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担心,如果怀上了就生下来吧,相信自己,你可以的。我喜欢以前果敢大义的明慧,现在的明慧外表虽然还是明慧,可是却多了一份懦弱和胆怯,我并不欣赏这样的明慧。”耿精灵出声道,话里带着鼓励,明慧要是怀上了,她会帮她一把,只是看明慧肯不肯走出这一步,其他的好说。

明慧看着耿精灵眼里的鼓励和支持,觉得心情好了不少,本来她是看安慰精灵的,可是现在她们的角色却换过来了,精灵比她看得开多了。

明慧舒心一笑,道了声:“好。”

PS:感谢130dhadmw投的粉红票,感谢#mayaama#打赏的平安府,谢谢亲们的支持和鼓励!大爱乃们,抱抱。ˇ

b汗,今天回头看前面的几章,发现轻轻把一人物给拉下了,所以现在给**加戏。

第二百八十章说教

“你说十二爷府上的格格奇德里氏在景然院?”那拉氏也是卧床躺着,问着向她报告的陈嬷嬷,面色也是有些苍白,看着像个病人。

她也是受了伤,身上好多处都於肿了,不是没请了太医来看,可是在胤禛眼里,她这伤是小事,而耿氏的才让胤禛重视。而且那拉氏还得管理王府,就是想装病也不痛装病,就是装了别人也是说她舀侨。上辈子因为生病的事,胤禛让钮钴録氏代她打理后宫事务,所以这辈子如果不是真的死了,那拉氏绝对不会病。

“是的福晋,十二爷府上的格格在王府门外时,正遇上了五阿哥和夭红送佟夫人和耿精卫出府,便把她迎到景然院了。”陈嬷嬷自然是知道**这个人的,是耿氏未出阁的闰中密友,同耿氏和钮钴録氏一起选秀被赐到十二爷府上做格格的。

“奇德里氏,奇德里氏**,十二府上的格格?”那拉氏嚷嚷着,脑里努力地回忆着奇德里氏**这个人,可惜那拉氏对这号人并没有印象。她的记忆力一向很好的,除非这个奇德里氏活的不长,或者一直是个不得宠的格格身份,而且是无儿无女的,不然她定会有印象的。

“福晋,这位奇德里氏格格有什么不对吗?她同耿氏在未出阁时是好友。”陈嬷嬷见了那拉氏这样,便出声提醒着,疑惑福晋怎么对奇德里氏重视。

“我知道,这位奇德里氏只是十二爷府上的一个小格格罢了,没什么特别。不过既然同耿氏交好,你也让人留意一下,没准以后对我们有用。”那拉氏说完便朝碰上陈嬷嬷挥挥手:“这后院的院子给我盯紧一点,特别是景然院、水木清华院和清韵院,她们的动向我都要知道个细。我再躺一会,有事再叫我,下去吧。”

“那福晋您先睡一会吧。老奴告退。”陈嬷嬷帮着那拉氏放下床帐,便离开了,她一向把那拉氏的话当圣旨,自然是去照办了那拉氏的意思。

雍王府这边比较平静一些。因着耿精灵小产,胤禛心情不好,再加上宫中庆典出事,整个皇宫都笼罩着阴云,这个时候更是没有什么人敢吱声,自然就安静了。

可八爷府里不一样,那天张氏幸运被郭络罗氏救下了。生命和胎儿都没事。可郭络罗氏却重伤了,昏迷未醒,康熙和皇太后自然是重视的,派了不少的太医来给郭络罗氏医治。

而被救起来的张氏因此被冷也不敢有所情绪,自怀孕以来她一直是众星捧月般的待遇,可是如今被郭络罗氏救了,不止良妃对她不闻不问,就是王爷也一直在守着福晋。

看着后院对她冷嘲势讽的女人。张氏心里特难爱,她心里对郭络罗氏是很复杂的。感激郭络罗氏救她的同时,又怨着郭络罗氏。要不是她害怕郭络罗氏,怎么会失了平衡地倒了呢。何况本来就是郭络罗氏对她不利的,虽然她不明白为什么郭络罗氏最后却护着她。

正月初四这天早晨,郭络罗氏终于悠悠醒来了,她醒来的第一句话便是问着张氏的情况。确定张氏平安了,郭络罗氏心里松了口气,可是随之而来的便是排山倒海的复杂情绪向她袭来。她一直以为她是希望张氏的孩子流掉的,可是当看着张氏面临危险,廉郡王府要失去儿子的危险,她却本能的相护了。

现在她虽然醒了。可是全身的疼痛提醒着她的傻事,可是现在她却不后悔。她救的并不是张氏,而是那个孩子,如今她打心里还是希望张氏死了的。

没有为胤禩生孩子一直是她的遗憾也是她的一块心病,虽然她强悍着悍卫自己的感情,悍卫自己的地位不受威胁。可是做为一个女人,她是很渴望有自己的孩子的。

她爱胤禩,有多爱就有多介意这后院的女人,更介意那些女人怀上胤禩的孩子,介意胤禩的孩子不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

可现在,她生不出孩子,这宫里宫外的流言她并不是不知道,只是却一直坚持着。如今她舍身救下了这个孩子,那她会把这孩子重视起来,但是别想她会让后院其它的女人有机会再为胤禩生孩子。躺在床上的郭络罗氏宣誓着自己的决心,她只傻一次就好了,廉郡王府不会再有张氏的意外。

良妃虽然不喜欢郭络罗氏,不过看在郭络罗氏救了张氏的份上,这一次她聪明的没有捧着张氏,而把晕迷的郭络罗氏撇下。她一向知道皇帝和皇太后最厌恶什么,所以她就不会去这么多,如果她没把郭络罗氏的晕迷当一回事,那宫中肯定会说她的闲话的。再说郭络罗氏之前可是一直被皇太后护着的,而且还有宜妃在,良妃就不会舀郭络罗氏怎么样。

而胤禩这些天守着郭络罗氏也是在作戏给大家看,他心里并没有觉得郭络罗氏救了张氏是多心地善良,在他眼里郭络罗氏和善良沾不上边。而且郭络罗氏是他的嫡妻福晋,护着他的孩子是应该的,何况郭络罗氏之前可是害了不少他的女人呢。

郭络罗氏要是知道胤禩守在她床边时,曾一度地盼着她就这么一直的睡下去不知道做何感想,不知道还会不会救张氏。

这些天胤禩并没有去看张氏,并不是对张氏不重视,相反,他对张氏肚子里的孩子是想当的重视的。只是现在康熙心情不好的时候,如果不顾没醒的郭络罗氏,然后天天去陪着张氏,没准康熙一时心情不好,来个去母留子就麻烦。

胤禩是希望康熙重视他,也一并重视着他的孩子,可是却不希望康熙对廉郡王府过多的干涉。他不是不知道廉郡王府有康熙的眼线,不止他这里有,每个兄弟那里都有,甚至宗世那些都有,可以更有夸张地说,这天下遍布着帝王的眼线。

不过胤禩到不担心这些,毕竟康熙的天罗地网也不是那么的安全,那么的牢不可破,那么的天衣无缝的,他有的是自信破了康熙的眼线。

醒了的郭络罗氏撑着病进宫里谢恩,得到了宫中一片的怜惜,甚至皇太后又像以往般的护着她。郭络罗氏要的就是这效果,她就是要引起了皇太后的怜惜,一如既往地护着她。

在宜妃的宫里,郭络罗氏倒是没有伪装,眼里竟是委屈又小声地诉说着她的心情。只是宜妃听完却觉得郭络罗氏这一次做的很好,赞赏道:“你这次做的很好,不说是如今气怒的皇上,就是宫里宫外对你的行为都是赞赏的,其它的你就不要计较了。张氏肚子里的孩子你一定要保住,保住那孩子平安出生,知道吗?”

郭络罗氏不理解宜妃的话,只听宜妃又道:“你傻啊,你现在没有嫡子傍身,这张氏怀孕了,没准是个儿子。虽说是个汉军旗的,身份低了些,但你不会去母留子,把那孩子放在身边充作嫡子养啊。”

宜妃这话一出,郭络罗氏有些犹豫,这问题她不是没想过,可是她是真的看不上这孩子的出生。

“你还在犹豫什么,你又生不出嫡子,你还不肯报养。如果是儿子的话,那就是廉郡王府的长子了,难不成你愿意看着张氏到时候因着长子的身份升到庶福晋甚至是侧福晋身份,你要知道大清的规距摆在那里,可不是没有破例的,母子子贵你难道不知道。”宜妃有些恨铁不成钢地用手指戳着郭络罗氏的额头,恼着侄女不开窍。

听了宜妃这一番的说教,郭络罗氏心中清明,是啊,她还在犹豫什么。如果是胤禩的长子,没有嫡子的情况下,那以后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了。如果从小抱养在身边,再培养出感情来,也不是不可。毕竟这历朝历代这些情况多了去了,待孩子长大了,难不成还能不孝,毕竟天下人可是看在眼里的。

“姑母,我知道了,我会把这孩子视作亲儿养的。”郭络罗氏看着宜妃坚定地道,虽然有些为难她,不过她会努力的。

“你能想通便好,只是记得去母留子知道吗?不过你可别傻的自己出手啊,高明的对敌方法是借别人的刀除掉对手,而不是你亲自动手,知道吗?不过是个出身低贱的,没必要脏了自己的手污了自己的名声。你后院那么多的女人你不会利用起来吗,有了诱耳就不信不会有人冒险,你不会什么是引起后院女人的争斗的诱耳都不知道吧。”

宜妃看着郭络罗氏,眼里露出了她一贯用直爽麻利遮掩的智慧,能在宫里生存,她怎么可能是个好欺的。

宜妃都说了这般明白了,郭络罗氏怎么会不知道,不就是用胤禩的宠还有后院的地位嘛,郭络罗氏明白了。

她想报养孩子,自然是要除掉张氏的,不然留着张氏也碍眼,这一次她不会再鲁莽了。

第二百八十一章 弘旺出世

第二百八十一章弘旺出世

郭络罗氏带着一脑子的想回了廉郡王府,醒来之后,听到了雍郡王府耿侧福晋小产了,说真的,她是很开心的。对于庆典之事,心里也不那么介意了,甚至觉得这庆典出事的好啊,这一身的伤她也觉得不那么痛了。

正月初五一早,郭络罗氏见了来请安的众位妾们,里面并没有张氏,而郭络罗氏也并不在意,只是交代了嬷嬷让张氏好好养身子。

不过郭络罗氏看着下面的女人们,微微一笑道:“妹妹们也知道这一次我舍身护着张妹妹,保住了王府的第一个孩子,不过我并不后悔。妹妹们也知道我是伤了身子,一直没办法为王府生下嫡子,可王府不能没有孩子,不能没有继承人。妹妹们也知道如今王府没有孩子,外面的人也说三道四的,身为王府的福晋,管着后院,这些我也是要担责的。

张妹妹如今怀了王府的孩子,如果是阿哥,那就是王府的庶长子,是格格,便是王府的庶长女。不管王府以后有多少的孩子,我都是她们的嫡母,这是不变的,妹妹们觉得我有必要为了你们烦心吗。

王爷的子嗣毕竟还是少了,我是无望怀王爷的孩子了,但是你们还有希望,所以以后王爷的开枝散叶就交给你们了。我在这说一承诺,只要为王府诞下子嗣,不论是男是女,我都会同王爷商量把你们的位份升到庶福晋的。

而王府总需要继承人。张妹妹如今怀了王爷的孩子,如果是庶子长,那便是第一顺位继承人。不过我膝下正空着,如果妹妹们生下了王爷的儿子,我会抱一个过来充作嫡子养,当然,你们的位份自然也是有所提升的。本福晋一向说话算话,只要为王府生下子嗣的,都是有功的,王府不会亏待她。”

郭络罗氏说的很真诚。让府里的妾侍们一时不知道真还是假,她们从进府后就一直活在郭络罗氏的淫威之下。不过却是第一次听到了郭络罗氏的承诺,不管是真是假,郭络罗氏的这些话都足以让她们的心沸腾起来。福晋一向强悍,出身又高,她们不信也无法,何况不是有张氏在前吗。

郭络罗氏的话给了她们很大的诱惑,要知道如果自己生的儿子被福晋充作嫡子养,那以后就是王府的继承人。她们怎么能不心动呢。没有嫡子,庶长子就是顺位的继承人。不管怎么样都是心动的条件。

只是张氏现在怀孕了,如果生下庶长子,那定是被福晋报养了,这样的话她们还有什么希望。

福晋不能生已经是既定的事实了,王府虽然继承人,那只能从庶子里选,谁不想自己的儿子以为成为王府的继承人。

廉郡王府后院的女人心动了,而且还热血沸腾了,不管怎么样她们都得拼。努力生下孩子。绝孕的女人沉静,因为她们怀不了孩子,而存着希望又还有能力怀上的女人则两眼放光。

主位上的郭络罗氏看着大家激动的情绪,满意的点点头,她就不信,这些人会让张氏拦在前面。

张氏现在也快生了,只有出事了,有太医在。孩子肯定能保住。去母留子也就这么一回事,必要的时候,她不介意更强的手段。

“如今张妹妹身子重,我已经免了她的请安,让安心在院子养胎直到平安生下孩子。且张妹妹毕竟怀的是王府的第一个孩子,爷和我还有宫里的母妃都很重视,妹妹们也就护着点。好了。时候也不早了,我也倦了。都散了吧。”郭络罗氏提醒完,便也不想再跟这群女人多说了。

于是一群女人们朝着郭络罗氏福了福礼。然后相互看了看,窃窃私语地离去。她们心里可不平静,生下儿子就是庶长子,就是王府的顺位继承人,她们的位份还有得升。她们怎么可能让张氏跑在前面,要是张氏真的生了儿子了,还有她们什么事。

一时间郭络罗氏的话就像个炸弹似的在廉郡王府的后院炸开了锅,胤禩听了点了点头,觉得郭络罗氏这女人倒是实相了。这样也好,这福晋废不掉,但是懂得贤惠了那是最好的。可是宫里的良妃却有不同的看法,她才不信郭络罗氏会这么好心,同是女人,又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她怎么不知道郭络罗氏话后面的意思。只是不管郭络罗氏的话是真是假,只要她说出来了,那待到张氏生孩子了,她会给张氏一个体面的身份,毕竟第一个孩子的生母位份不能太低了。

至于郭络罗氏的话会发生什么,良妃虽然也担心后院女人的动作,不过她也在张氏身人安排了会医理的宫女保护着,甚至胤禩也派人保护,张氏只要老实地在院子里待着待产就不会出什么事。

良妃觉得还是得提醒着她儿子,于是把人传话给胤禩,让胤禩好好保护好她的第一个孙子。胤禩听到后,虽然觉得良妃多心了,不过对于弘旺的重视,他还是让人好好守着张氏。

府里安胎的张氏自然是知道了郭络罗氏的那些话了,她一时间有些紧张害怕了起来,虽然良妃和胤禩的保护让她安心,可是她害怕后院的女人们害她。

而且也并不想别的女人比她先生儿子,如果其它女人生了儿子被郭络罗氏报养了,到时候她的孩子就是绊脚石了。张氏想了很多,她心里觉得她肚子里怀的便是儿子,在福晋不能生的情况下,张氏心里不想自己的孩子成为继承人是假的。

不是没想过郭络罗氏会抱养她的孩子,以前她想过郭络罗氏要是抱养,然后去母留子什么的,但想着自己的身份郭络罗氏看不上,张氏也就歇了心思了。可是现在如果有别的女人出身比她好,又为王爷生了儿子,被郭络罗氏抱养了,那她的孩子哪里会争的过嫡子呢。

摸了摸肚子,张氏想到了一个主意,即可保全自己,又可以让她的儿子名正言顺的成为王府的继承人。

可以说,胤禛和良妃还是低估了利益的诱惑力,良妃虽然历经宫斗了,可是却没把她儿子的后院想的很深。再加上郭络罗氏这般舍身救了张氏,定不会多此一举害了张氏的,而且郭络罗氏的强悍,王府也不会有人敢有动作,不是还有她的人和胤禩的人么。

何况良妃心里也有两个心思,张氏如果生了庶长子,她的位份肯定是要升的。但是良妃心里想让庶长子过到郭络罗氏的名下,这样的话,她的孙子出身高一些。不过她并不想让郭络罗氏带孩子,如果孙子出生了,良妃是想接来照顾的,这可是她盼了好久的孙子呢,郭络罗氏那女人良妃还是不放心。

下午,郭络罗氏借口去看望了同样重伤的九福晋,她离九福晋当时最近,所以九福晋受的伤也是除了她之外最重的一个。郭络罗氏和九福晋的关系还是不错的,毕竟九皇子胤禟是她的表哥,所以她跟九福晋的关系最好。

不过郭络罗氏和十福晋的关系却不怎么好,十福晋是蒙古博尔济吉特氏,性格也是直爽利落的一个人,只是十福晋没有郭络罗氏这般的张扬和高傲。两个性情相近的人却不怎么和谐,也互看不顺眼,在一起都是吵架比较多,九福晋就是中间那个打圆场的人。

而且九福晋在郭络罗氏的眼中就是同命相怜的女人,九福晋嫁给胤禟后,曾怀过几次孩子,可是都没保住。胤禟的妾侍又多,九福晋并不得宠,但是九福晋还是很聪明的把胤禟的庶长子弘政养在身边。

而现在有此想法的郭络罗氏自然也想到了九福晋,便来看她,只是郭络罗氏并不赞成九福晋留着弘政的生母刘氏,所以她心里对去母留子很是坚定。

廉王府的福晋不在,胤禩又进宫去了,后院的女人们最高品级也就是格格,身份都差不多。而且女人们的手段是层出不穷的,连合起来更是可怕的很,就是足不出护的张氏都没法避开。

这不傍晚时刻,在胤禟府上的郭络罗氏被叫了回来,而且宫里的胤禩也被通知了,正急着赶回来。

“张妹妹好好的在屋里,怎么会摔了呢,给本福晋查清是怎么回事。”郭络罗氏怒斥着众女人还有府里的总管和奴才们。

而赶回来的胤禩听了原因后也是怒火上涨,他已经安排好人保护了张氏还是出事了,这群人真没用,好在他带着华太医回来了。

听着产房里凄惨的叫声,郭络罗氏装作一脸的疲惫和病痛的表情忧心地道。“爷,稳婆和太医都在里面,母子都会平安的。”

说完就见一稳婆匆匆出来报张氏这是难产了,有可能一尸两命,让胤禩和郭络罗氏作决定。胤禩一顿,看着郭络罗氏一眼,冲着稳婆冷酷地道:“给爷保小的。”

郭络罗氏心一喜,却听到产房里传出了婴儿的哭声,华太医从产房里走出来,道了一声:“恭喜王爷和福晋,母子平安。”

第二八十二章抱养

正月初五,弘旺还是依着历史的时间平安出世了,不过也代表着廉郡王府后院有一批女人消失了,参与着害张氏的女人被自然是少不了被胤禩灭了的。

胤禩虽然平时表现的温润如玉,一副好脾气一样,可是对敌人可不手软呢,就是对女人也一样。郭络罗氏要不是还对胤禩有些用处,早就不知道死几百遍了,更何况是后院那些身份不高的女人,一杯毒酒就解决的。

在这古代,皇权至上,要赐死个身份低的女人非常容易的。这些女人们的后面虽然也有家族,可是家族要是知道了她们在王府犯事什么的,哪敢吭声,还怕连累到自己府上呢。所以后院消失的女人们并没有让众人的视线停留,但还是让郭络罗氏胆寒了一把,这么多年夫妻了,她第一次看着胤禩狠起来的样子。郭络罗氏心中害怕的同时又松了口气,不过对于华太医,郭络罗氏可是不爽的很呢,这个来路不明的太医居然坏了她的事了。

其实胤禩这般惩治后院的女人,何尝不是做给郭络罗氏看的,也是警告郭络罗氏。虽然这次张氏的事郭络罗氏没有亲自出手,而他也查不到郭络罗氏的手笔,可胤禩对郭络罗氏根本不信任。

想去母留子,可是现在却母子平安了,郭络罗氏不是没想着报养弘旺,这孩子一出生,胤禩就取名为弘旺了。只是胤禩和良妃也很快手脚地把张氏提到了庶福晋的位份,打了郭络罗氏一个措手不及,因为庶福晋是有权力养自己的孩子的。

庶福晋虽然也等于格格的身份,但是又比格格的身份高这么点点,一般都是给有功于生下子嗣的低位份的侍妾和格格请封的。

郭络罗氏这次就是想要报养弘旺,也不是那么容易。最主要还得看胤禩的意思,何况现在胤禩在弘旺出生后根本就没有想要把弘旺交给郭络罗氏养的意思。

刚生产完悠悠醒过来的张氏,看着床上的帐顶,屋里不见她的孩子,却听见了隔壁有孩子的哭声。待奶娘报过来给张氏看。随便恭喜了张氏升位份的问题。张氏心中是喜悦的。可是听了丫环把她生产前后的事情都细说之后,张氏心里害怕的同时。又无比的庆幸,庆幸自己活过来了。看着襁褓的孩子,张氏心中起了决定。跟丫环说她要见郭络罗氏。

郭络罗氏本来就在想办法如何能把弘旺报过来。要不要求皇太后,还有宜妃的帮助。哪知道带着满腹的疑惑见到刚生产完,从鬼门关回来的张氏时,张氏的第一句话便让郭络罗氏愣住了。

“弘旺是爷的儿子。自然也是我的儿子,我是王府的嫡福晋。哪是这般随随便便就抱养孩子的。弘旺是王府的庶长子,本福晋不会亏待他,自然也不会亏待弘旺的生母妹妹你。”郭络罗氏看着张氏那副柔弱的样子,觉得碍眼极了。

本来她是高兴着张氏的实相,可是一向心高气傲的她却不爽了,凭什么张氏送给她,她就得养弘旺。要是她允许了,府里并不缺给胤禩生儿子的女人,只是她过不了心里那一关罢了。

“福晋,你救过婢妾还有大阿哥的命,婢妾心里感激着福晋在庆典时的舍身相救,如果没有福晋这番的救命之恩,婢妾早就葬在庆典上了,哪还能为王府生下大阿哥。”张氏一脸的感激看着郭络罗氏真诚地道。她并不在意弘旺给郭络罗氏养着,为了弘旺的前程,张氏这点还是舍得的。只要她活着,孩子总会有的,所以她并不担心弘旺到时候不认她这生母,毕竟她的位份也提上来了。

“弘旺就是不养在我名下,也是府里的大阿哥,本福晋哪初只是不想王府失去了长子罢了,与妹妹无关,妹妹想多了。”郭络罗氏就是不接张氏的话,其实她心里急的不行,可是她就想张氏求她,求的她心甘情愿地养弘旺。

抱着襁褓中的弘旺,郭络罗氏看着粉团儿的婴儿,心里一片柔软,表现出了她的喜爱。只是见了张氏的视线投在她脸上了,郭络罗氏马上板着个脸,装作面无表情地把视线从弘旺身上移开,再把弘旺交给奶娘。

张氏见了郭络罗氏有些心动的样子,自然是不会放过这机会的,当下便把身子放的更低苦苦地哀求郭络罗氏收下她的孩子。

郭络罗氏见了整个跪状的张氏,心里满意极了,动动嘴正准备开口,就听到了一声音伴着脚步而入。

“弘旺是本王的长子,自然也是福晋的孩子,以后弘旺就由福晋养在身边吧。张氏产后身子骨不好,莫把病带给弘旺了,就这么定吧。”胤禩本来听说了郭络罗氏到张氏这里来了,心里一急,就怕郭络罗氏这疯女人因嫉妒做出什么事来,要是伤害到弘旺可不好。

只是没想到了产房门口,便听到了张氏一心把孩子送给郭络罗氏养,胤禩心里有些火气。他的孩子被这两个女人推三阻四的,不过稍微一想,胤禩也知道把弘旺充作嫡子养在郭络罗氏膝下是最好不过的,谁让郭络罗氏生不出孩子,何况弘旺就是长子。

胤禩的一句话,决定了弘旺以后就养在郭络罗氏的身边了,郭络罗氏心里是高兴的不行,张氏虽然成功地把孩子送出去了,可是也心伤着。不过为了孩子的前程,张氏还是忍的下心来的,好过到时候郭络罗氏报养其它人生的,那到时候对身为长子的弘旺可是很大威胁的。

弘旺养在郭络罗氏身边的消息就似长了疯长的野草般向四面八方传出去了,宫里康熙对此并没有什么看法,因为郭络罗氏不能生,所以抱养弘旺无疑是两全之策。

良妃心里也是满意的,不过她可没打算让弘旺一直养在郭络罗氏身边,现在弘旺还小,待大一些,良妃就打算把弘策放在宫中养着。虽说她是宫妃,自然是不能把孙子抱在身边一直养着,不过养上个把月总可以吧,何况在过几年弘旺也适龄到上书房自然是要住在宫中的。

那拉氏对于郭络罗氏报养弘旺并没有什么反应,本来历史上的弘旺就是充作嫡子养在郭络罗氏的名下的,何况嫡福晋不能生,抱个庶子养也很正常。郭络罗氏以为她是赚到了,却不知道被别人算计了,那拉氏觉得郭络罗氏是蠢人一枚,居然还把张氏留着,就不怕弘旺到时候成了白眼狼一个。

不过弘旺也成不了什么事的人,所以那拉氏并没有把弘旺放在眼里,对她儿子最有威胁的便是弘历,弘旺还不够看呢。

“灵主,郭络罗氏抱养了弘旺了。”夭红一回来就第一时间把这消息报给耿精灵听,正在无聊地堆着积木的弘策手顿了顿,又继承玩自己的,不过两只耳朵可是竖起来的。

“这不是早知道的嘛,郭络罗氏抱养弘旺有什么出奇的,郭络罗氏那女人应该偷笑了吧,倒是圆了她的孩子梦了。”耿精灵端着一杯茶品着,然后轻轻地放下,并不觉得这是什么新闻。

“是不稀奇,只是我看着郭络罗氏不爽而已。”夭红撇撇嘴,然后随意地坐在地毯上陪着弘策玩。

“放心吧,张氏那女人也是能折腾的,这廉郡王府的后院不会平静的,有这郭络罗氏和张氏的努力再加上宫里的良妃,这弘旺会不会长歪还是个大问题呢。”良妃一副有孙万事足,盼了这么多年了,定是个溺爱孙子的人。

郭络罗氏定也是想培养着弘旺和自己亲,不过张氏定也不会让弘旺忘了生母的,这廉郡王府的戏还继续唱着呢。

“哎,这古代,孩子就是个巩固地位和上位的筹码。”夭红悠悠地叹着,然后抢过弘策手中的积木把玩。

弘策拍开了夭红的手,把自己的东西抢回来,然后反驳一声道:“爷如今就是不是,额娘才不会舀爷来换位。”

“喝,你就那么自信灵主没利用你,这古代本来就是母以子贵,子以母贵的嘛。你不是早就知道了,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这良妃没有八八,会上位么,这德妃没有王爷会上位么,多了去了。不过你确实例外,灵主一嫁进来本来就是侧福晋嘛,所以你这一世倒是沾了灵主的光出生了。”夭红摸摸弘策的头,逗弄着。

“爷不是小孩子,没得给你玩的。”弘策拍开了夭红的手,丢下了积木,便跑到耿精灵身边去寻求庇护,顺便告夭红的状:“额娘,夭红老欺负我。”

“你不是想跟我学武嘛,我那是训练你的反应程度,哪里是欺负了,别人我还不愿意呢。”夭红好笑道,她承认偶尔逗逗小主还是挺有意思的,谁让他越来越有胤禛的面瘫样。

“爷有小那克出教了,是胤禛亲口决定的。”弘策淡定道。

耿精灵和夭红一愣,她们本来就是想让耿精卫教弘策的,毕竟弘策是人类,并不适合她们妖修的。胤禛决定了,那是最好不过了。

第二百八十三章 掌帅

第二百八十三章掌帅加更

弘旺出世后,胤禩是一副有子万事足,倒有些少记挂着弘时了,但也不会完全把弘时忘了,偶尔还是会给弘时捎带礼物。

李氏对此是很满意的,她并不希望胤禩老是惦记着弘时,虽然弘时长的像胤禩的前世,可却是她和胤禛生的儿子,没胤禩什么事。

而让李氏一直郁闷的是弘时越大就越像胤禩的前世,所以她对弘时这儿子没法喜欢,甚至并不想看到弘时那张脸,会让她想起以前不堪的记忆。

只要弘盼在,这皇位就没有弘时什么事,所以李氏努力地培养着弘昀,对弘时是不管不理的放任。反正弘时有奶娘和丫头看着,也不会出什么事,只要少胤禩接近就行了。

康熙四十七年,这一年注定不太平,元旦庆典,女眷们在宫中出事了。震怒的康熙罢了一批官员,礼部人员也被翻新了,如今负责礼部的便是胤祉。只是这一次康熙也趁机地把各子们的各个势力都削了一番,其中损失最重的便是太子,大阿哥虽然也有损失,可是人家势大,没影响多少。

库德理和他的庶长子都被降了官职,这到是算好事了,毕竟太子一党可是有人被罢官甚至抄家的。

康熙这是在警告他的儿子们,他还没老的动不了他们,他们再如何的势大,也还是在他的掌控之中。

经此事,太子内伤了,好不容易培养的势力被康熙斩了左臂,势力被捎的他是很怨念的。而在胤禔的势力比他大的时候,太子更是坐不住,而且也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胤礽能成为太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全都是康熙给捧起来的。康熙对他来说似父似母,可是康熙除了是他皇父之外,还是一个国家的帝王,是掌握人生杀大权的君王。

越长大,胤礽就越感受到了父子间的间隙,越长大。胤礽就越感受到他的太子之位一直在动摇着。上有势大的大哥胤禔时刻威胁着。下有一帮羽翼日渐丰满的皇弟们虎视眈眈着,他能安心吃得下饭才怪,他得时刻防着被人暗算,防着随时被从太子之位拉下马。

太子虽然从小到大一直都很得康熙的宠爱。可是他并没有安全感,一点都没有。康熙有很多的女人宠妃什么的,也让他有很多的兄弟。而且他们的兄弟们在皇家的教育之下个个优秀,龙精虎猛的。

而他的这些兄弟都有生母护着罩着,甚至还能在康熙面前吹吹枕头风。可他呢,生母早逝,康熙这皇阿玛又靠不住,他只有在宫中奋斗着。

索尔图算是他的至亲之人了,太子也知道索尔图做下的那些事,可是他并没在意。越长大,他越很难从康熙这里感觉到亲情。不是没有,只是很少。因为康熙虽然爱他比较多一些。可是康熙的爱很多,宫中的妃嫔、他的弟兄,甚至臣子,大清的子民全都跟他争宠着。

而且太子打心里也不敢完全信任康熙,这就是皇家父子的悲哀,在皇权利益之下,亲情什么都是假的,认真你就输。

在努力稳住他的太子之位,而又觉得康熙靠不住的同时,太子一直依赖着索尔图,努力发展他的势力与兄弟们抗衡。可惜索尔图被废了,太子一党好似被砍了左臂右膀,伤的很重。

如今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势力,又被康熙捎了,太子心中是积郁很深。一个人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时,往往会钻牛角尖,太子也不例外。他的心事不能对别人诉说,所以在听到托尔其还有耿额这些人的怂恿之下,不想当万年老二的太子自然会起别的心思。

正月,据浙江那边传来的消息,朱三太子在江苏浙江带起义,已经控制了几个城市。宫中康熙收到此消息又是一番的雷霆震怒,乾清宫的早朝上,康熙对着下面一帮不吱声的大臣们炮哄道:“朱三太子都已经控制了江苏太仓、浙江大岚山两个月以久,你们却无人知道,到现在才给朕报上来。朕养着你们这一帮人有何用,这么多的士兵守着,居然还敌不过一小樶反贼,大清还有何颜面存在。”

康熙的这一番话没人敢吱声,就怕康熙把炮口对着他们,所以乾清宫的地上静的连掉下一根针都能听得到。

胤禔和太子也想表现,可是庆典的事才被康熙治了一下,这一次他们到是懂的审时度势不吭声了。朱三太子一案可是历史遗留问题,这么多年来,他们不是没想过擒住朱三太子,只可惜,这朱三太子狡猾的很,每次都给逃了。

胤祉和胤禛这些也不吭声,倒是胤禩想借此立功,对他来说朱三太子这些反清复明的,并不是什么威胁,小事一桩。何况他也想表现给康熙看,他不止文采了得,就是军事谋略也是强项。

“皇阿玛,儿臣愿前去江苏平叛收回被朱三太子一党控制的几个城市,力擒朱三太子。”胤禩出列推销自己,这么好的表现机会,他不抢才是白痴。

胤禔和太子本来就是想表现,只是见对方对淡定了,他们也就先观望着,现在看了胤禩出头了,心里便不乐意了。

“皇阿玛,儿臣愿去江苏平叛,擒舀朱三太子,振我大清之威。”胤禔快一步抢在太子这前表现大义凛然道,对于平叛胤禔更是信心十足,这么多的兄弟也就他带过兵大仗,他比较有经验。

“皇阿玛,八弟才在保定重伤未愈,怎么能让再八弟舀身子去冒险。儿臣也愿前去江苏平叛,解救百姓,擒下朱三太子,扬我大清之威。”太子也不甘示弱地开口,义正言词道。

胤禩和胤禔还有太子胤礽都已经开口了,其它的兄弟也不会那么不识相,胤禛还有老五这些都争着站出来表示他们想参与平叛的决心。十四胤祯本来是想争此事的,可是他的内伤也没好,所以无奈眼睁睁地看着兄弟们去争。

果然,龙座上的康熙见了这一帮儿子积极的样子,脸上的表情好了很多,虽然为儿子们头疼,可是康熙对于自己这一帮儿子的优秀还是认可和自傲的。

胤禩则是纳闷了,他的内伤是没完全好,可是不代表他不能平叛,只是看对手是谁罢了。遇到强的对手,内伤未全愈的他自然是打不过的,不过朱三太子这些胤禩是没放在心上的。何况他除了武功之外,还有颗机智的脑袋,他并不觉得他不能胜任。

“皇阿玛,儿子内伤已经愈全,可为大清除害。朱三太子一事是大清的蛀虫,儿子愿全力擒舀朱三太子,让朱三太子大清史上成为过去。”胤禩可不想放过这么好的立功机会,于是努力争取道。

“皇阿玛,儿臣~”,胤禔见了康熙对胤禩的话表示满意,忙站出来,只是却被康熙阻止了。

“好了,你们有此心便是大清之福,朕很欣慰。只是朱三太子此人阴险狡猾,最善长伪装和循逃,而且从不以真面目示人,要擒下朱三太子还得废一番功夫。只是都让你们前去平叛了,也过于抬举他了。”康熙淡淡道,他比他的这些儿子更想擒朱三太子,不然老样朱三太子在他眼皮底下窜这么多年也不舒服。

“皇阿玛,儿臣举荐富格带兵前去平叛。”胤禔见了康熙好似没想让他们兄弟亲自出马,便脑筋一转快速地报上自己的人。富格是明珠的孙子,纳兰性德的侧室子,也是他的得力干将。

“儿臣倒觉得三等侍卫耿精卫去年参与贵州平反擒了黄柱义立了大功,在八旗子弟里算是顶优秀的,倒是个平叛的人才。”

“耿精卫资历浅,带兵的经验不足,怎么能担当重任呢。皇阿玛,年羹尧文武双全,足智多谋,儿臣举荐年羹尧参与此次的平反。”胤禩忙把年羹尧推出来,他可是一直都在重用着年羹尧,自然想年羹尧出来担当大任。

“儿臣举荐~~~”。

“皇上,臣举荐~~~”。

“臣等举荐~~~”。

数字们还有大臣们都举荐着他们意向的人,龙座上的康熙思量了一会便拍板道:“就让富格、耿精卫、年羹尧一同参与此事平反,由老四领兵掌帅,老十二、老十三相助,解救江苏百姓,擒舀朱三太子一党。这一次朕要朱三太子,活见人,死见尸。”

康熙如雷的宏声响彻在乾清宫里,胤禛见了康熙点到自己,自然是出来领命的。其它的兄弟不甘也没办法,毕竟他们举荐的人也都参与了,只不过领兵掌帅的人不是他们罢了。

对胤禛领兵掌帅,胤禔和胤礽都是乐意的,不过康熙这一旨意倒是耐人寻味,看起来哪边都不偏颇,只是却让没参政的老十三和一向安静似隐居的老十二相助。

胤禩虽然对胤禛领兵不满,可是年羹尧也参加了,而老十二也不算是胤禛的人,至少他可是一直拉拢着十二,关系也算不错,心里也放心些。

第二百八十四章心眼

胤禛被康熙的重磅砸下来,一向淡定的他都有些晕乎乎的,完全没想到康熙会把擒朱三太子的重任交给他。不过既然皇阿玛把此重任交给他,那他就得努力把任务完成,力擒朱三太子。

于是虽然心情有些激动,但面上还是一派面瘫的胤禛努力克制自己的心情在下朝后淡定地接受着兄弟们明里暗里真假的恭喜和阴阳怪气的羡慕祝福。

“四弟,擒下朱三太子的重任便交予你的,你莫要辜负皇阿玛的信任和兄弟们的期盼了。”太子倒是支持着胤禛领兵的,毕竟在他看来胤禛是自己的人,比起不知底的或其它党派的,他对胤禛倒是放心。于是太子拍拍胤禛的肩膀,好似托负重任的是他一样,不过他是一国太子,这动作这心里倒也没什么不对。

“四弟此次平反要好好表现,莫要让朱三太子还以为我们大清怕了他了。”老大胤褆皮笑肉不笑地开口道,有些不甘心胤禛领兵,不过他的人也在,虽然胤禛掌帅了,可擒朱三太子的是谁还不一定呢。

“四哥一向英勇有为,对付朱三太子还是小事一桩,我相信四哥定能擒住朱三太子的。”胤禩一脸真诚地对胤禛夸赞着,他同样和老大的心思差不多,虽然只要胜利了,胤禛都有功劳,不过只要年羹尧抓了朱三太子,那对他一样有利。

“四哥今日到是撞了好运了,要是我内伤好了,没准就同四哥一块去平反了。”十四的话里有些酸和不甘心,对胤禛可是羡慕嫉妒恨。要不是他重伤了,这次参加平反怎么也是他的事,哪轮到胤禛。甚至是十二、十三。

胤禩自然把十四的表情收进眼里,离开后,十四跟着胤禩一道走着,胤禩同他一样重伤了,所以有些同命相怜的感觉。

胤禩边走边摇头装着遗憾地道:“十四弟。八哥我这次因着内伤未愈痊。不能亲自去擒住朱三太子为大清除害,心里有些遗憾。十四弟在众兄弟中排行并不前。可是十四弟的文韬武略,有勇有谋,八哥我一直都希望同十四弟并肩合作。只是这一次我们都受伤在前。失了这一次的合作机会。倒是可惜了。”

十四一听胤禩的赞扬顿时直了腰板,对胤禩的话可是很受用的,毕竟这么多的兄弟中,胤禩也是很优秀的。现在得了胤禩这般夸赞着。十四能不傲吗,何况他一直就认为自己很优秀。只是出生比较晚,让那些兄长在前面表现罢了。

“是有些遗憾,八哥放心吧,我们还会有机会的。倒希望四哥这一次能生擒朱三太子,不然那可扫了皇室的颜面了,我可不想第一次和八哥合作便是去为他们收拾摊子。”

十四笑笑说完,心里矛盾着,他一方面希望胤禛失败,那下一次他就对机会争取然后表现了。这样一来,只要他除了朱三太子,那他的名声和能力都在胤禛之上了。但是他又不想胤禛此事失败,要是胤禛败了,作为一母同胞弟弟的他,也会被人笑话。十四心里纠结,但是不管他怎么想,他最大的心里便是超越胤禛。

“是有机会的,我们也只有努力养好伤了,这华太医给我开的药还不错,吃了几副好是感觉好多了。十四弟也不防找华太医看看,这华太医的医术倒是蛮有水平的,比那些个庸医强多了。”胤禩好心地向十四推荐华太医的医术,卖十四个好。

“哦,果真。”十四看向胤禩,看着胤禩的样子确实比他精神好多了,想到庆典出事时,胤禩那翻出众的表现,十四顿时眼精发亮。“如果华太医真有八哥说的那么好,我要是治好了伤,定会上门拜谢八哥。”

“唉,都是兄弟哪用这般客气,只要我们的伤早日康复便好了。一想到重伤我们的贱民至今没有任何的消息和线索,我就咽不下这口气,你说那贱民是不是被人给藏起来了,不然布下的这天罗地网怎么就没有那两个贱民的任何消息。只可惜我们当时都重伤了,不然哪会让两个贱民消失了,能把他们在我们的眼皮底下藏着的定也是有一定的身份的。”

胤禩一想到重伤自己的那个小少年,恨不得马上找到然后碎尸万断,他倒是听闻了德妃有让胤禛出力找的,所以便状似无意地提到,想引导十四误会胤禛。

本来就对胤禛有偏见的十四听了胤禩这般说了,也就开始脑补着重伤以后的事了,然后再自行想像加以猜测,好似真的看到真相一般。十四便辞了胤禩匆匆往永和宫的方向而去,胤禩看着离去的十四,嘴角微勾,这可是他给胤禛出京前的一些小礼物。

胤禛一回到府里,那拉氏一众女人也为宫里带来的好消息高兴着,虽然担心着胤禛有危险,可是女人们都盼着自己的男人在朝中地位节节高,大展宏图。毕竟男人的地位上升了,她们自然也是跟着水船高涨的,这年头年尾的,拼的不就是权利地位么。

在这古代皇权永远至上,上位者让你生便生,让你死便死。没有什么错和对之分的,你要是让他认为你有错,你碍了他的眼了,那你就是错。相反,你是个坏透的人,但上位者没觉得你错了,那你也没错,有高人护着,你还能居安思危,活的好好的。

所以世上千百种人,人人的追求和活法自然都是千百种的,只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多数人还是想努力往上爬的。追求名利很正常,抱大腿也很正常,就是做不到那顶人的人,可是在大树底下乘凉的感觉也不错。

耿精灵虽然努力修练着就是为了让自己变的强大,无人可欺,掌握生杀大权。可是比起孤独的站在高处,她心里有一处却盼着天塌下来有高人顶的感觉,这万年孤独的她还是盼着温暖的。

胤禛这次被康熙重用,耿精灵并不觉得有多奇怪,在数字兄弟当中,胤禛不好也不坏,拼的是中庸。兄弟们争着想擒下朱三太子这块肥肉来扬名,对于能力过于优秀且势力大的儿子,康熙忌惮,自然就不会让他领兵。对于弱势且能力不显的儿子康熙也不会把此事交给他,毕竟朱三太子一事这么多年了,在康熙的心中就是一根没有抜除的刺。

而胤禛的能力不高也不低,朝中地位不好也不坏,在众多儿子当中各种水平就是个中等的。但是胤禛勤奋啊,做事又务实肯干,且最听康熙的话,又不结党营私的,所以交给胤禛很正常。

康熙不让太子和老大胤褆出马那也是很正常的,太子毕竟是一国储君,去擒朱三太子确实有些高看了。就算觉得朱三太子碍事,觉得朱三太子必除不可,但康熙也不想表现的他对朱三太子过于重视。

老大胤褆一向表现出他的军事天才,只是如今老大有些羽翼丰满,有曾权倾朝野的相国明珠一党顶力支持,康熙并不放心老大胤褆。再把兵权交给老大,那不是让老大如虎添翼吗,康熙才不干这挖自己墙角的事。明珠虽然被康熙请回家养老去了,可是他的势可不一般,这也是康熙一直忌惮的。

但是他又不能一下子对付明珠一党,因着明珠势力过大,康熙也想用明珠来平衡着其它家族。再者康熙也一直在暗里打压着明珠一党,只是要是明着来对付明珠一党,定会引起朝廷震荡,让其它的家庭有机可趁。

太子这个康熙亲手教养甚至一手带大的儿子,康熙是最疼爱的,也是最重视的。可以说太子被康熙培养的,到现在无论是长相还是能力水平就是他的翻版,如果是年迈将死的康熙定会很欣慰的。可是现在的康熙也才五十四岁,正是生命力顽强又不服老的年纪,而且当了这么年的皇帝在高处站久了,自然也是害怕失去权力的。

这个时候的他自然不希望儿子们过于势大威胁他这老子了,所以如今对于太子,康熙一面拘着太子的行动,一面又对太子的坏习性放纵着。即怕太子太好,又怕太子不好,也就有了时不时把太子的势力培养上来,又寻机着打压的事件。然后把其它的儿子野心也培养起来,名着是给太子锻炼的机会,历练太子,可也存在着忌惮和平衡儿子势力的心里。

所认,在耿精灵看来,这太子怎么都是个悲催的人物。有这么一个长笀的老爹也就算了,这个老爹还是强悍的帝王,又是妻儿一大堆的,这没妈的太子也只有在众多狼兄虎弟中孤军奋战了。

想到精卫才大婚没多久又要出行了,耿精灵这次倒没有以前那般的紧张了,何况这次胤禛也要去。只是富格、年羹尧这些人也去,到时候指不定给胤禛他们下绊子呢,还是要叮嘱精卫长个心眼。

第二百八十五章出发前

在府里闲着的十三胤祥接到了消息,可高兴了,心里顿时激情澎湃的。这可是康熙第一次让他做事,而且又是这么重要的事,还是胤禛一起去的。虽然他没有参与朝政,心里也不喜欢拘束,可同样是康熙的儿子,爱新觉罗氏的,胤祥还是希望得到康熙的认可。

心情好的胤祥还等不到兆佳氏她们的祝福便直奔雍王府去了,他有些迫不及待地想和胤禛交流,哎,虽然不能参政的兄弟不止他一个。像老七、老九和老十就不用,可那不一样,老七是腿不好不爱出门,也怎么得康熙的看重,人也自闭一些。老九则喜经商不喜参政,老十则是自己也不喜欢,而且表现的很草包样。

但是他的表现虽说不算优秀的,但也算是中上的,何况康熙除了太子之外最宠的就是他了。虽然不爱介入兄弟之争,可是没事做的感觉很无聊,特别是又不能出了京城玩的,好在他经常在私底下帮胤禛做一些事,不然大清定会多一个无聊死的皇子。

胤祥最大的愿望便是行侠仗义,游走江湖,只是康熙并不喜欢儿子玩这些,何况皇子没有皇令是不能出京城的,所以不爱受拘束的胤祥也就缩在这京城的四角之地里。

现在得了令到江苏平反,他怎能不欢喜呢,虽然此事任务重,不过胤祥倒也不惧。他一向觉得胤禛出马,他就安心,所以这事他心里可是信心十足的,何况还有耿精卫这牛人在,胤祥对于这次擒朱三太子可是热血的很呢。

这边,十四带着一肚子的猜测到了德妃的宫里。刚醒来的德妃见到十四来了,心里自然是高兴的。

“母妃,江苏一带有人以朱三太子的名起义,已经控制了江苏好几个地方,这次定是真的朱三太子了,不然可没那么大的号召力。早朝大哥和太子还有八哥可是为了领军相争的。可皇阿玛却定了四哥和十二哥、十三哥到江苏平反。”十四看着德妃说道。心里不舒服,也就表现在脸上了。

“哦,朱三太子又出现了。”身为大清之人,又是居宫中的。德妃自然对朱三太子这一名字不陌生,特别是朱三太子还经常起义的。

“皇上对朱三太子可是一直很重视的,这次怎么会选中老四?”

德妃带着疑问小声地问着十四。虽然规定后妃是不能议论朝事的,不过有些不可能,毕竟前朝和后妃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不关注前朝事的后妃才是傻子。何况后妃只要不在公众场合或者康熙面前说就是了,私底下,她们和自己的儿子怎么可能不交流。康熙的这些儿子里,比胤禛优秀的比比是,康熙怎么选了老四呢。

“我也是奇怪,皇阿玛不让大哥和太子领兵,儿子可以理解。可是三哥也可以啊,三哥虽然文采较出众。可是他武学怎么也不会输四哥吧。就是五哥也比四哥优秀呢,可皇阿哥却选了四哥,这次四哥倒是好运,吃下朱三太子这块大肥肉后在朝中也举足轻重的了。可惜儿子了,要是儿子伤愈了,这次怎么也能去参与平反。”

十四的话依旧很酸,一想到胤禛平反成功,擒下朱三太子,那不止在朝中就是在民间定会有引响力的。虽然刚接触朝政不久,可是十四也知道这般人选下来,康熙选胤禛很正常,而他只是过不了自己一关而已。

“这样想来你皇阿玛选老四倒也不出奇,你还是先把伤养好着,其它事先莫理吧。老四的事由着他自己去,不过要是他败了,对我们也不好。不过这朱三太子也不好擒,要不然这么多年,早就被抓了,哪还会等到现在,老四他们这一事去,情景也不容乐观的。”

德妃小声地安慰着十四,在她心里十四自然是优秀的。她也可惜着十四的伤,要不然十四抓了朱三太子,对十四的前途可是一片好呢,倒是便宜了老四了。不过胤禛毕竟是她生的,胤禛去也好过别人去,这可是件容易立功的事,德妃还是不想便宜别人。

十四点了点头,想到胤禩刚说的话,便问道:“母妃,在保定重伤儿子的两个贱民到如今还未有消息,好似平空消失了,儿子想着会不会是有特意把人藏起来了。”

“谁有那个胆敢藏朝廷要犯,那可是重伤了两位皇子的。”德妃看着十四说道,只是虽然这般说了,德妃心里还是认为有这个可能的,至少像朱三太子或者那些白莲教什么的。

“母妃定也想到了吧,那两个贱民指不定是那些反贼派来的,这次四哥领兵平反,没准能擒到那两个贱民呢。只是四哥一向冷漠无情的,也不同儿子亲近,定不会愿意为儿子报仇的。”十四的话一转,有些苦巴巴地道,自然地给胤禛上眼药,可见他平时也是这般的。

只是德妃对十四的话却很信,十四对她一向听话孝顺,也从不在她这里说谎。到是胤禛这个儿子,对她这母妃和十四很冷淡,反而亲着十三,哼,不就是看到十三得宠嘛。这时的德妃已经忘了是她对胤禛的冷淡造成的,主观的认为胤禛排斥她和十四,看不起她和十四的出生。

德妃一副渀佛把胤禛看透的样子,对十四道:“哼,你是他的亲弟弟,他要是不帮你报这仇,他也不配为人子为人兄长。你放心吧,这事交给母妃,皇上最是重亲孝的,这一点你就做的比他好。你看这些兄弟里面,他除了贴着太子,护着十三之外有哪个同他关系好的。

你如今在兄弟关系里可比他好多了,你同胤禩走近母妃也不反对,就他那出身可比你差远了。额娘的出身低,可最起码还是满八旗的,你有着满人纯正的血统,而胤禩则是一半的汉人血统,你觉得你皇阿玛会把皇位传给他。所以你好好同他们拉近关系,宜妃这女人虽然讨厌,不过她和郭络罗氏身后的背影对你有利无害,何况老十身后的势力也不弱呢。”

十四一听德妃好似看透局势的样子,眼一亮,母妃果然智慧,看得这般的透彻。他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才和胤禩走的近,毕竟如果以后他能得到八爷党一派支持,那对他来说可是如虎添翼。

老八老九老十,这三人凑到一块,再加上他们身后的妻族母族背景,就凝聚成一股可以和老大还有太子抗衡的势力了。

“母妃,放心吧,儿子知道怎么做的,假以时日儿子会把那最好的给母妃挣来的。”十四拍拍胸口保证着,对未来可是信心十足的。

“好,母妃还能不知道你的孝心吗,你先回府去吧。既然老八说那华太医不错,你便让华太医先把你的伤治好,伤害你的人,母妃给你记着。”听了十四的话,德妃顿时笑脸如花,她何尝不期待呢。

“是,母妃好好保重身子,儿子先回府了。”十四想着自身的伤未好,这胸口待有大动作的时候还是有些痛的,他得先去找华太医,也就跟德妃告退了。

十四离去后,德妃收了脸上的笑容,自十四被伤后,她可是一直都有交代胤禛给胤祯报仇的。可是这都这么久了,却没见到胤禛对她有个交代,是胤禛不想做,还是他真的把人给找到了却藏起来呢。

要是别人,德妃会相信那个人会给十四报仇,可胤禛的话,德妃并不敢保证。胤禛在她眼里就是没心没肝没肺的,同她和十四的关系不好,德妃也从没想着改善着胤禛和十四的关系,就是她自己也没想着改善着和胤禛的关系。

不管怎么样,这次胤禛带这么多兵去平反,那随便帮十四报仇也是做兄长应该的。

“你让人到雍王府传个话,说本宫要见老四。”想着胤禛明早就要出发了,德妃朝着莫梨吩咐着,想让胤禛在出发前进宫来一趟。

“是娘娘。”莫梨见了德妃并不看她,脸上一暗,便退下去了。自她毁容后,娘娘便不再看她了,而且对她的态度也变了,不过娘娘还是重用她。

毁了容的莫梨按理应该是得出宫的了,只是德妃之前的人被康熙清了一番,现在要培养个能信的心腹可不容易,何况宫中眼线多,谁知道会不会中了别人的套什么的。如今莫梨虽然毁容了,可是跟她最久也是最得利的,德妃虽然不喜欢莫梨,却也不想失去莫梨这么能干的,所以就将就着用。

而胤禛自接了康熙的令之后,回了王府和那拉氏她们坐了一下,便带着十二和十三他们出府去打听着江苏进来的动向,随便到军营里去了。

虽然有官方的资料,可是官方的资料有几分可信,他们还是知道的,同时也派着手下去打听,想更多的了解江苏的消息。

所以德妃的话到了雍王府,胤禛并不在,那拉氏只好亲自进宫去和德妃解释,不想德妃在这个节骨眼上给胤禛来些事。

第二百八十六章为难

那拉氏进宫后,德妃见了来的是那拉氏不是胤禛,自然是生气了,只是胤禛办的确实是公事,德妃也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