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拉氏身上的凤气还有胤禛身上的龙气,她也看到了,可是她都不知道怎么渡呢,当然和胤禛合体然后靠异能吸的不一样。

随着钮钴録氏的口诀形成了一道法文在皇太后的身上流窜着,而钮钴録氏身上的凤气也牵引着皇太后身上的凤气到自己身上融合着。

看到这里,耿精灵坏坏地笑着,暗中朝着皇太后的身上点了点。只见皇太后身上的凤气又回到了自己身上,还把钮钴録氏身上的凤气引了回来,事情发生的有点戏剧化让华太医和钮钴録氏一时心惊了起来。

凤气的回归让皇太后一时有着要清醒的迹象,华太医和钮钴録氏都急着想挽回钮钴録氏身上正在失去的凤气,它正流入皇太后的身体。

“师兄,不好了,我控制不住。”钮钴録氏突然失控地大叫了起来,心里惊恐的不行,要是凤气没了,她怎么办。

皇太后在这个时候醒了过来,见钮钴録氏正努力地吸引她身上的力量,原本还不明白,可是看到华太医在帮忙的时候,皇太后这时候也看明白了,她只知道自己的身体和钮钴録氏的在拉剧着。

皇太后带着悲伤和愤怒的眼神看着钮钴録氏,心里那是悔痛自己看错了人,内心的抗拒让皇太后拼着自己最后的力量与钮钴録氏抗衡着。

本来皇太后是没这么强的,只不过有着耿精灵的作用在里面,所以钮钴録氏一时搞不定皇太后。

钮钴録氏见此心里也发狠了,得不到皇太后的凤气还把自己的给垫上了,若是皇太后就这么没了也就算了,可这身上的凤气一消失,她还搞什么。

于是钮钴録氏和华太医交换了一个眼色,合力一拼,只听到崩的一声,皇太后的手如断了线的风筝无力地垂在床边上。

凤气在这个时候无形地消失了,钮钴録氏望着自己损失的三分之一的凤气就这么没了,一时有些呆愣,华太医也无力。

而看戏的耿精灵则感觉一股力量有力的注入她的身体,明白什么的她赶紧匿了。

感谢天邪血舞、左手恋上烟、恺撒の大帝投的粉红票,感谢森林幼虎、打赏的两份小恶魔,感谢windssophy、谁也、玉米小怕怕打赏小恶魔,谢谢亲们的支持和鼓励!

谢谢一粒芝麻亲,恭喜亲升级为舵主,轻轻有时间再加更,这帐先欠着哈。

第四百九十四章 逝

耿精灵得了凤气立马匿进灵心境里去练化,这凤气毕竟不是自己的,她有异能,也吸过胤禛的龙气,所以还是得练化成为自己的东西才行,这样才保险。

夭红和小金还有参娃、朱朱都知道了耿精灵的奇遇,顿时感叹着,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这样难得的事都让灵主给捡到了。

钮钴録氏是呕的要死,皇太后身上的凤气就这么没了,还让她损失了一些。

皇太后逝了,皇宫中很快敲起丧钟,皇子皇孙、宗世、官员命妇家眷这些都急急地进宫奔丧。

练了一晚上凤气的耿精灵也一早便出来了,因着有异能的存在还有胤禛的龙气的残留,耿精灵吸收凤气并不难,凤气很好地融入了身体中。

“灵主,凤气果然滋补啊,一个晚上你整个人又多了一层神秘的光华,修为也有所长进。” 夭红打量着耿精灵道。

“龙气、凤气这些确实是好东西,也怪不得紫阳真人和华太医他们这么想得到。”耿精灵虽然还是淡定着,可以里也是喜滋滋的,这感觉真好。

“不过灵主一会可不能这样出去了,皇太后驾崩了,你还是把自己打扮一下吧。”夭红看着面上春风得意的耿精灵建议道。

耿精灵想到了昨晚的事,也知道皇太后没了,看来是要打扮一下,不然可是会被人借题发挥的。

“嗯,你先去让富灵阿、瑚图玲阿他们准备一下,把宫里的一些丧事忌讳告诉他们,这当下别出错就行了。”耿精灵交代完,便坐到梳妆台前,准备把自己打理一下。想到了个问题,又交代道:“让参娃调点东西。一会哭丧的时候用。”

夭红了解地点了点头便出去了,花莲在这时候进来服侍着耿精灵,手上捧着准备好的孝服。

“阿哥、格格们的孝服都备好了吗?”耿精灵指着孝服道。

“回主子,高嬷嬷已经送过去了。”花莲很简单地给耿精灵弄了个简单的发型,头上只插着一根木钗固定着,并没有什么装饰。

耿精灵点了点头,这样也好,简单朴素就行了。

很快,收拾完的耿精灵在花莲的服侍下换上了孝服,弘策和富灵阿、瑚图玲阿、弘参、朱朱他们也都换了孝服出来了。耿精灵扫了一下,没什么问题。

高嬷嬷是宫里的老人了,奔丧这些事最是知道的。所以只要仔细点都不会出什么问题。

到了王府门口时,那拉氏、李氏、宋氏这边也准备到了,钮钴録氏因着留在宫里服侍皇太后并不在场,众人的表情都很沉重地带着浓浓的悲伤之气。

到了宫里时,只听到一片的嚎哭声。耿精灵庆幸着让参娃准备了特治的泪药,不然她真的没法哭出来。她本来就是个不容易流泪的人,在皇太后的丧礼中哭不出泪可是会被人拿来说事的,可不能光打雷不下雨。

弘策根本不用教,富灵阿和瑚图玲阿也都懂,所以耿精灵都不担心孩子们失了礼节什么的。

这样的场合里。大家也把自己弄的妥妥的,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该哭的哭。该跪的就跪。这个时候生病的康熙也为皇太后守孝,皇子们皇孙们更是悲伤的哭泣着,在场的众人们也努力地表达着他们的悲伤之情,一时间场面很悲壮,哭声震天。

跪在地上一样流泪的耿精灵虽然也觉得大家这样哭的有点假。这么多的人,没多少人是真心为皇太后哭的。可是皇太后逝了,哭丧也是对皇太后的一种尊重。

皇太后的丧礼完,康熙又病倒了,这次的病情更为的严重。皇子们又在康熙面前尽孝着,个个都瘦了一圈,耿精灵都怀疑着他们是不是都努力减肥了,当然她也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无良,很要不得,可就是心里这么觉得。

这样看来,康熙的教育还是很成功的,至少这些儿子们都为皇太后的死,为康熙的病瘦了一大圈,胤禛也差不多是皮包骨的。

皇太后没了,钮钴録氏也带着弘历回到王府,自赔自己三分之一的凤气,又失了皇太后的凤气,钮钴録氏的心情一真很不好,回到府里又勤奋修练去了。

耿精灵可不会对自己得了凤气之事张扬,虽然有没有凤气对她来说都没差,可是有总好过没有,这龙气凤气的,对修为还是很有好处的。

康熙病的这些日,一众皇子们都轮留守着,李德全根本就不敢离开康熙,那是陪吃陪睡的。

以佟贵妃为首后妃们对康熙的病情那是很关心的,不过除了妃位以上的妃子,其它低位份的后妃根本就见不到康熙。

妃位以上的,除了佟贵妃,惠宜德荣四正妃要见生病的康熙也并不容易,也就一两次便很难再见到了,年氏这些侧妃更是难以见到康熙。

康熙不召见,大家都安份的在后宫里待着,但对生病的康熙她们都是非常的关心的。若是康熙一没了,新帝上位,她们这些女人的称号前面加了太字,可毕竟已经不是她们说的上话的。

除非是自己的儿子上位,不然新帝上位之后,这后宫中有的便是皇后还有新帝的妃子,到时候她们这些太妃们又能如何,在这后宫里根本说不上话,只得寡居在后宫里等死。

年氏对于康熙的病是非常心急的,她是康熙最宠的妃子,胤福还小,而且她肚子里怀的孩子还未出世。若是康熙一死了,她没了依靠,到时候能不能生存下去还是一个问题。

康熙生病了,年氏虽然努力地把自己保护的很好,可是闲着的女人们还是注意到了年氏,没了依靠的年氏,她们怎么会放过呢。

在众人有心之下,年氏的孩子差点小产,在太医的建议之下年氏只得卧床养胎。佟贵妃还是关注着后宫的事,以前皇太后虽然不管事,可佟贵妃这个后宫之主当的还是缩手缩脚的,现在皇太后不在了,后宫之主,佟贵妃当仁不让。

康熙病了,佟贵妃自然不能让年氏出事,不然就是与她无关,到时候她也难推责任。在后宫里,都做到了贵妃这个职位上了,佟贵妃心里怎么可能不想着再升位份呢,在后宫的女人,没人不想当皇后的,她自然也是。

虽然无子,可佟贵妃的使命便是努力打理后宫,让康熙满意,也为自己的后位拼一拼,好让佟氏一族在朝中永远常青。

这一次德妃并没有动手,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年氏保住了胎,德妃这些女人自然不甘心,可是也没再有动作。

佟贵妃也处置了几个低位份的后妃,其实年氏住进了景仁宫里,佟贵妃心里还是不舒服的,不过康熙并没有把景仁宫的正殿让年氏住,所以佟贵妃还是能接受的。

年氏只是个汉妃,娘家在朝中并无什么根基,这也是佟贵妃放心年氏的原因,而且现在年氏也必须靠着她,靠着佟氏一族,既然这样,她护着年氏又何妨。

康熙这一病,便病了七十余日,直接跨过了康熙五十七年,春节也因着皇太后的丧还有康熙的病并没有办,也就被忽略了。

待康熙病好了,也是二月份了,而上朝的第一天,康熙便下旨禁赴南洋贸易,赴东洋者照旧。这旨意一出,对李氏还有对老九都是一个大的打击,他们做生意的,范围自然包括海内外的。而海外的生意是最能赚钱的,可惜这么被康熙禁了,他们的钱财就少了一大半了。

这一次康熙生病了,因着皇太后的丧又是大悲大痛的,再病愈上朝后整个人衰老了许多,也憔悴了许多。

朝臣们见此,心里自然想着立储之事,他们也不希望康熙若是突然没了,到时候大清一动乱,国民不安,对他们的荣耀也无法保障。若是这个时候提出立储之事,把他们心中支持的皇子推出来,得了康熙的意,那是再好不过的。

何况皇太后去世前也是最挂心的便是立储之事,所以朝臣们这一次倒是把立储之事再次提到了朝上来。

康熙沉声地看着下面一众朝臣纷纷举荐着他们的支持者,心里那是阴郁的,身为皇帝,他自然也知道大清不可能没有储君,他心里也有点底的。

而翰林院检讨朱天保疏忽意料的上疏请复立胤礽为皇太子,这是朝中唯一支持再复立废太子的,很有胆。

康熙死死地瞪着朱天保,命退朝,把朱天保叫到御书房里训斥着,以其知而违旨上奏,实乃不忠不孝之人,命诛之。

闻此的朝臣们心下知道,废太子再没有机会,而他们的支持者将更有希望,所以朝中的立储之事一直被人提起,可是康熙一直不愿松口。

皇子们从一开始就提了起来盼着康熙点到自己,觉得自己有希望的十四和胤禩,甚至胤禛、老三胤祉更是报着希望,可是最终在康熙的沉默中沉默。

十四心里微微失望,但是想到西藏的事,信心又回归。而胤禛还是照旧地忙着自己的事,胤禩则是高深莫测地估着朝中的局势,还有康熙的身体。

PS: 感谢投的粉红票和打赏的两份小恶魔,感谢林燕非非、lockray、雪玲投的粉红票,感谢乐月月投的评价票,感谢一粒芝麻、情兒打赏的平安符,感谢windssophy、爱看书的猫M、谁也、玉米小怕怕打赏的小恶魔,谢谢亲们的支持和鼓励!

感谢讨厌123456 、来瓶啤酒点根烟 投的更新票,两位亲亲,轻轻这两天有事,真的没法多更,报歉!

第四百九十五章 受到刺激的胤禛

西藏的事因着康熙的生病被搁了下来,大臣们也不敢在康熙生病的时候烦忧康熙,毕竟西藏并不是大清的领土。可是现在准葛尔占了西藏,又入侵着青海等地,已经是侵犯了大清的领土了,大家自然坐不住。

病好的康熙闻之自然是勃然大怒,在众皇子的一番争取之下,最终由十四胜出,被康熙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进驻青海,讨伐策妄阿喇布坦。

而且被封为大将军王的十四以天子亲征的规格出征,“用正黄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样”。这又让一众皇子们欣羡不已,这可是天大的荣耀,就是以前的废太子都没有这般的荣宠。

胤禩对于十四此番讨伐策妄阿喇布坦很是无所谓,虽然作为男儿,他自然也希望带兵征战沙场,只是现在这个时候不适宜。兵权的吸引力虽然大,可这个时候离开京城是不明智的,到时候无法控制京城的变数,他可不会忘了历史上的康熙六十一年呢。

胤禛回了王府便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对于西藏之行,他是很想去的,可是康熙并没有安排他,而是让十四领兵。胤禛失了主帅之事心情很是失落,与邬思道谈过之后,胤禛心里安定了许多。

留在京里的话,希望还是很大的,他也不愿错失了机会。

康熙虽然病愈了,可身体是每况愈下,有些力不从心的他得到了紫阳真人的药时,不再按着紫阳真人的要求服用,而是加了药量。加了药量后,康熙的身体是好了许多,不过一直注意着紫阳真人和康熙的夭红还有小金则知道,康熙这是在给自己催命。

紫阳真人的药,那里能乱吃的。康熙虽然是帝王,有龙气护身,可只是凡体。紫阳真人的药吃多了,身体负荷不了,久了便会出去的。不过夭红和小金才不会去提醒,不是他们不够人情,而是没必要去救康熙,所以也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着事态的发展。

耿精灵知道此事后也只是沉默,康熙的生命如何与她无关,她并不会想着要去救康熙。虽然她是皇家媳妇,可是她和康熙并不熟。而耿精灵虽然不喜紫阳真人,也看不惯紫阳真人。不过也不会在康熙的事上和紫阳真人扛上,没这个必要。

年氏的孩子还是出世了,可惜生出来不到一个月,便早夭了。虽然是个女儿,可年氏还是很伤心的。不过后宫的情况也容不得她伤心太久。女人为母则强,胤福的身体,年氏还得顾虑着,可不能失了女儿后又失了儿子,那损失更大。

在后宫没有根基的年氏也知道自己现在只能完全依靠着康熙,牢牢抓住康熙的心。不然,一旦她摔了下来,后宫便是她的葬地。

康熙对于年氏还是很宠爱的。可以说,康熙的晚年唯一的宠妃就是年氏了,后宫的其它女人渐渐地被康熙当成了空气。不过,康熙到底是个念旧的,虽然宠着年氏。但也是个有分寸的,并没有抬高了年氏的身份。所以年氏再怎么努力。还是个侧妃的身份,无法再升。年氏当然并不满足于一个侧妃的身份,当皇后她还是知道自己不可能的,但是正妃还有贵妃之位,年氏觉得她是可以争取的。

不过聪明的年氏并不会向康熙提出来,在康熙的面前,她是个柔弱如兔丝花的女人,只能依附着康熙生存的。

康熙后宫虽然是一个皇后,一个皇贵妃,贵妃可以有两个,正妃四个,侧妃四个。年氏盯着便是贵妃之位,只是她的身份不可能和佟贵妃比肩,虽然她很想,但也知道康熙不会同意。

所以年氏想着支持佟贵妃坐上皇贵妃的位置,到时候贵妃位置空出来了,她便有机会了。佟贵妃自然也是心动的,虽然和佟皇后是姐妹,可佟贵妃一点也不想活在佟皇后的阴影下,只是这一生她注定都摆脱不了。自姐姐佟皇后去世之后,佟贵妃当了这么多年的贵妃之位,自然希望有生之年,自己的位份能再有所提升的。

于是,又到了后宫新的一轮升位份,后宫里又是一片明争暗斗,大家都盼望着自己的位份提升,或者从下面提着对自己有利的嫔妾那些上来作为自己的助力。

只可惜,康熙根本就没打算再调整着后宫的妃子的身份,让后宫的女人们期望落空,有的认命了,有的只能拼儿子了。

十二月,胤祯统帅西征之师起程时,康熙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出征之王、贝子、公等以下俱戎服,齐集太和殿前。其不出征之王、贝勒、贝子、公并二品以上大臣等俱蟒服,齐集午门外。

康熙还特地降旨青海蒙古王公,说:“大将军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尔等惟应和睦,身心如一,奋勉力行。”

可见康熙如今把十四抬的很高,好像是在告诉朝臣,十四就是下一任的太子。康熙这般做,朝臣们没有不知道的,如果没有意外,十四定是下一任的储君。不过谁都有支持者,其它皇子党自然是不甘心的,而十四党的人则是喜悦的,其余一部分摇摆不定的人则在估量着,见到康熙对十四的频频荣宠后,心也慢慢的偏向十四去。

德妃对于十四在朝中现今的地位是很满意的,他们很快就可以成功了,报着很大期望的德妃在后宫里更为的小心谨慎,让对她嫉妒的人也无法抓到德妃的辫子。

受封大将军的胤祯意气风发,跪受敕印,谢恩行礼毕,随敕印出午门,乘骑出天安门,由德胜门前往。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并二品以上大臣俱送至列兵处。大将军胤祯望阕叩首行礼,肃队而行。

“八哥,你看他那样,还真当自己就是太子了。”老九看不惯十四那表面谦虚却目中一切的样子,而且十四的荣宠也让老九心里犯酸着。

“九弟禁言”老八看了周围一眼,轻声喝道,提醒着老九这是公众场合。

老九不甘地闭了嘴,也知道自己在公众场合上失态了,好在没被人听了去,不然对他来说就是一个灾难。

不过他们的话小声,近来五感灵敏的胤禛还是听到了,胤禛看着十四远去的队伍,久久沉默,太子…握紧手中的拳,他不甘心。

十四离开后,康熙又下旨命老七胤祐、老十胤俄、十二胤祹分理正黄、正白、正蓝满蒙汉三旗事务。 朝臣和皇子们都看不透康熙到底要如何,不过还是相安无事着,在这个时候大家也都警惕着。

朝中如今最热议的话题不是西藏之事,而是立储之事,在康熙这一次病后,立储之事在每个早朝都有人提出来。康熙还是守口如瓶,并没有选定他的继承人,十四党提出十四,康熙也并未答应。八爷党提出胤禩,康熙皱着眉着,还是不答应。老三,胤禛这些皇子也都被提了出来,可康熙始终都不松口,皇子们,朝臣们皆无奈,但却并不死心。

胤禛大这之后,做起事来更加的卖力了,几乎是废寝忘食的。耿精灵知道胤禛心底不甘心,他这是要证明给康熙看,表现他政治上的能力。不止胤禛积极的表现,皇子们哪个不表现的,就是得不到储君之位,升爵也是个不错的。

胤禛的表现得到了康熙几次赞赏,对这个儿子在政事上的能力,康熙是很肯定的。只是胤禛不知节制的工作,一点都不顾自己的身体,康熙对于胤禛这样要工作不要命的工作狂样子,并不赞成,几次把胤禛叫去,都是谈着胤禛的不当工作之事。

和康熙谈过之事,胤禛稍微收敛了一些,可工作还是非常的卖力,几个方面都有着明显的绩效,让老三胤祉、胤禩那边很是有压力。

老三胤祉那是憋气的很,按理来说,老大和太子倒了,他为长,是最占优势的。可是现在这些弟弟们个个都冲到了他的前面,他怎么能开心起来呢,心里自然是无限的压力。

胤禩从来不小看胤禛,虽然自己是从现代来的,本身就带着优越感,可是面对胤禛的时候,胤禩有时候还是自叹不如的。先不说胤禛的忍耐还有计谋,就是卖命工作的这一点,他自认为是做不到的,他没法像胤禛那样没日没夜地工作。

胤禛这样子,后院女人们虽然担心着他的身子,可是也劝不住。这一次就是耿精灵出马,胤禛也并没有收敛,干脆就直接把户部当成了他的家,而王府成了客栈了。

好在有着高吴庸的提醒,胤禛也不会不顾及身体,康熙看到了胤禛对工作的认真和努力,也是很高兴的,慢慢的也把一些事情放心地交给胤禛处理。

感谢打赏的两份小恶魔,感谢专职看客、林燕非非、我杀破狼投的粉红票,感谢suger投的评价票,感谢ie打赏的平安符,感谢玄一十四、windssophy打赏的小恶魔,谢谢亲们的支持和鼓励!

塞车什么的最讨厌了,今天塞在路上十几个小时,差点就赶不回来更新了,谢天谢地!

第四百九十六章 母女谈话

皇太后葬入东孝陵,谥号为孝惠仁宪端懿纯德顺天翊圣章皇后。十二月,孝惠章皇后升祔太庙,位于孝康章皇后之左,颁诏天下。

众人大赞康熙的孝心,可是在耿精灵看来,康熙固然也是对皇太后有孝心,但也不是没有目的。皇太后是蒙古科尔沁博尔吉吉特氏,康熙这么做也是为了给蒙古人看,大清还是看重蒙古的。

顺治在位的时候,有孝庄在,所以后宫蒙妃占多数。而到了康熙这里,都是满妃和汉妃居然,蒙八旗贵女都被康熙赐给了宗世居多。后宫里的蒙妃也就一两个,皇太后并不会像孝庄那样管这么多,所以康熙的后宫里几乎见不到蒙妃。

虽然康熙经常对蒙古诸王大肆封赏,可心里是很防着蒙古的,皇子里面也只有老十聚了蒙古贵女为福晋,其它的都是满八旗贵女。而康熙把十福晋赐婚给老十的时候,也绝了老十的皇位希望,大清不可能再出一个蒙古皇后的。

蒙古有着黄金血脉,不会甘心地向满人称臣的,康熙也一直都知道,所以并不放心蒙古,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大清的公主几乎都是了蒙古准备的。

嫁出去的女儿如泼出去的水,大清就是收了蒙古贵女,却都不会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而大清的公主若是嫁到蒙古,那都是正妻,妾侍还是有的,蒙古的男人不可能会守着大清的公主过日子。虽然娶了大清的公主,就成为大清的额附,但他们不会没有妾侍通房。

大清的公主在深宫中本就娇生惯养的,到了蒙古不一定能适应蒙古的环境和生活,在蒙古的地盘上,一个外来的公主想要斗赢蒙古女人,也是难的。

孝惠章的去世也让大清还有蒙古知道。大清的母仪天下之位将不会再有蒙古贵女,更别说成为妃位以上的后妃了。

皇太后的去世,也让蒙古人迷茫,对与大清的关系也看不到未来。如今西藏准葛尔的事还在发生,康熙也并不想看到蒙古这边也起了异心,所以到婚配年龄的皇室贵女又开始了她们逃不掉的命运。

“我不嫁。”这几乎是每个皇室女儿都想大声说出来的话,想大声地反抗,可是最终,还是认命地嫁。

雍王府的三格格欣妍今年正好十三岁,自然就在嫁蒙古的一批人员名单里。大清不止嫁的是公主、郡主、县主还有多罗格格。都是以皇室的女儿为主,当然也有大臣的女儿,不过蒙古也是不好糊弄的对象。

康熙的女儿嫁的嫁。死的死,已经没有未出嫁而且活着的女儿,嫁在京城的十六格格反而是康熙最后一个出嫁的女儿。

雍王府的一个院子里,宋氏母女抱头垂泪,宋氏是心伤。欣妍则是对未来的恐惧。虽然皇家的女儿都逃不过嫁蒙古,虽然有个别的嫁在京城,但那不是每个人都这般的幸运的。

欣妍从小就知道自己要嫁蒙古,对于欣媛嫁在京城,欣妍是很羡慕的,可是。命不同也没办法。

这个时候,康熙为了安抚蒙古,皇家到了婚龄的女儿是逃不掉的。也没人敢去反抗。

“额娘,女儿会好好的,您别担心。”欣妍拍着宋氏的背安抚道,对未来的迷茫,但对在后院的生母。欣妍也一样的担心。

王府四个侧福晋里面,她的生母力量最是薄弱的。而身份也并不高。她也知道自己的生母能坐上侧福晋这个位置是非常的幸运的,自己的额娘没有生儿子,又不得宠,若不是耿额娘在后院生存都是个问题,怎么可能坐上侧福晋之位。

从小跟着额娘一起生活,欣妍也有着不同于同龄人的成熟,对王府的事也看得分明,且随了宋氏的性格,不争不抢,是个安份的女孩。

她知道自己和额娘在后院里,若是没有耿额娘护着,早就被人算计去了。毕竟没有儿子,又不得宠,在王府的后院里又没有根基,占着个侧福晋的身份,怎么能不惹人眼红呢。

她就知道乌雅格格对她和对额娘都是很恨着的,若不是额娘先了一步,这侧福晋的身份便无意外地落在了乌雅格格的头上了。

“我怎么能不担心,蒙古是什么地方,我们虽然没去过,但也听过不少,大清的公主能活的下来的,也是无子的。”宋氏重重地叹了口气道,“无子怎么能过的好呢,只能是个摆设罢了。”

“女儿不会的,阿玛给女儿安排了教习嬷嬷,女儿会好好的适应蒙古的生活的。”宋氏的话,欣妍怎么可能不知道,不过为了安抚宋氏,欣妍也只得先压下自己内心的恐惧。

只是宋氏并没有就这么过了,继续道:“女人家无缘无故的怎么可能会生不出孩子,除非别人不想让她生了,可见蒙古是多么的可怕,我怎么能不担心呢。”

欣妍沉默,她又能如何,她们都是大清和蒙古联姻的牺牲品,到如今了,她也认命了。

宋氏见了欣妍不像刚刚那样安慰她,也突然意识到,自己把心里的担忧说了出来,让欣妍也不安了。

见此,宋氏又道:“也别太担心,你是大清的郡主,你阿玛是雍亲王,蒙古那边不会敢对你如何的。”

欣妍点了点头,可以里的不安并没有消除,也无法消除,太多的先例让她对蒙古有着很深的不安感。

宋氏见此,心下也恼自己,怎么能把这样的不安感带给女儿,便又继续道:“你耿额娘也为你争取了个不错的额附,比起其它人,你倒是幸运了。德沁札布贝勒是蒙古赛音诺颜部和硕亲王达什敦多布的次子,上面虽然有一个世子的大哥,但德沁札布人敦厚老实,待人真诚,且不是个重女色的,定不会欺你的。”

“女儿也感激耿额娘,只要德沁札布是个好的,女儿会安安份份地与他过日子的。”欣妍抱着宋氏,替宋氏试了泪,也擦擦自己眼角的泪。

对于耿额娘,她心里是感激的,德沁札布在一众蒙古子弟里,并不是最优秀的,身份也只是个次子,并不是继承人。但那天蒙古子弟到大清的时候,她也见过德沁札布,长相是很平凡忠厚的一个人,且沉默寡言,但眼里是正直的。

对于未来额附的长相,欣妍也并没有什么要求,过得去就好。

“你耿额娘是个心性淡的,这么多年来帮了我们母女不少,她也从未要求过额娘做任何的事,额娘心里也是很感激的。”宋氏淡淡地道,曾经以为傍上了耿氏,便会没有避免地加入后宅的争斗为耿氏做事。她也已经做好了准备了,却不想耿氏从来没有让她帮任何的事,不是看不上她,而是根本用不上。

宋氏叹了口气,活了这么多年了,这宫里宫外的女人她看了不少,却真的知道耿氏不是斗不过,而是根本不想斗。

那拉氏、李氏还有钮钴録氏根本就不是耿氏的对手,很少有人独占了王爷的宠这么多年,却还能在后院里自如的。能这般,且把子女都保护的很好,可以说是耿氏的本事,就是那拉氏、李氏还有钮钴録氏这么多年也无法抓到耿氏的把柄。

耿氏看起来并不是没有弱点之人,可却无法让人找到下手点,而身边的人她都能护的好好的,也牢牢地抓住王爷的心。

宋氏不是不知道,王爷虽然来她的院里,可是这么多年却从来没有合|欢过,宋氏也知道王爷把心搁在了耿氏身上了。她早已看开了,只要欣妍好好的,她也安安份份地在府里养老,这一生也别无所求了。

“额娘也是幸运的,耿额娘可不是对谁都会帮的,也不是会随便起同情心之人。这后院里,其它的姨娘也巴着耿额娘,可耿额娘从不曾理会过,倒是对我们照顾有加,而我们也并没有任何地方让耿额娘所求的。耿额娘所生的五弟、六弟,四妹、五妹,女儿看着都不一般,就是五弟他们身边侍候的人,女儿也觉得很强,而阿玛却并不曾对耿额娘提防了。在这后院里,女儿觉得,耿额娘是最惹不得的,而且也是最强大的。”

欣妍分析着她这些年对景然院的了解,她是羡慕景然院的温馨,所以从小到大都喜欢去景然院凑热闹。虽然她不曾做什么,但只要在景然院里,静静地呆着,她都觉得很好。

而且她很喜欢耿额娘,虽然也曾遗憾着为什么自己不是耿额娘生的,但自己的额娘也很好,所以欣妍这想法也只是一下下便没了踪迹。

“后院里早把我们和耿姐姐给划到一块去了,而且我们也确实站在耿姐姐那一边,虽然帮不了耿姐姐的忙,但我们也别拖后腿就是了。只要你在蒙古过得好好的,额娘也就没那么多的顾虑了,到时候也并不怕趟着这后院的浑水。”宋氏轻言道,虽然现在王府的后院看似平静,可宋氏知道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罢了。

耿氏的心思她不知道,可李氏、钮钴録氏都不会甘心,那拉氏也坐不住,迟早这王府的后院还会掀起波澜的。

感谢打赏的两份平安符,感谢林燕非非、五色彩虹投的粉红票,感谢情兒、谁也、windssophy打赏的平安符,谢谢亲们的支持和鼓励!晚上还有一更。

第四百九十七章 管闲事(为芝麻舵主加更)

耿精灵本来好好在灵心境待着,出了灵心境后用精神力微微扫了一下王府,却不想听到了宋氏母女的对话,无语之。

好吧,她承认,自己是没那么多的同情心帮助别人,不过也许刚一开始的时候就接纳了宋氏,所以也就无条件的帮宋氏的忙。何况这些年来,宋氏确实也做的不错,是个很安份的女人,也并没有给她添麻烦。

虽然宋氏是安安份份地待在自己的院子里,但有心人还是想打宋氏的主意的,毕竟宋氏无子,出身又不高,占着一个侧福晋的身份,自然惹眼。

若除了宋氏,这个位置自然会有人顶上来,不过那拉氏和李氏这些并不希望宋氏这个位置被人替上了。虽然宋氏升位,那拉氏和李氏、钮钴録氏这些自然是不喜欢看到的,可是宋氏这些年来还比较安份,若是宋氏没了,无意外地不是乌雅氏上位就是再赐别的女人进来,何苦来哉。

乌雅格格争对宋氏的动作频频,那拉氏她们虽然不见得想看宋氏倒了,但还是对乌雅格格的动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她们也就想看看宋氏怎么解决,耿精灵这边如何的出手帮忙,反正乌雅氏的小打小闹也没怎么样,她们只当看戏。

耿精灵也并没有怎么样,只是暗里帮宋氏挡掉一些事,乌雅氏是德妃的侄女,这个出身摆在府里,就没人会去为难她。

毕竟她就是不得胤禛的宠,也是胤禛的表妹,女人们傻了才去为难乌雅氏。先不说宫里的德妃看着,她们找乌雅氏的事也就是给自己找麻烦罢了,毕竟乌雅氏又不得宠,所以聪明的女人也知道没这个必要,甚至还有些女人巴着乌雅氏。

反正耿精灵对乌雅格格是没有好感的。而宋氏母女,耿精灵就是看她们顺眼了,就是不愿见到宋氏母女被欺负了,所以才让夭红这边顾着些。

虽然她从没想到宋氏母女对她感激什么的,或者想得到宋氏的感动,但是听了宋氏母女此刻的心里话,耿精灵还是有这么点点开心的。

自十四打战去了,受了刺激的胤禛发奋图强,把自己家里当了客栈,天天早出晚归。甚至有时候夜不归宿。后院的女人们也拿着胤禛这样没办法,劝嘛胤禛也听不进去,何况胤禛是办正事。为康熙做事呢。

雍王府后院的女人们也习惯了独守空闰的日子了,而且有些女人还盼着胤禛少些回府,反正回来了,大多数的时候也是到了景然院,那还不如少回来。到时候没准备对景然院的心思淡了些。

耿精灵才无所谓,胤禛不在,她正好有大把的时间修练着,不用担心着胤禛过来的时候找不到人。

对于康熙又安排皇家的女儿嫁蒙古之事,耿精灵也没觉得什么,皇太后去世了。康熙自然要安抚着蒙古的人。毕竟蒙古现在的力量虽然分的很散,而且不团结,但若真的团结起来对大清就不是件好事。

康熙也一直分化着蒙古。挑起蒙古内部的斗争,并不希望蒙古内部的感情太好了,但又安排着皇室女儿、宗世女儿嫁蒙古,拉拢蒙古人的心。

说白了,皇家的女儿嫁蒙古也就是政治利益上的结合。这么多年了,有些蒙古子弟也习惯了他们娶大清公主。不过也不是每个蒙古子弟都可以娶公主。若是没个身份,没个本事,没个好出身,要娶大清的公主也不容易。

而且娶大清的公主是很有好处的,升官升爵,这些都是男儿追求的。所以很多蒙古子弟都非常愿意娶大清的公主,至于娶回去如何就不知道了,而皇家的女儿在蒙古生存不下去的外在原因便是适应不了蒙古的生活,这是肯定的。内在的原因就多了些,也非常的复杂,而且嫁蒙古的皇家女儿不是早亡就是无子,这也是让人深思的。

欣妍在嫁蒙古的名单里,耿精灵并不意外,那拉氏这些女人怎么可能错过了这件事。若是这一次让欣妍错过了嫁蒙古的机会,没准备欣妍到时候就可以嫁在京城了,那拉氏她们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况。毕竟嫁在京城,那就是一个助力,和蒙古并不同。

虽然说蒙古的力量也不弱,但大清的内政对蒙古也是防着的,并不希望看到蒙古的参与,若是蒙古参与了,倒成了坏事了。

满人不只防着汉人,也防着蒙古,但又不得不和汉人还有蒙古相处共事。

耿精灵当时让夭红她们调查了一下这一批蒙八旗子弟,最终和宋氏相看的时候还是看中了德沁札布,虽然是个次子,但胜在这个人真诚。不管怎么样,欣妍若跟着这样的一个,定不会过的太差的。

选好了人,最后也就看欣妍如何的过了,婚姻也是需要经营的。如果皇室的女儿一开始便带着偏见看待蒙古,或者并没有真心的想融入蒙古,那要在那里生活是非常难的。

耿精灵想着以后瑚图玲阿要嫁蒙古,她也是很不舍的,富灵阿,耿精灵是一定要留她在京城的。可是瑚图玲阿的话,希望到时候能争取下来,她并不想瑚图玲阿去蒙古。毕竟瑚图玲阿和富灵阿双胞胎,这京城里兄弟姐妹在一起不是更好一些,去了蒙古,到时候要见面也是很难的。

她倒不会担心着瑚图玲阿去了蒙古会被欺负,她的女儿只有欺负别人,不可能会被欺负,蒙古要是敢欺负了她的女儿,她不介意把蒙古的天给翻了。

虽是这般说着,可耿精灵还是希望瑚图玲阿的未来在京城,转眼富灵阿和瑚图玲阿都八岁了,离婚嫁也就几年的时间。不过耿精灵也不担心富灵阿和瑚图玲阿会早嫁了,胤禛那个女儿控不可能会看着富灵阿和瑚图玲阿早嫁的,说不定他比她更舍不得女儿嫁蒙古呢。

耿精灵觉得自己现在是多想了,胤禛比她更宠女儿,没准到时候她看开了,胤禛反而不愿意呢。

这一次和欣妍一样嫁蒙古的皇室女儿就有老三的庶女,老五的庶女,老九的嫡女都在里面。

还有些是宗世格格,朝臣的女儿随着一起嫁过去,这是头一次这样的情景,康熙也是想给大清的女儿找伴吧。

而现在康熙的另一道旨意也引起了朝臣们沸腾,五十八年,正月,诏立功之臣退闲,世职准子弟承袭,若无承袭之人,给俸终其身。而康熙的这一旨意也引起了大清一批年迈的功臣家族内部斗争,佟府也在此列。

佟国维是一等公,虽然退休了,身体也越渐不好,但爵位还在。可是现在若退闲下来,那爵位就是儿子们继承,佟国维可不少的儿子,特别是嫡子都有好几个。

眼下最优秀的就是得了康熙宠爱的隆科多,只是隆科多是佟国维的第三子,并不占长。而且佟国维的长子次子都还在,也都在宫中有相应的职位,他们不可能不对爵位起心的。

佟国维是属意隆科多的,毕竟隆科多得康熙的意,若是隆科多袭了个这爵位,那对佟府是有利的。但是佟老夫人则是希望嫡长子继承,认为隆科多得了康熙的意有本事可以自己去挣爵位,不能越了嫡长子了。

老夫人生了三个嫡子,隆科多最小,其它的都是妾侍生的。隆科多是她最疼爱的小儿子,但是隆科多的后院也不清静,而且她虽然偏心小儿子,可对其它的儿子也并不差。

佟国维的爵位不止大儿子争,二儿子争,三儿子,隆科多也有心争,那些庶子更是也希望前三个争的头破血流,他们好捡便宜了。

佟府因为爵位的事闹哄哄的,佟国维心烦,老夫人也郁闷,儿子们更是不满父母的偏心,而最憋屈的便是老大。

朱朱在佟府看着戏,反正隆科多袭不袭爵都跟她没关系,而她心里还真不希望隆科多袭爵了,想到那个不安份的四儿,到时候更是无法无天了。

见了老夫人为了这事病了,朱朱想了一下还是成全老夫人吧,本来就该是嫡长子继承,隆科多凑什么热闹,真是的。就是没有老大,也有老二,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而且佟国维的大儿子,朱朱也见过,是个很一般的人,并没有隆科多这么优秀,也许就是这样所以佟国维才想让隆科多继承吧。但是朱朱觉得佟国维的大儿子袭爵是最不错的,这个比较宽厚一些,而且隆科多的大嫂也不是个斤斤计较的女人,对老夫人也是很孝顺的。

怎么样,这正室上也比隆科多拿的出手吧,毕竟隆科多真要袭爵了,也不可能再娶,老夫人本来安排一桩不错的亲事给他的,可是四儿闹的要死要活的,隆科多便拒绝了。

被一个妾室拿捏的死死的,如果这个妾室是个好的也就算了,可问题是这比妖还妖,比毒蛇还毒的女人,朱朱也不知道隆科多到底看上四儿什么,这口味真不一样。

于是朱朱多管闲事了把,给佟国维下了咒,最终佟国维把大儿子给报了上去。

感谢vivian721023投的粉红票,感谢玉米小怕怕、打赏的平安符,谢谢亲们和鼓励!二更到,恭喜芝麻亲亲升舵主,为芝麻亲亲加更。

第四百九十八章 心燥

三月,十四得了康熙的旨意抵达西宁,开始指挥作战。在战场上,他无疑是个军事人才,并不输于老大胤褆。而且这一次十四出兵,康熙派出了平逆将军延信,定西将军葛尔弼,十公主的额附策凌还有年羹尧等等这些将才协助十四,由十四指挥派遣。

有了这些大将,朝臣们都看出了康熙不止对西藏还有对准葛尔的重视,对十四的更为看重。

若是这些人都跟了十四,投十四一党去了,对其它的皇子都是很不利的事,毕竟这些可都是将才啊。

十四这一次也发挥他的所长,一方面虚心地向将才们请教,一方面用自已所学的军事知识来征服这些将才们。想要那个皇位,十四知道他必须得到很多人的支持,特别是这些将才的支持,是十四最为看重的,这可是军权啊,凝聚起来就是一股不弱的力量。

十四看到了,其它的皇子自然也是看到的,不过十四要拉拢他们也并不容易。这些将才的身后站着谁还是个未知,而且他们定也是有自己的支持者,有可能是其它的皇子,也有可能是康熙。

不过十四也是心高气傲的,虽然想拉拢这些将才,可他是皇子,是待定的太子,大清未来的储君,要他放下身段并不易。可是如今十四也由不得自己的性子,想登位,有些表面的工作还是要做的,为了那个位置牺牲这一点算不得什么。

而且对于年羹尧这个八爷党,十四自然也是非常熟悉的,当他还是八爷党的时候也他年羹尧共事。不过十四对年羹尧是很不感冒的,两个人都是心高气傲,目空一切的人,自然心底都看不惯对方,只不过十四是皇子。而年羹尧是臣罢了。

不过现在的十四毕竟不是以前的十四,对于年羹尧的才干,十四也是有心拉拢的。更何况玉妃是年羹尧的妹妹,十四曾经也肖想的女人,那可是康熙的宠妃,十四自然是想把年羹尧给从老八那里挖过来。

而年羹尧如今也是有些摇摆不定,本来他是觉得八皇子登位的希望最大的,可是现在看着康熙的意思更有意着十四皇子,所以在十四的有意拉拢之下,年羹尧动摇了。

十四也不会逼的太紧。只是和年羹尧一起交朋友一样相处着,再拿出些条件来诱惑年羹尧。年羹尧见十四这般的有心,他怎么可能不动心。不论是八皇子还是十四皇子提出的条件对他来说都是个诱惑,但最主的是谁的希望最大。

而观察了这么多年,年羹尧慢慢地发现着康熙对八皇子并不看重,如今最看重便是十四皇子,这些种种的荣宠堪比太子。所以思及了一番。年羹尧也不敢完全地投靠着十四,但也不会拒了十四的好意,两人倒是培养出了战场上的革命情谊,是真心是假意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这一次年羹尧作为八爷党在战场的内线,可是却头一次对八爷党那边敷衍了,和十四作战的时候也是很卖命地冲锋陷阵。

十四统帅驻防新疆、甘肃和青海等省的八旗、绿营部队。号称三十余万,实际兵力为十多万人。而十四的大将军是个综合管理岗位,参与军事决策指挥。军队调度,部署人事,举荐任命将领,保障后勤,打探敌情。稳定军心,激励部队。调节内部和外部矛盾,笼络达赖喇嘛,青海各部以及其他少数民族,说服青海各部共同出兵护送达赖喇嘛等等。可谓面临的事务错综复杂,需要极强的综合能力。

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十四指挥平逆将军延信由青海、定西将军葛尔弼由川滇进军西藏。

截报不断地传回京城,康熙龙颜大悦对十四大加的夸赞,嘴上不停地赞着大将军王。京城的一众皇子们那是非常的有压力,心里既希望十四不要赢,又希望十四赢,大清若输给了准葛尔可不怎么好看。

“八哥,皇阿玛看样子真的要传位给十四弟了。”老十胤俄问出了他心里一直记挂的事。

“若是十四弟真的上位了,那我们怎么办,十四会明知道八哥有意皇位,到时候会融得下八哥,融得下我们。”老九一脸郁闷地道,对于康熙的偏心,老九是非常有意见的。

老九就不明白,自己的阿玛康熙怎么回事,在他看来八哥这么优秀最适合的储群,康熙却一直无视着,难道真的如大家所说,皇阿玛最在乎着八哥的出身。

可是这样的话,十四弟的出身也高不到哪去,一个包衣奴才而已。尽管德妃已经脱离了包衣了,可是包衣的身份依然撇不开,大家想到德妃的时候也都是包衣出身,这也是德妃为什么这么介怀的事。

“我们急什么,十四若是真的上位了,有人比我们更急。”老八高深莫测地道,很是淡定。

老九、老十的眼珠一转,顿时明白了。

“八哥这是在说四哥吧。”老十问出来。老八微微点头,不语。

老哥哧笑道:“正是呢,现在十四弟得了皇阿玛的宠,最坐不住的那个人便是四哥,四哥才不会看着十四骑在他头上呢,现在比我们难受的便是四哥了。”老九对这两兄弟都不希望,若是能看到这两兄弟斗起来,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只是这年羹尧是不是和十四弟走的太近了。”老九突然道,想到了战场上年羹尧的表现让他觉得怪怪的。

“这奴才莫不是想投靠十四弟,真若是这样,爷绝对宰了他。”老十首先发难,他最反感就是这一类的。

胤禩扯了扯嘴角,如果是投靠十四倒算,想到年羹尧递回来的消息,这家伙是想做墙头草了。

“九弟,十弟莫慌,皇阿玛也只是封一个大将军王,将才可不一定是治国之才。到于,年羹尧,若真的敢背叛爷,爷可不会心存仁慈之心。”

胤禩看着不淡定的老九和老十出言道,年羹尧若是真的想做墙头草或者背叛他,别说年羹尧,就是年氏一族他都不会放过。惹了他就要承担的起惹毛他的后果,他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胤禩也知道康熙此举确实让很多人不安,特别是他这一党的,其实他也没有自己想像中的那么淡定,只不过每每急的时候,他想到胤禛,心下也就平静了许多。

而胤禛最近心情也是很浮燥,他不是圣人,做不到淡定。他想要那个位,从小在皇宫里受到孤单生存的他就对那个位置的渴望,他渴望强大,只有坐上那个位置,他才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爷,你到寺庙去听了空大师讲经吧。”在胤禛N次到景然院坐的时候,耿精灵终于出声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