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年氏进宫后怀的第四胎了吧。康熙真真是种马皇帝,让后宫的女人怀胎没有一百也有七八十了吧,现在都快七十岁了。还能生。”夭红赞叹着。

“人类的女人绝经之后就无法生育了,男人的精子可是没有上限的,所以七八十以上再有孩子的古稀老人也比比皆是。”康熙这一生,让后宫的女人生了不少的孩子,但也死了不少的孩子。那些怀胎又流掉的还不算呢。

“年氏倒是幸运的,这冲着这一点。康熙就没法不宠爱她。也是还有十来天就到康熙六十年了,这可是康熙即位六十年呢,这样的大日子,可见今年的春节肯定会大过。而且年氏要走好运了,就不知道后宫的女人们会如何,康熙应该不会让年氏的孩子流掉的。”耿精灵分析着。

“是很幸运,你不知道今天早朝就因为着这事,汉臣派的大臣都纷纷上奏请封年氏为贵妃呢。”夭红爆料道。

弘参和朱朱还有小金也在这一时刻进了灵心境里,在听到夭红的八卦,众人也猜测着年氏这回能不能升。

“我觉得年氏这回应该能升,胤福现在可活的好好的,而且年氏再孕,又碰到是康熙六十年,这个孩子也会在康熙六十年年底出世,康熙六十一年可是七十岁的生日了,康熙怎么能不欢喜呢。”朱朱也加入了谈话。

“满人不会看着年氏升位的,毕竟如今满妃也就佟贵妃的身份最高,年氏若升上去,那可是和佟贵妃比肩了,就是康熙再宠年氏,那也不可能。”参娃出言道。

小金也点点头,康熙可不是美色昏庸的帝王,虽然年氏怀孕的时候让康熙欢喜,但康熙不可能封了年氏为贵妃。

“康熙不会同意的,而且后宫的女人也不是吃白饭的,朝臣更不会同意。如果年氏真的升了贵妃,胤福便是除了太子还有十皇子之外身份最高的一个皇子了,虽然胤福是汉妃所生,但出身也是最高的。”

众人一顿,也是,年氏一升,那佟贵妃就得再升,或者再抬一个满妃上来和年氏比肩。

毕竟佟贵妃的身份再高也没有儿了,而年氏不同,就算她是汉妃,可胤福是皇子,是康熙的儿子,是不争的事实。

“汉臣的地位虽然没有满人的高,可朝堂上的汉人最多,康熙就不怕到时候皇位回到汉人的手里。”小金再道。

“如果年氏升贵妃了,那不是升了两级了,年氏现在可是个侧妃。”耿精灵点出道,汉臣太低估了康熙的心思了吧,居然支持着年氏升到贵妃去。康熙又不是乾隆,哪里会这般的胡来,就是再宠爱年氏,也不会把年氏越过正妃抬到贵妃位置上,这让那些侍候他几十年的女人情何以堪。

“汉臣还是太急了,想着年氏得宠,现在又怀了龙种,便坐不住了。年氏真的坐到贵妃的位置上,她的儿子一个都保不住,他们可以看着一个汉妃坐到贵妃的位置上,但绝不会看着汉妃还带着皇子当贵妃的。”参娃皱了皱眉头,这朝堂上又得一番风雨,其实封不封最主要还是看康熙,但年氏真要升上去,她的儿子死的更快。

“这些皇子们斗的你死我活的,但若是年氏这边闹这一出,没准大家但会团结起来呢,到时候年氏还真是凶多吉少。”夭红现在想来也觉得不可能。

“我倒觉得汉臣不会这般的傻,这个时候跟满人对立起来对他们并没有好处,康熙不可能会不护着满人的。这事定是年家起的头吧,定也不会是每个汉臣都参与的,毕竟这事胜算太不,风险太大了。”耿精灵看着夭红问道,满人虽少,但权利大,真的要打压汉臣,又有康熙的支持的话,汉臣以后在朝堂上的地位更加的艰难了。

“是年家起的头,不过有着老八在后面推着,所以朝堂上支持着年氏升贵妃的人很多,老八那边的满臣虽然没有反对,但也没有支持。”夭红把她从朝堂上听来的消息一一说着。

今早的朝堂可是为了这事炸开了锅了,有些皇子们的脸色可不怎么好。毕竟年氏才入宫多久,一下子就要骑到他们母妃头上了,而且胤福也得跑到他们前面去了,他们哪里能咽下这口气。

“康熙的反应呢。”这才是耿精灵最关心的。

“康熙并没有马上答应,但也没有斥责汉臣,只是说再议。”

“看来后宫要下大暴雨了。”朱朱兴奋道,有热闹看最好。

“年氏要升,肯定佟贵妃还有四妃也要有人升上来,所以刀光剑影是很正常的。”参娃分析道,仿佛也预料到了后宫之争了。

“佟府一族定会暗里支持着年氏升位份的,年氏升了,佟贵妃就是没有皇后之位,也有皇贵妃之位。而四妃当中,定有一个人坐上贵妃之位。或者,四妃当中有两个坐上贵妃之位,年氏则升上正妃,这个比较合理。”耿精灵也是一脸的兴趣,现在的大清早变了,就看朝堂和后宫各势力之争的结果了。

“啊啊,好期待啊,你们想谁赢呢。”朱朱兴奋地跳了跳。

众人无视之,参娃拍了拍朱朱的脑袋,“谁升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

“不会是德妃升吧?德妃升了对胤禛和十四都是好事。”夭红突然想到,德妃升了,胤禛和十四就是贵妃之子。

“那还不如不要升,胤禛有没有这个贵妃的生母,也没差,反正最后皇帝会是胤禛。”耿精灵皱了皱眉,德妃要是升位的话,对胤禛的帮助并不大,便更会给十四增加筹码,于胤禛来讲只能是阻碍。

灵心境这里各种的猜测,后宫里那是翻了天了,死寂的后宫一下子随着年氏升位传言鲜活了起来。后宫一干女人都坐不住,有人升,自己有人补,所以大家都积极了起来。

回府后的胤禛表情还是淡淡的,但心里有些期待,但又有些纠结。耿精灵知道胤禛没有意外的会支持着德妃,德妃的希望也确实较大的,就不知道胤禛会不会如愿了。

感谢星星的礼物投的两票粉红,感谢斌斌琦琦、栀栀花投的粉红票,感谢南桥梦梦投的评价票,感谢一片浮云1打赏的平安符,谢谢亲们的支持和鼓励!

今天下午有点事情耽误了,第四更现在更新,大封推真是太短暂了,让轻轻意犹未尽啊。

推荐好友的文文,作者田音心心,《重生阮家姑娘》,已经完结了哦,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去看看。

第五百一十八章 后妃的心思

“皇上,臣妾这一生只想胤福和腹中的皇儿平平安安的长大成人,娶妻生子,有生之前,臣妾也只想陪伴在皇上身边,只要能一直侍候皇上,臣妾就心满意足了,臣妾并不在乎那虚名。贵妃之位,臣妾心中不是不想,因为那个位离皇上更近一些,只是比起胤福和皇儿的安危,臣妾不再卷入升位之争。”

景仁宫侧殿,年氏柔弱扶柳般地依着康熙的怀中,娇柔的嗓音如流水般缓缓地向康熙诉说着。她心里渴望着那个位置,也希望这一次能升位,但是又慢康熙觉得她心计重,现在康熙到了景仁宫,她自然不会错过这机会了。

康熙柔情地看着菟丝花般依着他而娇弱的年氏,暂时裉去了心中的怀疑,也泛起怜惜。他心中也分明,就是再宠年氏,他也从没想过考虑胤福为下一任的储君。

封年氏为贵妃,康熙倒没觉得什么,毕竟年氏现在是他宠爱的女人,而且年氏让康熙找到了年轻时候的那种冲动和活力,这也是康熙为什么会宠着年氏的原因。

康熙伸手微微一抚摸着年氏的背,再看着年氏还未显怀的腹部,手轻轻的抚着,脸上尽是柔情。看帝王脸上看到这样的表情,于后妃来讲无疑是最幸福的,年氏也是如此,面上也有了羞色。

“皇上,皇儿也才一个多月,得三四个月后才显怀呢。”年氏脸上泛起了母爱之容。

康熙轻嗯了声,收回了放在年氏腹部的手,看着年氏道:“若玉妃早生些年,朕会给你更多更好的,只是现在怕是得委屈你了。”

年氏听了康熙的话,心中一 紧,皇上这般说。是在告诉她,升位的事别想了。不过年氏还是温情淡然地看着康熙道:“臣妾也有想过,若是早生些年,臣妾便有更多的时候陪伴皇上了,不过,臣妾现今得了皇上的怜惜,也心满意足了。只要能侍候皇上,为皇上生孩子,臣妾就不委屈。”

康熙看着年氏这般,真心觉得年氏真的很美好。只是他也有他的顾忌,但是就是成全了年氏,汉臣这边也翻不出浪花来。

“玉妃觉得这后宫位份之争。朕怎么安排好?”康熙突然问道,眼里也暗打量着年氏,虽然知道年氏不争,但康熙还是想完全确认,所以也是有心听听年氏的想法。

年氏心里一顿。康熙还是没有全然的放心她,冲着康熙露出了个一纯真的笑颜,也不藏着,慢慢道:“臣妾心中自是有想法的,皇上既然问了,那臣妾就多言了。

臣妾也只是幸运得了皇上的眷顾。后宫里,佟贵妃姐姐、惠妃姐姐、荣妃姐姐、宜妃姐姐、德妃姐姐,甚至其它姐姐们也都侍候了皇上几十年了。又为皇上生了出色的皇子阿哥们。皇上是大清的明君,也是重情重义之帝王,此番后宫位份之争,臣妾认为佟贵妃姐姐可是后宫贤淑的典范,就是母仪天下也不为过。”

年氏话一落。康熙的面色一沉,淡道:“朕有生之年。不再立后。”

年氏心里一惊,讪笑道:“考诚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三位姐姐虽然已故,但却也是无人可替代的。”

康熙看着年氏,不多说,赫舍里氏和钮钴録氏、还有他的表妹在他心里的地位康熙并没有觉得有和人说的必要。虽然现在的佟贵妃也是他的表妹,但康熙对现在这个表妹的感觉很淡,孝懿在他的心里是不同的,和元后赫舍里氏不一样。

孝懿在的时候,康熙虽然也宠爱着,但并没有觉得如何,可是在孝懿去世后,康熙才真正地感觉到自己对孝懿的心意,只可惜佳人已去了。

孝懿去后,康熙心里就已经决定不再立后,不止不再立后,皇贵妃之位曾经是孝懿的,现在…

年氏看着康熙沉浸在回忆中,心中有些不甘,康熙这是想着哪个女人,赫舍里氏还是佟氏,虽然不想和死人争,但年氏心里还是有些介意,不想当康熙的皇后那是假的。她做梦都想母仪天下,可是康熙的一句此生不再立后,让年氏有些心凉。

她要当大清的皇后,康熙这里靠不住,那只能靠儿子。可若是没有康熙的支持,胤福要做上那个位置谈何难,胤福现在也七八岁了,要跟那些在朝中势力根深的长兄们如何的争。

而且康熙也不会让汉妃生的皇子当皇帝,满人更不会,汉臣的力量还是太弱了。

想了一番,年氏也觉得自己要当皇后,那根本不可能。她心里真的很不甘心,若是嫁给别的皇子,她会有这个机会吧,毕竟其它的皇子比康熙年轻。

生前没机会当皇后,死后也与后位无缘,那她可以退而求次吧。年氏虽然出身汉军旗家庭,但并不觉得自己比满人有多差,因着美貌的出众,本来就自带着优越感,觉得自己当得起母仪天下的。

贵妃之位,她想要,皇贵妃之位,她更想要,所以这一切她都得争取。

待新帝上位后,她还有机会为自己的儿子打算,还有机会母仪天下。

年氏的算盘啪拍响,在康熙回过神来后,她也警醒了。

“继续,朕想听玉妃之见。”康熙看着年氏继续道,反正后位她们是别想的。

年氏只好再道:“臣妾只是觉得佟贵妃姐姐很好,惠妃、荣妃、宜妃、德妃四位姐姐也很好,成妃、勤妃、密妃等诸位姐姐侍候了皇上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若是升位份,佟贵妃姐姐她们都是臣妾觉得最佳人选的,就是看皇上的意思了。”

年氏看起来并不偏谁,把佟贵妃还有四妃都提了上来,不管怎么样,她这一次就是没有贵妃之位,正妃之位是有的,所以怎么也算是好事了。

“玉妃就没想过自个。”康熙看着年氏,把所有人都提了,就没提自己。

年氏听了康熙的话顿时面露羞色,看着了一康熙便低下头,谦虚道:“臣妾毕竟入宫尚浅,没有诸位姐姐侍候皇上多年,所以臣妾也不敢诸位姐姐相提并论,能升到侧妃的位份上,臣妾感激皇上的恩德。”

可以说,年氏非常的会说话,说的康熙心里是很满意的。

出了景仁宫,康熙又到了其它的宫里去走走,听听后宫里各女人们对这次升位份的看法。女人们自然不会捧着自己,踩着别人,就是再想要升位份,也不能过于露出自己的野心。

不过宜妃例外,红着眼看着康熙,道:“臣妾侍候皇上这么多年,从不盼着皇上的心,只希望皇上别忘着臣妾便知足了。自孝懿姐姐走后,皇上虽然身在后宫,可是心却不在了。这么多年,臣妾和后宫几位姐妹也安稳着,不曾再奢望着升位份。

只是如今若是从四妃中选一个成为贵妃,臣妾只愿那个人是自己,臣妾和惠妃姐姐、荣妃姐姐早已经歇了争宠的心思,姐妹们在后宫里,也都各自的相安无事。这一次因为位份之争,后宫里人心不稳定,臣妾也战战兢兢的,就怕自己被阴到了。

皇上,与其说臣婵真想要这贵妃的位份,不如说,臣妾想离皇上更近一些。如今,升不升也罢,臣妾都还是臣妾,还是宜妃,还是得皇上决定。”

惠妃和荣妃也是有心的,但是惠妃这里,老大被康熙圈禁了,比起升位份,惠妃更想康熙把老大放出来。

荣妃则是更多的为了老三,但是不否认,贵妃之位很是诱人,所以荣妃自然不可能不去争取。

德妃在康熙到了永福宫的时候早已把自己准备好了,温情小意地陪着康熙默默地坐了一会,德妃自然不会错过让康熙感觉到她的温柔体贴,她的娴静温婉,处处在康熙面前透着她的好。

只是在康熙问道位份之事时,德妃表现的很平淡,她并没有像年氏那般把大家都说出来,也没有像宜妃那般自荐。私心里,德妃并不希望她们四妃当中有一个人脱疑而出,坐到贵妃的身份上,就算是有,那也是她。这个想法不止德妃一个人有,就是惠妃和荣妃还有宜妃也有,当了几十年的‘姐妹’了,大家谁也不希望有一个人升上去压在自己的头上。

这个想法惠妃和荣妃还有宜妃都侧面的告诉了康熙,康熙自然也理解着她们的想法,不过这也是这么多年了,康熙第一次因为位份的事到各宫走走,听听后妃的看法。

“皇上,玉妃妹妹在皇上六十大寿时生下了胤福,可见也是个有福之人。如今又怀了龙种,甚得皇上的心,贵妃之位,玉妃妹妹当得起。”

德妃就重地说着,若是惠荣宜妃三个女人升上去,还不如年氏升,毕竟年氏没有那么大的威胁,德妃主不信一个汉女能翻什么浪出来。

当然,她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侍候好康熙,其它的就留给朝堂,乌雅氏、十四、老四身后的力量不会让她失望的。

感谢doudou68、池上青草、魔残枫、jintao3422投的粉红票,感谢一粒芝麻、13522712047、谁也、玉米小怕怕打赏的平安符,谢谢亲们的支持和鼓励!

晚上还有一更哦,期待亲们的关注。

第五百一十九章 心愿(粉红60加更)

康熙在后宫溜了一圈,便回了御书房,他心里已经有底了。本来是一个贵妃身份,如今演变成了后妃升位之事,还有朝堂之争。

后妃位份之争,后宫、各皇子府、朝臣都坐不住,四妃中若有人升了贵妃,那宜妃和德妃还有荣妃的机会最大。

惠妃因为老大被康熙圈禁了,所以这个希望倒小,可是家族身后的力量也不是不可能。

四正妃四侧妃都是为康熙生过一个以上的儿子的,而且也都有儿子活着的,侧妃中除了七皇子的生母成妃戴佳氏、十二皇子的生母定妃万琉哈氏之外,十六的生母密妃王氏、十七皇子的生母勤妃陈氏都是汉妃。

而年氏这是后来封的侧妃,也是汉妃,加在一起,康熙活着的妃子,也就有一个贵妃,四个正妃,五个侧妃。

所以汉妃生的皇子,当皇帝的几率较小。满妃生的儿子,当皇帝的几率就大一些,这样一来,满妃中,谁升了贵妃,也就表示着她的儿子便是将来的皇帝了。

这样一来,没人不去争的,就为了一个位份,大家都抢破头。正妃自然争的是贵妃之位,侧妃除了年氏,都想着升为正妃也不错。

这些女人都是生了皇子有功的,在后宫又待了这么多年,哪个不想升的。

老三这边为着自己的母妃荣妃争取,毕竟荣妃若升了贵妃,储君之位于他来说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了。

而胤禛这里也收到了十四的信件,里面的内容无疑都是在说贵妃之位的事情,只是让胤禛很郁闷的是,十四的语气,让他不满。

什么叫拜托,什么叫母妃能不能升位份就看四哥的了,什么叫以后臣弟什么报答四哥。记着四哥的情份。

胤禛捏紧手中的信,眉头紧拧,虽然和十四的兄弟关系并不那么的亲密,但十四总是他的亲皇弟,德妃总是他的生母,这是不变的事实。

可是十四的话里,却总是把他排除在外,母妃他定是会帮的,就是十四不说,他也会帮。可是听着十四的口气,好似他只是一个外人以的。

胤禛一向都不喜欢被排除在外的感觉,虽然也习惯了。但还是感觉到不舒服。

“王爷?”见了胤禛的情绪不佳,高吴庸担忧地喊了一声。

“你看看,十四真的以为他就是太子了,居然拜托爷,要报答爷。记着爷的情份。”胤禛把手中的信丢给了高吴庸,每说出一个字的时候,都是咬着牙的,可见心里是多么的愤怒。

高吴庸着信,细细地阅读之后,脸上也皱着眉头。十四爷还是太傲了。别说皇上如今还没有封十四爷为太子,就是十四爷真的是太子了,也用不着对爷这般的口气。

德妃娘娘和十四爷一直以来对王爷都不好。可是王爷却一直忍着,倒是纵着德妃娘娘和十四爷真的把爷当包子似的任人揉捏了。

“爷出去走走,别跟来。”胤禛没有回头地嘱咐着高吴庸,便自行出门去了。

苏培盛进来见了高吴庸手上的信,哎了一声道:“爷怎么了。走的这般急,这般冲。”

高吴庸看了苏培盛一眼。直接把信递给苏培盛,什么都不说,让苏培盛自己看。

苏培盛看了一下信件,十四爷的,更是感兴趣,十四爷找他家的王爷做啥,真的稀奇。

只是才看了信,苏培盛也跟着愤怒了,尖细的嗓子不满道:“皇上都没有下旨呢,十四爷真把自己当储君看了,就是真的是储君了,爷也是他的亲长兄。现在都这般的语气,若是十四爷真的坐上了那个位置,那不更不把爷放在眼里了。”

以为他们爷拿他没有办法,所以每次都这般的对他们爷,苏培盛都觉得愤怒。可他只是个奴才又有什么办法,王爷就是对德妃娘娘和十四爷太沉默了,所以太让他们的气焰越来越高涨了。

“看看就好了,爷心里自然有定数。”高吴庸抢过了信件,直接收回来放好。

“我不是为爷委屈嘛。”苏培盛越过了高吴庸,也知道这些话不好谈,直接自己亲自动手收拾书房。

已经走出外面的胤禛则漫无目的地在王爷逛了一圈,这个时候,弘晖还有弘昀、弘时、弘参、弘历都不在下王府里,弘晖和弘昀、弘时在婚后都可以领差事了,弘参和弘历则继续在上书房里用功,府里就一个因为养伤而偷懒的弘策。

不过弘策虽然偷懒,也没那么轻松,虽然上书房那里不用去,功课也不用他补了,但胤禛但让邬思道隔三五天来给弘策上课。邬思道现在已经不用成天上课了,一是王府的阿哥们都已经去了上书房,王府的格格也学女红什么的去了,只有四格格和五格格偶尔有问题的时候才来请教他,他现在只专做王爷的谋士。

邬思道在政事上确实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帮了胤禛很多的忙,也让以前年轻的胤禛少走了一些弯路,也改变了胤禛不少。可是现在胤禛心情不好,本来也是想去找邬思道的,但是走着走着,但走到了南院了。

“奴才见过王爷。”侍候弘策的小太监叫小陈子,原是胤禛书房当差的,现在被调到了弘策的身边,也是个机灵的人。

“五阿哥这会在做什么?”胤禛到了弘策的卧室问道。

“回王爷,五阿哥一早起来了,现在书房里练字呢。”小陈子一脸的骄傲,跟在五阿哥的身边,对他来说是一件有福的事情,而且慢慢的小陈子对弘策可佩服了。

“不用跟来,爷自己进去。”胤禛走到弘策的房门前,本来是想直接推门进去的,但还是伸手轻敲了两下,才直接推门。

屋内,弘策正闲着无聊,成天里不是练字就是看书,再不就是写策论听邬思道讲学,要不是富灵阿和瑚图玲阿偶尔来陪他,他也待不下去。

不过也让弘策发现了邬思道真的很有文采,没进上书房之前,已经觉得邬思道不愧是胤禛的谋士,他并不小看邬思道。但是现在邬思道同他讲学,问题都比较深,所以也让弘策发现了邬思道的厉害之处。

“阿玛,您怎么过来了。弘策请阿玛大安。”桌案上的弘策见了是胤禛,忙起身朝着胤禛行礼,可心里有点别扭。

“起来吧,这几日的伤如何了。”胤禛直径地坐在一边的椅子上,看着弘策问道,他心里可没有弘策的那般不自在。这棍棒教育的社会,老子打儿子,那是天经地义的,而且就是老子错了,儿子也得受着。

这般,还不得是一个孝字,就是胤禛就时候被德妃不公平对待了,只是用沉默来代替。也是一个孝字,处理不好,或者反抗了,很容易被扣上一顶不孝的帽子,这个社会不孝可是大罪呢。

“伤势已经好的差不多了,阿玛赐的药很管用。”弘策站了起身,但是并没有坐下,而是站在一边。看着胤禛虽然表湎淡淡的,可是弘策觉得胤禛身上的寒气更重了,都让他觉得室内的温度变低了。是什么事了,他可没有惹到胤禛吧,自被打过后,他可是很乖的。

“怪阿玛?”胤禛问话的同时眼睛也看向弘策。

弘策轻轻地摇头,并没有什么恭维地道:“不怪,没什么好怪的,是儿子的不是,阿玛罚着也是该的。”

“你很优秀,阿玛知道你甚至比弘晖优秀,比弘昀、弘时、弘历、弘参更为的出众且沉稳,弘参也是个优秀的孩子,只是玩性较重。你就没想过娶妻生子,入朝为差,或者为自己以后打算。”胤禛有些不解弘策为何那般的抗拒娶妻,这皇子皇孙里,成年了基本上没有不想成亲的。

“阿玛,儿子才学上也许比众位兄弟出众,但是性格上,大哥较为敦厚,大哥当了世子,也是坚我们兄弟最好的。三哥、四哥、六弟、七弟也都是聪慧之人,就是比起一众堂兄堂弟,也并不差。儿子并不想为政,想遍游大清的江山,想到海外走走。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儿子并不想拘在京城里,与其这样,儿子宁愿到边关去保卫大清。”

弘策说出了他的想法,这个时候的他,更想出去游历,现在的自己还年轻,弘策并不想在京城窝一辈子。现在康熙在位,他要出去是根本不可能,但是如果胤禛同意了,到胤禛登位的时候,他若是请求了,没准就可以实现愿望了。

“大清是你的根,京城更是你的家,你若四处去游历,你就不怕你额娘牵挂。”胤禛曾经也想去游历,可是这对皇子来说根本是不可能,而且游历在外,没有几年是回不来的。若遇上危险,可没在京城这般的安稳,出了事了,小人儿他们怎么办。

“阿玛,儿子现在也是想想,若是能走出这京城,是儿子心愿。儿子只是觉得一辈子窝在京城,还是狭獈了,好男儿志在四方。”

弘策的眼神坚定着,现在大清是内忧外患,不走出去怎么了解外面的世界,他也并不想大清再面临着上一世的悲惨的局面,所以想出去走走。

感谢ftdn、Cheuk投的粉红票,谢谢亲们的支持和鼓励!昨晚小黑屋出了问题,电脑摊了,码不了字,也没办法更新,现在终于码完字上传了,谢谢亲们的理解。

这是昨天的加更,为粉红六十加的,今天依旧双更,为粉红八十加更。

第五百二十章 位份之事告终

胤禛看着弘策,眼前的儿子,话里对京城的感觉虽然有许不舍,但更多的是对外面世界的向往,眼中灼亮的光芒差点耀瞎了他的眼。

胤禛心里苦笑,弘策还是太年轻了,皇家的孩子,哪个不想走出京城这四角之地的。虽说坐上那个位将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各种挑战,没有什么自由可言,但是如果没掌控那个位子,那他们将是一辈子都没有自由。

皇家子孙包括宗世,没有圣令都不能随意出京,特别是有爵位的、官位的就是想出京,也得向圣上奏明原因情况,还是非常难的。很多的亲王、郡王、贝勒等等都是一辈子困在京城,除非圣上出巡有幸在名单里,不然到老死都在京城。

所以弘策的想法根本不可能,想到此,胤禛看着弘策,心里也有了决定。

父子俩聊了一会,胤禛又安排着莫太医过给弘策看伤,到莫太医认为弘策的伤真的好之后,胤禛才放心离去。

弘策看着胤禛离去的背影,嘴角轻扬,康熙六十年,康熙六十一年,很快了,很快他就可以无顾忌地出京了。

那他第一站要去哪好,走什么路线,周游哪些国家,然后得把游历的情况记录下来,到时候寄回来让额娘弟弟妹妹们看。

弘策心里向往着美好,只是出了京,若是没有夭红和小金的保护,他根本难以保证他的安全。想到此,弘策决定更加要苦练武学,然后学习各种的野外训练,努力为以后顺利游历而准备。

从小夭红就陪在他身边,后面又有了小金,其实弘策心里也舍不得,更舍不得离开额娘、妹妹们。

可是为了以后。为了大清的将来,他必须走出去,只有走出去,他才能了解的更多,才能为大清做出一些事情。

在弘策的心中,大清是小家,可是未来的大清更是一个华夏大国,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国。灵魂在中国飘浮过的弘策,自然没有把满汉分的那般的清楚,心里更多的是让满人深入汉人的心。与各民族团结融合在一起。

刚跟胤禛聊天,弘策也知道了胤禛心情不好的原因便是十四和德妃那边,如今朝中为着后妃位份之争。他不是不知道。

现在的大清和上一世真的不一样了 ,只是弘策觉得胤禛尽力就好了,毕竟德妃若升了贵妃对十四是大大的好处,对胤禛可没有什么大的帮助。

说到底,弘策还是不希望德妃升了。上一世的时候,他觉得德妃真是个很好的女人,也是个很不简单的女人。而她不好的一点便是生下了胤禛,所以结局才那般的不好。

可是现在,当了德妃的孙子,弘策才知道。德妃的装那是说第一,没有说第二的,至少宫里宫外的人都觉得德妃真的当得起这个德字。

说实话。德妃确实在后宫做的不错,对各皇子都很好,就是对胤禛这边不好罢了。说白了,也就是人家的儿子,德妃都还客气微笑一下。对胤禛可是一向没有好脸色的。

不过他们母子问题,他们自己解决。好与坏,弘策都觉得没差。

现在十四在边关,明年十月份就回来了,十四大概是觉得自己回来的那天便是立太子之时吧。他早就在心中把自己当作下一任的储君了,在别人面前,可能谦虚着,但是在胤禛的面前,十四一直表现着他的优越感。

而十四也确实比胤禛优越一点的是他有生母的无私全部的爱,这一点是胤禛所缺少的,也是因为对胤禛被佟皇后抚养所不满,所以十四处处想在胤禛面前占优势。

虽然不想德妃高升了,但弘策并不觉得他要做些什么,反正额娘那里也不会坐视着德妃欺上来的。

如今宫里宫外因着后妃升位的事情闹翻了天,也炒的沸沸扬扬的,百姓私下里也在偷偷议论着。后宫里,毕竟妃子们这么多年了,也旗鼓相当着,大家都没有怎么大动作,就是真的交手了,结果也是一些位份低的妃子被拿出来利用和垫底。

后宫这么多女人,妃位之上的有限量,但是嫔啊、贵人这些可不少,那些常在答应什么的更是不记其数,所以死几个小角色那也是很正常的事。

宫外,几个妃子家族的人互相斗着,年氏一族也没少受到攻击,满人还是非常不喜欢年氏坐到贵妃的位置上的。

于他们来讲,要争也是满人之争,你一个汉妃有什么好争的。一时间也有人说年氏孤媚君王,红颜祸水什么的。

宫里的康熙听后龙颜大怒,这些奴才是把他当什么了,他是那种事非不分、色令昏庸的帝王吗。康熙最介意的就是人家质疑他明君之事,他可是一直都是以当明君为已任的,更是觉得自己无愧千古一帝之为,只待后人给他贯上千古一帝之名,所以不想他的名声受任何的影响。

一时间,又有一批人因为这事倒了,不过也都是小角色,大人物并不会那么轻易的暴露自己。

各大家庭都有人在后宫里,也因为这事纷纷地开着家族会议,如果自己家族再出个贵妃,那可是祖上的荣耀,所以大家都拼了。

佟府也因为着这事开了家族会议,虽然佟府出了两任皇后了,但再出一个皇后或者皇贵妃都是好事的,自然得争取。

佟府的老大一等公爵和隆科多也面见了康熙,就为了佟贵妃升位份之事,可是康熙根本就无视着佟氏一族的心愿,而佟氏一族也谨慎地不想让康熙觉得他们野心勃勃,所以隆科多和老大便灰溜溜的回来了。

这下,躺在病床上的佟国维也被扶了起身,虽然佟府支持着老八,可是现在佟国维觉得自己时日不多了。若是他一死了,整个佟府到时候如何还真不知道,他并不想看到佟府的没落衰退。

所以佟国维由着隆科多扶了起来,父子俩进宫面圣去了。

一时间各大家族的人都觉得佟国维真卑鄙,康熙心里虽然忌惮着佟府,但佟府毕竟是母族和妻族,所以并不想看到佟府的不好。

所以当病的快不行的佟国维出现在宫里时,康熙都亲自相扶着,然后又宣了太医给佟国维医治。虽然佟国维病后,康熙一直都有派着太医到佟府医治,但佟国维的病一直好不了。而太医诊过多后,也摇了摇头无望着,这般,佟国维也是没有多少时日了。

看着自己的亲舅舅亲岳父这样子,康熙心中也难言的酸喻。

隆科多很快地退出了御书房,里面只剩下康熙和佟国维两人,最后,康熙并没有答应着佟国维的要求,只看着佟国维道:“那克出,朕有生之年不再立后,皇贵妃之位曾经是孝懿的,也一直是孝懿的,朕并没有再立皇贵妃和皇后的打算。小表妹如今是贵妃之位,朕也不会让谁越过她,她是朕的表妹,是孝懿曾经疼爱的妹妹,朕并不会亏待她。

大清依旧是满人的,是爱新觉罗氏的,但是大清也需要着汉人的忠心效力。那克出放心,佟氏是朕的母族和妻族,就是没有朕,佟氏一族也不会倒,朕不会希望佟氏一族消失没落的。”

佟国维和隆科多最后了回了佟府,对于和康熙谈过的话,佟国维半口不言,谁也不知道他和康熙谈了什么。

几天后,位份之事终于有结果,康熙的旨意下来后,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失望,有人心凉,各种复杂的表情和心情充斥着后妃还有朝臣的心里。

康熙的旨意是表明着,此生不在立后,只要他活着的一天,皇贵妃之位也永远空着。佟贵妃贤良淑德,毓秀名门。性秉温庄,度娴礼法,柔嘉表范、风昭令誉于宫庭,特赐封号淑贤。

年氏则由玉妃的身份,升为贵妃,于两年后选佳日再行册礼。

佟贵妃加了封号了,而且是两个字,虽然遗憾没有升皇贵妃,但也满足。年氏也升了贵妃了,但是没有封号,而且两年后才行册礼,这也让佟贵妃心里平衡了一些。

妃位的女人们都没有动,康熙并没有动她们一个人,她心里还是失望的。虽然她们都盼着,若是不升,那就大家都别动,可是结果还是让她们想吐血。

年氏还是爬上去了,四妃还是非常的不甘心,德妃失了贵妃之位,心里也是大大的不满,直接把这些原因归到是家族力量那些不给力,也怪着胤禛并不想她升位而没有尽力支持她。

对胤禛的不满又再加了一层,胤禛还是一贯的沉默,表现着他的闷葫芦,让德妃更加的气闷。

在众人担心着,年氏生的胤福有机会竞争太子之位,或者想着康熙是不是想胤福继承的时候,康熙一个旨意下来,让胤福到畅春园修养,直接把胤福和年氏给隔开了。

畅春园可是康熙的地盘,那里只有康熙的人,胤福到了那里,和外界很难联系上,康熙不想让胤福被有心人挑起来,却又以另一种方式保护着胤福。

感谢柔欣、冰色泪水投的粉红票,感谢玉米小怕怕打赏的平安符,谢谢亲们的支持和鼓励!晚上还有一更,今天再不关小黑屋了,就是关了,也得慎重。

第五百二十一章 劝拐(粉红80加更)

“康熙这么多女人里面,孝懿算是最幸运的吧,毕竟康熙的女人多的数不清。”夭红坐在秋千上感叹着。

有生之年不在立后,这表示什么,孝懿是康熙的最后一个皇后。就算是以后母凭子贵当了皇太后的女人也不是康熙封的皇后,只是儿子封的罢了。

虽然历史上孝庄、孝康章、孝恭仁皇后、孝圣宪皇后都不是自己丈夫封的,都是儿子上位后的,但是皇太极、顺治、康熙还有胤禛生前可没有说不再立后,所以这些皇太后们由着儿子母仪天下后,自然也是上一代帝王的皇后。

但是现在康熙明显是已经不再封皇后了,他的皇后止于孝懿了,这让后妃一众女人心里一阵酸楚,还有对孝懿的羡慕嫉妒恨。女人们都明白,若不是顾及下一任帝王,康熙定直接说生前生后都再没有皇后吧。

不过不管怎么样,后宫的女人们还是想要那个母仪天下之位,男人靠不住,只有靠儿子。

“于感情上来说,孝懿确实算是幸运,在康熙的心里占了重要的位置。如果孝懿活到现在,康熙心中的是谁还不知道呢,所以确实幸运。但身为后宫女人的一员,孝懿就算不是悲剧的也是茶几的,每个选秀入宫前的女人身体至少都是健康的,可是孝懿这些女人生命这般的短暂,除了宫斗的结果就是更多的是因为康熙吧。”

耿精灵品着花茶,倚在树枝杆上,很是惬意不已,灵心境成了他们的八卦之事了。

“就不知道孝懿之前有没有流过胎,唯一生的八公主都没有活下来,可见当时宫斗是多么的激烈。”夭红继续道。

“真是可惜了,若是我们早来一点清朝。定能见到那个时候的宫斗情景了。现在后宫那些女人就是斗也只是小打小闹,大家都求着安稳,而且年纪大了,没有年轻时的那般激情了。”朱朱一脸的可惜,她最是爱看热闹的,现在康熙的后宫里的宫斗一点都没有好看的。

参娃和小金两个男的沉默,好吧,男的也爱八卦,但绝对没有朱朱这般的兴奋和期待。

“放心没几年你也会看到的,现在那拉氏和李氏还有钮钴録氏都没有什么大的动作。只是偶尔试探一下对方的深度,等到进入后宫,一定不会这般的安静的。就是不知道弘晖的命运如何。毕竟大清的太子可不好当,而且不管弘晖当不当太子,下下个皇位也会有人跟他抢的。” 耿精灵看着夭红道,心里也盼着何时入宫,她都有些迫不及待地想看到续集了。

“我也很期待。这日子过的有些慢了。”夭红也出言道,要是有个时间能快进就好了。

“也是哦,不知道弘策对那个位置感兴趣么,应该感兴趣吧,灵主去混个皇后或者皇太后的帽子来戴了。”朱朱看着耿精灵,想像着她的灵主穿着皇太后或者皇后的服饰时的样子。定是很尊贵美丽吧。

耿精灵轻笑一声,从树上跳了下来道:“纵观历史所有的皇后很少有人能真正地坐到最后的,最后逆袭的反而是那些妃子。甚至更多的是那些出身低的妃子。相比当皇后,我更喜欢当宠妃,当个强大的宠妃。皇后这个位置我可不喜欢,管着后宫事务也就算了,还得贤惠地安排着女人侍寝。学会分享,学会大度。”

耿精灵摇了摇头身子一闪便出了灵心境。她做不到,皇后的位是个责任,做的好没有说你,做的不好那就是失职了,而且还有一帮女人虎视眈眈的。

不像宠妃,特别是强大的宠妃,只要把皇帝侍候的舒服了,拽着皇帝的心,其它的事情根本不用理这么多。就是不贤惠也没人说你失职,宠妃比皇后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无所顾忌地霸着皇帝的宠,只要皇帝高兴,其它人也没有办法。

“嗯,皇后确实不好当,先不说其它的朝代,就拿大清的历代的皇后来说,儿子当皇帝的,都不是元后嫡妻,就不知道那拉氏能不能打破这怪像了。”

夭红说完之后,对着众人道:“散会了,都闪吧。”

众人挪了挪身,也准备走人了,这个时候灵心境里突然响声了一阵翁翁的声音,很细微,但夭红几人都听到了。

“虎头蜂这次真的要出来了?”朱朱看着那神秘的山洞,漂亮的大眼闪着疑问。

“算了吧,虎头蜂都是光打雷不下雨的,都一年了,每次翁翁也就一下下后便没了动静,散吧散吧,他真的要出关了,灵主肯定首先知道的。”夭红挥挥手,人便先闪了。

小金和参娃还是不放心,靠近着山洞站了一会,直到声音消失后才离开。灵心境众生灵每次出关都不一样,谁知道虎头蜂什么时候出来,还有慧知这一次闭关也挺久的。

“都走了,哎,又剩我无聊了。”朱朱噘着嘴,富灵阿和瑚图玲阿去弘策的院子里了,她也不能太常去,现在不正无聊着。

不过比起天天要在上书房里学习的参娃,朱朱觉得自己还是幸运一些,现在也不知道要做什么,朱朱灵机一动,人也跟着闪了。

佟府,自老夫人走之后,便悄静了许多。也因为守孝,佟府的男人都各自安份着,这个时候可不能出了什么乱子。

佟国维时日不多了,还是成天的为着佟府的未来伤神着,虽然一等公的爵位给了老大,但佟国维的希望都放在隆科多身上,希望着隆科多带领着佟府走向繁荣。

虽然爵位没有给隆科多,佟国维也觉得遗憾,毕竟这一代的佟府子弟,最优秀的还是隆科多,佟国维自然看好隆科多。

所以看着老大得了公爵府,可是隆科多却成了佟氏一族的领军人物,佟国维手上的实权却交给了隆科多。

这一下,隆科多的气焰又高涨了,不过现在他还是收敛了些。

三房这里,虽然老夫人去世前就把隆科多府上的权力交给了赫舍里氏,赫舍里氏一个人管着也很吃力,但有老夫人身边侍候的人帮忙倒也过得去。

四儿本来是算计着怎么把权力拿回的,她最大的能耐便是了解隆科多,总是能很好的掌握着隆科多的性格,所以也知道怎么对付隆科多。

在四儿的一次次劝诱之下,隆科多把自己府上一些对外的事的权力都交人了四儿,而赫舍里氏便只管着三房的锁事。

府外的事可是比内宅的权大多了,各种应酬交际、送礼回礼各种打点等等,刚开始的时候,还是赫舍里氏带着四儿去,但真正做主的却是四儿。

赫舍里氏已经有些麻木了,像个木头一样,反抗了又如何,就是回到了娘家她又能如何,也是被弃的。

所以赫舍里氏心里很是悲凉和死寂,一个才十三岁的女孩,便开始拿着佛经颂读了,看来已经有了此生长伴青灯的想法了。

对于赫舍里氏这般,隆科多并没有什么,也算是支持着,而四儿那是很开心的,既然赫舍里氏现在也碍不到她,就暂时让赫舍里氏占着正室的位吧。

本来佟国维是让隆科多去支持着胤禛的,可是隆科多并没有按着佟国维说的去做,反而说服了佟国维,后面佟国维见了岳兴阿也没有出了佟府,和胤禛那边联姻了,也放心了不少。

岳兴阿再不喜欢佟府,总是流着佟府的血,佟国维并不觉得岳兴阿到时候会看到佟府出事而不伸手。

说到隆科多向胤禩投诚,也是因为胤禩向隆科多许多好处,而且若是他上位了,便让下赐把四儿扶正,玉柱、庸德这些四儿的儿子就成了嫡子了。

这样一来,隆科多怎么能不心动呢,到时候权利有了,自己这么多年来的事也做到了。其实隆科多自年轻的时候迷恋上四儿,就一直想把四儿扶正了,只可惜,佟府的人死卡着,而且也碍着康熙那边,所以四儿一直没能扶正。

越是不让,隆科多就越反道而行,等到他助了胤禩登位后,他就不怕没有嫡子而被人笑话了,他心里可不承认着岳兴阿,对岳兴阿的印象也极差。

“想好要离开佟府了吗?”这边,朱朱很快到了佟府,看着跪坐在观音面前的闭目喃喃自语的赫舍里氏,隐在暗处问道。

赫舍里氏听到了稚气的童音,首先一惊,过后便沉静道:“你来了。”

“我很快要走了,机会只有一次,你决定好了吗?”