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康熙也是时候不对,而且良妃的出身很低,年氏的出生虽然是汉军旗,可也是在旗的官家贵女,良妃的出身自然比不得的。如果良妃的父亲不出世,而良妃是经过正经选秀进宫为妃的,那肯定又不一样了。

胤禩带着郭络罗氏和弘旺很快进了宫里。老九、老十也跟上,与八爷党亲近的十四也来了,纷纷表达着他们的关心之意。

生了胤禩之后,良妃在后宫里不算受宠。但也并没有失宠。而今年康熙生辰时,胤禩火炮的事若了康熙的不高兴,之后年氏的孩子出世。康熙就再也没有踏入过良妃的宫里。而胤禩被康熙罚禁了,更是没有到宫里看过良妃,也致着良妃郁郁寡欢,也闷出了病来了。郭络罗氏虽然嫁给了胤禩,可是对于良妃的出身,郭络罗氏还是并不怎么喜欢的,更是很少到宫里去问候良妃。看良妃的情况。

其实良妃的身体状况问题,后宫这些有心的妃子哪里会不去注意,只不过大家选择不知道罢了。而胤禩这边获悉着良妃将病入膏亡已经迟了,康熙女人太多,加上三年一大选、一年一小选。后宫低位份的女人特别的多,很多会去关注着其它的妃子。

更何况良妃因着出身的问题,虽然心里对胤禩抱着很大的希望,可还是很少出门的。一方面是自卑感,虽然生了胤禩,可良妃对自己并没有多大的信心。

一开始,她也自信过自己的过人美貎,可是在后宫之后,最不缺的就是美女。能进到后宫的。哪个不美的,现在的玉妃年氏不更美,比她更年轻。更何况,她再美,康熙也并没有怎么宠她。

第二方面就是良妃觉得康熙在乎着她的身份,她的身份让康熙不喜。也让胤禩蒙羞,所以她便很少出宫门。但是良妃心里还是希望胤禩以后坐上那个位的,只有胤禩坐上那个位了,她的出身才可以洗白,她的家族才能翻身。

只是现在良妃撑不下去了,她等不到自己的儿子翻身了,良妃心里还是不甘心的。可是想到自己要死了良妃还是有种解脱的感觉,这一生她背负着自己的名声太多了,康熙就是因着自己出身觉得她是污点,所以一直都不重用着胤禩。

小时候胤禩很聪明的,如果不是她,康熙一定会喜欢胤禩的,良妃想到此,心里有了去向,也就放弃了生机的希望。华太医医术再高,就算真的有什么起死回生之力,也挽不回一个一心求死的人。

“母妃,不要抛下儿子,母妃会好好的,儿子一定会给母妃请最好的太医治好母妃。”胤禩跪在良妃的床前,握着良妃的手痛哭流涕,神情悲伤万分。旁边的郭络罗氏也是很悲伤地跪在一边,用着帕子试泪,弘旺也在良妃的床前哭着。

“我儿有心了,母妃是等不到我儿的成长了。”良妃眼里蓄着泪,从眼角划下,直落到心里去。

悲伤一下子萦绕在良妃的储秀宫里,良妃死寂的眼看向郭络罗氏时,一点温度都没有像个死人似的,让郭络罗氏心下胆寒,眼泪也不受控地往下掉着。

“弘旺,过来。”良妃把视线移到弘旺身上,温情染上了她的双眼,渀佛活了。

“皇玛嬷,不要走。”弘旺乖乖地趴在良妃的面前,对着他这美丽的玛嬷好奇着。良妃的生命虽然到了心头,可却一点也不损她的美丽,好似心放松了之后,良妃更显的年轻了。只是胤禩知道,那是回光返照之相,良妃的生命走到尽头了。他是不知道历史上的良妃什么时候死的,但是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

“好好孝顺你阿玛,听你阿玛的话,好好用功读书。长大后,努力为大清效力,娶个贤妻持家也为爱新觉罗氏开枝散叶。”良妃的手无力地拍拍弘旺,也用力地抓着弘旺的手,可是目光却看向郭络罗氏,她的话是说给郭络罗氏听的。良妃对郭络罗氏是很复杂的,郭络罗氏身后的力量对她的儿子有帮助,可郭络罗氏也差点让她的儿子绝后了。

想到这些,良妃心里还是自责着,若是她的家族没有出事,她的儿子哪里会用得着娶这样的悍妇嫉妒妇为娶。只希望她走后,胤禩好好地教育好弘旺,让弘旺不用走儿子的路了。

郭络罗氏低下了头,心里不满,良妃都要死了,却还来埋汰她。她是没法为胤禩生孩子,可是生不出孩子又不是她的错,现在不是有弘旺了吗,反正她郭络罗氏是做不到让别的女人来为胤禩生孩子的。

弘旺回头看了郭络罗氏一眼,见郭络罗氏低了头,一时不知道怎么说,见着胤禩看向他才朝着良妃点了点头,良妃顿时开心了。

“老八媳妇,你带弘旺下去吧。”良妃淡淡地道,最后的一点时间,她想跟着儿子说说话。

郭络罗氏应声,便带着弘旺出去了,她也不想待在这里。别人觉得良妃好欺负,在郭络罗氏的眼里才不觉得呢,若不是她在宫里有个宜妃的姑姑帮她挡着,良妃早就为难她了。

“我儿啊,这么多年来,母妃心里唯一最忧的就是你的子嗣问题。”良妃望着悲情的胤禩叹了口气,又接着道:“母妃虽然不知道朝中的动向,但也知道我儿的本事大着呢,可是我儿也要知道,子嗣就是你争储的一大忌啊。没有子嗣你舀什么来争,弘旺虽然养在了郭络罗氏的名下,可儿子谁会嫌少。”

良妃话里已经不平稳了,说的有些吃力,胤禩点了点头,这一点他不是不知道。可是现在他需要着郭络罗氏的帮助,安亲王一脉的兵权虽然回到了康熙的手中了,可安亲王的影响力并不单单是兵权影响的。

他只有想着等他登上了皇位,再来收拾着郭络罗氏,再让人治好他的身体,繁衍后代。

“母妃放心,儿子知道的,儿子心里已经有了计划了,不会让母妃失望的。”胤禩小声地附在良妃的耳边说着他的计划,良妃听后,心里便高兴了,只是目光偶尔却注意着门口的方向。心里一个闷哼,良妃便有些喘不过气,呼吸有些困难了。

“太医”胤禩朝外吼着。

“不用了,我儿既然已经知道了,母妃心愿也了了。”良妃出声拦道。

“母妃再等等,皇阿玛就快来了。”胤禩说道,心里对康熙非常的不满,他早已经让人去跟康熙说了,老九、老十也有帮他的忙,可是这么久了,却没有见到康熙的影子。

“我儿好好努力,你一定~可以的,我儿是~最优秀的,母妃~会在~天~上看着~你的。”良妃艰难地说完,目光看向门口的方向,凝视久久,最后目光艰难地回到了胤禩的身上,才渐渐地闭上了双目,永久的睡去了。

胤禩抱着良妃渐渐失去温度的身体,咬着牙,心里对康熙怨的不行。虽然他对良妃并没有多少母子感情,可这一世,良妃终究是他的生母。良妃死前心里最想的就是康熙吧,可是康熙却一直没有出现,枉良妃侍候了他这么多年,胤禩觉得康熙对良妃寡情的很。

对于良妃的离去,胤禩心里是松口气的,可更多的便是对大清没有这么多的顾忌了,心里也在这一刻硬了心。待他坐上那个位了,历史便是他写的,谁还会舀他的出身来说事。

储秀宫里哭声一片,良妃甍了。

御书房里,康熙收到了良妃去逝的消息,手一顿,放下奏折,无力的闭了闭眼,再睁开才重重的叹了口气,对着李德全道:“按规矩~”停了一下又加了两个字“厚葬”。

第四百六十章 参娃揽活(一更)

良妃很快被康熙的旨意安入景陵妃陵园,后宫曾以美貌冠及后宫的良妃就此消逝了,淡出了后宫。..文字首发

良妃的这一去,让后宫的妃子们感概良多,有的觉得自己定比良妃幸运,晚年或者年后会过的很好。有的觉得自己年后都没有良妃这般待遇,位份低的妃子更是觉得悲凉。

这些天胤禩的心情都不怎么好,良妃死了,他得为良妃守孝。胤禩不满的就是康熙对良妃的态度,良妃怎么也说是侍候康熙这么多年的女人,而是康熙从头到尾只说了厚葬就再也没什么表示了。

其实也是胤禩想多了,良妃是康熙后宫里出身最低的妃子,能爬到妃位已经是很不简单了。康熙对良妃的感情是很复杂的,他也曾为良妃动心过,只是董鄂氏的事一直警醒着他,所以便对良妃疏远了。后宫最不缺的就是女人,而且喜新厌旧也是男人的通病,三年一大选,一年一小选,花丛中畅游的康熙慢慢的也就没再去多想良妃了。

胤禩向康熙请求到景陵妃园给良妃守孝三年,这引起了朝堂上很大的反应,八爷党这一边争议很大。郭络罗氏也是反对着,胤禩要离开,就只有她一个人守着府里,而郭络罗氏最介意的就是,胤禩去了景陵妃园,朝上的事怎么办,到时候让人趁虚而入得了康熙的眼了。

按规矩胤禩是要给自己的生母守孝,只不过胤禩选择去了景陵妃园,对于胤禩的孝子行径。还是很多人感动的,康熙也很快地拍板了。

胤禩这是要做什么?在向康熙表示他对皇位没有野心?三年可以发生很多的事情,他这么自信着他远在景陵妃园可以控制到朝中的局势?要知道朝中的局势并不稳定,随时有变动的。....下一秒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胤禩的走让朝中暂时来说不是很平静的,有人开心胤禩的离开,有人则忧着胤禩的离开。反正众说纷云。

“八哥,节哀,良母妃会在天上看着八哥的,知道八哥有此孝心,定会很感动。有什么事可以吩咐臣弟一声,只要能帮八哥办到的,臣弟一定全力以赴。”十四到了八爷府上送着胤禩。老九和老十虽然也觉得胤禩没必要去景陵妃园,不过也知道良妃的死给了胤禩很大的打击,所以也静默了。

胤禩深沉地看着十四,点了点头,拍拍十四的肩。什么也不说的离开了。

郭络罗氏带着后院的一众女人还有弘旺心里都胤禩的离开而不舍,说白了这府里,胤禩就是主心骨,胤禩不在,她们也没什么意思。

大家都觉得良妃的死打击到胤禩了,其它怎么样,只有胤禩心里清楚。走之前,胤禩给老九和老十各写了一封信,他就是不在朝中。朝中很多事也逃不出他的掌握,他也只要掌握着这么些就足够了。

他只是暂时的离开,待他回来的时候,真正的战争才开始。

“灵主,你说胤禩为什么会去景陵,别说什么为了良妃守孝。我不才不信呢。”这些天,风风雨雨的消息听了不少,大家对胤禩的行为都很感动,她才不觉得胤禩对良妃会有这么孝呢。只是他就不怕他离开了,这朝中的情况变了样吗,这么的自信。

“许是避开明年之事吧。”耿精灵也摸不透胤禩在想什么,把历史翻了翻,她也只能这么想着。

“明年?”夭红疑惑着。

“海东青事件?”参娃出言道,历史上的胤禩就彻底栽在这一件事上。

“他一是想在康熙面前表现他的孝道,二是避开海东青事件,海东青事件他可以避开,只要不送鹰就行了。不过胤禩是想改变康熙对他的看法,现在良妃死了,康熙也不会去纠结太多胤禩出身的问题。”小金分析道,胤禩最主要的还是在揣测康熙的心里。

“是呢,现在十四被康熙推了出来,虽然十四现在还一副和胤禩哥俩好的样子,但是胤禩并不信任他,老九、老十也对十四防备着。而十四在心里也把胤禩当做最大的对手,对于胤禩的离开,最松口气的便是十四吧。”现在十四对哪个不好的,他心里也压力好大,不过却是兴奋的,似打了鸡血般的激动。

夭红觉得康熙真是折腾,如果他一开始定好太子,一直固着太子的位置就没那么多事了。可康熙爱折腾啊,也反复的折腾太子,让太子心里不安,让其它的儿子看到了希望。

现在康熙又弄出了十四,这朝上的争斗更是没完没了了,现在完颜氏一族和乌雅氏一族可是活跃的很。胤禛这边并没有什么动作,那拉氏一族还有耿氏、李氏、钮钴録氏这些妻族都很低调,而且他们没有胤禛的指示也不会乱动。

耿精灵拿着剪刀裁着布料,她准备给富灵阿和瑚图玲阿还有参娃做几件衣裳。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衣服淘汰的很快,而且他们穿衣服也很挑,针线房婆子做的衣服很多时候他们都不喜欢。参娃还好,给他什么穿什么,可是富灵阿和瑚图玲阿那是不止挑布料,还挑款式的,衣服质量不好的不要,不好看的也不要。

耿精灵都为此无语,这还好是生在皇家,若是生在平民姓人家,看她们还怎么挑。小小年纪就这般,到长大了,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参娃觉得富灵阿和瑚图玲阿这习惯好,富灵阿和瑚图玲阿有这福气享受,而胤禛更是对她们纵容着。

“不管怎么说,这对十四,对乌雅氏一族来说都是希望,只要十四一直得了康熙的宠爱,这皇位以后对十四来说是戳手可得的。就看十四的心里素质过不过硬,能不能抗得住其它兄弟们给的压力,未来储君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参娃出言道,随便走到耿精灵的面前帮着耿精灵裁剪衣服。

“说到底最主要的在康熙,十四能不能顶得住康熙给的压力。”在参娃的身上比了比,耿精灵裁好布料便开始缝制了,参娃很乐意地帮忙打着下手,反正这里面也有他的衣服。

众人点了点头,给康熙培养可不是那么好玩的,现在十四觉得新鲜,以后就不知道了。再说了康熙培养出了一个太子,还亲手给废了,十四除非比废太子优秀,不然康熙还是不会满意的。

“灵主,参娃的衣服就让他自己做就好了,别累着了。”夭红看着参娃羡慕嫉妒着,她多久没穿过灵主制的衣了,小时候还有这待遇,长大了灵主就不管了,还是小时候的待遇好啊。

“我是龙凤胎的一员,自然要跟富灵阿和瑚图玲阿穿的一样款式的,只有灵主做的才一样,我现在不是正帮着灵主打下手。”参娃辩道,严肃地看着夭红,眼瞪了瞪,就怕夭红把他的福利给说没了。

夭红挑挑眉摸摸鼻子,好嘛,她不说,灵心境里虽然个个都不好得罪,可得罪谁都不能得罪参娃了。虽然他们若是真的重伤了,参娃会医治,可是下的药会让人想再死一回,她很识相。

“你还真当你是小孩子,别以为你长的人参样就真当自己是人参娃了,都老大不小了,别老这样依赖灵主。既然体谅灵主的辛苦,你怎么不做几件衣服给灵主,这不正好体现了你的孝顺。”小金不乐意了,他平时都没有给脸色给夭红看,护得紧,参娃居然敢挑战了。

“灵主,他们欺负我,我可是皇孙,金贵着呢。”参娃把手上的活一放,抱着耿精灵的大腿委屈道,一副求抚摸求安慰求抱抱的样子。

小金和夭红狂汗,这小子现在学会用了这招了,他们还真惹不得,哎,皇孙就是比他们金贵。

耿精灵好笑地揉了揉参娃的脸,这严肃的表情还真不适合卖萌,不过她很受用,参娃这样子是很少见的,以前可是摆着一副老学究、装深沉的样子呢。

“好啦,知道你委屈,我让小金和夭红侍候一下你这个皇孙。”

小金和夭红同时勾勾嘴角,耸耸肩表示不介意,他们很乐意侍候参娃,这也是尽本份嘛。只是参娃听了猛的摇头,往耿精灵的怀里缩了缩,连连说不要,我有奶娘和丫环侍候就好了。让夭红和小金侍候他,他还消受不起,心脏难心负荷。小金和夭红都是一类妖,邪恶与鬼狠混合的,鬼的狠呢。

见了参娃如此,耿精灵和夭红、小金大笑,参娃真是越来越可爱了。参娃囧了囧,从耿精灵的怀里站了起来,揉了揉脸恢复了他一贯严肃的表情,道:“以后富灵阿和瑚图玲阿还有灵主的衣服我包了,你们两个的自理。”他才不要管夭红和小金的。

既然参娃都这么说了,耿精灵也不介意,撒手让参娃表现。参娃绝对是个贤惠持家的好男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长大了不知道要迷倒多少女子了。

第四百六十一章 阿吉外任(二更)

“姑爸爸,你要好好照顾自己,我会想你的。”阿吉带着奇德里曼云过来向耿精灵告别,眼里带着淡淡的不舍,不过想到以后的路,他的眼神又坚定了些。

“别担心姑爸爸,姑爸爸会好好的。只是你,既然扛下了水军的重任,就要好好去做,大清的未来你功不可没。”耿精灵拍拍阿吉的肩,若阿吉真是把水军给训练出色了,以后大清哪会怕别的国家的侵略了。

其实考了武状元后,阿吉是可以留在京城的,可是阿吉想了一下,和耿精荣、耿精卫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到江浙一带去训练水师。大清的骑射功夫是不错,可若是水上之战还是弱的很,若真发现海上之战,那可不堪设想。自上一次去了广州同戴绎一起见了大清的水军,阿吉心里便有了这个决定了,所以得到胤禛的认可之后,阿吉便让康熙请旨了。

康熙的军事重点并不在海上,而是蒙古、西藏、准葛尔、俄国那一带的边界。于他来讲,海上要打过来并不容易,可陆地上的,就很危险。但康熙也不可能疏忽了水军的训练,做了五十几年的帝王了,康熙看问题也不会目光短浅,有时候还是要防患于未然。

康熙目前也不知道怎么安排阿吉,耿精卫在宫里的表现不错,康熙有心提拔耿精卫做御前侍卫,但阿吉同是耿府的嫡脉,康熙是不可能也把阿吉放到宫里的。所以阿吉的安排,定是不可能入宫的,只能在京城或者外放。现在阿吉请旨了。康熙也就同意了让阿吉到江浙一带协助总督训练水师,也把水军的训练重任交给阿吉。

对于耿府的嫡脉,康熙还是很看重的,不论耿精荣和耿精卫到耿旭吉。都是非常的优秀。同意了阿吉离京外任之后,没多久,耿精卫也被提拔上来成了御前侍卫。

康熙的这一举动。又让朝中一番的猜测,可是康熙还是对十四最好。十四虽然没有太子之位,虽然康熙没有说十四是未来的储君,可行动上就让人猜测是。

送走了阿吉和曼云,耿精灵心里感概不已,男儿终是要展翅高飞的,精卫在她的陪伴下成才了。阿吉也在她的眼皮底下成长了。见到自己的兄弟还有侄子都有好的前途,耿精灵也由衷地为他们高兴,对于阿吉申请外任也是很支持的。大清这么大这么的广阔,没必要都局限于京城这四角之地了,外面的天空也一样的灿烂多姿。

想到精卫现在。耿精灵轻轻叹口气,精卫的性子较为的粗犷豪放,适合外面的世界。他从小就想当个将军,在边疆保家卫国,可现在就为了她,为了胤禛,耐着自己的性子留在宫里。

可以说精卫能被康熙提拔成御前侍卫也下了很大的努力,接近康熙的身边就是伴君如伴虎,但是不接近康熙的身边怎么能拿到第一手的资料呢。何况康熙身边并不只有康熙自己的人。而是什么派系的都有,争斗也不少。

耿精灵曾劝过精卫,让他申请外任,可是他却很固执地留下来。她也知道现在夺嫡的重要时刻,康熙虽然不服老,可是也抵不过岁月的流逝。如今皇宫中后宫、朝里朝外的。哪个不关注着康熙的动静的,而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储君的问题,那可是关系到了他们家族的自身利益的。康熙年迈,众人都想火眼睛睛地看出谁是下一任的帝王,然后努力的抱大腿。

看不出来的,只得捧他们认为最得利的人上位,这是件很冒险的事,需要下很大的赌注。赌赢了,他们就得益了,家族就很有希望。赌输了,就很危险,失败是一个人的事,就怕一个弄不好,家族都跟着遭殃。

嫁给胤禛,耿府都站在胤禛的身后,不管他们是不是支持着胤禛,但外人都会这么认为的,何况他们也只有全力的支持胤禛上位。只有胤禛上位了,对他们才是最有利的,对耿府才保障。如果这一世,康熙真的定十四即位,或者让胤禩反了,耿精灵都不会干看着的。虽然她对皇宫并不感兴趣,可不代表会让十四还有胤禩骑在她的头上去了,而且不管谁上位,耿精灵并不觉得雍王府会好的。

所以不管如何,到了最后一刻,她全力帮着胤禛。不然雍王府、她或者胤禛、耿府甚至弘策、富灵阿、瑚图玲阿他们都不会好到哪去,而且她并不敢保证新帝到时候会不会把富灵阿和瑚图玲阿送到蒙古去。与其到时候被动挨打,那还不如主动出击,就是以后到了后宫里,耿精灵也不怕。

而这一次阿吉外放,耿精卫成了御前侍卫,还是让雍王府的后院起波澜。不管是钮钴録氏还是李氏对于耿精灵都更为的警惕和防备,虽然耿府这边上位了,对雍王府是有利的,可对耿精灵更为有利,却也让她们不安。

正院里,那拉我静静地深思着,并没有让人打扰她。她每天都给自己一些思考的时间来理清一些事情,可是她想了很多了,却也没有想出头绪来,耿府的事情也让她越来越觉得棘手了,她并没有想到耿府成长的这般的快。

虽然李府那里也成长着,钮钴録氏一族也不甘示弱,可那拉氏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很大的压力,而现在耿府虽然人丁少,但在朝中的耿精荣、耿精卫、耿旭吉都得到了康熙的重视还有委于的重任。

陈嬷嬷从这时候进来了,见到那拉氏安静的闭目也知道自己的主子是在想事情了,陈嬷嬷心下叹口气。她很心疼自己的主子,这后院的几个侧福晋都不是省油的灯,让主子压力太大了。

“福晋,别想太多了,伤神。”陈嬷嬷劝道。

“我没事,只是觉得很多的事情都超出了预计的范围了,也许是我太自信了。”那拉氏淡淡地道,虽然弘晖活着,可她的压力却越来越大了。

“福晋是指耿府的事吧,奴婢也不懂,但是耿府再怎么样,也比不上那拉府。老爷可是朝中的一品大员,那拉氏一族的人员在朝中也是举足轻重的,虽然没有其它家族这般的张扬,但也不会有人敢惹了。”对于这一点,陈嬷嬷是最自豪的,那拉氏一族在她心里就是很强大的存在。

那拉氏听了陈嬷嬷这般说,心情微好,是啊,她虽然没有什么兄弟帮衬着,可只要她的阿玛活着,她这边就不会受任何的影响。而且若是胤禛上位,她母仪天下,那拉氏一族也会站在她这边。现在想来,那拉氏一族的凝聚力还是不够,下一次族长之选,那拉氏觉得自己的阿玛有必要去拿下族长这个位置。

费扬古是那拉氏的阿玛,只是为人很低调,这也是康熙看中的一点。而且费扬古对那拉氏的额娘宗世格格爱新觉罗氏的感情还算是专一的,而且爱新觉罗氏也很有手段,并没有给费扬古纳妾,对费扬古的后院也控制的紧。那拉氏一族对此是有很大的意见,只是却拿着爱新觉罗氏没办法,而且费扬古也挺着自己的妻子。

而在费扬古当年跟康熙一起征战准葛尔时,受了重伤,失去了生育的能力,这也让爱新觉罗氏扛住了那拉氏一族的压力。在大清无子便是罪过,如果正室没办法生育儿子,又阻止纳妾的话,那会被夫家所不容,而且夫家也可以以七出之罪休弃的。

那拉氏心里很羡慕着自己的额娘,因为额娘有阿玛这么爱自己的丈夫,而她嫁入皇家后,这样的感情于她来说是奢望的。她没郭络罗氏的勇气,也做不到郭络罗氏那般,更何况,郭络罗氏还不是一样得接受弘旺和张氏的存在。

只是没有子嗣,想要当族长还是行不通的,现在那拉氏一族就是想把子嗣过继到费扬古的名下。那拉氏对于是排斥的,她并不喜欢自己的阿玛和额娘有个养子,她不想自己有个关系不亲的弟弟。而且那拉氏并不敢保证着这个弟弟不是白眼狼,她们三口之家,那拉氏并不喜欢外人的介入。可是没有子嗣,这个族长之位还是很难拿下。

可是就算心里不愿,想到以后弘晖的皇位之争,那拉氏忍了忍,决定从那拉氏一族挑选最优秀最有前途的人过继过来。想了一下,那拉氏让陈嬷嬷准备好纸笔,写了一封家信,细细地看过之后,待笔墨干了才折叠放入信封里装了起来。

“嬷嬷,就麻烦你走一趟,亲手把这封信交给阿玛。”那拉氏把信交给了陈嬷嬷。

“福晋放心吧,老奴一定会把信完好的交到老爷手上的。”陈嬷嬷会意,解下了衣服,把信藏在衣服的袖臂处,向那拉氏福了福身后,便离开了。

耿精灵刚刚好精神力关注着正院的动向,对那拉氏和陈嬷嬷的互动并没有表示什么,看来那拉氏很快有义弟了。

第四百六十二章 建言

那拉府上因着过继问题僵着,李府上也因着前途之事意见不一,与耿府不一样,李府是走文人路线的雍正小老婆。李府从李氏的祖辈开始就都出文人,李府也是世代的书香世家,包括李氏的阿玛还有叔伯甚至自己的兄弟都是文人一派的。

虽然李氏也让自己的兄长和弟弟学武,但李家是重文轻武的,所以学武在李氏并不被待见的。在朝中也是一样,文官对武官也是轻视的,觉得学武之人粗鄙野蛮。

虽然大清是文武并重,满人入关也是靠武力夺取天下,而康熙即位后,虽然也很重武,但康熙更重文。

李家代代出文官,包括李氏的弟弟李文峰现在是十六公主的额附,可也是文官类的。只是李氏却想让自己的兄长和弟弟出京,一是想让李府出一个将军,也为着以后打仗做准备。文官虽然得到康熙的重用,而且前途一片光明,可是真的要打仗了,还是武官出头。

李氏并不是觉得李府都是文官不好,而是觉得既然兄长和弟弟都会武,那就可以做保家卫国一类的事。这以后,还有准葛尔的战争,还有海上之战,李氏都觉得自己的家人有必要去插一脚。

她一直都有考虑的,哪知道李府重文轻武,后面就算了,可是现在见到耿精卫成了康熙的御前侍卫,耿旭吉到江浙一带训练水师去了,李氏觉得这正是她想要做的。

可是,李府并不配合她,在李府。虽然李氏从小受宠,可是关系到前途和李府命运的事,李府并不会听李氏的话。

特别是文人都带着清高,所以李氏的建议总在娘家受挫了。也让她憋屈不已。

自已娘家这边行不通,李氏只好从自己的暗卫中着手,让暗一想办法混进军营好好表现。待打仗的时候。暗一若是表现好的了,升官什么的,以后敢是她的助力。

而钮钴録氏这边相对安静一些,只是他们也并不安份了,钮钴録氏生了七阿哥弘历,钮钴録氏府上也全力的支持着胤禛。若是胤禛上位了,他们的七阿哥也有希望。所以钮钴録氏一族也想的很远。

所以现在雍王府的后院里,那拉氏和耿精灵还有李氏、钮钴録氏都相对的安静,都知道她们的身后都是胤禛的助力,所以现在她们都相安无事的。可是耿精灵看得出来,大家现在不斗。并没有不想斗,而是把精力留到了以后。

现在斗赢了,并不能真的算赢了,只有以后的后宫里厮杀,那才是真真的高竿。

收拾了一下心情,耿精灵带着富灵阿和瑚图玲阿还有参娃去了十三的府上,兆佳氏怀孕了,她心里惦记着,都没有怎么去看。今天在景然院坐不住。正好带着龙凤三胎上门了。

十三府上很冷清,除了几个奴仆,都没见多少人,耿精灵心下疑惑着却只是收到心里去。兆佳氏见到耿精灵来了,心里很高兴,挺着大肚子就出来迎接了。

“精灵能过来看我。真的很高兴。”兆佳氏因着怀孕长胖了许多,见到耿精灵笑的很开心,整个脸上泛着母性的光华。

“想你了就来呗,在府里也坐不住,老惦记着你,也不知道你如何了。”耿精灵笑笑道,对着龙凤三胎道:“快来给十三窝克见礼。”

“十三窝克好。”龙凤三胎仿佛受过训练似的,齐声地向兆佳氏见礼,而且还很萌地跪在地上给兆佳氏磕头。

“乖,你们都好,快起来吧,地上凉着雍正小老婆。”兆佳氏一见到龙凤三胎,眼里就冒着星星,一脸的欢喜着。待龙凤三胎相互地把对方给拉起来后,兆佳氏朝着耿精灵道:“弘参、富灵阿、瑚图玲阿真乖,好可爱,你把他们教的真好。”

耿精灵微微一笑不解释,这还真不是她教的,她真没有怎么教育这三个娃,有参娃在,富灵阿和瑚图玲阿根本用不着她教了。

很快,十三府上的弘昌过来陪着龙凤三胎一起玩,几个孩子很快便凑在一起了。

兆佳氏很喜欢龙凤三胎,待龙凤三胎坐好后,便吩咐着丫头去龙凤三胎准吃的,边和耿精灵说话边看着龙凤三胎的吃相,时不时地感叹一下:“他们真的好乖,好可爱。”

看着兆佳氏一脸的羡慕的样子,耿精灵打趣道:“别羡慕了,没准你肚子里的也是两个或者三个呢。”

“我倒是希望,只是没你这个命哦,有一个我就满足了。”兆佳氏朝着耿精灵翻翻白眼,温柔地抚摸着肚子道。

“看你肚子尖尖的,定是生个男孩了。”耿精灵瞅着兆佳氏的肚子形状说着,历史上兆佳氏的这一胎是男的,所以她心里也确信着。

“真的吗,那借你吉言了。”兆佳氏听了显得很高兴。

“没请太医过府看。”耿精灵疑惑着,这皇室的孕妇,只要孩子成型后,都会有太医来诊脉看是男是女,虽然也不一定都准,但敢百分之七八十了。

听到太医,兆佳氏的脸色便有些暗淡,道:“你也知道我们爷自在圣上那里失宠后,这府里就萧条了,要往宫里递个牌子,不是推三阻四,就是来了也慢吞吞的。”

耿精灵脸一凝,虽然知道这些下人们眼高手低,宫里的那些人也一样如此,只是她还不曾见过。现在听兆佳氏这般讲,耿精灵不难想像了,再看到十三府上,人员凋零啊。

“府里的奴仆都到哪去了?”

“我同爷商量了一下,都遣散了,爷又不用上朝,现今又失了皇阿玛的宠,那一点皇子的份例哪够府里的开销。”兆佳氏直言道,又看着耿精灵一脸的感激,“说来还得谢谢你和四爷还有四嫂,若不是有四爷的和四嫂的帮助,我们府上也过不了难关。你也时不时让夭红挑一些衣物和吃食过来,挺好吃的,自怀孕之后,我的胃口不是很好,严重挑食。你让夭红送来的开胃菜我很喜欢,饭也吃了不少了,你看,我都长膘了。”

兆佳氏调皮地说着,把自己的手臂呈给耿精灵看,又捏了捏自己肉肉的脸。

耿精灵扑哧一笑,无语道:“怀孕了长些肉是正常的,胖点也好,不要过胖就是了,哪有人说自己长膘的。”

“这天天吃着睡,睡醒吃,我这跟猪也没两样了。”兆佳氏纠结道,这府里的奴仆也没几个,后院也没几个人,大家都很安份,又有能干的管家在,她真是什么都不用做的。

精神力把十三府上扫了一遍,耿精灵也知道兆佳氏说的没假,这十三府上真的很冷清。书房的院子里,十三正在练剑,看起来很刻苦,这剑术倒是更加的纯熟且运用自如了。

耿精灵并没有问及十三,和兆佳氏聊了一会天,感觉兆佳氏变了许多了。以前的兆佳氏文静端庄,面上带着淡淡的忧愁闷,现在也许看开了许多的事了,这也是所谓的心宽体胖吧。

十三和兆佳氏两夫妻现在真的是修身养性了,整天足不出足的,耿精灵都佩服他们怎么能坐得住的。她虽然也整天在景然院里宅着,可那不一样,她还有发灵心境可以修练,可是十三和兆佳氏能做什么,常年累月这样,真是耐得住性子啊。

“我有个庄子郊边,是出嫁时,娘家送的,现在由奶娘在打理。”耿精灵的话一开,兆佳氏便看了过来,疑惑着耿精灵要说什么。

“你和如今怀孕了几个月,可是离产期也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我那庄子上种了不少的果蔬,有温泉池水,也养了鸡鸭这些地家禽。若是在府里待闷了,你可以和十三爷带着孩子到我的庄子上去住些天,那里的水养人着呢。”耿精灵建议道。

十三府上并不是很大,兆佳氏虽然怀孕了,营养也跟的上,但有时间还是出去走走好。她那个庄子,出嫁这么多年了,还真没有去过。只是以前夭红带着夭弘策去过几回,给了奶娘刘氏一些建议,听闻那个庄子现在很不错,适合悠闲养生。

“真的吗,听你描述起来好好哦。”兆佳氏一脸的向往,又道:“这些天里,我也同爷说着要去庄子上呢,只是你也知道这京里的庄子都差不多,爷要是过去的话肯定是骑马什么的。你那里听起来很适合居住也,我得跟我们爷说一下,老是待在府里也不好,会闷出病来的。”

耿精灵点了点头,她不就怕他们闷出病来嘛,这样下去一点都不好。刚好她的庄子现在被打理的不错,十三叵是和兆佳氏过去住一段时间调节一下心情挺好的。

因着时间关系,耿精灵和兆佳氏聊了大半天,便带着龙凤三胎回了王府。十三被兆佳氏请来后,听了耿精灵说庄子悠闲的事情,也同意了带兆佳氏过去住些天,他也早想出去走走了。

回了王府后,耿精灵便让夭红给奶娘刘氏带个话,让她把十三和兆佳氏招待好了。

感谢o呦oこ気o投的两张粉红票,感谢三月焰火投的评价票,感谢游柔、火影冰心投的粉红票,感谢情兒、windssophy、dieyine打赏的两份平安符,感谢谁也打赏的平安符,谢谢亲们的支持和鼓励!

吼吼,三更到,轻轻打滚各种卖萌求票票,推荐票票也一样爱,嘿嘿。

第四百六十三章 胤禩的计划

十三和兆佳氏一家很快便出发了,胤禛知道了耿精灵的行径时挑了挑眉,便让苏培盛赏了物件到景然院来,算是表扬着耿精灵的做法吧雍正小老婆。

自康熙四十七年失宠后,十三很少出府,心情也颓废了许多。胤禛不是没有劝过十三,只是十三过不了心里的一关,而且宫里有什么事康熙都没有叫十三,更是没有提过十三。

而今十三和兆佳氏去了耿精灵的庄子养生,胤禛心里松了口气,只要十三走出来就好,总是闷在府里也不是个事。那拉氏和李氏心里又觉得自己错过了一次机会,她们当初怎么没有想到劝十三和兆佳氏走出去呢,白白让耿精灵检了便宜了。

对于十三和兆佳氏,那拉氏和李氏都维持着良好的关系,只是那拉氏和李氏也只是送东西到十三府上,并没有怎么去交流。那拉氏也只是例行去看看,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十三府上,有也只是做给胤禛看而已。

现在她们感叹机会流失也没有用,反正耿精灵的做法是入了胤禛的眼了,耿精灵又一次在胤禛的心里加分。

康熙五十二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如今康熙的大寿也过了,年氏她们的孩子也生了,良妃死了,胤禩也离了朝堂守孝去了。感觉宫里好似平静了不少,除了十四常常被康熙叫进宫中,陪着康熙一起看书,下棋什么的,其它的皇子都没有什么动静。

不过老三胤祉还是有些不甘心,他就不明白,为什么他做了这么多了。康熙还是没看到他的努力。比起这些皇弟们,胤祉觉得自己完全合格做为一个储君的能力,要说康熙挑胤禛,胤祉可能不服。而康熙挑胤禩他也不甘心。可胤禩的势大,支持者多,他也没办法。

只是十四在胤祉的心里算什么呀。参与朝政也没多久,没立过功的,胤祉只觉得憋屈极了。不止胤祉这么想,其它的皇子也是对十四被康熙宠上了,心里都是不平衡的。

就是不问事事的老五和老九、老十心里也不淡定,其它的兄弟只对十四羡慕嫉妒恨的份,也只是望眼干看着。

德妃这一次因着十四在后宫里算是翻身了。不过她一向知道怎么在后宫里生存,也知道怎么样会让康熙满意。所以德妃表现着很低调,很本份,对待奴才很宽容,对待后宫的姐妹们都很大度友好。

不管宜妃怎么讽刺德妃都是淡然的一笑而过。面对年氏这些得宠的妃子,德妃也是祝福着。这端庄大度又德行兼备的行径让皇太后也不由的夸赞着,对德妃出禁后高看了一眼,康熙也对德妃的言行作风表示满意。

耿精灵嗤笑着,德妃哪里是大度贤惠了,她这是在把自己培养成皇太后,为以后做准备了。不过德妃还是迟了些了,如果早就这么做了,定是没有这么多的事了。胤禛也不会对这个生母有间隙雍正小老婆。

德妃的作法瞒得过皇太后还有康熙这些人,可是瞒不过对她了解的宜妃,还有那拉氏、李氏、耿精灵这些,宜妃是心里那个气啊。要说以前的德妃让她不爽,可现在的德妃,宜妃更是各种看不惯。觉得德妃更加的虚伪更加的恶心。可是不管宜妃怎么做,德妃都很淡定的不接招,反而让人觉得宜妃很过份了,宜妃憋屈的要死。

德妃好似已经升级了,心境也升华了,对外面的各种猜测风言风语一贯的笑笑而过。反正关心着皇太后的身体,关心着康熙的安康,关心着十四和胤禛,其它的事情,德妃不再过问。

在德妃和胤禛还有十四的配合下,德妃这一边在康熙的眼里越来越出头了,康熙就算是不召德妃侍寝,可是有空的时候都会在德妃这里坐一会,喝着德妃泡的茶吃两块点心才走。

当然,若说后宫之宠还是年氏独占鳌头,康熙儿子众多,加上康熙也是个睿智的皇帝,所以皇太后也不会多管康熙是否因美色昏庸了。年氏的风头在宫中也是风头无两,康熙几乎渐渐的不再召其它的妃子侍寝了,虽然经常这里坐坐那里坐坐,但滚床单都是年氏相伴。

一众妃子们也无言,毕竟康熙没有忘了她们,也会到她们这里坐坐,赏些东西。而她们没有年氏的美貌又能如何呢,不过在心里她们无法不嫉妒着年氏,而年氏生的胤福也很受康熙的宠爱。

十四出头了,胤禛也没有被康熙忘了,他们的妻族也被康熙提携着。不过年家这边的官升的也快,不止年遐龄因着年氏升到了正二品的湖北省总督,年希尧,年羹尧还有年家一脉的官们,似雨后春笋一样撑撑撑地冒出头了。

这也是目前继张廷玉一家在朝中官位最高的了,朝中的众大臣们一时间都不知道康熙在搞什么,有些晕头转向的。说康熙把十四当储君嘛,却没有升十四的爵位,其它的儿子也一样关注着,妻族也相继地提携着。

胤禛还好,较淡定一些。在景陵守孝的胤禩获悉了消息也很淡定,不过对于十四,他心里不舒服的很,觉得德妃生的两个儿子他都不喜欢。

康熙五十三年,一切都很平静而过,十一月份,康熙准备前往热河巡视,这一次德妃和十四都有份陪同,胤禛也把耿精灵给带上。

有参娃还有夭红和小金在,耿精灵也不担心着龙凤三胎还有弘策出了什么事,因为紫阳真人也抽风的在康熙的随行名单里。

这会,景陵处正有人报着:“八爷,咱们的人抓到了两只海东青。”

胤禩一顿,海东青?他以为他来了这里,海东青便跟他没事了,没想到他的人抓到了海东青。他避到这里来,有一方面也是因海东青的事,这一年毕竟历史上胤禩的一大劫难,而且胤禩也知道他近来势力过大已经引起了康熙的忌惮了,所以便避到这里来。

“在哪抓到的,呈上来给爷看。”胤禩淡淡道。

“在密林处呢,咱们可是布了大量的人手,费了好大的精力才抓到的,倒是把咱们的人给折了不少。”一位手下道,说到逮海东青的时候,心里都庆幸着,这两只海东青太强大了。

很快下人们便把两只海东青呈了上来,胤禩看着大鸟笼里的两只鹰,眼里出现了惊艳,好霸气的鹰,这就是传说中的海东青了。海东青是一种猎鹰,是世界上飞得最高最快的鹰,十万只神鹰当中才出一只,现在出现两只,可见是多难得的。

可以看出是一只公一只母的,这应该是一对鹰伴侣了,就是一向对鹰对动物也多大感觉的胤禩看到这对鹰,都心生喜爱。这一刻,胤禩第一想法就是收藏它们,历史上的胤禩是把这两只鹰送给康熙吧,现在他怎么舍得。

而且鹰王的那一眼,冷酷无情,是多么的让人胆寒。胤禩的嘴角弯起了一个弧度,心里也因着鹰王起了征服之心,再强大又如何,不过是畜牲而已。

“嗯,让人驯养了,养在爷的庄子上。”胤禩吩咐着,他要留为已用。

“八爷,这恐不妥。”另一位手下劝道,现在八爷还没得上位,这海东青留着可是祸啊。

“有何不妥?难道不是送给爷的?”胤禩问道。心下有些不满,既然给他的,他怎么就收不得了。

“回八爷,海东青是神物,若是养在八爷的庄子上若是被人发现八爷养海东西,到时候皇上会认为八爷居心不良的。臣以为,这两只海东青应献给皇上,皇上定会高兴的。”手下劝道。

胤禩阴着脸,他养海东青怎么就是居心不良了,难道要献给康熙才是。若是一般的鹰也就算了,而且历史上的毙鹰事件,他就是自己弄死或者放养了,也不可能送鹰给康熙。更何况现在他喜欢,这两只鹰他怎么舍得让给别人。

见了胤禩固执已见,想把海东青占为已有,手下也为难了,可还是硬着头皮力劝道:“八爷要养海东青也不是不可,只是若皇上发现了,对八爷并不利。这大清处处是皇上的眼线,海东青是瞒不住的,所以臣以为与其被皇上发现,不如先送给皇上,这样八爷可以立一大功。”

海东青是满族人的图腾,意为勇敢、智慧、坚忍、正直、强大、开拓、进取、永远向上、永不放弃的满族精神。因着海东青很难得,所以在大清海东青可是神物来着,就是蒙古也只是曾经有过驯养海东青历史而已。

而且海东青也象征着王的意思,若是胤禩留着海东青会让人觉得野心已经很明显了,虽然现在胤禩的势力够大,可真的和康熙抗衡起来还是不足的。

听了大人的话,胤禩很不满,但也知道自己现在还没办法跟康熙抗衡,若真的谋反,朝臣们不一定都支持他的。所以想了一下,胤禩决定痛下心安排了一个计划。

第四百六十四章 灵鹰失踪

“十四爷,八爷有重要之事与您相议。”

十四听了下人的传报,心里有些不满,不过还是随着报信人离开了,他也疑惑着胤禩这时候找他什么事。康熙要巡热河,胤禩并不在名单里,难不成胤禩是想让他给求情?十四只能这么想着。

“十四弟来的正好,八哥要跟你分享一件喜事。”胤禩见了十四过来后,便神秘地道。

“哦,八哥有什么喜事,臣弟也想沾沾八哥的喜事呢。”十四也是一脸的兴趣。

“一会之后,就是十四弟的喜事了。”胤禩出言道,“我得了两只海东青,如今我在给母妃守孝,这两样东西也不能占为已有了。如今你得了皇阿玛的意,只是你在朝中也没有什么功,八哥把这两只海东青送与你。”

说完胤禩便拍了拍手,很快两只海东青便被人抬了上来了。

十四一见到海东青时,整个人都惊了,和胤禩一样的惊艳,不过十四的眼里多了份贪婪。他们满人,没有人会不喜爱鹰的,特别是海东青这样的神物。

“八哥要送给臣弟?”十四不可置信地道,这两样东西可不简单啊,八哥怎么会随随便便就送给他呢,十四心里起了防备。他跟了八爷党也相处了好多年了,现在他正是得圣宠的时候,十四还真怕胤禩阴他了。

看出了十四眼底的防备,胤禩笑道:“确实,这便是八哥要送给十四弟的礼物,如何处理便由十四弟来决定。”胤禩心里也很是不舍。可是皇位最重要,而且如果两只鹰换了最大的回报,何乐而不为呢,以后他真的坐上了那个位的时候。还不怕没有海东青吗。

十四还是不相信这么好的事情胤禩会送给他,这两只海东青若是送给皇阿玛,那可是立了大功一件。怎么胤禩就不送呢。

“八哥也是有事相求?”胤禩脸色暗淡地道。

“八哥有何事就直说了,同臣弟客气什么。”十四豪爽地道,心里稍微松了口气,有事求就好,他拿了这两只鹰也心安理得些。在看到这两只海东青后,十四便不想放手了,这两只鹰若是到了他的手上。他再送上去,皇阿玛一定会大喜的。

“十四弟也知道八哥的母妃出身低,不怕跟十四弟说,八哥一直都有心皇位,十四弟也定如此吧。”胤禩说着看向十四。在十四的脸上看到了不自在,但继续道:“在八哥的心里当十四弟是很重要的对手,八哥心里并没有把握能胜出,所以八哥想着十四弟定个君子协议。”

十四看着胤禩,脸上也严肃了起来,他承认他对皇位是有野心,可是从不敢透露。现在见到胤禩这么直白地说出来,十四心里还是佩服着胤禩的勇气的,至少他缺少这一份勇气。

“八哥。你直言吧,我们兄弟间也不需要拐弯抹角的。”

“若是十四弟赢了,坐上了那个位,八哥不求十四弟会善待八哥,只求十四弟能给我母妃一个好的名声。”胤禩望着景陵妃园的方向,眼里布满了伤感。

十四心下会意。胤禩对良妃的孝还真没话说,十四心下觉得若是自己的母妃,他也做不到胤禩这般。

“看八哥说的,无论是如个皇兄皇弟坐上那个位都会善待众母妃的,不过既然八哥如此说了,那臣弟也就答应了。但八哥也答应臣弟,若是八哥坐上了那个位,臣弟也希望八哥能给我母妃一个好的名声。”

既然胤禩都这般说了,十四也不介意,若他真的上位了,把良妃的名誉洗白也没什么关系。反正自己的母妃是皇太后,其它的妃子顶天也只是个太妃罢了,他反正无所谓。

“那咱们就一言为定了。”胤禩仿佛松口气道。

十四得了两只海东青,心里也很高兴,看胤禩越来越顺眼了,可心里也起了浓浓的危机感。

胤禩自然是看出了十四对他的防备心里,脑筋一转又道:“虽然八哥是想力争上游,但若是十四弟上位,八哥也一样的高兴。”见十四不信的表情,胤禩又道:“十四弟可知道为何八哥对每个皇兄皇弟都很友善,但独独对四哥却喜欢不起来呢。”

听到是说胤禩,十四也来了兴趣了,洗耳恭听着。

“从小八哥就常常做梦,梦见我们兄弟中,最后是四哥坐上了那个位。”胤禩才说到这,十四便登的坐位上站了起来了,眼里是不可置信。

胤禩点了点头,继续道:“四哥坐上那个位之后,十四弟便被四哥困在了关外不给回来,德母妃也因着十四弟受了四哥的不公正对待而莫名的死去,八哥和九弟、十弟都被四哥圈禁死于禁所,咱们兄弟中,得了善果的便宜十三弟还有十七弟和后面那些年纪小的皇弟。”胤禩把历史上的雍正的事都添油加醋地说着,还有雍正后代的惨遇也说给十四听。

十四不淡定了,若真的是那样,四哥太可怕了。

十四想到了胤禛平时对他的态度,还有与德妃的关系,他并不怀疑着胤禩的话。如果这是梦,这个梦也太真实了,但十四心里还是留有心,他也怕胤禩阴他。

不过胤禩不在乎十四完全信么,他可是想把怀疑的种子给种到十四的心里去,这两只海东青怎么安排就是十四的事了。他已经让人给海东青喂了一种药,这海东青只要撑上十天半个月就会死去,所以看十四的运气了。

很多事情他不会去点明,说明白了,事情就不美了,他就看今年因海东青事情遭殃的是谁。

十四得了两只海东青便养在庄子上,派了很多人去守着,就怕海东青在他不注意的时候,出现意外了。

康熙的出巡部队就要出发了,十四没办法马上把海东青送上,毕竟他得观察着,确认海东青没有任何的不妥,他才敢送给康熙了。

德妃在知道十四得了海东青时,心里也很高兴,母子俩商量了一番,便把海东青托付给乌雅氏一族照料,便跟着康熙出巡了。

这一次耿精灵出巡还是舍不得弘策他们的,她本来也向胤禛申请着可不可以把龙凤胎带上,但是龙凤胎现在太小了,而且胤禩谁也不带,只只带她出门。无法,耿精灵只得把弘策和富灵阿、瑚图玲阿托给了夭红、小金、参娃、朱朱照料着。

在大部队出发后,夭红急的团团转,怎么回事,她养的灵鹰居然不见了。前些天她才给灵鹰找个母鹰配着的,今天她去了密林里,居然找不到灵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