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间里雕案华美,雀羽锦席,步惜欢慢悠悠坐去席上,执壶斟茶,似对此事不欲多说,只道:“不是要赌钱?”

“他事后可能记得中过此术?”暮青不懂内力,她只问关心的问题。

“他会觉得做了一个成仙的美梦,如至仙山,拜听仙音。”茶汤清绿,清香袅袅,步惜欢的容颜隐在茶气后,眉宇间意态冷沉,笑道,“烟花之地,茶果不净,倒真让你说对了。”

“茶里有毒?”暮青问时,见步惜欢袖子一拂,那茶盏滑到司徒春跟前,他迷蒙的眼神顿时深如夜海,静谧幽沉。暮青见了,忙去拉步惜欢,这司徒春知道她今夜不是为了寻欢而来,竟在茶中下了*药!

步惜欢坐着未动,一使巧力便将暮青带进了怀中,区区*药也想迷他?

男子低声一笑,笑声自胸膛里传出来,低低颤颤,震得她耳朵痒,“投怀送抱也别在此,或是你喜爱这挂满春宫图的屋子?那待我们回去,备间这样的屋子如何?”

暮青冷笑道:“你怎不说到义庄寻些尸体来,摆个满屋子的春宫十八法?”

步惜欢眸光一亮,她竟肯接他这些话了,想来是习惯了。他沉沉一笑,抱着她似真似假地道:“娘子口味真重,不过你若喜欢,为夫还是愿意满足你的。”

暮青呼地起身,袖子一拂,怒风甩了步惜欢一脸。

步惜欢在那怒风里笑得愉悦,半晌才言归正传,“不是要赌钱?赌吧。”

“你既用了幻心术,何需真赌?”暮青往雕案旁一坐,道,“让他将长春院里的银子有多少就拿多少来。”

她的目的只是将安鹤引来。

她吩咐他吩咐得理所当然,他却听得甚为欢喜,眸光柔若春风,曼声道:“好,谨遵都督钧令。”

“去,将长春院里的银子有多少拿多少来。”步惜欢淡淡吩咐。

司徒春闻言便起了身,除了眸深如渊不见波澜,竟看不出别的异样来。他出了门后,暮青便和步惜欢在屋里坐等,两人未再说话,只等了一刻,司徒春便回来了,怀里抱着只方盒。盒子打开,里面皆是一捆捆卷好的银票,暮青展开一数,这一盒足有白银五十万两!

“收归国库。”暮青将那盒子一推便推给了步惜欢。

步惜欢笑吟吟接过来,“娘子可真会持家。”

“这是养家。”暮青纠正他,起身便走,“走吧,今夜且回去。”

司徒春失了长春院的银子,清醒后必会禀告安鹤,今日夜已深,安鹤已难出宫,要出宫也是明晚。

步惜欢慢悠悠起身,临走前对司徒春道:“记住,你与英睿都督赌钱输了银子。”

司徒春立在屋里缓缓点头,步惜欢关上房门便和暮青走了。长春院里的人见暮青这么快就出来了甚是诧异,但没人敢拦,两人就这么出了长春院,回了都督府。

尚未到都督府门前,暮青便道:“我自己回府便好。”

她虽不知他今夜出宫是以临幸哪个男妃为由出的宫,但那些男妃既然安排在朝臣府中,那些府里必有宫中的眼线,替子在府中,难保真的不会万无一失。她知道,他既已安排男妃回京,与元家之争便必是到了紧要关头,这时候不能有失。

“嗯。”步惜欢应了声,往街角青墙上一倚,笑容在清冷的月色里显得有些朦胧。

墙缝儿里有雪,男子穿着侍卫的衣衫,一张月杀的脸,笑意懒散。暮青看着别扭,但未让他摘面具,夜深街上无人,但防备不可松懈,她只看了眼墙上的雪,皱眉道:“磨破了衣袍,别找我补!”

步惜欢听后眸光亮若月色,笑着离了青墙,道:“不冷。”

她哪是怕他磨破了衣袍,分明是怕他着凉。她最是心细重情,只是不善言辞。

男子的目光像是看透了她,暮青转身便往府中行去。步惜欢在街角看着她敲开府门,石大海将她迎进了府去,这才隐入巷中,转身离去。

*

内务府总管府。

上元节前这里便辟出了间别院,府里的男丁女眷皆避着此处,因这院子里住着的人身份尴尬,乃是总管府多年前送去汴河行宫的庶子。这庶子是内务府总管彭顺早年养在府外的庶子,其母是个低贱的戏子,承了生母的美貌容颜,便被送进了汴河行宫。

府里没人想到他还会回来,夜深人静,红烛如泪,屋里低低的承欢之声随风送远,听得府里值夜的小厮们面红耳赤。

别院内外守着御林卫,别院里欢爱之声低浅下来后,一名小厮才被唤了进来,手里端着热茶。范通在门口接了茶,刚进屋便听见有人在华帐里哑声道:“茶!”

范通来不及关上房门便将茶端去了榻前,帐帘撩开,彭公子华衫半解,将茶奉至榻内一人面前,那人衣衫半褪,转头来时媚眼如丝,如画般的眉宇里有未褪尽的春情,他接了茶来喝了几口便将茶盏递出帐外,范通忙接了过来,那人瞧也没瞧他,只笑望彭公子一眼,彭公子跪在榻上,身子前倾,似又要与那人赴一轮*。

帐帘放下,范通端着茶盏出来,门口的小厮忙低下头去,心砰砰直跳,都说陛下喜雌伏,此言果真不假,只未曾想到床第之间有那般春媚之色。

“还不退下!”老太监一张死人脸,忽喝一声,惊得小厮手中的茶盏险些打了,忙垂首躬身,急匆匆退了下去,往书房回禀去了。

小厮刚走,别院的后窗便无声自开,一人飞身进屋,榻上两人惊起,见了那人便双双下榻,两人皆衣衫半解,面上却不见一丝春色,跪下齐声道:“主子。”

步惜欢未出声,只坐去椅子里,抬手摘了面具,面具之下脸色苍白。

两人未得圣令不敢起身,亦不敢抬头,范通进了屋来,看见步惜欢的脸色,一张脸沉得越发像死人,道:“老奴去请瑾王来。”

“半夜三更的,他在侯府,你倒是能把人给请来。”步惜欢将面具随手丢去桌上,淡道,“何时长本事了?”

“为陛下分忧是老奴的分内事,豁出命去也要把人请来。”范通停步回身道。

步惜欢听后倒笑了,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朕发现你是越老越会说话了。”

范通眼皮子也不抬,“陛下倒是越来越年轻了。”

陛下少年老成,幼时便磨了心思,隐忍筹谋,擅掌大局。如今动了情,倒是越来越像这年纪的人了。

这是好事,只怕也是坏事。

那蓬莱心经乃世间至圣之宝,其心法似求仙问道,修炼之时需心如止水,忌杀念,忌擅动,否则必受反噬。此经未臻化境时需潜修隐忍,臻化境后可杀伐随心,弹指间掌天下武林。

此经乃双刃剑,未成时斩己,大成时杀人。尤其是那幻心术,反噬极厉,擅用有走火入魔功力尽失之险。陛下隐忍多年,只差一重便可臻化境,今夜担此反噬之险,想必是为情。

以陛下的深沉心性,便是身上万刀割心,脸上也能谈笑风生,今夜之事暮姑娘恐怕多不知情。

“好了,一个个牙尖嘴利的,都学了她。”步惜欢眉宇间生了浓浓倦色,缓步行去榻前,入榻盘膝,合眸时淡道,“朕调息些时辰,你们盯着外头。”

三人不出声,只躬身领旨,范通走到榻前放了帐帘,给两人使了个眼色,那两人便齐去软榻上卧下,身未动,欢爱之声渐起,那去书房回禀的小厮回来,听见此声,面红耳赤地退到别院外的方亭下值守去了。

*

次日清晨,暮青刚起身,正在阁楼里用早点,刘黑子便来禀事,说是长春院的掌事司徒春求见。

长春院是何处,刘黑子早些日子就知道了。这些天月杀正教他和石大海一些别的事,京中内外大大小小的酒楼茶肆、棋阁雅舍,青楼倌馆不仅要他们记着,还要记着各家的金主常客及京中各府的姻亲关系。因此今儿石大海一开门,见是长春院的人求见暮青,俩人顿时便想歪了。

刚刚及冠的少年还不懂男女之事,更不懂男风之事,来阁楼禀事时脸颊飞红不敢看人。

暮青看了刘黑子一眼,没解释。昨晚“赌输”了五十万两银子,司徒春当然不敢回禀安鹤,想必是来求她的。

她本不想见,但又心中一动,道:“花厅见客。”

------题外话------

我在蓬莱,傍晚回家,旅游也是件累事,瘫趴在地~

年会面基的感觉,总结成一句话——万万想不到。

群里有多掉节操,脸就长得有多萌,简直应了一句真理——每只少女心里都藏着一只野兽!

第七十九章 我是暮怀山之女

暮青道了都督府时,司徒春正赏花,男子一身素色风袍,不见昨夜盛装风流之态,倒有几分素净之姿。

他听见暮青的脚步声后,忙回身行礼,笑叹:“都督真乃巧思之人。”

暮青顺着他的目光看向雕桌,桌上玉瓶梨枝,枝细态美,枝头白雪簇簇,如见满枝梨花开。这时节,梨花未开,盛京各府里摆着的无非是红梅绿萼,梨枝白雪确是巧思,但暮青哪有这情调?

这是前些日子杨氏摆到花厅里的,她原没在意,以为是杨氏的巧思,没想到杨氏那日偷偷对她说:“真没瞧出来,越队长成日冷着张脸,却有这等巧思。”

她这才知道原来是步惜欢的手笔,只有他知道她没心思理这些,便不知何时对月杀特意嘱咐了此事。

她不重生活品质,亦不讲情调,这花摆在花厅,她起初并未多看一眼,但自从杨氏与她说了那番话,不知为何反倒瞧着这花顺眼了些。

暮青不想与司徒春说这些,只看了眼桌上的冷茶,那茶是司徒春进府后,府里奉上来的,但茶已冷,茶盏里却是满的,显然司徒春未动过。

“我府上的茶里没放*药。”暮青不喜拐弯抹角,开口便直指昨夜的事。

司徒春与暮青都是贱籍出身,虽身份大不相同,但长春院背后的东家是安鹤,他自不怕这毒害朝廷命官之罪。可昨夜他输了五十万两银子,这些银子是长春院日常的流水,输了没法跟安公公交代。

事关性命,司徒春垂首而跪,道:“小人昨夜并无加害之意,只因都督名满盛京,不像是来长春院寻欢作乐之辈。小人猜不透都督此行的意图,又身担长春院掌事之职,怕惹出事来不好跟安总管交代,这才备了那*茶,原是想让都督睡一夜,做个美梦,早晨便将都督送出长春院,如此而已。”

桌上梨枝白雪,地上男子伏跪,那素色风袍裹在身上,人如埋入雪里,说不出的楚楚之姿。司徒春年华老去,风华却依旧动人,当年这般胜似女儿娇的风姿不知迷了多少京中子弟,如今上首那人却迟迟不见出声。

司徒春偷偷抬头,见座上少年眸中似有寒雪,清冽刺人。

“如此而已?我夜宿长春楼,你难道没有抓着这把柄,好将我捏在股掌之间的想法?”

司徒春目光微变,这的确是长春院一贯的手段。来长春院的朝臣和京中子弟,有逢迎讨好安公公的,也有专为寻欢作乐的,但只要进了长春院的门,头一夜都有一杯*汤。长春院会寻画师将那颠鸾倒凤之态画成春宫本儿,存入密格,以此为把柄要挟那些朝臣和京中子弟乖乖听话。文人狎妓成风,但多爱重名声,谁也不愿自己的春宫图散布街头,连身后名都污了,因此这些文人不仅时常来长春楼花上大把的银子,还带友人门生前来相聚取乐,时日久了,长春楼里存着的春宫本儿便越来越多,当今朝中有一半王公重臣的把柄都在长春楼里。

此事隐秘,这少年如何知晓的?

“小人不敢。”司徒春今日是为了求那五十万两银子而来,自不敢承认此事。

“我不喜不诚之人,你既有能耐说谎,那就把这能耐用在向你们东家解释那五十万两银子的去向上吧。”暮青起身便走,走得干脆,“送客!”

司徒春没想到暮青说走就走,他惊怔起身,欲求她回来,刘黑子在门口将他一挡。司徒春眸光一虚,一把匕首指在他眉心寸许外,刀尖锋利雪寒。他对这少年有印象,他的脚有些跛,黢黑精瘦,听闻他是长春院的公子,方才端茶来时脖子耳根红如火烧,甚是腼腆。哪知这刚才连头都不敢抬的少年,此时竟不声不响地出刀挡人,眼神寒煞。

“我们都督说了,送客!”少年的脸上不见半分腼腆,似他再敢追出一步,他便会毫不犹豫地要了他的性命。

司徒春不敢再动,但瞧见暮青的身影就快要看不见,只能喊道:“都督想知道何事,小人知无不言便是了,还请都督留步!”

“我不想知道什么,我只想见见你们东家。”暮青停步回身,望向花厅里的司徒春,“不管你如何禀他,我要今夜子时在长春院昨晚那间屋里见到他,否则那五十万两银子的事我会替你禀明你们东家。”

她今日本不想见司徒春,但想到长春院损失了这么多银子,司徒春许不敢让安鹤知道,可能会先想别的法子填补漏洞,因此她才见了司徒春,原本只是想要威胁他替她办事,没想到长春院似有别的秘密。

但无论有何秘密,她不想等了,她要今晚就见到安鹤!

*

这夜,二更天时,步惜欢来了阁楼,来时便已易容好了。

暮青见他顶着张月杀的脸含笑而来步步生华,不由淡道:“别扭。”

步惜欢笑了声,牵了她的手便往外头去,知道她今夜要查杀父真凶,心情定然沉重,他将她的手握在手心里,力道格外轻柔,下楼时淡道:“总有一日,要你我行走在这天下间任何一处都光明正大。”

暮青看着步惜欢的背影,不知是她心情沉重的原因还是其他,总觉得他今夜的声音缥缈如仙,一路拾阶而下,却像在登天阶,仿佛要羽化而去。她心里一紧,不由反手一握,握紧了步惜欢的手。步惜欢在前头走着,脚步微顿,瞥了眼袖下,不由唇角牵起,眸光暖柔。

一路无话,两人到了长春院时,安鹤还未来。

昨夜迎来送往的那龟奴将暮青请到屋里,道:“掌事说了,要都督且在此等候,他子时再来。”

那龟奴笑得猥琐,似以为暮青昨夜和司徒春共度*,今夜心痒难耐,又要来寻欢。暮青自不解释,听这话里有两人约定的时辰,便端坐在屋里等了。

暮青盘膝坐着,盯着房门,这一生里最难熬的那夜她已熬过去了,而这一夜,该是水落石出要人来偿了。

步惜欢坐着她身侧,敛尽懒态,不出一声,只伴着她,等。

这一等不知多久,待夜风起时,院外有人声传来。

“里头儿?”太监声音尖细,声音曼然悠长。

步惜欢弹指灭了桌上火烛,屋里一黑时,听一物脆声一折,咻地破窗而出!

安鹤正往廊前来,听那咻声疾步便退,身后噗通一声,司徒春眉心插着朵红梅,僵直倒在院中,冷月清辉,照见男子双目圆睁,眉心滚出血珠儿,殷然胜似红梅。

安鹤靴尖儿一点,纵身退到司徒春后,一脚将尸体勾起踢向房门。房门忽开,饕风扫来,树梢不动,花枝不折,尸体却当空一翻,滚进梅花林里。

安鹤瞥了眼院中的花枝,心生凛然,不知何人内力如此深厚,竟可无劲无形!这些日子元修出事,他忙前忙后地跟在太皇太后身边,本无空闲来长春院,今日却收到司徒春的传信,说江北水师都督昨夜来了长春院,手中不知攥了什么把柄,今夜子时就要见他。这些年来,长春院做的事多了,不知那少年攥着哪一桩的把柄,他原是不惧这威胁的,但眼下元修刚从阎王殿回来,太皇太后担心得紧,容不得他出半点差池,那少年乃元修的旧部,颇得他的信重,万一他不来,惹得她将那些把柄捅到了元修面前,让元修恼了他或是与太皇太后生了嫌隙,那便得不偿失了。

他今夜是禀明了太皇太后前来的,本想瞧瞧这少年有何花样要耍,却没想到刚进院儿,屋里便烛灭飞花,有人胆敢在他长春院里杀人!

安鹤见过暮青,听得出她的脚步声不像是内家高手,那房里飞花杀人者显然不是她!

此人是谁?是与司徒春串谋骗他来此,还是那少年请来的人?

“你是何人?”安鹤问时已将退至院门,远远望见林中落梅如潮,随风荡来,漫天飘洒,如天降红雪。他欲出院,却身置梅海,落梅袭人无声杀气不露,却片片如刀!

安鹤怒笑,雨花宫袍鼓荡生风,衣袂上松鹤金羽如针,袖下忽见一条金鞭,凌空一扫,劈开落花,隐见屋里有人缓步而出。冷月清辉洒在廊下,那人淡立廊内,月色照不见他的容颜,只见他指间拈着一朵红梅,月光照着那花那手,花艳刺目,手腕清俊。

那人廊下拈花,只看花,不说话,廊前落梅却似知其意,一散又聚,迎面而来!

安鹤挥鞭,鞭声如雷,如一道金电劈裂夜空,却扫不尽落梅残花。残花遍地,转瞬飞起,落梅不见消减,反愈见繁多,金鞭妙法可毁石断骨,今夜却扫不尽一院飞花。

飞花越碎,花海越密,暗刀越多,安鹤心觉不妙却脱身不得,他习武半生,大内少遇敌手,今夜竟进退不得,只眼睁睁看着飞花如刀,割皮片肉,执鞭之手如被千刀所割,血肉随花飞溅,金鞭啪的落地!

安鹤面白如纸,目光阴毒,内力震得衣袂鼓荡,以宽袍隔开飞花,他仿佛能看见廊下那人嗤笑,心中亦知内力迟早有耗尽之时,他却同样嗤笑一声,他虽看不出那人是何来头,所练的是何秘笈功法,但隔空飞花,他损耗的内力定比他重。

安鹤衣袍鼓荡,遥看廊下,大有一比谁的内力更为深厚的意思。院中一时静了下来,只见月色当空,残花如海。未几,飞花渐密,安鹤似有不支,内力耗尽前他忽然靴尖向后一扫,地上的金鞭顿时飞起,自他身后凌空一扫,飞花散开,未聚之时见他身后三步便是院门,他回身纵出,看起来像是要往门外逃。回身之时,他却忽然一扯那金鞭,向后一掷!

那一掷,含尽内力,金鞭如剑,刺破花海,直指廊下!离廊下还有一丈,那金鞭的鞭骨忽开,只听咔咔咔咔之声,黑紫的药粉随风扑去廊下,月色下望如毒雾。

那廊下之人总算抬了头,身未动,指尖一挑,风袍忽解,挡了那毒雾之时,飞花尽回身前,连同那风袍一同裹了那团毒粉送入了林中。安鹤借机要逃,廊下之人弹指间,手中拈着的红梅射出,打上飞来的金鞭,只听铮的一声,红梅落地,金鞭回头,凌空呼啸扬鞭一打,正中安鹤的后背!

“噗!”

安鹤喷出口血来,踉跄一倒,扑在院门口便起不来了。

金鞭妙法,毁石断骨,这一鞭打断了他的腰骨!

院中再次静了下来,步惜欢回身看向屋里,暮青面向院中盘膝而坐,不动不说话,屋里烛火尽灭不见五指,男子的目光却精准地落在她身上,看见她望着安鹤。

自安鹤来了,她一直就是这么望着,高手相拼,她不惊,毒雾扑面,她不惧。她的目光从没有离开安鹤,此时他趴在院中重伤难动,她却没有立刻起身,只是遥遥看着他,看着他趴着的姿态,想起江南六月初二那夜,义庄地上的白灯笼、旧草席和一双草席下伸出的腿。

步惜欢也不急,只在廊下等,至仇近在眼前,心中是何滋味,他太懂。

当她出屋时,他已隔空点了安鹤的穴。

安鹤头朝院门脚朝屋里,看不见身后来人,却听得见脚步声。那脚步声沉如万斤,一步一碾,似要碾碎残花,踏血逐月收人魂。当那双脚站在眼前,他看见一双武将官靴,奋力仰头,看见冷月悬空,少年月下静立,紫貂毛衬得一张脸巴掌大,低头望人,眸深如渊,不见杀意,连声儿里都辨不出情绪,静如死海。

这是他在镇军侯府西暖阁里见到的少年,像,又似乎不像。那夜她锋芒尽露,言行刺人,今夜却只有沉静,沉得陌生,静得可怕。

她为何要杀他,廊下那人是何人?

安鹤满心疑问却问不出口,少年却开了口,“你可记得去年五月,汴河城刺史府里死的仵作?”

仵作?

这等贱民死了便死了,他向来不记得。

他神态轻蔑,却见少年指间忽露寒光,往地上一掷,一把解剖刀倏地扎入了他的手背!他那只手刚才已被飞花割残,血肉模糊正淌着血,十指连心,他本就痛得面如白纸,那刀挑着手筋处刺入,顿时痛得他仰起头来,眼底生出阴毒狠戾,嗓中却发不出声儿来。

少年眸中的狠戾比他更甚,她蹲下身来直视他,字字刺进他心坎里,“我提醒你,去年五月,汴河,柳妃,懿旨,灭口。”

安鹤忽然吸了口气,不知是疼的还是惊的。他一生都在宫里,去年是头一回离宫去江南,江南之行自是记得清楚,他不记得的只是当时灭口的人,凡是与那件事有关的,杖毙的杖毙,毒杀的毒杀,死的人不少,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侍卫、宫人和贱民,他怎可能一一记得?当时死的人里是有个仵作,但他不记得是谁,连那人的模样也记不清了,他惊的是这少年竟然知道懿旨灭口之事!

去年圣上到汴河行宫时带着柳妃同行,此事江南百姓尽知,这英睿出身江南,知道此事并不稀奇,但事后太皇太后懿旨处置了龙船上的侍卫和办案之人,此乃宫秘之事,少有人知晓,她如何知道?

安鹤盯着暮青,忽然目光飞转,企图望向身后廊下。他腰骨断了,又被点了穴,自然望不见廊下之人,但细一想,去年那件事事后连他带去江南的宫人都被毒杀了,知道那件事的只有太皇太后、圣上、汴州刺史陈有良和他!那么会是谁告诉她此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