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奴为后:一夜新娘上一章:第 8 章
  • 女奴为后:一夜新娘下一章:第 10 章

赵公子忽然道:“姑娘,你不必担心,三天后,我派人送你们上路。”

花溶很是不安:“这,会不会太麻烦您了?”

“没事,反正是顺路。我先带你们出海,上岸后,就派人送你们到家。”

她不便推辞,也没法推辞,一路兵荒马乱,自己姐弟二人的确没法生存,便也只好欠这位陌生公子的情,道谢一番,姐弟二人才告辞,各自回渔民安排的房间休息。

回到房间,静雪姑娘已经整理好了床铺,见花溶进来,就看看放在一边的那身红色的喜服,笑道:“姑娘,这衣服可真漂亮。”

花溶这时才发现那身衣服还摆在角落里,已经干了。这红色原本是漂亮的,但她看了却很是害怕,只强笑着应了两声。热情的静雪叫她无心谈话,便关门出去了。

花溶这才拿起那件喜服,喜服沉甸甸的,因为上面连缀着一颗颗的珍珠宝石。这是秦大王叫人缝上去的,说要让这件礼服看起来最漂亮。

她本来正愁一路上没有盘缠,这话又无法向救了自己的赵公子说,不可得寸进尺,如今,见了这喜服,不禁大喜,立刻将上面的几颗珍珠宝石拆下来,贴身揣了,也可以应一时之需。

从早上到黄昏,秦大王无论如何也不肯罢休,继续在海里打捞,非得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海盗们见他如此愚蠢的举动,但见他凶相毕露,又不敢违抗,只好假装卖力地帮着寻找。到傍晚,秦大王忽然有些清醒过来:“去沿途的渔村寻找,也许他们被渔船救了也不一定……”

海盗们面面相觑,这世界上,没有这么凑巧的事情吧?

正在这时,一艘负责提供信息的船赶回来,船上的小头目叫凌想,秦大王一见他,立刻催促道:“怎么样?最近有没有什么船只路过这里?”

“报告大王,我们探得,今天的确有一艘大商船经过这里,但是,早已离开……”

秦大王喜道:“如果有船经过,说不定会救起他们的。你赶紧再去探探消息,如果是他们救起了人,老子这次不但不抢劫他们,还送些财宝感谢他们,在哪里?老子亲自前去要人……”

“回大王,这艘船可不好打听消息,初步估计,就是上次大败我们的那股势力,为首的人叫‘赵公子’,很是神秘,也不知道身份来历……”

“妈的,莫非是朝廷的狗官?”

凌想道:“请大王谨慎,不要中了狗官的奸计。”

秦大王立刻道:“暂时别和他们照面,也别走漏风声,继续派人暗中打探消息,有了花溶的下落立刻回报于我,否则,就别打草惊蛇。”

“是。”

小船一出去,秦大王忽然来了精神,好像已经确定花溶还活着一样,大喝一声“拿酒来”。

一名海盗递上酒壶,他喝了一大口,又把酒壶抛回去,看着茫茫的海面,自言自语道:“丫头,你要活着,我就饶了你;要是死了,哼哼……”

正说话间,一名叫孙小相的小头目驾船赶来:“大王,我们刚刚得报,又有一艘神秘商船靠岸,估计又是押送花石纲的……”

全国各地都是花石纲,这一次,运的是一块重达几十吨的巨石,一定要走海路才行。秦大王此时根本就没有兴趣管那船上是什么东西,挥挥手:“暂时先不管,集中人手对付那个甚么赵公子……”

孙小相有点不服气,海盗们上次被杀得丢盔弃甲,又何必再去和赵公子硬碰硬?集中力量再去捞一票岂不是好事?因此,力谏道:“大王,我们已经很久没有收成了,跟赵公子硬碰没有意思,不如去做有油水的买卖……”

“少废话,该你们的银子金子,老子亏待不了你们分毫。先对付了赵公子再说……”

“大王,并无任何消息表明夫人在赵公子那里……”

秦大王一时语塞,只是他的猜测而已,的确,花溶怎么会那么巧合就被甚么赵公子救了?

孙小相见他犹豫,立刻又道:“我们实力不如赵公子,完全没有必要去硬拼,不如闷声发大财。再说,如果凌想查实了夫人的下落,我们再动手也不迟……”

秦大王想想也有道理,就答应下来。

第29章 九王爷

第二天中午,一个侍卫忽然匆匆赶来,叫花溶姐弟跟着上船。

侍卫叫许才之,花溶见过他是赵公子的两名侍卫之一。许才之说:“因为临时有急事,船马上要启程,赵公子叫你们一起上路。”

花溶和少年都很意外,但也立刻就辞别静雪一家,跟着上船。

大船上,船舱关得紧紧的,门外站着一整排的卫士,戒备森严,好像里面在商量什么紧要事情。

花溶姐弟不敢多看,只到甲板上看茫茫的海景。

花溶自逃亡以来,海洋上处处是凶险,几乎每时每刻都是提心吊胆,唯有此时,才放下心来,见海面上,雪白的浪花翻滚,天空蔚蓝,偶尔一只海鸟飞过,浩瀚奥妙,长长舒一口气,觉得心里从未有过的轻松。

“姐姐,大海还真漂亮……”

“是啊。可是,我却再也不想回到海面上了。”

少年知她心事,安慰她道:“姐姐,以后我会照顾你的,我娘也会喜欢你的。”

花溶暗叹,离别这么久,也不知他娘还在不在人世,但见他满心欢喜,就不忍对小孩子说出这样残酷的话,笑笑,没有做声。

到得傍晚,姐弟二人从大船的第二层下来,却见那间紧闭的船舱已经打开,在中间开阔的甲板上,放着一桌案几,赵公子正在写什么东西。

姐弟二人走过去,远远地看着,好一会儿,赵公子忽然抬起头:“过来吧。”

二人走过去,花溶但见纸上写的是一首诗:

高居大士是龙象,草堂大人非熊罴。

不逢坏衲乞香饭,唯见白头垂钓丝。

鸳鸯终日爱水镜,菡萏晚风凋舞衣。

开径老禅来著茗,还寻密竹迳中归

她心里一惊,这诗并非什么绝顶佳作,但气魄极大,完全不是寻常人的口吻。再看那纸行书,真是天纵其妙。

赵公子见她的目光,忽然大感兴趣:“姑娘,你也识字?”

“略略识得几个。”

赵公子笑道:“姑娘不妨写几个字我看看。”

她立刻肃然道:“不敢献丑。”

赵公子却不由分说就起身,把位置让给她:“姑娘不必过谦。”

花溶无法继续推辞,坐下,很是认真的写了几个字。

墨迹未干,赵公子拿起看看,心里很是惊讶,竟不知一个女子,也能写出如此漂亮的书法,尤其可贵的是,除了女子的柔媚,还带了一丝健劲的刚烈。

“好好好,很好……”

他一叠连声地说了几个“好”字,“姑娘,能否把这墨宝赠送与我?”

“谢谢公子厚爱,小女子实在汗颜……”

赵公子大笑着,亲自收起来,嘱背后的许才之,“把字收好,带回去。”

“是。”

收了字幅,三人坐在一起,看着茫茫大海,一路上,谈起各地的风土人情,赵公子见花溶才思敏捷,对一路的见闻讲得头头是道,她模样娇怯怯的,仿佛弱不禁风,但言谈举止间,却很是果敢。

心里那种奇怪的感觉更是强烈,这个女子,身上仿佛有两种极端的性格,然后,这两面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突发奇想,要是她是个男子,会有怎样的本事?

姐姐不凡,他发现弟弟也不俗,跟着海盗历练一番,却未沾染任何不良习气,本性纯良,而且十分忠勇大胆,小小年纪,竟给人一种顶天立地的印象。

他有心栽培这少年,就道:“你想不想学一些本领?”

少年喜道:“学什么?”

“我有一个朋友,武功出众,精通兵法,你可以拜他为师。”

姐弟俩对视一眼,花溶立刻察觉到,也许,这样的机会可以改变少年一生的命运,否则,回到乡下,一辈子成为无知无识的农人,就再也无法出头了。

少年见姐姐点头赞成,立刻道:“谢谢赵公子。那真是太好不过了。”

花溶问他:“那位前辈居家何处?”

赵公子微微一笑:“就在京城不远处,你们到了,自然就知道了。”

大船上岸,改走陆路。

朝廷昏庸,金国和辽国又连年侵扰,加上盗贼横行,这一路上都是兵荒马乱。为了方便,花溶主动要求换上了男装。

这一来,速度就快得多了。

赵公子本来顾念着花溶身子娇怯,要给她安排马车,却见她翻身上马,动作十分矫捷,绝非寻常小姐可比,更是赞赏,众人就一路浩浩荡荡往京城方向而去。

在距离京城一百五十里地左右,众人在一栋大院子前停下。

只见这座庄院十分整齐,前迎湖泊,背靠山峰。几千株槐树柳树郁郁成林,三无处待客的厅堂。再往前走,开阔屋角处,牛羊满地,大卖场上,鹅鸭成群。一些庄户来来去去,皆有礼执,并不若外面世界的饿殍遍野。

花溶心想,这个世道,还有如此好地方,主家会是谁?

一名庄客迎上来,许才之低声说了几句话,庄客立即进去通报。

不一会儿,只见一个中等身材,红光满面的老者,威风凛凛地带了七八名军士快步出来,拜倒在地:“参见九王爷……”

花溶心下骇然,虽然早就猜测赵公子身份不凡,没想到他却是皇宫里的“九王爷”。如今是赵家天子,难怪他自称“赵公子”。

只见九王爷亲手扶起了老者,非常客气:“种将军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花溶听得他称“种将军”,心道,难道这个老者就是远近闻名的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他可谓是本朝大大有名的名将,为人正直,侠骨热肠,一路逃难的时候,她曾听过他不少的事迹,说当今抗辽的,也只得这位种将军了。

众人一一见礼,种将军以为他们都是九王爷的随从,都请了进去。

花溶穿了男装,又见九王爷表明身份时并未回避,略加思索,就随着众人一起进了里面正厅上,分宾主坐定。花溶姐弟只站在九王爷身边。

奉茶之后,种将军笑道:“王爷今日来得巧,末将这里有几名惯于滋事之徒,要来一番较技。王爷武艺出众,可否指点他们一二?”

九王爷大感兴趣,立刻道:“本王很有兴趣,请上来比试吧。”

种将军一声令下,外面侯着的几名汉子走进来,前面几人皆紧身衣裤,拖着哨棒;后面一个汉子却是个军官模样,头上戴着一顶罗万字的顶头巾,上穿一副鹦哥绿伫丝战袍,腰上系一条绣着两只黑乌鸦的青绦,脚下穿的则是一双老鹰皮制作的干黄靴。再看他的人,鼻直口方,面圆耳阔,起码身长十尺。

九王爷喝彩一声:“真是一条汉子。”

种将军笑道:“这是经略府的鲁提辖,还不快见过九王爷?”

那汉子立刻行礼:“见过九王爷,小人姓鲁,单名一个达字。”

九王爷对此人很是满意,点点头:“鲁达,不用多礼,今日看你表现。”

“谢九王爷。”

众人一番比斗,直打得天昏地暗,半晌分出胜负,却是鲁达一人大胜。九王爷大喜,立刻赏赐他一锭百两的大金子。

少年见他如此英雄了得,不禁大喜过望,悄悄问一边的花溶:“姐姐,九王爷就是要我拜此人为师么?”

花溶尚未回答,只听得九王爷道:“种将军,今日做了不速之客,小王原是有个不情之请……”

“王爷但说无妨。”

“这名小哥叫岳鹏举,小王见他尚有几分慧根,还请种将军收为弟子……”

少年机灵,不待种将军回答,已然跪了下去:“弟子拜见师父……”

种将军大笑着伸手提他起来,在他颈项上一摸,见这少年筋骨奇佳,大喜过望:“行行行,我收下了……”

花溶一旁见种将军的下属鲁达已这般了得,这将军不知武功更是如何惊人,她心念一转,忽然做了个极其大胆的决定,立刻就拜倒在地:“九王爷,望你恩准。小人也想拜种将军为师……”

九王爷吃了一惊,微一沉吟,竟然也点点头:“种将军,你意下如何?”

种将军毕竟是老辣之姜,起初没注意,现在细看这身形瘦弱的少年,倒有好几分瞧出是个女子来。本朝早前有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闹得轰轰烈烈,巾帼英雄,天下称颂。所以,女子习武,也不算什么石破天惊的事情。种将军阅人无数,见这女子目光坚定异常,

加上又是九王爷请托,大笑道:“好好好。习武的苦,你可要吃得。”

花溶再次拜倒,然后才抬起头,毕恭毕敬道:“无论什么苦,我都能吃下,谢谢师父。”

乱世逃亡,无一技防身,途中不知吃了多少苦楚,沦落秦大王手中,受尽凌虐也丝毫反抗不得,如今,竟然有了个学习本领的机会,花溶激动得心都要跳出胸腔来,只默默起身,站在九王爷身边,对他的援助十分感激。

又一遍遍告诉自己:无论千难万难,我都要学得真本事,这样,才能真正有报仇雪恨的一天。

这一夜,种将军设宴款待九王爷等人,花溶姐弟末座奉陪。她细细观察,无论是路上还是种家庄园,九王爷跟大家一块喝酒吃肉,身上颇有几分江湖义气,礼贤下士,无丝毫架子。

饭后,种将军和九王爷一番密谈,花溶被安排去一个独立的院落,里面有一名小丫头水儿服侍日常起居,而岳鹏举则随了鲁提辖而去,被安排在一众种家弟子里,共同习武。

第二天一早,九王爷等人就起程上路,准备返京。

第30章 方知情深

花溶姐弟前来拜别九王爷。

为了便于学艺,花溶还是穿的男装,但换了一身青色紧身的衣服,看起来精神飒爽,一扫往日的娇弱之气。

九王爷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她青葱一般的指尖,心里不知怎地很有几分期待的感觉:这双拿惯了毛笔的手,如果拿着刀枪棍棒会是什么样子?

他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同意她拜师的要求,但见她求肯的目光,又想到她无处可去,留下学艺不失为暂时安身立命的好地方。他暗忖,也许,你救过一个人的性命,就总放不下她以后的命运,希望她既然活下来了,就活得更好吧。

尤其一路相处下来,二人除了谈论诗词歌赋书法,竟还能和她谈谈当下混乱的局势。因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逃亡生活,一路上目睹世道艰难,虽然因为年纪还小,也说不出惊世骇俗的道理,但偶尔一两句却很能到关键处。因此,虽然相处时间不算太长,九王爷早已对这个女子深有好感。见姐弟二人来辞别,很有些不舍之情,叮嘱道:“你们好好学艺,以后,我会来看你们的。”

二人原以为彼此身份天差地远,九王爷这次回家后,也许再难有见面之时,但听得他这番言语,很是开心。九王爷又再嘱咐一番,才启程上路了。

众人送别九王爷,少年还一再张望,随行的鲁提辖在他肩头拍了一下,笑道:“傻小子,别这么婆婆妈妈的,还不如你姐姐有气概……”

花溶见这个粗豪汉子竟然也看出自己是女子,好在也不是什么刻意隐瞒的秘密,只大大方方地一揖:“我弟弟这是性情中人。呵呵,以后,还有很多地方要麻烦鲁大哥。”

由于种将军繁忙,公务在身,早就叮嘱了,花溶姐弟先向鲁提辖学艺。鲁提辖十分坦率:“姑娘年岁已大,学艺成效肯定不若令弟。”

花溶肃然道:“谢鲁大哥直言相告。小女子也不是指望能成为绝世高手,但求能有一技防身。”

鲁达叹一声,心想,这兵荒马乱的年月,女子有一技防身也不错,就道:“好,即日起,你们姐弟就随我学艺。”

“谢鲁大哥。”

自此,二人就开始随鲁达学艺。期间,岳鹏举曾回家打听母亲的下落,仍无丝毫消息,又四处托人寻访,终还是没有消息。

岳鹏举极有天赋,无论刀枪棍棒,信手拈来,学什么会什么;除了主要向鲁达学艺,其他几位教头见他如此聪明,也无不把自己的得意招式传授于他。岳鹏举除了日常的武艺,也不曾放松学习,他随身带着花溶在海岛上给他的《孙子兵法》,日常读书习字,不懂的就向花溶请教,如此时间飞逝,岳鹏举不但武艺日新月异,个子也窜高了一大头,看起来,完全是一个真正的少年了。

鲁提辖用禅杖,武功走的是刚猛一路,花溶未免不太适应。这鲁提辖面粗心细,便先教花溶入门的基本功,然后主要教她骑马射箭。起初,他不过是碍于种将军的命令,才带这女孩子学艺,没想到三五月下来,见这女子勤奋异常,完全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自己生平竟也没见过如此勤奋之人,加之她天资聪颖,很能用心揣摩,学什么都又快又好,慢慢的,鲁提辖倒收起了几分怠慢之心,很是尽心尽力传授于她。

鲁提辖不在的时候,花溶就随另外一名教头学习射箭,也有不小的进步。

一年之后,西夏侵扰甘肃边境,年迈的种将军奉命开赴前线,鲁提辖作为帐下小将官也随同出征。岳鹏举得知消息后,立刻和花溶商量,说自己也想去战场。

好男儿志在四方,在家里学艺终不如战场上的历练。花溶虽担心他年龄还小,但见他决心已定,就答应了。

出征那天早上,花溶亲送他们到二十里外的驿道上路。

所有的叮咛早已说过,花溶见岳鹏举还是依依不舍,柔声道:“你要好好听鲁大哥的话。”

这时的岳鹏举,已经比花溶高出小半头了,但这一年来,和花溶朝夕相处,得她细心照料,又得她教授学业、缝补衣服,偶尔伤病,都是她无微不至地看护。心理上早已把她当作这世上唯一的亲人。如今,分别在即,再见不知是何年何月,很是不舍,竟要掉下泪来。

鲁提辖知他姐弟情深,拍拍他肩膀,笑道:“小子,去挣一份大大的军功给你姐姐瞧瞧,哭什么哭?多没出息?”

花溶也笑起来:“大男儿了,不作兴这样哭,快快出发吧。”

岳鹏举很不好意思地擦擦眼泪,这时,鲁提辖已经大踏步地走远了,他再看一眼花溶,才小跑着追了上去。

走出许久,再回头时,见花溶还是站在原地。本来,他越走越远,花溶的身影也应该越来越小才对,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时望过去,反倒觉得花溶的身影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高大,仿佛天地之间,就剩下这一个美丽温存的女子。

再说秦大王,一直在海上寻找花溶的下落。本来积极准备着和那位神秘的“赵公子”一战,但很快他们就接到消息,那艘大船迅速返航。突然失去了对手,秦大王倒也无所谓,相反,更是在沿途搜寻花溶的下落,无奈途经几个渔村,都无丝毫消息。

随后,他们的五牙战船果然遇上那艘路过的“花石纲”,但还没来得及动手,这艘运送一块重达几十吨“奇石”的船,就遇上暴风雨,全船覆灭,沉入海中。

这场风雨后,所有关于花溶的踪迹和幻想全部破灭了,所有海盗一致认为花溶一定葬身海底了,再找下去也是徒劳无益。

唯有秦大王还是不死心,一待暴风雨过后,继续搜索。

如此搜索了三天三夜,海盗们已经筋疲力竭,暗地里都开始怨声载道,觉得秦大王太过婆妈,竟然为了一个逃走的女人变得如此愚蠢。女人嘛,随便再去抢几个回来就是,他要娶多少就可以娶多少,犯得着单恋一枝花?何况那枝花早已葬身鱼腹了。

太阳已经在东方变成了一个血红的红球,然后,一点点沉入云层。秦大王双眼血红,提着一个大酒壶,猛烈地往口里灌。

酒顺着他的嘴角滴在敞开衣襟的胸膛上,他大瞪着眼睛,模样十分可怖,声音也十分嘶哑,只对着茫茫的大海,一遍一遍高呼:“丫头,丫头……你在哪里?丫头……”

“死丫头,要是老子逮住你,一定要狠狠收拾你,看你还敢不敢跑……”

“丫头,你给老子滚出来……”

到后来,他嘶哑的声音已经传不了多远了,只一味哀求:“丫头,你出来,只要你出来,老子绝不会打骂你,也不强迫你生儿子了……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

老海盗和小头目李兴看不下去了,大着胆子上前劝他:“大王,人死不能复生,这海上不比陆地,尸首也找不到的……”

“大王,以后弟兄们多给您抢几个漂亮女人回来,女人嘛,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

“滚开,滚开,老子不想听这些废话,滚。”

二人立刻灰溜溜地躲开了。

于是,一众海盗又不得不装模作样地“卖力”寻找起来。

五牙战船返回海岛上,已经是五天后了,因为出来时匆忙,所带的干粮清水告罄,不得不返回。

残阳如一块血球挂在天上,海上的风卷起柔细的沙子,使劲往林间吹。

秦大王独坐在那块平如桌面的大石上,对面,是他竖立的一块简陋的木桩权当墓碑,墓碑旁边放着几碗鱼肉,一大壶酒。碑上是几个简陋的字“爱妻花溶之墓”。还是岛上唯一粗通文墨的老海盗写的。

恍惚中,只见一个穿淡绿衫子的少女提着狼毫,那么神气地写字,一张又一张,张张纸上写的都是“秦尚城”三个字……

“丫头,丫头……”

他欣喜若狂,伸出手,搂一个空,才发现是一场幻觉。

他从怀里摸出一叠纸,一张一张铺开,全是自己的名字。

纸上的字在眼前变化,仿佛她掀开盖头时的模样,娇滴滴的,令人**。甚至洞房之夜那种极致的愉悦,她微微的颤抖和喘息……

她死了,这些,统统再也不会有了。

他是个粗汉,第一次体会到一种不可言说的幸福感觉,就如有人将一杯最美味的酒,端到一个酒鬼面前,酒鬼才乐不可支地嗅了几口,忽然酒就被打翻在地,倾倒得一滴不剩。剩下的,全是痛苦的感觉。

痛苦,也是第一次;就如第一次的幸福。

他提起酒壶,仰着脖子咕嘟咕嘟喝下大半壶,酒入喉头,火辣辣的,几欲抓狂,一把就将酒壶扔在一边,抓起那叠纸,拼命地撕扯:“该死的丫头,你为什么看不起老子?你为什么要跑?你为什么要死?老子对你还不好么?老子又没有打你,从来都没有打过你,你为什么要跑?为什么宁愿死了,也不愿跟着老子?”

一张张纸被撕得粉碎,带着一种莫名的快意,仿佛在撕扯着她的身子,那么泄愤,撕得她粉身碎骨,片甲不留。撕到最后一张,忽见上面写着两个名字:

秦尚城

花溶

两个名字挨着,仿佛谁写的年庚喜帖。

第31章 六年动乱

眼前浮现她写字时,那种柔顺惊惧,偶尔又带点微笑的样子,这一下,如何还能忍得住满心的煎熬?他一掌就向墓碑劈去,一掌一掌,直将那个木桩做成的墓碑劈得七零八落:“自杀了那么多次,你都没死;饿了你两天,你也不死;现在为什么会死?丫头,老子绝不相信你死了……”

他将那张纸折好,放入怀里,一脚就将扔在地上的酒壶踢飞,摇摇晃晃地边走边骂:“丫头,老子要是捉到你,一定有你好看的。丫头,老子发誓,无论你躲到天涯海角都要把你揪出来……”

一晃六年过去,各自征战流离。

这是河北境内一个叫真定的山寨。这里啸聚着一股远近闻名的土匪,匪首陶钧不仅率众劫掠乡里,更霸占了真定境内全部商市,官兵多次围剿无果,土匪的势力倒越来越强大了。这一次,新上任的宣抚使下令,全力围剿这股土匪。

土匪们早已探得风声,自然积极布防。这天,寨子里来了一股外地经商的人,陶钧大喜,立刻下令将这帮精壮的商人抓起来,强令他们入伙,以扩充壮丁,应付官军的围剿。

几天后,陶钧正在寨中喝酒,接报朝廷一官军率领几十名骑兵在寨前叫骂挑战。土匪们见这股官兵人少,大开寨门,鼓噪涌出。

二头目贾进和那位领军的小队长交手,小队长招架了几个回合,根本不是对手,唿哨一声,掉转马头就跑,陶钧在摘门上挥舞大刀,笑道:“这厮鸟原是个银样镴枪头,把这伙鸟官兵全部给我杀了,一个也不留……”

土匪们气势汹汹地追出去,没想到了山下,忽然听得那名败逃的军官一声长啸,周围伏兵四起,紧紧围上,而原本熊包样的年轻军官忽然变了一个人般,威风凛凛地返身回杀,手中一杆长枪所向披靡,贾进迎战不到十回合,就被一枪挑中心窝,当即坠马而亡。其余匪徒见状,扔掉器械,跪在地上直喊饶命。而那些潜入山寨的“商人”,原来全是兵士乔装的,乘着空虚,四处纵火,捣烂了匪窝。陶钧慌慌张张地骑马逃走,被绊马索绊倒,小队长上来,一脚踏在他的胸口,将其生擒,随后指挥众人压着俘虏,载着战利品,凯旋而归。

一战奏捷,宣抚使大喜过望,亲自迎出府衙,但见马上的青年:

头戴银盔,身披锁子甲。银鬃马,正似白龙戏水;沥泉枪,犹如凤舞梨花。浑身雪白,遍体银装。马似掀天狮子,人如立地金刚。枪来处,人人命丧;马到时,个个身亡。

大名唤做岳鹏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