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年岁到了,再能干再强悍再表示自己不想嫁人,安家人也是不可能任由她这样下去的,想必很快就会给她寻门亲事。安怡习惯性地摸摸随身带着的针囊,感受到金针传递给她的力量,瞬间充满了勇气,要真被逼得不行,她就背着安保良等人另寻机会入京吧。

安怡拿定主意,快步进了曲家大门,把野兔交给厨娘去办,直接入内去寻曲媛媛。曲媛媛正看着一叠诗稿发呆呢,见她进来,一双弯月似的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你怎么来了?不是说忙得很的?弄得我都不敢去请你。”

安怡笑道:“今日去山里看个病人,打了些野味回来,送来给你尝尝鲜。”随手抓了一张诗稿,见上面写的尽是些春花秋月之类的,不由笑道:“咦,女大不中留,伤春悲秋了。”

“胡说八道!看我不撕你的嘴!”曲媛媛顿时粉脸羞红,跳起脚去抢诗稿。她比安怡小两岁,个子没安怡高,身体也没安怡矫健灵活,一扑扑了个空,气得直跺脚,娇憨可爱之态毕露。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咱们谁跟谁呢。”安怡捏了她的小脸一把,把诗稿还她,“小脸嫩白的,叫人看着就想捏一把。”

曲媛媛正色道:“你却是越来越黑了,不是我说你,你又不靠行医养家糊口,兴趣所在而已,何必把自己折腾成这模样?”安怡本是美丽佳人,若是肤色再白皙几分,只怕飞龙关这一带的女子都要给她比下去,曲媛媛不明白,她怎么就这样不爱惜自己的容貌?

安怡笑道:“我本来就黑,何况在我看来,什么都比不过行医更有趣。”年轻女子行医本就有些麻烦,顶着这张脸就更麻烦,又不能时时戴着面纱幕笠,不如晒黑最好,反正她精通药理,将来想白回来时,随便配点药膏敷敷就白回来了。这就是学医的好处啊,安怡都有些沾沾自喜了。

人各有志,曲媛媛无奈地叹了口气,把那黑了不好找婆家的话咽回肚子里,从妆台里翻出一只竹笛递过去:“上次那支曲子你才奏了一半,把剩下的奏完吧?”

安怡心情不太好,不想吹,就托辞道:“别吵着你们太太了。”

正文 第51章 笛声何处

虽然曲媛媛缠安怡得紧,但曲太太不是很喜欢安怡,原因是她觉得安家没一个正常人。说起来还是百年大族,安保良还是两榜进士,怎会放着安怡一个大姑娘去行医、开铺子还债养家?才三岁多的安愉也就不说了,老的那几个都是不要脸的,还有个薛氏,也算是书香门第出来的女子,身为母亲怎会舍得女儿去抛头露面?依着曲太太想,曲媛媛就不该和安怡这样跑野了心的女孩子多来往,省得把人给带野了。

可安怡好歹也算是曲媛媛的救命恩人,在外头的名声也很好,安保良与曲县令又是同僚,两家隔壁住着,整日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她虽不至于不肯接待安怡,但始终不太喜欢就是了。所以安怡每次来见曲媛媛,若非必要坚决不往曲太太面前晃。

按安怡的想法,只要她抬出曲太太来,曲媛媛必然不会再逼她奏笛。谁知曲媛媛却道:“你放心,我娘去观音寺替我外祖父祈福去了。今日早上才走的,算上脚程怎么也得七八日才能回来。我是一早就想使人去寻你过来玩,却听门子说你老早就带着兰嫂骑马出去了。快吹,快吹!”

安怡无奈,只得持竹笛试了试音,奏了一曲《梅花引》。

曲媛媛双目放光,扯着她的袖子道:“好姐姐,你教教我呗。”

安怡点点曲媛媛的小鼻头,笑道:“上次教你的牧童曲你吹会没有?”要不是那日在曲媛媛这里见着这竹笛,又被推着吹奏了一曲,她都快要忘记自己还有这个技能了。

因为这个技能给她带来的全都是不好的记忆,拿起竹笛她就会想起从前她和那个人在春日杏花盛开时,在夏日满天繁星下,秋日月夜里,冬日梅花林中一个奏笛,一个抚琴,一应一合,谁不夸他们一句“神仙眷侣”?

神仙眷侣?安怡嗤笑一声,这会儿那个人和那女人的儿女只怕都满地跑了罢,谁还会记得她?

曲媛媛见她面色沉郁,有些担忧,忙扯扯她的袖子轻声道:“安姐姐,你要是忙就算了。”

小姑娘挺会说话的,不说安怡不乐意,反倒说是她忙,安怡没有亲妹子,只有几个莫名其妙离她老远,不肯和她亲热,又嫉妒她得祖父喜爱的堂妹,对着曲媛媛这样的绵软可爱的小姑娘讨厌不起来,少不得重拾笑脸教她吹笛。

笛声传到墙外,叫一个人愣了神。

谢满棠布衣芒鞋,赶着一张驴车从昌黎县衙前经过,乍然听见这熟悉的笛声,不由愣了神。

装扮成小媳妇的柳七从驴车上探过身来娇嗲嗲地作势弹了他的额头一下,道:“当家的,怎么了?”

谢满棠摇摇头:“没什么,只是觉得这笛声有些耳熟。”

还是好几年前的事了,他陪着家中老母在京中狮子山看梅,听见有人在梅林深处奏笛,奏的就是这首曲子。只因奏得太好,他们母子不由都对奏笛之人起了几分好奇,便在梅林外等候,见着一个风华正茂的美貌少妇由着一个丰神俊朗的年轻书生陪着出来,少妇手里拿着一管碧玉笛,与那书生且说且笑。

奏笛之人是个已经嫁人的女子,不能与之相交,这令得他颇为失望。后来无意中得知那个女子已经死去,他以为从此后再没机会听见那样美妙的笛声了,还颇为惋惜。没想到今日在这里竟又听见这熟悉的笛声,倒叫他意外了。

柳七将块粉红色的帕子掩着被胭脂涂得血红的嘴唇,抛了个媚眼给他,娇声道:“你只怕是听错了。”

谢满棠淡淡地瞥了他一眼。

柳七忙道:“我没那个意思,我怎敢怀疑你这过目不忘,过耳不忘的本领呢?”

谢满棠这才收回目光,抽了驴儿一下,驴车咕咕噜噜地往前去了。柳七坐回驴车上,八卦地道:“这笛子吹得这样的好,似是名师指点过的啊?”见谢满棠不理他,就又道:“从前你是听谁吹的呢?”

谢满棠冷冷地扫了他一眼,道:“这趟出来很顺利,我觉得你扮女人挺像的,下次要不要扮个孕妇呢?”

柳七立即惊恐地闭紧嘴,朝他用力摆手。

谢满棠这才满意地收回目光,专心赶车。

柳七回头看着暮色里的昌黎县衙,暗想,那姓安的小丫头不就是住在这里么?回头可得向她打听打听这吹笛的人是谁,能因一首曲子就得谢老大记在心上几年的人可不简单。要知道,谢老大二十多岁的人了还不肯成亲,平日也不见他对哪个女人有兴趣,大家都暗里猜他是不是不行,或者真是那什么。也不知谢老大晓得大家背里这样挤兑他,会是什么表情?看他还毒舌不毒舌?柳七越想越乐,忍不住多看了谢满棠两眼。

谢满棠感受到他热切的目光,有些疑惑地看过来,柳七怕给被看出端倪,事后被找麻烦,忙讨好地朝他一笑,缩回了驴车上。

安怡生怕回去太早,陈知善没走,便跟着曲媛媛混了晚饭吃,见天色黑了才起身告辞回去。兰嫂给她开的门,才见着她就朝她比了个手势,安怡疑惑道:“怎么了?”莫非陈知善还没走?那可真是呆得太久了些。

兰嫂贴在她耳边小声道:“吉姨娘有了,刚才陈公子号出来的脉,已是三个月了。”

安怡一愣,不是说不会生了吗?没想到居然怀上了。之前吉利也曾苦求吴菁给她号过脉,治一治,吴菁曾明明白白地告诉她,她从前伤过身子,难得有孕了。这事儿吉利谁也没告诉,却瞒不过安怡。

难怪得这些日子吉利常常躲在屋子里不出来呢,原来是这个原因。她就是个医术不错的大夫,吉利却死死瞒着她,偏今日就当着陈知善的面露出来了,这是想干嘛?防着她知道了不声不响地一剂药投下去?

正文 第52章 祖孙过招

兰嫂见安怡不说话,知道她不高兴,就提醒她道:“老太太和老爷都挺欢喜的,小公子今日玩得累了,太太陪着睡了。”

这是说,安老太和安保良都挺为这事儿欢喜,毕竟这家里就只她和安愉两个孩子实在是太单薄了些,多子多福么。而薛氏这么早就陪着安愉睡了,那就表明薛氏心里很不痛快。安怡的心里也不痛快,朝兰嫂点点头,快步走到正屋前,不等小丫头出声就挑起帘子进了屋。

安保良和安老太正满脸喜气地坐着说话,见安怡进去就一起停住话头,安保良还算小心地收了喜色,安老太却是半点不掩愉色,笑着朝安怡招手:“你吃饭了么?厨下给你留了饭菜。”

“吃过了。”安怡寻了个位子坐下来,看这两人是否会和主动和她说吉利有孕这事儿。倒不是她自大,这几年来安家能脱贫过上好日子差不多就靠了她,之前只多吉利一张嘴吃饭倒也没什么,现在平白要多一个孩子,平日的穿用倒也罢了,莫非将来要让他和安愉争她挣下来的这份家产?安怡可没那么多善心,安保良等人算是这具身体的血亲,她用了这身体就该承担相应的责任,那叫惜福,但吉利对于她就是个讨厌人,生的娃和她也没什么关系,凭什么要她供着他们娘儿俩过好日子,给她和薛氏、安愉添堵?她要是欢喜得起来那才是有病。

安保良很快察觉到安怡的不快,悄悄和安老太递了个眼色,安老太想了想,吩咐安保良:“你忙了一天,去歇着吧。”

安怡道:“说来,我也是累极了。”

这意思再明白不过,她每天累死累活的,可不是为了给安保良养小妾和庶出子女的。安保良的脸色有些不好看,沉默地往外去了。余下安老太和安怡面对面坐着,谁也不说话。

片刻后,安老太才道:“你都听说了?”

安怡点头,却不答话。

“你放心。”安老太有些不高兴的皱起了眉头,姑娘大了,不比小时候好拿捏,何况这家里的经济差不多就靠安怡撑起来。近年来安怡学医,做生意,越见沉稳大气,已是差不多可以作得这个家的一半主,心气是养大了,不然换了别家,谁敢因为这种事生气?安老太是真盼望着这家里多添个孩子,总不能为了安怡生气就让吉利不要生,更何况说起这事儿,还算安怡欠了吉利的。

放心?放什么心呢?话没说清楚,那就是敷衍。安怡看着安老太认真道:“我自然是放心的,嫡庶有别,不管是男是女,贱妾所出的如何比得过嫡长子?不过就是多双筷子而已。是不是?老太太?”

安老太是个强硬性子,觉着自己本来就没错,只不过为了和气,也因为看安怡辛苦才伏低做小地安抚她这个小辈,怎地安怡还这样咄咄逼人?实在是太不懂事了些。当下沉了脸道:“你母亲进门多年就生了你们姐弟二人,难道你忍心将来你弟弟一个人支撑门户?不拘城里乡下,什么人家最硬气?兄弟姊妹多的人家最硬气!就是打架也图个人多热闹!我倒是想再要个嫡出的孙子呢,但也要你娘生得出来才行!”

所以这不是安保良的错,而是薛氏的错,如果薛氏是个能生的,生了一窝孩子,谁还操那个闲心?安怡如果懂事,就该为了她亲娘忍气吞声才是,不然闹起来还是薛氏难受没脸。但安怡不管这个,安愉差不多是她一手带大的,二人年纪悬殊大,那孩子粉嫩可爱,她真心疼他,不乐意他多个威胁,当下就道:“他有我呢。”

安老太闲闲地瞥了安怡一眼,一笑。从前的事情不好提,有伤安家的名声,但并不代表她就没办法收拾安怡。

安怡被笑得没脾气,总觉得安老太就在那等着她这句话。

果然安老太慢吞吞喝了口茶才道:“别不懂事了,你是女子,总是要嫁人的,嫁了人就是别人家的人了,丈夫和孩子才是你最亲近的人。这世道呢,我不说你也知道,女人出嫁后哪怕就是往娘家多跑几趟也会被挑剔。”

接下来就该说她的终身大事了,安怡心里有数,不慌不忙地接招,抽出帕子捂住眼睛委屈地哭道:“我知道,祖母从来就嫌我是个女孩子,不能支撑门户。家里的日子才好过些就想赶我出门了,我得有多不招人喜欢啊。”不就是盖大帽子或是围魏救赵么?她也会。她就暗指老太太早年穷的时候要靠着她所以不说要她嫁人,等着她拼死拼活地把日子挣好过了,就想把她赶出去了,看老太太怎么接她这个话头!反正她就是不想嫁人。

安老太有些愣神,随即怒了,抓起放在身边的花椒木拐杖就要往安怡身上招呼:“打死你这个臭丫头!你这是想气死我呢!你去,你去,要嫁谁都把你的铺子庄子全部带走,好了吧?”

安怡见她气得老脸都紫了,也不想她气出个好歹来,一把抓住她的拐杖道:“不好,我要留着给我们安愉长大读书娶妻的。”见安老太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些,又扮委屈:“祖母这花椒木拐杖还是孙女儿听说花椒木能行气活血,对老年人手脚麻木、气血不畅疗效很好才辛苦托人寻来给您的呢,如今您倒是手脚不麻了,却忍心拿它打我?”

安老太焉能不知安怡在耍手段?瞪着她不说话,好半天才叹了口气,服软道:“罢了,不说这个了,咱祖孙俩好好说两句话交个底。”

安怡顺势扶她坐下:“您说。”

安老太道:“我和你爹年纪大了,毛毛却才这么大,咱家人口太单薄啦……”见安怡心不在焉地听着并不答话,只得直奔主题:“这样说吧,你姨娘肚子里的孩子也是我的亲孙子,难不成我不要他?”

安怡还是不说话。

安老太只好又苦口婆心地劝:“好歹是条性命,若是个男孩子呢,将来好给毛毛做臂膀,嫡庶有别,长幼有序,他怎么都越不过毛毛去。将来啊,你挣下的这份家业想给谁就给谁,我和你爹也没脸多嘴。”

话说到这个份上,安怡也就不再闹了,严肃地道:“祖母说得对,好歹是条命,我不会做缺德损福之事,但该说明白的还得说明白,别叫有的人放着好日子不过,起来兴风作浪,人要积德惜福才好,不然可都是活该。”吉利要是敢趁机兴风作浪,那也别怪她不客气。

正文 第53章 终身大事

安老太的脸色又不好看了,她是老了,人越老越盼着家和万事兴,不然从前怎么也轮不到安怡在她面前这样硬气折腾,但她既然退了一步,安怡当然也该跟着退一步。安老太不肯搭理安怡刚才的威胁话,反而道:“你这些年的辛苦我和你父亲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现下咱们家日子好过许多了,你年纪也渐渐大了,不能再这样耽误下去。你跟祖母说句实话,你是怎么打算的?”

安怡现在一听家里人提这个就烦,装聋作哑地答道:“就打算陪着祖母和爹娘弟弟过一辈子呀,我挺喜欢跟着师父学医行医的,嫁了人就不能了。”

安老太就神秘兮兮地笑了起来:“就知道你喜欢学医行医,现下有那么一个人,家世人才都极好,也不管你日后是否还行医,总是愿意顺着你的心意,你……”

这说的莫非是陈知善?安怡立即站了起来:“男人的话也能信?这会儿说的一个样,以后又是一个样。”

安老太恼了:“胡说八道!你知道什么?我是心疼你才和你认真说这个,不然你好生去打听打听,谁家长辈肯问姑娘这个?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说是谁就是谁。”

“那是我值得。”安怡一梗脖子,决意死扛到底。

安老太气得不行,伸手去拧安怡,骂道:“你翅膀硬了,由着你了么?这事儿我做主了,由不得你!我安家还没有老死在家的老姑娘!”

安怡躲开安老太伸过来的爪子,道:“好吧,祖母说是谁?”

安老太道:“实话与你说,城南魏家请了曲县令来探口风,想替他家老三提亲!那就是个横人!”见安怡面无表情的,就又道:“恰恰的今日知善也和我透口风了,我和你爹的意思,魏家人不知根底,又不好得罪,知善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人纯善老实本分,也是真心实意的,不如……”

安怡板了脸道:“难道我就只能嫁这两个人?”魏老三是哪根葱她不知道,至于陈知善,嫁谁她也没想过要嫁他,陈知善是个好人不假,待她一直都很好很好也不假,但师兄就是师兄,玩伴就是玩伴,不能随便就拿来做丈夫的。且她心愿未了,怎能拖累别人,同时也给自己扯后腿?

安老太也火冒三丈:“那你想嫁谁?你自己算算,这两年回绝多少家人啦?谁家宠姑娘也没这么宠的!”

安怡轻飘飘地道:“我想嫁谁?我要嫁京中的高门大户,公子王孙,行么?”说完起身就走,走到外头,看见吉利的身影就着灯影在窗户上迅速晃过,知道她刚才一直在偷窥,大约是想看自己是个什么反应,不由冷笑了一声,沉寂几年,开始坐不住啦?不怕折腾,就怕不折腾!

安保良远远瞧着安怡进了屋,悄悄折回安老太屋里,小声道:“和她说了?”见安老太还气得胸脯一起一伏的,便猜着了几分:“都看不上?我其实觉着也不是太妥当,魏家靠着黄家才乍然起家的,没什么根底,谁知道将来会如何呢?何况魏家老三那性子也太过凶悍,不适合咱们姑娘。陈家,不提门户,那就要她喜欢才行。”

魏老三在军中任把总,安保良见过一次,却是恰好看到他在街上和人打群架斗殴,以一敌三,把人打得头破血流半死不活的,凶悍得不成。且魏家人都是在军中行走的,大字不识几个还霸道强势,又听说他们家惯会打媳妇,爱赌钱喝酒,总之家风不好。另有,他家仗的是黄家的势,以他所掌握的情况,黄家前年勾连,一攻一防,又杀平民冒领军功的丑事里,魏家人是打头阵的,这样的人家如何能沾?

陈知善不一样,虽然门户有些不当,但陈家人口简单,家底丰厚,在昌黎也是大族,陈知善是独子,还挺懂事斯文的,又有打小的情分在,所以要是二人情投意合的,这门户也就算不得什么了,左右自己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官。

“她两个都不要。”安老太扶额道:“你是没听见她说什么,她说要就嫁个京中的高门大户,公子王孙。”

“这是气话,故意为难咱们来的,怡儿可不是那种想飞枝头做凤凰的姑娘。”安保良捋捋胡子,道:“要不,再等等吧,原来说的那一茬……”

安老太摆摆手:“都过去这么些年了也没动静,只怕是不成了,何况谁知道他们家如今怎样了?我是想,要是他们家日子还好过,孩子们年岁到了就该使人来问。一直不问,要么就是反悔了,要不就是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没那个能力了。要真是日子不好过,还不如另寻一家合适的呢,总不能让怡儿去受苦累。他们家当初也不过是送了咱们怡儿一副金丁香,口头说过几句而已,又没认真三媒六聘,将来即使再遇着说起来,他们也怪不得咱们。”

“听娘的。为防魏家找麻烦,我还是再和薛氏说一声,让她好好问问怡儿的意思,陈家其实还是不错的。”安保良试探地问起安怡对于吉利怀孕这事儿究竟态度如何。

安老太耷拉着眼皮子道:“说到底,也不过是卖进门来的一个贱妾,就肚子里那块肉金贵些。你叫她好生养胎,没事儿别出来乱晃,别以为欠了她的,就该扬眉吐气了。”

家里好不容易要添孩子,却连高兴都不能,安保良有些憋闷,但想到之前薛氏那悲苦隐忍的样子,想起夫妻俩同甘共苦的那些日子和薛氏平日的贤惠体贴,再想想安怡姐弟俩受过的委屈,也就定了心,道:“应该的。”言罢起身去看薛氏,不顾薛氏冷脸,厚着脸皮歇在了薛氏房里。

安怡小心地将自己配制的药膏涂在脸上,虽然为了少些麻烦而故意晒黑了,却也不能晒出斑来。兰嫂在一旁替她通着头发,赞道:“姑娘的头发真好,又厚又黑又亮又软,这样的头发是极有福气的。”

安怡配合地笑笑,道:“你去探查探查,那边最近和什么人来往密切?特别要注意医道之人。”吴菁既然说吉利子嗣艰难,那就是真的艰难,但吉利不声不响地就怀上了,中间就一定有事儿。

正文 第54章 仇家上门

初秋其实是一年里最好的时光,不冷不热的,树木繁茂,有桂花、菊花等花卉可赏,各种时鲜果子抢着上季,野味也渐渐肥美起来,就连病人都少了许多。

医馆里难得清闲,安怡不想和陈知善打官司她一进门他就不时偷看她,等她回眸,他就又受惊似地匆忙撇开眼,连耳根都红透了,各种不自在。既然他没亲口和她提起,她就索性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也免得轻易坏了多年的情分,安怡拿定主意就把外面一摊子扔给了陈知善,自己去里头伺候吴菁编书。

吴菁想要编纂几本关于本门神针之技和用药之道的书籍已是多年的心愿,准备多年,直到现在才觉得有了底气和闲暇。见安怡进来就心情很好地道:“你来得正好,替我理理方子。”

“师父要寻哪方面的?”安怡一听乐了,这个容易,吴菁开出的方子都是她一手抄誊整理的,当初为了速学速成,她是把这些方子填鸭似地尽数背了下来,可谓是吴菁要什么她都可以立马轻松寻出来。

吴菁知道她做的这些好事,不由笑着隔空点点她的鼻头,道:“你给我寻治冷风顽痹的。”

安怡立刻从一大叠药方里找出了相关的方子,吴菁低着头看了一回,突然道:“我有没有和你说过,学医之人名声响亮才有饭吃,但若是名声太响亮了也可能适得其反?你是个女孩子,真等到后悔的时候就来不及了。”

名医,到哪里都受人尊敬,因为谁也说不准自己什么时候就求着人了,但若是名声太过响亮,给权贵知道了,轻飘飘一句话下来就得快马加鞭赶去伺候。伺候得好也倒好,若是伺候得不好,很可能就是掉脑袋丢性命,还可能牵连家人。更何况安怡是个年轻美貌的女子,名声太过响亮对她不是一件好事。

“有什么好后悔的呢?多少人想出名都出不了,我就想让他们知道,女子可不比男人差。”安怡明白吴菁的意思,吴菁是觉得她这两年太高调了,四处施恩,对着穷人不收药钱诊费,名声是妥妥的好,要不然这魏家也不可能突然间就看上了她,还特地托了县令又来请吴菁说情打探。今日还只是个小小的魏家想娶她进门,明日就可能是来头更大的人直接就要把她收进门去了,哪会管她愿意不愿意?但她这么辛苦,为的不就是那么一天么?名声越响亮,她离那些人就越近,想得到就要付出,在她决定学医那天开始就已经意料到这个结果,没什么好担忧和后悔的。

“既然这样,那就再教教你吧。上次我和你说了,咱们师门除了这手金针之术外还有配药之法最拿得出手,今日我就和你好好说说配药之道。”吴菁不再劝安怡,有执念的人是劝不住的,不如趁着现在把能教的东西多教安怡几分吧。但她好容易收个徒弟,却不是要看着安怡去送死的,那可就白瞎了她的心血,但愿将来她还能护得住安怡。

安怡很快就发现吴菁今日教给她的这些和以往当着陈知善时教的不一样,怎么说呢,更深奥,更神秘。同样的一味药,因为用量、搭配和炮制方法略有不同得出来的结果就完全不同,可以救命,也可以不知不觉让人死去。就如她手里的金针,刺入穴位后,浅一分是治病,深一分便可要人命。

“不是我偏心,这也是要看天赋的。你师兄就只有那么大的本事,一知半解嚼不烂反倒是害他。”吴菁语重心长,“之前我就看你闲时喜欢研究药理,也算是有天赋的,索性把这些祖师爷传下来的经验和我自己的心得告诉你,也让你少走些弯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便你知道得再多,没有药也没法子。我教给你的这些配药的法子中,多数就是很普通的药材,但也有些药珍贵难得。”吴菁领着安怡去了她的卧房,珍而重之地打开一口实沉沉的铁匣子,把里面的药材拿给她看:“这些东西都是种在你们祖师爷当年住的地方的,还是前年你师叔祖来看我时给我带了些过来。你来看看。”

安息草,一种白色的漂亮小草,饱含蜡质,只要掺杂一点点在蜡烛里,受热散发后可让人昏昏欲睡,什么反应都要慢半拍,最难得的是一点气色都没有。

神仙茶,状如茶叶,其味如茶,只需加一点在茶水里,就可以让人兴奋莫名,如上云霄,把心底深处最渴望的事情毫不隐瞒地倾泻表露出来,若是再往里加点调料,就是无上的春*药。

又有能降低食欲、让胖子生生饿成瘦子的云霄花,服下后令人口气清新如兰、汗液如香的锦珍香,淡斑美肤的银馨子等各式各样安怡从前从未听说过的稀奇古怪的草药,功用不一,却都是难得见到的好东西。

安怡感激莫名,她是在吴菁不知不觉的就给谢满棠等人下了毒之后开始特别重视此事的,虽然也没有意瞒着吴菁,但也没想到吴菁这么快就把看家本领都教给了她。想到自己将要去做的事情,她的心情就又好了几分,这算不算是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所以才把她送到吴菁身边来让吴菁帮她呢?都这样了她要是还不能把事情办好,那她就真是蠢死的了。

师徒二人一个辨,一个教,说得正热闹时,忽听外头鞭炮声响,接着谭嫂在外头道:“姑姑,咱们对面开了家医馆!”

她们医馆对面原本是家茶馆,方便来这里求医的人歇脚饱腹的,前阵子突然关了门,据说是客人太多,老板想扩充一下改成客栈,怎地今日开张就突然变成了医馆?这是来打擂台的!安怡立即放下手里的草药,道:“师父,我去看看。”

吴菁很平静地道:“不必了,来的人我早认识。你们师祖从前行走江湖虽结下不少善缘,但也得罪了不少人,这是江西那边的颠道人一门。”

是来寻仇的。安怡突然把这事儿和吉利有孕一事联系在了一起,把吉利的事情说了,道:“之前师父说过她此生很难有孕,如今突然这样,会不会……?”

吴菁沉吟片刻,道:“应该是吧,颠道人一门还是很有些本事的。”

安怡觉得有些心惊,对方来寻吴菁报仇,却把手伸到了她家里,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冲着她和陈知善来了?

正文 第55章 得道医馆

吴菁又接着道:“但他这一门,最是讲究一个立竿见影和别人不能的他都能,因此呢,用药什么的就没那么讲究了。”

换句话说,只要能解决了眼前,什么药都敢用,至于这药有没有毒,会不会留下后遗症,对病人的将来有没有什么影响,对不起,和咱没关系,谁知道你怎么弄的啊。不然你就拿出证据来!拿不出来?那就是讹诈了啊。

安怡皱眉道:“那我家姨娘……”

吴菁点头:“只怕也是虎狼之药,就算是孩子能平安无事降生,母体也没得什么好果子吃。这还是好的,二十年前他们昧心收了人家千金,允人一子,后来那孩子生下来却是个畸胎,母体难产濒死,幸亏你师祖带着我从那里过,救了那产妇一命。那家人当时就告官拿了他师徒去,颠道人认罪伏诛,他徒儿侥幸逃过一劫。想必是记得这仇,来寻我复仇的。你们师兄妹俩小心些,莫要与他意气,从前怎样做,日后还怎样做,不必去管,一切有我。”

安怡点头应下。午饭时趁空去外头探了探,只见那医馆装点得可比他们这个医馆大气华丽多了,特别是今早新挂上的那块黑底金字的匾额“得道医馆”,一瞧就知道是出自名家之手,也不知花了多少润笔才求来的。虽是新开张的,但并不显得冷清,乍乍一瞧,出入的病人竟和她们这边的差不多。

陈知善也跟着出来看热闹,趁机想和安怡说两句话,安怡没给他机会,随便扯了两句就避开了去,只剩下陈知善留在后头怅然不已。

傍晚归家,兰嫂来接安怡,指着新开张的得道医馆轻声道:“姑娘,婢子问清楚了,吉姨娘就是寻这里头的尤大夫看的病。这大夫约莫半年前就来了昌黎,初时只在乡间行医,什么都治,尤其以不孕不育治得最好,名声就渐渐响了。”

安怡皱眉道:“既然这么有名,为何我们半点不知?”不应该呀。

兰嫂低声和她解释:“这种事儿,谁家愿意声张招惹闲话呢?都是私底下打听的,当然不会传到明面上来。”

说话间,一个三十多岁的白胖男子背着手从对面的大门里踱了出来,见着了安怡,眯着眼睛朝她笑。

安怡本打算视而不见,想想也朝那男子微一点头。谁知那男子竟然就朝她走了过来,笑着深施一礼,道:“安神医,久仰久仰。”

安怡不卑不亢地还了一礼,道:“不敢当,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男子抚了抚颌下几根稀稀疏疏的胡须,道:“在下尤知章。”

安怡也夸张地笑:“原来是尤神医,久仰久仰。”

尤知章还想再开口,兰嫂在一旁道:“姑娘,天色不早了,老太太在家等着呢。”

安怡就和他告别,尤知章格外客气目送她走了。

待回了家,只见厨娘顾大嫂提着菜刀坐在厨房前气哼哼地削大头菜,安老太和薛氏等人全都不见影子。安怡不见安愉扑过来欢迎她,少不得多问一句:“安愉呢?”

安老太身边一个叫黄鹂的小丫鬟忙答道:“太太带着出门去了,还没回来呢。”

安怡心知薛氏这是见不得吉利得意,安老太和安保良高兴,索性躲出去。便也不问家里其他人,就问厨娘:“什么时候开饭?”

顾大嫂的脸就拉了下来,还没开口呢,就见吉利娇娇怯怯地扶着腰从厨房里出来,身边还跟着安老太新赏下来贴身伺候她的小丫鬟黄莺。黄莺手里托个托盘,上头一碗粥,两碟小菜。

吉利含羞带怯地朝安怡一笑,道:“都怨奴,这几日没什么胃口,就想吃点清粥小菜,生怕顾大嫂要忙家里人的饭菜忙不过来,就自己动了手。大姑娘这是饿了吧,要是不嫌弃,锅里头还有奴刚才熬的小米粥,配着这几样小菜是极不错的。”一边说,一边就装模作样地扶了扶腰。

这是示威、试探来了,什么没胃口,不敢耽搁厨娘?分明是怕人动手脚害了她腹中胎儿。安怡想起吴菁之前说过的话,对吉利的不待见和不耐烦里又多了几分可怜,便只朝她笑了笑,一言不发地越过她自进了屋,只扔了一句:“太太和小公子回来叫我。”

吉利见她连脸色都懒得给自己一个,生生怄得巴心巴肝地疼。什么炫耀和试探的心思都没了,只把个安怡恨得滴油。这几年来,托了安怡的福,这一家子人是脱贫了,能吃饱穿暖不愁花用,还买了下人,她也再不必似从前那样日日做苦役一样的辛苦。

可安怡在这家里越发有威势,替个薛氏把她压得死死的,就连安保良偶尔去她房里歇一歇都还要看她的脸色,就和做贼似的。这世上哪有这样的事儿?从来都只听说爹管女儿的,就没听说过女儿管爹的!小辈再能干,挣回再多的钱也是属于爹娘的!都是人生父母养的,凭什么她就要这样凄凄惨惨,无依无靠,朝不保夕地过一辈子?若不是当年安逸这个心狠手辣的东西对她下手,她也不至于蹉跎到现在。

想起前尘往事,吉利就恨得心里滴血,将一双已经又养得白嫩了的手死死攥成拳头,一任尖利的指甲刺入掌心。她看了看安怡的房间,再看看安愉的房间,唇边露出一丝微不可见的阴笑,看谁笑到最后呗,等她的儿子生下来,她便要叫薛氏和安怡看看她的手段!吉利温柔地轻轻抚摸着肚子里的胎儿,心想,尤大夫既然说了是儿子,那就一定是儿子!

安怡坐在炕上看了一会儿医书,薛氏才带着安愉回来,母子俩身后跟着的奶娘和婆子手里都是大包小裹的,薛氏脸色好看了几分,安愉更是什么都不知道地扑到安怡怀里,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对沉香木雕琢的玉兰花簪送到她面前献宝:“姐姐,这是我和娘给你挑的。”又非得亲手给安怡插在她头上,安怡只好蹲下去,由胖冬瓜给她插上,抱着胖冬瓜亲过哄过,打发他去给安老太送糕点。

正文 第56章 子嗣

窗外传来安愉欢快的献宝声:“祖母,祖母,孙儿和娘亲自给您老挑了甜甜糯糯的桂花糕哟……”

薛氏唇边露出几分满足的笑意:“你弟弟真是个好孩子。”

“是啊,所以咱们要好好看着他。”安怡握住薛氏的手,轻声道:“她要乐意自己做饭吃,就让她自己做来吃。娘就什么都别管别问,也别给她任何东西,更别让她和其他人沾弟弟的东西吃食。”之前她还打算若是吉利不知好歹总要教训一下,但既然知道吉利这一胎有风险,那就只需看着吉利在那里蹦作死自己就好,他们要做的只是远远避开,省得事后被狗咬。

薛氏的脸都白了,半晌才道:“她不会有那么大的胆子吧。”但想到之前那件事,就又有几分信了,默默点头:“我记住了。”

安怡晓得她是个温吞性子,说不定什么时候给安老太一逼,安保良一哄,吉利挖个坑给她,就又心血来潮去敷衍。索性把从吴菁那里知道的事情说给她听,听得薛氏一惊一乍的,坐都坐不稳了,颤着声音道:“竟然有这样伤天害理的事情?不行,得说给你父亲听才是。”

安怡一把捂住她的嘴,皱着眉头道:“要是父亲和祖母不信,说您嫉妒,诅咒她呢?她又是个没事儿都要凭空掀起三尺浪的人,安生好几年,好不容易才有了机会,没事儿都能给您咬下三口肉来!她自己作死,怪得谁?”她自被人一害致死,这颗心早就冷硬了七八分,要叫她替无关的人操闲心,那是休想。

薛氏还是有些心神不宁,安怡又吓唬了她几句才去寻兰嫂细细叮嘱了一遍,说的都是如何看好薛氏和安愉,防范吉利不叫吉利有机可趁的话。兰嫂一一记下来,又把话悄悄传给厨娘顾大嫂和安愉的乳母知道了,左右这两人也是安怡亲自买进门来的,是安怡的亲信,对她的话就没有不听从的。

次日吉利就发现,家里人都绕着她走,顾大嫂也不嫌弃她挑三拣四占用厨房了,只要见她和她的人要用厨房,立刻主动躲得老远,连菜都不在门外择。再接着,打扫卫生的粗使婆子刘婆也是见她过来就躲得远远的,就连安愉和薛氏都不和她同一处呆,安怡更是对她视而不见,几次有意挑衅也不见安怡回击。

刚开始她没了炫耀的对象还觉得很无聊,过后细细一想,就觉得这是大家都怕冲撞了她,从而得罪了老太太和老爷(包括一向凶悍的安怡肯定也是被教训了),所以才躲得远远的,一时得意无双,一会儿缠着安保良要买这个,一会儿又闹着不好了,要去得道医馆请尤大夫来替她诊脉安胎。

安保良和安老太深觉这一家子人丁太过单薄,只有迟早要嫁出去的安怡和早产的安愉两个孩子实在让人不放心了些,深深期盼着吉利能一举得男,哪怕就是觉得她骄纵了些也是看在她肚子的份上尽量满足。

但说到请大夫一事儿,这母子俩都深以为还是吴菁更值得人相信些,吉利当着安老太的面也不多话,背着安老太就哭了一场,说吴菁和安怡是师徒,不让安怡看而去请师父,那不是等于把家里的丑事说给别人听吗?人人都知道安怡不待见庶母和庶出弟妹可不好,安怡被下了脸就又要恨她了。

安保良叹了口气,从了她的愿,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把尤大夫请回家来,而是悄悄背着人送吉利去得道医馆。吉利的花销他也不好意思去问薛氏要,更不敢让安怡知道,便悄悄当了几件富裕之后添置起来的心爱摆设,又心虚,也给薛氏添了几件簪钗。

安怡听说,不由讥讽的笑了一声。男人为了子嗣真是舍得,当年那个人之所以能眼睁睁看着张氏害了她,丝毫不去追查她的下落,顺势就将她定了死,再娶张氏入门,想来也是嫌她挡了他的子嗣吧?祖父已亡,家族势败,她身后没有半分依仗,有的只是那份亡母留下来的丰厚嫁妆。他是既嫌她挡了道,又算计着她的嫁妆,还怕因此休妻而败坏了他的名声,从而连带着坏了他的前途,所以她就只能悄无声息地死去,好给他们让道。

狗男女!安怡想到这里,莫名对安保良多了几分不待见。安保良吃顿晚饭被她瞪了好几次,以为自己悄悄补贴吉利和带吉利去得道医馆看病的事儿给安怡知道了,少不得有些心虚,才吃了个半饱就借口有公事没办完,躲到了书房里。

薛氏懒得管,只顾着照顾安愉,安老太倒是狠狠瞪了安怡几回,但安怡刀枪不入,视而不见,她也就没了办法。再憋劲儿就是憋自己了,何必呢?安老太想通了也就不憋了,转头去帮着薛氏一起照顾安愉。

安怡攒着劲儿等得道医馆出招,但一连等了将近一个月,中秋节都要过了,也不过是等到几句流言,诸如尤知章才是真神医啊,不见就连安县丞家里的小妾都是找他看病的?为了顾着安大姑娘的面子,都是偷偷摸摸来的。尤大夫真是了不起啊,前些日子起死回生了一个人,而这个人可是连吴大夫都说无药可治的了。

诸如此类的流言越传越烈,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就连长在深闺之中的曲媛媛都知道了,特意找了安怡去问,安怡也懒得辩争,笑道:“嗯,我也听说了,嗯,他们医馆的病人的确越来越多了……”

曲媛媛见从她嘴里问不出什么来,没好气地打发她走:“我是担心你,你自己不当回事我才不急呢。”

安怡这才认真道:“师父说不用急,咱们又不靠这个吃饭,病人信咱们呢就来,医药都要好用些,要是不信呢,哪怕做对了也是错的。”这是实话,最穷的她也有了铺子支撑生活,大家都相当于是爱好,病人多少并无关系,何况这几年医馆的病人真是太多了,大家都累不起了,正好歇一歇。她可以趁机把吴菁传授的那些药草知识琢磨透了,吴菁也想安安静静地编一下书。

所以,她们不接招,着急的反倒是尤知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