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鱼塘终于通水了,不用说林村的人在边上围的密密麻麻的看着林家父子做的事情。不可避免的一件事自然就是讨论这鱼塘了。

“这林家真是要发了呀,瞧瞧他家的房子,叫什么来的,对了,叫小阁楼,建的那叫一个漂亮啊。就是我在城里也没有见过几家有这么漂亮的阁楼的,都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哩。现在还要建鱼塘,瞧瞧那里面建的小亭子和那小桥,可真漂亮。天啊,这些都要花多少钱啊?好大的手笔啊!”一个站在鱼塘边上的年轻人道。

一个有参与挖过鱼塘的不以为然:“当时这鱼塘才挖了多少钱啊?也要不了多少钱,现在咱们村里谁没有几个钱啊!至于嘛!”

之前的年轻人嗤笑这个挖鱼塘的没见识:“你就光惦记着挖这塘子不要什么钱了,你怎么不想想这桥和小亭要花多少钱啊!”

这时另一个听见俩人对话,转过头来悄声道:“你们别说,这亭子和小桥我还真知道是多少钱。那专门干这个的头儿跟我们家有点关系,据我所知,这两个加起来要有这个数。”那人说着用手比了一个三的手势。

另外的俩人倒吸一口气:“三百两?天啊,这军子他们家果然是要发了啊!”其中一人忍不住道,是那个参加过挖鱼塘的人。

这回轮到这个比手势的人嗤笑这两个人了,不过这人转念一想,这个数字一般人都想不到,遂才没嗤笑两人道:“什么三百两啊。明明是三千两!”

另外俩人这回倒抽了n口气,难以置信!

没挖池塘的年轻人结结巴巴的道:“你,你不是开玩笑的吧!这,这怎么会,会这,这么,多?”三千两?普通人一辈子从没有肖想过的数字啊!

那比手势的人肯定的点点头:“我哪里会拿这个开玩笑,所以说啊,林家不是发了,是早就发了啊。这凉亭和小桥在富人家里都很少有,你们说呢!”

这边讨论着林家的发家事迹,那边林家无所觉的看着奔腾的流水,林一突然想起好像村子里的人都会来这里玩儿,别到时把人给淹了啊,这出了事故怎么办?

想到这里,林一懊恼自己不早点想到这个问题,就可以把鱼塘四周用围墙给围起来了。

林一这会儿只能问林军怎么办了:“爹,咱们这鱼塘可有三四米深,应该不会有人来玩儿水吧?”

林军以为林一是担心到时把鱼苗下下去,会有人来偷,因此安慰林一:“放心,丫丫。这鱼塘是咱们家的,自然没人来偷鱼的。”说完,林军又怕自己理解错了林一的意思,补充性的回答了一句:“玩水肯定是会的。”

――

不好意思,今天又更晚了,这几天刚回来,又要帮家里干活还要看考公务员的一些事宜,四月下旬天使就要考公务员了,所以这段时间天使又要开始忙了,这更新时间就不能稳定了。但是每天肯定是至少三千的,这是天使给大家的基本承诺!

话说天使今天恰好看了一个关于读书的诗还挺好笑的,天使跟大家分享一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晕晕正好眠。待到收秋八月时,收拾包袱等过年。

正文 第六十七章 林大正的自尊心

林一有些忧心的道:“那大家会不会游泳啊,即使会游泳,我觉得还是不要让村里人来玩儿比较好,要不万一会淹死人怎么办?”

说到这里,林一看林军有些不以为然的表情。为了增加可信度,林一凑近林军低声道:“爹,我说的是真的,老话都说溺死会游的,打死会武的。在我们那里,很多不懂事的孩子去河里玩儿,经常有淹死的,所以爹,咱们还是注意一下吧。这要是出了什么事情怎么办?”

林军这才重视起这个问题:“那要怎么办?”这事要真的会发生那就不太妙了。

林一这时灵机一动,想起前世的警告牌,觉得可以先让林军现在趁村里人都在提醒一声,然后在这鱼塘的边上写个警告牌。

林军不知道这个法子怎么样,不过像林一所说的,我们要尽到这个劝说的责任,因此,林军赞同了林一的办法。

当下就用内力喊道:“大家静一静,静一静!有个事情想说一下。”叽叽喳喳,窃窃私语的声音没有了,林军接着道:“大家都知道这是我家的鱼塘,大家也看到了,这个鱼塘在没有放水前就有三四米深,所以想告诉大家,回去告诉自家的孩子不要来这里玩水,这里的水太深了,如果要玩水的人,咱们村子的小溪就能玩儿了,为了安全,大家都互相通知一下,约束一下孩子们,不要让孩子们来这里玩儿水。”

林军的话说完,站在鱼塘边上的人有的觉得林军的说法好。有的觉得林家高傲了瞧不起人了,有的觉得…什么看法的都有。大家又窃窃私语的讨论了起来。

林军这番话说完,就没有理大家的反应。反正自家是把话说前头了,自己现在就回去把木牌子弄了一块来,丫丫说的没错,这种人命关天的事还是真的要注意一些了。

看着鱼塘里的水已经蓄满了,林家就都回家了,林军除了打算弄个木牌子外,还要去城里定鱼苗,事儿忙着呢。

林一也要忙着去找吴小秋要荷花苗,林一知道这荷花最好是种荷花苗。或者该叫做藕苗,如果是用莲子种的话,这个时节可是来不及了。

而且用莲子种,因为莲子的表皮太厚了,往往不好发芽,只能先把这莲子表皮磨破了,泡水才能发芽。

因为之前林一就有给吴小秋打过招呼了,所以林一一到吴家说要荷花苗的,吴小秋立马就让人准备了。

吴小秋笑着对林一道:“那禾苗早就准备好了。我还说你要是还不来,就过了时节了呢。”吴小秋不是种庄稼的能手,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吴家专门请来种荷花的师傅告诉吴小秋的。

吴小秋给林一的是藕荷苗,据说种荷花种藕荷苗是最好种的。然而这藕荷苗就显得有些大了,吴小秋派了两辆车装载这些藕荷苗,还把家里的师傅也派了过来。

林一确实是只听说过这些东西。在百度上搜索过这些做法,甚至能背出来。但是作为一个农业知识的能手,林一深深的知道有些东西不是有理论就可以的。他们还需要真正的实践,所以对于吴小秋派来专业的师傅,林一没有拒绝,反而很感谢吴小秋能为自己想得这么的周到。

在种荷花苗的时候,林家的警告牌已经做好了,就那么直愣愣的插在了鱼塘边上。

等到所有的荷花苗都种好了,时间又过了三四天,林家看到荷花苗适应良好,才去镇上把预订好的鱼苗都给放下去。

“爹,这些鱼苗都是什么品种啊?”林一看着刚放进去就游得很欢快的鱼儿们问林军。

林军挠挠头:“品种?有什么品种?我也不知道,当时就跟人家说的要鱼苗,也没说要什么品种的。”

林一有些汗颜,一般买鱼苗都会给说这是什么品种的,林一也就给忘了这个事,还以为古今都一样呢,现在看来有些事还是要重视一下的好。

林一此刻也只能安慰自己了:算了,等到鱼长大了。就知道是什么品种了吧。林一不知道这些鱼在长大了之后,给了林一一个大大的惊喜。

之后的几天,林家都要早晚去看一下这些鱼苗,生怕有什么不良的反应。除了鱼苗,在林一和林大正去小溪边玩儿的时候,林一发现了小溪里竟然还有些小虾和小鱼,还有小只的螃蟹,林一心里一动,对着林大正挥挥手:“弟弟,你过来。姐姐想起一个好玩的游戏,咱们回家拿工具好不好?”

一听说是玩,林大正眼睛一亮,响亮的回了一声:“好!姐姐咱们快走吧!”

林一暗笑就知道会这样,自己才会把正事说成是游戏来着。

林一和林大正回了家,林一拿出早年的渔网子,结果发现这些渔网都有些腐朽了,只能自己现在再缠一个了。其实就是渔网子不腐朽,这渔网子林一也不适合用,因为林一这会儿是要补小鱼小虾和小蟹,哪里能用的上那么大窟窿眼的渔网子呢。

缠好了渔网子,其实就是拿一块布缠上,不剪开,这样的渔网子就跟捞小鱼用的是一个效果。拿着新缠好的渔网子又拿着桶,林一和林大正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林一先往桶里舀一些水。

林一让林大正看着桶:“弟弟,你看着桶,姐姐往桶里捞小鱼好不好?”

林大正脆脆的答应了一声好。

林一就开始捞了,捞小鱼小虾和小蟹和捞大鱼大虾螃蟹又不是一个道理。捞大鱼时,要讲究眼快手快,主要是不能让这大鱼给溜走了。捞这些小东西时,却是只要手快,一提就上来,这二者的差距就在于一个大一个小上,只要是小的一上了渔网,基本上就跑不掉的。

所以捞小鱼比捞大的简单得多,又容易。

不一小会儿,林一就捞了一堆上来了,鱼塘里有鱼了,林一主要就是捞一些小虾和小蟹。

林大正看着林一一勺一勺的捞,有些艳羡了,没多久就忍不住开口了:“姐姐,我来捞,你看着桶呗!”

林一拿眼腻了林大正一眼:“你会捞?”

林大正信心满满的:“当然了,姐姐,放心吧。挺简单的。”

是挺简单的,只是那是对于我来说。林一边想着,也不阻止林大正的行为,暗笑着把渔网子递给了林大正,也不说什么,就等着林大正吃瘪呢。-_-|||

林大正要是知道林一的想法绝对的要眼泪汪汪的控诉林一欺负孩子了。

可惜此刻林大正是不知道了,兴奋的拿着渔网子学着林一的样子放进水里,等有小鱼,小虾或者小蟹来了,就捞起来,可能是由于在水里阻力大吧,林大正的大力气作用在水里的渔网子上就变成了小力气了。

捞了十几次,还是不得要领的林大正倔强的抿着自己的小嘴唇,开始一点点的改善自己的方法,然而虽然最后林大正很熟练的会使用渔网子了,这目标却是一条也没捞上来。只因这林大正虽然力气比起同年龄的孩子来说大了不少,可是事实上还是小孩子的力气,这渔网子又只是用布缠着,没有剪开窟窿眼,自然的在水里动起来的阻力就大了。

最后,林大正只能泄气的放弃自己打捞小鱼的主意,此刻的林大正像个讨糖吃的小朋友,眼泪汪汪的看着林一。

看得林一心都软了,刚想开口说什么,就被林大正的一句话打断了。

林大正很委屈的道:“姐姐,这渔网子它欺生!”说着林大正放声大哭起来,自己长这么大还没受过这种委屈呢!-_-|||

林一给吓了一跳,心想不至于吧,不过是小鱼没捞上来,怎么还哭了起来了呢,话说自从林大正两岁了以后就很少哭了,尤其是还哭得这么的伤心。

林一心疼了,早知道就不逗弟弟了。林一把林大正揽到了自己的怀里:“弟弟不哭啊,乖啊!弟弟乖!现在是你的力气小,捞不了鱼,等长大了,力气大了,肯定捞得比姐姐多。姐姐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没有捞到过一条小鱼呢。”那是,那时捞的都是大鱼!

林一哪里知道林大正之所以伤心是他的自尊心在作祟,从小到大,林大正很少有事情办不成了,尤其是在这么信心满满的情况下,于是一下子受不了打击的林大正觉得自己太丢脸了,早知道不要把话说得那么满了,看吧,风大了,把自己的舌头给闪了。

自觉丢份的林大正,听了林一的话安慰了点了,原来不是自己的问题啊,那看来自己也没有那么丢脸啊,不过从此以后林大正是不敢再把话说满了。

林大正抽抽噎噎的跟林一确定:“姐姐,你说的是真的吗?”

林一脸不红心不跳的面色平静的对林大正保证道:“当然了。姐姐骗过你吗?”(骗过,还骗得不少呢!)-_-|||

林大正想了想,摇了摇头:“没有!”林大正终于破涕为笑了,只不过从此之后某正对于渔网子结下了不解之仇!

―――

今天周六了,明天就周日了,天使求一下推荐票!

如果这一周的推荐票能达到一百张,天使加更一章,如果推荐票能达到一百五十张,天使加更两章!

正文 第六十八章 现代式的燃气灶

转眼间,时间过得飞快,炎热的夏季在众人慢慢的煎熬中,终于过了一个月了,此时已经是五月中旬了。

林家在二层住了一个月有穿堂风的凉爽日子,林家众人除了林一以外,皆称托林一的福自己过了一个这么清凉的夏季。

虽然这个穿堂风好是好,可是就是蚊子太多了。对于这一点林一也没有办法,不过以前就是住在一层蚊子也不少。

林一这次计划的所有的东西都已经落实了,买来的鱼苗,找吴小秋弄来的荷花苗都在林家的鱼塘里适应的很好,林一捉来的小虾小蟹更是不用说,小溪的水和鱼塘的水殊途同归,都是同一个水质适应的怎么会不好呢。

昨天晚上临睡前,林一盘算了一下这沼气池建好使用也有一个半月了吧,如果林一没记错的话,这沼气池应该可以发挥他应有的作用了。

所以今天林一练完武,吃了早饭后,让林刘氏看着林大正道:“娘,你看着弟弟,我去看一下那池子能用了吗?”

林刘氏对这个不太懂,嗯了一声道:“嗯,你去看看吧,这个我们也不太懂,如果能用了,咱们就省得每天磨那些鱼食喂鱼了。”

林军今天正好有空,不需要出门去折腾那些西瓜外卖的事宜,因此林军道:“丫丫,你等等,爹跟你一起去。”

林一和林军先走到了猪圈,从林军的这个角度可以看见猪圈又有新的粪便掉在了暗板上,然后从暗板上滑了下去。

这个猪圈不同于以前林刘氏怀孕。林军喂猪时的那么浓重的臭味,虽然还是有些味道的。但是比起以前的那种包围着你的臭味相比,林军觉得这么点味道真的不算什么。而且这猪圈比以前的那种老式的猪圈干净多了。

猪圈里的猪有三十多头,这是林一当时没有想到的,当时的猪圈建的有些过大了,因为林家当时没有盖房子的青砖分了一部分在这猪圈上。不过猪越多,对沼气池就越有利。

林军和林一打量了猪圈一下,就转到了后面的沼气池,沼气池上面一半是密封式的青砖,不能活动的,另一半是用活板装成的盖子。还有在竖着的一面墙也做成了活板,可以打开关上的活板。

林一把活板一打开,就闻到了一股臭味,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甲烷是一种易燃性的气体,并且还带着一种特殊的气味。

闻到了这股味道,类似放屁的味道,虽然有些难闻,可是林一却很欣喜:因为这说明这沼气池真的可以使用了。

林一又把活板给盖上。林军在林一后面,不知道为什么女儿闻着臭味还能这么的镇定,还隐隐的有股兴奋的表情:“丫丫,怎么了?”等到林一把活板放下。林军才问林一。

林一一点都不介意冲鼻的臭味,笑着对林军道:“爹,你刚才闻见了臭味了吗?就是类似咱们放屁的味道。”

林军点点头。有些脸红,谁会把放屁说得这么理所当然啊。难道那个世界就是这样的?林军当然不知道林一的那个世界不是这样的了,谁放个屁都会不好意思的。

林一也不知道林军的脑海里转着什么念头。兴奋的接着说:“那就是了,这个气体就是我们需要的东西,说不定,爹今天咱们家做饭就可以不用柴火了呢!”说着林一狡黠一笑。

林一的这个笑容看得林军心里止不住的柔软,这是自己的孩子,为了自家做了那么多的贡献。

林军自然是相信林一所说的,道:“那现在我们要干什么?”

干什么?“当然是回家测试一下了。爹,咱们走吧,到家里,试试看这沼气池是否能用了。”林一道。

林军和林一就回了家,到了厨房,林家的厨房里的灶房又跟以往不同,以前的灶房是一个大灶,一个小灶,小灶用于每天日常的做饭用的,大灶是为了节日时要做的东西多做的。现在的灶房除了有一个大灶一个小灶烧柴火的,现在还有为了应沼气的需要建的有些类似现代式的燃气灶的样式,里面多了很多的闸,就像现代见过的煤气灶。

林一把闸打开一会儿,先让通道通气了,然后就打开开关,碰的一下,火就烧了起来了,这开关就是现代见过的煤气灶的那个可以扭动的,开火的东西,现代都是用电引火,在古代自然是没有这个条件,林一别出心裁的把古代的打火石给安上了,现在看来效果是一样的。

林军惊喜的看着那怪模怪样的东西竟然打出了火来,还没有柴或者用煤炭一类的东西,尽管林军有了心理准备,可是当真正亲眼看见这一幕时,林军还是充满了讶异,还有说不出来的觉得神奇。

林军不禁高声的叫道:“婆娘,婆娘,大牛,洪师傅,你们快来看啊!”

林一没个心里准备,顿时让林军的高声吓了一跳,测试了一个,林一接着测试另一个,就把另一个也给打开了。

这时被林军叫到的,没有被林军叫到的如林大正一流的都来了,大家聚集在厨房里。

林刘氏有些不满的边往里走边埋怨道:“这是干什么呢?发生了什么事了,大牛在学习你不知道吗,有什么事需要叫得…”林刘氏的话语在看见那没有东西就燃烧着的火焰消失了。

洪松也用最快的速度奔过来了,不过慢了林刘氏一步,因为林刘氏恰好是在一层,洪松却是在二层。

林刘氏的抱怨洪松自然是听见了,深感赞同,还纳闷怎么这林刘氏说话说一半就不说了呢,结果一进厨房,洪松也傻了眼了,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林大牛也是差不多的表现,惊叫道:“天啊,这,这,这真是太神奇了。”

林大牛的惊叫声终于让大家回了神,林一也把火给关上了。啪的一声,一扭,火就熄灭了。

洪松感兴趣的凑了上去:“乖徒儿,你先等等,这个火你是怎么弄出来的?给为师讲讲怎么样?”

林一能理解古代人关于这个的好奇心,也没什么嘲笑的心理,反而觉得家里人的适应力还真是强悍啊,要是自己说不定都会以为自己做梦了呢。

林一对着大家道:“就是这么一拧一扭啊,他就开了。喏,师傅你可以试试。”

林军后悔了,自己怎么没想到自己可以试一下呢,早知道,自己就可以先上手了。

洪松扭着其中一个燃口按钮,啪的一声,浅蓝色的火焰出现了,再啪的一声,火焰熄灭了。洪松还想再扭时,就被林军挤到了一边去了,自己上手了。

林家的人一一过手,就连林大正也跃跃欲试,太有意思了。

待林大正也玩儿过了以后,林一就阻止大家了:“现在可燃性的气体可能还不是很足,所以大家不要玩儿了,浪费火可不是什么好的行为,晚上咱们用这火做顿饭怎么样?”

林家有志一同的点点头,开玩笑,不用这个做饭用什么做饭啊。

林一晚上做了一个丝瓜鸡蛋汤,一个青椒肉片,一个蒜蓉炒空心菜,一个红烧兔肉,还有一道水煮花生拌芹菜,作为凉菜。

对于这一顿饭,大家新奇不已,尤其是洪松吃完了饭,突然道:“我怎么觉得这饭吃的比以往好吃多了啊?”

林一想不到洪松会这么说,哑然失笑的道:“不是的,师傅。这种气体烧起来的温度比较高,至少比柴火烧的高,所以只是做饭的时候,炒菜的时候,或者煮汤的时候比较快些罢了。比较好吃是假的,只是师傅的心理错觉。”

林军倒不这么认为:“会吗?爹也觉得比以前的好吃呢!”

林大牛和林刘氏也点点头,春花和花石因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是也觉得这菜比以往的好吃。

林大正也叫到:“嗯,好吃。姐姐,可好吃了。”

林一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看林家众人这么肯定,难道是自己错了?林一不自觉的又犯了把想法不留意的说出来的毛病。

只听林家众人有志一同的道:“是啊,肯定是你错了。”

就连春花和花石虽然不敢说出声,可是也不禁在心里觉得林一出错觉了。

其实要说这个现代式的燃气灶虽然有些成功,但是还是有些问题的,首先就是这气体的亮不够大,燃烧的没有那么旺,只不过甲烷气体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比较高,所以勉强能够使用了。

其次,这燃料使了一顿饭的功夫,就要等一天才能接着使用,否则那根本就没有什么小火花,因为此刻的林家的沼气池里面的粪便还没有很多,产生的沼气也不多。当然这个问题,现在林一还没有发现,直到以后的多次试验后,林一才发现这个问题。

然而即使是这样,这个燃气灶也在众人的眼里无限的放大,对于这些古人来说,这真的是一样创世之举。里面那么多的神奇之处,让众人给扩大话了。

事实上也是如此,这个沼气池的诞生让林家的生活不光便利了很多,也让林家提前过了一把现代式的生活啊!

正文 第六十九章 备考

烈日在不知疲倦的炙烤着大地,那热度无视了人们的身体,到达了人的内心,此刻的人们热的不光是身体,就连心里也烦躁不已。

夏日的午后让人昏昏欲睡,那夏日独有的奏乐就是催眠曲:树上的知了一直在鸣叫着,唱着自己的歌曲,尽管它的歌曲单调的只有一个: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然而它却从不厌烦,一直不知疲倦的唱着。

一阵风吹过树林,带起了树林的歌曲:欢快的树叶沙沙的奏响着。同时也吹拂过人们的身躯,带来了一阵凉爽。

夏季虽然炎热,可是人们该做的事一点都没有减少,只是给人们添加了一丝的煎熬。

林大牛此刻就坐在林家阁楼的二层自己的房间里,专心致志的研究着今年新来的资料,这是唐绍仪知道这次的考试林大牛要参加以后,把往年的题拿给林大牛,还利用自己的身份,把各年主考官关于这些题目的破解,或者做得比较好的考卷都给林大牛抄了一份。

林大牛看得入了迷,觉得这些好的考卷果然不愧是得高分的卷子,这些考卷可以说是名副其实啊,这句,这句都那么的好,林大牛翻开下一篇,这文章每句拆开句子很平常,可是架不住人家的这个做的文章结构好啊,把这些句子组合在一起,让人读起来是欲罢不能啊!林大牛不禁抽空的感叹了一句:真是各有妙处啊!

汗水顺着脸颊滴在了纸上,林大牛才象征性的擦拭一下。看着这些历年人家破题的文章,林大牛都有些忧心自己能不能做好了。

不过这个念头也就在林大牛的脑海里一闪而过。林大牛又接着看其他人的卷子,然后跟自己的卷子进行对比。再做一份题,把自己的理解加上其他人文章的一些看法。还有一些好词妙句都给揉搓进去,形成一篇新的文章。

林大牛不知道这个方法怎么样,林大牛只是凭借着自己的感觉做事,事实上林大牛的这个方法真的很不错,至少对于此刻的林大牛来说,效果是有的。

都说临阵磨枪,不亮也光!此刻的林大牛就属于这一类人了,在短短的半个月里,通过自己先作题。然后看别人做的文章,再将别人的长处借鉴到自己的文章中,林大牛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啊,以往破解一个题,做一篇文章,林大牛只要一个时辰,撑死了两个时辰就能完了。

现在呢,林大牛一天下来,往往只能破解一道题。当然不是林大牛的速度慢了,而是林大牛是先自己破解一下题,然后看看别人的文章,把别人的文章给分析一下。总结了别人文章的长处,再借鉴到自己的文章中,尽量的能把别人的文章的好的地方融会贯通了。为自己所用,等最后林大牛感觉自己掌握了。再自己做一篇文章。这样周而复始!

今年的全国会试是在七月十五这一天,所有的全国的举人想要再进一步的考生都要在这一天进入考场。连考三天。

六月初,林家就在商量什么时候让林大牛去京城考试。

有的认为临考前就去就可以,生怕林大牛不习惯京城的生活,又没有人照顾,如林刘氏。

有的则以为要早点去,这样到了地方还能有时间适应复习,至于没人照顾,倒是不用,这么大个人了,难道还不会照顾自己?再说了,林大牛也不是娇弱的孩子!这类的观点却是林军和洪松的意见。

林一的意思呢,是没意思,主要看当事人怎么想的,不过林一倒是挺想去京城玩玩儿的。

林一的话提醒了讨论得很热烈的众人,林刘氏问林大牛:“大牛,你怎么想的?你是想什么时候去啊?”

林大牛对于这个问题也很为难:“要不我问问夫子,关于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第二天,没待林大牛去问林夫子怎么办,林大牛就碰见了白家派来的人:“林公子,我们将军说了,林公子如果有事就可以去找京里我们府里帮忙。现在京城就开始人多了起来了,如果林公子允许的话,我们可以先帮您定一个小院,不知林公子意下如何?”

林大牛想了想道:“嗯,帮我谢谢白伯伯的好意,那小子就恭敬不如从命,麻烦白伯伯帮忙找个安静的小院。”

来人点点头表示自己会转达,然后又问林大牛:“那不知道林公子打算何时启程?”

七月十五考试,从家里到京城如果是坐马车,那要六个时辰,如果是骑马倒是快,只要两个时辰就好了。自己到了京城还要适应一下,如果有什么突发事件的话,自己提前点去也是有好处的。

想到这里,林大牛就道:“那我二十七走吧。”林大牛自诩自己定的这个时间还算是早的了。

没想到林大牛一说完就发现来者一副惊讶的表情,顿时觉得不对,忙问道:“不知其他的考生一般是什么时候到的京城呢?”

来者忙收起自己惊讶的表情,道:“这个,还真是说不准,有的考生提前一年就在京里准备了,有的是半年,像我们这些离得比较近的,有提前三个月的,有提前两个月,也有提前一个月的。”半个月的绝对没有。来者自动自觉的把这句话给咽了回去,直觉性的觉得这句话还是不说的好。

林大牛听完后,讪笑着:“要不,这样,我再盘算盘算,让白伯伯先帮我准备个院子吧,对了,要准备个大院子吧,我们村子里有好几个要考的呢。”林大牛突然想起自己的同窗不知道找没找到地方,如果没有,自己定大院子的话,到时也可以帮帮忙啊!所以才临时改了口。

林大牛送走了白家派来的人。就去找林夫子商量了,这日子到底定在了什么时候。还有要不要跟大家一起去。

对于这一些,林夫子还真是有些经验。毕竟有参加过科举的人自然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林夫子抚着自己发白的胡子道:“大牛,我们这里离京城算是比较近的了,所以我们也不用走得太早,要夫子说啊,你还是十三号走的好,这样你十四号有一天的适应时间。还有啊,你要…然后…”

林夫子不光给林大牛说了关于启程的时间问题,还给林大牛说了种种注意的事项,以免到时考试慌忙杂乱起来。

最后林夫子还说道:“大牛。夫子知道你们家在京城里有点关系,不知道你能不能帮忙照应一下你的这些同窗们,村里人一辈子没有出过这个镇子过,最远可能都只是到了河边那里,所以…”

林夫子还没说完,林大牛就接口道:“夫子,大牛正有此意呢,就是不知大家是否愿意跟大牛同住一个院子了。”

林夫子欣慰的道:“大牛,你放心。其他人夫子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