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着刚刚起锅的面条,洪松和唐绍仪居然同时生出了一种幸福的感觉,洪松玩笑道:“哟!咱家丫丫的手艺进步了。”

林一不依:“师父,我的厨艺一直这么好,好不好!”说着还找证人:“师弟,是不是?”

唐绍仪点头:“是,一一的手艺一直都这么好。”

洪松取笑:“得了,你就算说那屁是香的,他也会说是。”

唐绍仪脸微红,不过林一没有发现,只是对洪松无语:“师父,你不能换个说词吗,你还要不要吃饭了?”真是的,在吃饭的时候说这个,也不知想恶心谁。

然后道:“还有师父,我不会说屁是臭的,师弟也不会是非不分的。”

洪松道:“好好,师父不说了。绍仪咱们开始吃吧。”

唐绍仪嗯了一声:久违的饭香了,直到此刻唐绍仪才发现自己有多想念这一切,热腾腾的饭菜,温暖的话语,温馨的氛围,放松的心情。原来不是不想,只是不敢想,生怕放任了自己的执念就再也收不回了,可是这一切却又是那么的美好,美好到舍不得人放手。唐绍仪觉得此刻的自己是无比的幸福!

洪松吃的飞快,刺溜刺溜的没几口一碗面就没了,林一要去帮忙盛,洪松还不让,说:“你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师父自己来。”

林一想想也是,就算是叙旧也不在这一时。

林一回房把自己今天挣的小钱包拿出来,开始数挣了多少钱,一个,两个,三个…一两;一个,两个,三个…二两;…三两;…四两;四两多的银子。林一兴奋的跳了起来,今天一天就挣了五两银子啊,哈哈哈哈!我发了!

林一抽出一两银子来准备给几个孩子发工资,算这几天的酬劳,平常给熙和他们的零花,他们都不要,这下没借口拒绝了吧。

正文 第七章

时光如水,匆匆流去,转眼间已经三月了,去送菜的活要不了多少时间也该停了。林一在折腾完春游后,开始准备折腾自家新开垦的田地了。

按照一亩地四斤的黄豆计算,一百二十亩地全部种上黄豆就要四百八十斤,因为有些多,林军对于林一说的要种那么多黄豆提出疑问:“丫丫,咱家种那么多黄豆干什么呀?”

林一道:“爹,咱种这个好处多了,我不是在白师弟他们家找到了一本农事的书嘛,他上面说的种黄豆能肥田哩。”

林军怀疑:“真的吗,那爹爹怎么没有看你看过那本书?”

林大牛在边上,看见这样,赶紧圆谎:“爹,妹妹没说错,不过她那书没有带回来啊,是师弟家的怎么好拿回来呢,妹妹跟我说过的。”

林军这才打消怀疑。不过林大牛这个慌不可谓不高明,因为林一是有次好奇古代的书房长什么样子的,白展翔就带林一去看了,回来跟林大牛提到过。

林一不得不对林大牛的说谎能力赞许不已,好样的,哥哥!

看的林大牛开心不已,为再一次的帮了林一的忙感到高兴。

既然林军不反对了,那就好办了,当时林一就是让刘山说的是四百八十斤的黄豆,本来定好第二天买的,但是刘山也没有那么多的货,所以还特意让林一不着急的话,三月会给林一弄来。

林一也知道自己要的很多,就很爽快的答应了刘山,直到今天才和林军去提货。因为货过多,所以林军还怕自己一个板车不够。又管上次出游时的那家人借了一辆,洪松来了。自然是没有让林一推车的道理了。

还记得那天洪松他们回来,对熙和几个人表示由衷的欢迎,洪松还很惊讶,在听了事情的原委后,再一次的为自己的好眼光表示满意。

继洪松和唐绍仪的归来,通知了白家,当天白展翔也被打包送的到了林家,所以现在林家每天不可谓不热闹非凡,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林家的劳动力相对多了不少。

林一跟着林军还有洪松去拿黄豆种子。刘山因为这次卖的多还给了林一一个友情价,就这样还挣不少呢。刘山自此深觉的林一就是自家的小福星,不说自认识林一以来卖的那些西域种子因为知道了怎么种,种出来的是什么,卖的就比以前火了,这些都是林一告诉自己的,而且好像每次自家来了什么新鲜的种子,林家好像都能给种出来似的,弄的刘山现在有什么种子首先想到的就是林一了。

林一几人把黄豆拉回来之后。林家刚开始是要管人家借牛再犁地的,但是林一觉得自家现在的地那么多,而且以后也只会多不会少,那还是自家养一头比较合适。不管干什么都方便不是。

林军沉吟半晌,林刘氏这回倒觉得林一说的有道理,而且可以先买一头小牛。慢慢的来。

洪松也觉得这个想法不错,毕竟现在林家的地包括沙地总共就有五顷地。自己家没有一头牛的话还真说不过去。

林军最后道明天去找人问问,看谁家有产小牛的可以搬一头来。

第二天林军就去找人了。找的是林二福帮忙问问,现在林家的话林军自服役回来跟村子里的生疏了不少不说,又因为林一的原因在级别上跟别的农家就不大一样了,都走不到一块去,最好的也就林二福和林五小子了。

林二福拍着胸脯道:“行,哥等着,我给你问问去。”

林二福认识的人多,面儿也比林军广多了。

林二福办事效率很快,当天下午就给回了信儿,隔壁村的有一户人家恰好两天前生了一头小牛犊,正打算卖呢。

林军当即问了多少钱,林二福道一般一头牛要二两银子左右,还是挺贵的,但想到以后自己家也有头牛挺划算的。林军没挑过牛,也不知道什么样子的好,因此迟疑的问:“二福,那牛健康吧。”

林二福有被侮辱的感觉:“老哥你说什么呢,我办事你还不放心。”

林军摆摆手:“不是,不是。这不是昨天丫丫说这牛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好,万一这牛它娇气不适合干农活咋办呢,你也知道你老哥我多年不干农活了,一回来,啥都不大会了。”

林二福这才释怀:“嗨,没事,老哥你不懂得看,我懂得看啊,到时咱们瞅瞅那牛要是不行,咱就不要呗。”

林军一想也是,不过临出门前正好碰见林一回来,林一看林军还没和林二福一起走,自己正好没事,还没有去别的地方逛逛呢,当即道:“爹,我也要去。”

林军问林二福道:“丫丫跟着去,没关系吧。”

让林二福拍着林军的肩膀笑道:“老哥,看来你真是当兵把这都当忘了,这有什么,不就是丫丫想一起嘛,走吧。”

林一欢呼了一下,这时林家的那些孩子包括唐绍仪和白展翔都去上学了,只有几个女孩子呆在家里。不知道是不是年龄的原因,林一感觉唐绍仪、白展翔跟熙和几人很有话聊,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当然熙和还不知道唐绍仪的身份,林家也没人告诉,唐绍仪则以为林家说了,林家却觉得这种事还是让唐绍仪自己说,一来是尊重,二来不知道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林一跟着林军和林二福从村口的唯一的一条路顺着路往前一直走,走到一个岔道,林二福才拐弯,之后的路就没有那么清晰了,林一只记得左拐右拐的,拐了好几次,并且感觉时间比进城的时间还要长。

林一问道:“二叔,咱们村隔壁是什么村啊,咱们现在要去哪儿啊?”

林二福边小心脚下的小石子。这段路比较崎岖,边道:“丫丫。你还没去过别的村子吧,咱们现在要去那张家村儿。咱们村儿附近呀。隔壁村有好几个呢,这个张家村是离咱最近的,你不知道吗?”说完,才想起林一失忆来的。

林军听了道:“你别说,就我这么多年没回来,好多东西都忘的差不多了,你要是单问我咱隔壁村儿有哪几家我也不知道。”

林一道:“对啊,而且丫丫不知道以前知不知道,只知道反正丫丫没有印象。”

林二福有心为刚才的话做补偿:“嗯。不知道没有关系。就是问小花,小花也不一定知道。咱村儿的隔壁有李家村,张家村,苏家村,陈家村,这四家。”

林一当即道:“那我娘的娘家,刘家村怎么没有啊?”

问这话时,林二福正领着俩人走一段小山丘,山丘上草长的还挺旺盛。不过山丘却有一条很明显的被人走出来的痕迹,因为边上的草很是青绿青绿的,让人看着就觉得心旷神怡,只有那条被人走出来的。可能是由于人经常有来踩踏,所以都只在边缘会冒出几根长势不好的小草。

林二福道:“这小山丘走过去就到了。”然后回答林一的话:“你娘的娘家呀,也算是咱们隔壁村的吧。但是离咱们村子是最远的。张家村呢,是最近的了。”

林一还有疑问:“二叔。是不是所有的村子都离得很远啊,怎么感觉比咱们从村子到城里还要远啊。”

这回不用林二福回答。林军就知道,当即接口道:“别说,别的事我忘了,这事,我还挺清楚的。好像是说咱村离几个村子都挺远的,一般村子跟村子之间很近,像张家村的另一头好像是一个什么村儿来的,反正离的挺近的。”

林二福也道:“嗯,你爹说的没错。只有咱村离其他的村子比较远,其他的村子互相都挨的挺近的。”

林一惊讶道:“为什么?”

林二福摇摇头:“以前我也问过,不过都说不知道。”

过了山丘,林一就看见山丘下的聚集的人家了,指着那些人家,林一肯定的说:“二叔,咱们到了,对吧!”

林二福:“嗯,咱到了。”

然后林二福跟林军交待:“老哥,这次咱要是看不成,好像说这个村还有一户人家有卖的,到时可以问问,不过那是成年的牛。”

走到张家村的村口,一种陌生的熟悉感扑面而来。熟悉是因为这村子给人的感觉跟林家村给自己的感觉一样,陌生是这的一些细微的布置,还有房屋啥的自然是与林家村不同的。

倒映在林一眼里的是几个小孩正在村口不知道玩儿什么呢,脸上都沾上了泥巴都不自知。

林一和林军跟着林二福的脚步往村子里走,走没多久,正好碰见一个村妇,那村妇明显是认识林二福的道:“哟,二福你咋来我们村儿了?难道是有谁又要打新嫁床?可没听说啊!”

林二福道:“大嫂子你这干嘛呢,没有,这不,这我哥,我领他们去三舅子家买小牛犊去!”

村妇恍然:“哦,我说呢,要有喜事,我家咋不知道呢。呀,这小姑娘是谁啊,长得这么水灵!”说着还要摸摸林一的脸。

林一也不好意思躲,只是道:“婶子好!我叫丫丫。”

村妇显得很热情:“诶!要不要来我们家玩玩儿啊,有空来家做啊,大兄弟!”后半句是对林军说的。

林军道:“诶!嫂子太热情了,会的,有空会的。”

村妇看他们要走,也知趣:“行了,你们忙去吧,我也要去田里瞧瞧了。”

林二福笑道:“诶,那我们走了,大嫂子你忙吧。”

林二福领着林一和林军从村子的那条大道走到一个路口,又开始左拐右拐的了。不一会拐到一户人家里,林二福在门外喊:“三舅子在家不?”

里头有个声音略微沙的嗓子回答:“在,就等着你们来呢。”说着人也走过来开门。

林一看着眼前的院子,明显比周围的都好不少,而且来开门的这个人有四十岁吧。皮肤黝黑,应该是长期做农活的缘故。但是衣服的料子跟刚才碰见的那个妇女不是一个档次。

林一打量的时候脚步也没有停下来,还是直直的跟着林二福走。

就听那人道:“这位就是要买的兄弟吧。”

林二福道:“是啊。”

那人很热情:“唉。大兄弟,不是俺夸俺们家这牛,可壮着呢,就这小牛犊他娘耕地可是一个好手呢。要不是俺们家不需要那么多牛,也不会卖了它。”

林军不知道回什么话,只是道:“是嘛。”

林二福解围道:“三舅子你这说这么多,也没咱们见的有说服力呀不是,看看就知道了。”

三舅子显然跟林二福做过多次交易,跟林二福比较熟悉。因此玩笑道:“行,你们不信,那你们自己看吧。喏,到了。”

林二福看着牛舍里的那头小牛犊,林军则看着林二福的表情,看林二福微微点头放心了,因为那牛舍见的有点高,林一的个子有点矮,还要稍稍的踮起脚尖才能看见。林一看那头牛睫毛好长啊。比起自己在村子里见过的大牛要小一多倍,虽然小,但是一看就给人感觉很健壮,而且一看那大大的牛眼。显得很漂亮,林一当场就被那牛眼给征服了,好可爱啊!

既然看妥当了。林二福就开始帮林军问价钱:“三舅子,你的这牛还真不错。你这牛什么价钱啊?”

三舅子一脸得意,我就说吧的表情:“嗯。亏的你还不信俺!二福这牛俺也不给你虚价,一两九钱银子,只是有个要求。”

一两九钱银子是挺低的,这牛怎么看都值二两多呢。不过对于要求林二福可不敢保证:“三舅子,那你跟我这老哥谈吧。”

林军道:“三舅子你有什么要求,你先说说。”

三舅子道:“俺知道现在好多人家都有给牛打那鼻环的,俺只是要求可否不要给这小牛犊打,其实他们会很听话的。”

从这话里就能听出这人挺不错的,从对牛那么好就可以看出。

林军不了解这个情况,转头看向林二福,林二福也不知道怎么办,这牛不打鼻环怎么能听话呢。

林一这时开口了:“三舅子那你家是怎么养他娘的,他也没打么?”

三舅子低头看着林一,蹲下来跟林一讲话:“嗯,三舅子家的牛是没有鼻环的,只要你们保证能好好的待它,我告诉你们怎么能让它听话。”

林一对三舅子这个动作很有好感,这说明这人是把小孩和他放在一个面上,林一心里其实也觉得那种打鼻环是很残忍的事情,当下道:“行,三舅子,你只说怎么弄吧。”

三舅子抬头看了看林军,林军道:“三舅子那你跟我们讲讲怎么弄那个牛吧。”

三舅子这才站了起来:“俺家的牛爱吃那糖豆,你们只要在小牛犊小时候给养成犁完地有糖豆吃,小牛犊就会很听话的。”

最后林一跟着去看了那所谓的糖豆怎么做,原来就是在锅里把糖融了,然后把碎黄豆加进去,也不用弄熟,然后捏成一个一个的小糖豆,专门给牛吃。

林军最后做了保证。付了钱,就拉着小牛犊走了。临出门,小牛犊仿佛知道要离开自己的母亲似的,哞哞叫。三舅子不舍的抱着牛头,看着小牛犊的大眼:“去吧,这家人会好好待你的。”

小牛犊好似懂了,也不叫了,只是一步三回头的看着那院子,直到再也看不见了,才乖乖的跟着走。让林二福啧啧称奇,林军倒不觉得奇怪,主要是有家里的那三只灵性的动物――小虎,老虎和小猴。

林一让小牛犊那架势看的心酸酸的,也学那三舅子抱着牛头:“乖啊,我们会对你很好的。”小牛犊能懂林一的善意,用牛头还蹭了一下林一。

回到家正好可以开始做午饭了,林军拉着小牛犊到昨天在院子新盖的牛舍里,林一还不放心,一定要让林军弄些新鲜的草给小牛犊吃,这样的话,小牛犊才不会那么想家,林一认为。

有了牛,尽管这牛貌似非常小。林军又花了几两去买了一套犁地的工具,林家就慢慢的开始用牛犁地了。林一每回都在犁地完喂小牛犊糖豆,并且还给小牛犊起了个名字叫棕棕!

林家都以为林一会直接又叫小牛呢。没想到倒是换了,问林一。

林一也委屈:“你们不是嫌我不会起名嘛,现在我这名起的不错吧。”嗯,比起前面几次的起名,这次林一还真是不错。

不过为什么叫棕棕啊?

林一理直气壮:“你看小牛犊的颜色是棕色啊,所以我就叫他棕棕喽。”

额,问的人觉得还不如不问呢,不问还觉得这名有艺术性,至少比以前的强。可是这一问太破坏形象了。不过也还行,至少比以前强了不是。

于是林家所有人一致认为林一值得表扬,有进步,嗯,很好,加油,再努力的,这说明这成长空间还是很大的,大大的有啊!

最后那句弄的林一恼羞成怒了。什么意思嘛这些人。

别看棕棕小,可是很能干活,在林家又是好吃好喝的供着,能吃新鲜的青草绝对不给棕棕吃隔夜的。能吃糖豆就不给他吃青草,还时不时的带着棕棕去放牧,当然棕棕也很省心。该干活的时候一点都不马虎,也不会拖拖拉拉像别的牛还要使鞭子。

让林家自己也啧啧称奇。洪松则高深莫测的笑了。

林一正好看见,问:“师父你笑什么。你知道原因?”

洪松道:“如果为师没猜错的话。”

林一看洪松不开口了,磨着洪松:“师父,说说嘛,师父,话不要说一半嘛。”其他的人也看着一脸的好奇。

洪松看大家伙都看着自己这才吐口:“丫丫,你不觉得你每回练功的时候,不管是小猴子,还是小虎,还是老虎都喜欢靠近你嘛。而且你不觉得小猴子学了你那太极,变得很有灵性嘛!”

洪松这么说,林一是没有预想到的,因此仔细想了想,好像是这样耶,自己原先还以为小虎小猴子是因为跟人接触多了,沾染了人类的习性才变得有灵性,现在想来是有点灵性过头了,现在自己说什么,小虎都知道意思了,这才一年多的时间吧。可是这太极在前世也没看见哪本小说有写说这太极对动物有作用啊,林一换另一个角度想,这个世界也跟自己原来的世界很不一样,至少在原来的世界没听谁说学太极拳有内力的吧!可是在这个世界打太极时,内力是自然而然的产生的,难道这太极于这个世界来说真的有什么奥秘吗?

林一一时怔住了。

林家其他的人也一脸的迷茫,但正如洪松所说,每回丫丫练功时,动物都喜欢往她身上凑,难道是这个原因?那丫丫那东西可了不得了!

林家想到的,洪松也刚好想到。唐绍仪皱着一双剑眉:“这事可不能泄露出去。”

林一回神时看见大家一脸严肃,正好听见这么一句:“怎么了?”

林军认真道:“丫丫,这事以后谁也不能说。”

洪松则对着唐绍仪和白展翔道:“你们记住了吗?”

“记住了!”

熙和几个孩子也一口同声的道:“林叔林婶,你们放心,打死我们都不会说的。”

这时林一才恍然想起这个自己这种应该是类似异能的东西,可以增加动物的灵性。

林家也在恍然大悟:我说这孩子怎么这么有动物缘呢,原来在这儿啊!

知道原因就好办了,接下来林家还为了这想想该怎么办,现在的好消息是没人知道这个事情,而且小虎小猴子的话村子里的人不常接触,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接触过,不会有什么危险,可是这牛肯定是要见村里人,幸好的是这事林家没有跟任何人提起过,有说也只是说那牛来的那天很有灵性,最后林家都觉得这事不要在人家面前提起,如果有人说起,那么也要推到牛本身就有灵性,毕竟那天来时林二福也是看见的,这个林二福还可以作证呢。

正文 第八章创业(1)

种黄豆前,林一先用水筛选。方法很简单就是,林一把黄豆都放入水中,静待一会儿,如果是豆子干瘪的就会浮在水上,只要底下的就成,这样可以提高地的利用率。

那经过筛选出来的饱满的黄豆就均匀的洒在田里,因为林家现在劳动力多反而不用顾人了,只一家子就可以干完了。

刚开始林刘氏、林军还觉得林一的这个步骤多此一举,而且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还是林一把这个又推给那本不知踪影的书:“爹,娘,书上说这种方法可以选豆种,你看这些浮在水上,说明豆子里面干瘪,而那些沉下去的因为重显得饱满。”

林军和林刘氏不信邪的把浮在水上面的黄豆一个一个捏开来看,果然是这样啊。不由觉得这农书还真是有用。

等林家把豆子撒完,由于林一估算还算准,那些黄豆最后才剩下十来斤。豆子撒完下一步,就是要开始给豆子堆肥,浇水,于是在林村的人只是时不时的优哉游哉的堆肥浇水时,林家却是忙碌的给几顷地施肥浇水,天天起早贪黑的干。

等到终于把那上百亩地整治好,林家又该种西瓜了,不过这回林家又增加了一个品种――葡萄。

林家把三十亩地用来种西瓜,二十亩地用来种哈密瓜,五十亩地用来种葡萄,这葡萄的种子还是刘山新得的品种,现在有林一给刘山当“后卫军”,刘山再也不怕进什么稀奇古怪的种子了,因为在刘山眼里再怪的种子都会被林家研究透了。因此刘山是很放心很大胆的进货。也因此林一的葡萄种子才够用。

林军担心这种种的那么多不知道品种,也不知道卖不卖的出去。林一道:“爹,放心吧。到时咱家是独一份呢。”

林军想想也是,而且女儿做事都很有分寸的,就不再言语。

都知道种葡萄还要让葡萄爬藤,所以林一还发动林家去找木棍来,三点,三点的建支架,这样既能防止倒了,这疼也能怕的多点,而且林一还在支架又用竹条给连接上。就这样在地的上方形成了无数个正方形,长方形的,这还没完,林一为了充分利用这个空间,又在这些正方形长方形上,接着架竹条,直到整个形成网状,每个网洞的缝隙大概在二三十公分左右。

种那么多的葡萄,林一不是为别的。为的是“葡萄干”,这种好吃又能长时间储存的东西,想想都流口水啊!

林一不光是在田里种葡萄,林家院子也打算种上。想想炎热的夏季在葡萄藤底下是多么的凉爽啊,因此林一又磨着林军在自家院子的四个角落挖了几个的坑撒上葡萄种子,然后再跟在田里一样做了一个木“网”在上面。只不过不同的是这个木网的支点是四个插的极深的粗壮的木棍,然后在围墙的两侧。也就是播了葡萄种子的坑旁,照例是木棍往上引。

做完这一些。林家的人看着还很不习惯,林刘氏嘀咕道:“你这臭丫头,又出什么妖蛾子?”

林一反驳:“才没有呢,娘你等着看,到时你们就知道这个的好处了。”

葡萄种完了,林一又打算折腾起了那十来斤的黄豆。为什么是打算呢,因为没工具啊。林一是想起豆浆了,想做豆浆来的,那怎么办呢?

林一磨着林军干脆买个磨回来,正好自家要磨点米啊,面啊啥的也好使是不,林军本不打算买的,可是林一非要,最后林一看林军实在是不同意,只能垂头丧气的放弃了。

林军看林一就为了个磨没了精神,爱女的毛病又犯了,心疼了!想想家里现在钱也不少,这个冬天连带的春天也挣了近千两,买个磨也要不了多少钱,手一拍,买了。

林一听见林军改主意了,欢呼了一声。林刘氏把这幕是从头看到尾,难得有当家的不同意,林刘氏很觉得稀奇呢,没曾想这孩子他爹这么简单就弃甲归田了,让林刘氏不禁感慨自家孩子他爹真是没救了。

就这样,林军第二天就去集市,花了一两半买了一个推磨回来,村子里的人看林军买个推磨回来还问呢:“他大叔,你买这干啥使啊?做豆腐,去买不得了。”

林军不好意思道:“那啥,我家闺女说要弄什么豆浆的,这我不也没辙嘛,就买了个回来。”

问的人接着道:“那买这能干啥使啊,除了磨粉弄豆腐的,你闺女说买你就买?这得不少钱呢吧。”

林军含糊了一下:“这不买,孩子没精神,我想着孩子也懂事,难得的有个想要的什么的东西,也要不了几个钱。”

问的人表面上道:“你还疼你家闺女,不过也是你家几个孩子都懂事,不要人操心。”实际上暗自撇嘴:这真是宠的没边了,这推磨少说也要一两多银子呢,说买就买。娘的,他家闺女也是福气真大,碰见这么个疼闺女的,这要是我闺女让买这个,我还不打死她,真是不懂事!

问这话时,那人的闺女也在,心里一阵羡慕,又一阵嫉妒,心想丫丫爹真好,下辈子自己也要给丫丫爹当闺女。真不知那丫丫上辈子做了啥好事了,碰见了这么一位好爹爹。这丫丫也真不懂事,那可是一两银子啊!

那女孩也是个嘴里没把门的,或者说是想让大家也体会一下自己的这种心里,就一个下午的时间就把这事传的林村众人皆知。惹得林村所有的未出嫁的女孩子皆以下辈子要给林军当闺女为目标,瞧瞧,一两银子花的都不带眨眼的,就为了逗闺女开心,自然传流言时也没忘了说丫丫不懂事啊,一点也不体谅她爹辛辛苦苦的挣钱啦,银子花的如流水啦。

林军自然不知道这人的心里活动。也不知道他说的话将会传遍整个村子,只是推着车走了。

林军把这推磨给弄在了柴房放着。还把柴房收拾了一下,隔成两间。

林一看着推回的推磨。兴奋的亲了林军一下:“爹爹,丫丫爱死你了。”

让林军深觉的这石磨没有买错!当天下午林一把这个石磨是洗了一遍又一遍,洗的干干净净的。

林一当晚就泡了半斤的黄豆,泡黄豆时,还想起了豆芽,又拿了个簸箕,在上面撒了一层的黄豆,然后撒上水,再盖上一块干净的布。

第二天练武前。林一就起的比以前早,就为了把那泡了一夜的黄豆拿到柴房磨成豆浆,在石磨出口的地方放了一个盆子,然后把泡好的黄豆放在石磨中间的那个眼,推着石磨开始磨。

不过别说这石磨还挺费劲的,推的时候感觉,要使了老大的劲才能推的动,而且还很慢。最后还是林军奇怪林一怎么还没起来,结果发现人在柴房。看见了,帮忙磨了。

看着那磨好的豆浆,林一仿佛闻到了煮好的豆浆的香味,可惜这会时间到了。林一只能随林家去练武,自然也没忘记把自家的棕棕给牵上,这样省了拔草回来给棕棕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