻碗和水去了。

元相国抬头望了眼御座,又看了眼暮青,目露晦色。

宫女们不得出殿,只得退到了殿后,与乐师们聚在一处。大殿中央明阔了起来,满朝文武望着暮青,不知她要做何事。只见暮青先将多杰的扼住颈部的双手掰开,将头部转向一边,探过他的颈脉后便细瞧多杰的脸,也不知在瞧什么,随后竟抬手压向多杰的眼瞳!

百官吸气,乌图和布达让惊怒,“大兴人竟敢侮辱我族金刚!”

草原五胡乃善战的民族,即便文官和神官也是英武彪悍的,两人离暮青不过咫尺,盛怒之下当殿出手。元修跟在暮青身后,眼疾手快按住了两人肩膀!

乌图和布达让只觉肩头似被铁石压住,千斤重力压得腿脚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瞪着暮青。

“英睿将军竟当殿辱尸,行此不道之事!”翰林院掌院学士胡文孺大声斥道,他便是受元相国之意试探暮青之人。翰林院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考议制度,详正文书,兼备起草诏书之职,他身为掌院学士,受元相国器重多年,今日被一村野武官辱骂,心中自不痛快,见暮青有错当然不肯放过。

辱尸乃重罪,暮青虽出身仵作,但其如今是朝中武将,正值议和期间,外族使节死在宫宴上本就是件麻烦事,她验尸时还如此行为不当,岂非添乱?

“谁告诉你此乃尸身?”暮青冷声问。

胡文孺一愣,百官皆怔,此言何意?

“我有说过人死了?”暮青头也没抬,只细细观察多杰的眼瞳。

“勒丹两位使节说人已死了!”

“他们是仵作?”

“自然不是!”仵作虽是贱役,五胡蛮夷之地却连仵作这等贱役也没有。

“既然不是,他们说人死了,你就信?”

胡文孺当殿噎住。

这时,范通取了碗来,暮青接过放到了多杰的胸口上,观察了会儿水面,面色忽变!只见她迅速将碗拿开,抬起多杰的下颌,以手指探入其口中抠其喉部,又将其翻过来俯卧在地,拍背压腹,好一阵儿折腾,只听呕的一声,暮青再将人翻过来时,多杰睁着的眼已缓缓闭上,地上留下一滩秽物,人却可见微弱呼吸之态。

“这、这…”满朝文武皆惊!

死了的人竟又活了?!

这怎么可能!

乌图和布达让也瞠目结舌地盯着暮青,乌图惊道:“桑卓神使!”

草原五胡皆信奉天鹰大神和桑卓神山神湖,他们皆称自己部族的王是天鹰大神的使者,称王后为桑卓女神,王有生杀予夺之大权,王后则受部族百姓爱敬,相信其有令部族繁荣昌盛甚至有让死人复生之能,就像养育草原儿女的桑卓神湖。

暮青此时乃儿郎之身,且相貌平平,说她是美丽的桑卓神使未免有些古怪,但多杰死而复生之事就在眼前,乌图惊极才出此言,他也知称暮青为桑卓女神有些古怪,因此才称她为桑卓神使。

暮青乃大兴武将,男儿之身,百官皆当乌图胡言,但心中同惊。

满朝文武亲眼所见,多杰方才分明已死,却又在众人面前活了过来,这少年神人不成?!

元修也心生诧异,唯独呼延昊眸光乍亮,那如大漠黑风般危险的眸中忽有星火窜起,炽热灼人,似欲将人吞噬。

多杰虽醒,毒却未解,意识恢复后毒发的折磨令他手脚不断抽搐,暮青抬头看向呼延昊身后,巫瑾立在那里。

“可否请王爷瞧瞧此人中的是何毒,可有解?”暮青前世若遇中毒者,会将其呕吐物带回,化验出是何毒物,但此处显然行不得此事,既然巫瑾在,救人便容易多了。

巫瑾含笑点头,温淡的眸中隐有亮色,如见山涧清泉,声若暖风,谦和道:“自当尽力。”

呼延昊一心盯着暮青,倒忘了拦巫瑾,巫瑾来到多杰身边,自襟内拿出只小巧的玉瓶,倒出颗红色小丸,道:“劳烦将军。”

暮青会意,捏住多杰的下颌,迫使他的嘴张开,巫瑾将那药丸放入,迅速收回了手。

多杰吞下药丸后没多久便不再抽搐,闭着眼昏昏睡了过去。他一安静下来,巫瑾便拿出块巾帕来搭在他腕上,为其把脉。

暮青见此挑眉,这人有洁癖?

喂药时巫瑾便未曾碰过多杰,把他的下巴掰开还是请她代劳的,此时为男子把脉他还要搭帕子,显然是有洁癖。

暮青远远扫了眼巫瑾那席,见满桌御菜都是端来时的样子,显然一筷未动,茶盏里的茶也喝得极少。

暮青瞥了眼别处的时辰,巫瑾已收了手,对暮青笑道:“还要再劳烦将军将人挪去洁净处躺着,本王这便去开方配制解药。”

多杰身壮如熊,暮青方才救他已费了颇多气力,哪还有力气将一个壮汉挪走?幸好乌图和布达让听得懂大兴话,两人似已将暮青当做桑卓神使,不敢劳她干活儿,忙将多杰抬去了后方。

解读如救火,耽误不得,暮青没急着问巫瑾多杰身中何毒,巫瑾奏请过步惜欢后便出了大殿往御药房去了。

巫瑾走后,金殿内静寂如死。

步惜欢这时才问道:“爱卿怎知人未死?”

人死不可复生,既活了,自是方才未死。

只是,如何瞧出来的?

“启禀陛下,生死乃大事,断人死亡凭的是心脉和气息,不可单凭其中之一。人死有时是心脉先停,有时是气息先停,若是后者,兴许只是假死。”暮青道。

法医学上是根据心跳和呼吸停止来判断死亡的,以其孰先孰后为标准,将死亡分为心脏死和呼吸死两大类。

心跳先停止的死亡称为心脏死,人的死亡一般情况下是心脏性的,比如电击死或者原发性心脏病等情况,都可能发生心跳骤然停止的现象。

呼吸死又称肺脏死,比如自缢、扼颈等机械性窒息或肺病变等都可能引起呼吸停止。一般情况下,肺脏正常的人呼吸停止后,肺血液和组织液中贮存的氧约能维持四五分钟左右,随后由于严重缺氧,心跳才会慢慢停止。

这段短暂的时间,法医学中称为临床死亡期。

处于临床死亡的人,从外表看生命活动已经停止,但机体组织内微弱的代谢活动仍在进行。由于体内还存着少量的氧,尚能保持最低的生存状态,因此若急救措施得当及时,生命便有复苏的可能。

乌图和步达让并非仵作,自不知这些,见人没了气息就以为人死了,其实不然。

百官诧异,假死之说真是闻所未闻!

“人有假死之态,中毒或深度昏迷者常有此态,如自缢、绞颈或遭人扼颈者,乍一探没了气息,瞧着像是人死了,但其实只是窒息。半盏茶的时辰内如若救治及时,人还是有可能被救醒的。中毒者亦是同样,只要非强酸强碱类剧毒,亦或见血封喉之奇毒,中毒死亡皆有一段漫长的过程。勒丹使者多杰虽看起来是中毒急死,但臣见其有呕吐和以手扼颈之态,不排除他是被呕出的秽物堵住了咽喉气管才致窒息假死的。”

“臣压迫过勒丹使节的眼瞳,见解除压迫后,其瞳孔即刻恢复了圆形,便知其是假死。人若是真死了,解除压迫后瞳孔是无法恢复原形的。臣要来置于勒丹使节胸前的那碗水,碗与水面也有微弱变化,证实人还有呼吸。因此,只需使其头部伸直后仰,解除舌根后坠,令气道畅通,再帮其将清理口腔,将堵住咽喉的异物排出,人自然便能通气转醒了。”暮青道。

殿上再度死寂,步惜欢笑叹一声,眸中流光醉人。

每当以为瞧过了她所有的本事时,她便能叫人再长一回见识。

“英睿将军这番言语听着有道理,但方才勒丹两位使节早已探过多杰金刚的鼻息,难道尚有呼吸他们探不出来?还是将军想说,他们明知人未死却扬言人死了,故意污蔑我大兴,以图议和的好处?”胡文孺心有不甘。

“敢问大人身居何职?”暮青不答此事,冷不丁地问。

胡文孺此前提出与暮青结交,曾想告诉她自己身居何职,暮青以两人并非一路人的理由拒绝了,此时竟又要问,胡文孺冷哼一声,倨傲道:“本官乃翰林院掌院学士。”

翰林院?

暮青面色顿冷,翰林院兼备起草诏书之事,此前朝中的议和诏书就是这帮人未经帝王御准便发往西北的吧?

“辞了吧!”暮青毫不客气道,“翰林院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考议制度,详正文书,大人听人说话竟如此马虎,连我说的‘微弱’二字都忽略了,如此能力不如辞官让贤,省得白瞎朝廷俸禄。”

“你!”胡文孺气得险些发了心病。

范高阳和刘淮看他一眼,皆无同情之意,他们早就领教过这村野莽夫的一张杀人嘴了,回朝后不是没说过,胡文孺显然是没放在心上。他们早不想与这村野莽夫多言了,朝事复杂,杀一人何必与其吵嘴?

“呼吸太过微弱,若凭手便能感知,何需水碗,何来假死一说?”其实除了水碗,能用之物颇多,比如纤细的羽毛、肥皂泡沫,甚至冷却的镜片,她要水碗自然是因为此物最易寻得。

“民间有言,隔行如隔山,翰林院不掌刑狱看验之事,胡大人连本职能力都不高,就莫要臆测案情了。”暮青道。

胡文孺闻言眼神微亮,冷笑反讽道:“将军倒是能力卓绝,不过本官未记错的话,将军以前是仵作,如今可是我朝武将,看验之事也不是将军的分内之事,查案更非将军之职了。”

“有道理。”暮青竟然点了点头,“假死之人只有半盏茶的时辰能救回来,等宫里派人去将盛京衙门里的仵作召来后,人就死透了,可以直接验尸了。”

胡文孺一呛,脸色涨红。

元修背过身去笑了声,她总是犀利如刀。

暮青还有更犀利的,“然后接下来的故事便是五胡使节宫宴遭毒杀身亡,朝中忙查凶手,勒丹使节强烈谴责我大兴朝廷,严正要求议和补偿,随后便是你们在朝中就同意还是不同意打口水仗,没完没了,一个头两个大。最终凶手未必能查到,笑话倒叫天下人看尽了。”

满朝无人说话了,暮青是武将,已非仵作,验尸确非她的分内之事,但若非她发现及时,勒丹使节今夜真的死在了宫宴上,后果当真便会如她所言这般。

眼下人活了过来,虽然人在宫宴上中了毒,大兴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至少已将局面控制住了。日后议和,人没死,朝廷也尽力救治了,即便勒丹要求补偿,也要不到过分的补偿。

暮青虽有行使职责虽有越界之嫌,其功也是明眼人看得出来的。

“我真的觉得胡大人所言有理。”暮青再次开了口,这次是真的赞同,“宫里没有仵作,救人如救火。但眼下人已救了,殿上有刑曹的诸位大人,查案之事就瞧诸位大人的了。”

刑曹下设四司——提刑司、督捕司、掌计司和掌狱司。

提刑司掌律法、刑案,以及复核各地秋审命案。刑曹主官为刑曹尚书,副官为刑曹尚书侍郎,另有郎中、员外郎等属官,此刻皆在殿上。刑曹尚书姓林名孟,摊上这等外交案子,只觉得头都大了,心中将胡文孺骂了个百八十遍。此案别人来查,凶手查不查得出都怪不到刑曹头上,何至于像此时这般硬着头皮上阵?元相国有意议和,宫宴上却偏偏出了这等事,下毒之人若查不到,他的官帽就别想保了。

外交案子不好查,多杰毒发又是在金殿上,满朝文武都有嫌疑,可哪个又是能得罪的?

但暮青看起来真的撂了挑子,她回席坐下后竟端起碗筷继续吃饭。

元相国深望了暮青一会儿,道:“兹事体大,人皆在殿上,何人下毒,你等查个仔细!”

停了宫宴,当殿查凶,这等事元相国竟未奏请过步惜欢。

步惜欢淡笑,似早已习惯,只道了声准奏,刑曹尚书林孟便与一干属官领旨,当殿查起案来。

暮青捧着碗,边吃,边听。

看别人查案。

------题外话------

领养长评下个月评出来,现在正在置顶中,这段时间置顶了唯一记起、绮尔、酥su酥、陌墨末姑娘们的长评,今天在置顶玉流绯姑娘的,因为有的姑娘表示置顶时想截图,于是以后置顶的时候我会说一下。

答题活动的奖励昨天已发,我再瞧瞧有没有落的

今天这个月最后一天了,妞儿们有月票的,别忘了清一下,明天就过期了。

第二十一章 当殿查案

金殿中央,林孟等人聚在一起商讨案情。

“宫宴的菜食酒茶都一样,我等皆未中毒,五胡使者也只多杰一人中毒,毒必是下在多杰的酒菜中的。”

“多杰饮的酒乃是自带的,如此说来定是酒中有毒!”

刑曹众属官频频点头,直道有理。

“可酒是斟入酒盏里饮下的,宫宴所用碗筷酒盏皆是银器,若酒有毒,何以酒盏不黑?”

“这…”众人沉默,皆答不出。

半晌,有人道:“多杰并非是在饮酒后毒发的,而是饮酒过后一刻左右,桌上的菜食他是吃过的,或许酒中无毒,菜食中有毒?”

“那为何银筷不黑?”

“这…”那人也答不出了。

又半晌,有人一指桌上一道烤羊腿,眼神发亮,音调颇高,很是兴奋,“定是此菜有问题!”

那烤羊腿已啃了大半,骨上尚能见到齿痕。此菜是宫中御厨专为五胡使者准备的,草原民族民风彪悍,吃羊腿是用手抓的,若哪道菜里有毒,最可能的便是这道了。

林孟沉吟着颔首,也觉得有道理,“验!”

他一声令下,属官们便围去多杰的桌前,怕羊腿有毒,众人袖手望一眼宫人,一名太监哆哆嗦嗦走过来,执起桌上银筷,扎入羊肉里,片刻后拿出,满朝文武的目光齐刷刷盯住那双银筷,林孟等人皆惊——银筷上光亮油润,不见一丝毒黑!

“怎会如此?”刑曹的属官们想不通。

那提出羊腿有毒的朝官有些尴尬,对林孟禀道:“大人,这些鸡鸭中都可能藏毒,何不都验了?”

那朝官就差说鸡鸭端上来时都是整的,胡蛮指不定都用手抓着吃了,凡是拿手抓过的都要验毒。

“验!”林孟道。

当殿查案何事也不做才尴尬,总得忙活起来。

于是宫人开始忙活,一群人依旧袖着手瞧着宫人忙活,片刻后,银筷上沾了鸡油鸭油,甚至连鱼腹中都探验过了,仍不见毒黑。

菜中无毒?

酒无毒,菜也无毒,那人是如何中毒的?

众人不解又尴尬,被满朝文武盯着查案,更有如芒刺在背。林孟不由瞥了暮青一眼,实不解她一介村野贱民之辈,为何在百官面前这等敢言敢行。

这时,巫瑾同一名御医回了殿中。

那御医身后跟着医童,医童背着药箱,御医手中亲自端着药碗。

“启禀圣上,解药已煎好。”巫瑾进殿便禀道。

步惜欢是懒应了声,并无多余的话,巫瑾便领着御医去了多杰身边,乌图和步达让并不信任大兴的御医,御医当着两人的面喝了口药,两人才将多杰扶起来,医童执勺慢慢将解毒汤药喂入了多杰口中。

多杰之前服下了巫瑾的药丸,正昏睡着,药并不好喂,那药童喂得慢,百官瞧着,大殿上静悄悄的,落针可闻。

暮青继续吃她的饭,连多杰身中何毒也不问了,留给林孟等人问。

林孟咳了声,问:“下官敢问王爷,勒丹使节身中何毒?”

“此毒并非一味毒草炼制,其中一味乃雷公藤,此藤生于山林阴湿处,江南及西南可见。”巫瑾道,笑容温淡,说话间遥遥望了暮青一眼。

暮青下筷的手微停,随即继续吃饭。

巫瑾瞧见,眸光隐有异动,添了些意味深长。

“江南及西南?”林孟沉吟了一会儿,又问巫瑾,“敢问王爷,此毒草可易寻得?”

“易寻。”巫瑾话音温和,林孟听了却一脸灰败。

既然易寻,那便是难以通过此毒草的来路查出凶手了。

人是在金殿上被下毒的,满朝文武皆有嫌疑,再难寻的毒药对殿上百官来说应该都不算难寻,不过是银钱的事。毒药难寻都已是如此不好查了,何况毒药好寻?

“大人。”这时,那猜测羊腿和鸡鸭中有毒的朝官又道,“酒菜中无毒,会不会是胡使身上带着毒?”

暮青闻言抬眼一瞧,见那朝官年纪颇轻,尚不足而立之年,松墨朝服前绣白雉,应是刑曹员外郎,从五品官,从五品乃今夜宫宴最低的品级,此人却是今晚当殿查案的刑曹官员里最敢推测案情的。

林孟却有些没听懂,问:“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