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回来不久,已经尽量赶了,抱歉啊亲们,更晚了!

求推荐,求粉红,求订阅,求打赏,求支持!

正文 第九章 初说嫁妆

林一把那些缩小了不少的磨菇放在地上的布上,然后再把布上的放上炕上,布上的磨菇因为已经有不少水分蒸发了,所以这烘的半干的时间是越来越短,这样几个来回,到了晚上戌时,这些磨菇竟然全部都给烘干了。

相对于林一的不可思议,林家其他人却是松了一口气,太好了,终于完了,真是第一知道这冬天竟然有嫌热的时候。

这些烘干的磨菇,因为是刚刚采集就被烘干的,所以磨菇干的形色都不错,属于上品,又是清洗了的,直接浸泡就可以放进锅里了,都不用清洗的。

林刘氏也赞叹林一这磨菇烘干的漂亮:“丫丫,这些干磨菇烘干的不错,原以为这东西只能用阳光晒干呢!没想到还有这法子啊,这可真够快的,也就一天的功夫吧?”

林一点头道:“倒也差不多,一天左右,不过这烘干的磨菇不如晒干的好,滋味可能也不比晒干的。营养也不行。”

林刘氏闻言,奇怪的问:“丫丫你怎么会知道?你又没有吃过。”

林一傻眼了,算是知道什么叫说多错多了。林大牛在边上,对于此类问题,林大牛早就学会了推给白家的书房,这次也不例外。

唯一例外的是这林刘氏不用林大牛说就自己意会了:“我知道了,肯定是在你师弟的书房看见的对不对?看来你师弟书房里的宝不少啊!怪不得老听读书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呢。以前娘还老不理解,觉得书就是书。难道还能蹦出个大活人来?看来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啊!”

其实按照林刘氏最后一句话的理解,这话还真是没有错。如果林一没有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见识。如何能想出烘干这磨菇的法子来?林一还没有自恋到以为自己的智商有那么高!

林大牛听了林刘氏的话,就快手称好。笑嘻嘻的对着林刘氏夸道:“娘,你可真聪明,这我们不说你就知道了。”

林刘氏得意的看了林大牛一眼:“那是,你娘我啊,精着呢!”

林一心里松了口气,点头赞叹林刘氏:“是,是!娘可聪明了,我就没见过比娘聪明的女子。”当然聪明人也会被骗就是了。林一吞下了最后一句话,在心里说道。

林大牛也狂拍林刘氏的马屁。誓要把自己娘亲拍晕:“是啊,是啊!娘,你这么聪明,我肯定也是遗传你的对不对?我说我怎么也那么聪明呢?”

林一闻言,狂汗,这是夸自己呢,还是夸娘呢?哥哥这话。林一窃以为这马屁拍得太响太明显了点。

可是林刘氏却不这么想,乐陶陶的她已经按照林大牛的预期彻底被拍晕了,对林大牛那如同滔滔的江水延绵不绝的敬仰之情是照单全收。并且还觉得自己的儿子还真是贴心,真是…会说话!-_-|||

林一也算是长了见识了,身体鸡皮疙瘩狂起,浑身被雷雷了个遍。外焦里嫩,林一仿佛都闻见了肉香了!-_-|||

那些剩下的磨菇却也没有按照林一的预想会剩下,却是全给卖光了。甚至还有再问有没有的,明显就不够卖。

林军也没想到这磨菇会这么畅销。而且按照林一说的高定价策略,林军笑眯眯的数着两麻袋磨菇卖了多少钱。

林一不知道在古代这磨菇一般都是野生的。即使是在现代的,如果没有人工种植,野生的磨菇也很少。菌类又属于山珍,味道鲜香,那些有钱人哪里会嫌多,平常因为这野生磨菇不好找,卖的人基本上没有,即使找到一丛,那也不多,只够自己吃吃,哪里能够卖的,就算是林一第一次找的那一大丛的,很稀罕呢。所以这东西一般都是有价无市的。

林一听了林军的话,只有一种感觉,幸亏这价钱定高了,要不要是定低了,铁定亏本。

按说这菌类的珍稀程度即使林一这个半路出家的和尚不知道,那么林刘氏和林军作为正宗的古代人也该知道吧。可谁知这林家因为有了武功,对山上的林子没了以往的恐惧感,上深山里采磨菇也是常事,因此林家的磨菇也是不缺的,这就导致了夫妻两个人吃习惯了,竟然渐渐的下意识的以为这磨菇很常见。即使是林刘氏认为这个有市场,也没想着这两麻袋的磨菇竟然卖了三十多两银子,林刘氏虽然见惯了大钱,可也还是乐得合不拢嘴。

林刘氏笑眯眯的对着林一打趣道:“嗯,这样不错。丫丫,那你要多想些挣钱的法子好给你添嫁妆,这些可都是你的嫁妆钱呢。你抓江洋大盗的那两千两银子到时也是你的嫁妆呢。呀,照这么说,咱丫丫的嫁妆可不少了!那看来丫丫你就算不挣了,这些也够你嫁了!”林刘氏不算不知道,一算才发现现在女儿竟然已经积累了这么多的嫁妆银子,天啊,这些银子就是一辈子天天过上一般的好日子都花不完呢。

林刘氏骄傲的想:这就是我的女儿,现在就已经攒了这么多的嫁妆银子了,真厉害!

林军倒是赞成林刘氏的话,多挣些嫁妆银子,不过对林刘氏的后一个观点就不大赞同了,因为林军没有告诉林刘氏唐绍仪临走前的事,所以林刘氏还不知道。林军想着这万一女儿要是真要嫁个皇室的人,那么嫁妆这么点就不够看了。

且不说唐绍仪对林一会不会放手,咱们就说事后林军想了想,如果唐绍仪要是真的能做到他所承诺的那样,林一嫁给他不得不说也是一个好的选择,毕竟就冲林一的那离奇的经历,那么万一真有个什么也就只有皇子甚至是圣上才能护得住林一。

因此林军也对林一说道:“丫丫,你是有本事的,爹,也没什么大脑筋,所以你的嫁妆还要靠你自己挣了。你还真是多多的挣钱才是。”

林一嗔怪林军道:“爹,瞎说什么呢。”林一脸色微红,任是谁被这么说都会脸红的,而且林一一想要嫁个小孩子就说不出的别扭,心里却又有说不出的感觉。

林军呵呵一笑道:“好好,爹不说,不说。你心里有数就行。”

林刘氏看着这父女俩,不知道他们在打什么哑谜,问道:“你们这是在说什么呢?丫丫的嫁妆哪里不够了?这就是村子里的人一辈子都不一定能挣这么多呢,丫丫多能干啊。到时就算丫丫是个丑八怪,这嫁妆一亮出来,求娶的人多了去了。”在林刘氏看来这些银子真的已经不少了。

林军不满的看了林刘氏一眼,哪里有这样咒自己女儿是丑八怪的,责怪道:“说什么呢!咱们女儿以后一定貌美如花,再说了那看着嫁妆娶丫丫的能是个好东西吗?瞧瞧你说的这叫什么话?”

林一倒是不在意:“爹,娘也就是这么一说罢了。娘,爹说的意思就是要我有备无患嘛!”

林刘氏让林军说的有点心虚,这一时兴奋说错了话,林刘氏陪笑道:“我这不是一时口误嘛!对,对,咱有备无患,这样挺好。”

就这样,林刘氏的疑问被父女俩人这么混了过去。林一和林军相视一笑!

这时林大牛抱着小林大正过来了:“娘,弟弟要找你呢,找不着你呢。”

林刘氏笑着接过小林大正,在小林大正的脸上亲了一口,儿子真贴心,知道自己现在处境尴尬给老娘解围来了。

小林大正被林刘氏亲的咯咯一笑,也回亲了林刘氏一嘴的口水,刚刚冒头的小牙齿就这么磕在了林刘氏的下巴上,小林大正也不觉得疼,反而顺着磕的地方开始表现他独有的亲人方式――咬人!

林刘氏哎呀一声,别说小林大正咬人还挺疼的,觉得这小子怎么这么可恨呢,竟然让老娘丢了面子。林刘氏忘了自己刚刚还觉得小林大正贴心来的。

小林大正以为林刘氏就是在跟自己玩儿,“亲”的更起劲了。

林一忍着笑道:“娘,让我抱抱弟弟吧,我想弟弟了。”

林刘氏顿松了一口气,佯装无事的嘱咐林一:“那你小心点。”

林一伸手接过小林大正然后回答林刘氏的话:“弟弟,来,姐姐抱抱好不好?嗯,娘我知道了!”

小林大正也够给面子,立马松开了林刘氏,转身就投奔了最喜欢的姐姐的环抱中,嘴里奶声奶气的叫道:“姐,姐姐!咯咯!”小林大正笑得眼眯眯的,小嘴张得大大的。

林一无奈的摇摇头,点了点小林大正的小鼻子:“你个小调皮鬼!”

小林大正也不在意,反而又以为林一在自己玩儿,张嘴就想咬,可惜林一手收的快,没有咬到!

小林大正许是觉得沮丧,许是对这项游戏没有了兴致了,伸手抱住林一的脖子就想要蹦达,也不看看他脚下没有东西,怎么能蹦?可是他可不管,有的玩儿就好了嘛!

林一拿小林大正没法子,只能把他抱着放在炕上,让他蹦个欢,果然小林大正在炕上,玩儿的欢喜着呢。

这一天也就在这欢快的环境中落下了帷幕!

---

咳咳,今天27号了,真的一张粉红都没有吗?唉!

正文 非法词汇

啊呀,又是非法词汇,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弄好了。

正文 第十章 齐齐的新想法

过了春节,到了春忙,林家在这个冬季赚了个十足十,林一的磨菇室又陆续收了两三茬,也挣了不少,再加上红红火火火锅店的分红,挣得就更多了。

齐齐呢则在去年实现了一个之前就有的愿望――开分店,应“广大群众”的要求(此为齐齐自己观察所得-_-|||),在南街又开了一家红红火火火锅店。其实在青山县是有东西南北四条街道的,只不过东街最为富贵,来往的有钱人比比皆是,西街开在穷人区,出入的都是一些穷苦人家居多。北街和南街却是属于平民区和一般富贵人家的聚集地,所以具体也算不上有什么特征,最有特征的就是代表富贵的东街和贫穷的西街。

齐齐在那里开店却是那里的有钱人稍微比北街富贵些,此富贵指的是钱多,多为商人一类的。北街呢,则是像一些穷秀才之类的比较多一些。

齐齐开在南街算是第二家分店,那么南街的店跟东街的又是有所不同。南街的店相对于东街更平民一些,不是说在价钱上会让步,而是在南街的这家新店,齐齐上下三层楼没有设置包厢,一统的都是桌子;除此外,齐齐还在店里一层卖起了林一曾提到过的麻辣烫,二三层才是火锅。

为了衬托东街这家原始的店,齐齐对此又做了稍微的调整,在保证质量上,南街的店和东街的店一般来说,提供新的食材,新的料理率先供应的是东街。南街一般会晚个几天,比如说林一新人工种植的磨菇。齐齐先是在老店供应三天,然后才是在南街供应。当然这个供应也是限量的,要不那么点磨菇哪里能够分的。

就齐齐的这个主意确实是不错,隐形中在有钱人的圈子里都认为还是去老店吃比较好,东西比较齐全,还能提前尝鲜。不说别的,就这个就够让人津津乐道的了,对于那些有钱人来说,有时吃的不是食物,吃的是一种象征。

南街的火锅店开了一个月。结算时麻辣烫的利润让齐齐倒抽了一口气,原以为这东西不怎么起眼,虽然齐齐知道这东西是会生意不错,会带来一些利润,可是没想到就这一个月,麻辣烫是天天爆满,甚至有站着吃的,它的利润竟然有跟火锅并驾齐驱的架势。

在后来齐齐观察了一下,在南街二三层的人偶有想尝尝鲜会买外。多是一些平民在买麻辣烫。

世界上的人种分配,都是金字塔形的,有钱人是多,可是穷人。平民更多。因此,麻辣烫便宜又不贵,就算是家里没钱的。也会买几串来尝尝鲜,一串也就一至五文钱不等。大家还是吃得起的,于是你两串。我三串的,价钱便宜又能在冬季尝尝绿色的食物解解馋。

吃过麻辣烫的人都知道,这串起来的一串串的麻辣烫的食材看起来多,其实很少的,所以这东西是一点也不亏本。这不,齐齐结算十一月份的帐目时,就被这利润倒抽了一口气,比卖火锅强啊!(买火锅占了两层,麻辣烫占了一层!)

齐齐观察到这里突然发现,貌似可以开一家麻辣烫的店在西街啊,不过等齐齐到西街观察了一下,就觉得不太合适了,只因这西街真真正正的是穷人街,这麻辣烫吃不饱,少有人愿意去尝鲜一下,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一串菜虽然不贵,可是却是吃不起的,对于他们来说每一文钱都要用在刀刃上,哪里能这样花费呢。这里住的平民也比较少,这种却是也只会偶尔一两次吃麻辣烫。

做完了调查的齐齐庆幸自己没有轻易的下决定,难怪丫丫说做什么生意之前还是要先调查一下比较好啊,除了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要不还是调查一下,这样能省很多钱的。万一决策失误,那损失的钱可不少。

就在春忙过后,齐齐深感天气越发炎热,这火锅的生意势必受阻,因此齐齐观察了一下形势,自己想了几个想法,又再问一下林一有什么好主意。

齐齐的想法是要把这个转型,夏天也学酒楼卖一些酒菜,如果有要求要吃火锅的,也可以,只不过一般夏天少有人会点。

这菜品呢,齐齐觉得还是让林家帮自己参考参考,主要是林一,一般都能给个好主意好想法,当然一般要是问仔细了,林一却又什么都不知道。

而且有鉴于林家的饭菜从来都是那么美味可口,虽然齐齐不知道其中有什么渊源,可是齐齐觉得让他们参考绝对不会有错就是了。

话说林一自打快将近五岁开始练习厨艺,到了今年已经算是第五年了,今天林一却是九岁了。

我们不知道林一的做菜天赋怎么样,也是是拜她有个成年人的思想所赐,林一总算是把那本刘家流传下来的菜谱都给记下了。菜都记得怎么做,也都有练习过,不过在火候上还是差上一些。这些都是需要练习的,林一已经不错了,只是学了四五年就有这样的成绩了。

又拜现代的知识所赐,林一的厨艺知识比古代人广,往往有了一个思路,这创新起来也就容易些了。这创新只的是古人,对于林一却是只要把这现代的菜品复制出来而已,而经过全面系统学习做菜知识的林一,想要复制现代的菜品就容易了很多,往往林一只要做了两三次就能做成了。

比如说现代有名的佛跳墙,这道菜,虽然林一知道的不是很全面,可是林一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按现有的条件,替换了一些其中的食材,做了两三次,林一就做出了一个平民版的佛跳墙来。虽然林一不知道跟现代的滋味差多少,可是看大家没有一个人不喜欢吃的,那么这就是成功了,佛跳墙的鲜美香都给做了出来了。就算不是真的佛跳墙,也可以作为一道新菜不是。

所以齐齐看中林一的意见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齐齐来找林一讨意见时,林一正在忙着制作磨菇酱,听了齐齐的意见,林一停下忙碌的手,想了想,虽然刘家的菜不可以流传出去,不过自己倒是可以提供一些现代的菜品。

因此林一跟齐齐道:“倒是可以,我这里有些新鲜的菜,可以,不过可能这里没人会还要先学习。”林一先把这些新菜的优势劣势跟齐齐说清楚了。

齐齐闻言兴奋了下,先拿来纸,让林一写下新的菜品,然后才发愁时间上赶不及了,今年不知怎么的,春忙刚过,就一天热过一天了。

齐齐挠挠头道:“可是这时间上,可能不大来得及了。”

这林一就不管了,林一只把自己弄出来的现代的菜给齐齐写了出来,像什么糖醋里脊,什么鱼香肉丝,什么地三鲜,什么佛跳墙,什么木须肉这类现代的菜,还有像什么夫妻肺片,扁食。林一写的都是自己做过的,不居是南方菜还是北方菜,反正林一做过的都写出来。

齐齐看了林一列的菜单,觉得:“丫丫,这些菜单怎么有的名字那么好听,有的名字一般般啊?”

林一解释道:“这是因为这些菜名的由来的原因啊。我写的这些菜里面既有南方菜又有北方菜。不过你要是想要好听的名字也可以。像鱼香肉丝,地三鲜,佛跳墙这类的就不用改了。像这扁食,要不可以叫云吞,要不可以叫龙抄手。像这…”林一一一的给齐齐讲解。

齐齐听得直点头,拿笔一一记下。只觉得林一的这个说法也好,那个说法也好。虽然齐齐不知道为什么林一会什么南方菜北方菜,可是齐齐却是懂得做人,不该自己问的就不问,从不会产生多余的好奇心,能很好的控制自己。

林一说的兴起,干脆把这些菜的由来都给说了一下,有的这由来太诡异,如佛跳墙,林一干脆一句话带过:启坛荤香飘四邻,佛闻弃掸跳墙来。又比如说叫化鸡的由来比较好说林一就说得详细一些: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个叫化子,沿途讨饭流落到常熟县的一个村庄。一日,他偶然得来一只鸡,欲宰杀煮食,可既无炊具,又没调料。他来到虞山脚下,将鸡杀死后去掉内脏,带毛涂上黄泥、柴草,把涂好的鸡置火中煨烤,待泥干鸡熟,剥去泥壳,鸡毛也随泥壳脱去,露出了的鸡肉。健脾开胃调理,补虚养身调理,气血双补调理,营养不良调理。

林一基本上把知道的都说出来了。林一写的这些菜知道他们的由来这么详细不是没有原因的。林一前世也是个谗鬼,因为没有钱,也只能望着这些美食叹气,为了安慰自己,林一只能在网上查查这些菜的由来经历,默默的记下来。看看那些美丽的图片,林一口水直流,心里一直安慰自己:看过即吃过,看过即吃过!-_-|||

齐齐听得津津有味的,很有兴致,时常还能说上一两句,跟着林一的思路。就在林一讲这些菜的来历时,齐齐已经有了一个好的想法了:这些新菜没人见过,那么可以一天推出一道。

--

感谢y73155童鞋过年期间的两次打赏和粉红票,好感动ing!

异世最近又上了书架推了,天使很开心!哈哈!

正文 第十一章 新菜发布

待林一都讲完了,齐齐也都记下来了,齐齐数了数林一的这些没有见过的菜式正好有三十多道,到时可以两天推出一道新菜,而且是限量的。

齐齐跟林一商量:“丫丫,你看你说的这些菜呢,我打算几天出一道新菜,但是现在又没有好厨子,是不是能麻烦你…”

林一想了想,自己还是要问一下林刘氏的,在这方面自己可不敢下决定:“你去问我娘吧,我娘要是同意就没有问题。”

齐齐一口答应下来,等吃了晚饭后,就跟着林一去找林刘氏商量了,林刘氏第一个反应是不同意,而且对林一擅自把刘家菜写出来表示不悦,待看了齐齐的菜单才发现那些菜没有一道是刘家菜,全都是女儿自己创造的菜式,既然这样,林刘氏也就没什么不同意的了,正好可以让女儿多多练习做菜的火候。

齐齐松了口气,原本从林一的口气中,齐齐以为此事会很难的,不想这么容易就过关了。

这时林一才跟齐齐商量起这些菜的价钱和自己的工钱,这些可不能少。按照之前走的路线,这回齐齐不用林一说就主动把这些菜的价钱定得高高的,尤其是那道佛跳墙更是要十几两才能吃,不过林一可给齐齐打预防针了:“这道菜我也没有做过真正的,还要靠你买材料来练习啊。”

齐齐一口答应了下来,反正丫丫每次练个两三次就能成了,也不在乎浪费那么点食材。

林一的工钱。齐齐也给定的高高的,这可不是看在林一是熟人的份上。就冲这林一要教会了徒弟,这钱都要出的。

不过林一却是不要。虽然是熟人但是亲兄弟明算帐,林一要求这些新菜前两年凡是这些菜挣得钱的净利润,林一要三成。这个就算是把这些菜式卖出去的代价了,这厨师的工资就按齐齐说的那些。

齐齐想想觉得林一还真是说的有道理,开火锅店一年多的齐齐也知道每一道好的新菜所能带来的利润有多少,而且林一还是要教会几个徒弟,这样一点也不过分。

林一和齐齐一式三份签了契约,一份在齐齐这里,一份在林一这里。另一份却是拿去给白家保管,现在火锅店可不是私人产业了,所有权大部分可是在唐绍仪手中,像这类的事情还是要让他知道下的。

定完了这些之后,第二天齐齐就立马开始寻找一名好的厨师来做当地菜了。找了很长时间,都没找到合适的,后来齐齐多方打听,才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厨子。

这个厨子原来是在朝阳楼做厨师的,只不过因为嘴笨人不会说话。不会拍掌柜的马屁,又因厨艺出众天赋好招人妒忌,被人挤了出去,后来就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

正当这个厨子灰心丧气之时。恰逢齐齐找到了他,厨子欣喜若狂之余,也没有忘了看齐齐给的条件待遇如何。当看了那比朝阳楼还要高的工资,好的待遇时。立马就愿意跟齐齐签契约。

齐齐要求厨子至少要干三年,厨子立马答应了。这正合厨子的意,要是没有这条,厨子都不一定会这么高兴呢,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至少三年内自己不会被人随意赶出来。

为了提高厨子的忠诚度,齐齐还对厨子说如果厨子三年期间表现良好的话,又留在店里的话,自己也许可以跟东家商量一下给厨子分红。

闻言厨子更是欣喜若狂,直觉中,厨子以为自己这辈子的光辉道路说不定就在这里了。

被齐齐勾起了兴致,林一也想开家店,给自己增加点嫁妆钱,林一这几天就一直盘算着要开家什么店好,看齐齐开的酒楼,林一肯定是不会开了,林一可没有那个经历开酒楼。

还没等林一想出开一个什么店好,齐齐的厨子却已经找齐了,齐齐通知了林一,不过有鉴于林一上午需要习武,林一就下午去店里就可以。

这时已经三月十五了,林一开始三月十六也就是明天开始要去齐齐的店里当一下大厨。

林一弄的那些新菜,齐齐按照一些菜的特性,比如说凉菜比较适合夏天吃的就放在前面,有的适合秋冬季吃的就放在后面一点推出,这样既可以把时间错开一些,又可以不让人吃出问题来。

其次齐齐还根据林一说的像什么发布会的形势,为这些菜举行一场发布会,每推出一道新菜,会有人上台讲解这道菜的来历,做法和主要的材料,这样可以让大家迅速的熟悉菜品。

齐齐此时通知林一的就是明天是第一天,所以菜会多上几道,要上的菜有那道鱼香肉丝,地三鲜,辣子鸡丁,这三道菜。

这个时节竹笋易寻,街上就有卖竹笋的,就不用林一费事了。

林一这天晚上在林家做的就是这三道菜,先熟悉一下,等明天上手就快了。

要说齐齐还真是对林一够有自信心,虽然林一创的菜式部分有吃过,不过有的却是没有吃过的,齐齐一点也不担心,也不提出要先尝尝。

第二天下午,林一吃了午饭就早早的去店里做准备,那齐齐请来的厨子就在里面,只不过做的是当地的菜。林一尝了几口这个厨子做的,不得不承认在这火候上自己差他良多。

齐齐为林一准备了两个学徒,先跟在林一后面打杂。

林一看了看准备的东西,全不全面,到最后,林一很满意,样样选的材料都是上好的,而且都洗的很干净。然后林一先把这三道要上的菜都给切成需要的模样,酸笋切成丝,鸡肉切成丝和丁,土豆切成片,茄子切成块…。

齐齐呢则跟着林二福在外面招呼客人,就在前几天齐齐早就下帖通知老客户,最近火锅店会做稍微的调整,自己酒楼如何的费劲千辛万苦挖来了一个做当地菜的大厨,还搜罗了一些地方名菜,和一个高人新创的一些菜式,三月十六就是新菜出来的第一天,以后每逢五,十都是发新菜的日子。

从一个不知名的火锅到现在青山县家喻户晓的火锅店,有钱人已经认可了,并且对于这家火锅店充满了期待,只因这家店开业至斤从没出过什么问题,就算有事也会给你弄得妥妥贴贴的,而且有鉴于这火锅好吃的程度,大家对于红红火火要出新的菜式还是很期待的。

这不,这天红红火火火锅店人爆满,甚至出现了之前第一次开业才有的拼桌,这个则是齐齐赔了笑脸得来的结果,要不可不一定,在此时齐齐也没有忘记请来了青山县的知县,跟之前一样。

齐齐先上台讲了一番话,然后就让一个口齿伶俐的小二上去讲了这三道菜的由来,所有的菜都贴在了大堂上,大家都能看得见,如果有想吃当地菜的人也可以点。

齐齐通知林一开始做菜的时候,林一早就准备好了,就连材料都已经切了老多。

因为此次人多,所以林一用的是大锅炒,一次就可以炒出很多份…

到了戌时,林一才算忙完了,这天太晚了,林一独自一人回家齐齐不放心,再说城门已经关上了,所以林一只能睡在店里了。

今天齐齐本没打算挣钱的,毕竟这三道新菜才刚出现。可不想,就在齐齐邀请的客人吃完走了,就有一些客人进来纷纷点这三道菜的,原来大家听了红红火火火锅店有新菜都好奇不已,都是有钱的,那被齐齐定的高高的价钱被大家忽略了过去,纷纷的都点了这三道菜。

也因此林一晚上捶着自己的胳膊,没想到做菜也会累啊,一天举着那根勺子,一直在炒着菜,能不累么。

林一深深觉得这样可不行,自己可不能沦为了厨娘,因此林一觉得自己要快点培养一个出来好让自己能歇歇。

观察了几天跟在自己后面的帮工,从他们的言行中,林一发现其中一个虽然人聪明,可是有时爱打听东打听西,林一看着怎么那么像商业间谍呢。另一个倒是比较老实一些,聪明不足,却胜在踏实,而且虽然人不大聪明,不过却是在做菜方面有些天赋,林一决定,就这人了。

还有一个林一决定传授厨艺的对象是齐齐怎么想也想不到的。就是齐齐找来了那名厨子。

齐齐奇怪的问林一原因时,林一是这么跟齐齐说的:“我看了他几天了,第一天我去的时候,没有因为我只是一个女孩子产生歧视。而且看我做出新菜,满心满眼的崇拜之情,还自愿在我忙不过来时打下手,我做菜时他眼睛也不会瞄偷看我做菜,只在我忙不过来时会帮忙。有时闲暇,在火候上不够还会提醒我,主动教我一些技巧,毫不藏私。再说你不是说他曾经就是一个大厨?大厨一般都是高傲的,他能遵守职业道德,守住本分,那么我觉得这个人真的不错。而且菜在某些方面都是相通的,我看他的能力不错,这样他上手快一些,我也能早日歇歇不是?”

正文 第十二章 端午节和粽子

齐齐一想,还真是这样,这厨子要是不老实,能让人赶出来么,也就同意了林一的做法。

说到这里,林一又提醒齐齐:“那个叫小五子的老是爱问东问西的,尤其喜欢打探一些关键的事情,我怎么看着像是其他酒楼派来的,你要注意一下的,调查一下看是不是。”

齐齐把林一说的话放在心上,留心了几天,又派人跟踪,果然发现这人跟朝阳楼的掌柜的有接触,齐齐懊恼了一下当时选人时,自己竟然没有调查仔细了,亏得丫丫提醒的早,要不真的泄露出什么出去就不太妙了。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林一教会了厨子,自己果然轻松了很多。那厨子也真是个老实的,欣喜若狂之余,非要拜林一为师,让林一觉得自己没选错人之余,却又有些无语,百般推辞之下,林一只能这么告诉那厨子:“你这不是让我为难么,你看我技术都不熟练怎么能当你的师父呢,你要是不介意,我和你倒是可以做个忘年之交怎么样?你多多提点我做菜的技巧。”

那厨子叫陈小东,闻言想了想还真是,满口答应下来,在以后有闲暇的时间不是林一教陈小东新菜就是陈小东在林一做菜的时候会指点两句。

要说陈小东也算是货真价实的了,比起林刘氏更加的货真价实的大厨。林刘氏毕竟不是专业出身,虽然有训练过,可是比起陈小东这个大厨来说,很不够看。

林一有了陈小东的指导。厨艺更是突飞猛进,原来想不通的关节一下子就打开了。做的菜让陈小东说是有了灵气,原来林一做的菜只是按部就班。很生硬,可是现在做菜就好多了,做菜有了灵性和灵气,这才能算作是菜。

林一在领教了陈小东渊博的知识后,不由得庆幸自己没有在关公门前耍大刀,要不这面子可就丢了个尽,从此林一更是虚心的像陈小东学习了。

眼看着就快要端午了,林一想起前世吃的粽子,忽然觉得自己好似可以把这个作为新的菜式推荐出来。这芦苇叶这里可多的是,只不过大家都不知道有什么效用罢了。

林一就跟齐齐商量要收芦苇叶,齐齐派人去收,大小,参照林一摘回来的,新鲜的符合标准的一斤五文钱,晒干的呢一斤四十文钱。这晒干的价也就是林一试着定的,也不知道有没有人有晒干的。

事情很顺利,就算是农村里的小孩子摘芦苇叶都不是难事。在各个村子里就流行着摘芦苇叶,大人小孩齐忙活,齐齐就按照林一说的,有多少就收多少。剩下的可以晒干了,明年再使。

眼看着芦苇叶越来越多,林一终于让齐齐喊停。不是没有财力承受了,而是怕这芦苇叶摘光了。以后只能干瞪眼了,当然这决定让一些人后悔怎么没有早些时候多摘一些。待齐齐派的人说明年还要的时候,大家这才定下心来,接受了这个事实。

林一收到芦苇叶的当天,就买了些糯米,包了几个肉粽子,要说这肉粽子可是南方所独有的特产,北方一般都是包甜粽子的。

前世林一就是南方人,只不过工作的时候去的北方,本身林一就是一个不喜欢甜食的人,吃惯了南方的咸粽子,再吃北方的肉粽子,林一很不习惯,现在有了机会,林一当然包的就是南方有名的烧肉粽了。

齐齐拿起一个粽子,学着林一剥开芦苇叶,因为这芦苇叶是新鲜的,因此粽子带着一股芦苇叶的清香,林一又在里面放了晒干的泡发的香菇,吃起来咸香可口,再加上这糯米糯糯的,齐齐吃了一个不由自主伸手又拿了一个,边吃边夸林一:“丫丫,这粽子真好吃,你都是怎么想出来的?真是,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林一微微一笑:“这可不是我想的,这是我师父说的,我只是负责做出来呢。”林一也不是胡说,林一曾经有问过洪松,结果洪松还真有在南方见过粽子,跟林一形容的一模一样。

齐齐也不在意,接着兴致勃勃的道:“是吗?哦,我好似也有听洪师傅提起过南方的端午节据说有赛龙舟呢,可惜我没有机会去看看了。如果咱们县也有些活动的话也不错,可惜活动太少了。”

林一也很怀念每次可以去看赛龙舟,那个场面很宏大,总是看得人热血沸腾的,氛围很好。因此林一的语气也很怀念:“是啊,要是有就好了。”

这时,齐齐又吃完了一个粽子,眼睛一亮:“对了,我觉得这个赛龙舟的故事好,到时用上了,也不错。对了,到时我们也可以每个老客户那里送上两串代表我们酒楼的情意,算是回报给老客户。”

林一惊讶的看着齐齐,第一次发现齐齐简直就是…林一都不知道怎么说了,没想到在这个时代还有人这么有眼光,竟然懂得了客户关系管理维持老客户的做法,本来林一还想要提一下的,看来是不用自己多事了。

林一的眼睛都快冒出光来了,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大人才啊,这要是在现代不定怎么大放光彩呢,林一叹息的想,可惜是在古代这么一个歧视商业的时代。

齐齐被林一看得浑身都不对劲:“怎么了?我身上哪里不对吗?或者我的想法不好?可是,你别看这样我们会亏本一点,表面上看是会这样,但是这样老客户对我们的印象就会很好,到时还会推荐别人来呢。”

林一连忙收回自己狼一样的眼光-_-|||:“没事,就是突然发现你不是一般的聪明。你这个想法很好,很好,真的很好。对了,熙和呢,最近怎么没有看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