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半天,林一进了屋里把林刘氏叫了出来:“娘。你能召集咱们村里的妇女帮咱们把这堆地瓜给洗了虫眼给挖了吗?咱们到时给算工钱。”

林刘氏知道林一有解决的办法,当下就眉开眼笑的应了。也不问问林一是什么解决的办法,还问林一:“丫丫。要几个人啊?”

林一算了算,就冲院子里的地瓜有那么多,明天和后天说不定还有,抿了抿嘴:“这样,我先问问他们自家的婆娘愿不愿意,愿意的就来帮忙。再看看。”

林刘氏就和林一一起走了出去,林一问众人:“叔叔们,是这样的,我们家现在需要几个洗地瓜,会挖虫眼的妇人,不知道婶婶们愿不愿意来做呢?”

林一和林刘氏出来时,刚才去通知的领头的人已经领着其他的人回来了,听了林一的问话,几家人都是表示愿意的,林一统计了一下,这样也就三个女人,还差几个。

林一对林刘氏道:“娘要不再招三个吧?”

花石和春花在屋子里听见外面还挺吵的,就走了出来,听了林一的话尾,春花就问林一:“一一,怎么了?什么事再需要三个人啊?”

林一答道:“没什么就是家里的地瓜多了,我想再找三个洗地瓜,挖虫眼的人。”

花石和春花闻言,对视一眼,这回是花石开口了:“一一,你把我和春花算在内了吗?我们两个也能干的。”

林一一想多不好啊,平常家里的活儿俩人就包了,春花的力气大,基本上什么打扫捡柴劈柴的活儿,饲养牲畜的活儿也都是春花包了,花石呢,则是手比较巧,除了也跟春花一样忙打扫,忙摘磨菇烘干蘑菇外,还把林家制衣裳的活儿给包了,这只因石花的手艺好。因此林一考虑了一下就拒绝了:“不用了。你俩事情也不少呢!”

春花和花石也不坚持,一想一会儿还是可以帮忙的。

林一就这么定了三个人,林刘氏得了话,就去找人了。林一这时又让林军再去买两套的磨浆的石磨,几个洗东西用的大盆,几把菜刀,几个盛东西用的盆,林军也去了。

然后林一就让其他的人等着,不一会儿,刚才报名的都把自家的婆娘叫来了,林刘氏也找了三个自己熟悉的人过来了。

林一这才给几个人分派了任务:“小刘婶儿,你和钱婶还有齐婶,还有王婶,阿里婶麻烦你们先把这些瓜都洗了吧,王婶麻烦你把虫眼都给挖了,这样,一会儿我爹再买几把刀来,再重新分,怎么样?”

六个妇女自然是没有异议的过来了,按林一的吩咐坐了下来,林一给她们的价钱是一天十文钱。

这时林家院子里雇来的几个男人不自在了,忍了一会儿刚才的领头的终于找了林一问话:“我们需要干什么吗?”

林一这才一拍脑袋忘了对这些人做安排了,林一对着领头的道:“叔叔,一会儿等我爹买了石磨来,大家就要磨石磨了,现在嘛,先有两个人出来帮我把家里的石磨抬出来吧。”

林一说着领着两个人去柴房里把那石磨拿了出来,林一所谓的石磨就是以前林一买来磨豆浆的那套石具。

在现代的时候,林一是有做过地瓜粉的,因此对这个地瓜粉的制作流程很清楚,要先把地瓜洗干净,去了虫眼,然后用机器给绞成了浆,绞的要特别的碎,到时就跟泥巴差不多那个样子吧。当然这个过程林一是没有见过,不知道是用什么机器绞碎的,只是林一的猜测,这个时代也没有那东西,所以林一就准备用石磨石磨代替了。

接下来呢,绞碎了地瓜成了泥还没完,还要用水进行清洗对这些被绞碎成泥的地瓜进行清洗,主要是把里面的淀粉洗出来,然后就用布把这些包上,把里面的汁水挤出来,挤进事先准备好的大缸里,这么反复的洗个两三次,然后剩下的被拧干的这些渣滓就放到一边,到时晒干了,不会坏,跟米一起煮熟了,可以喂鸡,喂猪。

最后待这装买了清洗了地瓜汁液的大缸静置一晚,第二天就会在底部发现沉淀了厚厚的白色的一层,这一层东西就是淀粉,同样的一缸汁水,这淀粉的多少还要取决于这汁水里的淀粉的含量。

有的地瓜里面淀粉多的,甚至在清洗的过程中,那桶的底部就会看见有一层白白的粉,那就是淀粉,如果地瓜里面本身的淀粉含量少,就没有这个现象了。还有一种说法是如何看地瓜里面的淀粉是多是少,把地瓜掰开了,如果这渗出来的白色的奶多就是淀粉多,如果渗出的奶少,或者基本上没有就是地瓜里面的淀粉少了。

林一正回忆着自己在现代的制作地瓜粉的过程呢,那领头的就和另一个人搬了石磨出来了,林一这才回了神,拿过几个挖好虫眼的地瓜,从石磨中间的眼放下去,结果太大了,放不进去,林一就把地瓜分成了几段放进去,这回倒是给放了进去。

然后领头的很知觉的就开始推起石磨上的磨盘柄来,磨了两圈,磨盘的周围开始出现了层层的泥状的东西,林一一看,大喜,还真是怕这玩意儿不靠谱呢。当下林一就让一个人专门负责把地瓜切段,两个负责磨磨盘,这样速度才能快不是。

林一在磨盘的嘴的地方放了一个桶,不一会儿就有这地瓜泥从那嘴里出来了,看着那长长的一陀,说实话,林一不知道怎么的想起自己拉屎时拉的香蕉便,不可否认真的很像啊,都是那样出来的,于是所以林一被自己的想象的场景给恶心到了。

林一立马转换视线,待有人把已经装满了地瓜泥的桶拿开,又换了另一个桶时,林一又叫人帮忙,这回是要像上述说的那样清洗地瓜泥。

---

非常感谢冬眠中的熊熊童鞋投的两张粉红票,非常感谢琳玲童鞋投的两张粉红票,天使好感动ing!

就是你们的支持让天使有了坚持的动力!

还有谢谢今天和昨晚给天使投推荐的亲们!谢谢你们!

正文 第四十四章 推销地瓜粉和土豆

这回林一亲自动手做示范。

林一回到厨房里,拿了几个大碗,不要误会,这可不是让人吃的,而是让人用来剜地瓜泥到另一个桶里,林一剜了大概四五碗吧,然后就往里面加水,直接拿碗搅了搅,然后把布袋拿到水缸上面放着,布袋子的下面垫着一种编制好的箩筐,然后盛起三碗倒进了准备好的布袋里,林一把碗放进了清洗地瓜泥的桶里,然后把布袋拧紧了,把布袋里的地瓜泥的汁水全部给拧了出来。最后这些地瓜泥只剩下渣滓了,林一才又把这些渣滓放进了另外的一个桶里。一会儿这个还要再洗一至两遍,这样能确保地瓜泥里面的地瓜粉能大量的被洗出来。

这个洗个几遍可不是硬性的规定,如果有人愿意,也可以把这个东西洗上几十遍,不过这样这些汁液就很占地方了。(曾经天使就问过这个问题,害得天使被妈妈骂笨,说有那么多地方吗?)

就在林一洗着地瓜的汁液做示范的时候,林军把东西给买回来了,这回是全面开工了。看了一遍林一示范的做法,还是很简单的,再加上边上还有林一的指点,就更容易了。这一天一直忙到了晚上亥时三刻才把所有的地瓜清洗完。

这些地瓜洗出来的汁液整整三大缸的水缸,十个小水缸都满满的,三个大水缸都是林家自家就有了,毕竟林家现在鸡,兔子和猪都养了不少,尤其是在有了花石和春花后。这规模更是扩大了不少,至少这鸡就养了要有三十多只。兔子现在也有三十多只,猪能则养了有二十只。因此这方方面面的用水都不少,这林家的水缸自然要多买几个了,不过当时为了省事,林家买的都是大水缸,小水缸还是以前的时候剩下的一个,因此这些小水缸大部分还是管其他人借的呢,要不都不够用。

第二天,林家练完了武,洪松每次都是趁着晨起练武的时间指导林一和林大牛。所以林一和林大牛也不能说是完全没有人教导,只是相对的时间比较少而已。待林家吃完了饭,昨晚的人又开始来上工了,林一干脆分出一部分男人继续去挖地瓜,至于马铃薯还是先放在地里面吧,反正也不会坏。

一大早的林家就忙活开了,虽然林家现在没有了地瓜,可是这地瓜粉的步骤还没有全部完成,因此也没人空闲下来。

小林大正站在边上看着众人在忙碌。知道林一有事要忙,也就在边上乖乖的站着,看着众人。

林一指挥几个男人把小水缸里面的上层清液倒了出来,这些上层的清液用桶接着。因为这些上层清液一还可以用来煮了给牲畜吃,所以林一没有浪费,二肯定是不能直接倒在地上的。要不这地就变成了泥地了。

接下来,把水缸里面的上层清液倒了以后。就可以看出里面的那占了半个水缸在缸底的白色的东西,这些就是湿的地瓜粉了。

林一拿了几个炒菜用的铁质的锅铲让几个妇女把这些地瓜粉都铲到了桶里。

然后就不管它了。这时新的地瓜又给送来了,院子里林家雇佣的人一看,洗地瓜的洗地瓜,磨磨盘的磨磨盘,清洗地瓜泥的清洗地瓜泥,拧干的给拧干。

第三天是个天气好,艳阳高照的,而且万里无云,所以林一让一部分人提着那些昨天挖到桶里的地瓜粉的桶跟着自己,把这些地瓜粉分摊晒在了干净的布上,其实最好是用塑料袋那种材质的,不过没有也没办法,林一只能用古代编的那种可以放东西的扁形的箩盖,就是类似箩筐的盖子,不过要比正常的大很多,而且它边上周围围着的一层很低,这种东西也确实是适合晒东西用。

然后林一再在上面垫上了干净的棉布,然后就让人还是用锅铲,这时再经过了一个晚上的沉寂,这些地瓜粉之间的密实性很好了,地瓜粉之间的水分也很少了,所以林一让人就把这些湿的成干状的地瓜粉小心的铲在了棉布上,然后给弄成婴儿拳头那么大的一小块的一小块的,这样地瓜粉好干。

另外一部分人呢,就还是干着昨天的那些活儿。

第一天晚上弄的地瓜在第三天经过一天的曝晒已经干了不少了,这时边上有人为了干得更快一些就问林一要不要给这些地瓜粉弄得再碎一些。

林一连忙阻止道:“不行的,这些地瓜粉如果干了会自己裂开的,不用再弄了,不然反而不好干了。”

直到第五天,地瓜已经干的差不多了,就是一直放着也不会坏了,当然这是第一天弄的那一批,另外的还需要像第一批的这样晒得再干些。

地瓜挖完了又开始把所有的马铃薯都挖了出来。虽然林一把这地瓜解决了,可是这马铃薯也是不少的,因此林一忙让林军把齐齐叫了过来。

齐齐操着一副公鸭嗓开口问林一:“丫丫,听林叔说你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林一听了齐齐的声音,一时没有防备,暗自皱了一下眉头,马上就给松开了,看来齐齐也要长成男子汉了,这声音已经处于变声期了。

林一这么一想,又有了防备,再次听齐齐的声音就不会那么刺耳了,林一笑眯眯的道:“哪有!这不是几天没见想你了嘛!对了,最近火锅店里的生意怎么样啊?”

说到这个,齐齐眉开眼笑的:“还不错,就是最近没有了新菜式,所以没以前那么火了,不过这客流是基本稳定了,店里的老客户也是不少的。”这还是齐齐谦虚的说法,实际上这青山县大部分的有钱人首选就是这火锅店,没钱的的首选也是火锅店不过是分店,不管是冲这新菜式,想要新奇的,还是冲这老菜式,性格保守的都喜欢这火锅店。因为这菜式新颖可是却不会偷工减料,这菜式再老,有时也会吃出点新的味道,所以大家还是很喜欢的。

林一听完觉得自己可以事情了,当下一副替齐齐着急的表情:“你别担心,我帮你想想?”林一假装思考了一下,然后打了一个响指:“有了。对了,齐齐,最近,我呢,又得了两样新东西,还有几个菜式也要给你,所以你正好可以看看你要不要,说不定还能解决你的问题呢!”说着林一一想到眼前的人是自己的财主,很亲热加热情的道。

不知道为什么,齐齐总觉得林一的这些动作加表情显得有些假呢,齐齐安慰自己,肯定是自己的错觉的,不会的。这么一安慰,齐齐感兴趣的开口道:“你说的是什么东西我看看?”

之前林一制的黄豆酱可是大受欢迎的,在火锅店里寄卖可是卖得很好的,而且火锅店的厨师用那黄豆酱做出来的不少菜式,都大受欢迎。就是单单做林一说的辣椒黄豆酱干就着饭吃都有人喜欢。

所以这会儿林一一说有新的东西那肯定是错不了的,而且每次林一出的新的东西就不会错,用齐齐的话说是跟着丫丫走,有肉肉吃。-_-|||

林一一听道:“行,你等着我给你做几样菜,到时你尝尝看,要是好吃,我们再说,怎么样?”鱼儿上钩了,林一笑得像偷腥的小猫。

齐齐奇怪的看了林一一眼,还是觉得丫丫今天挺不对劲的,怎么看怎么觉得今天丫丫像狐狸啊?!-_-|||(观众:这娃真相了!)

林一看齐齐坐下了,自己就去厨房准备饭菜了,反正中午都是要吃的。而且因为知道齐齐今天会来,所以林一早就让花石和春花把东西给准备好了,现在只要开炒就好了。

林一前世的时候就吃过不少土豆做的菜,这会儿自家的土豆多,所以林一今天是打算做个土豆宴和地瓜粉宴了,不过地瓜粉一般都是做辅助的佐料,最主要的还是做勾芡使用,或者煎地瓜饼,很有弹性。

关于地瓜粉,林一做了几个常用的,现在在火锅店也有卖的菜式,只不过加上了勾芡,这样口感才更爽滑,还做了一个肉羹汤,这主料就是地瓜粉拌肉片,然后往里加点酱油,用手抓几下,这样肉就不会柴了。

又做了肉片炒青椒,还是跟刚才一样用肉片拌地瓜粉滴点酱油,只不过刚才做的是汤,是把肉片放锅里煮,现在这个是先用油把这肉片给煎炸一下,再倒入青椒炒熟就可以了。这样做出来的肉羹外脆里嫩,很好吃。

至于土豆,林一能做的就多了。不说别的,这现代的垃圾食品的代表就是炸薯条和土豆泥是必不可少的了,虽然林一不喜欢吃,不过林一坚信按现代的反应来看,这两个能红火必然就有它的原因。

然后呢,就是都是中式的菜式了,酸辣土豆丝是代表作之一,土豆炖牛肉也是经典之作,不过这古代宰牛是犯法的,因此林一把牛肉换成了羊肉;其他的还有凉拌土豆片,醋溜土豆丝,土豆炒肉片,地三鲜,土豆焖排骨,土豆鸡块,拌三丝等等菜式。

---

咳咳,继续求推荐票,求粉红票,求订阅!对了,还有亲们手里应该还有不少人有本作品的评价票吧?有的人帮忙投一下吧!谢谢亲们了!

正文 第四十五章 形势

林一一口气这土豆的菜就做了十来样,这地瓜的菜就两三样,当端上桌子时看得林家众人瞪眼结舌。

因为今天主要是让齐齐品尝的,所以这回是等齐齐先下筷子,林一一样一样的给齐齐介绍:“这个是凉拌土豆丝,清脆爽口,当然这会儿吃可能是有些偏凉了,这是道凉菜。你尝尝,这个是酸辣土豆丝,特点是酸辣可口开胃…那个是青椒炒肉片,你尝尝这肉片怎么样?这可是我用新的东西地瓜粉做的呢,它的特点就是做出来的东西爽滑有弹性。”林一说着说着有时干脆就自己夹菜给齐齐。

林一介绍一道,齐齐就尝一道,每尝一道齐齐就点头,这道也不错,那道也不错,这地三鲜口感滑嫩,土豆炒得脆,茄子炒得入味;这土豆炖羊肉,土豆焖排骨两道菜里面的土豆做得沙棉入味,口感与之前的完全相反,让人眼前一亮。当吃到这青椒炒肉片里的肉片时,齐齐瞪大了眼睛,这瘦肉竟然也能这么的滑嫩还带点脆?好吃!

当吃到肉羹时,齐齐已经淡定了,却对这地瓜粉很好奇。再吃了几个林一介绍的几样用地瓜粉勾芡出来的菜时:“你看看这几道平常在店里也有炒的菜,差别怎么样?我里面加了点地瓜粉。”齐齐一尝,真是惊为天人啊,没想到这地瓜粉的效果竟然这么好,原来的味道没有失去的同时,加了地瓜粉后不但菜的口味被牢牢的锁住了,又添加了爽滑细嫩的口感。真是好吃极了,跟之前吃过的没有加地瓜粉的差别可大多了。

林家的人这会儿是林一介绍一道他们也吃一道。没办法谁让林一拿出前世看到的推销的架势,把这些菜的优点恰到好处的说出来。勾人口水啊!因此众人都是跟着林一的筷子行事的。-_-|||

最后林一才把地瓜粉做的地瓜饼挑了一小块给齐齐尝,边放在齐齐的碗里林一还边介绍道:“这是地瓜粉原本的特性,在这里面我只加了点稀饭,你尝尝!”

吃着这地瓜饼,齐齐才算是真正的认识到地瓜的特性。

待吃了午饭,齐齐当场就拍定了:“丫丫,你这些新菜真的很不错,尤其是你这地瓜粉,有多少。你卖我多少吧!”

这话一出,林一的目的就达到了,林一有些过于兴奋,因此得意忘形的对齐齐道:“早就知道你需要都给你备着呢,还有这土豆我家也有一堆呢!”

齐齐多聪明的一个人啊,就是一个商业的奇才,这要是在现代也是一个发光发紫的人,更何况是在这古代呢,而这样的人意味着很聪明。往往不经意的一句话他就能猜出你的意图,因此听完了林一的话,齐齐当下就笑了:“感情是在这等着我呢吧,说吧。这事你惦记几天了?”齐齐倒不生气。

林一一愣装傻道:“你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明白!”

林家的其他人不明所以,倒是某军默默的低头当没听见,默默的吃着自己碗里的饭。-_-|||

齐齐道:“行了。我还不知道你,丫丫。无利不起早的主!”说着还无奈的笑笑,这小丫头倒是早把我算计了。我说前两天我也没着凉,怎么无缘无故的就打了两个喷嚏呢,这地瓜粉是一个,这土豆又是一个!

林一一看索性的不瞒了,讨好的对齐齐笑道:“齐齐哥哥~~!这不是我们两个互利的好事么,哪有你说的那么严重!我当时打的就是这个主意,不过这些土豆你说你暂时也找不了那么多,我们家这不是正好就有了么!嘿嘿!”

齐齐宠溺的看着如同自家的亲妹妹狐狸般的笑容道:“好,互利的好事。那到时我就派人给运走吧。”说着齐齐摸了摸林一的脑袋,恶作剧的把林一今天梳好的双丫辫给弄得一团乱。

林一此时理亏,即使心里不悦却也只能陪着笑脸任由齐齐把自己绑好的辫子弄乱了,心里却是一边磨牙和滴血:真是趁人之危!齐齐,我给你记着,俗话说的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啊!末了还为自己的发型哀悼:可怜的辫辫!偶对不起你啊!

林一给齐齐介绍完,就自己坐下吃饭了,饿死人了,真是做一次生意不容易啊,大家都不容易啊!

俗话说在商言商,因此别看齐齐跟林家的关系好,这价也不会给高了,当然也不会给低了!鉴于这些东西还属于新的产品,齐齐干脆就按照这个原来这个冬季蔬菜的价钱来算。

林一想了想这土豆这个价还真是给的很高了,不过这地瓜才卖这么点钱可不行:“齐齐,这土豆卖这个价是不错了,可是这地瓜粉可不能这个价钱,这价钱要至少土豆的三倍!要不就亏了。”

齐齐摇头:“土豆价的三倍太高了,两倍还差不多!”

林一不同意:“两倍半,齐齐不是我要出高价,可是你要知道这地瓜粉是从地瓜里面提炼出来的,如果说原来的地瓜有一斤,那么提炼完晒出来的地瓜粉有二两就很不错了。所以这个价实在是不贵的。”

齐齐想了想也行,不过:“你这可只能卖给我们火锅店啊!”

这话说得林一白眼一番:“你什么时候见过我把东西卖给别家了?”

齐齐干笑:“这不是我生意做多了,一时口误嘛!这话跟人讲习惯了不是!”

听了解释,林一也就不再纠结,林一坐下来跟齐齐聊天!聊着聊着,齐齐想起上次的那些西瓜霜好似还没有给林一一个信儿呢!

因此齐齐一拍脑袋道:“丫丫,对了,上次你的那些西瓜霜可是帮了大忙了。”此时林家其他人见齐齐跟林一有话说就都走了出去了,林军还细心的帮齐齐把门带上了。

因为说的是皇家的事,又算得上是议论朝政,因此齐齐也没反对林军把门关上,还压低了声音对着林一道:“原本据说皇上是暴怒不已为这士兵上火的事,可是在三皇子把东西献上,并且献上了方子后,皇上龙颜大悦,据说尤其是在那些东西运到了边境以后,士兵用了三五天就见疗效,军心稳定,三皇子被封了亲王,这三皇子的生母也被封为了贵妃呢!”

说到这里,齐齐的声音更是低得不行,要不是林一练过武功,估计都听不清楚了。听完了齐齐的话,林一却是一点都不为唐绍仪高兴,因为现在的唐绍仪可以说是根基未稳,这早早的就被皇上竖做了靶子,希望唐绍仪不要被这消息冲昏了头吧。

因此林一忧心重重的问齐齐:“那这三皇子是什么反应?”

齐齐摇头:“还真是不知道。不过好像听传闻不是很好,虽然说这封亲王是好事,但这也给了三皇子早早的树立起敌人来,所以这阵子,大家都是谨慎行事。”

林一听了这个,安心不少,这唐绍仪很少跟自己说起这朝堂里的事,看来最近烦恼不少,要不怎么会连信都很少来呢!

与此同时,被林一和齐齐议论的对象此刻正坐在简亲王府里,唐绍仪坐在书房里的主座上,下面坐着几个谋士。

唐绍仪开口问道:“各位先生有什么妙计吗?”

其中一个留着八字胡的谋士摸着自己的八字胡道:“三殿下,现在既然皇上的圣命已下,这三皇子还是只能接受了,否则就是违抗皇命了。照老夫看来,此事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说着留着八字胡的谋士顿了一下。

唐绍仪略带恭敬谦虚的道:“愿闻其祥。这好的一面在哪儿?不好的一面在哪儿?”

留着八字胡的谋士道:“这好的是现在殿下可以说是强势的后来者居上了,虽然会更被二殿下和太子猜忌,敌人也会增加,但是同时看到了殿下的强势优势的一面的人也是大大的增加了,我们可以同时增加我们自己的盟友,增加我们力量,为殿下所用!”

三皇子唐绍仪一听,还真是这样了,自己现在是进不得更是退不得了,而且父皇的命令已经下了,自己现在也只能接受,从这个层面来说,自己也只有接受了,想办法增加自己的盟友才是。

这时边上的另一个谋士,脸色略微的偏黄,接着留八字胡的谋士的话道补充道:“尤其是现在殿下如果可以把二殿下和太子殿下身边的人拉拢过来就更好了。”

可是这关键怎么拉拢是一个问题啊,想了半晌,唐绍仪才下命令道:“传令下去,府里从现在开始就闭门谢客。不得有误,所有的人员行事要更加的谨慎,还要低调不为人知是最好的。”

留着八字胡的谋士对着唐绍仪道:“殿下闭门谢客是好,可是无缘无故的闭门谢客更是容易引人怀疑,要老夫说,殿下不如病了。”

唐绍仪恭敬的对留着八字胡的谋士道:“先生的这个主意好,是本殿下考虑不周了,谢先生指导。

正文 第四十六章 林家的风火年(一)

众谋士见唐绍仪这么恭敬的对着大家,心里均是感动不已,这样好的主人哪里找啊,礼贤下士不说,知错就改,而且时时懂得反省自己,生气也不会迁怒于人!

众谋士更是为了感谢唐绍仪的知遇之恩,凡事尽心尽力,出谋划策是从不含糊,就是不为功名,只为这恩情也是值得的啊!

看着自己的谋士露出的表情,唐绍仪很满意自己的行为所达到的效果,很好,很好!

距离林一卖出地瓜粉和马铃薯已经有一个月余了,上次马铃薯和地瓜粉的贩卖让林家狠狠的大赚了一笔,现在呢,又冬季来临,林家又开始卖起了反季节蔬菜,可以说这银两就没有断了的时候,仿佛财神爷就在林家似的,这钱财是源源不断的往家里挣。

待到了除夕,林刘氏忙着备各种食物的同时,也在清算这一年的账本。这账本是自从林家卖反季节蔬菜的第二年起开始有的,因为林军和林刘氏都觉得这家业渐渐开始大了起来,那自然的是要备个账本好对家里的钱财进行清算清楚。

这不算不知道,这一算是吓了林军和林刘氏一大跳!

话说林刘氏清算完了,看着那账本上的数字,倒抽了一口气:“我的天啊!”我没眼花吧?林刘氏起先用手揉一揉自己的眼睛,再看一遍还是这样,不信邪的林刘氏把眼睛闭上再睁开再看还是这样,林刘氏不淡定的终于肯定了今年林家大发特发了一笔了。

在边上的林军看着林刘氏奇怪的行径,不禁问林刘氏:“婆娘。你怎么了?眼睛坏了?”要不干嘛一会儿揉眼睛,一会儿闭眼睁眼的啊!

林刘氏:…这什么当家的啊!心肠是大大滴坏。大大滴狠!林刘氏为了报复林军,把账本拿给林军看。你要是不吃惊那我名字倒过来写!

林军接过林刘氏递过来的账本:“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林军以为林刘氏看这账本出了什么大问题所以拿账本给自己看,因此有这么一问。

林刘氏可没那么好心给林军做心里准备,谁让某人刚才笑自己来着。小心眼的林刘氏想着,对于林军的话只是道:“你看看最后的数字吧!”

林军听了林刘氏的话,乖乖的往那账本的最后看去,这一看也是倒抽了一口气,扶住桌子,腿发软(林刘氏笑:小样儿,比我还不淡定。你好意思笑我,我都不好意思看了!-_-|||),嘴里吐出的话结结巴巴的:“婆,婆娘!你算错了吧?”

林刘氏彻底怒了,一会儿说自己有毛病,一会儿又质疑自己的能力,真是叔叔可忍婶婶不可忍!林刘氏道:“那要不你自己再算一遍?”林刘氏声音硬邦邦的,阴恻恻的问林军,如果林军敢答是。估计下场就不怎么好喽!

林军后知后觉的察觉到了林刘氏的怒气,终于恢复了以往的淡定,当然对着林刘氏却是讨好的笑笑:“婆娘,不用了不用了。你算的怎么会有错呢!”林军把头摇成了拨浪鼓一样。生怕自己一个说错就要自己睡了。不过林军还是没有禁住心里的惊奇对林刘氏问道:“可是婆娘这钱,这,咱们家真的挣了那么多?”

其实要说林军的不淡定是情有可原的。毕竟林军从来就是个大老粗,不管帐的。挣了多少回来都是往林刘氏那里一甩由林刘氏记着帐,自己压根就是过脑就忘的主。平常接手最多的钱也就是一两千,不算林一抓江洋大盗挣的钱,而是林军现在和徐掌柜几人贩卖西瓜去外地的生意,至于卖反季节蔬菜的钱却是天天经手,一天卖个几十两,偶尔好的时候林军来个人品大爆发卖个上百两,跟火锅店的帐却是林刘氏跟齐齐月结的,又不经林军的手,所以虽然林军知道自己家挣了不少钱,可是具体多少却是没个数的,这会儿冷不丁一看这自家一年竟然挣了有十万两的银子,林军可不给吓到了呗!

林刘氏看林军这么识时务也就不跟他抬杠了,点点头道:“我这账本可是算了两遍的。”

林军叹道:“咱们家,我记得我刚回来时,有个二两银子就已经很多了,而且那时候家穷,差点连饭都吃不上了,没想到现在不知不觉间竟然挣了这么多钱?婆娘,咱们家也是财主了啊!”说起刚服完兵役回来的那段日子,林军的眼前仿佛浮现了昔日自己为了那一两银子整天累死累活的就在田里忙活的场景。真的是仿若昨日啊!林军一脸的惆怅!

说起穷苦的日子,林刘氏也是觉得印象深刻,林刘氏也怀念似的道:“是啊!我还记得刚刚生了丫丫那会儿,还好有你托人寄回来的三两银子,当时那三两银子就让我们过了一个好年呢。当时三两银子在我们的眼里就已经是一笔很大的财富了。”却没想到自家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在十几年后的今天,这三两银子却不再是一笔巨款,而是一座房屋里的一粒沙硕!

林军伸手搂搂林刘氏:“婆娘,现在咱们过上了好日子是最重要的,我们幸福了就好,生活也会越来越好的!对了这年咱们家怎么会挣这么多啊?”林军从之前林刘氏的表现就知道往年一定没有挣过这么多,否则林刘氏不会那么讶异的表现了。

林刘氏道:“我也不知道,今年咱们家也没有比别年多弄了一些什么啊,哪里知道会挣这么多呢?”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林刘氏边似回忆边似思考的道:“往年我做帐的时候,我还记得第一年是几千两吧,那一年是卖的西瓜,哈密瓜,再加上蔬菜加上猪,鸡,鸡蛋还有兔子的钱,后来就是慢慢的增加了,一年比一年多,然后除了洪水那一年咱们家的没什么收入外,然后齐齐的火锅店开业,卖得更多了,咱们家一年挣得钱也到了将近两万两左右,都是在这个钱数上变动。去年好似达到了三万五千两,今年却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一下子就迸发到了十万两了。”

林军第一回听林刘氏说起往年结账的钱数,不由得大吃一惊:“婆娘,真的假的啊?有挣这么多吗?”

林刘氏肯定道:“怎么没有?当家的,你也不想想,就你每天卖的那些菜,这一斤虽然咱们家现在降到了三十五文一斤,可是咱们要是新增加的新菜可是涨到了七十文一斤呢,这咱们县里没想着这有钱人可真多,也亏得咱们那温泉谷够大,现在又有那些人帮忙种,这十几斤至二十几斤就能卖一两,而且那些大户人家不是一家每天就要个不少么?每天你结算回来的那些菜钱一天至少也要有三十两呢,你想啊,天天的这么多,哪里能少得了。还有再加上卖给火锅店的各种菜,那钱就更多了,然后夏天卖的胡瓜和葡萄,这一样一样的积少成多,可不就有那么多呗!不过今年就不知道为什么能卖那么多了。”说着就去拿林军手里的账本,开始查看。

林军第一次听说,不过林军一想也是每天经手自己手里的钱就不少了,还真是积少成多,这一看林刘氏翻今年的账本,看哪里涨了那么多。

林军把头凑了过去,拿眼扫了一眼账本,里面的帐写得密密麻麻的,看得直眼晕,林军干脆放弃,直接问林刘氏:“怎么样?婆娘,看出什么道道没有?”这话说的!

林刘氏翻了个白眼:“看出道道来了。”带着赌气的意味,然后道:“我大致翻了一下,今年的帐新增加了磨菇,和那些马铃薯和地瓜粉的账,磨菇卖得不少,干蘑菇尤其受欢迎,卖得也多,这湿磨菇卖得也不少,大约的有一万多两。”说到这里林刘氏免不了的感慨了一句:“这山珍的货还真是好卖呢,出多少卖多少呢。”然后林刘氏接着道:“这地瓜粉和那堆马铃薯卖了五千两,今年你的生意又有增加挣得也不少,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别说这么一加起来还真有十万两那么多呢!”

林军闻言呵呵一笑:“咱们有钱了,有钱了。”不过林军又奇怪:“婆娘这是今年的账?还是所有加起来的账啊?”

林刘氏道:“这些都是今年的账,这本才是所有的加起来的账!不过这本还没有和今年的加在了一起。”说着林刘氏从桌子上拿出另外的一本账来。

林军好奇的往这本总帐的底部瞄了一眼,只见那上面写着:“十二万五千七百二十八两”

林军还奇怪一点:“婆娘,咱们家这么多钱,这些钱银子都往哪里去了啊,话说这银子我也老往家拿,怎么也没见咱们家的银子多得溢出来啊?”

事实证明林军问了一个相当白痴的问题,林刘氏怎么觉着这当家的今天老是犯傻呢?林刘氏没好气的道:“当家的,你以为我几天去一趟镇子里,还穿得人五人六的,还让你陪着去钱庄干什么?我是去喝茶的么?”

正文 第四十七章 林家的风火年(二)

林军知道自己今天又讨人嫌了,摸着自己的鼻子,林军讪讪的笑了一下,心里却腹诽道:咱真以为每次去喝茶的啊,反正那茶水咱是灌了不少进去呢!-_-|||

林军这话也只是搁在肚子里念叨两句,可不敢说出来,要不估计林刘氏该发飙了。

这边林军和林刘氏在盘点林家的账,林一和林大牛也在盘点自己的账了,原本林大牛的账是给林一保管的,可是自从这火锅店的开业,这账就大了起来,虽然说林大牛不会有什么异样的心思,可是这谁知道未来的嫂子会怎么样,再说了林一也觉得这账可以锻炼锻炼林大牛,因此从刚开始的几次林一带着林大牛每个月一次算帐外,之后就是林大牛自己一个人来了。

林大牛拿着几天前这齐齐发给自己的分红,三张薄薄的银票,都是全国能兑银子的通用钱庄,林大牛抽出来一看,揉揉眼,再揉揉眼,不是吧,一万两银子?看着底下的两张一张比一张小,一张是一千两,一张是一百两。

林大牛拿出了账本把这两笔账记了下来,其实别看林一领着林大牛做了几次账,可是那是以前还包括那蘑菇室的钱数,才需要一个月一次的算,现在林一说服了林军把这蘑菇室归公了之后,这林大牛的账本也就是只要一年一次,平常根本不需要记什么账,更多的是领出来花!-_-|||

可这林大牛在林家是既不缺饭吃,也不缺衣穿,又很少跟人出去玩儿。拿钱出去最多的就是给家里人买礼物,这能费多少钱?因此现在林大牛生疏的在那本账上。十一月份的初五支出五两银子后面,先在开头天上一个十二月份。然后写下二十九,增加了火锅店分红,一万一千一百两,然后又仔细想了想,妹妹好像说过年底都是要算一下自己有多少钱的。

于是某只牛开始算起来了,那薄薄的三页纸,上面也就记着这一年的几次支出和一次刚刚存入的钱数,某只牛算了要有十多分钟了,最后某牛终于算出来了。在刚刚写上的账上画上一横线,然后写下两万一千四百五十三两。

然后某牛盯着那数字,一边口水直流一边呵呵的傻笑:咱有钱了,咱是妹妹说的万元户了!咱有钱了,嘿嘿,咱有很多很多钱了,嘿嘿!-_-|||

其实要说这分红的问题要是只有一家店一年是没有这么多的尤其是林大牛的股份其实是不多的,可是呢,齐齐在这分店开了不少了。而且也请示了这店的最大的股东——唐绍仪问这分店的股份问题,唐绍仪当然没有任何异议的让齐齐还是照以前的那样算了,还有就是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齐齐可随意做主。只要把账本半年一次给自己看就可以了。

因此这几家新开的分店都有林一、林大牛、齐齐这些一开始的参与者的份,这店多了,这分红自然也就更多了。这齐齐在青山县开的店又因为有人罩着,所以省去了打点一些官员的大头部分。只需少少的意思意思一下就可以了,还有今年火锅店的新菜式又增加了不少。火锅店的总店又扩张了,一直走的又是高价路线,生意又好,这各方面算上,挣得自然就多了。

因此即使是唐绍仪这个皇家人见了齐齐寄过去的账本也是很满意啊,自己的眼光不错啊,这青山县也是够肥的,瞧瞧这些店,这半年就挣了将近五十万两啊,这一个月就能挣多少啊?唐绍仪都无法想象了。

不过唐绍仪要是有仔细算过就知道这钱虽然看着是不少,其实也还好了,这大头的部分省了很多的都是打点官员的部分,这部分不是白家出面就是宋家出面给搞定了,所以齐齐就不用费什么劲,直接过去找些人,找好货源,找好厨子,就差不多了。

这红红火火火锅店又因为新的菜式多,菜式新颖,之前又从青山县传了好名声出去,往往一开业就天天爆满,虽然其他的地方不如青山县这么富有,集中了全国不少的有钱人,可是当地的各种富豪地主之类的可是不少的,因此这钱挣得可是不少了,这挣的是有钱人钱,利润空间自然就是大,尤其是中国人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爱面子的动物,攀比那是本性,所以就挣得更多了。

要说今年傻笑的也不光某牛一人,这饶是林一这“见多识广”,见识和头发一样长的现代的女人也不淡定了啊,只因刚刚林一把自己的账快速的做完,林一还想着呢,虽然今年的磨菇室不再是属于自己的了,可是这钱貌似也不少啊?

最后林一看了这账,嘴巴都合龙不上了:“天,天啊!这真是自己挣得钱么?这么多?分红一万一千一百两,这,这新菜式的分成七万两?天啊!比去年竟然多了要有十倍啊!”说到这个,林一还是要感谢齐齐了,要不是齐齐今年下半年急剧的扩张了好几家的分店,把所有的林一想出来的新菜式都给搬了过去,这卖得就没有那么多了,挣得也就没有那么多了。而且这个可是林一所有的菜式,新的加上去年想到的旧的菜式,那可是不少呢,可不有这么多钱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