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韵被林一说得有些伤感,到也没像小时候似的时不时的就掉金豆子。只是眼眶微红:“是啊,是啊,也不知道媛媛怎么样了?我听说她就咱们几个朋友,可是咱们又不在她身边。”

都说是冤家对头,这要是一碰面,吴小秋和邱媛媛肯定是吵得最厉害的,可是感情也是最好的,就如四年前吴小秋跟邱媛媛分离时,吴小秋是哭得最厉害的一样,吴小秋用充满怀念的语气落寞的道:“是啊,也不知道媛媛怎么样了?这家伙总是报喜不报忧,让人心都安不下来!真是的,以为谁会担心她安危似的,什么也不写清楚了!”吴小秋嘴硬的道。

林一最快振作起来:“大不了咱们再找个机会去看她,这有什么!咱们也不都是报喜不报忧嘛!也怪不得她,她也是不想我们担心的。”

三个女孩子聊了一会儿,就又看起了眼前美轮美奂的风景,正看得入了迷时,吴夏的贴身丫鬟快速的跑了过来,喘着气停在了吴小秋面前:“三小,小姐,你快去看看公子吧,公子和林小公子把王姨娘给冲撞了。”

吴小秋顿时头疼了起来,边走边道:“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林一认得这是刚才吴夏身边的贴身丫鬟,听了丫鬟的话,心里咯噔一下,不会是林大正惹祸了吧?因此也顾不上这是吴家的家务事,忙跟着吴小秋一起走。

叶韵也忙跟上,不是为了看热闹,而是实在是担心两个小正太,而且这些姨娘什么的,叶韵最是讨厌了,知道有些手段了得,怕吴小秋和林一吃亏。

这小丫鬟也是个知事的,快速的把事情说了一遍:“是这样的,刚才公子和林小公子边走边说着话,结果王姨娘从边上走了出来。公子不理,王姨娘就说公子没有尊长,公子就出言说王姨娘只是个姨娘。然后林小公子就问公子什么是姨娘,公子就说是姨娘是一种婢妾之类的东西,反正不是好人。林小公子就明白的道哦,那就是奴婢了,那奴婢不是可以随便买卖的吗,为什么公子还要向奴婢问好!当时公子拍着手道说得好。王姨娘就不干了,非要公子和林小公子给个说法,还说要找老爷评评理,现在已经往老爷那里去了。”

要不是这场合不对,吴小秋都要拍手叫好了。可是这会儿吴小秋只是满脑子头疼的想着如何能让自己爹爹消气,对王姨娘的挑衅,吴小秋记在心里,一会儿有账可以算的。

林一虽然没玩儿过宅斗,可是这宅斗的小说可看不少了,因此就让吴小秋给自己讲一下大致情况是怎么样的。

吴小秋低声跟林一道:“这王姨娘就是一个狐媚子,整天的就爱挑事儿,仗着我爹的宠信,就谁也不放在眼里。这回我弟弟和你弟弟是言语无状了些。”都是自己人,吴小秋的话就没什么顾忌,照直说话。

林一不明白:“这妾难道不是奴婢么?”

吴小秋一拍脑袋,都给气糊涂:“对,这妾是奴婢。那我弟弟是没说错。”吴小秋这会儿知道怎么反咬王姨娘一口了,奶奶的,整天真是吃饱了撑的,敢找事儿?灭之!-_-|||

吴小秋找到了突破口气势汹汹的往前走,一副满脸信心的样子。

林一看吴小秋这么有信心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比较自己也就是一个没吃过猪蹄,只见过猪跑的人啊!(小林大正小小声:姐姐,错了,你三天就吃一个猪蹄,我记着呢!)

到了吴家的外书房,吴小秋几人刚刚走进去,就听一个高昂的女声在那里哭诉:“老爷,我也知道四公子身份尊贵,可是,难道我们妾就不是人吗?要让人这么侮辱,让人这么践踏,还要伙同一个外人来欺负我。老爷~,我,我不活了。”

就在这高声的女声中插入了两股奶声奶气的孩子声,因为小孩子的音调比成人的高,所以小林大正和吴夏根本不用费太大的力气就能让人听见他们的声音,可惜他们还不自知。

只听一个孩子的声音奶声奶气的响起:“夏哥哥,为什么她说咱们不把她不当人?我们有说她不是人吗?”林一能听出先开口的是自己的弟弟小林大正,语气里还带着点疑惑的口吻。

另一个孩子的声音也响起了:“当然没有了。你只是问我姨娘是什么,我告诉你姨娘是婢妾的东西就这样啊。”

小林大正纠正吴夏:“哦,我想起来了,然后我还说既然是奴婢就可以不用问好,还能随便买卖对不对?”

吴夏夸小林大正:“弟弟的记性真好。”

小林大正一本正经的答道:“哥哥,哪里,哪里,过奖了。”

吴夏接道:“不过奖,不过奖。”两个孩子如同边上没有其他人似的又恭维了起来。-_-|||

这时王姨娘不干寂寞,一看这两个孩子还这么目中无人,当下哭诉声越发大了起来,生生的打断了两个孩子的恭维。

王姨娘高声的哭诉道:“老爷~!你看看,你看看,在您面前公子都这么嚣张,我,我不活了啊老爷!”

正文 第三十四章 胜利

吴年本来饶有兴致的听着自己儿子跟这林家的小公子像模像样的恭维,就跟听戏似的听着逗个乐子-_-|||,就这么被王姨娘打搅了兴致,顿时有些不悦,刚想说什么。

小林大正又开口了:“夏哥哥,你家的女人好吵啊,不像我家什么时候都挺安静的。”

吴夏好奇的问:“那你们家就没有吵的时候吗?你们家都不说话吗?”

“说啊,只不过我们说话就跟咱们一样这么说话,也没人哭过。我姐姐说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不能经常哭,如果经常哭这眼泪就不值钱了。”说到这里,小林大正还好心的给吴夏举了个例子:“你瞧,像王姨娘这样现在哭这么多就是不值钱。”

吴夏明了:“也是,哭得多的女人就是吵,也不知道哪个人会喜欢她们?”

小林大正赞同的点点头。

王姨娘的哭声被这话硬生生的给噎住了,这是哪儿来的小娃子真是不懂事!王姨娘恨得牙痒痒的。

看王姨娘终于不哭了,小林大正一点也不忌讳王姨娘和吴年在场:“夏哥哥,终于不哭了呢!”

就这说话间,吴小秋几人走了进来。吴小秋向吴年行了个礼,唤道:“爹!”

林一和叶韵也行了个礼:“吴叔叔!”

吴年顿时诶了一声,打量了林一两眼道:“呀,林一丫头这么长时间不见,你变得更漂亮了呢!”

林一抿嘴微微一笑:“吴叔叔真是过奖了呢,这要说漂亮。韵韵和小秋才好看呢!”

这时小林大正看见林一眼前一亮,围了过来:“姐姐。姐姐,幸亏你来得晚。要不这里好吵也就这会儿才安静一些。”

王姨娘一听又是气得不行,一张脸通红通红的。

林一训斥小林大正:“大正,来的时候你怎么答应姐姐的?怎么说话的呢!”

小林大正委屈的看着林一,奶声奶气的为自己辩解:“我没说错。”

吴夏也帮小林大正求情:“是啊,林一姐姐,大正弟弟没说错,我也是这么觉得的。”

这会儿是该算帐的时候了,林一向吴年行了个礼:“吴叔叔真不好意思,我弟弟给你添麻烦了。大正年纪小,不懂事,还请吴叔叔不要见怪!”

吴年哈哈一笑:“林一丫头,放心吧,你弟弟我喜欢得很呢,哪里会怪!”吴年是真的不介意,吴年这会儿看小林大正看得正有趣呢,介意才怪呢!

林一对着小林大正道:“你跟吴叔叔见礼了没有?还不向吴叔叔道谢?”

小林大正眨巴眨巴眼睛,不明白要到什么谢。不过姐姐说什么就是什么:“嗯,吴叔叔好!谢谢吴叔叔!”然后又对林一和吴年解释:“不是我不想向吴叔叔见礼的,是那个什么姨娘一来就开始哭,我这一看不好意思打扰了她不是?”

王姨娘一看重心又转移了:“老爷~!”

这时吴小秋开口了:“王姨娘。刚才从院子里进来,就听王姨娘再说小夏犯了错。王姨娘说说给我这个姐姐听听到底是怎么回事,也让爹给评评理。省得以后无缘无故的赖我们欺负你。”吴小秋的话里带着一股轻慢的味道,话里的意思也是认定了是王姨娘无理取闹。

要说吴年也是有些头疼。这王姨娘平常自己也是偏宠一些,也有些感情。这要是不把这事处理了还真是不好说。当下便道:“既然小秋都说了,那你就说说是怎么回事吧?”

当下王姨娘把事情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把吴夏的无视说成故意横了自己一眼,把两个孩子之间的对话说成了是吴夏教唆外人欺负自己。

吴小秋和林一顿时很不悦,一个是不悦王姨娘的颠倒黑白,一个是不悦弟弟被说得那么笨。

小林大正和吴夏也很不悦,小林大正很不高兴自己在王姨娘的口吻中就是一个傻子,吴夏不高兴王姨娘口中的自己就是一个坏蛋,当下两个孩子都齐齐要开口。

这个吴夏反驳王姨娘:“爹,王姨娘胡说,我才没有那么坏呢!我是好孩子!我最乖了。”

小林大正也接过口来为自己证明:“吴叔叔,大正真的没那么傻,大正很聪明,一点也不笨的。夏哥哥可以证明,对不对夏哥哥?”

吴夏当下自然是支援自己的好兄弟了!-_-|||连忙点头:“就是,大正弟弟也不笨!”

本来让王姨娘说得严肃的气氛瞬间被打破,变成了小孩子的委屈辩驳。

叶韵看得差点笑出声来,这两个小家伙,本来一个吴夏就够小秋头疼的了,现在又来了个林一的弟弟看着好似比吴夏还鬼灵精呢,嘿嘿,好戏不容错过啊!

吴年则是哭笑不得,重点不是这个好不好?吴年点了吴夏身边的一个小丫鬟把事情说了一遍,小丫鬟也不怯场,当下口齿清晰的把事情交待得一清二楚。

吴年对于王姨娘的添油加醋有些不悦:“王姨娘你还有什么说法?”

王姨娘犹自死撑道:“老爷,您也听到了,这公子分明是目无尊长,妾身怎么说也是老爷的人,哪里容得这么诋毁了。”

吴年想着也是,不管怎么说自己儿子对自己的身边人还是要有该有的尊敬的。

吴小秋看着吴年的表情呢,一看吴年有变节的趋势,忙开口问王姨娘:“爹,女儿有一点不解想要问王姨娘!”

吴年点点头:“你问吧。”

“王姨娘口口声声说小夏目无尊长,我想问小夏到底怎么目无尊长了?是骂王姨娘了,还是打王姨娘了?在我看来怎么就是小夏在回答大正弟弟的疑问啊,四五岁的小孩子懂什么?当然是一问一答了。还有我不知道小夏说的哪点不对了,妾难道不是奴婢吗,不可以买卖吗,大正弟弟也没说错,我不知道王姨娘哪里看出小夏和大正说错了?而且刚才王姨娘添油加醋的讲过程,一点也不顾忌爹在场,我想问王姨娘平时是不是也是这么嚣张的对我弟弟,所以连在爹面前都能毫无顾忌的诬赖小夏呢!”

吴年听得严肃起来,是啊,在自己面前都是这样,这王姨娘平常可想而知都不知道怎么嚣张呢,当下吴年也不听王姨娘辩解了,况且吴年也觉得吴小秋说得没错,四五岁的小孩子懂得什么呢,不过是两个比较伶俐的孩子一问一答罢了,王姨娘非要扯上其他的,实在是太也可恨了。而且儿子说得也没有错啊,妾可不是就是可以买卖的?我儿子哪里说错了?

想到这里,当下吴年定了判决:“王姨娘态度嚣张,诬陷公子,嗯,罚半年不得踏出房门一步,月俸扣掉半年!”

王姨娘顿时傻眼了,捶胸顿足,早知道干嘛找两个小娃娃的麻烦啊,不过,来日方长都给我等着!

事实证明王姨娘也不是真的傻的,知道一旦吴年下了决定,是不容任何人质疑和求情的,要是有质疑和求情说不定这惩罚就翻倍了,因此王姨娘垂头丧气的任贴身丫鬟带着自己出去了。

吴年对林一和叶韵笑笑:“林一丫头,叶韵丫头,家教不严,让你们看笑话了。”

叶韵摇头道:“吴叔叔说笑了,哪家都有那么点事儿的,只是看得见和看不见罢了。”

林一也安抚吴年:“吴叔叔不用介意,这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哪里有什么笑话一说,再说我们也不是外人!倒是侄女颇不好意思,惹了这么个麻烦,给吴叔叔添乱了。”

吴年也豪爽的笑道:“是是,是叔叔多虑了。对了你们是不是要去看赛龙舟啊?时间也差不多了,可以走了。”

吴夏一听,泄气道:“这么早啊,我还要请大正弟弟去看我的玩具呢。”

小林大正也对吴夏的玩具有些期盼,想跟自己的比比看谁的多,谁的好,因此闻言也有些泄气,不过小林大正很快又直起身子安慰吴夏:“夏哥哥,大不了你去我家我先让你看我家的玩具,下回再来你家看你的,好不好?”

吴夏高兴的道:“好啊。好啊!那大正弟弟就说好了啊。”

吴小秋和林一头疼了起来,两个恶魔啊恶魔啊!吴小秋和林一心有灵犀的对视了一眼,从对方眼里均看到了对方同情的眼色。-_-|||

叶韵虽然对小林大正和吴夏很喜欢,可是也不由得庆幸幸亏自己没有弟弟啊,要不这三个孩子凑到一块儿去,还不翻了天了?

上马车的时候,吴小秋三个女孩子自然要坐一辆马车的,吴小秋和林一都怕小林大正和吴夏再出什么事,要知道这次两个孩子的胜利也是靠的吴小秋找了突破口,要不就王姨娘那张巧嘴,有时就是吴小秋都奈何不了,指不定就吃了亏了。也就让小林大正和吴夏跟自己坐在一起了。

奈何两个祖宗不同意啊,这个说:“不要,跟你们女孩子坐一点意思都没有。整天叽叽喳喳没个正经话!”

---

亲们,六千字送上了,咳咳,求订阅!

正文 第三十五章 赛龙舟(2)

那个道:“姐姐,我要跟夏哥哥一起,跟你们在一起没有共同的语言!”

林一和吴小秋满头的黑线,叶韵也很无语,这两个娃还真会嫌弃人呢!吴年看到这边好似有了分歧就走了过来,没想到又听到有意思的话,吴年顿时给逗得哈哈笑,林家的这个小儿子真是太有意思了。

当下吴年做主:“行了,小秋你跟林一和叶韵做一辆车,我跟小夏和大正坐一辆车。”说着玩笑似的问两个小盆友:“怎么样,跟你姐姐没有共同语言,那跟我这男人总有共同语言了吧。”

吴夏忙点头,小林大正也点点头以示同意,心里却是想谁知道吴叔叔的话题是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啊,不过没关系,总比单听姐姐她们聊天来得好。

吴小秋想有吴年看着,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顿时放下心来,林一则赶紧叮嘱小林大正要乖乖的要是不乖,以后就不带他出来了,云云!

小林大正乖巧的听着,然后等林一说完,才对着林一道:“姐,放心吧,我会乖乖听话的。”

林一这才稍微放心的上了马车。

吴小秋她们来得有些晚了,因为是第一次办赛龙舟,所以感兴趣的人有不少呢,街上人山人海的堵着,好不容易,马车到了预订的地方,林一几人赶紧下了马车,要不老是堵着会让人骂的。

吴年领着一家小的上了楼,吴小秋正给林一和叶韵讲:“这次我家提前定了个包厢,据说这个包厢能把江上的景色看得一清二楚的呢。所以到时我们只要坐着看就行了。”

到了包厢,林一把突然有些异常安静的小林大正抱了过来。仔细检查了一下,也没听见吴年说什么。就放下心来,松了口气道:“幸亏你没再闯祸了!”

哪知小林大正闻言,期期艾艾的道:“姐,那什么,我也不知道算不算闯祸,这,刚才在马车上不小心我把吴叔叔的玉佩给打碎了。”

“什么?”林一一惊:“什么玉佩,到底怎么回事,你说清楚了。”

吴夏就在边上看着。一听林一严厉的口气,急得连连跳起,嘴里还对着林一道:“一一姐姐,不是大正弟弟给弄碎的,是我不小心给弄碎的。不怪大正弟弟。”

林一低头看看吴夏,安抚道:“夏弟弟,事情是怎么样的?你说清楚了,可不能骗姐姐哦。”

倒是吴小秋不在意:“我说一一就是一个玉佩嘛,有什么了不起的!你别那么凶!”

吴夏把事情说了:原来在马车上。吴夏和小林大正玩儿得正高兴呢,没想到吴夏突然看见吴年腰间的一块玉佩,吴夏扯着玉佩非要让吴年拿起来给自己看。

吴年被两个孩子吵得有些烦了,想着儿子玩儿会儿玉佩应该就不会吵了。也就把玉佩脱了下来,吴夏就那么看着,还拿到小林大正面前跟小林大正讨论这玉佩哪里好看了。

吴年闭着双眼。哭笑不得的听着儿子和小林大正像模像样的讨论他的玉佩,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两个行家呢。可是一听那对话就不对味了。

吴夏道:“我觉得这玉佩好看,这上面这个红也好看呢。两个配上就更好看了?”还以为能说出点什么有深度的话呢!吴年失望,在心里腹诽:儿子,你好歹说出一个三二五来啊,说得深入点啊,好歹有点深意啊,这才像个行家好不好!

小林大正不以为意,说了点有深度的话:“夏哥哥,这玉好不好看是看人的眼光好不好?我姐姐说,这玉就是石头,但是呢有人欣赏,它就变得好看了。”这是有一次林一翻起吴家送的玉佩,当时林一举着玉佩说了句这玉佩还真好看,不过要是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不会觉得好看了,就是一块不能吃的石头罢了。

这话被被林大牛抱过来找林一的小林大正听见了,竟然给记下了。不得不说小林大正也是够聪明的。

吴夏不满意小林大正的模棱两可,追问道:“那弟弟你觉得好不好看?”

小林大正道:“当然好看了。”吴年腹诽:还以为你想说不好看呢,要不怎么说出那么有深意的话来!-_-|||

吴夏满意了,翻过玉佩看背面,惊讶道:“呀,这后面还有字呢!”说着就要给小林大正看。吴年至此对两个小屁孩儿的话不感兴趣了,心里想着两个祖宗终于安静了,这样就算是这块玉佩报销了也值啊!

于是老天听到了吴年的祷告,决定让玉佩报销了。-_-|||

小林大正也凑过去正要看,接过不小心撞上了吴夏的手,那手里的玉佩刺溜一下就划出了马车,还画出了一条美丽的痕迹,这还没完,掉了顶多就是停下马车捡起来就行了。可悲摧的是玉佩掉到了马车车轮底下还是行进的前方,瞬间马车车轮碾了过去,车上的两个孩子和一个大人,就感觉马车晃了一下,然后伴随着一声脆响——玉佩粉身碎骨!

小林大正和吴夏傻眼的看着对方,吴年:…老天爷要不要这么给力啊?倒也不大在意一块玉佩,没了就没了,再买一块就是了。

不过让吴年庆幸的是闯了活的两个小祖宗这回是真真正正的安安静静了。-_-|||

林一也很无语,看来这事两个孩子真有责任,不过林一也是要跟吴年说一下,林一抱着小林大正就往吴年那里去,吴夏一看也扯着吴小秋去,怕挨骂啊!

这会儿吴年刚刚坐下,就看见林一她们走了过来,吴年先开口笑道:“我知道林一丫头你是为了什么事,不就是一块玉佩嘛,没什么!”

林一道:“吴叔叔,话不是这么说的。你那玉佩多少钱,等回了家,我给你送过来。”

吴年一听不高兴了:“我说林一,你这是跟你吴叔叔见外了不是?你再这么说吴叔叔就不高兴了,放心吴叔叔还没穷到把那玉佩放在眼里的地步,而且这事小夏也有份,所以别说了,要不吴叔叔就真的不高兴了。”

林一一听也只能作罢,这时小林大正乖觉的道歉了:“吴叔叔,都是我不对,把你的玉佩给摔碎了。现在大正没有钱,等以后挣了钱给吴叔叔买一块玉佩!”

吴年听了这个才高兴起来:“嗯,大正这话我爱听。大正,那吴叔叔给你记着啊,你可欠吴叔叔一块玉佩呢!”

小林大正看林一的眼色满意了,又恢复了活力,高兴道:“当然了,大正是男子汉大丈夫,说话算话!”

这时吴夏也不推卸责任,主动要求:“爹,这玉佩我也有责任,我跟弟弟一起还!”

吴夏的举动让吴年觉得自己儿子是一个负责人的人,因此觉得应该鼓励,当下摸摸吴夏的头道:“好,那爹也就不罚你了。这块玉佩爹给你和大正记着,等你们长大了,要还的。”

事情也算是圆满结束了,两个小的都采用先记账的方式来逃过了处罚。

这时,有个小二上来问要点什么菜,吴年吩咐了一通,就坐着等上菜,到时好一边吃一边看。

吴年点的菜陆陆续续的上来了,在这期间,这家酒楼就已经坐满了各式各样的人,突然外面一阵嘈杂响起,林一坐在包厢里朝窗外望去,只见外面人潮涌动,各个村的龙舟也各就各位了,准备开始比赛了。

这时,林一才发现,这龙舟竟然无声无息的摆了上去,而且龙舟上的人也已经准备好了。林一依着这龙舟上的人开始寻找自己村子的队伍,江面上的龙舟大概有一二十架,林家村的龙舟处于正中间也不靠前也不靠后。

这时小林大正也指着那架龙舟对着林一道:“姐,你看,那是咱们村子的人。”

林一点头以示知道了。吴年和吴夏几个人却好奇的问小林大正:“哪里,是哪个?”

小林大正指着道:“就是那架啊,那家上面的人穿着红色衣服的人就是我们村子的人。”其实现在小林大正还小还不知道,怎么说,这林村的龙舟上面的划桨手跟别的村有些不一样,别的村子的尽出些高头大马的大汉,这些人一看就知道是孔武有力之人了。

而林家村的人呢,里面夹杂了不少看着好似很文弱的书生似的人物,其实这都是练武的原因,有的天赋好的,这武功高,又有专门练力气的,这力气就大,其他村子的人却是都是普通的人罢了。

在县令的一声令下,只见众龙舟如同离了弦的箭飞快的射了出去,速度飞快,现在的人大多都不懂得保存实力一说,只有个别的几个村有智慧的懂得这个道理。

刚开始这些龙舟都看不出哪架更快一些,可是时间长了就有了明显区别了,尤其是林家村这个龙舟里都是文弱的书生偏多,可是这速度却反而比一般的人还快,而且是稳速前进的,很快就越重而出。

其他的龙舟也渐渐的产生了距离,直到了最后,林村保持了良好的优势率先达到了终点,获得了第一名,其他的也陆陆续续达到了终点,还有另外的两个林一没有听说过的村子分别一个第二,一个第三。

正文 第三十六章 猴儿酒

看到林家村得了第一名,虽然林一对自家村子很有信心,可真正看到又是另一回事,林一和小林大正激动不已。

小林大正一个劲儿的喊:“姐姐,你看咱们得第一了。夏哥哥你看我们得第一了呢!”

吴夏看了半天,才从这个第一看出是小林大正指的那架龙舟,当下,吴夏也很捧场,说:“呀,大正弟弟,你们村子真是太厉害了,我看他们是一直超着其他的村子前进呢。”

小林大正得意道:“那是!”

龙舟比赛完,就没有什么事了,人群也陆陆续续的散去了。

这次赛龙舟的举办成功度可以说超过了县令的预期,知县深感看来还真是活动少了啊,瞧瞧就这么一个活动,知县望望江边上人山人海的人群,还有江边的各个酒楼坐满了人,关注的人很多啊!

接下来县令给前三名发了奖品,除了奖品,还有一块奖牌,上面龙飞凤舞的写着某年端青山县端午节第一届龙舟赛事,某某村得了第几名。

显然这块牌匾的魅力比那奖励贵重多了,至少林一和小林大正回到林家后知道那块牌匾被锁进了林村的祖祠堂里去了。

自从那日被邀请去看端午后,林一又回归了整日在家呆着学女红的日子,只不过由原来的林刘氏变成了现在的花石了。

不过近来林一又对花石的梳头手艺感兴趣了,反正在家呆着也是无聊,还不如学点自己感兴趣的。

花石见林一感兴趣。也不藏私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的关于发鬓的知识细细讲了一下:“据说我们现在的发鬓有很多种类型,如垂云鬓。凌云鬓等复杂的发鬓,但是比较常见的也比较简单我又会的。是后垂鬓,长鬓,十字鬓,双丫鬓,高鬓插步摇,缬子鬓这几种。”

林一听得津津有味的,感兴趣的问花石:“那你上次给我梳的是什么发鬓?”

花石笑道:“上次给丫丫你梳的是双丫鬓。”

然后花石就开始教起林一梳双丫鬓:“这双丫鬓的梳法是双挂式中嘴常见的发式之一了,其梳编法是先把头发平分两侧,再梳结成髻。置于头顶的两侧。前额外负担多饰有垂发,俗称刘海。”花石边教林一梳发,边向林一示范,就用林一的头发一边教一边讲。

学了几天,林一总算学会了双丫鬓,这个发鬓,而且是给自己梳的,不过林一虽然学会了双丫鬓,可是却是有待练习。只因林一梳起来松松散散的,没有结实度,没有紧凑性,自然梳的不好了。

待林一真正把双丫鬓学好了。花石又开始教林一后垂鬓。这回可能是有了双丫鬓的基础,林一学得极快,只用了十天左右的功夫就学会了。

日子就在林一和花石这么一学一教的互动中如流水般划过。

当然在这期间。林一也没忘了晒葡萄干,晒磨菇。这葡萄干不用说还是老法子。这晒磨菇却纯属第一次,之前林一用烘干磨菇的法子虽然见效快。却是因为在冬季了,不用烘干的法子,根本晒不干,冻成磨菇块倒有可能,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却是磨菇的营养成分损失了不少。这会儿林一有功夫了,自然就采取晒干磨菇。

这林一边拿个竹席,把这些磨菇一个个的插在上面,然后再把这席子放在阳光底下曝晒。有的比较小的,林一就拿个绳子,一朵朵的串起来挂在了房檐上;边想着现代说的这晒得磨菇比烘干的磨菇,因为有经过紫外线的照射,促进了磨菇里面的什么发生变化,吃起来更加有营养还是更好吸收来着?林一挠挠头,忘了。不过反正意思是很好很强大就对了。

还有一个就是收瓜子,不过现在林一不光收瓜子了,什么南瓜子,什么杏子都收,尤其以那些子大的价钱高一些,林一是不能出去,就让花石和春花去收。

林一呆在家中,指挥着花石和春花帮自己做事,林一颇有运筹帷幄的感觉,自比诸葛孔明。-_-|||

林一在家天天呆着,要数最高兴的就是小虎、小猴子两只动物了,还有一只动物是金焰,自打林一在家的时间长了,闲得无聊就会来找金焰“聊天”或者给金焰刷澡,或者给金焰喂草,小虎和小猴子呢,时不时的来找林一,林一总是在的,有这些动物相伴,再加上自己在家也是有些事要做,所以林一也不会太无聊了。

这天午后,林一坐在院子里的葡萄荫底下的椅子上,乘着荫凉,小猴子突然异常兴奋的跑到林一的面前吱吱的叫着什么,一张猴脸通红。

林一不明白小猴子的意思,没办法,某一又不懂猴语!小猴子不耐了,干脆自己去拿厨房拿了个小瓶子的东西,指了指。

林一问小猴子:“你是要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